A. 歐洲各國人是怎樣相互調侃其他國家的
法國人——部分西班牙人(尤其是加泰羅尼亞人)不喜歡法國人,他們覺得法國人太傲慢。一個來自巴塞羅納的女人告訴我:「拜託!誰喜歡法國人啊?沒人!」瑞士人也不喜歡法國人,他們鄙視法國當局和法國人的懶惰。至於英國人嘛,他們對法國人的感覺最為復雜,一半討厭法國人,另一半則喜歡法國人。那些討厭法國人的英國人傾向於喜歡美國人,反之亦然。在英國人的眼裡,法國人臭、沒禮貌(他們從不排隊);而且納粹進軍的時候,法國人並沒有奮起反抗,所以英國人認為法國人很懦弱。法國人同時也不喜歡英國人;法國人看不起比利時人,覺得他們很**;從我的經驗來看,法國人對西班牙人和德國人也沒有好印象。
義大利人——歐洲其他國家的人對義大利人的評論大部分是正面的,但是主要還是因為義大利的美食。北歐人認為義大利人懶惰、古里古怪,而且可能國家管理不當(主要是因為,自二戰以來,義大利政府已更迭50餘次)。我的一個荷蘭教授解僱了一個義大利人,他是這么說的,「所有的義大利人都只關心義大利面和媽媽。」反過來,義大利人對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也沒什麼好感。而且在義大利內部,南北分裂非常嚴重。北方人抱怨南方人的懶惰、不思進取,而南方人則抱怨北方人沒文化且不懂得享受生活。
德國人——歐洲其他國家人認為德國人勤奮、嚴謹、缺乏幽默感。二戰是德國最大的污點,歐洲其他國家人也因此無情地戲弄和嘲笑德國人。盡管德國是一個經濟強國,但是歐洲其他大部分國家的人都不想學德語,也不想在德國留學(或者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德國留學)。德國的食物也不受待見,只有柏林的一些有活力的地下俱樂部對年輕的歐洲人有一點吸引力。最反感德國要數荷蘭人和丹麥人了,因為德國曾頻繁侵略這兩個國家。當德國人在荷蘭問路時,荷蘭人通常會告訴他最短的離開荷蘭的路線,或者直接說「把我們的自行車還給我們!」,因為二戰的時候德國曾經沒收過荷蘭的自行車。丹麥人不喜歡你把他們的首都名念成「ko-pen-HAH-gen」,因為這是德語發音。你既可以用英式發音(用「HAY」代替「HAH」),也可以用丹麥式發音(在此無法表示)。德國人對他們西邊鄰國的喜愛遠大於其鄰國居民對他們的喜愛,但是他們瞧不起東方鄰國,尤其是波蘭。但是有一點很奇怪,對於曾經強烈抵制他們侵略的捷克人,他們倒是懷有一絲敬意。
斯堪的納維亞人(北歐人)——他們受到大多數歐洲人的尊重,因為他們的高質量生活標准……還有他們金發碧眼的外表。但是,在斯堪的納維亞內部,他們對彼此有些固執的看法。挪威人、丹麥人和芬蘭人都認為瑞典人愚蠢又嚴肅。挪威人被認為是有種族歧視的。丹麥人比其他歐洲國家的人更直率,脾氣性格也有點古怪。北歐人比較內向,但即使以北歐的標准來看,芬蘭人也還是非常內向的。除了討厭德國的丹麥人和討厭俄羅斯的芬蘭人以外,北歐人對其他歐洲國家的人並不反感。
比利時人——荷蘭人和法國人都認為比利時人是**。反過來,比利時人認為荷蘭人是一群脾氣暴躁的怪B,法國人是一幫傲慢無禮的二B。
荷蘭人——如北歐一樣,荷蘭因其繁榮的經濟和良好的社會秩序讓南歐人羨慕嫉妒恨。但是,他們自以為是,自以為無所不知的聲譽也響徹歐洲,他們的固執和刻板也和他們的德國表親有得一比。但是他們不喜歡別人把他們和德國人做比較。如果你提醒他們,說他們的國歌里有一句「van Duitse bloed(來自德國人的血)」,那你就遇到如同死寂的沉默。大家不喜歡荷蘭人,還因為荷蘭人是歐洲最著名的守財奴。因為這一點,無論他們去哪旅行,都不受待見。他們去法國南部露營時,甚至會囤好水,把所有物資准備好。在被眾人鄙視的時候,荷蘭人也鄙視所有人。是的,他們的自以為是並非空穴來風。
瑞士人——即使是德國人,也認為瑞士人極度的嚴謹死板。瑞士人與「友好的」和「熱情的」這兩個詞完全沒有關系,直白地講,他們是粗魯無禮的。要注意的是,講法語的瑞士人和講德語的瑞士人是有很大的文化差異的。講法語的瑞士人就是再版法國人,不過瑞士的食物沒有法國那麼乏味,對當局的態度也沒有法國那麼隨便;講德語的瑞士人跟德國人比是青出於藍,他們比德國人理嚴肅、死板而古里古怪。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瑞士的好,所以有一點很明朗,外籍人口(大部分來自歐盟國家)占瑞士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要注意的是,瑞士人的德語是變體的德語,如果你只接觸過標準的德語,那你會覺得瑞士人的德語非常奇怪。
西班牙人——說實話,對於和來自西班牙的負面評論都很少。沒人真正討厭西班牙人,而且西班牙人基本上也不討厭任何其他國家的人。(是的,與法國相鄰的部分西班牙人不怎麼喜歡法國人)具體原因不明。但是,千萬別講一口拉丁美洲口音的西班牙語,不然上帝都不會原諒你的,因為仍然有很多西班牙人非常鄙視拉丁美洲人。西班牙人自認為是白種歐洲人,如果你把他們和拉丁美洲人扯上一丁點兒關系,他們會感覺倍受污辱
希臘人——對其他歐洲國家而言,希臘人只是名義上的歐洲人,但是希臘人堅稱自己是歐洲人。自然而然,如果說希臘人不是歐洲人,是對他們的強烈刺激。
波蘭人——除了安靜以外,波蘭和波蘭人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了。波蘭算是一個大國,有四千萬人口。在2005年,當以波蘭為主的一批東歐國家加入歐盟時,大家曾擔心東歐人在歐盟的泛濫。德國人非常不喜歡波蘭人,在德國的九個鄰國中,波蘭是最不受德國人待見的。在德國人眼裡,波蘭人就是一群偷車賊。確實如此,德國和波蘭的關系就像美國和墨西哥的關系一樣,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也差不多(收入差距、戰爭歷史、語言障礙等等)。波蘭人則把他們的憎恨轉移給了他們東邊和南邊的鄰居們,雖然他們不喜歡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立陶宛人,但他們更討厭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奇怪的是,他們對德國人並沒有特別的情緒,也許是因為他們仍然害怕德國吧——所以你在波蘭永遠也聽不到關於德國人的笑話。
捷克人——對西歐人來說,捷克算是東歐一個不錯的亮點,但是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布拉格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和旅遊勝地吧。捷克人和德國人有點兒像——有些粗魯、直白和冷酷。波蘭人不喜歡捷克人。
奧地利人——綜合了德國人和巴爾幹人的最好和最差的特質,奧地利人雖然懶散,但是他們的愛國主義和種族主義值得一提。據說奧地利是希特勒的出生地,但是從來沒有像德國一樣為大屠殺道歉過。除德國人以外,大多數西歐國家的人對奧地利是中立態度。德國人認為奧地利人不思進取,不能代表德語國家的良好形象。但出於對哈普斯堡王朝的懷念,東歐國家的人對奧地利是敬仰的態度。
英國人——如果你把英國人稱之為歐洲人,大約一半的英國人會生氣,那麼相信你開始了解英國了。英國就是美國的乖乖狗,與歐洲對抗也是美國要英國這么做的。英國人有禮貌,但是有點兒牆頭草(所以被稱為Janus Britain兩面神),還有點兒勢利。蘇格蘭人和威爾士人都不錯,主要是英國之外的人對他們並不了解。直面歐洲其他國家對英國的負面情緒的,當然首當其沖是英格蘭了。畢竟,倫敦就在英格蘭嘛。
英格蘭還因其居民敲詐遊客而臭名昭著,比如阿姆斯特丹和伊比薩,那裡的居民噪門大而且酒品差。
反過來,英格蘭人對其他所有人也看不順眼。這就是為什麼很難找到一個對歐洲其他國家(或者對美國,或者對其他洲的國家)不持負面想法的英國人了。歐洲到處都住著英國人,而且他們在一個國家住得越久,他們就越討厭那個國家,但是他們又不願意回自己的國家。
愛爾蘭人——雖然誇大了他們在美國人心裡的重要性,但是愛爾蘭其實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愛爾蘭人禮貌而謙虛。愛爾蘭人名義上討厭英國人,但是我沒見哪個愛爾蘭人真正討厭英國人。總體來說,來自和對於愛爾蘭人的情緒似乎都是積極正面的。
我個人對葡萄牙人、匈牙利人、羅馬尼亞人、保加利亞人和其他國家人的感知和被感知並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你還有其他內容要添加,請在下面評論。幾年前,我在義大利見過一張海報,多少可以總結一些方面:
在天堂……
工程師是德國人
廚師是法國人
警察是英國人
情人是義大利人
一切由瑞士人統領
在地獄……
工程師是法國人
警察是德國人
廚師是英國人
情人是瑞士人
一切由義大利人統領
B. 如何理解馬克思在《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中稱義大利和愛爾蘭——一個淫樂世界和一個悲苦世界
義大利這個國家早年善於騎射,東征西沙建立羅馬帝國。不想後世子孫在什麼文藝復興的熏陶下一個個只會在海攤上曬屁股玩女人,就是到了上世紀70年代,妓院交稅竟還佔到義大利稅收的百分之二十七。
愛爾蘭過的一直很苦。
C. 為什麼愛爾蘭人在美國受歧視
一、納利說:大飢荒並不單純是一次自然災害,英國政府的政治暴力是導致後來人類多次遭受飢荒之害的根本原因。 甚至在好幾百年的時間里被英國統治,美國人按照這樣的慣性思維,也比較歧視愛爾蘭人。
二、愛爾蘭人素來以能生孩子而著稱,一家有十幾個孩子很正常,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了幾百年。而同時愛爾蘭島土地比較貧瘠,氣候也不太適合種植除土豆意外的大部分農作物,所以很多愛爾蘭人被逼無奈只得選擇移民。(愛爾蘭歷史上有兩次土豆飢荒,每次都使得過半人口死亡),大飢荒讓100多萬人失去了生命,並且迫使100多萬愛爾蘭人背井離鄉,移居他鄉。
(3)愛爾蘭為什麼討厭義大利擴展閱讀:
美國第一代移民潮,主要是來自義大利和愛爾蘭等國家。大部分愛爾蘭移民到了美國以後都在東海岸(比如波士頓,凱爾特人隊中的"凱爾特"就是指以愛爾蘭傳統文化為代表的一種文化)做一些體力勞動。所以在美國人看來一個愛爾蘭人有兩個特性:hard worker, hard drinker(幹活賣力,能喝酒)。愛爾蘭人也經常被稱作Paddy,源自帕特里克(Patrick)的昵稱;但實際上Paddy是存在著貶義的。
D. 愛爾蘭黑手黨和義大利黑手黨,兩者之間有何區別
愛爾蘭裔不會自稱黑手黨,別人也不會稱其為黑手黨,只是愛爾蘭黑幫而已,愛爾蘭黑幫19世紀就在北美成型。
義大利黑手黨的稱法源於一個被稱為黑手的組織,大約20世紀初的時候由一個叫維托的義大利人來到美國建立的。這個名字是因為加入黑手組織,需要把手放火上烤至發黑,以證明對家族的忠誠。因為影響力實在太大,之後義大利裔建立的各種幫派大多都能溯源到早期的黑手組織,所以被外人統稱為黑手黨,而維托我記得建立起黑手組織之後,又回義大利老家養老去了。
愛爾蘭人和義大利人有類似的經歷,都是在老家窮得過不下去了,飄洋過海到北美發展,但美國是個基督教新教佔多數的國家,加之英裔德裔手握大量資本,所以愛爾蘭人和義大利人剛到北美後做的都是苦差事住的都是貧民窟。窮人一多就容易拉幫結派,最後形成有組織的犯罪集團。後續愛爾蘭黑幫的高層,普遍傾向於從政,美國就出過好幾任愛爾蘭裔的總統,而義大利裔的黑手黨則專心撈黑錢,這算是他們兩者比較大的不同。
E. 義大利人為什麼討厭愛爾蘭人
義大利人:
別人對他們的印象大多數都是正面的,當然主要原因是他們的美食。北歐人覺得他們懶散、靠不住,什麼事兒也搞不定(主要是因為二戰以來就沒換過的無能政府)。我的一個荷蘭教授鄙視另一個義大利教授是這么說的 :「義大利人只關心義大利面和媽媽。」反過來義大利人對於其他歐洲國家並沒有什麼強烈的看法,但是義大利自己的南北分裂是很嚴重的:北義大利人一直抱怨南方人懶惰、不思進取,南義大利人則覺得北方人沒有文化素養、不懂得享受生活。
愛爾蘭人:
盡管在美國人心裡擁有誇大的重要性,其實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剛剛三百萬的人口)。愛爾蘭人謙虛有禮,名義上討厭英國人,但事實上我從來沒遇到過憎恨英國的愛爾蘭人。基本上,來自或者對於愛爾蘭的情緒大多是正面的。
F. 美國白人內部為什麼也會有如此嚴重的歧視比如看不起愛爾蘭人和義大利人
很正常,即使在歐洲,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等歐洲大國從來看不起南歐人,認為他們懶散無作為,南歐人又鄙視斯拉夫人,認為他們沒有教養。而在美國,白人群體中較為強勢的是英裔和德裔(包括奧地利裔),另外還有猶太人,美國的精英和富人很大一部分都是這些群體中出來的。而三十年代美國城市裡,貧民窟里基本都是愛爾蘭移民和義大利移民,樓主可以看看《布魯克林有棵樹》,裡面反應三四十年代美國市井赤貧家庭生活的主角,都是愛爾蘭裔,不光美國人,從英法百年戰爭時期的歐洲人就認為愛爾蘭人不講信用,美國總統尼克松更是大放狂言說愛爾蘭人喝了酒之後會變得非常地卑鄙引起愛爾蘭人群體公憤,而義大利人游盪在美國的社會上,不務正業,懶懶散散,組成黑手黨,參與綁架、販毒、賭球,和黑人以及拉丁來的西班牙語族街頭火拚,美國大型黑幫基本都有義大利人參與,對社會治安造成危害。
其實這種現象就和中國存在地域沖突一樣,在世界哪個地方都會發生。
G. 美國人歧視黑人 為什麼連愛爾蘭人 義大利人這些白人也歧視
白人也不是鐵板一塊。美國的主體民族是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簡稱WASP)。也就是說你不光得是白人,還得是「盎格魯-撒克遜」人,也就是英國主體民族:而且還得是新教徒。必須得這三條都具備,你才是美國的「漢族」,除此之外,都是「非我族類」。
愛爾蘭人和義大利人都不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而且一般都信奉天主教,和新教是死對頭,所以美國人不太喜歡這兩個民族的人。
不過必須指出,這種WASP至上的觀念正在逐步削弱,而且美國人對這些非WASP的人也說不上歧視。更重要的是,WASP只是美國的民族之一,非WASP也是美國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數量越來越多,所謂的歧視並不嚴重。恐怕只有少數比較極端的WASP才會歧視其他族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