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這三個國家都是怎麼形成的
公元840年,查理曼的兒子「誠篤者」路易死了,路易的長子羅忒爾即位。但二兒子「日耳曼人」路易和三兒子「禿頭」查理不滿意這種安排。於是,842年,這兩兄弟發表聯盟宣言,要發動內戰,將哥哥推下台。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斯特拉斯堡哲言》。公元843年,羅忒爾不堪重負,終於妥協,簽訂了《凡爾登條約》,將神聖羅馬帝國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為萊茵河以東的土地(東法蘭克王國),屬於「日耳曼人」路易;一部分為神聖羅馬帝國西南的土地(西法蘭克王國),屬於「禿頭」查理;剩下的全歸羅忒爾。於是,這三片土地後來就發展成為了德意志、法蘭西、義大利三國。這一場兄弟之間的圈地運動,把他們爺爺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家業給毀了。至1806年,拿破崙一世強迫奧地利君主弗朗西斯二世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於是這個在歷史上延續了一千年之久的所謂「神聖羅馬帝國」便最後滅亡了。
Ⅱ 哪個國家分裂成義大利 德國 法國三個國家
公園800年起的查理曼帝國,就是查理曼當皇帝時期的神聖羅馬帝國。
Ⅲ 義大利是從德意志分離出來的嗎
不完全是。
兩國原同屬「法蘭克王國」,也就是「查理曼帝國」。後來查理曼大帝死後,他三個
義大利王國原為「中法蘭克王國」。德意志地區,原為「東法蘭克王國」。
中法蘭克王國的大部分領土,主要在北部,被西法蘭克(法蘭西區域)和東法蘭克(德意志區域)瓜分。
而後,東法蘭克攻下中法蘭克,奧托進入羅馬,被教皇加冕為「凱撒」,稱為「奧托一世」羅馬凱撒,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兼任「義大利國王」。此時,義大利王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就是「共主邦聯」,義大利王國順理成章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在羅馬教廷掌控下,亞平寧北部,始終處於「四分五裂」的情況,諸侯林立。終於在文藝復興之後,義大利北部各諸侯宣布脫離神聖羅馬帝國。由教宗和威尼斯占據北義大利的主動權,帝國凱撒失去了在義大利的權威。
總結,神聖羅馬帝國始終是個鬆散的邦聯,北義大利也只是名義上的「帝國領地」。因此說義大利不完全是從德意志分離出來的。
Ⅳ 哪個帝國曾分裂成德國,義大利,法國
法蘭克帝國(法語:L'empire carolingien)是從5世紀到9世紀間在西歐和中歐的一個王國,其疆域與羅馬帝國在西歐的疆域基本相同。
法蘭克帝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人民主要由民族大遷徙過程中從日耳曼尼亞遷入的民族組成。
羅馬帝國滅亡後,法蘭克帝國在其存在的三個世紀中成為中歐最重要的國家,它當時是中歐的大國。在它瓦解後它的組成部分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法國、德國和其它一些小國家。統治法蘭克帝國的帝王出自墨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統治時期它達到了其頂峰
806年查理的遺囑
查理在他的遺囑中規定將帝國分給他的三個兒子丕平、路易和小查理,但由於丕平和小查理於810年和811年去世,這個三分的計劃無效,路易於813年被提升為副皇帝,814年得以繼承其父的皇位。
路易決定不分王國後與他的兒子們交惡,雙方發生戰爭。830年代初在一次宮廷政變中,路易被他的兒子們扣押,喪失實權,而他的兒子們則在各自的領地中越來越獨立,路易實際上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路易死後三年,洛泰爾一世、查理和路易在843年的凡爾登條約里三分帝國,法蘭克帝國結束,再也沒有重新統一過。
[編輯] 843年凡爾登條約
西法蘭克王國,演變為後來的法國
東法蘭克王國,演變為後來的德國
中法蘭克王國,演變為後來的義大利
[編輯] 855年普呂姆分割
855年,洛泰爾覺在普呂姆分割中,將他的中法蘭克王國分給兒子們。
[編輯] 870年墨爾森條約
洛泰爾的兒子們死後,禿頭查理和日耳曼人路易在870年的墨爾森條約中,瓜分中法蘭克王國。最後,西法蘭克及東法蘭克瓜分了洛林及普羅旺斯兩地,而義大利則繼續維持現狀。
[編輯] 880年利貝蒙條約
禿頭查理試圖佔領整個中法蘭克王國,但沒有成功。路易三世獲得了中法蘭克王國的西部,法蘭克帝國的瓜分大致成形。東部與西部之間的界限在整個中世紀幾乎沒有改變過。
西法蘭克王國的國王路易三世死於882年,卡洛曼死於884年,東法蘭克王國的查理三世到888年還被看作是整個帝國的皇帝。直到20世紀法國與德國還互相將對方看作是「遺產對手」。
Ⅳ 哪個國家分裂成義大利德國法國三個國家
經過幾個世紀的征戰,法蘭克王國在8世紀末查理曼大帝統治時期達到頂峰。其版圖包括了現代西歐大部。
然而,到了查理曼大帝的孫子一輩,法蘭克王國發生了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一分為三,即東、中、西法蘭克王國。
他們的版圖,明顯地分出了現代德國、義大利、法國版圖的雛形,也就為日後這三個國家的建立奠定了歷史和地理基礎。
Ⅵ 義大利首都為什麼是羅馬
1、義大利能夠成為一個國家,與羅馬的衰亡是分不開的。
2、在公元1世紀前後,羅馬擴張成為橫跨歐亞非、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到了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的時候,發現羅馬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太大,就別出心裁地將羅馬帝國分成了兩部分。公元395年,兩個兒子分別成了東西羅馬的繼承者。因為分開,雖然便於管理,但是導致了羅馬軍事實力的衰弱。
3、在這種情況下,日耳曼人攻入了西羅馬。476年,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東羅馬的壽命很長,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滅國。西羅馬帝國算是羅馬帝國的核心地點,滅國後國土上建立起了很多國家。
最後,日耳曼族中的一支法蘭克人統治了西羅馬故地的大部分區域,成立了法蘭克王國。這個國家也很有意思,國王將國土分成了三部分,分別是東、中、西法蘭克王國。後來,中法蘭克王國發展成為義大利,而東西法蘭克王國則發展成為德國和法國。
4、所以,義大利建立國家雛形,參與角逐歐洲的土地,應該是從中法蘭克王國建立後開始的!這個國家滅亡後,今日義大利境內分裂成為多個小國!
羅馬
1、羅馬解體後,重新建立起來的國家太多。如果義大利改成羅馬共和國,勢必會引起歐洲其他國家的敵視。為了減少麻煩,義大利民眾非常清楚,不能改名叫作羅馬共和國。
2、義大利的首都雖然在羅馬,但是本土居民其實都不是羅馬城本地居民。更主要的是,羅馬城經過日耳曼民族的入侵,具有羅馬血統的城市居民已經很少。所以,義大利改名羅馬共和國,也非常牽強。
3、義大利作為地域名詞出現的時間也已經有1000多年,期間也多次作為國王出現,歷史沉澱深厚。所以,當義大利成為一個國家後,就用義大利作為國名。
4、文藝復興是在義大利引發的,影響到了整個歐洲。作為發源地,義大利在歐洲眾國之間有著很好的美譽度,名氣並遜色於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