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梭羅在義大利代表什麼

梭羅在義大利代表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29 04:40:34

❶ 梭羅簡介 歷史人物梭羅的簡介

1、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國作家、哲學家,超驗主義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廢奴主義及自然主義者,有無政府主義傾向,曾任職土地勘測員。

2、畢業於哈佛大學,曾協助愛默生編輯評論季刊《日晷》。寫有許多政論,反對美國與墨西哥的戰爭,一生支持廢奴運動,他到處演講倡導廢奴,並抨擊逃亡奴隸法。其思想深受愛默生影響,提倡回歸本心,親近自然。1845年,在距離康科德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隱居兩年,自耕自食,體驗簡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為題材寫成的長篇散文《瓦爾登湖》(又譯為《湖濱散記》)(1854),成為超驗主義經典作品。梭羅才華橫溢,一生共創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稱為自然隨筆的創始者,其文簡練有力,朴實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國19世紀散文中獨樹一幟。而《瓦爾登湖》在美國文學中被公認為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

❷ 亨利·戴維·梭羅

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出生於1817年7月12日,是美國作家、哲學家,超驗主義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廢奴主義及自然主義者,有無政府主義傾向,曾任職土地勘測員。梭羅最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爾登湖》和《公民不服從》,《瓦爾登湖》記載了他在瓦爾登湖的隱逸生活,而《公民不服從》則討論面對政府和強權的不義,為公民主動拒絕遵守若干法律提出辯護。梭羅的全部書本、散文、日記和詩集合起來有二十冊,闡述了研究環境史和生態學的發現和方法,對自然書寫的影響甚遠,也奠定了現代環境保護主義。梭羅一生都是廢奴主義者,他到處演講倡導廢奴,並抨擊逃亡奴隸法,對公民不服從的見解影響了托爾斯泰、聖雄甘地和馬丁·路德·金。

梭羅崇尚大自然,主張返璞歸真,強調簡單生活,重視精神層面,被歸為自然主義者。

(Henry David Thoreau),出生於1817年7月12日,是美國作家、哲學家,超驗主義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廢奴主義及自然主義者,有無政府主義傾向,曾任職土地勘測員。梭羅最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爾登湖》和《公民不服從》,《瓦爾登湖》記載了他在瓦爾登湖的隱逸生活,而《公民不服從》則討論面對政府和強權的不義,為公民主動拒絕遵守若干法律提出辯護。梭羅的全部書本、散文、日記和詩集合起來有二十冊,闡述了研究環境史和生態學的發現和方法,對自然書寫的影響甚遠,也奠定了現代環境保護主義。梭羅一生都是廢奴主義者,他到處演講倡導廢奴,並抨擊逃亡奴隸法,對公民不服從的見解影響了托爾斯泰、聖雄甘地和馬丁·路德·金。

梭羅崇尚大自然,主張返璞歸真,強調簡單生活,重視精神層面,被歸為自然主義者。

❸ 請具體描述什麼叫巴摩梭羅

Bramasolo,巴摩梭羅,義大利語,作為一個帶有明顯義大利生活風情的詞彙,意為浪漫與愜意,渴望與陽光。 它所營造的恬靜悠閑、熱情奔放、浪漫愜意、自由輕松的生活氛圍,則是崇尚自由生活狀態、有天有地私屬空間的知性人群所始終追求的。 北京,奧北別墅區,遠洋傲北似一幅大師手筆的絕美油畫,浪漫愜意,舒適自由,並因著這份浪漫和舒適,將巴摩梭羅的浪漫情懷,在此一一傾情呈現。

❹ 梭羅和盧梭是一個人嗎

不是
亨利·戴維·梭羅,美國作家、哲學家,著名散文集《瓦爾登湖》和論文《論公民的不服從權利》(又譯為《消極抵抗》、《論公民的不服從》)的作者。19世紀美國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哲學家。他的祖先是法國人,從古恩西島遷到美國來,他是他的家族裡最後一個男性的後嗣。他的個性偶爾也顯示由這血統上得到的特性,很卓越地與一種非常強烈的撒克遜天才混合在一起。

讓·雅克·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漪絲》、《植物學通信》等。

❺ 梭羅是誰啊!

梭羅簡介 名人姓名:亨利·大衛·梭羅 出生年代:1817-1862 出生地︰馬薩諸塞洲康科德 名人職稱: 散文家,詩人,自然主義者,改革家,哲學家 名人國家:美國 相關介紹: 姓名:梭羅 性別:男 出生年月:1817-1862 國籍:美國 梭羅,H.D.(HenryDavidThoreau1817-1862)。19世紀美國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哲學家;梭羅在生前只出版過兩本書.第一本是他在1849年自費出版的《康科德河和梅里麥克河上的一星期》,此書是他在瓦爾登湖邊的木屋裡著寫的,內容是哥兒倆在兩條河上旅行的一星期中大段大段議論文史哲學和宗教等等.雖精雕細刻,卻晦澀難懂,沒有引起什麼反響,印行1000多冊,售出100多冊送掉75冊,存下700多冊,在書店倉庫放到1853年,全部退給了作者,作者本人梭羅曾還詼諧地說:"我家裡大約藏書900多冊,其中自己著的就有700多冊".第二本就是《瓦爾登湖》了,於1854年出版,150年來風行天下,不知出版了多少個版本。他強調親近自然、學習自然、熱愛自然,追求「簡單些,再簡單些」的質朴生活,提倡短暫人生因思想豐盈而臻於完美。他投入數十載的時間對野生果實、野草及森林演替進行觀察研究,寫出了《種子的信念》一書,但直到梭羅逝世150多年後,耗費他數十年心血的此書才得以出版。

❻ 亨利·戴維·梭羅的主要成就

梭羅除了被一些人尊稱為第一個環境保護主義者外,還是一位關注人類生存狀況的生態主義哲學家。 1845年7月4日梭羅開始了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驗,他移居到離家鄉康科德城(Concord,原意「諧音」)不遠,優美的瓦爾登湖(Walden)畔的次生林里,嘗試過一種簡單的隱居生活。
他向《小婦人》的作者露意莎·梅·奧爾柯特借了一柄斧頭,就孤身一人,跑進了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自己砍柴,在瓦爾登湖畔建造了一個小木屋,並在小木屋住了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的時間。出版於1854年的散文集《瓦爾登湖》詳細記載了他在瓦爾登湖畔兩年又兩個月的生涯。雖畢業於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但他沒有選擇經商發財或者從政成為明星,而是平靜地選擇了瓦爾登湖,選擇了心靈的自由和閑適。他搭起木屋,開荒種地,寫作看書,過著非常簡朴、原始的生活。來到瓦爾登湖畔之後,他認為找到了一種理想的生活模式。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梭羅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圍種豆、玉米和馬鈴薯,然後拿這些到村子裡去換大米。完全靠自己的雙手過了一段原始簡朴的生活。 梭羅的進步意義至少存在於兩個方面,一是他關於生活意義的思考與闡示,另為一種新文體的建立。19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物質文明給人們帶來的「先進」,為機械化生產帶來的高速發展而傾倒,對物質的追求日益顯露。商品化時代可以最大程度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任何精神信念在這強大的資本主義發展的大潮中都變得蒼白無力不堪一擊。
面對這種現象,許多學者、思想家和其他一些仁人志士都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疑慮:難道資本主義商品化社會就是我們人類的理想家園嗎?難道現實中的金錢社會就是我們的精神歸宿嗎?帶著這種種疑慮,梭羅——這位先驗主義思想家獨自一人住進了離康城不遠的湖畔林中。在那裡,他雖然只住了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的時間,但其意義卻相當深遠。在那兩年多的時間里,梭羅自食其力,完全靠自己的雙手建屋取食過上一種原始簡朴的生活。他要通過自己的實踐向世人證明,人們完全不應該將時間傾注於無休止的物質追求方面,而應當將少量的時間用於謀生而將更多的時間用於精神探索。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梭羅正是帶著對現實生活的懷疑才來到林中投入這種實驗生活的,他並非存心抵制現代文明。他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驗告訴人們不要為繁雜紛亂光怪陸離的資本主義商品社會所迷惑,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義。其實當年梭羅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一個年僅30多歲的年青人。與其他大多數人相比,只不過他更善於思考,不甘心將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花費於生計。他贊同「先驗論」的主張,提倡人們將更多的時間從事自己所喜歡的事業。他用自己在瓦爾登湖的實踐向世人證明了這樣一個現實,即人們的確將生命的意義搞顛倒了。 梭羅對人類文明的第二個貢獻是他對文學的發展做出了相當突出的成績。在早期的美國文學作品中,他的《瓦爾登湖》一直被後人奉為美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與其同時代的天才作家霍桑、麥爾維爾和恩師愛默生相比,他的散文似乎更具備20世紀的風尚。
梭羅的文字明白曉暢、簡練准確,完全沒有維多利亞時代的渙散、抽象、隱晦和傷感的情調。在這一點上,後來的海明威、亨利·米勒都繼承了他的風格。在行文中梭羅注重使用地方語言,特別是雙關語等,使自己的作品產生出一種「諷剌幽默」的意味,使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諸如斯威夫特、伏爾泰、馬克·吐溫和肖伯納等人的風格。比如,在「抵制國民政府」一文中他寫道,「我實難接受如此信條,即愈小之政府乃愈佳之政府。廣推其意,豈非取締政府為上善之策」。
梭羅代表的是一種精神,而並非僅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梭羅的天才如果僅只是沉思性的,他是適於這種生活的;但是他這樣精力旺盛,又有實際的能力,他彷彿天生應當創造大事業。他進行的研究,規模非常大,需要有極長的壽命才能完成,所以當梭羅靜悄悄地逝世時,美國還沒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她失去了多麼偉大的一個國民。這似乎是一種罪惡,使他的工作沒有做完就離開了,而沒有人能替他完成;對於這樣高貴的靈魂,又彷彿是一種侮辱——他還沒有真正給他的同儕看到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就離開了人世。但至少他是滿足的。他的靈魂是應當和最高貴的靈魂做伴的;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學完了這世界上一切的才技;無論在什麼地方,只要有學問。有道德的,愛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實讀者。

❼ 亨利·戴維·梭羅有何意義

梭羅是十九世紀偉大的超驗主義踐行者,也是關注人類生存狀況的生態主義哲學家,更是一位提倡民主獨立自由的思想先驅。那麼在時隔兩百多年後的今天,梭羅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有何現實意義呢?

首先梭羅在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嘗試一種簡單的隱居生活,雖然梭羅畢業於舉世聞名的哈佛大學,但是他沒有選擇去追求商業物質文明反而更加追求的是心靈的自由。其實梭羅並不是存心抵制商業時代的物質文明,他只是希望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不要被商品社會的虛假所迷惑,提醒人們生活要有方向和意義。跟其他的人相比,他不想把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浪費在生計上,他希望有更多的思考。

梭羅被很多人稱為第一位環境保護主義者,並且早在那個年代,他就提出了對人類生存環境的保護。在梭羅做土地勘察員期間,他幾乎從不藉助輔助工具破壞環境來達到自己研究的目的。這種近乎瘋狂的環境保護意識直到上個世紀末才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看似簡單純朴的田園生活帶給梭羅的卻是巨大的生活感受。

在十九世紀的美國,梭羅的思想無疑是先進的,他的先進存在於兩個方面,首先他引導了人們對生活意義的思考,在人們開始不斷對物質生活進行追逐的時候,他開始引發人們對精神世界的思考。第二個方面,他開創了一種新的文體,他用對生活簡單的描述來描述自己的精神世界,打破了常規的文體寫作方式,用描述來引發人們的思想共鳴。

❽ 名人名言有哪些

1、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由我們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肖伯納

肖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直譯為喬治·伯納德·肖,愛爾蘭劇作家,1925年「因為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諾貝爾文學獎,其喜劇作品《賣花女》(Pygmalion)因被好萊塢改編為賣座電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而家喻戶曉。

2、一個人坐在絨毯之上,困在綢被之下,絕對不會成名的。無聲無息度一生,好比空中煙,水面泡,他在地球上的痕跡頃刻就消滅了——但丁

但丁·阿利吉耶里(義大利語: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義大利中世紀詩人,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者,以史詩《神曲》留名後世。在義大利,他被稱為il Sommo Poeta(至高詩人)和il Poeta,義大利語之父。

3、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孟德斯鳩(1689-1755),法國啟蒙思想家、法學家。孟德斯鳩不僅是18世紀法國啟蒙時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歐洲國家比較早的系統研究古代東方社會與法律文化的學者之一。

4、如果他要進行選擇,他也總是必須在他的生活范圍裡面、在絕不由他的獨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間去進行選擇的——馬克思

卡爾·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德語: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之一,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



5、大多數的奢侈品以及許多所謂的使生活舒適的東西,非但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定阻礙人類的崇高向上——梭羅

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國作家、哲學家,超驗主義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廢奴主義及自然主義者,有無政府主義傾向,曾任職土地勘測員。

❾ 文學家梭羅的簡介

梭羅是美國作家、哲學家,超驗主義代表人物,為美國民主主義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文學家梭羅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文學家梭羅的簡介
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出生於1817年7月12日,是一位廢奴主義及 自然 主義者,有無政府主義傾向,曾任職土地勘測員。梭羅最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爾登湖》和《公民不服從》,《瓦爾登湖》記載了他在瓦爾登湖的隱逸生活,而《公民不服從》則討論面對政府和強權的不義,為公民主動拒絕遵守若干 法律 提出辯護。梭羅的全部書本、散文、 日記 和詩集合起來有二十冊,闡述了研究環境史和生態學的發現和方法,對自然書寫的影響甚遠,也奠定了現代環境保護主義。梭羅一生都是廢奴主義者,他到處演講倡導廢奴,並抨擊逃亡奴隸法,對公民不服從的見解影響了托爾斯泰、聖雄甘地和馬丁·路德·金。
文學家梭羅的生平
1817年7月12日,梭羅出生於馬薩諸塞州康科德;1837年 畢業 於哈佛大學,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畢業後他回到家鄉以教書為業。1841年起他不再教書而轉為寫作。在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支持下,梭羅在康科德住下並開始了他的超驗主義實踐。這時期,梭羅放棄詩歌創作而開始撰寫 隨筆 ,起先給超驗主義刊物《日晷》(Dial)寫稿,之後各地的報紙雜志上都有他的文章問世。他在文學上是一個打破偶像崇拜的人。他難得感謝大學給他的益處,也很看不起大學,然而他實在得益於大學不淺。他離開大學以後,就和他的哥哥一同在一個私立學校里教書,不久就脫離了。他父親製造鉛筆,亨利有一個時期也研究這行手藝,他相信他能夠造出一種鉛筆,比當時通用的更好。他完成他的實驗之後,將他的作品展覽給波士頓的 化學 家與藝術家看,取得他們的證書,保證它的優秀品質,與最好的倫敦出品相等,此後他就滿足地回家去了。他的朋友們向他道賀,因為他辟出了一條致富之道。但是他回答說,他以後再也不製造鉛筆了。“我為什麼要製造鉛筆呢?我已經做過一次的事情我決不再做。”

梭羅重新繼續他的漫長的散步與各種各樣的研究,每天都對於自然界有些新的認識,不過他從未說到 動物 學或是 植物 學,因為他對於自然界的事實雖然好學不倦,對於專門科學與文字上的科學並沒有好奇心。在這時候他是一個強壯 健康 的青年,剛從大學里出來,他所有的友伴都在選擇他們的職業,或是急於要開始擔任某種報酬豐厚的職務,當然他也不免要想到這同一個問題;他這種能夠抗拒一切通常的道路,保存他孤獨自由的決心,實在是難得的——這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辜負他的家人期望;因為他完全正直,他要自己絕對自主,也要每一個人都絕對自主,所以他的處境只有更艱難。但是梭羅從來沒有躊躇。他是一個天生的倡異議者。他不肯為了狹窄的技藝或是職業而放棄他在學問和行動上的大志,他的目標是一種更廣博的使命,一種藝術,能使我們好好地生活。如果他蔑視而且公然反抗別人的 意見 ,那隻是因為他一心一意要使他的行為與他自己的信仰協調。他從來不懶惰或是任性,他需要錢的時候,情願做些與他性情相近的體力勞動來賺錢——如造一隻小船或是一道籬笆, 種植 ,接枝,測量,或是別的短期工作——而不願長期地受雇。他有吃苦耐勞的習慣,生活上的需要又很少,又精通森林裡的知識,算術又非常好,他在世界上任何地域都可以謀生。他可以比別人費較少的功夫來供給他的需要。所以他可以保證有閑暇的時間。

梭羅除了被一些人尊稱為第一個環境保護主義者外,還是一位關注人類生存狀況的生態主義哲學家。 1845年7月4日梭羅開始了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驗,他移居到離家鄉康科德城(Concord)不遠,優美的瓦爾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嘗試過一種簡單的隱居生活。他向《小婦人》的作者露意莎·梅·奧爾柯特借了一柄斧頭,就孤身一人,跑進了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自己砍柴,在瓦爾登湖畔建造了一個小木屋,並在小木屋住了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的時間。出版於1854年的散文集《瓦爾登湖》詳細記載了他在瓦爾登湖畔兩年又兩個月的生涯。雖畢業於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但他沒有選擇經商發財或者從政成為明星,而是平靜地選擇了瓦爾登湖,選擇了心靈的自由和閑適。他搭起木屋,開荒種地,寫作看書,過著非常簡朴、原始的生活。來到瓦爾登湖畔之後,他認為找到了一種理想的生活模式。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梭羅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圍種豆、蘿卜、玉米和馬鈴薯,然後拿這些到村子裡去換大米。完全靠自己的雙手過了一段原始簡朴的生活。

在瓦爾登湖生活期間,因為梭羅反對黑奴制(Negro Slavery)拒交“人頭稅”而被捕入獄。雖然他只在獄中蹲了一宿就被友人在未經他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替他代交了稅款保其出獄,但這一夜卻激發他思考了許多問題。出來後曾有一些市民問他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許多人寧願坐牢也不願意交稅。為解釋這一問題,他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寫成了著名的政論《抵制國民政府》(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後改名為Civil Disobedience)。他所宣傳的這種依靠個人的力量,“非暴力抵抗”的斗爭形式對印度的甘地和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對於測量有一種天然的技巧,由於他的 數學 知識,並且他有一種習慣,總想深知他認為有 興趣 的物件的大小與距離,樹的大小,池塘與河流的深廣,山的高度,與他最愛的幾個峰頂的天際的距離——再加上他對於康科德附近地域知道得非常詳細,所以他漸漸地成了個土地測量員。對於他,這職業有一個優點:它不斷地將他領到新的幽僻的地方,能夠幫助他研究自然界。他在這工作中的技巧與計算的精確,很快地贏得人們的贊許,他從來不愁找不到事做。他可以很容易地解決關於土地測量的那些難題;但是他每天被較嚴重的問題困擾著——他勇敢地面對這些問題。他質問每一種風俗習慣,他想把他的一切行為都安放在一個理想的基礎上。他是一個極端的新教徒,很少有人像他這樣,生平放棄這樣多的東西。他沒有學習任何職業;他沒有結過婚;他獨自一人居住;他從來不去教堂;他從來不選舉;他拒絕向政府納稅;他不吃肉,他不喝酒,他從來沒吸過煙;他雖然是個自然學家,從來不使用捕機或是槍。他寧願做思想上與肉體上的獨身漢——為他自己著想,這無疑是聰明的選擇、他沒有致富的才能,他知道怎樣能夠貧窮而絕對不污穢或是粗鄙。也許他逐漸採取了他這種生活方式,而事先自己也不大知道,但是事後他智慧地贊成這種生活。
梭羅的文學貢獻
梭羅對人類文明的第二個貢獻是他對文學的發展做出了相當突出的成績。在早期的美國文學作品中,他的《瓦爾登湖》一直被後人奉為美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與其同時代的天才作家霍桑、麥爾維爾和恩師愛默生相比,他的散文似乎更具備20世紀的風尚。

梭羅的文字明白曉暢、簡練准確,完全沒有維多利亞時代的渙散、 抽象 、隱晦和傷感的情調。在這一點上,後來的海明威、亨利·米勒都繼承了他的風格。在行文中梭羅注重使用地方語言,特別是雙關語等,使自己的作品產生出一種“諷剌 幽默 ”的意味,使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諸如斯威夫特、伏爾泰、馬克·吐溫和肖伯納等人的風格。比如,在“抵制國民政府”一文中他寫道,“我實難接受如此信條,即愈小之政府乃愈佳之政府。廣推其意,豈非取締政府為上善之策”。

梭羅代表的是一種精神,而並非僅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梭羅的天才如果僅只是沉思性的,他是適於這種生活的;但是他這樣精力旺盛,又有實際的能力,他彷彿天生應當創造大事業。他進行的研究,規模非常大,需要有極長的壽命才能完成,所以當梭羅靜悄悄地逝世時,美國還沒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她失去了多麼偉大的一個國民。這似乎是一種罪惡,使他的工作沒有做完就離開了,而沒有人能替他完成;對於這樣高貴的靈魂,又彷彿是一種侮辱——他還沒有真正給他的同儕看到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就離開了人世。但至少他是滿足的。他的靈魂是應當和最高貴的靈魂做伴的;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學完了這世界上一切的才技;無論在什麼地方,只要有學問。有道德的,愛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實讀者。

閱讀全文

與梭羅在義大利代表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1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66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4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59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4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2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3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2
伊朗的海拔多少米 瀏覽:925
nuri是什麼意思印尼 瀏覽:280
哪裡可以看義大利籃球比賽 瀏覽:302
為什麼印度有彎曲鐵軌火車 瀏覽:521
墨脫和印度哪裡交界 瀏覽:997
義大利的物價為什麼便宜 瀏覽:68
伊朗火車價格多少錢 瀏覽:197
為什麼很多潮汕人都在印尼 瀏覽:977
改造後義大利風情區有哪些高科技 瀏覽:44
中國最美楓葉林在哪裡 瀏覽:932
中國哪裡沒有木薯 瀏覽:808
印尼白燕窩多少一克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