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是義大利,共有50個世界遺產。
1、瓦爾卡莫尼卡的岩畫(1979年)
2、聖瑪麗亞感恩教堂和多明我會修道院以及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1980
3、羅馬歷史中心,該城中享有治外法權的聖座房地產和城外聖保祿大殿(1980年,1990年):義大利的羅馬歷史中心(1980年)-聖座的羅馬城中享有治外法權的聖座房地產和城外聖保祿大殿(1990年,與聖座共有)
4、佛羅倫薩歷史中心(1982年)
5、比薩主教座堂廣場(1987年)
6、威尼斯及其潟湖(1987年)
7、聖吉米尼亞諾歷史中心(1990年)
8、馬泰拉的洞民居(1993年)
9、維琴察城和威尼托的帕拉第奧式別墅(1994年,1996年)
10、阿達的克雷斯皮(1995年)
11、文藝復興城市費拉拉及其波河三角洲(1995年,1999年)
12、那不勒斯歷史中心(1995年)
13、錫耶納歷史中心(1995年)
14、蒙特城堡(1996年)
15、拉韋納的早期基督教古跡(1996年)
16、皮恩扎城歷史中心(1996年)
17、阿爾貝羅貝洛的特魯洛群(1996年)
18、卡塞塔的18世紀王宮,萬維泰利輸水道和聖萊烏喬建築群(1997年)
19、阿格里真托考古區(1997年)
20、龐培、赫庫蘭尼姆和托雷安農齊亞塔的考古區(1997年)
21、帕多瓦植物園(1997年)
22、摩德納的主教座堂、市民塔和大廣場(1997年)
23、阿馬爾菲海岸(1997年)
24、韋內雷港,五鄉地,及其島嶼群(帕爾瑪利亞島、提諾島和提內托島,1997年)
25、薩伏依王室居所(1997年)
26、巴魯米尼的蘇努拉西(1997年)
27、卡薩爾的古羅馬別墅(1997年)
28、阿奎萊亞的考古區和宗主教區聖殿(1998年)
29、奇倫托和迪亞諾河谷國家公園及帕埃斯圖姆考古遺址和韋利亞考古遺址以及切爾托薩-迪帕杜拉(1998)
30、烏爾比諾歷史中心(1998年)
31、哈德良別墅(蒂沃利,1999年)
32、阿西西,亞西西的聖方濟各聖殿和其他方濟各會地點(2000年)
33、維羅納城(2000年)
34、埃奧利群島(2000年)
35、蒂沃利的伊斯特別墅(2001年)
36、諾托壁壘的晚期巴洛克城鎮(東南西西里)(2002年)
37、皮埃蒙特和倫巴第的聖山(2003年)
38、聖喬爾喬山(自,2003年,2010年,與瑞士共有)
39、切爾韋泰里和塔爾奎尼亞的伊特魯里亞墳場群(文,2004年)
40、奧爾恰谷(2004年)
41、錫拉庫薩和潘塔立克石墳場(2005年)
42、熱那亞:新街和羅利宮殿體系(2006年)
43、阿爾布拉/貝爾尼納景觀中的雷塔恩鐵路(2008年,與瑞士共有)
44、曼托瓦和薩比奧內塔(2008年)
45、多洛米蒂山脈(2009年)
46、義大利倫巴第人遺址(2011年)
47、阿爾卑斯地區史前湖岸木樁建築(2011年,與瑞士、奧地利、法國、德國、斯洛維尼亞共有)
48、埃特納山(2013年)
49、托斯卡納地區的梅第奇別墅和花園(2013年)
50、朗格、蒙費拉多和羅埃洛山區的葡萄園
中國現在有二十九個世界遺產地,是僅次於和義大利和西班牙的第三大世界遺產國家,這已經是很大的一個數目,中國有望成為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
② 已列住世界文化遺產目錄的有法國什麼義大利的什麼初一地理
義大利自1978年6月23日星期五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行列以來,截至2019年7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義大利世界遺產共有55項(包括自然遺產5項,文化遺產50項),含跨國項目6項(文化遺產4項、自然遺產2項),在數量上與中國並列第一 [1] 。義大利一共四次擔任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主辦過第7屆和第21屆世界遺產大會。倫巴第大區是義大利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大區,有8項世界遺產,其次是西西里大區和托斯卡納大區。
③ 義大利與法國文化差異
法國文化特點:散漫+浪漫
浪漫的法國給人印象最深刻,而現在法國人通過一系列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動和展覽,呈現法國在多個領域的創造力。旨在改變法國在人們心目中的陳舊印象:法國不僅僅是一個擁有燦爛藝術和旅遊資源的文明古國,而且也是一個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的現代化國家。
當你置身法國尤其是巴黎時,你會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怡然自得的文化氣息。法國的宗教氣氛,法國的繪畫、雕塑、音樂和建築,法國的哲學、文學和美學,法國的葡萄酒、香水和時裝,法國的「自由、平等、博愛」以及敢於創新的精神,無一不是它豐富而充滿魅力的文化之組成部分。
法國以浪漫風情著稱於世。這種情調彌漫在大街小巷的咖啡館、餐館里以及各式各樣的品牌店裡。而最完美詮釋法國風情的地方,莫過於香榭麗舍大街。在這條僅1.8公里長的大道上,人們能隨時感受到它的歷史文化積淀:協和廣場上的方尖碑、星形廣場上的凱旋門,有多少關於征服與被征服、光榮與屈辱的故事!
法國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菜餚,到了西南部,沒有不吃肥鵝肝的;到了布列塔尼,沒有不吃生牡蠣的;到了馬賽,誰又不吃那大名鼎鼎的馬賽魚湯?法國的餐館小巧玲瓏、漂亮雅緻,店主盡量把餐館辦成充滿溫情的藝術場所。他們十分看重歷史承傳,注意保護歷史印記。
文化遺產是法國最豐富的旅遊資源之一。從巍然聳立的宮殿到質朴凝重的古堡,從價值連城的名畫到古色古香的傢具,沒有文化遺產,法蘭西文化定會黯然失色。法國的城市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市區最中心的地方一定保持古老風貌。對市中心眾多的「文物樓」,市政府會按其建築特點和風格按級別保護,會定時整修。如果住戶想在樓內加一電梯或者改變一下窗戶,必須向政府申請,通常手續比普通樓房要麻煩得多。除了汽車和時裝不停的更新換代,法國人看起來一直生活在「過去」。
對於遠離城市的古跡保護,法國人追求自然和諧。記者所居住的地區有不少新石器時代人類留下的石頭建築和標志。據考古學家講,這些石頭的來歷和歷史都成了人類考古之謎。記者過去一看,才發現這些石頭就原汁原味往那兒一放,周圍既沒有什麼額外建築,也沒有欄桿,頂多在旁邊一塊牌子或者一個小木亭子上邊記著這些古跡的 簡歷 和引發的謎團。而其周圍不少綠地,政府就把它搞成「自然保護區」,一不允許人們在這些地方建築房屋,二不許人們在這里砍伐樹木,更不許打獵,這里屬於天然公園。
法國人想要保護的文化遺產不限於宮殿、教堂,而擴展到更多的歷史遺址和遺物,例如百年老廠、礦井等。第五共和國以來,每一位總統都有一項或多項「文化工程」。這些「總統工程」設計新穎,工程質量上乘,不僅為國民提供了高質量的文化設施,也為法國增添了嶄新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旅遊資源。
義大利文化特徵
縱觀義大利的地理、歷史、政治、社會生活及其藝術文化、思想文化與義大利文學,就像瀏覽一幅豐富的文化織錦,深遠的歷史傳承賦予了義大利獨具而鮮明的文化特徵,而這正是隱現於這幅文化織錦中的精神內蘊。
一、崇尚藝術的精神追求
輝煌的古典藝術傳統使義大利成為真正的藝術聖地,也使藝術融入了義大利人的生活,成為整個義大利的精神追求。徜徉在義大利街頭,那些路邊的理發師、修鞋匠和賣魚菜的小販,隨時都有可能即興來一曲嗓音洪亮、充滿激情的歌劇詠嘆調,讓你嘆為觀止。穿戴隆重地欣賞歌劇、虔誠專業地品味名畫等早已成為義大利人生活的一部分。當然,義大利人的這種精神追求不僅表現於此,同樣也表現在講究穿著的品質樣式、強調生活的詩意休閑以及欣賞工作的創意和想像力等。名揚世界的義大利時裝、令人賞心悅目的義大利美食、人類造型藝術與現代科技文明完美結晶的義大利汽車、傢具等無不是充溢藝術情趣的精品。可以說,在義大利,豐富的藝術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二、熱情輕松的人格傾向
義大利地處南歐半島,終年陽光充足的氣候、溝通東西方各國的繁盛的商業貿易孕育了義大利人豪邁、爽朗、樂觀、熱情的性格和秉持、崇尚自由與充分享受的人生態度。義大利人是非常友好、好客和富有人情味的,義大利人將與人交往看作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正體現了自文藝復興以來出於對城市生活的維護和肯定,以及反對教會禁慾修行的文化立場。義大利人喜歡身體的接觸,交往時,常會握住對方的手臂,拍拍肩膀或背部,而且手勢和表情非常豐富。義大利全年共有122天節假日,有宗教節日也有民間傳統節日,可以讓義大利人盡情地享受生活。義大利人認為人生的最大樂趣就是與親友休閑娛樂,因此與其說義大利人是為工作而生活,不如說他們是為生活而工作更為確切,在他們看來享受生命最重要。正如法國學者H·丹納在19世紀60年代寫就的美學著作《藝術哲學》里所言:「義大利人對生活的理解就是一場快樂的節日盛宴,不到迫不得已決不操心其他事情。」
三、優越自豪的民族認同
當世界各國的遊人為義大利偉大藝術懾人的力量贊嘆不已時,義大利人也最以此自豪,他們有理由驕傲,因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品有40%是在他們的土地上。義大利人深知這些藝術瑰寶是他們民族靈魂的一部分,輝煌的藝術成就成為凝聚義大利人民族意識的粘合劑。盡管歷史上義大利曾不斷遭遇分裂的痛苦,但民族獨立與復興的理想一直是義大利民族的精神主導。自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率領義大利人民奮勇作戰,終於實現了義大利的統一大業後,這種優越自豪的民族認同感也滲透到義大利人民的社會文化生活中,使他們在高級服裝、皮革加工、石材加工、壓縮機質量等眾多方面都自豪地位居世界前列。義大利成為著名的時裝文化大國,也經歷了抵制德國服裝對義大利的出口傾銷、對抗法國流行時裝影響的多次努力,並堅定地樹起了「民族服飾」運動的大旗,從而掀開了義大利服飾業崛起的新篇章
四、宗教信仰的雙重態度
義大利在中世紀曾是基督教世界的中心,如今也仍是世界天主教的教廷所在地,教堂遍布義大利,在歷史上,宗教曾對義大利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但恰如H·丹納所言:「義大利人天生的平衡感能把理想與現實、靈魂與肉體、形而上與形而下都結合得恰到好處。」尤其在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後,人們的宗教意識已經脫離其本質性,只保留了外在的形態。義大利歷史上不計其數的繪畫、雕塑、文學等傳世之作都取材於宗教內容,但就其美學效果而言,卻完全是世俗性的。在當今的義大利,宗教影響的遺跡依然清晰地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比如,聖母瑪利亞、教皇、當地聖徒與足球明星等的照片同時貼滿公共場所、私人家庭、甚至個人電腦上;教皇對義大利城市的訪問要遠比總統或總理的視察能夠引起人們更大的興趣和轟動,此時地方長官往往會趕緊把在沿街牆壁上亂塗亂畫的、會冒犯聖眼的東西清除干凈;但這並不代表當今義大利人依然如故地信仰基督教,相反,義大利人對自己的牧師並不尊敬,甚至常常無視教皇的訓令。倘若教皇出現在梵蒂岡廣場上,人們一般都會雙膝跪下,但當義大利足球隊在1990年世界盃的1/4決賽中擊敗波蘭隊時,一群心情激動的羅馬球迷卻沖到了這片聖地,女孩們袒露胸脯,而男孩們則露出臀部,全然不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瀆神。對於當今多數義大利人來說,對宗教的熱衷,與其說是出於內心信仰,不如說是出於傳統習慣。
個人覺得義大利文化更偏拉丁,如果說法國是高雅浪漫纖細,那麼義大利就是熱情開朗奔放,當然義大利南北部差異較大,北部就有點偏法國了。意法差異就好比,只有法國才出得了蘇菲瑪索,朱麗葉比諾什,義大利才出得了莫妮卡貝魯奇,法拉奇一樣。
④ 世界級文化遺產最多國家是那個
關於世界遺產分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它們經常被搞混,文化遺產的話,義大利最多,共42項,分別是:
瓦爾卡莫尼卡岩畫(1979年)
聖母感恩教堂和多明我會修道院以及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1980年)
羅馬歷史中心、羅馬城中享有治外法權的梵蒂岡管轄建築和城外聖保祿大殿(1980年、1990年,後者與梵蒂岡共有)
佛羅倫薩歷史中心(1982年)
比薩主教座堂廣場(1987年)
威尼斯及其瀉湖(1987年)
聖吉米尼亞諾歷史中心(1990年)
馬泰拉的岩洞民居(1993年)
維琴察城和威尼托地區的帕拉第奧風格別墅(1994年、1996年)
阿達的克雷斯皮(1995年)
文藝復興城市費拉拉及其波河三角洲(1995年、1999年)
那不勒斯歷史中心(1995年)
錫耶納歷史中心(1995年)
蒙特堡(1996年)
拉韋納的早期基督教建築(1996年)
皮恩扎城歷史中心(1996年)
阿爾貝羅貝洛的楚利建築(1996年)
卡塞塔的18世紀皇宮以及園林、萬維泰利水道和聖萊烏喬建築群(1997年)
阿格里真托考古區(1997年)
龐貝考古區、赫庫蘭尼姆考古區和托雷安農齊亞塔考古區(1997年)
帕多瓦植物園(1997年)
摩德納的主教座堂、市民塔和大廣場(1997年)
阿馬爾菲海岸景觀(1997年)
韋內雷港、五鄉地和群島(1997年)
薩伏依皇家建築(1997年)
巴魯米尼的蘇努拉西石頭建築(1997年)
卡薩爾的羅馬別墅(1997年)
阿奎萊亞的考古區和主教座堂(1998年)
奇倫托和迪亞諾河谷國家公園及帕埃斯圖姆考古遺址和韋利亞考古遺址以及切爾托薩-迪帕杜拉(1998年)
烏爾比諾歷史中心(1998年)
蒂沃利的哈德良別庄(1999年)
阿西西的聖方濟各教堂和其他方濟各會建築(2000年)
維羅納城(2000年)
蒂沃利的伊斯特別墅(2001年)
東南西西里諾托谷地的晚期巴洛克風格城鎮(2002年)
皮埃蒙特和倫巴第的聖山(2003年)
切爾維特里和塔爾奎尼亞的伊特魯里亞墓地(2004年)
瓦爾道爾契亞(2004年)
錫拉庫薩和潘塔立克石墓群(2005年)
熱那亞的新街和羅利宮殿體系(2006年)
雷塔恩鐵路(與瑞士共有,2008年)
曼圖亞和薩比奧內塔(2008年)
西班牙其次,36項:
格拉納達的阿蘭布拉、赫內拉利費和阿爾貝辛(1984年、1994年)
布爾戈斯主教座堂(1984年)
科爾多瓦歷史中心(1984年、1994年)
馬德里省的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1984年)
安東尼·高迪的建築作品(1984年、2005年)
阿爾塔米拉洞窟和西班牙北部舊石器時代洞窟藝術(1985、2008年)
奧維耶多和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建築群(1985年、1998年)
阿維拉古城及其城外教堂(1985年)
塞哥維亞古城及其水道(1985年)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古城(1985年)
托萊多古城(1986年)
阿拉貢的穆德哈爾式建築(1986年、2001年)
卡塞雷斯古城(1986年)
塞維利亞的主教座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島檔案館(1987年)
薩拉曼卡古城(1988年)
波夫萊特修道院(1991年)
梅里達的考古遺址群(1993年)
通往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之路(1993年)
瓜達盧佩的聖瑪利亞皇家修道院(1993年)
昆卡古城(1996年)
巴倫西亞的絲綢交易廳(1996年)
拉斯梅德拉斯(1997年)
尤索和素索的聖米蘭修道院(1997年)
巴塞羅那的加泰羅尼亞音樂宮和神聖和平醫院(1997年)
伊比利亞半島上地中海盆地的岩畫(1998年)
埃納雷斯堡的大學和歷史區(1998年)
拉拉古納的聖克里斯托瓦爾(1999年)
塔拉戈納的考古遺址群(2000年)
阿塔普埃爾卡的考古遺址(2000年)
博伊谷地的加泰羅尼亞羅馬式教堂(2000年)
埃爾切的椰棗種植園(2000年)
盧戈的古羅馬城牆(2000年)
阿蘭胡埃斯文化景觀(2001年)
烏韋達和巴埃薩的文藝復興建築群(2003年)
比斯卡亞橋(2006年)
赫拉克勒斯塔(2009年)
另外伊維薩島的生物多樣性和文化(1999年)、比利牛斯山脈—珀杜山(與法國共有,1997年、1999年)為自然文化雙重遺產。
⑤ 世界遺產第一國,比中國還多一個,到底是哪個國家
世界遺產第一國是義大利,義大利的歷史和各種歷史遺留下來的遺址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都優秀。他們一共申請了54項世界文化遺產。
⑥ 擁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最多的國家是 西班牙還是義大利
西班牙有38處世界遺產,是目前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
數目較多的國家有西班牙37.5處、義大利36.5處、法國30.5處、中國28處。其他數目較多的國家還有德國27處、英國24處、印度23處、墨西哥22處、美國19處、巴西17處、希臘16處、俄羅斯16處、澳大利亞15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