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義大利人特點
義大利人是很有特點的。
1.義大利人的民族自豪感很強,畢竟因為擁有羅馬帝國輝煌歷史和歐洲文藝復興等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所以他們一直有很強、但有點莫名其妙的優越感。順便提一句,在商店裡「made in Italy」的本國商品永遠在同類別的商品中最受歡迎,而且經常會比別的國家進口的東西還要貴。
2.義大利人很熱情,你去問路基本沒有說「不知道」的,錯的都會給你指一個,最常見的情景是,你找一個人問路,旁邊的人都會聚集過來,大家討論。而且喜歡對外國人秀他們蹩腳的英文,這點倒是正好跟法國人相反。
3.義大利人沒有deadline(最後期限),辦事可以無限拖下去。
4.義大利人辦事效率極低,極其簡單的一件事,可能要去跑多個部門,或者同一個部門跑很多次,這還是在語言完全沒問題的情況下。而且很多時候,義大利人在上班時間會做私人事情,比如去室外抽煙、去附近bar里喝咖啡、或者在工作的時間打私人的電話。經常會看見一堆人在那裡等著排隊辦事,但是五六個窗口卻只有一個窗口在正常運作(這種情況多出現在郵局、移民警察局和政府部門),而且他們到點就下班,根本不會理會排隊等待的人群。
5.義大利人的生活用品分得特別細,清潔用品暫且不表,哪怕是spaghetti都有好幾種尺寸,而且煮麵之前必須要用秤稱一下。
6.義大利人喜歡啃指甲,從幾歲的學齡前兒童到年過古稀的大學教授,都一樣。很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有蛔蟲。
7.義大利人的主意隨時在變,不要以為他給你承諾了什麼,就可以心安理得了。有的時候就算是簽了合同,單方面毀約也是分分鍾的事。
8.在義大利,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或者重要的事。記得我剛從瑞士來到義大利生活的之前,我的瑞士老師跟我說:「Nothing is important in Italy, and everything is possible!」後來的歲月里,我都很可體會到了,因為在義大利你去辦事,遇到不同的辦事人員(甚至是警察或者其他的政府公務人員)都會可能出現截然不同的辦事結果。
9.義大利老太太雖然喜歡在家裡搞搞衛生,但是只要掃完地就喜歡把簸箕裡面的灰往陽台下面倒。
10.同樣是義大利女人(老太太居多),喜歡站在陽台上或者窗戶邊,然後把衣服、床單、抹布的灰塵向下抖,也不管下面會不會有行人。
11.義大利的老年人(特別是老太太),喜歡有事沒事就站著陽台上或者窗檯邊,監視著鄰居或者路上來往行人的一舉一動,如果你這時候正好在倒垃圾,她會叫你垃圾要分類(盡管你已經分好了),如果你的小狗正好在拉屎,她會督促你要撿狗屎....等等,頗有點朝陽區大媽的樣子。
⑵ 義大利人是怎樣的性格特點,他們有怎樣的風俗
義大利由亞平寧半島、西西里島和薩丁島所組成的一個島嶼國家。人民的性格大部分是熱情奔放,喜歡自由不想被人拘束,很有紳士風度。其實從今年開看,西方很多國家都是非常在意自由,生命本身對於他們的意義不大,只要夠自由就行。無拘無束的性格固然很好,但也造就了他們的時間觀念不強,雙方約定好時間,應該不會有一方准點到達。如果與義大利人有約的話,晚到十分鍾他們都是不會發現的。
熱愛自由的人,更適合於研究藝術,義大利的時尚,在全球完全可以排到前三,米蘭是義大利的重中之重的城市,更是全球時尚的中心地帶。
⑶ 為什麼義大利男人的性格普遍是對女人話語比較多,但對男人就比較少。
在義大利,調情是一種禮貌,據說義大利男人看電線桿子時的眼神都脈脈含情。義大利人的性格是典型的南歐人的性格,熱情奔放,樂觀向上,無拘無束,講求實際。義大利人熱情好客,也很隨便,但時間觀念不強,常常失約或晚點。 原因:1、據古代神話,羅慕路斯——傳說他和孿生兄弟雷穆斯是由母狼撫養和哺育的——於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羅馬 。2、義大利人完全以家庭為中心。在義大利,雖然男人在外拚命工作、掙錢,把女人留在家裡,打理家裡的一切,如燒水、做飯、洗衣服、看孩子等等,但在義大利人的眼中女人的貢獻是比男人大的,所以義大利人對女人特別尊重。就出現了樓主所問的:義大利男人的性格普遍是對女人話語比較多,但對男人就比較少。
⑷ 為何義大利人生活得無憂無慮
不是所有人都能說走就走
作者:弗朗西絲梅斯,美國詩人、作家、舊金山州立大學教授。1990年,她來到義大利古鎮托斯卡納,
1996年,《托斯卡納艷陽下》出版,本文選自此書,閑適本真,不經意間,引領了一場跨越世紀的「慢活」風尚。1999年,《美麗的托斯卡納》延續「慢活」意味,透明而單純的日子,一過十年。
「如今,我們對它的周圍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越發深刻地意識到了,義大利人的血液里流淌著某種令我們這些外人忌妒的特質:他們深諳生活的藝術,真正懂得如何生活得無憂無慮,或許是遺傳自伊特魯里亞人吧??」
01
我們帶著對伊特魯里亞古跡的體味和滿腹美食的回味,收拾行囊,起身前往塔拉莫內,一個有著高聳城牆的海邊小鎮。
這里,水純凈而清洌。我們找了一家相當現代化的旅店落腳。
旅店四周沒有海灘,只有若干突兀的礁石,客人可以坐在混凝土陽台上的椅子里曬日光浴。
我們選擇塔拉莫內的一個理由是,它離馬萊瑪海灘保護區很近,是托斯卡納唯一一片未被經濟開發浪潮破壞的海灘。
義大利的海灘大都擺滿遮陽傘和長椅,只留下臨海細細一條沙灘供人散步。海灘上甚至有浴室、更衣室和小吃店,似乎義大利人之所以覺得待在海灘上很?芤猓?且蛭?飫鎘瀉芏噯絲梢粵奶臁?/p>
他們也常常攜家帶口或呼朋喚友一起來海邊。
我這個來自加州的老美,不喜歡擠在人堆里的感覺。從小在喬治亞海邊長大,也喜歡帶著沙味兒的涼涼海風,但舊大陸的海灘我一時難以適應。
埃迪和我女兒都很喜歡那些大陽傘,硬扯著我去了托斯卡納的維拉瑞吉、比薩海灘和皮亞特桑塔,堅持說那些地方與眾不同,一定得看看。
02
我喜歡聽著濤聲,躺在海灘上,或在周遭無人的地方散步,可托斯卡納的海灘擁擠得像繁華大街。
不過,我手上的旅遊指南說,馬萊瑪的海灘保護區大不相同,那裡甚至可能看到野馬、狐狸、野豬和小鹿。我很喜歡瑪基亞樹散發的味道。
瑪基亞是一種生長在海邊的野生灌木,據水手們說,大陸還遙不可及的時候,瑪基亞樹的清香就先來報道。
保護區的沙灘空空曠曠,只有野生迷迭香和海洋薰衣草稀疏地點綴其間。我們一整個早上都待在海灘上,時坐時走。
古老的大海似乎在講述古老的伊特魯里亞歷史。我們隨身帶著熏肉火腿腸三明治、一大塊帕爾瑪乾酪和冰紅茶。
除了沙灘那兒有三五個人,我幾乎體會了與自然合而為一的感覺。
水是什麼顏色?是鈷那種深藍色嗎?不對,應該是天青色,像許多油畫中聖母身上衣裳的顏色,只是天青色的四周綴上了銀光閃閃的浪花。
這些天來,我們一直開著車四處遊玩,現在能夠散散步,真是莫大的享受啊!我想在海邊看書,可是陽光太刺眼了,或許我也需要一把大陽傘。
03
早上,我們來到了被譽為「伊特魯里亞海岸"的里瓦。一到這里,我們就不想走了。
雖然這片海灘也有沙灘椅出租,但因距離海灘保護區很近,遊人並不多,所以我們在一間農家旅館睡了午覺後,去海邊散步很久很久。
這里離卡爾維諾、夏日避暑勝地聖維森佐不遠。鎮上的商店裡有膠皮沙灘球、橡皮船和沙桶出售。
到了傍晚,人們都來到街上,買明信片,吃冰淇淋。海濱小鎮畢竟是海濱小鎮,處處聞得到海洋的氣息。
我們找到一家露天餐廳,點了一道燉魚湯後,侍者推來一輛餐車,上面裝著好幾種不同的魚片。
他把魚片一一放進大白碗內,再倒入熱騰騰的肉湯;隨後,又在烤麵包上塗抹用奶油烤過的大蒜。
我們把麵包放在魚湯上,讓它吸收濃郁的魚香。碗中,兩只小龍蝦兇巴巴地瞪著我們。
侍者不時過來加湯,這樣麵包就不會沉入湯底。
送沙拉的時候,餐車上至少有二十種橄欖油,有的裝在透明瓶子里,有的裝在彩色陶罐中。
我們請侍者幫忙挑選一種,於是,他拿起一瓶淡綠色橄欖油,從半空中澆在紅紅綠綠的菊苣上。
04
前往馬里蒂瑪的途中,我們繞道去波普羅尼亞轉了轉。因為這兩個地方離得很近,留著這么古老的小鎮不去,豈不可惜!
每一次的走馬觀花,都激起我多待幾日的願望。我們在一家咖啡屋歇腳的時候,看見兩名漁夫提著整桶昨晚剛打的鮮魚,走入店中。
一個老婦走出廚房,在黑板上寫當日菜單。可惜現在不是午餐時間。稍作停留後,我們開
車來到鎮里,把車子停在一座巨大的城堡前。
好哇,又是一座收藏伊特魯里亞文物的博物館,我得進去好好瞧一瞧。埃迪如今對千年前的任何東西都已意興闌珊,獨自去買馬基亞蜜了。
在我們倆約好見面的那家商店中,有一件伊特魯里亞文物在出售,一隻陶制的腳。因為搞不清真假,我們決定先上街散步,待會兒再做打算。
可打道回府時,店門已關,我們只得悻悻離開。
路上途經一個路標,指向一處伊特魯里亞遺址,埃迪見了,非但沒有停車,反而踩足油門飛馳而去,好像剛從古墓中逃生出來似的。
我老是念不清這個古鎮的名字。現在才反應過來,馬里蒂瑪的重音應該在第二個音節,而不是第三個。
在義大利待了這么久,還老犯這種基本的語音錯誤,我能學會義大利語嗎?
05
馬里蒂瑪過去離海很近,後來海水漸漸退去,它被一大片淤泥包圍,最終成了一個內陸城鎮。
而現在,它卻建在一片高高的草原之上,讓人恍如置身一個備受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家眷顧的巴西偏遠小城。確切地說,馬里蒂瑪是兩個城鎮:一個新城、一個舊城。
但兩個城市同樣嚴峻肅穆,到處是建築物的深色投影和忽然出現的猛烈陽光。
我們有點累了,便找了家旅店休息,這是沿途中唯一一家配了電視的旅店。
我們入住的時候電視里正在播放一部二戰時的影片,片子有點褪色了,演員們都說著發音古里古怪的義大利語。
影片里,一個村莊被德國人佔領了,一個藏身市郊的美國士兵,想幫助村民逃離德軍魔掌。
村民們把所有用品都放在幾只驢背上,開始了逃生之旅,至於逃往何處,我就不知道了。
我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夢見有人在撬巴瑪蘇羅的窗戶,一驚而醒。電影還在播放,另一個士兵藏在谷倉的乾草堆里,周圍有什麼東西正在燃燒。
06
但我已無心看片,心裡掛念著巴瑪蘇羅:她還好嗎?過了一會兒,我才真正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是在馬里蒂瑪,而不是美國。
我們只用了兩個小時,就把馬里蒂瑪的每條街走了一遍。這里老是勾起我對美國西部的記憶。
譬如那些距離高速公路五十英里的偏遠小鎮,譬如那些喜歡透過窗戶眺望廣闊蒼穹的小店主。
當然,美國西部沒有這樣的廣場和宏偉的大教堂。這兩個地方只是神似:那份油然而生的孤獨感,以及當地人看外地人的眼神。
在回家途中,我們在聖迦加諾稍事逗留。這里有一處絕美的廢墟,一座優雅的法國哥特式教堂。
教堂地板和屋頂早在幾世紀之前就蹤影全無,唯留下面朝白雲碧草敞開的窗戶架。在這里舉行一場浪漫的婚禮,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原先的那些玫瑰花窗,如今得靠你豐富的想像力去填充鮮紅或碧藍的色彩;往日修士們點蠟燭的祭壇,此刻已成鳥兒的小巢。
有一條石樓梯,但已看不出要通往何處。另一個石祭壇還殘存,但它跟基督教教堂常見的祭壇不同,更像祭祀活人用的。
08
當年,一位修道院院長為了資助戰爭,把屋頂的薄鉛片拆下來賣錢,好端端的一座教堂從此變成廢墟一堆,成了十幾只野貓的棲身之所。
那隻白貓媽媽生了不少小貓,但每隻小貓的毛色各不相同:黑的、褐色的、虎皮樣的、軟毛的,想必小貓們的爸爸不同吧。
終於回家了!我們把成箱的葡萄酒拖進家門,打開所有的窗戶,匆忙跑去給無精打採的植物澆水。
忙完了這一茬兒,我們再把葡萄酒裝入板條箱,放進樓梯間里。這些葡萄酒早已飽熟,只等著喜慶的節日到來,好好表現一番。
埃迪關上樓梯間的櫥門,把馥郁的酒香留給了塵土和蠍子。我們不過離開一周而已,沒想到竟會如此想念它。
如今,我們對它的周圍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越發深刻地意識到了,義大利人的血液里流淌著某種令我們這些外人忌妒的特質:他們深諳生活的藝術,真正懂得如何生活得無憂無慮,或許是遺傳自伊特魯里亞人吧。
看來,每一座古墓的壁畫都蘊含一定的意義,只是我們暫時解讀不了罷了。
我闔上雙眼,彷彿又看到了那隻蜷伏的豹子、精巧的死者像、數不勝數的宴飲圖。
09
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也不時閃過我的腦海:冥王之妻珀耳塞福涅、青年獵人阿克特翁和他的獵犬、帕加索斯飛馬。
但直覺告訴我,無論是古墓中的形象,還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都應該有一個更古老的源頭,而這個更古老的源頭之上還有源頭。
最初的原型會在歷史中反復出現,我們也能或多或少感受到什麼,因為它們會同我們身體內最古老的神經元和神經腱交談。
我曾在紐約薩莫斯區的一棟十八世紀的房屋裡居住過,它的旁邊有一個種滿香草的大花園。
現在我還經常夢見那裡。我常在花園里挖到棕色或琥珀色的瓶子。有一次,我在花園邊鬆土打算種神聖亞麻,中世紀的教堂地板上常鋪這種亞麻枝條吸收人的汗味和體味。
沒想到挖到了一匹生了銹的小鐵馬,小鐵馬意態舒展、蓄勢待發。
我把它擺在書桌上,當作自己的圖騰。今年夏初,我在巴瑪蘇羅挖石頭的時候,無意中掘出了一個小玩意。我撿起一看,又是一匹奔馬。
是伊特魯里亞人的工藝品,還是一百年前的小玩具?
10
幾年前,讀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時,書中提到,一些流浪者挖到一件富有徵兆的信物,於是決定在那片土地上建立迦太基城。
一匹英勇神馬的頭顱,象徵著
我們的種族將在戰爭中無往不勝,
並將擁有多彩多姿的生活。
我對書中提到的戰爭並不感興趣,倒是「多彩多姿的生活"這幾個字對我觸動挺深。
英雄奧蘭多的駿馬踏出一眼溫泉,而那兩匹從塔奎尼亞的瓦礫和塵土中挖掘出來的飛馬,也時常躍然眼前。
我把印有飛馬照片的明信片擺在書桌上,與我挖到的兩匹馬做伴。
是呀,多姿多彩的生活,就像伊特魯里亞人的生活那樣,在某個時空中,我們也曾擁有過。
而此刻,即使不能飛翔,我們也要飛奔向「多彩多姿的生活"。
-推薦美景-
梅斯:托斯卡納的陽光,錯過會瘋
莫泊桑:上帝因為愛情,才造了月夜
汪曾祺:花一年時間,慢慢種葡萄
三毛:你拒絕我,傷害了我的驕傲
博德:埃斯特斯公園,一個不屬於人間的地方
-紙上寄語-
其實,旅遊也好,旅行也罷,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感觸他鄉的自然和人文風景,漲漲見識才是根本。
當你還沒有任性到說走就走的時候,不妨先閱讀那些旅行者留下的文字和照片,了解遠方究竟什麼樣。
在這里,有幾位在行走又在讀書的旅行者,如獵人一般,從書頁森林,把經典游記找出來,呈現給你。
看紙上風景,也是遠行??
⑸ 義大利人的性格
o椅0
⑹ 義大利人的性格特點
義大利人的性格特點,包括健談、直爽、熱情、開朗等。簡單的來形容義大利人的性格特點,就是義大利人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說話比較隨便,對時間觀念不是很強,但是熱情好客。
另外,義大利人的性格也間接影響了他們的穿著打扮,比較講究穿戴、舉止。尤其是在正式場合,穿戴會比較隆重。
⑺ 義大利人性格特徵
義大利國土狹長,象一隻長靴。北面與奧地利、瑞士、法國、克羅埃西亞相接壤,南面跨海遙望非洲大陸。在歷史上,義大利北部曾被奧地利、瑞士、法國等多次佔領,而義大利南部則深受西班牙和阿拉伯文化的影響,歷史背景迥然不同。1861年義大利實現了全土統一。在此之前,各地分裂為大小不一的獨立都市國家。
短短的100多年無法改變各個地方的文化特色。不僅南北之間差異懸殊,各個地區都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習慣、傳統、歷史、飲食文化、語言、及風土人情。因此當地人的性格與氣質也是五花八門。
同處一國之內,地方風情如此千差萬別,這樣的國家是很罕見的。而義大利人又特別以自己家鄉為榮。有一句話說∶「每一條街上的教會鍾聲都值得珍愛。」這句話里透出了對自己家鄉的深情,也表現了與他鄉之間展開的強烈的競爭意識。這從每次足球場上發出的喝倒彩,以及鬧出人命的斗毆中也能看出來。
「沒有愛情,生活則不可想像」——開朗的南方人
正像上面說的那樣,初次與一個義大利人見面,了解他是哪裡人,了解他的生活背景是相當重要的。不僅對於我們外國人來說是這樣,義大利人之間也認為知道對方是哪裡人,是交往時至關重要的因素。
首先從外表上來看,一般來講,身材高大、皮膚略呈金色、棕色頭發、藍眼睛的人大多是義大利北方人。越往南去人們的個子就越發矮小,肌膚、頭發、眼睛的顏色卻越來越深。我們心目中的豪爽、典型的義大利人其實是義大利南方人。--論壇上哪位能考證一下 托蒂
他們性格開朗、快樂乃至於喋喋不休;他們總是把工作放在其次,最熱衷於喝酒、聚餐、歌舞與戀愛……質朴而熱忱地歡度著人生。對這些南方人來說,如果沒有愛情,生活簡直就不可想像。
這些男人能說會道,常常洋洋自得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過反過來說,他們內心浪漫、一往情深。正因為如此,一旦他們移情別戀,結局令人難以預料,這一點可要多加註意。他們重視傳統風俗,如果你當了他的新娘,他們會在街心廣場邀上兩、三百人擺上兩天兩夜的婚宴。真是一個「教父」的國度。結婚竟然能成為盛大的節日。
南方義大利人表面上嘻嘻哈哈、不拘小節、令人容易墜入情網,可事實上他們也有深沉和細膩的一面。他們重視與家族之間的感情,即使雙方同是義大利人,也會因此感到困難重重。只談戀愛還沒有關系,如果想結良緣,沒有家族之間的充分交流與默契,結婚是難於上青天的。
與此相反,不少北方的義大利人追求上進、野心勃勃,工作勤奮而努力向上。他們不像南方人那樣盡情玩樂、沒有節制,待人也有分寸,比較城市化。北方的職業女性多數抱有男女平等的思想。
米蘭與上海一樣,象一個大熔爐,容納著為了工作而來自各地的義大利人。來自南方的移民到了第二代就變得「北方化」。在米蘭常常還能遇到一些父母親分別出生於南方和北方的「混血兒」。
同是義大利人,卻由於出生地區的不同而導致外表、氣質大相徑庭。這一點實在是既不可思議,又令人趣味盎然。
我給你個網址,那裡有很多啊http://ke..com/view/3784.htm
⑻ 義大利人的性格是什麼樣的
義大利人缺乏強烈的民族主義感,但家庭卻是義大利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組織和政治單位,義大利人對自己的家庭絕對忠誠,非常看重自己的出生地,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義大利人談到自己時,總是會說我是某村人、某某省人、某某大區人。
義大利人性格一般比較開朗、健談、熱情奔放、直爽、不拐彎抹角。他們比德國人少一些刻板,比法國人多一些熱情。義大利人的一個特點,即不是特別沙文主義,他們不會想當然地認為義大利人是最好的,除了芬蘭和義大利,這種國民謙虛精神在其他歐洲國家很少能看到
⑼ 為何義大利人生活得無憂無慮
因為沒有壓力輕飄飄啊。
一、義大利人都喜歡和家人住在一起,所以家裡人都在一起,錢財也多,就不擔心賺錢了。
義大利人都喜歡住在一起。我朋友嫁給一個義大利漢子,一家人從自己的親戚順到姑父什麼的親戚,再到我朋友都不知道應該叫什麼曾曾曾祖父的親戚的孩子都住在一起。
家裡人多了就跟住在小城鎮里似的,一個鎮子那些工作也都是家裡人,所以就不存在什麼競爭壓力了。還有不少啃老族,在義大利這還算是比較正常的呢。
二、義大利人生性懶惰,銀行最早下午1點就關門了。
義大利人特別懶散,我之前去義大利旅行,下午1點去銀行一看。都沒人工作。問了當地人說了之後,當地人說,這個銀行上午有人下午沒人。
然而我第二天早上去了,9點之前沒人上班,11點我溜達回來才有稀稀拉拉幾個人在裡面辦公。簡直懶得可以。這還是旅行城市呢!這要不是旅行城市豈不是更懶。
三、義大利人本身就是愛好和平和慵懶的民族,要不是被德國耽誤了,這個國家是最沒野心的國家了。
義大利人民最會做的就是撩妹子,做菜,畫畫,搞創意,除此之外就是沒野心也不願意去拼搏。反正老祖宗打的底好,幹嘛那麼著急拚命呢?
⑽ 義大利人的性格特徵
在義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義大利人的守時和集體觀念相對就差一點,宴會遲到20分鍾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義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燴水果、喝酸牛奶的習慣。酒特別是葡萄酒是義大利人離不開的飲料,不論男女幾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時,也要摻上一些酒。
義大利人完全以家庭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還有一個「最酷奶奶」的評選(最近的優勝者因赤腳跳快速旋轉的塔蘭台拉舞而擊敗了其他競爭者,在比賽中勝出)。
義大利的主要民族,由古羅馬拉丁民族為主體,由伊特魯里亞人、拉丁人、倫巴第人(亦譯倫巴底人、倫巴德人)、哥特人(包括東哥特人、西哥特人)等民族長期融合而成,使用義大利語,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
19世紀70年代以來,大批遷移國外,有部分分布在美國、阿根廷、法國、加拿大、德國 、巴西、瑞士、澳大利亞。屬歐羅巴人種,北部多為阿爾卑斯類型,南部多為地中海類型。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少數信基督新教。教會影響很大。義大利人自古多以農、牧、漁業為生,手工業、商業、航海業十分發達。
自13世紀起,近代經濟因素開始發展,但因國家長期被外國佔領,近代工業發展緩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加快,現已成為發達的工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