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切里尼奧拉在義大利哪裡

切里尼奧拉在義大利哪裡

發布時間:2023-01-05 12:36:05

1. 1690年的歐洲有沒有大炮和槍支

在1690年的歐洲,就已經出現了大炮和槍支這樣的近代武器了,雖然說是我們最早發明了火葯,並且發明了大炮和火槍等火器,但是真正將大炮和火槍這些火器完全應用在戰場上,並且完全在近代戰爭中發揮效應的,那還是歐洲人了。
在比1690年更早的時代,歐洲的軍隊就已經廣泛的使用大炮和槍支這樣的火器來作戰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在15世紀初,奇人攻佔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時候,就是憑借著大炮的威力摧毀了君士坦丁堡堅固的城牆,而在1690年之前的鄭成功收復台灣的過程中,所要面對的荷蘭殖民者的武器也是他們所使用的火槍和大炮了,當時荷蘭人使用的火炮是很厲害的,因此也得名為紅衣大炮,這個紅衣大炮在康熙平定吳三桂等三藩時還廣泛使用過,在尼布楚條約簽訂之前,青君和沙俄作戰的過程中,沙俄所使用的武器也是大炮和槍支,而這些都是在1690年之前發生的,因此說在1690年的歐洲,確實已經廣泛使用了大炮和槍支這樣的武器。

2. 鄉村騎士的作者

波特羅?馬斯卡尼,義大利作曲家。很早就開始其作麴生涯。曾在米蘭音樂學院師從A.篷基耶利,是普契尼的室友,但後來被開除。後任切里尼奧拉市音樂學校校長。還當過樂隊指揮,並獲得聲譽。1890年以其獨幕歌劇《鄉村騎士》創立現實主義的新歌劇風格,這部劇自首演以來就頗受歡迎,使它流傳最長久的作品。還作有《朋友弗里茨》(1891)《伊里斯》(1899)《小馬拉特》(1921)。另有電影、教堂和室內交響音樂等方面的作品。

3. 義大利地址翻譯~

agenzia viaggi 是 旅行社的意思,Capitanata 才是公司名稱。

地址是:

義大利 褔賈省 切里尼奧拉鎮,

阿爾多莫羅街 門牌13 號

郵編:71042

【阿爾多莫羅街 其實是一條很短的封閉式小巷】


4. cerignola 是哪個國家的

切里尼奧拉是義大利的

5. 歐洲歷史上第一場使用火槍有決定性作用的戰役:切里尼奧拉戰役

1503年4月21日,南義大利巴里的切里尼奧拉戰役,被以為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場火槍的使用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戰役。切里尼奧拉戰役的主角是西班牙名將貢薩洛·德·科爾多瓦,他是一位傑出的統帥和軍事改革家。他在卡斯提爾軍隊服役多年,參加了格拉納達戰爭,不過他最著名的經歷還是在義大利戰場中與法國人的交戰。

他的第一次義大利之行並不順利。格拉納達戰爭結束僅2年,1494年,法國國王查理八世發動了對義大利的全面入侵,持續近百年的義大利戰爭爆發。1495年,貢薩洛受命,率兵5000在南義大利登陸,援助被法國佔領的那不勒斯王國。但他指揮的這支軍隊與法軍比起來不僅數量上處於劣勢(加上那不勒斯軍隊也是如此),而且戰術上也問題多多。

在格拉納達戰爭中,伊比利亞軍隊的標准配置是以小圓盾劍士(Sword and Buckler Man)為主力,與十字弓手、火繩槍手、輕騎兵等部隊相配合。而法國人已率先完成了職業軍隊的改革,步兵以瑞士僱傭軍為主力,騎兵以常備軍改革後的重騎兵隊(Gendarmes)為主力。西班牙這支輕裝軍隊在荒原中與摩爾人交手十分好使,但卻完全無法抵擋以重灌部隊為主的法軍的沖鋒。貢薩洛自個也清楚這一點,但在斐迪南二世國王的堅持和催促下,不得不勉強與法軍交戰,結果在1495年的塞米納拉(Seminara)戰役中,西班牙和那不勒斯聯軍遭到慘敗。無奈之下,貢薩洛只好改變戰法,避免再與法軍主力交戰,而是採用游擊戰的方式,利用義大利南部多山的地形作為掩護,不斷襲擊法軍的補給線。由於法軍戰線拉得太長,補給十分困難,同時義大利北部戰線進展不順,不得不於1496年全部撤出義大利。

盡管戰略上取得了勝利,但貢薩洛曉得不可以永遠靠這種手段贏得戰爭。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塞米納拉的敗仗非常快就讓貢薩洛總結了一套對付法國和瑞士人的新陣型,並且在戰爭間歇得到了費迪南的採納。貢薩洛效仿瑞士人,裁減劍盾步兵的比率,改用長槍兵為主力,並且將散陣改成密集陣。淘汰落後的十字弓手,增加火繩槍手的比率。這個新戰術的哲學並非是像瑞士人那樣使用長槍兵沖破對方的防線,而是用堅固的長槍方陣保護當時還非常脆弱的火槍兵種,使得火槍兵種能在較近距離充分發揮火力,大量殺傷對方並最終取得勝利。這就是著名的"長槍加火槍"陣型。非常快,第二次義大利戰爭又爆發了,阿拉貢於1501年再次加入戰爭,貢薩洛的新軍再次前往那不勒斯,迎來了復仇的機會。

過程

有了上次失敗的經驗,貢薩洛更加謹慎。在1502歲末到1503年初的相當長時間里,貢薩洛以為自個手頭兵力並不足,任憑法軍怎樣叫罵,都在巴雷塔地區堅守不出,當他獲得增援、兵力達到8000人(其中1000名火繩槍手)後,才下決心與法軍一戰。由於法軍的兵力(32000人)仍然是西班牙人的4倍,假如經受不住法軍的任何一次沖擊後果都不堪設想。因此貢薩洛精心挑選了戰場,他搶先佔領了切里尼奧拉的高地地區,並且迅速構築了大量的臨時牆壁、木樁甚至戰壕,以增加自個在防禦上的優勢。由此,貢薩洛被一些現代軍事家以為是"坑壕戰之父"。

盡管法軍有40門炮,是西班牙人的兩倍,但由於當時炮火技術所限和西班牙人的地形、工事優勢,基本沒有發揮什麼作用,而西班牙人的20門炮卻被岡薩洛精心部署到了極有利的位置。開戰之後,法國人仍然用自個慣用的手段發動沖擊,試圖以兩波騎兵沖擊壓倒西班牙軍隊。第一波沖擊直沖西班牙軍中軍,結果遭到兩翼的炮火夾擊,非常快就被打了回去。法國人非常快重整旗鼓,又猛攻西班牙人的右翼,卻遭西班牙人再次頑強阻擊,這時西班牙人的火繩槍一齊開火了,如同風暴一般席捲了法軍。結果法軍統帥內穆爾公爵 路易·達馬熱(Louis d'Armagnac c de Nemours)中彈,當場陣亡,成為或許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在野戰中被火槍擊斃的統帥。損失慘重的法軍不甘心失敗,瑞士指揮官Chandieu率領瑞士步兵,在法國騎兵的協同下又發動了一次沖擊,結果再次在火繩槍的密集射擊下被擊潰,Chandieu也因此丟掉了性命。西班牙步兵趁機發動了反擊,使得敵人全線崩潰。戰斗結束時,戰場上留下了4000具法國和瑞士士兵的屍體,而西班牙人的傷亡只有100人,可謂極其輕微。

結局

切里尼奧拉戰役迅速扭轉了整個義大利戰局,西班牙軍開始轉入反攻,貢薩洛得到了那不勒斯的阿爾維亞諾的巴托洛繆(Bartolomeo d'Alviano)率部增援,總兵力已達15000人;法軍仍有23000大軍。雙方起初隔著Grigliano河對峙,但法軍自身又出了問題,他們在Traetto的大營出現了大批病員,增援開始不濟。法軍指揮官以為無法守住沿河防線,下令撤退,西班牙人立即發動追擊,給撤退的法軍造成大量殺傷,法軍統帥薩盧佐的盧多維科二世(Ludovico II of Saluzzo)幾經努力,才避免了被合圍的危險。但法軍仍有4000人被殺,4000人被俘或失蹤,而西班牙軍僅損失900人。在加埃塔城失陷後,西班牙終於徹底控制了那不勒斯王國。這兩戰加起來西班牙軍傷亡只有1000人,卻造成了法軍至少12000人的損失,新的西班牙軍隊立刻威震歐洲!

貢薩洛隨之名聲大噪,成為伊比利亞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功高震主,遭到睿智狡詐的阿拉貢國王費迪南的嫉妒。一向最信任他的卡斯提爾女王伊莎貝爾一世於1504年去世,貢薩洛失去了他最強有力的靠山。終於,1507年費迪南解除了他那不勒斯總督的職務,將其召回西班牙,盡管封賞了一堆頭銜,實際上剝奪了他的全部兵權,將他處於閑置狀態,沒有讓他參加後面的戰爭。1515年12月2日,貢薩洛在自個的封地科爾多瓦去世。他的改革已讓西班牙軍隊開始成熟,並進入了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他所發明的陣型經過不斷改進,成為了大名鼎鼎的西班牙方陣(Tercios)。1883年和1923年,馬德里和科爾多瓦市都豎立了他的雕像。

6. 馬斯卡尼的馬斯卡尼一生

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1863.12.7義大利 里窩那-1945.8.2羅馬)波特羅·馬斯卡尼,義大利作曲家。很早就開始其作麴生涯。曾在米蘭音樂學院師從A.篷基耶利(1834~1886),是普契尼的室友,但後來被開除。後任切里尼奧拉市音樂學校校長。還當過樂隊指揮,並獲得聲譽。1890年以其獨幕歌劇《鄉村騎士》創立真實主義的新歌劇風格,這部劇自首演以來就頗受歡迎,使它流傳最長久的作品。還作有《朋友弗里茨》(1891)《伊里斯》(1899)《小馬拉特》(1921)。另有電影、教堂和室內交響音樂等方面的作品。 馬斯卡尼強調旋律的敘事性以求更貼近生活,因此他喜歡詠敘調風格,擅長戲劇性的效果,使幽靜與躁動、熾烈與抒情有強烈的對比。他常讓管弦樂隊獨立與歌聲並列,使它不僅僅只是從屬的伴奏。他一生寫了15部歌劇,主要有《友人弗里茲》(1891)、《伊利絲》(1898)、《假面具》 (1891)、《伊薩博》(1911)、《小馬拉特》(1921)等,藝術水平均比《鄉村騎士》遜色。令人遺憾的是,這位傑出的作曲家是法西斯主義的信徒,他於1935年為逢迎墨索里尼創作了歌劇《尼祿》。這使他名譽掃地,包括托斯卡尼尼在內的許多正直的音樂家立即與其絕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3個月後,馬斯卡尼在孤寂中死去。
無數次,談起電影或者電影音樂,只要有人以詢問的語氣提起「《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那段……」我都會立刻接上去:「那段音樂是馬斯卡尼的《鄉間騎士》間奏曲。」
不只是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而已。《憤怒的公牛》里,羅伯特·德尼羅挺著他那張讓人傷心和難過的臉,獨自揮拳的時候,那段音樂,是《鄉間騎士》間奏曲;《教父Ⅲ》里,在巴勒莫的歌劇院里,安東尼演出的也是《鄉間騎士》,而教父唐·邁克爾·科利奧孤獨地死在椅子上的時候,那段音樂,還是《鄉間騎士》間奏曲。 還有,就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夏雨孤獨地行走在蒼茫的屋頂上時,那段不由分說來臨的,還是這段音樂。藍綠色的蒼穹和棕灰的屋宇之間,完全不知道將來會怎樣的少年,沉迷在自己紛亂的心緒里,但將來的新世界,卻已恢弘大氣地顯露初象,那一段情景,就有那麼一種勃發的青春氣息,又混沌不安,又滿是凝重的歡樂。
自然會去追索馬斯卡尼的生平,只是,得到的結果,和肖復興在《可憐的馬斯卡尼》里寫的一樣:「推門本想走進披戴新婚白紗的教堂,卻一下跌入濃煙滾滾的火葬場」。 本是麵包師的兒子,18歲時憑借四部彌撒和一部清唱劇得到資助,進入米蘭的音樂學院學習,26歲時候,將義大利作家委爾加的短篇小說《鄉間騎士》寫成了獨幕歌劇,並因此得到音樂出版家松佐諾舉辦的獨幕歌劇作品比賽的第一名。雖然他再沒能寫下超越《鄉間騎士》之作,但此後多少年裡,作品數量和聲譽始終保持著一個水平線,於是在歐美指揮演出,擔任著名的音樂學校的校長,並寫下《伊莎博》。就這么一直過下去么?他可不想。年近60歲時候,他所認為的輝煌的機遇來了,他加入了法西斯,趁著托斯卡尼尼憤然離開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趕緊去謀職,68歲時候,又為墨索里尼寫下了歌劇《尼祿》。都沒用。他最後一次春風得意,還是由《鄉間騎士》帶來,那是1940年的紀念《鄉間騎士》上演50周年活動。又5年,二戰結束,他又窮又病,死在羅馬的小旅館里。
再追溯下去,赫然發現,當年在音樂學院,普契尼同他是一間宿舍。馬斯卡尼不耐煩那些枯燥的課程和沒完沒了的基本功訓練,只兩年便輟學去走穴。普契尼卻一直學下去,他比馬斯卡尼大5歲,多點耐心,甚至對自己沒紅起來也始終有耐心,直到1893年,那部《曼儂·萊斯戈》令他名揚天下,普契尼還是有耐心,他慢慢寫,細細改,所以,他的作品,不是天才之作,甚至常被人嘲笑為膚淺平庸,卻部部扎實結實。至今還能在舞台上演出的,馬斯卡尼只一部,普契尼卻有無數。
一個浮躁地渴望著傳奇,甚至不管那是什麼樣的傳奇,一個踏實地經營著現世,只會在自己的作品裡放置些離奇的情節。兩個住過同一間屋的少年,都曾經設想過走在全世界的屋頂,頭上是藍綠色的蒼穹,最終卻有兩樣人生。而《鄉間騎士》里所歌唱的春天———「草原上芬芳的橘子花開放,樹林中的雲雀歡唱,多美麗迷人的春光!」———還會反復上演,還會有無數少年,走在屋頂,在藍天下渴望著他們的未來。

7. 鄉間騎士間奏有唱詞嗎

《鄉間騎士》間奏曲簡介
《鄉間騎士》間奏曲簡介《鄉間騎士》間奏曲鄉村騎士是獨幕歌劇,由塔爾焦尼-托澤蒂(G.Targion-Tozzeti)和梅納希(Guido Menasci),根據韋爾加(G.Verga)原著的短篇小說合作改編,由馬斯卡尼(P.Mascagni)譜曲,1890年5月20日在羅馬孔斯坦齊歌劇院(Constanzi Theatre)首次公演。 獨幕歌劇《鄉村騎士》參加由出版家E·松佐尼奧主辦的創作比賽,榮獲一等獎。《鄉村騎士》以義大利西西里島普通農民的現實生活為素材,敘述了農民圖里杜婚後仍與從前的女友羅拉來往,令他妻子桑圖扎非常憤怒。桑圖扎將此事告訴羅拉的丈夫,兩個男人決斗,圖里杜被殺。編輯本段劇中人村女——桑圖扎(Santuzza)——女高音青年軍人——圖里杜(Turid)——男高音圖里杜之母——露琪婭(Lucia)——女中音馬車夫——阿爾菲奧(Alfio)——男中音阿爾菲奧之妻——洛拉(Lola)——次女高音農夫、村民男女等作者波特羅?馬斯卡尼,義大利作曲家。很早就開始其作麴生涯。曾在米蘭音樂學院師從A.篷基耶利,是普契尼的波特羅?馬斯卡尼室友,但後來被開除。後任切里尼奧拉市音樂學校校長。還當過樂隊指揮,並獲得聲譽。1890年以其獨幕歌劇《鄉村騎士》創立現實主義的新歌劇風格,這部劇自首演以來就頗受歡迎,使它流傳最長久的作品。還作有《朋友弗里茨》(1891)《伊里斯》(1899)《小馬拉特》(1921)。另有電影、教堂和室內交響音樂等方面的作品。編輯本段評價作品以19世紀後期義大利西西里的一個鄉村中兩對男女的感情瓜葛,最後男主人公圖里杜決斗身亡的故事,反映普通青年農民日常生活的一個側面。劇中的鄉村教堂象徵人們的虔誠信仰和高尚的靈魂,而與此形成極大反差的卻是狂熱的三角戀愛和不可遏止的復仇意識。豪放樂觀的馬車夫阿爾菲奧得知其妻羅拉與服役回鄉的圖里杜舊情復發熱烈相戀之後,怒不可遏,最終殺死了圖里杜,而圖里杜的忠實愛人桑圖扎卻成為鄉村中最可悲的女人。歌劇音樂富於西西里島民間風格,幕啟之前傳來的圖里杜的歌聲:「啊,羅拉,你如同春日之花」,為全劇音樂提供了基本格調,桑圖扎悲傷的詠嘆調《你知道嗎?好媽媽》更是一首凄婉動人的歌,第八場與第九場之間管弦樂演奏的間奏曲成為歌劇間奏曲的範例。
布景故事發生於19世紀。義大利西西里鄉村中的通衢,右邊是一天主教堂,左首即露琪婭的客寓、住宅,時間鄉村騎士即復活節。本劇開始所奏音樂極其富麗,音調異常奢靡,幕未開即聽見圖里杜的歌聲,所唱的乃是西西里島土歌(亦為著名的歌調),這首歌是一個小引,也是全劇音樂的基本音調,歌詞純系戀愛的詞句。圖里杜戀歌中有幾句是說:洛拉啊,美如欣欣之花,媚眼含情,朗朗似明星;銷魂處,櫻桃口唇,誰個是檀郎,艷福天定!這一天正是復活節,照西西里島風俗,復活節是最最重要的節日,正如英美等國的聖誕節一般。復活節時,百花放香,好鳥鳴春,正是艷陽天氣,開場的一段音樂小歌,將這一情景完全表現出來。《橘花初放》(Gli oranci olezzano)便是開頭的主要小歌。這天早晨露琪婭正忙著收拾的時候,一隊隊的男男女女,都唱著這首歌,來到教堂內。桑圖扎走到客寓門口,碰見了圖里杜的母親,老母問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啊」!桑圖扎沒有回答,只問老母道:「圖里杜哪裡去了?」老母亦不回答她所問的話,只說道:「請不要再問這句話,我實在不知道,我很害怕如此煩惱」。桑圖扎一再追問,她的態度,似乎有些不同平常,好像知道有什麼事將要發生。但老母露琪婭始終沒有回答。桑圖扎見老母不肯答應,再三哀求她開恩說出來,求著說:「露琪婭老母啊,請回答我」(Dite,Mamma Lucia)。露琪婭被桑圖扎糾纏不過,才說出圖里杜賣酒去了。桑圖扎說道:「這話不對,我聽人說,有人昨晚見他在村中」,露琪婭便起了疑心,便連連問道:「我的兒子到底怎樣了」?這時候忽然聽到鞭聲鈴響,乃是駕郵車的阿爾菲奧駕車來到。阿爾菲奧乃是一個樂天知命的人,此外他還有一位美麗的妻子洛拉。這天因復活節,阿爾菲奧尤其高興,因他可暫停職務,早早回家,與他愛妻團聚。但阿爾菲奧決沒想到,這一天的事變,是出人意料的。阿爾菲奧去後,露琪婭又同桑圖扎談起來,桑圖扎於是將她自己的故事,一一說給露琪婭聽。原來,從前圖里杜本與洛拉相愛,後來圖里杜從軍去,倆人即分離。及至圖里杜從軍回家鄉來,洛拉早已嫁給阿爾菲奧,圖里杜心裡覺得委實憂傷憤恨,於是將一股熱烈的愛情,都寄託在桑圖扎身上。但近來圖里杜又漸漸與洛拉接近,思欲再獲女心,洛拉也十分熱誠的歡迎他。這一來桑圖扎便受了雙重侮辱,滿懷心事悲哀地唱出:「啊!您知道嗎,媽媽?」(Voi la sapete)。
露琪婭聽了這段實情,驚訝又憂愁,然而還盡力地安慰桑圖扎,也覺得對她兒子的前途大大不利。桑圖扎正預備到教堂去,圖里杜忽然來到,於是倆人口角起來,愈說愈激烈。桑圖扎並指破圖里杜並非去賣酒,乃是去會舊情人洛拉,並告訴他說,洛拉的丈夫也看見他們在一起。可是圖里杜不理睬她的話,反說是嫉妒惹是非。他們正口角時,忽然聽到遠處一女人歌唱走來,這唱歌的乃是洛拉。詞意中還是愛戀著圖里杜:「薔薇之王啊,滿面春風的天使,翱翔天空,誰似你,玉樹臨風,我薔薇之王」!她一邊唱著,一邊走近,看到桑圖扎同圖里杜的神情,心裡早已明白。兩女子便互相諷刺,洛拉要表示她的魔力,要邀圖里杜同路去教堂。桑圖扎便宣布說圖里杜是她的丈夫,也要求圖里杜不要隨洛拉去。可是圖里杜不但不顧念桑圖扎的難過,反而發怒地將她摔在地上,便進教堂去。正在這時候,阿爾菲奧也趕到。桑圖扎顧不了利害,將洛拉與圖里杜的艷事全說出來。阿爾菲奧起先不信,桑圖扎再三證明,阿爾菲奧不由不信了。於是對桑圖扎說:「假如你說謊話,我一定要將你的心挖出來」!可瞧見桑圖扎如此傷心,便又安慰她,倆人都高聲宣誓,此仇必報。此段音樂,極為動人。不到一會兒,教堂的人都出來了,老母露琪婭忙著賣酒,桑圖扎也走開了,圖里杜與洛拉也雜在人叢中飲酒歡笑,阿爾菲奧忽然闖了進來,圖里杜便註上一杯酒請阿爾菲奧喝,哪知遭了拒絕,並受了斥責,圖里杜微笑著將酒倒在地上,表示輕視。鄉人們知道將要出亂子了,便一鬨而散,阿爾菲奧與圖里杜爭持了一會,便決定到一間花園里去決斗。這事發生之後,圖里杜便辭別老母,說要遠游。老母露琪婭察言觀色,知道他不是實話,心裡非常憂慮,不覺老淚滿面。圖里杜也很傷心,灑了幾滴眼淚,便向外狂奔去了,臨走只關照了一聲,叫他母親好生看顧桑圖扎。不到一刻,桑圖扎便跑前來,摟住老母露琪婭痛哭不止,一會兒忽然聽見一婦人跑著喊道:「鄰居們聽啊,圖里杜被殺死了」!接著許多婦女趕了進來,報告同樣的事。老母露琪婭一聽,幾乎暈過去,桑圖扎早已倒地,不省人事了。
附註:《鄉村騎士》獨幕劇,是馬斯卡尼一舉成名的傑作,在當時,義大利米蘭藝術學院懸賞徵求獨幕歌劇,馬斯卡尼得知這消息,在短短8天之內便完成這出歌劇。而果然得到錦標,大受觀眾的熱烈歡迎,連義大利的皇帝也賞了榮譽冠冕,是歌劇作家中少有的榮耀。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鄉間騎士》間奏曲簡介
《鄉間騎士》間奏曲簡介
《鄉間騎士》間奏曲
鄉村騎士是獨幕歌劇,由塔爾焦尼-托澤蒂(G.Targion-Tozzeti)和梅納希(Guido Menasci),根據韋爾加(G.Verga)原著的短篇小說合作改編,由馬斯卡尼(P.Mascagni)譜曲,1890年5月20日在羅馬孔斯坦齊歌劇院(Constanzi Theatre)首次公演。 獨幕歌劇《鄉村騎士》參加由出版家E·松佐尼奧主辦的創作比賽,榮獲一等獎。
《鄉村騎士》以義大利西西里島普通農民的現實生活為素材,敘述了農民圖里杜婚後仍與從前的女友羅拉來往,令他妻子桑圖扎非常憤怒。桑圖扎將此事告訴羅拉的丈夫,兩個男人決斗,圖里杜被殺。

8. 義大利戰爭的過程

1494年8月底,查理八世親率大軍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出現在倫巴第。他的部隊規模龐大,包括近衛隊200騎,精騎兵團1600騎,以及12000名步兵(其中有6000瑞士雇傭兵與3000加斯科涅步兵)和當時最先進的各類火炮136門,共3.5萬人。法軍行動迅速,9月9日已抵達皮埃蒙特的阿斯蒂。與此同時,由奧爾良公爵指揮的分遣隊在法國海軍的配合下即將在熱那亞沿岸登陸。
阿方索二世從父親那裡繼承了一個切實可行的防禦計劃。他的兄弟費代里戈將率領那不勒斯艦隊封鎖熱那亞,陸軍主力在羅馬涅固守,這樣,再由皮耶羅·德·美第奇在托斯卡納配合作戰,即可阻止法軍翻越亞平寧山脈。實際上無論哪一個環節都遭到慘敗。由於動員被延誤,阿拉貢艦隊開到熱那亞之前,奧爾良公爵就已經入城。拉巴洛本來是由得到阿拉貢支持的熱那亞流亡分子所佔據,但當法國艦隊出現在拉巴洛海岸的時候,費代里戈寧可撤退也不願和法國海軍交火,讓拉巴洛去聽天由命。在佛羅倫薩,皮耶羅支持那不勒斯的策略極不得人心,法國對佛羅倫薩的禁運使很多工人失業。當查理八世通過米蘭進抵皮亞琴察的時候,歡迎他的是美第奇家族旁系的代表,他們向查理八世保證佛羅倫薩完全支持法國。當他到達托斯卡納邊境時,皮耶羅·德·美第奇沖動的直接來到法國軍營,請求查理八世予以保護。薩爾察納、皮埃特拉桑塔、里窩那、比薩等地的要塞都拱手相送。這就意味著美第奇家族在佛羅倫薩的大權宣告結束。查理八世於1494年11月17日入城。牧師吉羅拉莫·薩沃納羅拉也在此時登上歷史舞台。法國人離開前和市議會簽訂了一項條約,規定該城承認查理八世是佛羅倫薩的保護人,並對法軍提供財政捐助。從此以後,直到1512年法軍被逐出義大利,佛羅倫薩除名義外,完全淪為法國藩屬。與此同時,法軍沿艾米利亞大道長驅直入,由那不勒斯王儲費蘭蒂諾指揮的在羅馬涅的軍隊望風而逃。12月31 日,查理八世進入羅馬也同進入佛羅倫薩一樣未遇反抗,他同教廷達成協議,取得通過教廷領土進軍的權利。阿方索二世見棄於盟國,只得在1495年2月讓位給他的兒子費蘭蒂諾,然而費蘭蒂諾也無法抵擋法軍的進攻,2月22日,法軍攻進那不勒斯。不久,費蘭蒂諾逃往伊斯基亞島,整個王國陷落。查理八世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了那不勒斯。法國炮兵在堡壘圍攻戰中顯示出卓越的價值,而攻佔堡壘後法國人洗劫搶掠之凶,義大利人也前所未見,他們紛紛失去了抵抗的勇氣。
法國人在那不勒斯的所作所為又把他們如來時一樣神速的趕出了義大利:土地和官職都歸了法國人,支持他們的當地安茹派並沒有獲得比阿拉貢派更好的處境,因此憤憤不平;供應久缺,行政腐敗,佔領軍的殘暴骯臟惡名遠揚。查理八世於1495年5月20日率法軍主力離開那不勒斯,留下吉爾伯·德·蒙龐西埃擔任總督。此時,各地已發生起義,不久費蘭蒂諾和費代里戈便成為他們的首領。他們偷渡入境,以西西里島作為重新收復義大利半島本土的根據地。阿拉貢的天主教國王費迪南德決心阻止法國在那不勒斯建立統治。他的軍隊由名將貢薩洛·德·科爾多瓦指揮,在西西里集結待命。他又通過外交手段將對法國迅速坐大感到震驚的各派勢力結合成第一次反法神聖同盟(因簽訂《威尼斯條約》又稱「威尼斯同盟」)。該同盟於1495年3月31日訂立,締約各方有羅馬教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班牙、威尼斯和米蘭。表面條款上看,這個同盟與過去義大利各國間維護和平的各種協定並無二至,但這個包括了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的同盟實質上已經說明,義大利不能再控制自己的命運。
查理八世離開那不勒斯之後,帶著不足9000人的殘部於1495年7月5日抵達福爾諾沃。第二天他們即在塔羅河谷遭到曼圖亞侯爵弗朗切斯科·貢扎加率領的35000威尼斯同盟軍的追擊,是謂「福爾諾沃戰役」。計劃中,原本同盟軍的總指揮將由皇帝馬克西米連擔任,但此時他正因帝國議會久拖不決而滯留在沃爾姆斯而無法親臨。實際上福爾諾沃戰役以敷衍了事收場,皇帝為同盟制定的戰略構想遠未實現。交戰雙方都聲稱自己獲勝;不過義大利的損失遠為沉重,而居於劣勢的法軍則安然退回倫巴第。雖然義大利人作戰英勇,貢扎加的包圍戰術也基本成功,但同盟軍紀律鬆弛,指揮混亂,各方力量無法通力合作;查理八世的瑞士雇傭兵、火炮和精騎兵團的效率依然無與倫比,這些因素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法軍主力安全退回阿爾卑斯山北部。作為對法國入侵的回答,哈布斯堡王室和特拉斯塔馬拉王室於10月21日締結雙重聯姻:馬克西米連的女兒瑪格麗特嫁給西班牙王位繼承人唐·胡安,他的兒子菲利普大公(美男子)則迎娶天主教國王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的次女胡安娜(瘋女),這個事件在不久的將來將使義大利乃至整個歐洲的面貌煥然一新。
由於米蘭背棄法國,參加了威尼斯同盟,奧爾良公爵路易便得到一個要求擁有米蘭公國的機會,因為他是瓦倫蒂娜·維斯孔蒂的孫子。入侵以來,他一直呆在他祖母的陪嫁地,倫巴第城鎮阿斯蒂。6月10日他經不住誘惑,從那裡攻佔並進入了諾瓦拉,但沒有多久便被30000米蘭軍隊緊緊包圍。已抵達阿斯蒂的查理八世急於回國,無意幫助路易的事業,盧多維科·斯福爾扎同樣希望能讓他快走。終於在10月10日,雙方簽訂了維切利和約,規定把諾瓦拉還給米蘭,盧多維科保證在法國再次遠征時給予支援。奧爾良公爵只好帶著他的5500餘部(大半為瑞士雇傭兵)跟隨查理八世回國。這時,那不勒斯的總督蒙龐西埃正在半島上節節敗退。到1496年春,在貢薩洛的西班牙軍隊幫助下,費蘭蒂諾已完全收復了他的都城。蒙龐西埃本人和部下許多人都死於法國人稱為那不勒斯熱的瘟疫。以德意志和義大利的雇傭兵為主的法國駐軍求援無望,因長期欠餉士氣低落,紛紛嘩變倒戈。剩下來的少數法國人無心戀戰,皆設法盡快回國。1497年時,法軍已完全退出義大利。雖然如此,查理八世仍然不曾放棄,他還在繼續計劃新的遠征,直到1498年4月7日逝世,才結束了他的征服夢。 路易十二即位後,表現得並不比其兄長更有遠見。雖然他的英俊氣質很吸引人,施政公正仁慈,愛好和平、注意節儉,但他對自己的權利總是緊緊抓住不放。他堅信自己對米蘭的要求是正當的,上次戰爭中未能將它征服是個必須洗雪的恥辱。他進攻義大利的計劃得到政府首席顧問,魯昂大主教喬治·德·昂布瓦茲的熱烈支持,此人野心勃勃,其志在羅馬教皇,所以當路易剛剛即位,他就著手准備。
經歷了一次入侵的義大利各國並沒有吸取教訓,反而人心更加渙散:他們心中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利用路易的干涉來更好的為自己謀利益。亞歷山大六世認為法國的新國王是一個可貴的同盟,可以助他實現擴大教廷世俗權力和使他的家族發跡的計劃。他的兒子切薩雷·博爾賈正在物色妻子和尋求取得采邑,路易答應為他辦這兩件事,只要亞歷山大六世提供方便,讓他和法蘭西的讓娜離婚。1498年,切薩雷已脫離神職,不再是巴倫西亞紅衣主教,而成為瓦倫蒂諾公爵,他前往法國受封時,隨身攜帶了路易十二的第二次結婚特許證,並給昂布瓦茲帶去一頂紅衣主教的法帽。切薩雷的求婚對象是繼費蘭蒂諾之後的那不勒斯國王費代里戈的女兒卡洛塔,她自小在法國宮廷長大,但她堅決不肯嫁給這位前紅衣主教,費代里戈支持他的女兒,這保持了他的榮譽,也導致了他的滅亡。切薩雷另娶了納瓦爾國王之妹查洛特·德·阿爾布雷後,指高氣昂的使用法國名字回到義大利,率領一隊法國騎兵和若干瑞士步兵,對羅馬涅進行第一次征服戰役。佛羅倫薩共和國為擺脫孤立,最先歡迎法國人的到來;而威尼斯由於痛恨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瞞著它在維切利簽訂和約,由於路易許諾在勝利後把威尼斯的西部邊界擴展到包括克雷莫納和吉亞拉達達,於是也改變傳統的中立政策,轉而積極支持侵略者。站在米蘭一邊的,如今只有那不勒斯的費代里戈和羅馬涅的幾個小統治者,前者是因為路易要求得到他的王位,後者則是因為害怕切薩雷·博爾賈。
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處境極為不利,他那足智多謀的妻子貝婭特里切·德·埃斯特已於1497年去世,不能再為他排憂解難。雖然吉安·加萊亞佐早已在1494年身故(究竟是死於他叔父的毒葯還是他自己的荒淫無度,這不得而知),但他的遺孀女公爵阿拉貢的伊莎貝拉身邊仍不乏支持者,比如雇傭兵領袖吉安·賈科莫·特里武爾奇奧。此人是一位久經沙場的指揮官,卻被得到盧多維科的賞識的並非將才的比武勇夫加萊亞佐·聖塞韋里諾取代了軍隊中的位置。特里武爾奇奧在替女公爵到那不勒斯去向她父親告狀的時候,加入了法軍,此時正帶領法國侵略軍返回米蘭。曾在福爾諾沃戰役中指揮米蘭軍隊的卡亞佐伯爵,也因心懷不滿投靠法國。聖塞韋里諾未能守住米蘭防禦線上的重鎮亞歷山大里亞,接著各城鎮接二連三向法軍投降,抵抗已屬徒勞。盧多維科於1499年9月逃到蒂羅爾,在那裡,他和兩個小兒子受到馬克西米連的熱情接待。但1499年全年,馬克西米連幾乎都在忙著指揮施瓦本同盟和瑞士聯邦作戰,無暇他顧。公爵回國的希望寄託在米蘭城堡上,這座城中要塞固若金湯,貯有足供一年的糧草,並由一個深受公爵信賴的城堡主駐守。但在公爵離國後12天,這個「新猶大」就把米蘭城堡拱手讓給法國。
然而盧多維科的前途也並非全然黯淡無光,瑞士幾個州不滿法國的態度,同意向他提供1萬人,他帶著這支隊伍在第二年開春前往米蘭。此時特里武爾奇奧的獨裁已在米蘭遭到激烈反對,割讓克雷莫納給威尼斯一事引起了公憤。米蘭人聽到盧多維科將到來的消息,便起而佔領了各個城門。在「摩爾人」的歡呼聲中,特里武爾奇奧棄城而走,盧多維科在人們的擁戴之中進城。然而,他的好運氣也就此完結。法軍頑強的堅守著米蘭城堡和公國中的其他據點,盧多維科的人力物力都已枯竭。1500年4月8日,他在諾瓦拉不戰而潰,從此決定了斯福爾扎家族的命運。瑞士雇傭兵放下武器,拒絕和法軍中的同胞作戰,盧多維科逃跑未遂,被法軍俘獲。曾經叱吒風雲的米蘭公爵將作為階下囚在法國度過餘生。神聖羅馬帝國的采邑米蘭公國被法國佔領,這樣的恥辱終於使帝國議會於4月10日,也就是盧多維科最後被法軍俘虜的那一天,在奧格斯堡重新召開。皇帝一再提醒他的諸侯,米蘭的陷落是法國威脅的明證,但貴族們的熱情並沒有被激起,君主立憲派除了架空馬克西米連的權力不做他想,坐視米蘭自生自滅。
路易十二既得米蘭,下一個目標就指向那不勒斯。費代里戈提出將那不勒斯王國作為法國采邑,自己成為路易的附庸(此前在理論上說,教皇對那不勒斯享有宗主權);路易十二本應明智的接受這個建議,但是他卻寧願採取1500年格拉納達條約所議定的冒險方針,即與西班牙國王費迪南德聯手征服並瓜分這個王國。費代里戈直到入侵開始前還不知道這樁買賣,對他的求援,費迪南德和貢薩洛始終置之不理。他只得倉促於土耳其結盟。這正是費迪南德等待著的借口。法西兩國同時進兵,費代里戈知道大勢已去,在法軍佔領並洗劫卡普亞後,便向路易投降,寧可相信公開的敵人,也不相信出賣他的親戚了。他受到寬大對待,被送往法國並授予安茹公國,以補償他失去的王國。這樣,路易擁有那不勒斯的北半部,費迪南德則占據了阿普里亞和卡拉布里亞。然而兩個盟國很快起了爭執,問題出在格拉納達條約未提及的某些地區,特別是法國的阿布魯齊和西班牙的阿普里亞之間的卡皮塔納塔,它土地肥沃,是牛群往來冬、夏牧場的必經之地,享有稅收之利,雙方均認為它屬於自己。法軍起初憑借兵力優勢取得了一些成功。貢薩洛退到巴列塔,在1502年底到1503年初的那個冬季一直被圍困於此,依靠從西班牙和西西里島來的海上供應來支持。次年春,援兵源源而至,貢薩洛開始反擊,在切里尼奧拉獲勝。法軍退至加埃塔,意圖積蓄力量後南進;但由於種種原因耽誤了時間,到隆冬時分兩軍才在加里利亞諾河兩岸對陣。12月29日,貢薩洛用舟橋偷渡過河,對法軍進行突然襲擊。經過激戰,法軍向加埃塔潰退。1504年1月1日,加埃塔這個法軍在那不勒斯領土上的最後據點,落到了西班牙人手裡。整個王國重新統一,受阿拉貢國王的統治。
在路易十二的這次入侵之中獲益最大的除了費迪南德,莫過於羅馬教廷。在法國人統治米蘭期間,羅馬教廷幾乎把所有教會國家都納入到它的直接控制之下。這一過程的第一階段是由切薩雷·博爾賈完成的。經過三次毫無喘息的戰役,他成為羅馬涅的主人,把當地的貴族逐出他們割據的城市,在這一區域內建立了秩序和統一。由於路易十二與佛羅倫薩聯盟,使他在托斯卡納擴充勢力的計劃受挫,當他正打算離棄法國倒向西班牙的時候,亞歷山大六世去世(1503年8月,死因據說是他與切薩雷都誤飲了家傳的毒葯),路易十二隨後剝奪了他的公爵頭銜和領地,於是切薩雷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宣告結束。 ·義大利戰爭期間,經過改進的火器(火槍和輪式炮架青銅火炮)首次得到了廣泛使用,炮兵首次參加野戰和堡壘、設防城鎮的攻防戰斗。對要塞經常採用圍而不攻的戰術。野戰軍隊用於為受敵圍困的據點解圍。攻擊要塞時,首先構築圍攻線,而圍攻線必須設在要塞防禦工事炮火射程之外,爾後構築土木工事組成的阻援線。只有在這之後,才逐步展開攻擊。義大利戰爭證明,僱傭軍是不可靠的,其戰鬥力多半取決於交戰國的政治和經濟狀況,取決於僱傭軍的民族特點和是否及時發放薪餉。義大利的歷次戰爭還證明,政治形勢決定戰略局勢,而軍事行動卻不能對戰爭結局發生質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切里尼奧拉在義大利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人流量多少 瀏覽:690
刺激戰場印度服怎麼登錄 瀏覽:800
3d印尼龍粉末哪裡有 瀏覽:772
印尼青山工作簡歷怎麼寫 瀏覽:829
中國信必可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470
中國現在發快遞到美國要多久 瀏覽:686
義大利的國旗跟什麼相似 瀏覽:233
匡威與義大利utt哪個好 瀏覽:800
中國心冠疫苗什麼時候可以上市 瀏覽:36
伊朗有多少新型冠狀病人 瀏覽:583
伊朗美軍基地有多少 瀏覽:97
伊朗和伊拉克哪個實力 瀏覽:911
美國拒絕伊朗總部說明什麼 瀏覽:210
義大利簽證有什麼用 瀏覽:508
伊朗國內油價多少 瀏覽:652
伊朗疫情怎麼穩定 瀏覽:46
加拿大人在中國哪個城市 瀏覽:336
越南當地人買什麼禮物 瀏覽:545
印尼虎一直張著嘴怎麼辦 瀏覽:990
在韓國如何申請去越南簽證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