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列舉世界各國具有特色的名居
北京的四合院、蒙古族的蒙古包、陝西、河南的窯洞、福建的土樓、傳統傣族住居【中國】
巴布亞紐幾內亞——A形茅屋
美國北部黑腳族印第安人——圓錐形帳蓬
義大利 阿普利亞——圓錐形石灰岩民居
葉門 提哈姆地區——烏沙(高粱桿屋頂)
㈡ 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建築風格的差別,我希望說的具體點
義大利是古羅馬的腹地,西班牙也是古羅馬共和國以及帝國的重要行省,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都是印歐語系拉丁語族,有非常多重復的詞彙,語法也驚人的相似。在羅馬人佔領伊比利亞半島(後來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前,半島的伊比利亞人已經形成了古代的農業文明。繼羅馬人之後,半島先後被汪達爾人(很短),西哥特人(200年)和穆斯林佔領(從公元8世紀到15世紀)。然而除了摩爾穆斯林建立的國家,西哥特和汪達爾都是蠻族,沒有給伊比利亞半島留下什麼。所以,就像西班牙語有大量的阿拉伯詞彙,西班牙的建築風格除了受義大利文藝復興影響,還主要受伊斯蘭風格的影響。西班牙具體建築什麼風格,要看是什麼特定的地點,在什麼特定的時間,由什麼特定的宗教信仰佔領者修建的。
總的來說,西班牙的建築風格比較雜,有羅馬人的輸水渠(塞戈維亞),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座哥特式教堂,還有遍布全國的伊斯蘭的精緻的建築風格(主要集中在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大區)。伊斯蘭建築集中的成就體現在了格拉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這座宮殿是摩爾人(今天的摩洛哥人)修建的,宮殿修建在山頂,建築風格非常華麗。還有同在安達盧西亞的科爾多瓦,也有一座阿拉伯人的建築。
義大利不同,義大利的建築一般保存完好,因為歷史上受蠻族的統治幾乎很短。從羅馬城興建開始,先後經歷了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接下來就連續被外族侵略,連匈奴人都攻入過。後來義大利就四分五裂,僅有幾個貿易城市,熱亞那,威尼斯等。義大利是很多建築形式的發源地,比如承襲了希臘風格的古羅馬風格。義大利的伊特魯里亞人首先用火山灰作為建築材料。羅馬斗獸場不陌生吧,在羅馬還有迄今為止用傳統材料建造的,跨度最大的穹頂結構--萬神廟。弗洛倫薩主教堂穹頂也是城市的象徵。
義大利可以說的古建築很多很多。學建築的西方古代建築史,主要就是學習義大利和法國。法德西班牙等地區,在中世界,根據羅馬的巴西里卡建築形式,發展出了哥特式教堂,這是很高的成就,大概在12到13世紀,兩百年間這種風格在西歐到處開花,當然也少不了西班牙和義大利。教堂有種垂直上升感,讓人覺得崇高。像西班牙的巴塞羅那主教堂和米蘭主教堂。
到了近現代,兩國還是趨向用傳統的材料建造。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同屬南歐人,比較會享受生活,會以自己的國家驕傲,也珍視過去的傳統,義大利有光輝的古羅馬的驕傲,而西班牙人則驕傲於自己在16世紀的海上霸權。到了現代和當代,兩國建築師已經讓位於美國和北歐的建築師,加上經濟不景氣,建築也么什麼大的發展了。
你可以來西歐轉轉,義大利沒去過,西班牙的建築大都是傳統的材料,相對於美國人更喜歡用木頭,他們還是喜歡用磚瓦和石頭建房。能看到一兩百年的建築,房屋質量比中國好(不過說回來,除了非洲土人,一般國家房屋質量都比中國好)。義大利更是,在圖片上看,梵蒂岡城和弗洛倫薩等城市,完好的保存了中世紀的民居,非常漂亮。
㈢ 國外特色的民居有哪些
巴布亞紐幾內亞--A形茅屋(民居)
巴布亞紐幾內亞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個珊瑚島群,氣溫高,濕度大,降水多,大部分地區為茂密的雨林所覆蓋。當地的居民以圖騰劃分部落和村莊,以母系血統劃分家庭。一個家庭一個茅屋--茅屋就是他們的住宅,眾多的茅屋整齊地排列成直線構成村莊,村莊中心是用於跳舞的空地,當然這些舞蹈都具有特殊的慶典和儀式意義。A形茅屋,高度可以達到25米,上半部裝飾著抽象的圖案,下半部用編織的草席做牆,後部逐漸傾斜到達地面,屋頂覆蓋茂密的茅草。
㈣ 義大利佛羅倫薩建築風格是什麼特色標志是什麼
義大利佛羅倫薩建築風格是哥特式,特色建築有佛羅倫薩大教堂、烏菲齊宮和皮蒂宮等。
哥特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常被使用在歐洲主教座堂、修道院、教堂、城堡、宮殿、會堂以及部分私人住宅中,其基本構件是尖拱和肋架拱頂,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
哥特式建築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有重大影響,其魅力來自於比例、光與色彩的美學體驗,即通過對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過對數與色的象徵性理解,使靈魂擺脫俗世物質的羈絆,迎著神恩之光向著天國飛升。這種建築雖曾於歐洲全境流行,不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度頗為被藐視。
㈤ 義大利的著名建築是什麼
1、聖伯多祿大教堂
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Church)又稱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大殿。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
作為最傑出的文藝復興建築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前方則為聖伯多祿廣場與協和大道。
雖然並不是所有天主教堂的「母堂」亦不是羅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聖伯多祿大教堂仍被視為是天主教會最神聖的地點。
2、比薩大教堂
比薩大教堂是義大利羅馬式教堂建築的典型代表。位於義大利比薩。大教堂始建於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謹主持設計。教堂平面呈長方的拉丁十字形,長95米,縱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圓柱。
縱深的中堂與寬闊的耳堂相交處為一橢圓形拱頂所覆蓋,中堂用輕巧的列柱支撐著木架結構屋頂。比薩大教堂是中世紀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對11-14世紀的義大利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斗獸場
斗獸場在古代統治者尋歡作樂方面,再沒有比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更狂熱的了。從共和時期就開始興建斗獸場,最著名的羅馬大斗獸場始建於72年弗拉維王朝到82年提圖斯時代才完成。
這是帝國於公元70年征服了耶路撒冷後,為紀念勝利驅使8萬猶太俘虜修建的。斗獸場內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為四組,觀眾的席位按等級尊卑地位之差別分區。
4、聖天使堡
聖天使堡,位於義大利羅馬台伯河畔,古羅馬地區的最西端,又稱哈德良陵墓。有數條橋可通往台伯河西岸,較重要的一是伊曼紐爾二世橋,另一就是前往聖天使堡的著名橋梁。
由Bernini設計的這座橋可說是巴洛克式裝飾藝術傑作,不過橋上諸天使像中唯二兩座由Bernini親手雕成的雕像,已被移至Santa Adrea delle Fratte教堂內妥為保存,改置兩座復製品於橋上。
5、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官方標准譯名聖馬爾谷廣場,又稱威尼斯中心廣場,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
聖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鍾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聖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鍾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廣場四周的建築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代都有。
㈥ 義大利有哪些特色,人文風俗和文化還有哪些著名城市
義大利的特色和人文風俗有文藝復興發源地、熱情好客、崇尚以家庭為中心等,著名城市有羅馬、威尼斯等。
1、人文——文藝復興發源地
公元14~15世紀,義大利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文化與科學巨匠對人類文化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在義大利各地都可見到精心保存下來的古羅馬時代的宏偉建築和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雕刻、古跡和文物。
2、風俗——熱情好客
義大利人熱情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在正式場合,穿著十分講究。見面禮是握手或招手示意;對長者、有地位和不太熟悉的人,要稱呼他的姓,加上「先生」、「太太」、「小姐」和榮譽職稱;在就餐、乘車、乘電梯等情況下,都會讓女士先行。
3、人文——禮儀
義大利人完全以家庭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還有一個「最酷奶奶」的評選。義大利人見面時行握手禮或用手示意。在義大利女士受到尊重,特別是在各種社交場合,女士處處優先。宴會時,只有女士先動刀叉進餐,先生們才可用餐。
4、著名城市——威尼斯
建於公元5世紀的世界著名城市威尼斯位於義大利東北部,離大陸約4公里,坐落在威尼斯湖約11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150多條運河和400座橋梁縱橫交錯,把這118個島嶼聯成一個城市整體。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遊城市。
5、著名城市——羅馬
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恆之城」。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
㈦ 世界各國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有哪些
中國的民居是我國傳統建築中的一個重要類型,是我國古代建築中民間建築體系中的重要組成內容。我國傳統建築有兩大體系,官式的和民間的。官式的建築如宮殿、壇廟、陵寢、寺廟、宅第等,民間建築如民居、園林、祠堂、會館等。民居,作為傳統建築內容之一,因它分布廣,數量又多,並且與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故它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濃厚的民族特色。從民族的歷史實踐中,總結出它的優秀特徵和經驗,在今天的建築創作中也有加以借鑒和運用。
民居中的特徵,主要是指民居在歷史實踐中反映出本民族地區最具有本質的和代表性的東西,特別是要反映出與各族人民的生活生產方式、習俗、審美觀念密切相關的特徵。民族的經驗,則主要指民居在當時社會條件下如何滿足生活生產需要和向自然環境斗爭的經驗,譬如民居結合地形經驗利、適應氣候的經驗、利用當地的材料的經驗以及適應環境的經驗等,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經驗。
民居分布在全國各地,由於民族的歷史傳統、生活習俗、人文條件、審美觀念的不同,也由於各地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不同,因而,民居的平面布局、結構方法、造型和細部特徵也就不同,呈現出淳樸自然、而又有著各自的特色。特別是在民居中,各族人民常把自己的心願、信仰和審美觀念,把自己所最希望、最喜愛的東西,用現實的或象徵的手法,反映到民居的裝飾、花紋、色彩和樣式等結構中去。如漢族的鶴、鹿、蝙蝠、喜鵲、梅、竹、百合、靈芝、萬字紋、回紋等,雲南白族的蓮花、傣族的大象、孔雀、檳榔樹圖案等。這樣,就到、導致各地區各民族的民居呈現出豐富多彩和百花爭艷的民族特色。
民居建築沒有像官方建築都有一套程序化的規章制度和做法,它可以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自己的經濟水平和建築材料特點,因地因材來建造房子。它可以自由發揮勞動人民的最大智慧,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建築的內在規律來進行建造。因此,在民居中可以充分反映出,功能是實際的、合理的,設計是靈活的,材料構造是經濟的,外觀形式是朴實的等建築中最具有本質的東西。特別是廣大的民居建造者和使用者是同一的,自己設計、自己建造、自己使用,因而民居的實踐更富有人民性、經濟性和現實性,也最能反映本民族的特徵和本地的地方特色。
由此可見,民居的特徵主要是來自於民族的生活習俗、生產方式、宗教信仰、心理愛好和審美觀念,而民居的經驗則來自地方的自然環境和氣候的地理條件。這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是密切聯系的,它們共同組成了民居的民族文化特徵和地方特色。
中國的民居種類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北京的四合院、蒙古族的蒙古包、陝西、河南的窯洞、福建的土樓等等。而其中我認為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是傳統傣族住居。傣族民居是傣族人民根據當地的自然氣候和自然經濟條件,在比較原始狀況下發展起來的一種傳統民居形式,有著很強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歷史特徵。傣族住居因地處偏遠的熱帶地區,形成了與內地迥然不同的建築風格。住居圍護結構輕薄通透,象徵性的院牆——籬笆使住居十分開敞。這就是傳統傣族民居的三大特徵之一適應自然環境。第二大特徵是形式語言:根據地區特有的自然、社會條件和文化習俗,形成了又由整體到細部一系列完善、獨有的造型語言,即纖細、含蓄和柔媚的風格。而其三則是住居是人類對自然、社會和文化形態認識過程的一種註解。傣族人溫和、善良、內向、細膩的心裡氣質決定了其居住的陰性特徵——朴實、輕盈、柔媚,與中原漢式住居渾厚、粗獷、墩實的造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總之,隨著不斷調查和發展,隨著民居傳統特徵和經驗的不斷總結、提煉以及在新的條件下的不斷改造,絢麗多姿的民居文化將為我國社會主義新建築的創造提供源源不斷的信息和養料。
㈧ 義大利有哪些特色,人文風俗和文化還有哪些著名城市
義大利主要是義大利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人文風俗:
義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內。
義大利人習慣本國傳統餐飲,即意式西餐,以義大利各大區的地方傳統風味菜、大餐為主。
義大利人熱情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禮。
文化:
公元14-15世紀,義大利文藝空前繁榮。義大利歷史悠久,從古羅馬遺跡到文藝復興再到現代,可以說義大利遍地都是文化遺產。
著名城市:羅馬,威尼斯,米蘭,,都靈。
(8)義大利特色民居叫什麼擴展閱讀:
義大利民俗:
義大利人熱情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在正式場合,穿著十分講究。見面禮是握手或招手示意;對長者、有地位和不太熟悉的人,要稱呼他的姓,加上「先生」、「太太」、「小姐」和榮譽職稱;在就餐、乘車、乘電梯等情況下,都會讓女士先行。
和義大利人談話要注意分寸,一般談論工作、新聞、足球;不要談論政治和美式橄欖球。義大利人忌諱交叉握手,忌諱數字「13」。
義大利人忌諱菊花(葬禮用)。
義大利的婚喪嫁娶習俗,與歐洲其他國家相似,儀式多與宗教儀式相關。義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經過訂婚(交換訂婚戒指)、結婚(分為民政和教堂婚禮)兩道儀式,3月、4月是義大利青年選擇結婚高峰期。義大利人在1974年5月以前是不允許離婚的,在1974年5月16日全民公決後,義大利人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
㈨ 關於義大利的風土人情
義大利的古文明有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於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的龐貝古城、聞名於世的比薩斜塔、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薩、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古羅馬競技場。其中,龐貝古城遺址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世界遺產之一。
公元14~15世紀,義大利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伽利略等文化與科學巨匠對人類文化的進步作出了無可比擬的巨大貢獻。如今,在義大利各地都可見到精心保存下來的古羅馬時代的宏偉建築和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雕刻、古跡和文物。
義大利舉辦過三屆世界博覽會,一屆為1906年米蘭世界博覽會,一屆為1992年熱那亞世界博覽會,另一屆為2015年米蘭世界博覽會。
(9)義大利特色民居叫什麼擴展閱讀
義大利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Italiana),簡稱義大利(義大利語:Italia),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
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80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