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板栗的介紹
板栗(學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栗、中國板栗,是殼斗科栗屬的植物,原產於中國,分布於越南、台灣以及中國大陸地區,生長於海拔370-2800米的地區,多見於山地,已由人工廣泛栽培。
板栗是中國栽培最早的果樹之一,已約有2000~3000年的栽培歷史。葉披針形或長圓形,葉緣有鋸齒。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葇荑花序,成熟後總苞裂開,栗果脫落。堅果紫褐色,被黃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黃。果實含糖、澱粉、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
中國的板栗品種大體可分北方栗和南方栗兩大類:北方栗堅果較小,果肉糯性,適於炒食,著名的品種有明栗、尖頂油栗、明揀栗等。 南方栗堅果較大,果肉偏粳性,適宜於菜用,品種有九家種、魁栗、淺刺大板栗等。樹性強健。根系發達,有菌根共生。較抗旱,耐瘠薄, 宜於山地栽培。適合偏酸性土壤。多行實生播種,也可嫁接繁殖。木材緻密堅硬、耐濕。枝、樹皮和總苞含單寧,可提取栲膠。
板栗歷史悠久。西漢司馬遷在《史記》的《貨殖列傳》中就有「燕,秦千樹栗……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的明確記載。《蘇秦傳》中有「秦說燕文侯日: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細作,而足於棗栗矣,此所謂天府也」之說。西晉陸機為《詩經》作注也說:「栗,五方皆有,惟漁陽范陽生者甜美味長,地方不及也。」由此可見,我國的勞動人民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栽培板栗。 板栗多生於低山丘陵緩坡及河灘地帶,河北(遷西-板栗生產基地)、山東、湖北(羅田 麻城)、信陽羅山、陝南鎮安是板栗著名的產區。
品 種
叢生栗(C. alnifolia)
日本栗(C. crenata)
美洲栗(C. dentata)
珍珠栗(C. henryi)
中國板栗(C. mollissima)
美洲榛果栗(C. ozarkensis)
美洲矮生栗(C. pumila)
歐洲栗(C. sativa)
茅栗(C. seguinii)
② 免肉可以和板栗一起燒嗎
當然可以了,下面是具體的做法:
1、香菇用溫水泡軟,約25分鍾。洗凈,擠干水;將帶殼栗子放入開水鍋里煮5分鍾,撈出,趁熱剝去外殼及裡面的皮;土豆削皮,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洋蔥切2厘米大小的丁;蒜切片;歐芹洗凈,切細;兔子洗凈,切成12塊。
2、將香菇,洋蔥,大蒜,歐芹,香桂葉,義大利香醋,鹽,黑胡椒粉放入大碗里拌勻,擱10分鍾,讓味道互相融合。加入兔塊,拌勻。蓋上碗,放冰箱腌2小時。
3、炒鍋置中火上,倒入橄欖油,熱至五成,先將兔肉逐塊放入,煎2分鍾,翻面,再煎2分鍾。將煎黃的兔肉拔在鍋邊,把碗里的調料倒入鍋中心,炒1分鍾,至香味飄出。將兔肉與調料混炒,加白葡萄酒,炒2分鍾,讓酒味蒸發。加雞湯,炒勻。蓋上鍋,燜煮20分鍾。
4、將栗子,土豆加入,炒勻。蓋上鍋,中偏小火燜30分鍾。其間,用鏟子稍鏟幾下,以免粘鍋。待兔肉容易離骨,栗子酥軟即可。
③ 板栗有什麼營養價值
板栗不僅甘甜芳香,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如糖、澱粉、蛋白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鉀、鎂、鐵、鋅、錳等礦質元素,其中澱粉含量50%~70%,蛋白質5.7%~10.7%,脂肪2%~7.4%,可供人體吸收和利用的養分高達98%。板栗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豐富,維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0克鮮栗還含有240毫克維生素C,這是糧食所不能比擬的。板栗含礦物質豐富,尤其是含鉀突出,比號稱富含鉀的蘋果還高4倍。板栗還普遍用於食品加工,烹飪和副食、生食和炒食皆宜。糖炒板栗、香酥板栗雞,噴香味美,回味無窮。栗實還可磨粉,亦可製成多種菜餚、糕點、罐頭食品等。板栗多產於山坡地,國外稱之為「健康食品」,屬於健胃補腎、延年益壽的上等果品。
④ 水煮栗子要多長時間
用電飯煲煮40分鍾即可。下面介紹具體做法供參考,首先准備材料:栗子適量、清水適量。
1、首先把栗子清洗干凈,然後瀝干水分備用。
⑤ 西餐栗子是什麼
甜食。西餐栗子是一種源自法國南部和義大利北部的栗子產區的甜食,是將栗子放入大量的糖水之中進行熬煮的小甜點。
⑥ 歐洲冬天的美食
歐洲冬天很冷,而美食莫過於栗子。奧地利的烘烤栗子是一顆一顆算錢,義大利的烘烤栗子則是用大、中、小不同容量的不銹鋼杯裝滿一杯計價。
歐洲人則除了干烤栗子吃外,多半是把栗子用來製作糕點,他們有時用糖水把栗子煮成甜味道,再整顆或切碎混在蛋糕里,更多的是把熟栗子變成香糯柔軟的甜味栗子泥,當作栗子蛋糕的內餡,製作出來的那可是最高級、最昂貴、最受喜愛,也最好吃的蛋糕了。
在下午茶的時候,會專用中國的祁門紅茶、印度大吉嶺紅茶、斯里蘭卡紅茶、火葯綠茶、傳統口味純味茶,若是喝奶茶,則是先加牛奶再加茶。正統的英式下午茶的點心是用三層點心瓷盤裝盛,第一層放三明治、第二層放傳統英式點心Scone、第三層則放蛋糕及水果塔;由下往上開回吃。至於Scone的吃法是先塗果醬、再塗奶油,吃完一口、再塗下一口。
正統的英式下午茶的點心是用三層點心瓷盤裝盛,第一層放三明治、第二層放傳統英式點心Scone、第三層則放蛋糕及水果塔;由下往上開回吃。至於Scone的吃法是先塗果醬、再塗奶油,吃完一口、再塗下一口。
⑦ 板栗的種類
栗是山毛櫸科栗屬中的喬木或灌木總稱,大約有8-9種,原生於北半球溫帶地區,大部分種類栗樹都是20-40米高的落葉喬木,只有少數是灌木。各種栗樹都結可以食用的堅果,單葉,橢圓或長橢圓狀,10-30厘米長,4-10厘米寬,邊緣有刺毛狀齒。雌雄同株,雄花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單獨或數朵生於總苞內。堅果包藏在密生尖刺的總苞內,總苞直徑為5-11厘米,一個總苞內有1-7個堅果。
美洲栗原來是美國東部的主要樹種,但被一種真菌病傳染幾乎滅絕,歐洲和西亞的栗書樹種類也容易受感染,但中國和日本的栗樹種類對這種真菌有抵抗力,所以現在被美國引種,培養能抗真菌的雜交樹種。
本屬植物分布於北半球的亞洲、歐洲 、美洲和非洲 。其中主要栽培種還有歐洲栗和日本栗。
品 種
叢生栗(C. alnifolia)
日本栗(C. crenata)
美洲栗(C. dentata)
珍珠栗(C. henryi)
中國板栗(C. mollissima)
美洲榛果栗(C. ozarkensis)
美洲矮生栗(C. pumila)
歐洲栗(C. sativa)
茅栗(C. seguinii)
中國名優品種簡介
燕山板栗
1、中國是栗子的故鄉,栽培栗子的歷史悠久,可追溯到西周時期。《詩經》有雲:「栗在東門之外,不在園圃之間,則行道樹也」;《左傳》也有「行栗,表道樹也」的記載,說明在當時栗樹就已被植入園地或作為行道樹。
2、《呂氏春秋》記載「果有三美者,有冀山之栗。」「冀山之栗」所指為今燕山山脈所產的板栗,根據2007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北京市密雲縣石城鎮等10個鎮現轄行政區域所產的板栗為正宗的燕山板栗。板栗的產地分布甚廣,世界許多國家及我國各地都有出產,但唯燕山之栗方屬三美者之一,這是由當地優質水資源和土壤中富含多種礦物質以及特定的氣候條件所決定的。
3、三國時陸璣的《毛詩草木魚蟲疏》稱:「五方皆有栗。……唯漁陽、范陽栗甜美長味,他方悉不及也。」漁陽即今天的密雲縣西南,范陽即現在的琢縣、易縣以東地方,可見燕山一帶很早就是板栗的著名產地。
4、栗子營養豐富,有「乾果之王」的美稱。糖炒板栗始於宋代。秋後,剛出鍋的栗子香味飄在街上吸引著路人,男女老少都愛這一口小吃,吃到嘴中,余香滿口,回味無窮。從很早的時候被京、津一代地區尚傳誦著贊詠糖炒栗子的佳句:「堆盤栗子炒深黃,客到長談索酒嘗。寒火三更燈半灺,門前高喊『灌香糖』」。
5、史書記載道:用砂置鐵釜中,加以飴糖置火上炒熱,投栗其中滾翻炒炙,熟後栗殼呈紅褐色,去殼後果實松、軟、香、甜,為小吃珍品。炒熟後的栗子會在殼上露出一個可愛的小口,微笑得面對它的客人。撥去殼後,香氣便肆無忌憚地從溫熱的體內竄出,直搗你的鼻腔、喉嚨、胃。 據《析津日記》載"蘇秦謂燕民雖不耕作而足以棗栗,唐時范陽為土貢,今燕京市肆及秋則以煬拌雜石子爆之,栗比南中差小,而味頗甘,以御栗名。"
6、清代人郭蘭皋在《曬書堂筆錄》中說:「及來京師,見市肆門外置柴鍋,一人向火,一人高坐機子上,操長炳鐵勺頻攪之,令勻偏。」把炒栗子的情景描述得十分生動、具體。然而,北京糖炒栗子的要訣還有8個字:「和以濡糖,藉以粗砂」,這樣才能達到「中實充滿,殼極柔脆,手微剝之,殼肉易離而皮膜不粘」的理想效果。
燕山山脈是中國北部著名山脈,地域內板栗種植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初具規模,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燕山板栗因有皮薄仁厚,鮮甜耐味等特點,被歷代宮廷所享用。燕山地域內的石城鎮西灣子村,漫山生有栗樹,百年以上栗樹達數百棵,故被稱之為「燕山栗源」。
燕山板栗是北京昌平特有的產品,主要的產區是,原北京市昌平區下庄鄉,北京市昌平區黑山寨子鄉下,兩個鄉的板栗在中國應該算是最好的了,品種多為,燕紅,燕昌等,土質大部分沙土地,大家都知道西瓜長在沙子地,是最甜的,個小,好吃,同理,板栗也一樣,還有在河北有幾個縣的板栗也不錯,應該都是長在沙土地上,而不是長在肥沃的土地,肥沃的土地的板栗個子很大,不是特好吃,包起來很費勁,因為板栗里邊有一層小薄膜,不是特好包,,再加上本地民風淳樸,忠厚,很少施與化肥,天然成長的成分很大,當然有些極個別的農戶為了追求產量採用化肥,但不普遍,如果不信任,可以到當地了解,與其他的產地不一樣,,有的產地為了提高產量,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大量的使用化肥,提高產量,從而板栗良莠不齊,不好分辨,甚至沒法分辨,應為都是一個味,樣子也一樣,只有專家能夠分辨出來,普通人只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深入其中,盲目食用,雖說對身體沒有什麼危害,但是長期食用,還是威脅到人們的健康。
羅田板栗簡介:
「蠶吐絲、蜂釀蜜、樹結油、山產栗」,這是鄂東大別山區羅田人民引以自豪的特產,得以致富的驕傲。
本縣板栗在春秋、戰國以前即開始有人工種植。品種多,色味獨特,產地分布於全縣各地,但其產品對外銷售均冠以「羅田板栗」。
羅田板栗果仁中含澱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以及維生素A、B、C、、B2等物質.所含蛋白質比大米高30%,脂肪比大米高20倍.
羅田板栗的獨特品質和信譽,吸引了許多外國人.美國澳本大學洛頓教授不遠萬里來羅田考察,他通過對羅田板栗品種的實地考察後認為,羅田是"世界板栗的基因庫",並積極介紹美國企業界人士來中國羅田開發板栗系列產品.日本.加拿大.義大利等國家的專家曾20多次來羅田考察,對其板栗的品質驚嘆不已.據說,日本將羅田板栗進口後進行加工處理,製成風味獨特板栗食品,並稱之為"人參果".
毋庸置疑,羅田板栗已經走向世界.羅田人民不僅僅滿足於鮮板栗的生產,他們把目光瞄向了板栗深加工.全縣已建起了5個板栗保鮮庫和200多個小型罐頭廠;下一步計劃開發栗甘露煮,速凍板栗肉.板栗粉.板栗果脯.栗羊羹.板栗汁和栗蘑等新產品.等到這批板栗產品問世,羅田成為世界聞名的"板栗王國"將為期不遠.
三皇王板栗
屬流氓兔集團旗下品牌,產品源於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過渡地帶的六安市,該市年降雨量 1100-1500mm,土壤呈酸性,板栗栽培歷史悠久,品種資源豐富,是長江流域板栗品種群的集中栽培區之一。自80年代後期以來, 三皇王板栗已發展收購板栗50萬畝, 1600萬株,年產板栗2. 5萬噸, 年創產值億元以上。全國七個板栗生產重點企業之一,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全國名特優經濟林板栗品牌"。
三皇王板栗已篩選培育了適合區域栽培的10餘個優良板栗品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早栗子、大腰栗、大麴果、遲栗子等為代表的早、中、晚熟優良品種。實行各品種區域化栽培、形成了上市時間早( 8月節旬-9 月上旬)、產量大、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具有果大、色澤鮮艷、澀皮易剝、品質優良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三皇王板栗建有華東最大的板栗交易市場-船沖板栗在市場,年板栗交易量達1.5萬噸以上,以優惠的政策、低廉的收費標准、良好的市場環境,吸引數以千計的板栗客商前來參與板栗購銷,三皇王板栗銷往全國22 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台地區,享譽海內外。
隨著幼樹的逐步掛果及盛果期的到來,未來2-3年內三皇王板栗產量將達到3萬噸左右,面臨著巨大的銷售壓力。千方百計地拓展板栗銷售渠道,開展板栗貯藏保鮮及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是三皇王板栗品牌生產順利發展的必由之路。
遷西板栗
「中國板栗屬京東,京東板栗屬遷西」
遷西縣位於燕山南麓,長城腳下,灤水之濱。遷西板栗是河北省傳統特色農產品,至今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獨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造就其絕佳的口感和風味,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日本、韓國、港台地區及上海、廣州、大連、深圳、昆明等國內60多個大中城市,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
遷西板栗外形玲瓏,色澤鮮艷,不粘內皮;果仁呈米黃色,糯性強,甘甜芳香,口感極佳;富含維生素、胡蘿卜素、氨基酸及鐵、鈣等微量元素,長期食用可達到養胃、健脾、補腎、養顏等保健功效,有東方「珍珠」和「紫玉」的美稱,被日本人稱為「中國甘栗的最佳食品」。
遷西板栗以純自然的野生狀態生長,不施化肥、農葯,農民靠撿拾自然落果收獲。板栗成熟度好,糖分高,耐儲藏,少有蟲蛀。目前,遷西板栗栽培面積達60萬畝、3000萬株,已全部通過河北省無公害果品產地認證,年產量達到2萬噸以上。2004年,遷西縣榮獲「全國板栗產業十強縣特別獎」;2005年,「遷西板栗」證明商標被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
信陽板栗
信陽位於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上,優越的自然條件適宜於多種農作物和動植物生長繁育,農副土特產品種類多,產量大。其中尤以信陽板栗的歷史最為悠久,據說信陽縣長台關楚王城出土的戰國初期祭盤內就有板栗的殘骸。區內所產板栗具有個大、肉嫩、皮薄、味甜、色澤鮮艷、顆粒飽滿等特點,產於羅山、商城兩縣的油栗個小、皮薄、肉厚、香味獨特,不易生蟲,便於儲運,頗受消費者的青睞。信陽板栗的年產量
達數百萬噸,
新縣板栗
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長江淮河分水嶺,山場面積廣闊,為板栗適生 區,其面積和產量居河南省第一位。現有栗園面積32.4萬畝,2001年產板栗1700萬公斤。據調查測算,今年板栗產量將達到2000萬公斤。2000年4月新縣被評為全國名、優、特經濟林「板栗之鄉」。
新縣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光照充足。特別是環境保護為全國生態示範建設縣。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使新縣板栗具有良好的品質。上市早、個大、皮薄、肉多、口感好為新縣板栗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邵店板栗
板栗是新沂市邵店鎮沭河村名特產品,是全國板栗重點產區之一,已有數百年歷史。邵店鎮被稱為「中國板栗第一鎮」。積極引進焦扎、青扎、處署紅、十月紅等一批優質板栗品種,組織板栗專家根據國際、國內行業先進技術,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和完善了《無公害精品板栗示範園標准》、《優質板栗重點生產技術》、《板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日歷》、《板栗標准化生產管理技術操作規程》等四個板栗生產標准。按照典型示範、規模發展的原則,建立市、鎮、村三級示範園;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面對面培訓;對各項目區生產的板栗進行隨機抽查,全面建立監控體系,從而促進了項目區板栗標准化生產的不斷發展。目前,該市生產的「沭河」牌板栗已被認定為省無公害農產品,邵店鎮被中國林科院專家譽為「中國平原板栗第一鎮」。
邵店板栗,分油栗,毛栗兩大類型。其中邵店大油栗為最好,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澤油光發亮,肉質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點。近年來,經兩次選種,先後選育新沂九加重、處處紅、盤龍栗等單株優良品種,經省驗收確定為區域性發展品種,;已在省內外推廣。1983年全國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建設成果展覽會上,; 邵店板栗參加展出,獲外經貿部榮譽證書。十多年來邵店板栗出口量不斷擴大,暢銷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日本客商點名要邵店大油栗, 邵店板栗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很高的聲譽,聞名遐邇。 誠摯歡迎廣大海內外成功人士前來洽談出口、加盟招商等事宜!
板栗在廣西也有許多 南寧市郊的隆安縣有板栗之鄉的美名
★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板栗的栽培技術和其他更多的相關信息,請查看中國板栗網,
網址為:http://www.banli.net.cn
麻城板栗
湖北麻城盛產板栗,栽培板栗的歷史有約1500年之久.板栗品種多,全國板栗之鄉。色味獨特.主要品種有紅光栗、早栗、油栗、羊毛栗等17個品種,早栗果殼紅潤,肉質鬆脆,其味甘香;紅光栗殼色緋紅有光,肉質脆嫩爽口,入食香甜;羊毛栗果殼色紫且有霜色毛茸,生食清香,熟食甜滋;油栗果殼青烏發亮,富有油膩,食之香如桂花,甜似梨怡,為板栗之上品。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台灣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麻城市位於大別山區.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山清水秀之地培育出來的板栗色澤鮮艷,果肉細膩.麻城板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澱粉、維生素B和脂肪酶等,不僅營養價值高,還具有補腎、治腹、瀉(煨食)等功效。
麻城市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光照充足。特別是環境保護為全國生態示範建設縣。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使新縣板栗具有良好的品質。上市早、個大、皮薄、肉多、口感好為新縣板栗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安康寧陝板栗
板栗在陝南秦巴山區各縣均產,但尤以寧陝大板栗最為有名。寧陝大板栗主要產於陝西秦嶺山區的寧陝、柞水、長安、丹鳳、山陽、寧陝等縣。以寧陝縣產量最多,質量最佳,故名。久負盛名的"栗鄉"陝西寧陝縣各地均出大板栗,以石鎮和回龍較多。全縣板栗栽培面積5萬多畝,其中有3萬畝板栗林帶,年產量80多萬公斤。
寧陝板栗樹早在周代已有生長,歷史悠久。如今,商洛地區已發展到41.5萬畝,建成板栗基地11.4萬畝。寧陝大板栗是用家板栗樹與野生茅栗樹嫁接而成。品種優良,素以顆粒肥大,栗仁豐滿,色澤鮮艷,玲瓏美觀,澀皮易剝,肉質細膩,糯性較強,甘甜芳香,含糖量高,營養豐富而著稱於世。生食脆甜,熟食糯香。據林業部1960年考察,在寧陝縣梓橋溝發現一棵栗樹元老,已200餘年,仍健壯旺盛,奉獻不已,年產板栗40多公斤。寧陝大板栗,1960年被林業部正式定名為全國優良品種,為眾多栗中之佼佼者。1978年,被列入《陝西果樹志》;1986年被錄入《中國土特產大全》一書;1992年,還被載入《秦巴山區土特名產》一書。由於它的優良品質,不僅是國內市場上的緊俏商品,也是我省傳統的大宗出口土特產品。
2005年以來,該縣做出了加強林果園豐產管理工作的決定,制定了管理規劃,出台了扶持發展政策,加強了技術培訓指導,全面加強了以板栗為主的林果園科學管理。目前全縣已建成科管豐產板栗園12萬畝,其中50畝以上的商品板栗生產基地750塊,100畝以上的板栗基地600塊,500畝以上的板栗基地39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