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人為什麼是高接觸文化

義大利人為什麼是高接觸文化

發布時間:2023-01-09 21:20:42

A. 義大利的人文特色是怎樣的

提起文明古國義大利,人們立刻會聯想到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於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的龐貝古城、聞名於世的比薩斜塔、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薩、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古羅馬競技場。其中,龐貝古城遺址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世界遺產之一。公元79年,龐貝古城被附近的維蘇威火山噴發後淹沒,後來經過義大利考古學家挖掘,人們從龐貝古城遺址可以看出古羅馬時代的社會生活。

義大利的婚喪嫁娶習俗,與歐洲其他國家相似,儀式多與宗教儀式相關。義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經過訂婚(交換訂婚戒指)、結婚(分為民政和教堂婚禮)兩道儀式,3月、4月是義大利青年選擇結婚高峰期。義大利人在1974年5月以前是不允許離婚的,在1974年5月16日全民公決後,義大利人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

義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內。

義大利人完全以家庭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還有一個「最酷奶奶」的評選(優勝者因赤腳跳快速旋轉的塔蘭台拉舞而擊敗了其他競爭者,在比賽中勝出)。

義大利人見面時行握手禮或用手示意。有些義大利人約會時不守時。在義大利女士受到尊重,特別是在各種社交場合,女士處處優先。宴會時,要讓女士先吃,只有女士先動刀叉進餐,先生們才可用餐。

義大利人忌數字「13」。凡住房號、劇院座位號等都不準有13的字樣。贈送紀念品時,切忌送手帕,認為手帕是親人離別時擦眼淚用的不祥之物;送花時忌送菊花,因為菊花盛開的季節正是他們掃墓的時候;送花的花枝、花朵應為單數。無論男士,女士都不得穿短褲、短裙或無袖襯衫到教堂或天主教博物館參觀。

B. 義大利人是低語境文化嗎

義大利人是低語境文化。低語境文化特點的國家有:法國、英國、義大利.屬於高語境文化的國家有:中國、日本、韓國、美洲土著、美洲墨西哥以及拉丁國家。語境文化,指說話人所在的言語、社團的文化背景與社會距離,是使用語言的環境,包括一切主客觀因素。

概念

語境是使用語言的環境,包括一切主客觀因素。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T·霍爾在1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書中,提出文化具有語境性,並將語境分為高語境(High Context,即HC)和低語境(Low Context,即LC)。Hall認為:「任何事物均可被賦予高、中、低語境的特徵。

高語境(HC)事物具有預先編排信息的特色,編排的信息處於接受者手裡及背景中,僅有微小部分存於傳遞的信息中。低語境(LC)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必須處在傳遞的信息中,以便補充語境中丟失的部分(內在語境及外在語境)。」

在高語境文化中,說話者的言語或行為意義來源於或內在化於說話者當時所處的語境,他所表達的東西往往比他所說的東西要多。而在低語境文化中,人們強調的是雙方交流的內容,而不是當時所處的語境。同時,他還把世界各國區分為高語境文化國家和低語境文化國家,「所謂低語境是指一切都需要用語言講清楚,也就是說雙方並沒有分享一個共同的語境」,「所謂高語境是指許多的意思都包括在語境之中,不需要每一點都明白無誤地講出來」。

C. 義大利的人文風俗

義大利的人文風俗

給大家分析下在義大利與人交往時的人文風俗。與義大利人交往,洽談生意,首先應了解義大利的歷史和文化,了解義大利人的生活習慣、習俗與禮節,只有這樣,才使我們的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

義大利人性格一般比較開朗、健談、熱情奔放。初次見面談問題都比較直爽,單刀直人,不拐彎抹角。但南北方又各有所不同,北方人比較注意行為舉止,比較注意談 吐,注重個人享樂,時間觀念較強。而南方人較保守,雖然性格開朗、人也非常熱情、但更注重傳統的家庭生活,時間觀念不強。總的來說,義大利人與地中海沿岸 一些國家的人都有這么一個特點,說話比較隨便,時間觀念不強,盡管這種現象在北方要好得多。

義大利人姓名的組成分為兩部分,與中國人的姓名順序相反,他們是名在前,姓在後。對初次見面和不太熟悉的人,對長者、有地位的.人-般用尊稱您,如稱呼他們的姓要在姓前面加上先生、女士等用語,或加上教授、博士等頭銜,也可以不稱呼他們的姓而直接稱呼頭銜。在正式場合的講話或其它活動中提到時一定要稱呼全稱,即使不稱呼全稱也可以只稱姓,但一般不宜直呼大名。只有在家人、朋友和熟人之間才可以直呼大名。婦女婚後一般用夫姓,也可以用原姓。

義大利人的手勢和表情比較豐富,常以手勢助講話,如手勢表達不正確,很容易造成雙方誤會,後果甚至一發不可收拾。幾種常見的手勢是:用大拇指和食指圍成圓圈,其餘三指向上翹起,一般表示好、行、或一切順利,在餐桌上表示好吃極了或做的棒極了。用食指頂住臉頰來回轉動,意為好吃、味道鮮美。豎起食指來回擺動表示不、不是、不行,聳肩攤掌加上搖頭,有時還加撇嘴,表示不知道。五指並攏、手心向下、對著胃部來回轉動,表示飢餓。

此外,在與不認識的人打交道時,忌諱用食指側面碰擊額頭,因為這是罵人笨蛋、傻瓜。一般也忌諱用食指指著對方,講對方聽不懂的語言,這樣做造成的後果將不可收拾。

義大利人講究穿著打扮,在服飾上喜歡標新立異,出席正式場合都注意衣著整齊得體。他們喜愛聽音樂和看歌劇,他們的音樂天賦和欣賞能力大都較高。到歌劇院看歌 劇大都比較講究穿著和舉止,尤其是男士,要穿晚禮服或至少穿西裝打領帶,在看歌劇期間不要發出任何怪聲和大聲評論,對演員的精湛演出應報以熱烈的掌聲。

義大利人酷愛自然界的動物,喜愛動物圖案和鳥類圖案,喜歡養寵物,尤其是對狗和貓異常偏愛,有些甚至把寵物作為家庭的一員介紹給客人。

義大利人的時間觀念不強,參加一些重大的活動,參加一些重要的會議,談判或者一般的約會,常常遲到。因此會議不能准時開始,活動推遲10多分鍾是常事。遲到者往往以交通擁擠等為理由,或只要說聲對不起就夠了。為此,與義大利人定約會,一方面要有一定時間的提前量,另一方面,決不要把約會定在早晨或剛吃過午飯的時候。一些最高級管理人員上班時間無規律。

在雙方見面以後,不要立即談生意,義大利人喜歡先閑聊幾句,談談天氣,交通或家常什麼的再轉入正題。對商業談判要有充分准備,對自己的產品及其在當地或其他 地方取得的成功要有詳盡的了解。此外,絕大多數義大利商人都受過教育,他們喜歡漫談文化、藝術、體育運動和國際大事,也喜歡談論飲食和家庭生活。在純社交 活動中不要談業務。義大利人善於社交,總能與人談得十分投機。不要把他們的禮貌語言誤解為對你的產品或建議感興趣。

D. 高接觸文化和低接觸文化的特點

人際關系緊密、高承諾、時間處理高度靈活。高接觸文化和低接觸文化的特點是人際關系緊密、高承諾、時間處理高度靈活。文化,廣義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意識形態,有時又專指教育、科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與設施。

E. 義大利人相對於其他國家的人來說有哪些特點

在義大利這兒生活差不多三年了。首先我覺得義大利人最主要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表揚一下國民優點:非常熱愛藝術。我也是個因為熱愛而來義大利學藝術的,在這方面就對他們的形象印象很深:真的全民藝術家。我剛到米蘭去銀行辦儲蓄卡,負責經理是個叫Mario的爺爺,看樣子就是個普通的禿頂和藹胖老頭兒…然而聊著聊著他問我有沒有去看最近的展,我說看了,他很高興打開手機搜了一副在那展出的作品,激動的和我說他非常喜歡這副畫,和我解說:它用靜態的形式表現了極強動態,你瞧這個膝蓋的彎曲…你看這個角度!畫里這個人根本就是在往前走呢,畫的太好了。

F. 義大利是最早接觸東方文化的,其原因是什麼

這得得益於共和制羅馬時期,東方各君主國和羅馬的戰爭,戰爭過後,東方的君主國要麼成為羅馬行省,要麼成為羅馬的同盟國,戰爭期間羅馬就收繳了大量的東方藝術品,戰爭過後,雙方交易仍在繼續

G. 義大利語屬於高語境還是低語境,急求呀!~

無法一言以蔽之,要看在什麼領域了,如果是政治、文學等領域,用詞是非常講究專業的,當屬高語境。

要學習義大利語,歡迎到專業資深的北京泓鈺語言學校學習。

H. 義大利與法國文化差異

法國文化特點:散漫+浪漫

浪漫的法國給人印象最深刻,而現在法國人通過一系列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動和展覽,呈現法國在多個領域的創造力。旨在改變法國在人們心目中的陳舊印象:法國不僅僅是一個擁有燦爛藝術和旅遊資源的文明古國,而且也是一個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的現代化國家。
當你置身法國尤其是巴黎時,你會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怡然自得的文化氣息。法國的宗教氣氛,法國的繪畫、雕塑、音樂和建築,法國的哲學、文學和美學,法國的葡萄酒、香水和時裝,法國的「自由、平等、博愛」以及敢於創新的精神,無一不是它豐富而充滿魅力的文化之組成部分。
法國以浪漫風情著稱於世。這種情調彌漫在大街小巷的咖啡館、餐館里以及各式各樣的品牌店裡。而最完美詮釋法國風情的地方,莫過於香榭麗舍大街。在這條僅1.8公里長的大道上,人們能隨時感受到它的歷史文化積淀:協和廣場上的方尖碑、星形廣場上的凱旋門,有多少關於征服與被征服、光榮與屈辱的故事!
法國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菜餚,到了西南部,沒有不吃肥鵝肝的;到了布列塔尼,沒有不吃生牡蠣的;到了馬賽,誰又不吃那大名鼎鼎的馬賽魚湯?法國的餐館小巧玲瓏、漂亮雅緻,店主盡量把餐館辦成充滿溫情的藝術場所。他們十分看重歷史承傳,注意保護歷史印記。
文化遺產是法國最豐富的旅遊資源之一。從巍然聳立的宮殿到質朴凝重的古堡,從價值連城的名畫到古色古香的傢具,沒有文化遺產,法蘭西文化定會黯然失色。法國的城市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市區最中心的地方一定保持古老風貌。對市中心眾多的「文物樓」,市政府會按其建築特點和風格按級別保護,會定時整修。如果住戶想在樓內加一電梯或者改變一下窗戶,必須向政府申請,通常手續比普通樓房要麻煩得多。除了汽車和時裝不停的更新換代,法國人看起來一直生活在「過去」。
對於遠離城市的古跡保護,法國人追求自然和諧。記者所居住的地區有不少新石器時代人類留下的石頭建築和標志。據考古學家講,這些石頭的來歷和歷史都成了人類考古之謎。記者過去一看,才發現這些石頭就原汁原味往那兒一放,周圍既沒有什麼額外建築,也沒有欄桿,頂多在旁邊一塊牌子或者一個小木亭子上邊記著這些古跡的 簡歷 和引發的謎團。而其周圍不少綠地,政府就把它搞成「自然保護區」,一不允許人們在這些地方建築房屋,二不許人們在這里砍伐樹木,更不許打獵,這里屬於天然公園。
法國人想要保護的文化遺產不限於宮殿、教堂,而擴展到更多的歷史遺址和遺物,例如百年老廠、礦井等。第五共和國以來,每一位總統都有一項或多項「文化工程」。這些「總統工程」設計新穎,工程質量上乘,不僅為國民提供了高質量的文化設施,也為法國增添了嶄新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旅遊資源。

義大利文化特徵

縱觀義大利的地理、歷史、政治、社會生活及其藝術文化、思想文化與義大利文學,就像瀏覽一幅豐富的文化織錦,深遠的歷史傳承賦予了義大利獨具而鮮明的文化特徵,而這正是隱現於這幅文化織錦中的精神內蘊。
一、崇尚藝術的精神追求
輝煌的古典藝術傳統使義大利成為真正的藝術聖地,也使藝術融入了義大利人的生活,成為整個義大利的精神追求。徜徉在義大利街頭,那些路邊的理發師、修鞋匠和賣魚菜的小販,隨時都有可能即興來一曲嗓音洪亮、充滿激情的歌劇詠嘆調,讓你嘆為觀止。穿戴隆重地欣賞歌劇、虔誠專業地品味名畫等早已成為義大利人生活的一部分。當然,義大利人的這種精神追求不僅表現於此,同樣也表現在講究穿著的品質樣式、強調生活的詩意休閑以及欣賞工作的創意和想像力等。名揚世界的義大利時裝、令人賞心悅目的義大利美食、人類造型藝術與現代科技文明完美結晶的義大利汽車、傢具等無不是充溢藝術情趣的精品。可以說,在義大利,豐富的藝術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二、熱情輕松的人格傾向
義大利地處南歐半島,終年陽光充足的氣候、溝通東西方各國的繁盛的商業貿易孕育了義大利人豪邁、爽朗、樂觀、熱情的性格和秉持、崇尚自由與充分享受的人生態度。義大利人是非常友好、好客和富有人情味的,義大利人將與人交往看作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正體現了自文藝復興以來出於對城市生活的維護和肯定,以及反對教會禁慾修行的文化立場。義大利人喜歡身體的接觸,交往時,常會握住對方的手臂,拍拍肩膀或背部,而且手勢和表情非常豐富。義大利全年共有122天節假日,有宗教節日也有民間傳統節日,可以讓義大利人盡情地享受生活。義大利人認為人生的最大樂趣就是與親友休閑娛樂,因此與其說義大利人是為工作而生活,不如說他們是為生活而工作更為確切,在他們看來享受生命最重要。正如法國學者H·丹納在19世紀60年代寫就的美學著作《藝術哲學》里所言:「義大利人對生活的理解就是一場快樂的節日盛宴,不到迫不得已決不操心其他事情。」
三、優越自豪的民族認同
當世界各國的遊人為義大利偉大藝術懾人的力量贊嘆不已時,義大利人也最以此自豪,他們有理由驕傲,因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品有40%是在他們的土地上。義大利人深知這些藝術瑰寶是他們民族靈魂的一部分,輝煌的藝術成就成為凝聚義大利人民族意識的粘合劑。盡管歷史上義大利曾不斷遭遇分裂的痛苦,但民族獨立與復興的理想一直是義大利民族的精神主導。自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率領義大利人民奮勇作戰,終於實現了義大利的統一大業後,這種優越自豪的民族認同感也滲透到義大利人民的社會文化生活中,使他們在高級服裝、皮革加工、石材加工、壓縮機質量等眾多方面都自豪地位居世界前列。義大利成為著名的時裝文化大國,也經歷了抵制德國服裝對義大利的出口傾銷、對抗法國流行時裝影響的多次努力,並堅定地樹起了「民族服飾」運動的大旗,從而掀開了義大利服飾業崛起的新篇章
四、宗教信仰的雙重態度
義大利在中世紀曾是基督教世界的中心,如今也仍是世界天主教的教廷所在地,教堂遍布義大利,在歷史上,宗教曾對義大利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但恰如H·丹納所言:「義大利人天生的平衡感能把理想與現實、靈魂與肉體、形而上與形而下都結合得恰到好處。」尤其在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後,人們的宗教意識已經脫離其本質性,只保留了外在的形態。義大利歷史上不計其數的繪畫、雕塑、文學等傳世之作都取材於宗教內容,但就其美學效果而言,卻完全是世俗性的。在當今的義大利,宗教影響的遺跡依然清晰地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比如,聖母瑪利亞、教皇、當地聖徒與足球明星等的照片同時貼滿公共場所、私人家庭、甚至個人電腦上;教皇對義大利城市的訪問要遠比總統或總理的視察能夠引起人們更大的興趣和轟動,此時地方長官往往會趕緊把在沿街牆壁上亂塗亂畫的、會冒犯聖眼的東西清除干凈;但這並不代表當今義大利人依然如故地信仰基督教,相反,義大利人對自己的牧師並不尊敬,甚至常常無視教皇的訓令。倘若教皇出現在梵蒂岡廣場上,人們一般都會雙膝跪下,但當義大利足球隊在1990年世界盃的1/4決賽中擊敗波蘭隊時,一群心情激動的羅馬球迷卻沖到了這片聖地,女孩們袒露胸脯,而男孩們則露出臀部,全然不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瀆神。對於當今多數義大利人來說,對宗教的熱衷,與其說是出於內心信仰,不如說是出於傳統習慣。
個人覺得義大利文化更偏拉丁,如果說法國是高雅浪漫纖細,那麼義大利就是熱情開朗奔放,當然義大利南北部差異較大,北部就有點偏法國了。意法差異就好比,只有法國才出得了蘇菲瑪索,朱麗葉比諾什,義大利才出得了莫妮卡貝魯奇,法拉奇一樣。

I. 拉丁人身體接觸文化的原因

其實「拉丁」這個名詞是來源於一個地名,也就是位於今天義大利中部的拉丁姆,也就是今天義大利拉齊奧大區(拉齊奧就是拉丁姆的現代拼寫形式)周邊區域。而最早的拉丁人也是古印歐人的一支,一般認為他們大概在公元前900年左右進入了義大利,來到了拉丁姆周邊區域。而「拉丁姆」(Latium)這個詞的原意則有可能是「寬廣」,現代學者認為這個詞當時是指拉丁姆周邊比較寬廣的平原地帶。

在隨後的幾百年間,拉丁人各個部落逐漸演化成了不同的城邦。這些城邦雖然經常相互交戰,但因為這些人仍然說著類似的語言,而且有著相同的宗教信仰,所以拉丁人的身份還是都得到了這些城邦的共同認可。而當時拉丁人的宗教信仰就是後來被稱為羅馬神話的宗教體系。羅馬神話在後來和希臘神話深度融合,但是在早期,羅馬神話還是有一定獨立性的。

近代歐洲人繪制的拉丁努斯畫像
而在羅馬神話里,拉丁人的第一個國王名叫拉丁努斯,拉丁人的族名就是來自他的名字。他還建立了拉丁人的第一個首都勞倫圖姆,其位置大致位於義大利西海岸地區。但是在羅馬神話里,早期的拉丁人很快就和另外一個族群發生了融合,也就是特洛伊遺民。在羅馬神話里,在特洛伊城被希臘人毀滅之後,有一群特洛伊人在一個名叫埃涅阿斯的勇士的帶領下逃到了拉丁人的領地。

描繪埃涅阿斯逃到拉丁姆的雕塑
在他們剛到此地的時候,拉丁人的國王拉丁努斯曾經嘗試特洛伊人驅逐,但不久之後拉丁人和特洛伊人卻實現了和解,拉丁努斯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埃涅阿斯。此後,這兩個族群就融合成了新的拉丁人族群。當然,這些都只是傳說。現代一些學者甚至認為這些傳說都不是拉丁人的原創,而是借用了義大利地區另外一個族群伊特魯里亞人的傳說,而伊特魯里亞人則很可能根本不是印歐人,而是印歐人入侵之前就生活在歐洲的老歐洲人的一支。

著名的羅馬城母狼雕塑
但無論怎樣,這些共同的信仰維持了早期拉丁部落和城邦共同的民族認同。而同樣是根據拉丁人的傳說,在埃涅阿斯和拉丁努斯的女兒結合大約400年之後,他們的第15世孫就是被母狼養大的兄弟倆羅慕路斯和雷穆斯。這兄弟倆在成年之後建立了羅馬城,之後不久羅慕路斯把兄弟雷穆斯殺死,自己成了羅馬的首任國王。雖然到此為止,關於拉丁人的歷史還都屬於傳說的范疇,但至少到公元前500年前後,在義大利中部就已經形成了以羅馬為中心的一個城邦聯盟,其中包含有大約15個城邦。

公元前5世紀義大利城邦,北方是凱爾特人
而根據後來的一些歷史記載,羅馬的最後一任國王蘇培布斯暴虐無道,民心盡失。在公元前509年,他放任自己的兒子將一名羅馬貴婦盧克麗霞強暴,結果導致民變,蘇培布斯被羅馬市民驅逐,此後羅馬人決定不再另立新君,而是選出兩名任期只有一年的執政官執政。此後,羅馬進入了共和國時代。

羅馬在義大利的擴張歷程
而在羅馬共和國時期,羅馬人先是征服了拉丁聯盟中的其它一些城市,又將當時義大利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城邦征服,基本將所有拉丁人都統一在了自己的統治之下。而羅馬共和國從建立時起就非常尚武,當時羅馬規定所有男性公民都必須從軍,這使羅馬很早開始就組建起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在隨後的幾百年時間里,羅馬先後擊敗了北非的迦太基和希臘的馬其頓,將北非、(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和希臘等地納入了自己的版圖,還通過羅馬-敘利亞戰爭將敘利亞等地也予以征服。而在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0年之間,羅馬大將凱撒又通過異常殘酷的高盧戰爭,將生活在今天法國周邊的凱爾特人分支高盧人征服。公元前30年,羅馬人又控制了埃及。這樣,到公元1世紀時,歐亞非交界的廣大區域都處在了羅馬的統治之下,也使以羅馬人為代表的拉丁人廣泛地散居到了歐亞非的廣大區域之中。

羅馬帝國鼎盛期疆域
而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拉丁語在這時也很自然地被推廣到了羅馬統治的各個地區。但因為羅馬統治的地區廣大,所以不同地區也很自然地產生了不同的方言。同時到達不同地區的拉丁人也很自然地和不同地區原來的土著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混血。在距離羅馬帝國的統治核心,也就是義大利比較近的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和羅馬尼亞,最終羅馬人帶去的拉丁文化都壓倒了土著文化,最終形成了現代的幾個淵源各有不同的拉丁族群。

一些現代的基因研究顯示,相對來說,現代義大利人仍然是和古羅馬人,也就是古拉丁人最為接近的民族。但現代義大利人也是古拉丁人和日耳曼人以及西亞和北非諸多族群深度混血之後的產物,和古拉丁人也還是不能直接劃等號。

歐洲的拉丁語族區域
而現代法國人多數是高盧人後裔,同時也混有一定程度的日耳曼和拉丁人血統,高盧人本身則是凱爾特人的一個分支。在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血統中,凱爾特人也都占據了一定比例,此外還都混有一些比凱爾特人更早來到當地的其它印歐族群和非印歐族群血統,以及在羅馬帝國時期才來到當地的拉丁人血統。而現代的另外一個說拉丁語族語言的族群羅馬尼亞人在早期應該是羅馬軍團與當地達契亞人混血之後形成的一個族群。但因為羅馬尼亞人所生活的區域周邊在後來湧入了大量斯拉夫人,和希臘的地理距離也比較接近,所以現代羅馬尼亞人在血統上和保加利亞人、馬其頓人和希臘人比較接近。

現代拉丁語族在全球的分布
雖然這些族群的族源各有不同,但他們在羅馬帝國時期都被拉丁文化同化,都說源自羅馬國語拉丁語不同方言的語言,在後來的歷史中相互之間也一直存在密切往來,經歷過很多類似的歷史進程,所以總體上現代的幾個拉丁民族,特別是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這幾個族群在文化、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上確實是比較接近的。而在近代,隨著拉丁國家,特別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擴張,拉丁文化又被傳播到了美洲許多地區。雖然美洲地區人口在血統上更加繁雜(黑白黃都非常多),但在文化和語言上被拉丁人同化的程度卻非常高,因此在近代拉丁美洲地區也成了拉丁文化和文化上的拉丁人最為典型的代表了。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人為什麼是高接觸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最大神石在哪裡 瀏覽:162
印度幣是怎麼算的 瀏覽:631
伊朗簽證為什麼辦不下來 瀏覽:787
英國垂耳兔大概多少錢 瀏覽:292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德國軍隊 瀏覽:930
伊朗人屬於什麼檔次 瀏覽:594
義大利掛面是什麼面做的 瀏覽:16
英國的天氣最低多少度 瀏覽:854
100元在印尼能買什麼 瀏覽:718
怎麼撥打中國電話 瀏覽:514
義大利留學學音樂需要考什麼 瀏覽:446
印度老虎學名叫什麼 瀏覽:960
印度的大學有什麼用 瀏覽:437
中國省界怎麼記 瀏覽:617
中國支援伊朗有多少人 瀏覽:185
義大利的貝爾加莫在哪裡 瀏覽:967
印尼蘇拉威西肯達里怎麼樣 瀏覽:496
原油寶中國銀行為什麼要認 瀏覽:798
印尼客人喜歡吃什麼菜 瀏覽:743
大衛塑像在義大利哪裡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