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為什麼義大利人要中轉

為什麼義大利人要中轉

發布時間:2023-01-13 02:55:50

1. 為何非洲難民逃離非洲時,都要把義大利作為中轉地

非洲難民在難離非洲時,其實大部分都屬於偷渡,既然是偷渡,那就要偷偷摸摸的,不可能光明正大的難離,而非洲難民偷流的首先就是歐洲,非洲難民如果想最快速度偷渡到歐洲,只能選擇從地中海這條路徑,所以義大利作為地中海沿岸的國家,也就成了非洲難民的中轉地。

而非洲與歐洲之間有個地中海,義大利就是地中海沿岸的歐洲國家,所以義大利也是距離非洲比較近的,尤其是西西里島,距離非洲國家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等國家非常的近,所以偷渡的非洲難民的眼光就也放在了義大利,畢竟選擇近距離的國家,偷渡的時間比較少,風險相對也比較小,偷渡的成功機率也更大一點。

2. 歷史問題,歷史,歷史,西歐人為什麼要開辟新航路新航路的開辟有什麼重大意義

開辟新航路的原因: 「尋金熱」是的經濟根源和社會根源 15世紀以後,西歐各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已經產生並初步發展。作為商品交換的支付手段的貨幣,不僅取代土地日益成為社會財富的主要象徵,而且成為衡量社會地位和權力的重要標志。15世紀改行金本位制以後,黃金成為國內外貿易的惟一支付手段,需求量急增。當時歐洲人渴望得到黃金,加上《馬可·波羅行紀》在歐洲的影響,西方人認定只有到中國等東方國家才可以實現他們的「黃金夢」。恩格斯深刻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是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可見,新航路的開辟是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需要,歐洲人對黃金的貪婪追求,從本質上反映了資本主義對於掠奪財富和加速資本原始積累的迫切要求。 商業危機是直接原因 早在15世紀前,歐洲和亞洲就有貿易往來。地中海東岸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當時東方的香料、絲綢等在歐洲市場很受歡迎,是上流社會的生活必需品。但經過阿拉伯人和義大利人的轉手,價格一抬再抬成為昂貴的奢侈品。當時的東西方貿易基本上被義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所壟斷。更嚴重的是,1453年奧斯曼帝國控制了亞歐商路的樞紐。土耳其人的橫征暴斂使正常的商業秩序遭到破壞,傳統的東西方貿易幾乎中斷。東方運到歐洲的商品急劇減少,價格迅猛上漲。歐洲上層社會只得不惜高價采購,導致貿易嚴重入超,貴金屬大量外流。這迫使西歐各國紛紛採取行動,企圖另闢蹊徑尋找一條繞過地中海通達東方的新航路。 宗教根源和思想根源 弘揚和傳播基督福音於全世界,是西歐民族國家支持哥倫布西航「前往中國」的重要原因。哥倫布就是個狂熱的督基教徒,他自認為「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他在探尋新航路的始終,都滲透著濃厚的宗教情緒。當時社會盛行的人文主義思潮,激勵了西歐人的進取精神,鼓勵他們向海外傳播和擴大基督教影響、勇於開拓進取去挑戰並征服自然,大膽地追求財富並實現個人價值,特別是探尋新航路和從事冒險事業。 生產技術、皇室的支持使主客觀條件具備 開展大規模的航海探險活動必須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作為支撐。中國發明的羅盤針,經阿拉伯人西傳後於14世紀時在歐洲普遍使用,使航行不致迷失方向。歐洲的造船技術當時有了很大進步,出現了新型的多桅多帆、輕便快速的大船。此外,當時歐洲流行地圓學說,繪制地圖的技術很先進。所有這些,構成了開辟新航路的客觀條件。同時開辟新航路的主觀條件也已經具備。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已經完成政治上的統一和中央集權的過程,專制王朝和社會各階層都渴望開辟新航路。政府為了發展貿易、改善經濟狀況和擴大版圖,大力支持開辟新航路的活動,不少封建貴族成為探險者。 新航路的開辟的意義 新航路的開辟,溝通了歐、亞、非、美四大洲,開始把世界連接成一個整體,擴大了各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也引發了西歐人殖民掠奪的狂潮。

3. 高一地理,為什麼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人要移民到德法英

相對來說,北歐、西歐、中歐比南歐發達。南部歐洲是歐洲最不發達的部分。所以還是經濟因素的影響

4. 義大利為什麼南窮北富

說起義大利,藝術、時尚、歷史、足球、陽光、美食似乎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這個集自然和人文風光於一身的國家,位於亞平寧半島上。

亞平寧半島宛如一隻嵌入地中海的長靴,南北狹長。

歷史上,不同文化在亞平寧半島南部和北部的相互碰撞,給義大利帶來了巨大的南北差異。這種南北差異表現在義大利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北部比較注重效率,而南方地區則比較自由奔放,不循規蹈矩。

經過了幾個世紀種植園農業的發展,南義大利在當時異常富裕。

除此之外,亞平寧半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港口貿易的發達,使得義大利南部成為了羅馬共和國以及後來的羅馬帝國的中心。消失的龐貝古城就是義大利南部富庶繁華的見證者之一。

▲龐貝古城的地理位置,在被維蘇威火山吞沒之前,這里曾是古羅馬貴族的療養勝地

但仔細觀察義大利地圖,半島大部分地形以山地為主,面積最大的波河平原卻分布在北部。

波河豐水期長,水資源豐富,波河平原地勢平坦,河流含沙量高,下游沉積量大,土壤比南部更肥沃。

北部的自然條件比南部更優越,那麼北方的發展應該比南方更好才對。但在羅馬帝國時,北方蠻族(包括高盧人,凱爾特人,日耳曼人)一直是羅馬中央政府所頭疼的問題。

為了防止北方蠻族的入侵,羅馬人利用阿爾卑斯山這個天險,在北方修築了眾多的軍事要塞,防止蠻族的入侵。以都靈為代表的北方城市,多數是在軍事要塞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作為抵抗北方蠻族的前哨陣地,開發成本高,因此雖然北部自然條件更優越,但這時義大利的經濟中心卻在南方,北方處於未開發的狀態。

二、北方逆襲,南方沒落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分成了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公元476年,日耳曼人正式滅亡西羅馬帝國,歐洲進入了中世紀時代,義大利開始陷入1000多年的分裂狀態,逐漸分裂成了許多大小不等的國家。

日耳曼人開始進入亞平寧半島,逐漸與當地人融合,成為了義大利北部的居民。北方蠻族的隱患已經消除,義大利北部的優勢逐漸凸顯,北方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完成了對南方的逆襲。

除了北方更加優越的自然條件外,商路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元711年,阿拉伯人越過直布羅陀海峽,佔領了伊比利亞半島。從此,伊比利亞半島開始了為期近800年的穆斯林統治,直布羅陀海峽這一西方航線的生命線被阿拉伯人控制著。

直布羅陀海峽被異族封鎖,處於地中海中心的亞平寧半島逐漸成為了地中海航運的中心,更多的商人選擇通過義大利北部,把貨物中轉到歐洲大陸。

地中海貿易區的發展,帶動了威尼斯、熱那亞、倫巴第等眾多城市共和國的經濟繁榮。

南方雖然緯度低,光照資源充足。但南部的地形以丘陵和山地為主,希臘殖民時期和羅馬時期的人口數量較少,南部可以憑借大量的奴隸勞動力開墾來滿足當時的需要。

但隨著奴隸制的瓦解帶來生產力的提高,義大利人口激增,南部的地形已經無法供養更多的人口。義大利的經濟中心開始向地勢平坦,水資源充足的北方轉移。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殘余勢力長期占據義大利中南部,生產力發展緩慢,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義大利南部的發展。

與此同時,義大利北方經濟的繁榮,帶動了義大利中北部的思想解放,產生了文藝復興,這不僅僅影響了整個歐洲的歷史進程,更是為後來的義大利統一奠定了基礎。

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以及資本主義的發展,義大利四分五裂的狀態越來越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天塹。各地要求國家統一的呼聲日益高漲。

當時的義大利境內,撒丁王國和兩西西里王國是最具有影響的兩個國家,撒丁王國在北方,兩西西里王國在南方。

1852年,加富爾出任撒丁王國首相,他通過了一系列改革,如財稅改革增加財政收入;鼓勵興建鐵路港口發展工商業,降低關稅發展自由貿易,使撒丁王國成為了半島上最發達的地區,以及資產階級自由派的集中區,為統一義大利奠定了基礎。

而盤踞南部的兩西西里王國,經濟落後,保留著封建專制,且國王腐敗無能。因此,承擔義大利統一和獨立的重任,最終落在了北方的撒丁王國的肩上。

加富爾還通過外交手段各個擊破,完成了義大利的統一。1859年,撒丁王國聯合法國擊敗了奧地利,收復了倫巴第和威尼斯,1861年,撒丁王國改名為義大利王國。

隨後,義大利先後藉助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之機,將奧地利和法國勢力趕出了亞平寧半島,1870年,羅馬教皇國並入義大利,義大利完成國家統一。

三、制約義大利前進的沉重一步

義大利雖然完成了國家統一,但南北貧富差距過大,無論在義大利王國時期還是現在的共和國時期,都是政府所頭疼的問題。

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成立。為了縮小區域差距,政府在穩固西北傳統工業區的基礎上,開發新興工業區。

此舉取得了一定成效,帶動了義大利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整個義大利經濟迅速發展,一躍成為了人均GDP高達32000美元的高收入國家,並成為G7工業國。在義大利北方的一些城市,當地的生活水平甚至可以比肩隔壁的瑞士。

義大利北方一直都是時尚和奢侈品中心,擁有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等眾多豪車品牌,和阿瑪尼、Gucci、芬迪等眾多奢侈品。而南方卻沒有幾個聲名在外的牌子。

然而,新工業政策沒有惠及到南部地區,反而將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南部的經濟落後削弱了義大利抵禦風險的能力。

歐債危機席捲整個歐盟時,義大利北方憑借著厚實的工業基礎,成為了義大利經濟復甦的引擎,但經濟基礎薄弱的南部地區卻一直深陷經濟危機之中難以自拔。

貧困的南方成為了義大利經濟復甦的拖油瓶。當歐盟國家的經濟普遍回暖的時候,義大利由於南部“拖後腿”一直增長乏力。

▲義大利接收了最多跨海難民(2017年數據)

南方的落後也隨之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義大利南部離北非較近,近年來許多難民從地中海登陸來到南部地區,治安問題尤為突出。

義大利以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但很多人去義大利旅遊一般只會選擇去中北部,風景秀麗的南方卻因貧困帶來的治安問題,讓遊客望而卻步。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也造成了整個國家的認同危機。例如在意甲賽場上,以米蘭雙雄和尤文圖斯為代表的北方球隊,對以那不勒斯為代表的南方球隊,地域謾罵更是不絕於耳。

這種差距反應在政治上,就造成了國家分離的風險。北方認為南方成為了義大利發展的累贅,覺得自己勞動多,上繳的大量稅款卻要補貼南方的“窮鬼”。

這種不平衡導致的分裂勢力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愈加強大。一些義大利北部的右翼政黨要求自治,甚至是脫離義大利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

5.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為什麼要轉投協約國,又是以什麼為借口背離同盟國的

義大利原本是同盟國成員,開始觀望,後見戰爭對同盟國不利,轉而加入協約國作戰.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西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一戰爆發後,協約國全部滿足了義大利領土方面的要求。一戰爆發後,義大利借口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沒有同義大利磋商,宣布「中立」,企圖以參戰為條件,與交戰雙方討價還價,以便獲得更多的好處。後來,協約國滿足了義大利的全部要求,特別是答應給義大利的土地比德國許諾給義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國還借給義大利一大筆債款,於是,1915年5月,義大利向奧匈帝國宣戰,正式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
義大利的倒戈,打破了力量的平衡,導致了同盟國的戰敗。

6. 二戰盟軍攻入義大利後,為何不乘勢進軍德國,還要在諾曼底登陸

首先第一點:當時的盟軍雖然說經迫使義大利投降,但是在義大利北部德國部隊仍修建了大量的防禦措施,用於阻擋同盟國的進攻。當時的義大利由於地處丘陵地形,多山的環境非常不利於紅軍的大量裝甲部隊的作戰和使用,在此之前的幾次試探性進攻都遭到了德國軍隊的頑強抵抗而自身也損失慘重。

7. 義大利人為什麼要偷渡到歐洲

義大利本身就是歐洲的發達國家,且是歐盟區的成員,何來偷渡到歐洲一說呢?他們去歐盟另外的國家非常容易,不存在偷渡。

8. 二戰時期,為何義大利的軍隊一言不合就選擇投降

義大利當時之所以會如此輕易的就投降,主要是義大利人也明白自己的國家在軍事方面有著先天的弱勢。當時義大利人自己就明白自己國家的軍事實力非常弱根本就不用與其他國家作戰,選擇妥協之後可以避免一定程度的傷亡。除此之外,還有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隊曾經對義大利軍隊進行攻打,當時美國軍隊緊緊就炸死了義大利軍隊的40個人。要知道當時義大利軍隊總共有上萬人之多,但是這些人在知道自己軍隊死了40個人之後就主動向美國投降了。其他國家的軍隊就是不到戰爭的最後一刻絕不投降,但是這條法則似乎並不屬於義大利。而義大利之所以如此輕易的投降,其實是義大利人也知道自己在軍隊實力方面非常弱,根本就與其他國家無法比拼,所以為了能夠降低傷亡人數才選擇投降的。在他們看來反正也打不過,還不如提前投降。



9. 北京飛義大利為什麼要繞道俄羅斯走

北京飛義大利繞哪的都有。
我中轉過多哈,乘坐的是卡達航班。
中轉俄羅斯的肯定是俄羅斯航班。
說白了還是便宜唄,各個國家的旅客都拉到自己國家,然後再中轉調劑到不同國家,減少成本,不至於每個航班都很少人,我們旅客的機票也比直達的相對低一些。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義大利人要中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林區有什麼規劃 瀏覽:693
義大利為什麼崇拜狼 瀏覽:421
中國多少人在用海爾 瀏覽:105
目前坐什麼飛機可以入境越南 瀏覽:750
義大利在哪裡可以換歐元 瀏覽:142
伊朗在什麼的北部 瀏覽:355
哪個國家會幫伊朗 瀏覽:495
越南總統有多少錢 瀏覽:78
義大利面和披薩哪個更難吃 瀏覽:206
伊朗人做生意為什麼不收錢 瀏覽:851
義大利軍團叫什麼 瀏覽:10
怎麼看待伊朗襲擊伊朗 瀏覽:423
崇左和越南哪裡交界 瀏覽:438
伊朗人平時吃什麼 瀏覽:580
義大利在什麼時候幫助過中國 瀏覽:25
英語單詞印度怎麼寫 瀏覽:673
尼泊爾與印度哪個更窮 瀏覽:996
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數是多少 瀏覽:998
瓊海市裡哪裡有越南鞋批發 瀏覽:783
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朗的將軍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