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義大利托斯卡納地區,有什麼值得一去的地方
首先我先來介紹一下托斯卡納,托斯卡納被稱為華麗之都,因為它具有豐富的藝術遺產和極高的文化影響力。托斯卡納被視為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發源地,這里一直都有許多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和科學家。托斯卡納有獨特的烹飪傳統,它也是著名的葡萄酒生產大區,其中有布魯奈羅和古典奇安帝。
另外在這里生活的人們一旦有重要的事情或者是活動都在這個廣場上舉行。而且這里的住房都是面前著這個廣場,所以說這里的居民們都是不需要出門就可以聽到廣場祭壇上每天的彌撒。
總上,義大利托斯卡納地區值得一去的地方還有很多,而且在季節不同時期,值得游覽的地方也是不同的。
Ⅱ 義大利人文景點介紹
義大利人文景點介紹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亞平寧半島和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大島西西里島和薩丁島組成。義大利在北方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義大利人文景點介紹,歡迎閱讀參考。
【義大利人文景點介紹】
科洛塞競技場(Piazza del Colosseo)
科洛塞競技場(又譯羅馬斗獸場)是羅馬時代最偉大的建築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圓形競技場。位於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羅馬城中奧勒利安城牆內。古城結構保存良好,為世界典範。
斗獸場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也是羅馬帝國的象徵。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
天使的聖瑪麗亞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天使的聖瑪麗亞教堂是1563年米開朗基羅利用迪奧克來齊亞諾浴場溫水大廳廢墟改建的,而到了十八世紀1863年至1867年由凡維特爾(Luigi Vanvitelli)改變為現存的模樣。入口彷萬神殿,天井高91公尺,是當時建築上的極限。
米蘭大教堂(Duomo del Milano)
雄踞在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亦稱聖母降生教堂,多莫大教堂,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據說手已經被盜)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威尼斯(Venezia)
既有世上獨一無二的溫柔,又不乏歷史上地中海最強的高雅風景,東西方的橋梁。這座建於公元5世紀的世界著名城市位於義大利東北部,離大陸約4公里,坐落在威尼斯湖約11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150多條運河和400座橋梁縱橫交錯,把這118個島嶼聯成一個城市整體。威尼斯無可比擬的獨特外貌和豐富的藝術寶藏,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遊城市。
聖馬可廣場(Piazza del San·Marco)
聖馬可廣場被譽為最浪漫的廣場,鴿子是這里最大的特色;
嘆息橋,嘆息橋連接的兩座建築物分別是法院和監獄;一般來講,進入監獄的人都不會活著出去的,而嘆息橋就成為了他們最後唯一可以看見陽光的地方,因此,囚犯們經過這里的時候都會不自禁地發出一聲嘆息,久而久之,這些嘆息就嘆成了嘆息橋了……
羅馬(Roma)
這是屬於上帝和天使們的永恆之城,它建在由台泊河之間的七座山岡,幾經毀滅又幾度復興,歷史遺跡處處可見:君士坦丁門古競技場,四河噴泉、西班牙階梯……還有坐落市區天主教宗教地:梵蒂岡,又為之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都靈(Torino)
古老的文化藝術城市。城區多廣場,多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珍藏和建築古跡 。有聖喬瓦尼巴蒂斯塔教堂、瓦爾登西安教堂等以及豪華的宮殿 。沿波河左岸多公園。設有歷史、藝術博物館。還有創立於1405年的都靈大學、多所理工科高等院校和國家約瑟夫·弗迪音樂學院 ,以及現代科技研究實驗中心。
佛羅倫薩(Firenze)背負著文藝復興的碩果,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天堂,一個吸引大量國際遊客的旅遊城市。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給現代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重要歷史建築和歷史珍品。米開朗基羅廣場、維其奧古橋和附近的比薩斜塔等均是最重要的瀏覽景點。佛羅倫薩在義大利語中意為鮮花之城,它位於阿諾河谷的一塊平川上,四周丘陵環抱。文藝復興的概念在佛羅倫薩產生,自古希臘開始的悠久的歐洲文明從這里邁入一個新紀元。
比薩(Pisa)
為了紀念比薩城的守護神聖母瑪麗亞,1063年比薩人開始在城區東北角的廣場上建築具有所謂羅馬-比薩風格(Lomanesque - Pisa Style)的比薩大教堂(Duomo - the Kaccedral)。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諾(Bonanno Pisano)主持設計,另外還有一個圓形的洗禮堂和一個鍾塔,構成一組建築群,這也是義大利仿羅馬的建築之典型。正如照片上所看到的:在這組建築群中,洗禮堂位於主教堂前面,與教堂在同一中軸線上,鍾塔在教堂的東南角,這兩個圓形建築在空間上的大小、矮高、遠近搭配得當,顯得與主教堂非常和諧。
西西里島(Sicilia)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沒有到過義大利:因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義大利的美麗之源這是格斯在1787年4月13日到達巴勒莫時寫下的句子,這是他為尋找西方文化的根源第一次來到義大利。的確如此,這個地中海上最大的島嶼,也是義大利面積最大的省份,的確是一塊巧妙的土地,這里迷人的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景非常的和諧地融合為一體,自然有從古至今曾經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為證:這里曾經居住過希臘人、古羅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諾曼人、施瓦本人、西班牙人等,他們的文化已然印證在這里了。
維羅納
維羅納位於義大利北部,是有著25萬人口的義大利中等城市,它北靠阿爾卑斯山,西臨經濟重鎮米蘭,東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羅馬,從地理位置上看,它算得上是最好的軍事要塞,跟義大利眾多古城一樣,維羅納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城內至今依然保存著從古代、中世紀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大量紀念碑和一座完好的斗獸場。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這座寫滿仇恨和戰爭歷史的小城一直被人們看作軍事重鎮、歷史古城。
義大利的旅遊景點
1、威尼斯
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是義大利最著名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浪漫的旅行目的地之一。聖馬可廣場位於城市中心,周圍還有著名的大教堂。如果你是一個文化愛好者,威尼斯有世界上最具美感的傑作,還有無數的教堂、博物館和宮殿值得一去;如果你追求浪漫,你可以坐上一艘平底船來參觀,但記得多帶一些錢哦。最好不要在夏天去威尼斯,因為夏天遊客最多。
2、米蘭
米蘭是歐洲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也是義大利的`時尚之都。這里以時尚的商店和高檔餐廳而聞名。而且,米蘭還有很多讓人難忘的建築,從古老的新古典主義宮殿到超現代的塔和商業建築,都會讓你駐足。如果你想把文化和飲食與購物相結合,那麼米蘭就是你的首選。而且米蘭斯卡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劇院之一。
3、維羅納
維羅納因莎士比亞著名的喜劇羅密歐和朱麗葉而聞名,這里有義大利第三大羅馬競技場,幸運的話,你可以趕上這里的歌劇節。由於維羅納的羅馬古跡和古代城堡、城市風格和建築,這里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列。從這里可以到達義大利很多著名的湖泊,如加爾達湖和馬焦雷湖。
4、博洛尼亞
博洛尼亞是義大利的美食之都,以左派政治和富有而聞名。在不經意的閑逛間,你也許就會發現令你大吃一驚的廣場,可以讓你修下一下吃根冰激凌。據說這里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建於1088年。當然這里最著名的還是美食了,如義大利乾麵條、寬面和炸粉團等。
5、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是藝術愛好者的天堂。這里有無數的博物館,展出眾多著名的壁畫和雕塑。其中的兩個地方是必須去的:皮蒂宮和烏菲茲美術館,據說烏菲茲美術館是由米開朗琪羅的作品。
6、羅馬
來義大利一定要來其首都--羅馬。歷史綿延20個世界,是世界上最好的露天博物館。隨便在街上走走,你都會被這里的建築震驚。這里有很多世界著名的景點,如競技場、聖彼得大教堂、特萊維噴泉、梵蒂岡和萬神殿。如果你的假期時間充足,在廣場上坐下來喝杯咖啡或吃冰激凌,雖然有點貴。
7.索倫托和阿馬爾菲海岸
海岸可能是每個來義大利度假的人的首選。在著名的索倫托,你會品嘗到可口的利口酒、檸檬酒很很多葡萄酒。從這里還可以到達著名的龐貝古城。阿馬爾菲海岸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可駕駛海岸,所以如果可以的話租一輛車。但是夏天這里人會很多。
8.撒丁區
義大利最大的島嶼撒丁島是很多當地人和富有的球員的度假目的地。這里安靜而又閑適,唯獨夏季會非常擁擠。撒丁島的海岸世界著名,有令人驚艷的沙灘和清澈的海水。和歐洲眾多的沙灘相比,這里的城市氣息不嚴重,也沒有鋼筋水泥建成的酒店。大多數住所都很雅觀。
9.普利亞區
如果你希望嘗試真正的義大利風格,你可以來普利亞區。這里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碧藍海水和沙灘、美味的烹飪、令人嚮往的巴洛克小鎮和風景如畫的橄欖樹和果園。
10.西西里島
西西里島是地中海最大的島嶼。和撒丁島一樣,這里也有極佳的沙灘和可口的食物,但是這里會相對便宜一些。西西里島是一個傳統的純朴島嶼,豐富的文化和建築、藝術、美食、文學和音樂混合。海岸的東部更加發達遊客也較多,而西部的海域未開發的較多。一定要去趟賽麗濃特,這是一個包括5個廟宇的古代建築。
;Ⅲ 文藝復興產生於哪裡
文藝復興運動首先開始於義大利的佛羅倫薩。
從13世紀中期開始,佛羅倫薩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城市開始擴建,在1284年開始建造第三道城牆,這個工程歷時半個世紀在完成,城區面積大范圍擴大。14世紀初,一條連接比薩和佛羅倫薩的大道建成,使佛羅倫薩發展商品經濟獲得了良好的條件。
1289年佛羅倫薩共和國廢除了農奴制,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但是並沒有獲得土地,他們只好到城市裡的手工作坊里當顧工,這為佛羅倫薩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
14世紀初,佛羅倫薩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毛織行業、呢絨深加工業和銀行業是其三大支柱產業,其中毛織業發展最快,毛織業是佛羅倫薩繁榮昌盛的根基。商人和銀行家們雖然也為佛羅倫薩的繁榮作了重大貢獻,但這不是佛羅倫薩在13世紀經濟大發展和人口猛增四倍的主要原因。這個奇跡是由毛織工業創造的,它為成千上萬的工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14世紀初,佛羅倫薩的毛紡織手工工場已經普遍使用僱傭勞動力,已經具備較充分的資本主義性質。毛織工業將佛羅倫薩的社會上層和下層納入了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經濟體系之中。佛羅倫薩的毛織業是當時發展程度最高的資本主義企業。
毛織業的發展還帶動了佛羅倫薩國際貿易號銀行業的發展,使得佛羅倫薩的市民階級手中掌握了巨大財富。在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的市民階級從顧工身上攫取了多少財富呢?以14世紀毛織行業為例。
14世紀的佛羅倫薩商人喬凡尼·維蘭尼所著的《編年史》中得知,當時佛羅倫薩呢絨製品的總價值為120萬佛羅林。從14世紀的《阿爾伯蒂家族賬冊》的記載中推算出每年的利潤率為百分之二十,這個水平在當時具有普遍性。由此可以推算出14世紀佛羅倫薩每年毛織業的顧工創造的剩餘價值為20萬佛羅林,相當於每年70萬克黃金。這筆財富是佛羅倫薩得以強大的關鍵所在。另外,因為商業資本和銀行資本都來自於產業資本,也就是說經營商業和銀行業獲得的財富也源於產業顧工創造的剩餘價值。
在14世紀30年代,佛羅倫薩從事毛織工業的人口為3萬人,平均每人每年創造了23.3克黃金的剩餘價值。這些財富使得佛羅倫薩資產階級發財致富,使他們有經濟能力從事或贊助文藝復興運動。
14到15世紀,隨著佛羅倫薩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誕生,由富商、企業主構成的市民階級日益擴大。在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薩的市民構成了人文主義者的主體。
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積極從事商品經濟活動,在市場上,所有人都以私人交易者的身份出現,買主賣主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人身都是自由的。商品交換的原則是自由買賣、平等交換。交換的目的是獲取利潤。人們感受到了自由平等的可貴之後,就對教會的思想禁錮無法容忍了。他們反對以神為中心,提倡以人為中心,宣揚個人的自由平等與追求財富的思想。最終產生了文藝復興運動。
Ⅳ 世界上最貴的游泳池,體驗一次就要2000元,為什麼依舊有這么多人排隊體驗
現在這個社會過於匆忙,人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打拚好,難有自己的閑暇時間來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且長時間進行在工作里可能都忘了與身邊的人相處,也忘了該如何保護自己保養自己。畢竟人人都有老了的時候,所以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就應該想到這點,應該從養生的角度來過完這一生,不要到老了以後再後悔。
可以說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非常的富足了,所以這些錢對於人們的身體來說還是非常值得的,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在這里可以體驗到別的地方體驗不到的東西,這才是人們最在意的,因為人總是對那些更高的東西有著特別的執著,所以說來這里,可以說是體驗到了完全沒有體驗過的感覺,那種專業的設備所帶來的興奮。
Ⅳ 歷史上有艾吉奧這個人嗎
歷史上沒有艾吉奧這個人。
艾吉奧的全稱叫做佛羅倫薩的艾吉奧·奧迪托雷,是多平台動作游戲《刺客信條2》《刺客信條:兄弟會》《刺客信條:啟示錄》的男主角。
在游戲當中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貴族,在目睹父兄被聖殿騎士所害後繼承了父親喬瓦尼·奧迪托雷的刺客衣缽,最終成長為刺客組織歷史上繼先驅阿泰爾後的又一位偉大刺客導師。
(5)文藝復興義大利的人在哪裡游泳擴展閱讀:
《刺客信條2》主要講述了Desmond在刺客信條1之後本來是准備要處死的,但是Lucy幫他逃了出來,和另外兩個現代刺客會合。
為了找到伊甸園聖器的下落,Desmond不得不再次進入刺客兄弟會的機器Animus 2.0,這一次他成為了中世紀佛羅倫薩的貴族Ezio Auditore。
Ezio的父親和兩個兄弟被陷害以後,他在自己的叔叔Mario Auditore的幫助下脫離險境,並且知道自己的家族是刺客家族。
於是他開始自己的復仇之路。在復仇的過程中,Ezio慢慢知道了伊甸園聖器的事,並且自己也在慢慢成長。
直到有一次聖殿騎士從外地運回威尼斯一件很重要的物品,被Ezio奪到,原來就是金蘋果。於是Ezio發現一個事實。
就是在羅馬有一件伊甸園聖器教皇權杖,它和金蘋果結合就能打開一些秘密。於是刺客們就前往羅馬,一來為了殺死陷害Ezio一家的羅馬教皇Rodrigo Borgia,二來為了搶奪教皇權杖。
誰知Rodrigo早有準備,反刺傷了Ezio,搶了他的金蘋果。但是Rodrigo沒有刺客的血統,結合了教皇權杖和金蘋果,但卻無法激活。
而後Ezio趕來,兩人赤手空拳搏鬥,Ezio最終勝利,但心一軟沒有殺死這位陷害自己一家的幕後主使,Rodrigo逃脫。
Ezio身為正統刺客,發現自己的血統使兩件伊甸園聖器合體激活,打開了羅馬教堂地下的一間密室,而密室中出現的影像卻是給後來人。
也就是給現代正統刺客Desmond的信息。然而回到現代,正在此時,聖殿騎士出現,Lucy和Desmond不得不展開戰斗,Desmond通過Animus的血統效應已經學會了Ezio的一些技能,擊退了聖殿騎士以後逃離。
Ⅵ 告訴我點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事情
一、文藝復興中的義大利史學
義大利作為近代史學的發祥地,自然有其歷史基礎,首先,義大利作為古羅馬帝國的核心地帶,長期保留了古羅馬文化的遺跡、文物,隨處可見古典文化的殘留,容易產生對古羅馬的懷古情緒;第二、中世紀後期義大利的城市史學著述權主要被世俗掌握,被教會控制很少;第三、義大利在地中海商路中的便利地位,使那裡很容易有大量的古典文獻進入,家上城市史學保留的大量史料,便利了義大利史學在這個時代的發展。
近代史學的發端,在佛羅倫薩, 佐凡尼·微拉尼(Giovanni Villani,1271-1384年)和馬提奧·微拉尼(Matteo Villani,?-1363年)兄弟所著之《佛羅倫薩史》便是其標志。在該書中,作者大膽地對所記載的歷史進行獨立的分析,用類似古典史學中的「人」的判斷代替了教會史學中「神」的判斷。
在這以後,李維等古代史學家倍受推崇,拉丁文寫作風靡一時,列奧那多·布魯尼(Leonardo Bluni,1369-1444年)和波基奧·布拉肖利尼()是其中的佼佼者。
布魯尼在其代表作中剔除了傳說部分,因此被古奇在《19世紀的歷史學與歷史學家》中稱為「在原則上使用批判方法的第一個歷史學家」。?
布拉肖利尼的《時運無常》則大大激發了人們對古羅馬文明的興趣。
到15世紀時,以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1469-1527年)和圭恰迪尼(Guicciardini,1482-1540年)為標志人物,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史學達到了顛峰。
馬基雅維利以《君主論》最為著名,在該書中,他以人性惡為理論基礎,提出了一整套政治理論。他的《佛羅倫薩史》則是將他的政治理論貫徹到歷史研究中,反過來為他的政治理論尋找到新的支持。
政治與歷史的高度結合不僅是馬基雅維利史學的特點,也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歷史學的特點。這一方面是延續了中世紀城市史學一些非教權的傳統,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鞏固世俗政權的需要。
圭恰迪尼是馬基雅維利的繼承者,起代表作為《義大利史》,該書中,圭恰迪尼將義大利看成一個整體,是前所未有的眼光,也是馬基雅維利希望義大利統一的思想在其學生這里的體現。
考古學和校勘學也是興起於15世紀的義大利。~gi,8H
弗拉維奧·比昂多(Flavio Biondo 1393-1463年)是考古學的奠基人,其系列作品《著名的羅馬》《復興的羅馬》和《勝利的羅馬》被認為是考古學的奠基之作。比昂多的另外一個貢獻就是提出了「中世紀」的概念,與文藝復興時代普遍將中世紀形容成一無是處的觀點不同,他認為中世紀是歷史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階段
。
文獻校勘學的奠基者是洛倫佐·瓦拉(Lorenzo Valla,1407-1457年)。瓦拉是個修辭學家,但是他認為歷史學是一切知識的根基與核心。瓦拉通過將基督教重要文獻《君士坦丁贈禮》和古代、中世紀的拉丁文進行文法對照並參照其他材料證明了《君士坦丁贈禮》實際上是偽作。1440年,他發表了他的這一成果:《君士坦丁贈禮的證偽》。<
《證偽》引起了史學界對史料辨偽的重視,文獻校勘學也從此誕生。>
二、宗教改革前的歐陸史學*
義大利的人文主義史學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的開展而影響擴大。
法國最先受到義大利人文主義史學的影響。菲利普·科曼(Philippe Commynes 1445-1511年)的作品《回憶錄》中,作者給予義大利當時的文化以高度的評價。>
不過,科曼的《回憶錄》本身不是一部正式的歷史著作,另外一位人文主義者羅伯特·蓋岡(Robert Gagain 1433-1501年)則是以歷史學為目的而寫了《法蘭克人的起源和事業紀要》,蓋岡在該書中一反中世紀史書中大量引入傳說的做法,剔除了傳說,體現了求實與人本的史學精神。
德意志的早期近代史學中人文主義色彩要淡得多,所以蘭克認為,德意志的近代史學少了人文主義史學的環節。
德意志史學受義大利人文主義史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史料整理與考據方面,特利提密阿斯(Trithemius,1462-1517年)是最早的德意志人文主義史學家。但是由於宗教改革最早在德意志興起,所以那裡的史學很快就捲入到宗教改革的旋渦中了。
西班牙的組里塔(Zurita,1512-1580年)是西班牙史學的轉折人物,他在《阿拉貢年代紀》中以文獻記載而非傳說為根據,開啟了西班牙近代史學的大門。
葡萄牙最早的人文主義優秀史學家是谷斯(Goes,1507-1573年),著有《西班牙史》、《葡屬印度史》等。k
三、宗教改革影響下的歐陸史學
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最早掀起了波瀾。如同古羅馬時期傳教的需要促進了教會史學的誕生一樣,路德派新教為了與天主教論戰,也需要編寫符合他們的世界觀與教義的歷史著作以證明他們的觀點。
佛拉西阿斯(Flacius,1520-1575年)等是編寫的《馬格德堡世紀》就是這個時期典型的論戰用的史學作品。該書完全是一部史料堆砌的作品,寫作水平差得夠可以,僅僅以攻擊教會為目的的資料匯編罷了。不過該書的效果很好,在它和它的同類作品的影響下,當時的德意志掀起了全力攻擊教會的風潮。教會也不得不反擊。U
正當路德派在德意志與天主教會論戰的時候,法國也進入了宗教沖突時期,胡格諾與天主教同樣以歷史為武器,為自己辯護,向對方攻擊。
這個時期,「回憶錄」仍然是法國史學的主流,這些回憶錄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並不那麼專業,但是它們的作者在寫作的時候,大量的個人價值判斷已經貫穿其中,與中世紀那枯燥、缺少個人色彩的教會史學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成為讀者喜歡的寫作方法。在這一環境的影響下,編年史也加入了作者對時間的解讀。5F~q
與天主教徒擅長回憶錄和編年史相比,胡格諾們則在具有近代意義的歷史寫作方面具有重要的位置。勒盧阿(Louis Le Roy,1510-1569年)與讓·波丹(Jean Bodin,1530-1569年)便是當時新史學的集大成者。/k;kEQ
勒盧阿認為,人類的知識是無窮的,並且每個時代人類已掌握的知識都在不斷積累。勒盧阿還發展了世界史的視野,將當時的歐洲視為那個時代文明發展的最高階段,這個思想成為後來西歐中心論的萌芽。^
波丹的代表作《易於理解歷史的方法》是近代以來第一部真正的歷史理論著作。該書中,波丹除了總結歷史學的作用、方法等理論以外,還提出了極力進步的觀念,否認「黃金時代」的存在,認為人類社會是向前發展的,這既與古典的循環論、倒退論不同,也與教會史學神本的進步論不同,是人本的進步論。這種觀念一直到20世紀初都是西方史學的主流觀念。波丹還初步提出了「地理決定論」。ll:h2t
宗教改革時期的義大利,由於是羅馬教廷的所在,所以面對新教的挑戰,義大利出現了反宗教改革時期。YO
為了復興天主教會,特倫特宗教會議提出了天主教復興計劃,編寫了《教會編年史》以反擊《馬格德堡世紀》等新教史學的挑戰。一度在論戰中取得上風。RZ`ly
但是這種局面卻被一位威尼斯的天主教徒彼耶·鮑羅·薩皮(Pier Paolo Saipi,1552-1623年)改變。薩皮雖然是天主教徒,但是他是個人文主義者。他在他的《特倫特宗教會議史》中指出:特倫特宗教會議的結果是造成了歐洲宗教上的分裂。2:-MEA
隨著宗教改革的深入,新教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獲得了勝利,這一點在尼德蘭十分突出。^xuM
文藝復興時代的尼德蘭是個動盪的地區,天主教和新教的沖突十分激烈。因此,兩派史學也在激烈地碰撞。在16、17世紀,尼德蘭的商業日益繁榮,為資本主義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新教與天主教的斗爭中,新教逐漸占據了上風,新交史學成果也十分豐富。新教史學作為新意識形態的一部分,促進了尼德蘭革命的發生,而尼德蘭革命的成功,又為尼德蘭的史學提供了活力。mP
赫夫特(Hooft,1581-1647年)是尼德蘭這個時期最偉大的史學家,有「荷蘭的塔西陀」的美稱。y'e<3
總的來說,民族主義和人文主義是這個時期西歐大陸史學的主要特徵,這對民族國家的形成發展有促進作用。jI:
四、近代早期的英國史學e'(R
英國在地理上孤立於歐洲大陸之外,不過這里並沒有錯過文藝復興的潮流,相反,獨特的英國,造就了最偉大的莎士比亞。W (~
但是,與文學相比,英國在這個時代的史學成就就比較暗淡。一直到16世紀以前,英國的史學始終被中世紀延續下來的編年史傳統所統治,突破很有限。KnM-0t
一直到托馬斯·莫爾(Thonas More,1478-1535年)的時代,才有了改觀。作為英國文藝復興的大家,莫爾的史學著作《里查三世史》以古典史學為模仿對象,用散文式的歷史協作方法代替了編年史的記錄方法,他的這個嘗試得到了英國讀者的認可,使英國史學開始了近代化的過程。!$
英籍的義大利人波利多爾·維吉爾(Polidore Vergil,1470-1555年)於1534年出版了《英國史》,這部著作在史料收集、批判、使用上都超過了同時期的英國史學界,頗有義大利史學的風范,使之成為了英國近代史學的一個榜樣,突進了英國史學最終擺脫了編年史的束縛,加快了近代化的過程。 iO\Z{
1586年出版的,由威廉·坎登(William Camden,1551-1623年)寫的《大不列顛志》是英國史學史上一部劃時代的著作。該書為英國考古學、歷史地理學、物質生活史方面打下了十分良好的基礎。9*
走上近代的英國史學尤其重視的是歷史著作的可讀性,因此,在處理可讀性真實性的時候,出現了一些矛盾。Kj$Es
著名哲學家F·培根就為了可讀性和證明自己的觀點而刻意使用一些片面的材料甚至篡改一些材料,將歷史解釋凌駕於歷史真實之上。%dL#
而另外一為著名歷史學家克拉林敦(Clarendon,1609-1674年)在這一點上就做的很好。雖然由於立場決定了他對英國革命的認識有不少的錯誤,但是這種無意的扭曲在他認真求實的態度面前就次要得多,就連19世紀的史學大師蘭克也認為他是「一位使人尊敬的正人君子」。能得到蘭克的如此評價,可見克拉林敦確實是史家的一位楷模。Jg@
五、博學時代R7A
古典時代開始,西方就已經有了批判史料的意識,古典史學家注重求實,因此也重視材料的真實性,並在史料批判上有探索和心得。nf&gM
但是在中世紀的教會史學統治下,大量荒誕不經的神跡、神話普遍深入到歷史著作中。VM
文藝復興以後,隨著古典精神的復甦和揭露教權的需要,史料的地位也日益提高。hEO
宗教改革中由於發生了史學論戰,雙方都要收集大量史料來支持自己的觀點,直接刺激了人們對史料的重視,而當時的宗教戰爭使大量的檔案、文獻流落市場,也使很多學者可以努力收集一些原本不公開的材料。=afX
16世紀末到18世紀早期,史料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現了一大批致力於整理史料的學者,這個時代被稱為「博學時代」。UUk4b$
博學派的第一位學者是法國的皮埃爾·匹陶(Pierre Pithou,1539-1596年),他不僅自己整理、編輯了大量中世紀文獻,還將其作為了一個系統工作成為法國博學派的主要任務,在其去世後,以度申(Duohesne)為代表的法國博學派史學家長期繼承奠定了法國成為近現代史學大國的基礎。R
之後,聖摩爾修道院成為了法國博學派的主要陣地,被成為是聖摩爾派。該學派創始人是修道士路克·達希里(D'Achery,1609-1685年)。據統計,僅僅在17世紀就能從其中找到105名著名學者。)Ra*
除了法國以外,博學派在其他地區和國家也碩果累累。比如比利時的波蘭達斯派等等。f
博學時代是文藝復興與啟蒙時代的過渡階段,這個時期,學者們在史料學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為歷史研究積累了大量的可信材料,從而推動了歷史學的科學化,為18世紀歷史學適應以理性為號召的啟蒙時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Ⅶ 關於義大利的四十個冷知識,你全知道嗎
義大利,全稱義大利共和國,位於歐洲大陸,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02萬(2018年),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是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十三世紀末的義大利更是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義大利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七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米蘭不僅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重心,更是世界 時尚 首都。
1、公元117年,羅馬帝國最強的時候,整個地中海都是它的私家游泳池。
2、據說溫州人在佛羅倫薩旁邊的普拉托,僅服裝廠就有六七千家,我們買的義大利名牌基本上都是溫州製造。
3、義大利擁有世界遺產55項,包括自然遺產5項,文化遺產50項,在數量上與中國並列世界第一。
4、在義大利境內,其實還有4個其它國家,只不過被隱藏了。分別是: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騎士團、塞波加大公國,因此在羅馬還有個景點,叫做一眼看三國!
5、每天都會有大量遊客來到著名的羅馬許願池,大家心揣虔誠,許下願望,然後將硬幣由左手投進池中。就這樣,許願池每天平均入賬3800歐,這哪是許願池啊,這不就是聚寶盆嘛!
6、在義大利,如果我們去快餐店購買薯條,就會發現原來真的只有薯條,番茄醬是要另外收費的,而且不支持續包哦!
7、在義大利吃飯的話,千萬不要太過糾結,因為即便是你千挑萬選得到了那個餐廳,其實菜單都是差不多的,而且根本不像電影裡面需要提前預定。
8、跟中國的地鐵不同,義大利地鐵是帶窗戶的。所以如果在義大利坐地鐵,感到腦袋後面嗖嗖涼風,是很正常的事情。
9、 時尚 愛美的義大利人,戶外運動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義大利人認為皮膚黑黑的女孩,才是最美最 健康 的!
10、義大利的足球 歷史 悠久,戰斗值非常高,而且義大利球迷也是毫不遜色,義大利球迷稱自己是tifosi,原意是斑疹傷寒症患者,以顯示他們的痴迷程度!
11、義大利人以羅馬為分水嶺,意南和意北互相看不起,義大利經濟強的城市,大多都集中在北部,比如義大利的經濟中心米蘭,「 汽車 之都」都靈,海港熱那亞等等,而南方城市,整體發展要遜色許多,比較大的城市也只有那不勒斯、巴勒莫、巴里等。
12、米蘭時裝周是國際四大著名時裝周之一,而且在四大時裝周中,米蘭時裝周崛起的最晚,但卻後來居上,所以義大利米蘭時裝周,一直被認為是世界時裝設計和消費的"晴雨表"。但其實義大利時裝周的誕生地,不是米蘭,而是佛羅倫薩。
13、義大利人對披薩是認真的,不僅有專門的披薩標准協會,甚至還向申請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義大利人對披薩原料有著嚴格的要求和細分,比如製作披薩需要使用0號或者00號小麥粉、用自製番茄醬和燃木烤箱等等。
14、自恃品味高雅的義大利人,喝咖啡也是有規有矩,他們認為只有純粹的espresso意式濃縮黑咖啡才能稱得上是咖啡,而加了奶和糖的星巴克只能算是咖啡飲料而已。
15、因為《深夜食堂》而火爆的那不勒斯義大利面,其實是一道地地道道的日本料理,就好像揚州炒飯不是揚州的一樣,杭州小籠包也不一定非得是杭州的!
16、我們常玩的撲克牌中只有方塊K是沒有拿劍,也不是正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凱撒,沒有正臉是因為雖然他是羅馬帝國的奠基人,但從未稱帝,40歲之前,只是一個普通公務員,手上拿的是羅馬執政官的儀仗工具「束棒」,這也是羅馬方式公職人員的權力象徵。
17、雖然義大利是歐盟成員國,流通的也是歐元,但許多時候,他們甚至不用貨幣。比如你去買香煙,餘下的零錢可能會給你幾張好看的郵票。
18、作為世界上最大最正宗的紅酒產地,義大利紅酒有著悠久的 歷史 ,據說世界上最好的紅酒都產自於義大利貴族酒庄。
19、雖然只有我們的一個省那麼大,但作為西方世界的發源地,據說世界上有60%的藝術珍品都藏於義大利,當然,前提是咱們先暫且不論它們是怎麼去的!
20、義大利是世界上電梯最多的國家,據說還進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21、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帕加尼等跑車品牌都是義大利的,就連布加迪的創始人埃托裡布·加迪也是在義大利的出生的!
22、創立於1932年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曾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一度停辦,最高獎項為"金獅獎",感興趣的可以感興趣一下!
23、2019年,義大利成功獲得2026年冬奧會的主辦權!之前,義大利曾經3次舉辦奧運會,分別是1956年冬奧會、1960年夏季奧運會和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
24、義大利美女比例世界第三,僅次於烏克蘭,西班牙。而且義大利的帥哥比例世界第一,應該沒有異議吧?
25、在義大利中部的奧托納,有一個全天供應紅酒的噴泉,而且是完全免費的。只不過這個噴泉談不上多麼壯觀,因為它更像是一個飲水器,任何人都可以從中喝酒,據說主要是為了給那些卡爾多納朝聖者解渴。
26、1928年投入使用的義大利那不勒斯中央纜車,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使用最多的纜車之一。時至今日仍作為那不勒斯市公共交通系統的一部分,每年載客人次上千萬。
27、其實義大利不光是歐洲烹飪之祖,同時也是現代西餐餐具的發明者。義大利是西方諸國中,最早以叉代手的民族,據說主要是為了更方便地吃義大利面。
28、義大利的水城不只有威尼斯,米蘭曾經也是一座水城,雖然水沒有威尼斯那麼多。據說整個運河系統耗時700多年才得以建好,但雷人的是,這個系統剛剛建好之後不久就被關閉了。
29、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西西里島在義大利最南部,面積2.57萬平方公里,是地中海上最大的島嶼。
30、撒丁人是義大利人口最大的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撒丁島上。而弗留里人屈居第二,是義大利的東北人。
31、義大利北部古城維羅納市中心附近,卡佩洛街27號,是莎士比亞創作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女主角朱麗葉的故居,而且朱麗葉的墓地就在維羅納市的一座修道院里。
32、奧特朗托是義大利最先看到日出的地方,奧特朗托有座著名的燈塔,據說每逢新年伊始,會有很多小資情調的人,專程來到這里來看新年的第一縷陽光!
33、 歷史 上,義大利的黑人球員很少,除了我們都很熟悉的巴神巴洛特利,而來自佩魯賈的中場球員李維拉尼,是義大利國家隊 歷史 上第一個有著黑血的球員。
34、《亮劍》中獨立團團長李雲龍引以為傲的義大利炮,其實並非產自義大利,而是在1897年由法國研製的M1897型75mm火炮,是世界上第一款裝有反後座裝置的火炮!
35、1957年,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義大利是六個創始國之一,被當時的西方媒體稱之為阿爾卑斯山南面的奇跡!在當時,經濟增長速度僅次於日本和德國。
36、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脈,同時也是是個巨大的分水嶺,歐洲許多大河如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等均發源於此。
37、威尼斯是義大利北部威尼託大區首府,威尼斯省省會,世界著名的 歷史 文化名城,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亞得里亞海的女王、橋城等美稱。
38、義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伽利略等都是義大利人。
39、成立於1088年的博洛尼亞大學,是世界上的第一所大學,有」大學之母「的美譽。
Ⅷ Artlib線上展覽 | 大海成全了夏天的一半快樂·沙灘名作展
夏日入侵企畫《想去海邊》
搭配BGM,體驗更佳~
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在這里,你會知道盛夏旅行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在這里,你會細細感受奔涌的海浪、怡人的海風。
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在這里,你會著迷於波光瀲灧、清澈盪漾的海面。
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在這里,你會陶醉於遊人發自內心的希望和喜悅。
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在這里,你會盡情享受碧海、藍天、陽光和沙灘。
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在這里,你會度過一段悠閑愜意的夏日時光。
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在這里,對!就是最下面,評論有驚喜哦~
Summer & Sea
碧
海
藍
天
《夏日裡的布萊頓海灘》
美國 愛德華·亨利·珀特哈斯特 油畫
美國印象派畫家愛德華·亨利·珀特哈斯特(Edward Henry Potthast)以描繪夏季海灘遊客和波光粼粼的海景聞名。珀特哈斯特畫作主要描繪的是婦女和兒童。因為那時候火車、公車和地鐵等公共交通興起,方便了市民去海灘遊玩。男人每周需要工作五天半到六天,很少工作日出現在海邊。這幅畫很可能是珀特哈斯特在工作日創作的。
《單桅小帆船》
西班牙 華金·索羅拉·亞·巴斯蒂達
1909年 油畫 高100cm 寬110cm
1909年夏天,索羅拉覺得自己在繪畫上已能以明確的形態、很明亮的光線,大量使用藍色、黃褐色和白色,駕輕就熟運用自如。如《單桅小帆船》主角小男孩和他的小船隨著浪潮准備出航,水波粼粼將他們的倒影弄得支離破碎,技法十分高明。
華金·索羅拉·亞·巴斯蒂達(Joaquín Sorolla y Bastida)1863年2月27日出生於西班牙的瓦倫西亞。西班牙著名印象派畫家。1923年8月10日去世,享年60歲。是世界上出產作品最豐富的西班牙畫家之一,目前世界各地收藏在冊共有2200餘幅。
《游泳》
西班牙 華金·索羅拉·亞·巴斯蒂達
1905年 油畫 高90cm 寬126cm
時間是1905年的夏天,地點哈維亞,這幅畫畫家大量地採用強烈的色調,非常光鮮的顏色,雖然沉重些,這是由於來自阿利坎特海岸一角翡翠綠和旋藍的海水之故,也因此把小孩們裸露的身子更加突顯,這里沒有白色,但仍不失畫家海灘畫一貫有的特性,那便是用急促不安的筆觸來傳達海水湍急流動的速度。
《 瓦倫西亞海灘的孩子們 》
>>>>>>滑動查看細節
西班牙 華金·索羅拉·亞·巴斯蒂達
1908年 油畫 高81cm 寬106cm
小孩光溜溜的身子披著一層海水,在陽光照耀下閃爍發亮像發光體一樣,是索羅拉海灘畫作的特點,他的畫散發出生命的朝氣,讓人感受到陽光的熱力,豐富的色彩為整個畫面帶來鮮艷明快,有種喜悅的因子在里頭!
《兩姐妹》
西班牙 華金·索羅拉·亞·巴斯蒂達
1909年 油畫 高175cm 寬115cm
《兩姐妹》在處理上的確像是用大筆淡刷的草圖一樣。這幅畫以漸層的藍色系組合成,人物腳下飽含海水的沙灘變成了吸收光線同時反射光線的一面鏡子。
《海邊散步》
西班牙 華金·索羅拉·亞·巴斯蒂達
1909年 油畫 高205cm 寬200cm
畫家的妻子和大女兒瑪麗亞是畫中人物,畫面充滿動態,有新的光線和新的成分在畫里,雖仍是黃昏落日余暉,但是畫家第一次將光變得柔和甜美,面紗、闊邊草帽和陽傘再次刻畫出動勢,加強散步者優雅的行姿。
《鹿特丹港》
法國 保羅·西涅克
1907年 油畫 高87cm 寬114cm
在1960年,西尼亞克(Signac)到訪了鹿特丹的港口,並且印象非常深刻。在一張畫有海港場景的明信片上他寫下:「從我的窗口看去,多麼的勤勞!我很熱情,但很驚訝。」他在一年後以一張素描為基礎畫了這件作品,這件素描也在Boijmans Van Beuningen博物館收藏著。這獨特的顏料的組合創造了這閃爍的光線的效果。
保羅·西涅克(Paul Signac, 1863-1935), 法國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點彩派(Pointillism)創始人之一,他主要畫風景,且經常使用點彩派技法作畫 。1863年11月11日生於巴黎,1935年8月15日卒於同地。早年學建築,後轉而學繪畫。1884年與G.修拉交往後,開始接受新印象主義理論,並成為這一運動的骨幹人物。作品富於激情,善用紅色作為基調,代表作《聖特羅佩港的出航》、《馬賽港的入口》等色彩鮮明和諧,使遠近產生秩序感。晚年思想進步,同情社會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
《 埃特勒塔,波濤洶涌的大海 》
法國 克勞德·莫奈
1883年 油畫 高81cm 寬100cm
《波濤洶涌的埃特爾塔海岸》(Agitated Sea at Etretat)描繪了埃特爾塔旁波濤洶涌的大海。埃特勒塔是法國諾曼底海濱的浪漫聖地,是法國第一海岸。埃特勒塔海岸綿延數公里,面向大海一面山崖被海水和海風削成筆直的峭壁,山崖是特別的白灰色,如同一堵巨大的白牆。峭壁上鬼斧神工,自然地開鑿出幾個「拱門」、「天橋」,頂天立海,氣勢磅礴。埃特勒塔小鎮,因其阿瓦勒Aval懸崖像大象的鼻子等自然風光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而聞名於世。「阿瓦勒拱門就如同一隻將鼻子伸入水中的大象。」
《神奈川沖浪里》
日本 葛飾北齋
1830年 版畫 高25.7cm 寬37.6cm
《神奈川沖浪里》是日本畫家葛飾北齋於19世紀初期創作的一幅彩色浮世繪版畫作品。
該畫作描繪的是神奈川附近的海域洶涌澎湃的海浪,浪里有兩條奮進的船隻,英勇的船工們正為了生存而與大自然進行著驚險而激烈的搏鬥,表達了人們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整個畫面不僅採用了大膽而直截了當的構圖和造型手法,而且採用強烈的動與靜的對比渲染,呈現出瞬間即逝的千姿百態和令人目眩的豐富表情。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かつしか ほくさい 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高、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陽
光
沙
灘
《在海邊玩耍的小男孩》
>>>>>>滑動查看細節
芬蘭 阿爾伯特·埃德爾費特
1884年 油畫 高90cm 寬107.5cm
這幅畫介於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之間,描繪的是三個小男孩在海邊玩小帆船的情景。埃德爾費特對背景、光線、人物的生動描繪,讓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我們時空穿越回1884年的這片海灘上,愜意地坐在不遠處,含笑觀看他們玩耍。
他是芬蘭現實主義繪畫的主將,是芬蘭唯一一位融人歐洲大陸畫壇的畫家。他在法國的繪畫作品位於現實主義與印象主義之間;在芬蘭,他的作品被視為革命性的藝術。他與杜塞爾多夫畫派斷然決裂。1870年左右,他在安特衛普接受訓練,在那裡掌握了歷史浪漫主義畫法。1874年,他到巴黎深造,進入熱羅姆在美術學院的畫室。他在1878年受到左拉的小說《小酒館》的影響,與他的同學巴斯蒂安-勒帕日和達尼昂-布弗萊一道,在70年代末開始到戶外寫生、繪畫。他在巴黎藝術圈的首次成功源自他繪制的肖像畫(《帕斯德》,1885,奧塞博物館),但是,印象派對他的影響更體現在他的速寫中,而非大幅畫作中(《盧森堡公園》,1887,赫爾辛基,N.G.)。1890年,他回到了芬蘭,將法國的戶外作品帶回芬蘭,並為祖國的獨立運動做出貢獻——完成了愛國主義的歷史畫(《1808-1809年戰爭期間的芬蘭戰士》,1892,芒塔[Màntta],戈斯塔?塞爾拉奇烏斯基金會)。
《海灘邊的人像》
法國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1890年 油畫 高52.7cm 寬64.1cm
這張作品大約創作於1890年,描繪的是法國南部的蔚藍海岸,畫面灑滿陽光,沙灘上還有兩個女性人像。其中一個女性坐著,雷諾阿描繪了她的側面,她的右手舉著一把沙灘陽傘。右邊的那個女子站立著,手拿一個提籃,兩人正在交換神色。她們邊上還有一條小白狗,海水前還站著一個穿著藍色衣服的小男孩,好像正往海里投擲物品。站立的人物成為畫面中垂直的標桿,將水平的帶狀前景、水面、天空全都連接起來。
畫面中的女人們看起來無憂無慮,既不在工作也不在陪伴男性。這幅作品完成於雷諾阿職業生涯的後期,當時,藝術家已表現出對工業化和機器的懷疑,這張安靜的海景表達了對平凡簡朴之美的懷念。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印象派重要畫家。1841年生於法國Haute-Vienne的小鎮里蒙(Limoges),後來隨家搬遷到巴黎。印象畫派成員之一。以油畫著稱,亦作雕塑和版畫。
早年當過徒工,畫過陶瓷、扇子、窗簾等。曾從學院派畫家格萊爾(Charles Gabriel Gleyre, 1806—1874)學畫,後受德拉克洛瓦和庫爾貝的影響,對魯本斯及法國18世紀繪畫有較深的研究。在創作上能把傳統畫法與印象主義方法相結合,以鮮麗透明的色彩表現陽光與空氣的顫動和明朗的氣氛,獨具風格。作品有《包廂》、《遊船上的午餐》、《小瑪高脫像》、《煎餅磨房的舞會》等。
《在海邊》
法國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1883年 油畫 高92.1cm 寬72.4cm
雷諾阿很有可能是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完成了這幅作品,將他的模特,也就是後來的妻子艾琳安排在一張柳條編織的椅子上。她身後的海灘或許就是迪耶普附近的諾曼底海灘。這種作品反映出雷諾阿1881年至1882年間的義大利之旅對他的創作產生的影響,他開始將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所推崇的「庄嚴與純朴」與印象主義特有的光感結合在一起。他將這種新的畫法稱為自己的「干」畫法,在對艾琳臉部的刻畫中尤為明顯-精心描摹的人物特徵以及對顏料平滑的塗抹。然而,背景中的混雜的急促的筆觸,顯示出雷諾阿更早期作品中那種更自由的技法。
《 塔希提婦女(岸上) 》
法國 保羅·高更
1891年 油畫 高69cm 寬91cm
這幅以《塔希提婦女》而知名的畫作是高更在第一次逗留塔希提島時(1891-1893)所創作的主要作品之一。它經由法國軍隊的查爾斯·阿曼德到達法國。為了籌集從波利尼西亞群島回歐洲的資金,高更將這幅畫賣給了他。從一個被提升了的視角,觀看者可以看到兩個毛利婦女幾乎占據了畫面的整個空間。具有特色的是人物形象的紀念碑效果,以及構圖的清晰結構還有豐富的對比生動的顏色。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代表作品有《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黃色基督》《遊魂》《敬神節》等。
保羅·高更生於法國巴黎,年輕時做過海員,後成為一名股票經紀人。1873年,高更開始學畫,並在1883年成了一名職業畫家,他曾連續4次參加印象主義畫派的展覽。1886年,高更離開巴黎來到布列塔尼的蓬塔旺小鎮作畫。1889年,創作《黃色基督》。1890年之後,高更日益厭倦文明社會而一心遁跡蠻荒,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島成了他的歸宿。1894年,創作《敬神節》。1897年,創作《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1901年,他離開塔希提島前往馬克薩斯群島。1903年去世。
《沙灘》
>>>>>>滑動查看細節
芬蘭 阿爾伯特·埃德爾費特
1884年 油畫 高90cm 寬107.5cm
這幅畫介於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之間,描繪的是三個小男孩在海邊玩小帆船的情景。埃德爾費特對背景、光線、人物的生動描繪,讓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我們時空穿越回1884年的這片海灘上,愜意地坐在不遠處,含笑觀看他們玩耍。
《沙灘一景》
>>>>>>滑動查看細節
法國 埃德加·德加
1870年 布面油畫 高48cm 寬83cm
與同時代的印象派畫家不同,德加不喜歡他們喜歡的「戶外"創作環境,而選擇在自己的工作室描繪沙灘,也許這也是這件作品帶有某種不自然氛圍的原因。相比那些即時而隨性的畫作,這幅油畫看起來顯然是經過長時間思考,並進行了精心的場景設計。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印象派重要畫家。他出身於金融資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個畫家,因此他從小就生長在一個非常關心藝術的家庭中。
中學畢業後,德加報考了美術學校,他在義大利學習義大利的藝術,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與此同時,他又在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S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的一位得意門生路易·拉莫特(Louis Lamott)的畫室里學畫。
《日落時的海灘》
>>>>>>滑動查看細節
法國 歐仁·布丹
1865年 油畫 高38.1cm 寬58.4cm
布丹對光線效果精湛的生動描繪,如這幅1865年的l《日落時的海灘》,深深地影響了年輕的克勞德·莫奈。前一年(1864年)夏天,這兩位藝術家在諾曼底海岸還一起作畫。
歐仁·布丹 (Eugene Boudin) (1824-1898年)又被譯為尤金·布丁。是法國19世紀風景畫家。他曾跟米勒和特羅容學畫。布丹出生於水手之家,他的父親職業是領航人,從小就將大海的印象深深烙印在布丹童年記憶之中。這也是布丹喜愛描繪港口及大海情景畫作的原因所在。布丹終其一生熱愛法國西部海岸的景緻,因為那裡是他的家鄉諾曼底。他起初在一家造紙廠做印刷工人,後來在盧浮宮當了一陣製版工,然後又來到了翁佛勒安頓下來,那裡的橋是畫家的摯愛。他的作品於1857年第一次展出。
《特魯維爾海灘》
>>>>>>滑動查看細節
法國 歐仁·布丹
1867年 木板油畫 高63cm 寬89cm
歐仁·布丹的畫作多描繪海洋風景或度假的人群。19世紀,工業飛速發展,資產階級因此享受到了富足的生活,所謂的「休閑」度假文化也正式站穩了腳跟。適逢彼時火車和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也延伸至巴黎郊區,休閑產業盛況空前。巴黎市民每逢周末都會到附近的海邊消磨時光,布丹、馬奈、莫奈等人均熱衷於描繪此景。布丹尤其鍾愛位於法國西北部的度假勝地特魯維爾,畫了很多幅有關特魯維爾的畫作,這幅作品也是其中之一。
《永恆的記憶》
Ⅸ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但丁
但丁·阿利基耶里(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3世紀末義大利詩人,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原名《喜劇》)而聞名。
後來一位名叫薄伽丘的作家將其命名為『『神聖的喜劇」。《神曲》分為三段,第一段叫「地獄」,第二段叫「煉獄」,第三段叫「天堂」,留名後世。
Ⅹ 威尼斯人住在哪裡,是生活在水上的嗎
威尼斯 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 船是義大利水城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故賽船節的劃船比賽是當地人最感興趣的活動。關於威尼斯賽船的起源,說法有三,一是最早記載的一次木槳船比賽於1247年9月15日舉行。二是每年6-9月,威尼斯人都要舉行全城的賽船,至少舉行七八次。三是因沿襲歷史,大多數以9月第一個星期日這次賽船最為隆重,並且又當作賽船節的閉幕式。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精華。 連結著總督府和旁邊的地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嘆息橋,嘆息橋是威尼斯的必訪景點之一。嘆息橋造型屬早期巴洛克式風格,橋呈房屋狀,上部穹隆覆蓋,封閉得很嚴實,只有向運河一側有兩個小窗。嘆息橋是一座拱廊橋,架設在總督宮和監獄之間的小河上,享有盛譽。 威尼斯市內的水道及著名的小船「貢多拉 威尼斯的狂歡節歷史上赫赫有名,1979年已經恢復,目前是全世界四大狂歡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