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的過程
伽利略首先運用理想實驗的方式進行邏輯推理,從推理中發現物體下落的快慢和它的重量無關。伽利略設想,如果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正確的,那麼,讓輕重不同的兩個物體下落時,重的物體下落快,輕的物體下落慢。可是,把它們綁在一起讓其下落會出現什麼情形呢?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綁在一起後的物體會比原來重的物體更重,所以它們就比重的物體下落得快。可是,從另一方面分析,綁在一起後,由於重的物體要帶動輕的物體運動,它們應該比重的物體下降得慢一些。這顯然是兩個互相矛盾的結論。無論如何,綁在一起的兩個物體只能以一個速度下落,而推理的過程又是完全正確的,因此推理的前提必然是錯誤的。伽利略由這個推理得出結論:物體下落的快慢與重量無關,所有物體下落快慢都是相同的。
伽利略的論斷後來得到了實驗證實。當抽氣機發明之後,人們就用一根長玻璃管,給管中裝入羽毛和鉛塊,將玻璃管密封,抽出其中的空氣,使內部形成真空。此時如果讓羽毛和鉛塊在管中下落,就會看到它們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伽利略並不滿足於得到的定性結論,他又繼續研究物體下落運動的定量規律,探索下落距離和所用時間的關系。前已說過,伽利略那個時代還沒有計時的鍾,那麼伽利略是怎樣測量時間的呢?
為了測量時間,伽利略在一個大的盛水桶底部鑽一個小孔,並安上龍頭,在龍頭下面放上接水容器。打開龍頭水就會流入接水容器,稱量容器中所接水的質量就可以確定經歷的時間。
物體下落時運動很快,經歷時間也極短。用伽利略的計時裝置對落體運動進行精確研究是辦不到的。怎麼辦呢?伽利略又想出了一個「沖淡重力」的方法。他仔細觀察小球在斜面上的運動時發現,斜面越陡,小球運動得越快。伽利略想,如果斜面是垂直的,那麼它的運動就是小球的下落運動。因此,小球下落運動可以看作是小球斜面運動的一種特殊情況。因此用斜面做實驗就可以研究物體下落的規律。做斜面實驗時,斜面的傾斜度可以任意調節,調節到較小的傾斜度時,小球在斜面上運動就比較緩慢,此時用他的計時裝置就可以進行較為精確的研究。伽利略反復進行斜面實驗,測量出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距離和所用時間,通過推導距離、時間、速率和加速度之間的關系,伽利略得到小球沿斜面滾下或自由下落的運動都是勻加速運動的結論,又進一步發現了物體下落運動的規律——自由落體定律。即物體從靜止狀態開始下落運動,物體運動的距離同下落的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自由落體定律的發現是伽利略把科學實驗和理性思維相結合解決物理學問題的典範。它不僅發現了物體下落運動的客觀規律,而且為人類認識自然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途徑和方法,因此,現在人們稱伽利略為物理學之父。正是由於伽利略創立的科學方法,物理學研究才走上正確道路
㈡ Ac米蘭球隊的資料介紹
AC米蘭隊成立於1899年12月16日,俱樂部成立剛剛兩年,就奪得了義大利全國足球錦標賽冠軍,是義大利歷史上繼熱那亞後第二支奪標的球隊。之後,球隊在1906,1907年又兩次稱雄義大利。
1908年對米蘭來說是個多事之秋,部分球員叛離,成立了國際米蘭俱樂部;義大利足協發布號令禁止聘用外籍球員,擁有三次奪冠輝煌的AC米蘭的強大優勢在一夜之間盪然無存,從此步入漫長的黑暗時代。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重新恢復。1947年,為了提高聯賽質量,足協重新開放了外援政策,AC米蘭終於迎來了歷史上第一個黃金時代——瑞典「三駕馬車」時代。 20世紀60年代,風靡一時的。金童「里維拉與充滿神奇色彩的教練內雷奧羅科攜手在歐洲颳起了一股米蘭旋風。
1963年,米蘭隊取得首個歐洲冠軍杯冠軍。1968年,球隊獲得了歐洲優勝者杯和義大利聯賽的雙料冠軍。1969 年,里維拉再次率領球隊奪得了冠軍杯冠軍的頭銜。 1974~1986年這短短的12年裡,AC米蘭先是面臨了主力離隊,教練退休的窘境。緊接著又出現了賭球丑聞,致使球隊跌落到了乙級隊的深淵。而上任後的新老闆又因涉嫌法律官司逃出了義大利,其繼任者更是毫無眼光。經歷了這樣的一波三折,使紅黑軍團直到1986年才出現了復甦。 在義大利商業巨子貝魯斯科尼的帶領下,米蘭隊終於開始了第三次復興。在這個米蘭歷史上的神話時代,荷蘭三劍客的出現,使意甲聯賽以往注重防守反擊的傳統被紅黑軍團徹底顛覆,賞心悅目的攻勢足球從此成為了米蘭的一個獨特標簽。
卡佩羅離開俱樂部後,球隊出現了嚴重的下滑趨勢,在1996到1998兩年,危機頻頻發生。在經歷球員與教練的多次換血成績終不見起色之後,俱樂部漸漸清醒過來。在穩定的形勢下,新帥安切洛蒂帶領AC米蘭開始向王座再次發起了沖擊。最近幾年,AC米蘭在2003-2004賽季奪得第17個意甲冠軍,並且分別於2002-2003、2006-2007賽季在歐洲賽場上斬獲兩屆冠軍杯冠軍。
上賽季,由於「電話門」事件,AC米蘭被罰8分,最終聯賽第4名,可是憑借歐洲賽場上的優異表現使得剛加冕歐洲冠軍杯冠軍的米蘭有4000萬的獎勵入賬,相信在今夏他們會有大手筆,為下賽季的征程「添兵買馬」。
球隊榮譽
聯賽冠軍17次:1901,1906,1907,1950-1951,1954-1955,1956-1957,1958-1559,1961-1962,1967-1968,1978-1979,1987-1988,1991-1992,1992-1993,1993-1994,1995-1996,1998-1999,2003-2004賽季
義大利杯賽冠軍5次:1966-1967,1971-1972,1972-1973,1976-1977,2002-2003賽季
義大利超級杯冠軍4次:1998,1992,1993,1994賽季
洲際杯(豐田杯)冠軍3次:1969,1989,1990賽季
歐洲冠軍杯賽冠軍7次:1962-1963,1968-1969,1988-1989,1989-1990,1993-1994,2002-2003 ,2006-2007 賽季
洲優勝者杯冠軍2次:1967-1968,1972-1973賽季
洲超級杯賽冠軍4次:1989,1990,1995,2003年
官方歷史最佳球員:弗朗戈·巴雷西
官方歷史最佳教練:內雷奧·羅科
官方歷史最佳戰役:1994年歐洲冠軍聯賽決賽 AC米蘭4:0巴塞羅那
退役號碼:3號(保羅·馬爾蒂尼) 6號(弗朗戈·巴雷西)
㈢ 義大利號令號角書架箱怎麼樣
好。
1、高音清透,細節豐富。
2、性價比高,質量好。「旋木號角」是BT-AUDIO品牌下的一款書架箱,採用義大利號令旋木分體號角開口系統,高音通透,聲音還原效果極佳。
㈣ 世界頂級音響十大名牌是哪些
我老公是個耳機音響的發燒友,聽他介紹的他認為最好的音響有以下:
一、MBL德國
這個是德國殿堂級大師所設立的品牌,設計精妙,標准嚴格苛刻。
為達到最高標准所有的耗材都是自己製造,不假外求,保證了質量。
二、Dynaudio丹拿丹麥
這個公司雖然丹麥的,但總部在德國,兼具嚴謹科學和精湛工藝的追求極致精神。
最高端的系列,播放中高低音都嚴格的還原,沒有任何音染,散熱力很強。
三、Dali達尼丹麥
達尼這個牌子的音響雖然不算是最老牌的,確實一隻新秀。
音箱聲音覆蓋面廣,因為有著先進的揚聲器技術,讓人有一種身臨音樂會的感覺。
四、SonusFaber世霸義大利
這個牌子1980年創立的,從創立開始就致力於高品質的音響,最近一代產品增加了厚度,使其全頻表現更佳,同時工藝特別精湛,有著很好的外形設計。
五、Marten馬田瑞典
這是一家相當年輕的公司,同時是一家家族企業,區打造出巨型的音響,無論是外觀還是音質都是追求熱愛的一家人的極致。
六、Jadis法國
這個牌子的音響造型古樸,卻有著大功率的輸出,尤其是Hi-Fi圈業內一致的好評。
高頻的不刺耳、優雅甜美的音色是它的追求。
七、Zingali號令義大利
該廠家於1986年在義大利成立,主要是生產號角音箱產品,老闆對號角的追求達到了痴迷,更是創立獨一無二技術,申請了專利。
八、YBA法國
這家音響是金屬質感的,它的放大器不僅輸出功率強悍,而且音色清秀,聲音通透,表現出色。
九、Orpheus天琴瑞士
這家的音響的老總只有不到四十歲,他們有深厚的技術資源,創立時就有先進的解碼技術。
十、JBL美國
JBL一直是專業音響製造領域的領軍人,其音箱的設計和生產都是自己來打造。
使我們市面上能看到最貴的音響了。
㈤ 90世界盃主題曲,非義大利之夏
樂隊:coldplay(酷玩樂隊)
歌曲:Viva La Vida
MV: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2NzIwNzY=.html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我曾經統治這個世界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海水漲潮當我發出號令
Now in the morning I sweep alone
現在清晨我獨自清掃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清掃我曾經擁有的街道
I used to roll the dice
我曾經投擲骰子
Feel the fear in my enemy's eyes
感覺到敵人眼中的恐懼
Listen as the crowd would sing:
也曾聽到謠言中唱:
"Now the old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
"現在老國王死了,國王萬歲!"
One minute I held the key
前一分鍾我還持有鑰匙
Next the walls were closed on me
下一分鍾城牆就在我面前緊閉
And I discovered that my castles stand
我發現我那聳立的城堡
Upon pillars of salt and pillars of sand
之上是用鹽和沙砌成的柱子
I hear Jerusalem bells a ringing
我聽到耶路撒冷的鍾聲響起
Roman Cavalry choirs are singing
羅馬騎兵唱詩班傳來歌聲
Be my mirror my sword and shield
讓它成為我的鏡子,我的盾與劍
My missionaries in a foreign field
我的傳教士門仍在異國的戰場
For some reason I can't explain
出於某種原因我無法解釋
Once you go there was never, never an honest word
一但你走了,那裡永遠不會有一句誠實的話語
That was when I ruled the world
那就是我統治這個世界的時刻
It was the wicked and wild wind
這是一個邪惡且野性的狂風
Blew down the doors to let me in.
颳倒了大門讓我進入
Shattered windows and the sound of drums
粉碎的窗戶與擊鼓的聲音
People couldn't believe what I'd become
人們不能相信我將成為什麼
Revolutionaries wait
革命的等待
For my head on a silver plate
為了將我的頭顱盛在銀色的盤子上
Just a puppet on a lonely string
只是在寂寞繩索上的一個木偶
Oh who would ever want to be king?
啊誰真的願意成為國王
I hear Jerusalem bells a ringing
我聽到耶路撒冷的鍾聲響起
Roman Cavalry choirs are singing
羅馬騎兵唱詩班傳來歌聲
Be my mirror my sword and shield
讓它成為我的鏡子,我的盾與劍
My missionaries in a foreign field
我的傳教士門仍在異國的戰場
For some reason I can't explain
出於某種原因我無法解釋
I know Saint Peter will call my name
我知道聖人比德將會呼喚我的名字
Never an honest word
永遠沒有誠實的話語
But that was when I ruled the world
但那就是當我通知這個世界的時刻
ooooo ooooo ooooo oooooo ooooo
(repeat with chorus)
I hear Jerusalem bells a ringing
我聽到耶路撒冷的鍾聲響起
Roman Cavalry choirs are singing
羅馬騎兵唱詩班傳來歌聲
Be my mirror my sword and shield
讓它成為我的鏡子,我的盾與劍
My missionaries in a foreign field
我的傳教士門仍在異國的戰場
For some reason I can't explain
出於某種原因我無法解釋
I know Saint Peter will call my name
我知道聖人比德將會呼喚我的名字
Never an honest word
永遠沒有誠實的話語
But that was when I ruled the world
但那就是當我通知這個世界的時刻
Oooooh Oooooh Oooooh
㈥ 以「侵略與反抗」為題寫一篇歷史為題材的小論文
黑暗的西歐中世紀
公元500~1500年,就是西歐的中世紀時期。這個時期,可以說基本奠定後世的國家形勢。這個時期,整個西歐的主要政治制度就是封建制。但是,此封建非彼封建。以我來看,西歐的封建制還是更接近於我國夏商周時期的分封制。這種封建制也是國家元首賞賜土地給他想要封賞的人,但是,不同之處在於,在大宗之下的小宗,可以不聽從大宗之上的更大者的號令,簡單來說,可以用一句當時的俗語說明:「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就清楚地說明了上下的權力關系。按照我們的看法,這無疑是不利於統治的。從後來的歷史來看,這是不錯的。
這個時代,西歐各個國家迅速發展,這是由於兩項科技的發明,一項是馬軛,它可以使牲口在被牢牢套住之餘不至於被壓住氣管而窒息。另一項則是重犁,它可以迅速的破開土壤,翻開錯綜復雜的地下根系。這段時間內,歐洲的樹林急劇減少就有它們的功勞。隨著科技的發展,人民的生產力逐漸提高,國家開始進入興盛。國家的強大使得戰爭頻發。公元六世紀開始,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維京人開始入侵歐洲國家。他們有著先進的航海技術,是他們發現了格陵蘭,也有傳聞說他們在早於哥倫布的幾個世紀前就已經先達到了美洲。反正,他們倚仗先進的航海技術,對波羅的海及北海附近的國家進行侵略式的搶掠。當然,這也促成了最能代表西歐當時特色的城堡。當時的城堡,規模甚宏,在強盜入侵時,附近的農民便躲入城堡,尋求保護。領主也因為戰略原因樂於對居民提供保護,便形成了西歐的一種獨特城市格局:層層的建築或農田圍繞著城堡而建。其實,認為城堡是一種防衛工具的看法是十分片面的,事實上,城堡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作為士兵及騎士的軍事基地,是用來控制附近地區的。在國王權力日漸衰退的中世紀,城堡成為了維護城鎮穩定的重要工具。
說到歐洲中世紀的代表,城堡絕對不會比騎士更具特色。騎士的興起源於法蘭克帝國的大軍閥鐵錘查理。他在與阿拉伯人的都爾一役中大敗阿拉伯人,便是得益於他的精銳騎兵部隊。隨後,騎士風靡全歐洲,各個地區的人們都以成為騎士為榮。因為騎士需要供養馬匹,自己配備武器,盔甲,非富貴人家沒有資格成為騎士。騎士經常依附於他心儀的領主,領主為其提供土地和農民,騎士在需要時期為領主作戰。因為供養騎士的費用遠比普通的士兵要高,所以有的領主是比較貧窮的。騎士被視為一種身份,後來逐漸發展成騎士精神。不過在後來,騎士們因為利益的緣故,不再重視這種規則。有一個絕對強力的歷史事實印證了這個現象:十字軍東征。十字軍的主力就是各種利慾熏心的騎士,因為幻想掠得無比的財富,組成各種軍事團來參與東征。他們參與了除了兒童十字軍外的每一次侵略戰爭。騎士不僅僅是身份的象徵,同時也成為了戰爭的象徵。
歐洲中世紀有一個大民族是不可忽視的,這就是日耳曼民族了。但,此日爾曼並非希特勒口中的日耳曼,它是萊茵河以東,維斯瓦河以西,多瑙河以北的一片大地區的民族總稱。日耳曼人的傑出代表是法蘭克人,當時的法蘭克王國可謂是強大至極。後來因為日耳曼民族的分遺產制度而分裂成3部分,分別是法國、義大利、普魯士(即德國)的前身。日耳曼語系影響了整個歐洲的語言,被匈奴人趕入歐洲的日耳曼人的入侵更直接造成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可謂是影響力大。
在歐洲的中世紀,有一件事不可不提,就是蒙古人的入侵。當時的蒙古鐵騎,甚至達到了多瑙河東岸,讓許多歐洲人聞風色變。當時的蒙古人所到之處,攻破城鎮大部分遭到屠城厄運,幸虧為阿拉伯人所敗,不然怕會有一場大災難在歐洲發生。
總之,在公元500~1500年的西歐,即中世紀的西歐,戰爭的陰雲總是籠罩在人們頭上,可以稱之為黑暗的西歐中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