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競走為什麼厲害

義大利競走為什麼厲害

發布時間:2023-01-14 22:47:36

1. 語言鬼才!義大利奧運競走冠軍自學日語,賽中干擾日本選手成功

東京奧運會的競走比賽這兩天正在日本北海道的首府札幌市中心舉行,昨天下午已經決出了第一項男子20公里的金牌,令人稍顯意外的是,義大利選手斯塔諾戰勝了賽前呼聲較高的中國選手王凱華和東道主日本選手,2019年多哈世錦賽冠軍山西利和,拿到了這枚金牌。而在他奪冠之後,義大利《晚郵報》對他的一篇報道揭秘了一些比賽中的趣事。

在昨天的比賽中,斯塔諾基本上一直處於第一集團,全程都和兩名日本選手山西利和以及池田向希走在一起。中國選手王凱華雖然一開始處於領跑地位,但後半程被幾位競爭對手超過,最終以第7名完賽。最後時刻,斯塔諾甩開了兩名東道主選手,最終以9秒的優勢贏得金牌,兩名日本選手池田向希和山西利和分列二三名。

在最後幾公里,斯塔諾的節奏明顯更好,而兩位日本選手則跟不上他的節奏,斯塔諾透露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秘訣:「我這兩年都在學習日語,我很喜歡日本動畫和漫畫,所以來到日本參賽我簡直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樣。在和兩位日本選手並行時,我突然用日語對他們說「我們走!」把兩名日本選手都嚇了一跳。」斯塔諾也認為這一招對兩名日本對手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還剩4公里時,兩名日本選手准備加快節奏,這時斯塔諾又秀了一把日語,對兩人說:「你們這是要去哪?」這一語言干擾可能真的起了奇效,斯塔諾在那之後就開始甩開兩名日本選手。

當然了斯塔諾也並不是挑釁日本選手,才沖線之後,他還特意在原地等待世錦賽冠軍山西利和撞線,並與他擁抱致意。斯塔諾的這種超強適應能力在生活中也能體現,這位29歲的義大利南方人娶了一位摩洛哥妻子,還因此成為了穆斯林。

斯塔諾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國外參賽學好外語是多麼的重要。

2. 競走是怎麼起源的

競走
競走起源於英國。19世紀初,英國出現步行比賽的活動。19世紀末,部分歐洲國家盛行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競走旅行。1866年英國業余體育俱樂部舉行首次冠軍賽,距離為7英里。競走分場地競走和公路競走兩種。場地競走設世界紀錄;公路競走因路面起伏等不可控因素較多,成績可比性差,故僅設世界最好成績。運動員行進時,兩腳必須與地面保持不間斷接觸,不準同時騰空,著地的支撐腿膝關節應有一瞬間的伸直,不得彎曲。比賽時,運動員出現騰空或膝關節彎曲,均給予嚴重警告,受3次嚴重警告即取消比賽資格。1908年首次進入奧運會,當時的距離是3500米和10英里。此後幾屆奧運會距離有所不同,有過3000米、10公里等,從1956年奧運會起定為20公里(1956年列入)、50公里(1932年列入)。女子競走於1992年才被列入奧運會,距離為10公里,2000年奧運會將改為20公里。

兩腳交替走步的田徑運動。比賽在田徑場或公路上進行。在奧運會和重大田徑比賽中男子有20千米、50千米公路競走、20千米田徑場地競走 ;女子有5千米田徑場地競走、10千米公路競走。競走與跑的根本區別在於走步時兩腳必須與地面輪換接觸,不能有騰空階段。田徑比賽規則規定:每步中,運動員在後腳離地之前,前腳必須著地,腳落地時,該腿必須有一瞬間的伸直。競走運動員在比賽途中,如違犯了上述規定,第一次犯規裁判員舉白旗給競走比賽予警告,若再次犯規,裁判員舉起紅旗,取消其比賽資格。運動員在最後1圈犯規,可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警告或直接取消其比賽資格。腿部動作是競走技術的主要環節。前邁的腿在腳落地時要伸直,用腳跟先著地,這樣可增大步長並能減小著地的制動。隨著另一腿蹬地,身體重心前移,出現了單腿支撐階段。當身體重心移至伸直的支撐腿上時,後腿屈膝擺至體側。在人體經過垂直部位後,支撐腿由全部著地過渡到腳尖,在擺動腿前擺的配合下完成下一步的後蹬。擺動腿隨著骨盆沿身體縱軸的轉動,屈膝前擺,腳離地面始終較低。腿前擺時應柔和地伸直膝關節,小腿依慣性前擺並用足跟著地。此時形成短暫的雙腳支撐姿勢。人體重心在向前運動過程中不應有明顯起伏,當重心投影點與前腿支點一致時,又出現了下一步的垂直姿勢,接著又開始新的用力蹬地動作。運動員應做到步幅大、頻率高,善於協調肌肉的用力和放鬆,走步要朴實、自然,省力而無多餘動作,兩腳落地的足跡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競走時,運動員軀干自然伸直或稍前傾。兩臂屈肘約90°,在體側做前後協調有力的擺動,兩臂配合下肢動作調節走的速度,走步時身體重心盡量做向前的直線運動,過大的上下起伏和左右搖擺不利於提高走速,也會消耗較多能量。現代競走技術中的鮮明特點是突出骨盆沿身體縱軸的前後轉動。舉行20千米以上競走比賽時,每隔5千米設一飲料供給站。飲料以橘汁、加糖濃茶、葡萄糖及少量食鹽配成。

3. 對於普通人來說,競走的魅力在於什麼

4月14日,距離東京奧運會整整100天。一天前,中國女足在蘇州贏下奧運入場券,讓女性運動員的精神和魅力再次成為焦點話題。而就在中國奧運軍團的最新大名單中,劉虹的名字格外引人關註:


不僅因為她是奧運會「四朝元老」,更是因為她如今擁有一個比「全滿貫競走女王」更沉甸甸的頭銜——「媽媽運動員」。


從2016年贏下里約奧運冠軍後突然退役、回歸家庭,到2019年帶著不滿半歲的女兒熙熙重回賽場,劉虹打破了外界對於中國女性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從運動員的角色來說,我成為了一個探路者,在為後來者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在踏上東京奧運賽場之前,劉虹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


她聊起了復出這兩年多的種種不易以及她對於東京奧運的期待;當然,作為一位媽媽,她也聊到了中國體壇甚至是中國社會對於女性運動員在觀念上的進步。


「體育競技不僅僅是運動員為國爭光,它應該和更多人的生活聯系在一起,讓人感受到真實的快樂,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這些年,除了自我認識的改變,社會的觀念確實在進步。」劉虹坦言,過往她常聽說運動員退役後會多少有點怨恨自己的運動經歷,因為很多運動員從很小就被安排來從事競技訓練,並沒有太多選擇的機會,更難言熱愛,而像她這樣「媽媽運動員」的出現,正是自我選擇人生方式和方向以及堅持熱愛的最好例子。「在『媽媽運動員』身上可以看到特別明顯的自信、自律和自強。同時這樣的運動員也得到了社會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劉虹也希望她能成為探路者,為更多女性運動員去尋找一條可以走得通的「美好運動生涯」。


「我最初的動力只有拿金牌和為國爭光,那時我覺得這就是一個運動員的全部使命。但現在我才覺得體育競技不僅僅是運動員為國爭光,它可以和更多人的生活聯系在一起。」


「體育能帶給人強健的體魄,也能給人帶來積極上進的態度。公平公正的觀念,同時參與體育運動也確實讓人感受到真實的快樂,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4. 競走的世界紀錄是怎樣演變的

5公里競走

1984年以21分41秒的成績,我國選手徐永久創造了女子5公里競走世界最好成績。同年在挪威國際競走邀請賽中,我國另一名選手閻紅創造了21分40秒3的新紀錄。1986年,在全國秋季競走比賽中,我國選手關平以21分10秒55的成績創這一項目世界最好成績。

5000米競走

1986年,在燕舞杯北京國際田徑邀請賽上,我國選手李素傑以21分34秒37的成績打破5000米競走世界紀錄。1990年6月23日前東德選手安德斯在羅斯托克創造了20分07秒52的世界紀錄。1996年2月25日澳大利亞選手克里?薩克斯比-瓊娜在澳大利亞霍巴特田徑大獎賽上創造了20分13秒26的新紀錄。2002年7月13日,愛沙尼亞選手吉蘭.奧蘇利文在都柏林將這一紀錄提高到20分02秒60。

10公里競走

男女10公里競走分別於1912年斯德哥爾摩、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1983年我國選手徐永久創造了女子10公里競走世界最好成績。同年,我國另一名選手閻紅在丹麥國際競走公開賽上創造了45分39秒5的新紀錄。1984年,我國選手關平在全國春季馬拉松、競走比賽中,以44分28秒的成績創女子10公里競走世界最好成績。1987年徐永久又以44分26秒5的成績將這一成績改寫。同年,在河北舉行的全國競走邀請賽上,陳躍玲將這一紀錄再次改寫為43分52秒1。1996年4月20日俄羅斯選手葉?尼科拉耶娃在全國錦標賽上創造了41分04秒的新最好成績。

10000米競走

女子10000米競走的世界紀錄是1990年7月24日前蘇聯選手雷斯基娜在西雅圖創造的41分56秒21。

20000米競走

女子20000米競走的世界紀錄是2001年9月6日俄羅斯選手伊萬諾娃在布里斯班創造的1小時26分52秒3。

20公里競走

男女20公里競走分別於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1984年5月5日,墨西哥選手坎托在卑爾根創造了1小時18分40秒的20公里世界最好成績。捷克的布萊扎克1990年9月16日在海德遜以1小時18分3秒刷新了這一成績。1994年5月7日,墨西哥選手塞桂拉在卑爾根創造了1小時17分25秒6的20000米世界紀錄。

2003年8月23日,1996年奧運冠軍、三屆世錦賽冠軍、厄瓜多名將傑弗森?佩雷茲在巴黎第九屆世界IAAF世界體育錦標賽上,以1小時17分21秒的成績創造了該項新的世界紀錄。

2007年9月29日,在俄羅斯薩蘭斯克舉行的2007年國際田聯競走年終總決賽男子20公里競走比賽中,主場作戰的俄羅斯選手卡納金以1小時17分16秒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薩蘭斯克的當地氣溫在15攝氏度左右,最重要的是,沒有風的干擾。卡納金從一開始就保持領先,他以19分25秒的完成前5公里的比賽,領先第二名8秒。並且,卡納金將自己的領先優勢保持到最後。22歲的俄羅斯人激動不已:「這很瘋狂!我從來沒想過會破世界紀錄。當還有最後一圈時,我意識到自己有破紀錄的可能,然後我的教練還在警告我千萬別犯規。」他的教練威克特-格金也表示自己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弟子能破世界紀錄,但也表示:卡納金是個非常優秀的選手,他能參加50公里、20公里等任意距離的比賽,並能贏下來。

2008年6月8日,在俄羅斯西部城市薩蘭斯克舉行的全國錦標賽上,謝爾蓋?莫洛佐夫(SergeyMorozov)打破了其同胞卡納金的紀錄,將這個紀錄改寫為1小時16分43秒。莫洛佐夫剛剛20歲,此前他在2005年獲得世界青年萬米冠軍,去年獲得歐洲青年冠軍。這次參加20公里競走,也是他第一次參加此項目的角逐。卡納金在周日的比賽中也有不俗的表現,跑入了1小時17分以內,以1小時16分53秒的成績屈居亞軍。亞爾岡金獲得第三名,成績為1小時20分01秒。毫無疑問,莫洛佐夫與卡納金這對青春組合,將成為俄羅斯在該項目上沖擊奧運金牌的「雙保險」。

女子20公里競走的世界最好成績曾由我國選手劉紅宇保持,成績為1小時27分30秒。2005年8月7日,在第10屆田徑世錦賽上,俄羅斯選手伊萬諾娃以1小時25分41秒的成績奪得冠軍,這一成績同時打破了由王妍與尼克拉耶娃共同保持的1小時26分22秒的世界紀錄。

50000米競走

1996年9月29日,法國選手圖坦在埃利庫爾創造了3小時40分57秒9的男子50000米競走世界紀錄。

50公里競走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上,首次設立了男子50公里競走比賽。

1979年5月25日,墨西哥選手岡薩雷斯在卑爾根創造了3小時41分38秒4的世界最好成績。1989年8月5日,俄羅斯的皮爾洛夫在彼德堡以3小時37分41秒刷新了這一成績。

2003年8月26日,波蘭選手科熱日尼奧夫斯基在法國舉行的第九屆世界田徑錦標賽中奪得男子50公里競走冠軍,並打破了世界紀錄。科熱日尼奧夫斯基的世界新紀錄成績是3小時36分03秒。2008年5月11日,在俄羅斯舉行的第23屆競走世界盃比賽中,俄羅斯的尼澤戈羅托夫以3小時34分13秒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為50公里競走第一個走近3小時35分的運動員。與此同時,本屆世界盃該項目比賽的前六名,均走近了3小時48分,前三名的成績均在3小時38分之內,整體水平遠高於2007年大阪世錦賽。

2008年8月22日,在北京奧運會上男子50公里競走決賽中,義大利選手施瓦策以3小時37分09秒的成績,打破奧運會紀錄,並奪得冠軍。

5. 男子50公里競走的世界紀錄以及在哪裡創造的

2008年5月11日,在俄羅斯舉行的第23屆競走世界盃比賽中,俄羅斯的尼澤戈羅托夫以3小時34分13秒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為50公里競走第一個走近3小時35分的運動員。與此同時,本屆世界盃該項目比賽的前六名,均走進了3小時48分,前三名的成績均在3小時38分之內,整體水平遠高於2007年大阪世錦賽。


(5)義大利競走為什麼厲害擴展閱讀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上,首次設立了男子50公里競走比賽。1979年5月25日,墨西哥選手岡薩雷斯在卑爾根創造了3小時41分38秒4的世界最好成績。1989年8月5日,俄羅斯的皮爾洛夫在彼德堡以3小時37分41秒刷新了這一成績。1996年9月29日,法國選手圖坦在埃利庫爾創造了3小時40分57秒9的男子50000米競走世界紀錄。

2003年8月26日,波蘭選手科熱日尼奧夫斯基在法國舉行的第九屆世界田徑錦標賽中奪得男子50公里競走冠軍,並打破了世界紀錄。科熱日尼奧夫斯基的世界新紀錄成績是3小時36分03秒。2008年8月22日,在北京奧運會上男子50公里競走決賽中,義大利選手施瓦策以3小時37分09秒的成績,打破奧運會紀錄,並奪得冠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競走

6. 什麼叫競走比賽

競走簡介
[編輯本段]

競走是從日常行走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運動,規則規定支撐腿必須伸直,從單腳支撐過渡到雙腳支撐,在擺動腿的腳跟接觸地面前,後蹬腿的腳尖不得離開地面,以確保沒有出現「騰空」的現象,而這也是競走與跑步的主要分別。

競走歷史
[編輯本段]

競走比賽最先出現於1775年至1800年間的英國,有些更是日以繼夜地進行。競走於1908年的奧運會正式成為比賽項目,並且分為3500米及10千米兩種賽程,後來亦出現過3000米及10000米的賽事。1932年的奧運會首次加入50千米競走的公路賽,而10000米競走則在跑道上進行。自1956年起,20千米及50千米競走正式成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並且在公路上進行。女子競走比賽始於1932年的捷克,直至1992年的奧運會,女子10千米競步才正式成為比賽項目,而且也是在公路上進行,結果由中國的運動員陳躍玲奪得首面的奧運女子競走金牌。此外,中國的女子競走運動員如閰紅、徐永久、李素傑、關平、金冰潔、徐躍玲等,亦曾多次刷新5000米及10000米競走的世界紀錄。

19世紀初,英國出現步行比賽的活動。19世紀末,部分歐洲國家盛行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競走旅行。1866年英國業余體育俱樂部舉行首次冠軍賽,距離為7英里。競走分場地競走和公路競走兩種。場地競走設世界紀錄;公路競走因路面起伏等不可控因素較多,成績可比性差,故僅設世界最好成績。運動員行進時,兩腳必須與地面保持不間斷接觸,不準同時騰空,著地的支撐腿膝關節應有一瞬間的伸直,不得彎曲。比賽時,運動員出現騰空或膝關節彎曲,均給予嚴重警告,受3次嚴重警告即取消比賽資格。1908年首次進入奧運會,當時的距離是3500米和10英里。此後幾屆奧運會距離有所不同,有過3000米、10公里等,從1956年奧運會起定為20公里(1956年列入)、50公里(1932年列入)。女子競走於1992年才被列入奧運會,距離為10公里,2000年奧運會改為20公里。

兩腳交替走步的田徑運動。比賽在田徑場或公路上進行。在奧運會和重大田徑比賽中男子有20千米、50千米公路競走、20千米田徑場地競走 ;女子有5千米田徑場地競走、10千米公路競走。競走與跑的根本區別在於走步時兩腳必須與地面輪換接觸,不能有騰空階段。田徑比賽規則規定:每步中,運動員在後腳離地之前,前腳必須著地,腳落地時,該腿必須有一瞬間的伸直。競走運動員在比賽途中,如違犯了上述規定,第一次犯規裁判員舉白旗給競走比賽予警告,若再次犯規,裁判員舉起紅旗,取消其比賽資格。運動員在最後1圈犯規,可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警告或直接取消其比賽資格。腿部動作是競走技術的主要環節。前邁的腿在腳落地時要伸直,用腳跟先著地,這樣可增大步長並能減小著地的制動。隨著另一腿蹬地,身體重心前移,出現了單腿支撐階段。當身體重心移至伸直的支撐腿上時,後腿屈膝擺至體側。在人體經過垂直部位後,支撐腿由全部著地過渡到腳尖,在擺動腿前擺的配合下完成下一步的後蹬。擺動腿隨著骨盆沿身體縱軸的轉動,屈膝前擺,腳離地面始終較低。腿前擺時應柔和地伸直膝關節,小腿依慣性前擺並用足跟著地。此時形成短暫的雙腳支撐姿勢。人體重心在向前運動過程中不應有明顯起伏,當重心投影點與前腿支點一致時,又出現了下一步的垂直姿勢,接著又開始新的用力蹬地動作。運動員應做到步幅大、頻率高,善於協調肌肉的用力和放鬆,走步要朴實、自然,省力而無多餘動作,兩腳落地的足跡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競走時,運動員軀干自然伸直或稍前傾。兩臂屈肘約90°,在體側做前後協調有力的擺動,兩臂配合下肢動作調節走的速度,走步時身體重心盡量做向前的直線運動,過大的上下起伏和左右搖擺不利於提高走速,也會消耗較多能量。現代競走技術中的鮮明特點是突出骨盆沿身體縱軸的前後轉動。舉行20千米以上競走比賽時,每隔5千米設一飲料供給站。飲料以橘汁、加糖濃茶、葡萄糖及少量食鹽配成。

競走的技術要求
[編輯本段]
競走技術的基本要求:

1、步幅自然、寬大、頻率快、身體重心軌跡波動小,移動速度快,實效性高。
2、動作自然、協調、節奏感強、輕松省力、經濟性好。

普通走步的速度,每小時約五公里左右,而競走的速度則快得多,即使用中等速度走,也要比普通走快一倍以上。競走規則要求,支撐腿必須伸直,從單腳支撐過渡到雙腳支撐,在擺動腿的腳跟接觸地面前,後蹬腿的腳尖不得離開地面,這樣就能保證用雙腳支撐,不會出現騰空現象,這是走和跑的根本區別。

競走的速度取決於步頻和步長。普通走每分鍾約為一百到一百二十步,而競走可達一百八十到二百步,優秀的競走運動員每分鍾超過二百步。普通走的步長一般是七十到八十厘米,競走的步長可達九十到一百一十厘米,身材高大的運動員的一步是一百二十厘米左右。

普通走,每步一般需要0.50—0.55秒,而競走每步只需要0.27—0.32秒,甚至還要少一些。因此,這就加大了肌肉緊張和放鬆交替工作的困難程度,需要在訓練中很好地解決。

步長和步頻是相互制約的。加大步長相對地會影響步頻,加快步頻也會影響步長。一般應保證一定步長的前提下提高步頻。過分加大步長,會給有關肌肉加重負擔和增加緊張程度,過多消耗體力,容易引起疲勞,而且也不利於步頻的加快。加快步頻是依靠腿部肌肉的力量和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其潛在力是比較大的。

競走的單腳支撐和雙腳支撐是不一樣的,單腳支撐要比雙腳支撐時間長得多。要想加快競走速度,必須縮短單腳支撐和雙腳支撐的時間,但縮短雙腳支撐時間是主要的,而縮短單腳支撐時間其效果是不明顯的。

競走規則
[編輯本段]

競走比賽有兩個核心規則。首先,競走運動員必須始終保持至少有一隻腳與地面接觸。其次,前腿從著地的一瞬間起直到垂直位置必須始終伸直,膝關節不能彎曲。

比賽中有6~9名專職的競走裁判員監督運動員。按規則規定,他們不能藉助任何設備幫助判斷,只能依靠自己的眼睛來判斷運動員是否犯規。當競走裁判員看到競走運動員的動作有違反競走技術的跡象時,應予以黃牌警告,並在賽後報告給主裁判。當運動員的行進方式違反競走技術的規定,表現出肉眼可見的騰空或膝關節彎曲時,競走裁判員須將一張紅卡送交競走主裁判。當競走主裁判收到針對同一名運動員的三張來自不同競走裁判員的紅卡時,該運動員即被取消比賽資格,並由主裁判或主裁判助理向其出示紅牌通知他(她)。

歷屆奧運會競走冠軍
[編輯本段]

奧運會 大項 小項 獎牌 國家/地區 運動員/運動隊 英文名稱

第一屆——第三屆沒有設置競走項目

第四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08年4月27日 閉幕時間:1908年10月31日 舉辦地:英國倫敦
1908年倫敦 田徑 男子10英里競走 金牌 英國 喬治-拉爾納 George Larner

第五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12年5月5日 閉幕時間:1912年7月27日 舉辦地:瑞典斯德哥爾摩
1912年斯德哥爾摩 田徑 男子10公里競走 金牌 加拿大 喬-古爾丁 George Goulding

第六屆奧運會 柏林(因一戰停辦)

第七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20年4月20日 閉幕時間:1920年9月12日 舉辦地:比利時安特衛普
1920年安特衛普 田徑 男子10公里競走 金牌 義大利 烏-弗里傑里奧 Ugo Frigerio

第八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24年5月4日 閉幕時間:1924年7月27日 舉辦地:法國巴黎
1924年巴黎 田徑 男子10公里競走 金牌 義大利 弗里傑里奧 FRIGERIO- Ugo

第九屆奧運會荷蘭阿姆斯特丹 無競走

第十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32年7月30日 閉幕時間:1932年8月14日 舉辦地:美國洛杉磯
1932年洛杉磯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英國 托-格林 Thomas Green

第十一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36年8月1日 閉幕時間:1936年8月16日 舉辦地:德國柏林
1936年柏林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英國 哈-惠特洛克 Harold Whitlock

第十二屆奧運會 先東京,後赫爾辛基(因二戰停辦)

第十三屆奧運會 倫敦(因二戰停辦)

第十四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48年7月29日 閉幕時間:1948年8月14日 舉辦地:英國倫敦
1948年倫敦 田徑 男子10公里競走 金牌 瑞典 約-米卡爾松 John Mikaelsson
1948年倫敦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瑞典 約-延倫 John Ljunggren

第十五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52年7月19日 閉幕時間:1952年8月3日 舉辦地:芬蘭赫爾辛基
1952年赫爾辛基 田徑 男子10公里競走 金牌 瑞典 約-米卡爾松 John Mikaelsson
1952年赫爾辛基 田徑 男子5000米 銅牌 聯邦德國 赫-謝德 Herbert Schade

第十六屆奧運會澳大利亞墨爾本無競走

第十七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60年8月25日 閉幕時間:1960年9月11日 舉辦地:義大利羅馬
1960年羅馬 田徑 男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蘇聯 弗-戈盧布尼奇 Vladimir Golubnichiy
1960年羅馬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英國 唐-湯普森 Donald Thompson

第十八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64年10月10日 閉幕時間:1964年10月24日 舉辦地:日本東京
1964年東京 田徑 男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英國 肯-馬修斯 Kenneth Matthews
1964年東京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義大利 阿-帕米奇 Abdon Pamich

第十九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68年10月12日 閉幕時間:1968年10月27日 舉辦地: 墨西哥城
1968年墨西哥 田徑 男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南斯拉夫 弗-戈盧布尼奇 Vladimir Golubnichiy
1968年墨西哥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蘇聯 克-赫內 Christoph Hohne

第二十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72年8月26日 閉幕時間:1972年9月11日 舉辦地:德國慕尼黑
1972年慕尼黑 田徑 男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民主德國 弗蘭克爾-皮特 FRENKEL Peter
1972年慕尼黑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聯邦德國 康恩博格-貝納德 KANNENBERG Bernd

第二十一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76年7月17日 閉幕時間:1976年8月1日 舉辦地:加拿大蒙特利爾
1976年蒙特利爾 田徑 男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墨西哥 丹-鮑蒂斯塔 Daniel Bautista

第二十二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80年7月19日 閉幕時間:1980年8月3日 舉辦地:蘇聯莫斯科
1980年莫斯科 田徑 男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義大利 毛-達米拉諾 Maurizio Damilano
1980年莫斯科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民主德國 黑-高德爾 Hartwig Gauder

第二十三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84年7月28日 閉幕時間:1984年8月12日 舉辦地:美國洛杉磯
1984年洛杉磯 田徑 男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墨西哥 埃-坎托
1984年洛杉磯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墨西哥 勞-岡薩雷斯

第二十四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88年9月17日 閉幕時間:1988年10月2日 舉辦地:韓國漢城
1988年漢城 田徑 男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捷克斯洛伐克 普里比利內克 Jozef Pribilinec
1988年漢城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蘇聯 伊萬年科 Vyacheslav Ivanenko

第二十五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92年7月25日 閉幕時間:1992年8月9日 舉辦地:西班牙巴塞羅納
1992年巴塞羅那 田徑 女子10公里競走 金牌 中國 陳躍玲 Yueling Chen
1992年巴塞羅那 田徑 男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西班牙 普拉薩 Daniel Plaza
1992年巴塞羅那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獨聯體 安-佩洛夫 Andrey Perlov

第二十六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1996年7月19日 閉幕時間:1996年8月4日 舉辦地:美國亞特蘭大
1996年亞特蘭大 田徑 女子10公里競走 金牌 俄羅斯 葉連娜-尼古拉耶娃 Yelena Nikolayeva
1996年亞特蘭大 田徑 男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厄瓜多 赫費爾松-佩雷斯 Jefferson Pérez
1996年亞特蘭大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波蘭 羅伯特-科熱尼奧夫斯基 Robert Korzeniowski

第二十七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2000年7月19日 閉幕時間:2000年8月4日 舉辦地:澳大利亞悉尼
2000年悉尼 田徑 女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中國 王麗萍 Liping Wang
2000年悉尼 田徑 男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波蘭 柯澤尼歐斯基-羅伯特 KORZENIOWSKI- Robert
2000年悉尼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波蘭 柯澤尼歐斯基-羅伯特 KORZENIOWSKI- Robert

第二十八屆奧運會 開幕時間:2004年8月13日 閉幕時間:2004年8月29日 舉辦地:希臘雅典
2004年雅典 田徑 女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希臘 塔索梅麗卡
2004年雅典 田徑 男子20公里競走 金牌 義大利 布魯納蒂 BRUGNETTI Ivano
2004年雅典 田徑 男子50公里競走 金牌 波蘭 考岑尼奧斯基

競走世界紀錄演變
[編輯本段]

5公里競走

1984年以21分41秒的成績,我國選手徐永久創造了女子5公里競走世界最好成績。同年在挪威國際競走邀請賽中,我國另一名選手閻紅創造了21分40秒3的新紀錄。1986年,在全國秋季競走比賽中,我國選手關平以21分10秒55的成績創這一項目世界最好成績。

5000米競走

1986年,在燕舞杯北京國際田徑邀請賽上,我國選手李素傑以21分34秒37的成績打破5000米競走世界紀錄。1990年6月23日前東德選手安德斯在羅斯托克創造了20分07秒52的世界紀錄。1996年2月25日澳大利亞選手克里·薩克斯比-瓊娜在澳大利亞霍巴特田徑大獎賽上創造了20分13秒26的新紀錄。2002年7月13日,愛沙尼亞選手吉蘭.奧蘇利文在都柏林將這一紀錄提高到20分02秒60。

10公里競走

男女10公里競走分別於1912年斯德哥爾摩、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1983年我國選手徐永久創造了女子10公里競走世界最好成績。同年,我國另一名選手閻紅在丹麥國際競走公開賽上創造了45分39秒5的新紀錄。1984年,我國選手關平在全國春季馬拉松、競走比賽中,以44分28秒的成績創女子10公里競走世界最好成績。1987年徐永久又以44分26秒5的成績將這一成績改寫。同年,在河北舉行的全國競走邀請賽上,陳躍玲將這一紀錄再次改寫為43分52秒1。1996年4月20日俄羅斯選手葉·尼科拉耶娃在全國錦標賽上創造了41分04秒的新最好成績。

10000米競走

女子10000米競走的世界紀錄是1990年7月24日前蘇聯選手雷斯基娜在西雅圖創造的41分56秒21。

20000米競走

女子20000米競走的世界紀錄是2001年9月6日俄羅斯選手伊萬諾娃在布里斯班創造的1小時26分52秒3。

20公里競走

男女20公里競走分別於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1984年5月5日,墨西哥選手坎托在卑爾根創造了1小時18分40秒的20公里世界最好成績。捷克的布萊扎克1990年9月16日在海德遜以1小時18分13秒刷新了這一成績。1994年5月7日,墨西哥選手塞桂拉在卑爾根創造了1小時17分25秒6的20000米世界紀錄。

2003年8月23日,1996年奧運冠軍、三屆世錦賽冠軍、厄瓜多名將傑弗森·佩雷茲(Jefferson Pérez)在巴黎第九屆世界IAAF世界體育錦標賽上,以1小時17分21秒的成績創造了該項新的世界紀錄。

2007年9月29日,在俄羅斯薩蘭斯克舉行的2007年國際田聯競走年終總決賽男子20公里競走比賽中,主場作戰的俄羅斯選手卡納金以1小時17分16秒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薩蘭斯克的當地氣溫在15攝氏度左右,最重要的是,沒有風的干擾。卡納金從一開始就保持領先 ,他以19分25秒的完成前5公里的比賽,領先第二名8秒。並且,卡納金將自己的領先優勢保持到最後。22歲的俄羅斯人激動不已:「這很瘋狂!我從來沒想過會破世界紀錄。當還有最後一圈時,我意識到自己有破紀錄的可能,然後我的教練還在警告我千萬別犯規。」他的教練威克特-格金也表示自己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弟子能破世界紀錄,但也表示:卡納金是個非常優秀的選手,他能參加50公里、20公里等任意距離的比賽,並能贏下來。

2008年6月8日,在俄羅斯西部城市薩蘭斯克舉行的全國錦標賽上,謝爾蓋·莫洛佐夫(Sergey Morozov)打破了其同胞卡納金的紀錄,將這個紀錄改寫為1小時16分43秒。莫洛佐夫剛剛20歲,此前他在2005年獲得世界青年萬米冠軍,去年獲得歐洲青年冠軍。這次參加20公里競走,也是他第一次參加此項目的角逐。卡納金在周日的比賽中也有不俗的表現,跑入了1小時17分以內,以1小時16分53秒的成績屈居亞軍。亞爾岡金獲得第三名,成績為1小時20分01秒。毫無疑問,莫洛佐夫與卡納金這對青春組合,將成為俄羅斯在該項目上沖擊奧運金牌的「雙保險」。

女子20公里競走的世界最好成績曾由我國選手劉紅宇保持,成績為1小時27分30秒。2005年8月7日,在第10屆田徑世錦賽上,俄羅斯選手伊萬諾娃以1小時25分41秒的成績奪得冠軍,這一成績同時打破了由王妍與尼克拉耶娃共同保持的1小時26分22秒的世界紀錄。

50000米競走

1996年9月29日,法國選手圖坦在埃利庫爾創造了3小時40分57秒9的男子50000米競走世界紀錄。

50公里競走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上,首次設立了男子50公里競走比賽。

1979年5月25日,墨西哥選手岡薩雷斯在卑爾根創造了3小時41分38秒4的世界最好成績。1989年8月5日,俄羅斯的皮爾洛夫在彼德堡以3小時37分41秒刷新了這一成績。

2003年8月26日,波蘭選手科熱日尼奧夫斯基在法國舉行的第九屆世界田徑錦標賽中奪得男子50公里競走冠軍,並打破了世界紀錄。科熱日尼奧夫斯基的世界新紀錄成績是3小時36分03秒。2008年5月11日,在俄羅斯舉行的第23屆競走世界盃比賽中,俄羅斯的尼澤戈羅托夫以3小時34分13秒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為50公里競走第一個走近3小時35分的運動員。與此同時,本屆世界盃該項目比賽的前六名,均走近了3小時48分,前三名的成績均在3小時38分之內,整體水平遠高於2007年大阪世錦賽。

2008年8月22日,在北京奧運會上男子50公里競走決賽中,義大利選手施瓦策以3小時37分09秒的成績,打破奧運會紀錄,並奪得冠軍。

7. 為什麼中國競走實力不俗,中長跑、馬拉松卻不行

中長跑、馬拉松長期都是由黑人統治,這些項目成績不理想也情有可原。

雖然中國目前的馬拉松比賽看起來熱鬧,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中國在馬拉松這個項目上仍然不能進入世界前列。



盡管天賦異稟,但非洲人包攬馬拉松冠軍主要還得靠後天訓練。在東非高原許多地方,馬拉松訓練是一項奇特的景觀。

在NHK紀錄片《馬拉松最強軍團》中有提及非洲小孩因交通落後和生活習慣原因,他們從小就要赤足翻山越嶺約7-10KM,造就了強大的足底肌群和小腿深層屈肌肌群。也就是說,非洲黑人從小便養成了堅韌不拔的精神,這對於長跑訓練起著重要作用。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競走為什麼厲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朗的將軍 瀏覽:943
印尼黃檀傢具怎麼樣 瀏覽:285
印尼什麼節日會放炮 瀏覽:942
在越南怎麼可以玩微信 瀏覽:461
越南國土如何管理 瀏覽:462
為什麼中國沒有雇傭兵 瀏覽:739
印度青年葯房怎麼買葯 瀏覽:633
如何自己去越南打工 瀏覽:53
中國第二個經濟體在哪個省 瀏覽:676
伊朗為什麼造不了戰斗機 瀏覽:829
義大利有哪些運動項目 瀏覽:184
謝謝伊朗文怎麼寫 瀏覽:702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版權多久下證 瀏覽:404
伊朗是講什麼語言 瀏覽:18
越南香水怎麼辨真假 瀏覽:340
印尼的外匯監管力度怎麼樣 瀏覽:734
中國到伊朗火車有多少趟 瀏覽:304
伊朗為什麼要扎耳洞 瀏覽:93
越南gdp為什麼不能修改 瀏覽:170
中國市場的保健品多少是假的 瀏覽: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