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何學術界為什麼把大學發源地定為義大利
人類歷史進入14 世紀以後 ,義大利站到了歐州文明的最前列 ,成為歐州文藝復興的發祥地。那麼 ,義大利有哪些獨特的條件促使它最早發生文藝復興呢 ? 我認為對此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面論述。
一、 義大利佔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在新航路開辟前的長期歷史中 ,地中海一直是聯系東西方的紐帶。而義大利正處於地中海航線的中心 ,這樣有利的地理位置對義大利發展海外貿易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不僅需要國內市場 ,還需要海外市場的擴大 ,資本主義萌芽誕生在義大利的前後 ,雖還沒有形成世界市場 ,但它的有利條件為北部城市的海外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方便 ,14世紀其北部熱那亞、 威尼斯、 佛羅倫薩等城市的手工業、 商業和銀行業已很發達。 二、 歷史傳統的影響
義大利正是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 ,所以直接繼承了古羅馬的文明 ,在歐州 ,首先製造金幣的兩個國家是佛羅倫薩和熱那亞 ,這兩個城市共和國之所以製造金幣 ,除了和它的經濟貿易發達有關 ,也和他們掌握了古羅馬傳統的鑄幣技術有關 ,所以 ,傳統的影響對義大利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三、 城市工商業發達
義大利半島自日耳曼民族入侵後 ,長期處於分裂割據狀態 ,這種混亂狀態促進了城市共和國的興起 ,義大利的一些城市 ,先於西歐中世紀的城市興起 ,早在8世紀的城市興起 , 到12世紀時 ,北意已出現許多飲譽西歐的城市 ,如米蘭、 多瓦、 熱那亞、 威尼斯等。 從北意幾個較早發生文藝復興的城市來看 ,這些城市都是工商業發達之地。9世紀初 ,威尼斯已與埃及、 希臘、 西西里建立貿易關系 ,擁有一支強大的船隊 ,其商人常與帕維亞、 克雷莫納等地販售源自東方的毛皮 ,絲綢等。一個世紀後 ,威尼斯的商業關系便擴展到沿海及內地許多地區 ,如帕維亞、 維琴察、 切澤納、 拉文那等城市。從 11 世紀末起 ,威尼斯 實際上已壟斷了尚在君士坦丁堡統治者掌握下的歐亞各省的交通權 ,威尼斯商人在中世紀後期稱雄地中海達 30 年之久①。佛羅倫薩是義大利北部最大的手工業城市 ,其繁榮發達 依賴於三項經濟活動 ,即商業、 工業、 銀行業。1306— 1308年 ,佛羅倫薩有300個作坊年生產呢絨 10 余匹。到 15 世紀70年代 ,佛羅倫薩已成為全歐呢絨生產中心 ,並在呢絨生產中最早形成早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西歐三大貨幣經營資本家 - 巴爾迪家族、 佩魯茲家族和阿齊烏里家族皆在佛羅倫薩。
四、 市民階級的興起
隨著城市工商業的迅速繁榮 ,義大利市民階級日益壯大 ,成為一股獨立主宰義大利諸城市國家的社會力量。1266年 ,佛羅倫薩由貴族和平民平分政權 ,100名新興工商市民組成的 「市民會議」 擁有立法和監督行政大權。1293 年佛羅倫薩工商業者行會推翻封建貴族統治 取得城市共和國政權。13— 14世紀 ,義大利已形成這樣的基本政治格局:北部保有德國皇帝的殘余勢力 ,中部和南部是教皇的勢力范圍 ,但大部分城市實權掌握在經選舉產生的法官手中 ,城市的政權而不是掌握在由帝國代理人 ,督政官 ,教皇代表或那不勒斯國王任命的官員手中的局面。尤其是在獲得充分自主權的北意城市共和國 ,市民階級已基本上掌握城市國家政權 ,因此 ,市民雖是城市產生和發展的產物 ,但只是在 13 世紀末佛羅倫薩城市共和國以法律形式將貴族排斥出市議會時 ,才標志著市民階級作為一支相對獨立的政治力量正式形成。14 世紀 , 「佛羅倫薩、 盧卡、 錫耶納 „„的政府是人民的貴族被排斥在權力之外。 」 ②。在市民階級力量日益壯大 ,政治地位不斷提高的同時 ,市民意識開始覺醒。市民意識覺
醒的一個突出表現是市民異端屢屢興起。從 12 世紀起 ,佛羅倫薩成為異端者的活動中心 ,諸多跡象表明 ,提煉和升華市民階級的思想意識 ,構建新文化已成時趨。 五、 市民階級的文化需求
新興市民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迫切需要一種不同於封建傳統的文化思想體系來為本階級的政治地位和經濟活動服務。他們根據時代和階級需要 ,合理吸取傳統文化中的合理成分 ,努力構建新文化。 1. 創辦世俗學校 ,發展世俗教育。
市民階級作為新時代的開創者 ,必須有較高的素質 ,才 能適應其所擔負的新職責。頻繁的工商業貿易業務需要多方面的知識人才和職能機構 ,商品的產、 供、 銷是經濟生活中必須接觸和處理的問題。只有具備一定文化和科學技術的 人 ,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生活。在這種社會需求的驅使下 ,各類學校應運而生。12 世紀 ,義大利出現歐洲最早的大學。13— 14世紀。義大利共有18所大學 ,為西歐各國之最。 12— 13世紀 ,由於主要為培養僧侶而設立的原有的教會學校已不能滿足市民階級的文化需要 ,因此在城市中又產生了手工業者聯合會所創辦的行會學校和商人聯合會所創辦的基爾特學校 ,二者合稱城市學校 ,由市政機關統一管理。 2.創建新法律、 法規
城市工商業的發展 ,商品貨幣經濟與財產關系的日益復雜 ,動產的重要性不斷提高 ,由此產生的許多新的政治和經濟關系需要給予法律上的確認和調整 ,即市民階級需要新的法律和運用這些法律來確認和保障市民所有制 ,調整市民階級與社會諸方面的關系。 《義大利諸城市條例》 是西歐制訂最早的城市法 ,其內容涉及市場管理以及民法、 刑法、 訴訟法 等。10— 13世紀 ,熱那亞、 比薩、 米蘭、 波倫那等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法。11世紀左右 ,中世紀西歐第一部維護海上貿易的海商法在義大利的阿馬爾菲城訂立。在其法典影響下 ,比薩和威尼斯分別於 1100 年和 1255 年編成 「海上習慣法」 和「航海條例」 。之後 ,取代 《阿馬爾菲法典》 的 「康梭杜地美爾法」 (即 「海上習慣法」 )可謂集義大利商法與海商法之大成。該法典廣泛流行於歐洲各國 ,被認為是近代國際法和國際私
法的淵源。隨著義大利社會經濟生活的變化與發展 ,城市法、 商法和海商法需要修正、 充實、 完善。從而在城市法、 商法和海商法的基礎上 ,義大利在西歐率先 「復興」 羅馬法。因為羅馬法中的原則適應了市民階級的需求 , 「在羅馬法中 ,凡是在中世紀後期市民階級還在不自覺地追求的東西 ,都已有現成的了。 」 ③市民階級借羅馬法的原則進一步發展了城市法、 商法和海商法 ,如在1183年 《君士坦丁堡和約》 第 3 條規定:河流屬於公產 ,其所有權屬於義大利倫巴底平原的城市 ,這正是引用了羅馬法的原則 — — — 可航行的河流屬於公產 ,私人權利只適用於河流兩岸和河流中的島嶼。
3.吸收古典文化和東方文化
對古典書稿的索購、 翻譯與研讀是市民階級對古典文化吸收的突出表現。1185年 ,諾曼人攻克希臘港口城市薩洛尼卡 ,賣了許多書給義大利人 ,數量之多可數以船計。市民階
級索購古典書籍 ,不能簡單歸結於為了滿足於裝璜門面。在工商業城市中生活 ,受到世俗教育並正想從封建傳統中擺脫出來的市民階級 ,已具備了更深刻領會和欣賞古典作品的能力。而且 ,他們也希望從古典文化中尋找一種比中世紀文化更合乎自己興趣和人生態度的文化。市民階級正是通過索購、 翻譯與研讀古典書籍和手稿 ,進而在古典文化中吸取與
現世的世俗生活相協調的各種文化因子 ,以至搬用、 仿製、 提煉或吸取 ,從而以文化復古為表徵 ,給文藝復興罩上 「復興古典文化」 的外殼。中世紀時 ,義大利外向型經濟特徵 ,決定其較早地接觸到外來文化 ,經由多種渠道傳入的阿拉伯著作的拉丁文譯本 ,給義大利人帶去了東方人的知識、 觀念和思想 ,在現代歐洲語言里 ,至今還有許多源自阿拉伯語的詞彙。中國人發明的造紙術由中亞經埃及、 西西里島傳到義大利。15 世紀中葉 ,北意幾座大
城市如佛羅倫薩、 威尼斯、 米蘭等 ,都從德國引進中國人發明的印刷術。另一種吸納東方文化的途徑是義大利人的外出遊訪。游訪者寫下了關於東方社會的游記 ,這些游記幫助市民階級乃至整個社會了解和吸收東方文化。13世紀前後 ,游歷東方的義大利旅行家主要有馬可· 波羅、 約翰· 蒙迪科維諾、 鄂多立克、 馬黎諾里。他們的游記開拓了義大利乃至西方人的視野。
六、 人文主義的產生
盡管義大利的文化遺產和文化資源很豐富 ,但如果沒有人能夠 「看懂」 和 「欣賞」 這些豐厚的文化 ,文藝復興也不能發生 ,只有通過市民階級的文化消費 ,義大利豐厚的文化資源 才能得到開發利用 ,經改造產生後的文化產品 ,為文藝復興提供了必需的養料 ,使文藝復興成為 「有源之水」 。在市民意識日益覺醒的基礎上 ,隨著客觀形勢的變化 ,受過世俗教育 的市民學者們進一步吸收、 消化古典文化和東方文化中的人文主義因素 ,依託寬松和諧、 活躍的文化市場 ,逐漸構建出有別於一般市民異端的思想體系 ,更明確、 更全面、 更系統地表達本階級的社會主張與道德 ,從而孕育出市民階級特有的 ,與天主教神學思想體系基本決裂的人文主義。在13— 14 世紀時的義大利 ,人文主義已孕育而生 ,並在許多學科領域有所體現。在文學方面 ,以 《神曲》 、 《歌集》 、《十日談》 為代表的首批世俗文學作品問世;在史學方面 ,第一批現實主義史學家布魯尼、 波古奧、 比昂多等開始考察「人」 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在藝術領域 ,義大利雕刻藝術家尼古拉· 比薩諾以古希臘雕刻為摹本進行新藝術創作。這些市民出身的文化人已對人的價值和作用 ,個性解放與意志自由 ,現實生活和人的情感等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視 ,雖然此時人文主義剛剛誕生 ,還很稚嫩 ,但它顯示出以人文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市民階級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 — — — 文藝復興 ,在義大利最早發生是合理的 ,也是必然的。
⑵ 歐洲有不少國家,義大利在其中的地位究竟如何
現在很多評論時事的報紙都喜歡把義大利排在歐洲強國之外,如果義大利真的像報紙說的那麼弱,那義大利絕不會擁有今天的國際地位。
事實上義大利是被很多人都低估的一個國家,由於其在一戰、二戰中時常投降的表現,讓人覺得義大利就是個沒有實力的牆頭草,其實不然,如果義大利沒有一定實力又怎麼會兩次夥同的德國發起世界大戰呢?義大利在戰爭時期的多次投降更像是保存自己實力,減少戰損的一種策略。
義大利的基本農業經濟還是歐洲第三,僅次於德、法兩國,橄欖油出口量一直是世界第一,除了油紅酒也是義大利的主要出口的農產品,甚至一度超過法國成為世界首席葡萄酒生產國。除了葡萄酒,義大利最出名的還有番茄醬、義大利面,年均產值超過20億歐元。
除了農業,義大利還是全球第五大旅遊國家,羅馬、威尼斯、佛羅倫薩都是歐洲游團隊最喜歡去的地方。
綜合以上所有方面,義大利的綜合國力並不弱於其他國家,國際地位肯定也是僅次於英、德、法這些國家的。
⑶ 二戰時德國足以橫掃歐洲,為何要收日本和義大利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之前為大家介紹過史上最坑隊友——義大利軍隊,引起許多讀者的熱議,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德國與坑隊友之間恩怨情仇。
很多研究二戰的軍事家和史學家都對德國的盟友表示難以理解。要知道德國的「」閃電戰聞名世界,幾乎沒有國家能抵抗住德國飛機和坦克配合下的高密度攻擊,連公認的戰斗民族蘇聯都被它在一周內推進將近六百公里,更別說歐洲各國和北非了。
然而這么個差點統一全球的超級戰爭機器,卻收了兩個扶不起來的「坑隊友」。雖然日本在戰爭前期幾乎佔領了中國的大半領土,但是作為島國,日本的資源和軍隊都嚴重不足,一直需要軍備支援,而在後期因為妄自尊大的侵略方針,還引來了美國這個超級強國,直接讓德國直面兩個超級大國的雙面夾擊。
如果說日本人好歹還能自保,那另一個盟友義大利就是純粹拖後腿了,坑到連對手丘吉爾都忍不住吐槽。義大利工業非常落後,舉個例子,二戰期間義大利銅產量兩千多噸,而美國是五十三萬噸,還不如人家零頭的零頭。打不過就算了,投降率高到離譜,甚至後期有眾多義大利軍隊上趕著投降,簡直是合約國派到德國身邊的卧底。
德國對這樣的情況並非一無所知,然而德國也有著自己的難言之隱。首先,當時的英、法兩國實力不俗,美、蘇爭當世界霸主,而德國想要開戰絕不可能以一國之力單挑多個大佬,更何況英法和德國有很深的積怨,而美國則一直想坐山觀虎鬥。至於蘇聯,二戰前雖然是和德國稱兄道弟的,但要實現德國統一世界的目標,蘇聯是頭號勁敵。
其二,當時的德國、義大利和日本,是最早的軍國主義法西斯政權,而且都同樣命苦的因為各種原因被孤立在國聯之外,在國內又都有擴張侵略的熊熊野心。其三,德國不是沒有短板,而日本和義大利恰好可以對此彌補。德國有軍事素質超強的空軍和陸軍,但對海上戰爭卻所知無幾,海上作戰總被英國吃的死死地,而作為島國的日本,海軍實力至少可以排進世界前三,對德國沖出歐洲是很好的助力。
至於義大利,雖然跟英法兩國完全沒有可比性,但作為工業國家多少有些儲備,能夠保護德國的側翼(事實上並沒有做到)。出於這些原因的考量,德國最終才收了日本和義大利這兩個不爭氣的小弟。
⑷ 為什麼說「義大利是歐洲的中國」
作者:瞾王
來源:知乎
1。歷史文化
眾所周知,羅馬帝國和中國都是世界文明古國,所以義大利人對本國文化的自豪感一點也不比中國人差。另外,義大利文化保護做的非常好,基本上隨便一個小城都有可以訴說的歷史和可以參觀的古建築, 很多地方很舊但是舊的很文藝。不同之處在於,中華文化延續了幾千年,近代被蹂躪的很慘,雖然文化一直也沒有斷,但很多古建築都被摧毀了,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大樓。好在,近些年經濟上來了以後,中國政府對這一方面的重視度提高的,物質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都應該很好的保護起來,這些東西真的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也是全世界的文化瑰寶。
2。飲食文化
民以食為天的中國食文化思想也可以完美的闡釋義大利人的食文化。義大利人對吃可以說真的非常有研究,小小的義大利竟然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食物,整個歐洲的飲食文化也受到了義大利食文化的深刻影響。天南海北從不同地區來的義大利人聚會最能聊得話題就是互相介紹自己城市的吃的。很多義大利男生也是對食物相當有研究,做的一手好菜。
3。家庭文化
在西方人的字典里,沒有孝的這個概念。一般人都會覺得,成年人跟自己的子女組成的小家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庭---在義大利也是這樣。但是成年義大利人跟父母,祖父母的關系相較其他歐洲國家來說更為親密。比如說,沒結婚的成年男性一直跟父母生活的現象比較普遍,一切生活起居細節都由父母代勞,這種人在義大利被稱為媽寶
⑸ 義大利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中心地位如何形成
經濟因素說
郭振擇認為,14~16世紀,西歐各國封建社會內部先後產生了資本主義關系,新的資本主義要求為自己的發展掃清道路,正在形成的資產階級為了取得政治上的合法地位,首先向教會神學統治和封建意識形態發起了沖擊,文藝復興是在資本主義關系和人文主義倡導下產生的。〔3〕文藝復興最早濫殤於義大利的佛羅倫薩,而此時佛羅倫薩的經濟發展已為文藝復興提供了基礎。鄭如霖分析,佛羅倫薩工場手工業發達,商業貿易規模大,為了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新文化的發展必然要沖破教會的桎梏和擺脫經院哲學的世界觀,於是新興資產階級就從文化的各個方面向封建制度和教會展開了斗爭〔4〕。
(1) 政治因素說
王小蘭認為,義大利之所以成為文藝復興的搖籃,和某些城市政權的支持是分不開的,美第奇家族當政時期是佛羅倫薩的黃金時代,其中羅倫佐·美第奇不但是「文學家的保護人」,他本身也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對建築、音樂、詩歌都十分愛好,他統治期間,佛羅倫薩的文化達到最高峰。有些統治者出於統治的需要,重用人文主義者,到15世紀中葉,人文主義者已大量充斥於各地的政府機構中,對推動文藝復興運動無疑起了積極作用。〔5〕
(2) 文化因素說
張尚仁認為文藝復興之所以起源於義大利,是因為義大利在承襲古代文化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若干世紀以來,這里一直是古羅馬文化的中心;〔6〕孫錦泉認為,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條件,使義大利在對古希臘文化吸收方面在西歐各國獨占鰲頭,從古代繼承下來的文明還繼續居於領導地位;〔7〕北意有豐富的古典藏書和完備的圖書館系統,南部文化北向流動的撞擊,獨步全歐的經濟發展產生了一系列文化效應——文化的世俗化和非閉鎖型傾向、注重文化教育投資的城市觀念、物質歸向於文化型的市民消費特徵等,都成為義大利文藝復興起源的原因。〔8〕隨著研究視野的逐步拓展,各學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人們在歷史研究中樂於運用各種方法,因而考察歷史現象也變得多角度、多層次,越來越從更微觀的角度進行歷史闡釋,在考察文藝復興起源時,在以上各因素交互作用觀點的基礎上,又從更深的層面提出新的觀點。王挺之認為,義大利佛羅倫薩那種「以公眾慶典和儀式為特色的社會生活的開放性、競爭性和創造性的文化空氣在人們心理和社會實踐上都對文藝復興有一種潛在的、不可低估的影響。」〔9〕劉建軍認為文藝復興的原因,更直接來自於文化演變上的因素,概而言之,既是由於中世紀內部人學因子生成的結果,同時也在於歷史給予當時文化發展的四大饋贈(中世紀社會產生了現代城市、大學的出現、神學導致自然科學的發展和宗教內部發生了變革要求)和三大機遇(黑死病導致對人生問題的深入思考、古代文化典籍的重新發現在此時人們面前展示出了一個新世界、地理大發現拓展了人的視野)。〔10〕解光雲認為義大利較早形成並迅速趨於強大的文化消費,使義大利的文化資源得到開發利用,從而變文化資源優勢為文化發展優勢,經改造創新後再生的文化產品,為文藝復興提供了必需的養料。〔11〕
1〕恩格斯:《自然辯證法導言》,《馬恩選集》第三卷,第445頁。
〔2〕參見齊世榮、朱龍華等:《人民歷史的進程》,人民教育出 版社,998年版,第69頁。
〔3〕郭振鐸:《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產生的社會背景》,《史學月 刊》1982年第5期。
〔4〕鄭如霖:《論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特點及原因》,《海南師院學報》1992年第4期。
〔5〕王小蘭:《論義大利何以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搖籃》,《遼寧師范大學學報》1992年第5期。
〔6〕張尚仁:《西歐封建社會哲學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9頁。
〔7〕孫錦泉:《君士坦丁堡陷落與義大利文藝復興關系置辯》,《四川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
〔8〕孫錦泉:《論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文化基礎》,《歷史研究》,1993年第5期。
[9]王挺之:《佛羅倫薩的公眾慶典儀式與文藝復興》,《歷史研究》1987年第5期。
〔10〕劉建軍:《論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新文化的多重起源》,《東北師大學報》1999年第2期。
〔11〕解光雲:《試析義大利最早發生文藝復興的原因》,《史學月刊》1998年第2期。
⑹ 歐洲杯上義大利的水平為什麼提高了很多
義大利在歐洲杯上踢出了非常優異的成績,水平能夠提升這么多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改變了戰術,二是最大程度利用規則,合理輪換,接下來我們進行具體分析。
綜上所述,義大利能夠有這么大的提高,就是充分利用了比賽規則,以體力彌補技術,在戰術上也更加合理,用更多的耐心去消磨對手,能夠取得優異成績就是常理之中的事了。
⑺ 二戰時期義大利那麼弱。。。為什麼德國要和義大利結盟他們有什麼淵源
義大利的老大。小墨同志,是法X斯的鼻組。小希同志當初把他當前輩,
在戰略上,小鬍子小希同志必須需要一個國家幫他守護住自己的腹部。德國的海岸線太長了。四處受敵,另外小鬍子海軍不行。期待義大利面條占著地理優勢(他們在哪裡?英國在哪裡?)封鎖住地中海的英國運輸船隊。然後依靠絕對優勢的兵力~把英國部隊拖在非洲。甚至打通到中東的道路。
但是面條就是面條。和膏葯一起是扶不上牆的東西。拿著歐洲的現代化武器和部隊。打不過非洲土著。。。。。小小一個馬爾它還需要小鬍子幫忙壓制。。。
.............................................
另外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對,就是這個名字)當時還是很多人支持的。比如西班牙,阿根艇 之類。
小鬍子並沒有統一世界的野心。具體他想做什麼。參考我的奮斗。他寫得很明白了~
⑻ 為什麼會有中國球迷喜歡義大利
首先,意甲聯賽是中國最先轉播的歐洲聯賽,意甲自然在但是足球聯賽轉播貧瘠的中國樹立起了一個旗幟,而且當時的意甲正處於盛世階段,技戰術水平非常高,引得很多喜愛足球的人觀看,愛屋及烏,自然有很多人喜歡義大利隊,本人就是這樣愛上義大利的。
其次,其實義大利雖然踢得是防守足球,但是他們將防守也做出了藝術,以前是完美的鏈式防守,現在是縝密的區域防守。一個富有完美進攻性的球隊固然受人推崇,比如巴西隊,西班牙隊。但是lz也可以試想一下,當一個隊伍一直被人壓著打,可是直到最後一分鍾都憑借著自己頑強的意志和優秀的防守未能讓強大的對手破門,這難道不值得人稱道么?我曾經做過專門的調查,很多曾經中立球迷因為崇拜2000年義大利半決賽時頑強的防守以及托爾多的神奇而從此喜歡了義大利隊。
再次,義大利男人天生長得比較帥,引來很多女球迷喜愛,比如皮耶羅阿,因扎吉阿什麼的,到最後這種對球員的喜歡就轉化到了對國家隊的喜愛中。
另外我想糾正一下lz的觀點,我覺得lz認為這象徵著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是不對的,畢竟中國國家隊太弱了,一個球迷的感情必須有一個寄託才行,所以很多人便選擇了最先看到的義大利隊。
還有,其實對日本人稍作了解就能明白為什麼日本人會這樣。日本人一向是誰強就聽誰的話,大化改新的時候聽中國的,明治維新的時候聽歐洲的,二戰以後聽美國的,明顯的島國心理,說難聽點就是哈巴狗心理,所以他們這么做沒什麼可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