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簡單的介紹一下墨索里尼。
個人認為希特勒更為厲害。弄對比可以看出:
1.國內法西斯管理,希特勒建立了嚴密的管理體系,通過排外、打擊其他民族,提高本民族的地位來鼓動人心,樹立威信。墨索里尼死在了本國人手裡,而希特勒完完全全是因為德國戰敗自殺的。可見希特勒對本國的控制手腕
2.軍事管理方面,希特勒提拔了大量的軍事人才,這些人都在二戰為德國效死命,成為法西斯的主力。而義大利的將領卻乏善可陳。
3.對於後世的影響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希特勒的魔鬼行為被世人所唾棄,而墨索里尼頂多算是個跟班。
一下為墨索里尼的個人資料:
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年7月29日生於弗利省一鐵匠家庭。早年當過新聞記者、社會黨黨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因鼓動義大利參戰被社會黨開除。1915年入伍參戰。1919年3月在米蘭發起成立「戰斗的法西斯」組織。
1921年該組織改稱「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墨索里尼成為該黨領袖。1922年10月指揮該黨軍事組織「黑衫軍」進軍羅馬,發動暴亂並奪取政權,任內閣總理。1928年強行終止議會制度,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
1935年10月派兵入侵衣索比亞。1936年5月宣布將衣索比亞並入義大利。同年7月夥同德國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向西班牙叛軍提供武器裝備,幫助弗朗西斯科·佛郎哥取得西班牙政權,並在政治、軍事上 積極與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進行合作。10月與德國結成柏林-羅馬軸心。1936年11月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
1939年4月侵佔阿爾巴尼亞。1940年5月任戰時統帥部最高統帥。同年6月10日對英、法宣戰,出兵法國南部,並向英屬索馬里、肯亞、蘇丹和埃及發動進攻,企圖建立地中海帝國。10月派兵入侵希臘。1941年4月出兵配合德軍進攻南斯拉夫。6月22日對蘇宣戰並派兵配合德軍進攻。1943年7月25日,由於軍事上失利和國內反法西斯運動高漲被撤職,並被監禁在阿布魯齊山大薩索峰頂。
1943年9月被德軍傘兵救出後,在義大利北部薩洛出任「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政府總理。1945年4月27日在逃往德國途中為義大利游擊隊捕獲。次日被處決並暴屍米蘭廣場示眾。
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1945),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義大利法西斯黨魁,義大利法西斯政府首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犯。
B. 墨索里尼是怎樣一個人評價生平過錯及成就
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義大利文全名: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1883.7.29— 墨索里尼 1945.4.28)義大利政治家、獨裁者,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就是此人而非希特勒。1922年至1943年期間任義大利王國首相。1925年獲「Il Duce(領袖)」稱號,1925年1月至1943年7月25日間實施獨裁統治,1945年4月28日死於義大利科摩省的當戈。 墨索里尼1883年7月29日生於義大利弗利省的多維亞蒂·普雷達皮奧一個鐵匠的家庭,墨索里尼早年信仰社會主義和無神論,並加入了社會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劇烈地改變了墨索里尼,使他在思想上從極左轉向極右,轉向戰爭狂熱並退出了義大利社會黨。 1921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國家法西斯黨。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發動政變,10月30日被義大利國王埃馬努埃萊三世任命為總理。墨索里尼在1925年1月宣布國家法西斯黨為義大利唯一合法政黨,從而建立了義大利法西斯主義獨裁的統治。 墨索里尼與德國總理希特勒於1939年5月22日簽訂意德鋼鐵條約。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正式加入軸心國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1943年7月24日大法西斯議會通過了對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動議,翌日,墨索里尼被埃馬努埃萊三世國王解職並逮捕,軟禁。同年9月12日,德國營救出被軟禁的墨索里尼。隨後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北部建立義大利社會共和國。1945年4月27日,墨索里尼在逃亡途中被義大利抵抗運動的游擊隊發現並俘虜,翌日,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克拉拉·貝塔西在科莫省梅澤格拉的一個村莊被槍決。後被憤怒的群眾暴屍 http://ke..com/view/32100.htm
希望採納
C. 默索里尼簡介
在歐洲與希特勒並稱的戰犯——墨索里尼
簡介
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7.29—1945.4.28)1922年至1943年期間任義大利王國首相、獨裁者,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
墨索里尼1883年7月29日生於義大利弗利省的多維亞蒂·普雷達皮奧一個鐵匠的家庭,從小缺乏教養,粗魯好鬥,多次被學校勒令停學。他渴望向上爬又不能如願,產生了嚴重的報復心理,叫嚷"將來要讓世界發抖!"1945年4月28日死於義大利科摩省的當戈。早在師范學校期間,墨索里尼就自稱為社會主義者,並加入了社會黨。他的父親亞歷山德羅是一個讀過社會主義書籍的鐵匠。他以墨西哥解放者貝尼托·胡阿雷斯德名字為自己的兒子命名。
早年歲月
1902年居住在瑞士,結識了一批革命家。使他由於政治活動而被驅逐出境。
1908-1909年居住在奧地利的特倫提諾。這時產生了對民族主義的感情;他度過哲學家尼采和索爾的著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是福利省的社會黨領袖。兼任黨機關報《前進報》的編輯。
1914年10月20日被開除出黨。同年11月14日在米蘭創辦《義大利人民報》。他親自參加義勇軍在1917年2月23日的一次訓練事故中負重傷。
奪取政權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情況,對他的靈枯的機會主義政策十分適合。為奪取人民的支持,他利用人們對日益壯大的共產主義運動的恐懼同時訴諸國人陰義大利在戰後談判中所得無幾而日益增長的愛國主義的不滿情緒。1919年3月23日,發起一場「法西斯主義運動」,在米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戰斗的法西斯黨」。這個團體的政治綱領是工團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口號的結合。1919-1922年的動盪年代裡,墨索里尼利用他的黑衫軍沖鋒隊抗擊罷工工人,共產黨和社會黨人。1920年共產黨人的威脅減退了。
1921年大選中,二十二個法西斯黨人被選進國會。法西斯政黨在全國范圍內被組織起來。墨索里尼被稱為「元首」。1922年一次長時間總罷工被「沖鋒隊」所破壞。從而使經過周密策劃的「羅馬進軍」(1922年10月28日)掃清了道路。在這次危機期間,墨索里尼本人留在米蘭,直到猶豫不決的伊曼紐爾三世拒絕顧問們局部墨索里尼的建議,召他組織內閣(10月31日)。
獨裁政治
墨索里尼一上台,就逐步地建立獨裁統治。1923年通過的新選舉法保證法西斯黨人在國內中三分之二的多數。五年後,選舉僅僅是一種法西斯大會。終於1938年議會被取消,另立了一個法西斯和「公司」組成的議會,成員全部由政府任命。為了進一步工具他個人的統治,獨裁者一直兼任好幾個內閣部長的職位。
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民主國家明顯得軟弱無力,是墨索里尼認為有機可乘。於是他採取了侵略的外交政策。首先1935年10月派兵入侵衣索比亞。當國聯予以制裁時,他對世界性組織表示蔑視。竟然在1937年12月義大利退出國聯。1936年5月宣布將衣索比亞並入義大利。同年7月夥同德國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協助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將軍。在之後的三年裡派遣了數以萬計的義大利軍隊和大批飛機在西班牙作戰。從1933年開始,墨索里尼越來越無法否認他的義大利和新的納粹德國之間存在著聯系了。在這兩個法西斯政權以外的世界,同時代的人幾乎是非常自然地認為法西斯和納粹的體系是類似的。在政治、軍事上墨索里尼 積極與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進行合作。1936年10月,與希特勒在柏林簽訂《柏林協定》,規定在重要國際問題上採取共同的方針,羅馬—柏林軸心遂告形成。1936年11月加入德、意、日三國《反共產國際協定》。1938年,墨索里尼下令取消議會,在國內完全建立起他個人的獨裁統治。1939年4月義大利吞並阿爾巴尼亞。
政權垮台
看到希特勒的初期勝利後,墨索里尼於1940年5月出任了義大利戰時統帥部最高統帥,並於同年6月10日對英、法宣戰,出兵法國南部,並向英屬索馬里、肯亞、蘇丹和埃及發動進攻,企圖建立地中海帝國。10月派兵入侵希臘。1941年4月出兵配合德軍進攻南斯拉夫。6月22日對蘇宣戰並派兵配合德軍進攻蘇聯。1943年7月,英美聯軍在西西里島登陸成功,7月25日,由於軍事上失利和國內反法西斯運動高漲而被國王撤職,並被監禁在阿布魯齊山大薩索峰頂。 1943年9月13日被德軍傘兵救出後,9月17日在義大利北部薩洛出任「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政府總理。
最後的日子
1945年4月9日,盟軍沿戈錫克防線發動總攻。4月21日,防線被攻破,盟軍及義大利部隊遍布巴倫第平原,並越過波河。曾在伯恩與美國特使艾倫·杜勒斯秘密談判的德國將軍卡爾·沃爾夫代表馮·維廷霍夫將軍指揮的80萬人投降,維廷霍夫將軍是在3月接替陸軍元帥凱塞林的職位的。這些人中包括格拉其亞尼指揮的義大利社會共和國部隊。貝尼托·墨索里尼及共和國政府成員在拒絕上義大利民族解放委員會提出的投降命令後,於1945年4月25日晚逃往米蘭。上義大利民族解放委員會由維克多·埃姆努埃爾國王設在羅馬的總部管轄,負責指揮並聯合北部的反法西斯主義運動。但墨索里尼在4月27日去往阿爾卑斯河谷瓦爾泰利納地區時被游擊隊俘虜,他曾計劃在那裡等候美國人的到來。上義大利民族解放委員會的行動違反了國王和羅馬政府在1943年9月8日與同盟國停戰協議條款中所規定的義務。條款要求墨索里尼向同盟國投降。但上義大利民族解放委員會決定立刻槍斃墨索里尼及其部下,並計劃於4月28日下午在關押他們的科莫湖邊的一個小村莊執行。
1945年4月28日下午,「行刑者」到達那裡時,他們發現有人已經替他們完成了任務。墨索里尼及其情婦克拉拉·貝西塔已經被接到英國方面命令的游擊隊員於當日凌晨處死。墨索里尼就這樣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童年的經歷使他鍾愛高大敞亮的建築
貝尼托·墨索里尼(1883-1945),1922年至1943年期間為義大利王國首相、獨裁者,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墨索里尼的父親是個鐵匠,他是在父親鐵錘的丁丁當當聲中長大的,對建築工地上的打打砸砸的聲音有著特殊的偏好。墨索里尼常常偷鄰居的雞和果園里的蘋果,當被大人抓到,他就裝出一副受傷的樣子。為了改變他的壞習氣,母親就常常帶他去教堂做禮拜。墨索里尼極不喜歡教堂那昏暗的環境,總是無精打採的。在唱贊美詩時,他經常趁母親
不注意溜走。在他童年的思維里,教堂的灰暗使他特別嚮往高大寬敞透亮的建築,他覺得這樣風格的建築才適合人居住。後來墨索里尼周遊歐洲,在瑞士期間做過泥瓦匠、伙夫、裁縫、腳夫等活計,這種勞動經歷,使他對建築別有一番感悟。英國學者迪耶·薩蒂奇保
留了一張墨索里尼的照片。照片中間是一個建築模型,周圍是一群穿著黑白制服的肥胖名流,居中的墨索里尼身穿潔白的對襟套裝,頭戴一頂貝蕾便帽。照片中就有墨索里尼鍾愛的建築師皮亞琴迪尼,也說明墨索里尼習慣把建築看成是必不可少的政治宣傳。而皮亞琴迪尼則深諳主顧的想法,他說,建築就是要成為宗教和國家的神廟,弘揚民族的美德,使人振奮,令人感動。在義大利二戰時期的宣傳片中,墨索里尼將丁字鎬舉過頭頂,這樣一個鏡頭不僅向人們展示他的氣勢與權力,還是向世界宣告:他,墨索里尼,已經和奧古斯都以及其他建造羅馬的帝王站在同一高度上了。
■建築師是墨索里尼時代備受尊重的群體墨索里尼用了二十年時間來重建義大利,他可以實現童年時追求宏大、敞亮的願望了。在法西斯年代裡,幾乎沒有一個城市找不到他留下的足跡。他指揮建築師們修建了國家的現代基礎設施:新火車站和郵局、法庭和大學、工廠和療養院,盡其所能地表現出法西斯每前進一步所走過的歷程。他讓建築師特拉尼在科莫設計了一棟法西斯總部大樓,大樓有一個中庭,突出了周圍圍繞著的黨的各個機構,並特意標出建造過程中法西斯志願者的支持,以便為其政治發跡提供更多的歷史合法性。
在墨索里尼時代,盡管很多人遭到迫害,建築師卻是一個獨特的群體而受到尊重,二戰期間大多數建築師沒有逃到英國或美國,很多人留下來參與了法西斯政權的建築項目。「御用建築師」及其同事們共同設計了墨索里尼的新城鎮,為他在利比亞、索馬里和衣索比亞修建了殖民地風格的小社區,在義大利各個城市建造了黨部大樓,設計了向民眾美化法西斯主義的宣傳展覽。
墨索里尼還准備修建一座屬於自己的宮殿——— 墨索里尼還准備修建一座屬於自己的宮殿———威權大廈,同時將其作為法西斯黨總部。大廈計劃坐落在圓形大劇場的對面。墨索里尼曾經發起競標設計,也得到了許多方案。總的來說,這些設計相對於希特勒的總理府更為現代,但其抽象建築語言與德國法西斯一脈相承,都表達了一種威懾和領導者對個人的征服成就的誇示。
由於種種原因,墨索里尼改變了初衷,在羅馬城北邊修建了墨索里尼廣場。它可以說是一個復古版的法西斯主義城市規劃,廣場模仿古羅馬競技場布局,周圍是一圈新建築。為了紀念掌權二十周年,墨索里尼還在城市南端對稱修建了另一片「建築展示櫥窗」———埃烏爾,它是「羅馬世界博覽會」的縮寫,是為迎接1942年世界博覽會修建的。最初的構想是為展覽和舉行儀式等興建一系列新建築,後來則轉變為在羅馬城南、朝奧斯蒂亞和大海方向大規模擴展一片新城區。隨後戰爭爆發,世博會也被取消,但大片的地區已經被開發,使人們看到一個身披現代主義外衣的獨裁者究竟是什麼樣子。
一心想壓倒他人的希特勒將墨索里尼的建築稱為「沒有創造力的復制,毫無意義」,法西斯主義者也稱其「晦澀難懂」,從實際效果來看,墨索里尼的設計風格同希特勒的簡單、寬敞、粗線條、威懾相比,還是添加了一些唯美風格,也比較重視歷史因素,強調了建築色彩、線條的復雜和多樣化,體現了墨索里尼陰柔的風格,這一點與希特勒的強硬完全不同。
■在恢復羅馬帝國輝煌的旗幟下,羅馬遭重創歷史上的獨裁者往往對自己的國家———至少是自己所在的首都、宮殿和墳墓———的建築有規劃的企圖,墨索里尼也不例外,他打出的旗號是恢復羅馬帝國的輝煌,對內大興土木和對外擴張就成為當然的選擇,於是,「墨索里尼的鐵鍬和鏟子」來了。
西方有句著名的諺語:「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羅馬城歷史久遠,義大利的建築素以保存完好著稱,但在墨索里尼時期卻遭到重創。他對古羅馬城鎮廣場、羅馬圓形大劇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壞。他為建造巨大的廣場、寬廣的道路拆毀了許多古建築。他還特別喜歡把一些雄偉的古羅馬建築周圍拆「干凈」,要求把古建築「亮出來」。
墨索里尼提出了一系列的建築規劃,設想全面清除羅馬近兩個世紀以來新建的建築,恢復奧古斯都大帝時期帝都羅馬的面貌。多虧了官僚們的拖拉和腐敗,這個計劃並沒有得到完全實施。但是當要顯示自己權威的時候,墨索里尼對古代遺跡也並不是那麼尊崇,比如他下令開辟了一條把古羅馬大角斗場和他的府邸———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威尼斯宮連成一條直線的帝國大道,以此來表明他的權力可以貫通古今,也滿足了他追求與歷史人物比肩的虛榮心。盡管這會破壞沿途的文物古跡,墨索里尼仍然大張旗鼓地干起來,最終對義大利的建築和文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留下了千古罵名。
D. 墨索里尼簡介是什麼
1、貝尼托·阿米爾卡雷·安德烈亞·墨索里尼(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1883年7月29日~1945年4月28日),1883年出生於義大利費拉拉省,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黨魁、法西斯獨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之一,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
2、早年當過新聞記者、社會黨黨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因鼓動義大利參戰被社會黨開除。1915年入伍參戰。1921年該組織改稱「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成為該黨領袖。1922年10月指揮該黨軍事組織「黑衫軍」進軍羅馬,發動暴亂並奪取政權,任內閣總理。1928年強行終止議會制度,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對內取締其他一切政黨和群眾團體;對外煽動民族沙文主義,推行軍國主義侵略擴張政策。1935年10月派兵入侵衣索比亞,1936年5月宣布將衣索比亞並入義大利。7月夥同德國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10月與德國結成柏林-羅馬軸心。1939年4月侵佔阿爾巴尼亞。1940年5月任戰時統帥部最高統帥。6月10日對英、法宣戰,出兵法國南部,並向英屬索馬里、肯亞、蘇丹和埃及發動進攻,企圖建立地中海帝國。10月派兵入侵希臘。1941年4月出兵配合德軍進攻南斯拉夫。6月22日對蘇宣戰並派兵配合德軍進攻。
E. 二戰義大利的總統是誰
二戰義大利沒有總統,只有元首,元首是貝尼托·墨索里尼,其出生於義大利費拉拉省,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黨魁、法西斯獨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之一,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
1921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國家法西斯黨,墨索里尼被稱為「領袖」。1922年一次長時間總罷工被「沖鋒隊」破壞,從而為經過周密策劃的「羅馬進軍」掃清了道路。
在這次危機期間,墨索里尼本人留在米蘭,直到伊曼紐爾三世拒絕顧問們拘捕墨索里尼的建議,召他組織內閣,被任命為總理,獲取政權。
(5)墨索里尼他是怎麼當選義大利總統擴展閱讀:
墨索里尼一上台,就逐步地建立獨裁統治。在他統治的21年中,對內取消一切反對黨,鎮壓工人和民主運動,宣傳沙文主義和種族主義思想。1923年通過的新選舉法保證了法西斯黨人在國會中三分之二的多數。
墨索里尼十分注意學校的改革,並將這種改革同擴軍備戰緊密地結合起來。墨索里尼加緊進行擴軍備戰,並親自兼任陸、海、空軍總長,作為義大利的最高統帥,全國所有部隊必須絕對聽從他的調遣。
F. 求對墨索里尼的介紹,重點說說他進軍羅馬奪取政權和入侵衣索比亞,歷史課要說的!
1883 29
墨索里尼(墨索里尼)生於弗利省鐵匠家庭。早年擔任新聞記者,社會主義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因鼓動義大利參戰被開除出社會黨。 1915年,軍隊參戰。米蘭1919年3月發起成立的「戰斗的法西斯組織。
1921年該組織改名為」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墨索里尼成為黨的領導人。 1922年10月指揮黨的軍事組織「黑衫軍」到羅馬,暴動,奪取政權,內閣總理,1928年被迫終止的議會制度,建立法西斯專政。
軍隊入侵衣索比亞在1935年,1936年5月宣布,衣索比亞成義大利文,在同年7月,連同德國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中,西班牙叛軍的武器裝備,在西班牙佛朗哥政權,並活躍在政治,軍事,阿道夫·希特勒的納粹德國為首的合作。10月德國等柏林 - 羅馬軸。在1936年11月,「反共產國際協定。
1939年4月佔領阿爾巴尼亞。 1940年5月的最高指揮官的戰時指揮。英國和法國於同年6月10日宣戰,出兵法國南部,英國的索馬里,肯亞,蘇丹和埃及發動進攻,試圖創建一個地中海帝國。十月出兵侵略希臘。出兵1941年4月,德國進攻南斯拉夫。 6月22日宣布與德國的戰爭和軍隊進攻蘇聯。 7月25日,1943年,由於不斷上升的軍事失敗和反法西斯運動被駁回,並囚禁在阿布魯齊大薩索峰。
薩羅,在義大利北部,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總理1943年9月由德國傘兵救出。 4月27日,1945年他逃往德國,義大利游擊隊抓獲。第二天被處,暴屍米蘭廣場公開展示。
墨索里尼(墨索里尼,1883-1945年),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義大利法西斯領袖,政府總理的義大利和法國,二戰戰犯。
29日,1883年墨索里尼弗利省普雷達皮奧。早在正常的學校,墨索里尼稱自己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和加入社會黨。到1904年底,義大利的軍隊,1906年9月退休後體操教學舊業。在1909年,他移居到奧地利,擔任社會黨報紙的編輯。進入社會主義黨的領導,在1912年7月,被任命為黨的「前進報」總編輯。早年在1914年當選委員在米蘭。 10月,被開除黨籍。在1915年9月,義大利軍隊參戰,1917年2月受傷,退休後,再次擔任主編的「義大利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墨索里尼似乎已經成為領導人的退伍軍人和有經驗的政治家。 1919年3月,推出一個「法西斯運動」,建立一個「戰斗的法西斯組織,但在選舉結束,的的法西斯黨的失敗。1921年11月,法西斯運動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羅馬在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運動改變了它的名字到國家法西斯黨,1922年10月被分配到了第27屆總理大臣義大利,墨索里尼的獨裁統治逐漸建起來。1935年10月義大利阿比西尼亞軍隊發動進攻,在5月,次年合並阿比西尼亞。1936年10月,希特勒在柏林簽署協議,提供了一個通用的方法,就重大國際問題,羅馬 - 柏林軸,然後形成了1937年11月,義大利加入了日本的反共產國際協定,12月,墨索里尼宣布退出國聯。 1938年,墨索里尼下令取消議會,他的個人獨裁統治的恐怖在全國全面建立。1940年5月,墨索里尼成立最高統帥部,在戰爭期間,曾擔任最高統帥,掌握最高權力在義大利,盎格魯 - 法國宣戰。他在1943年2月,是一個重大的改組政府,幾乎所有的部長被撤職,換上一個好戰的法西斯士兵。7月,英美在西西里島登陸成功,墨索里尼被逮捕和監禁。在1945年4月28日下午,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婦克拉拉北西塔15人被處決在科莫湖岸邊。暴力和的街道上
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1883年7月29日1945.4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攪拌0.28)
義大利總理法西斯黨領袖,獨裁者,二戰戰犯。生於弗利省鐵匠家庭,早年曾作為一個記者,社會主義者。義大利參戰被開除出社會黨,1915年,軍隊參戰,在米蘭1919年3月發起成立了「戰斗的法西斯組織。 1921年該組織改名為「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黨的領導,1922年10月指揮黨的軍事組織」黑衫軍「到羅馬,暴動,奪取政權,內閣總理。 1928年被迫終止議會制度,建立法西斯專政。內部禁止所有其他政黨和群眾組織,鎮壓共產黨和進步人士,外國煽動民族主義,軍國主義的侵略擴張政策實施。 1935年10月出兵入侵衣索比亞。 1936年5月,衣索比亞宣布成義大利。今年七月,一起與德國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西班牙叛軍武器裝備。 10月德國等柏林 - 羅馬軸。次年11月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阿爾巴尼亞在1939年4月的職業。 1940年5月的最高指揮官的戰時指揮。英國和法國6月10日宣戰,出兵法國南部,英國的索馬里,肯亞,蘇丹和埃及發動進攻,試圖創建一個地中海帝國。十月出兵侵略希臘。出兵1941年4月,德國進攻南斯拉夫。 6月22日宣布與德國的戰爭和軍隊進攻蘇聯。 7月25日,1943年,由於不斷上升的軍事失敗和反法西斯運動被駁回,並囚禁在阿布魯齊大薩索峰。薩羅,在義大利北部,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總理在9月德國傘兵救出。 4月27日,1945年他逃往德國,義大利游擊隊抓獲。第二天被處,暴屍米蘭廣場公開展示。
1932年,墨索里尼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在威尼斯。其目的是為了促進電影工作者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電影業的發展,後來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G. 二戰期間,義大利墨索里尼是怎樣一步步攀登上權力頂峰的
1902年,19歲的墨索里尼為找工作離開家鄉,到了瑞士。在那裡,他遇見了義大利社會黨瑞士支部的書記戛埃塔諾·扎尼尼,並得到一份工作,成了一名社會黨人,他在瑞士做了兩年多的工會工作和記者,熱衷於無政府主義活動,這是他政治生涯的開端。
1908年,墨索里尼成為一名技術學校的法治教員,並開始擔任奧內利亞地方社會黨刊物《銼刀》的負責人。從此,他就為自己確立了攫取更大權力的政治目標。1908年7月,他回到家鄉,正值當地農村發生對分租佃制危機,便積極投身其中,支持僱工開展合作化運動,宣揚廢除帶有封建色彩的對分租佃制,被地主和農場主視為眼中釘。1912年7月,墨索里尼進入了社會黨領導集團,成為革命派的代表,頻頻向改良主義者發動攻擊.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義大利雖為戰勝國,但國民經濟幾乎崩潰,各地矛盾重重,怨聲載道,抱怨政府軟弱無能。1919年3月墨索里尼利用人們對《凡爾賽和約》的不滿和對十月革命的恐懼,糾集一些思想反動的退伍軍人,一百多個地方組織,約9000人建立了半武裝的政治團體「戰斗的法西斯」,並設立了義大利法西斯運動中央委員會。其他地方也紛紛成立戰斗隊,各地的法西斯戰斗隊紛紛用恐怖手段向社會黨和革命群眾發動進攻。
1922年這個黨發展到二十多萬人,在法西斯組織力量壯大的基礎上,10月底,墨索里尼下令幾萬法西斯黨徒分四路向羅馬進軍。國王艾曼努爾三世拒絕在政府的戒嚴令上簽字,迫使現任總理法克塔下台,10月29日,國王要求墨索里尼組閣,當晚墨索里尼出任首相。法西斯黨佔有內閣中近一半的席位,墨索里尼身兼10個部長。義大利法西斯專政開始建立,墨索里尼終於登上了國家權力的頂峰。
H. 墨索里尼是什麼人物
墨索里尼是義大利二戰時期的總統,是法西斯主義者。墨索里尼和德國希特勒、日本東條英機,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犯。
I. 莫索里尼是誰
,是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的首腦。義大利法西斯軍國主義獨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犯。http://ke..com/view/32100.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