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羅馬是怎麼建成的是在一天建成的嗎
永恆的羅馬城
著名的「母狼乳嬰」故事記載了有關創建羅馬古城的傳說。公元前7、8世紀,羅馬國王努米托雷被其胞弟阿姆利奧篡位驅逐,其子被殺死,女兒西爾維婭與戰神馬爾斯結合,生下孿生兄弟羅慕洛和雷莫。阿姆利奧把這兩個孿生嬰兒拋入台伯河。落水嬰兒幸遇一隻母狼用奶汁哺喂成活,後被一獵人養育成人。後來,兩兄弟長大後殺死了阿姆利奧,並迎回外祖父努米托雷,重登王位。努米托雷把台伯河畔的7座山丘贈給他們建新都。後羅慕洛私定城界,殺死了雷莫,並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城為羅馬。
這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後定為羅馬建城日,並將「母狼乳嬰」圖案定為羅馬市徽.羅馬集中了義大利統一運動的大部分紀念物。在威尼斯廣場右邊的紀念碑中央高台上,矗立著艾馬努埃爾二世騎馬的鍍金大銅像。艾馬努埃爾是曾經領導人民趕走外國佔領者、統一義大利的國王。這座紀念碑被義大利人稱為「祖國祭壇」。在台伯河西岸的佳尼科洛嶺上,聳立著率軍解放羅馬的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紀念碑。
羅馬歷史地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的范圍在羅馬市內奧勒利安城牆內,是當今完美保存古城建築及布局結構的典範。
《羅馬大帝》的氣勢恢弘、《羅馬假日》的凄婉浪漫……關於這個「永恆之城」的歷史和傳說如此豐富動人。作為無數神話故事的發生地,羅馬本身就是神話。
為電影、文學、藝術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同時,羅馬讓世界各地遊客心馳神往,其宮殿、神廟、斗獸場、雕像、噴泉、劇院……造就了羅馬「露天博物館」的美名。然而,美國《新聞周刊》最近一期報道說,由於政府保護不力,承載「永恆之城」輝煌歷史的文物遺跡和藝術寶藏,正面臨墮落的危險。
榮華裂紋
據史書記載,公元64年,古羅馬暴君尼祿大帝興建金殿時,把他窮奢極侈的脾性發揮到了極致:150個房間的牆面被鑲嵌了寶石和貝殼的精美壁畫覆蓋,天花板則是象牙雕刻而成。每逢尼祿大宴賓客之時,宮內遍撒玫瑰花瓣,彌漫濃郁香氛。
尼祿公元68年自盡後,羅馬人把金殿內財寶掠奪殆盡,他的繼任者則下令掩埋金殿,並在其廢墟之上建起了著名的科洛西姆圓形競技場(也稱斗獸場)。公元80年建成的斗獸場至今保存大部分形狀,而金殿的地下遺址在文藝復興時期被發現,經過20世紀20年的發掘與修復之後,1999年首次向公眾開放。
金殿原是羅馬市中心兩座山丘間的一片宏偉的皇家園林,是古羅馬帝國風格建築的重要代表作。之所以得名「金殿」,是因為當年的宮殿確實「金碧輝煌」:殿內牆壁上滿覆金葉裝飾,宮殿中央有一座尼祿大帝的高大金制雕像,特殊的窗戶設計使光線投射時,整座宮殿呈現出「金光閃閃」的景象。
修復後的金殿遺址佔地80餘公頃,由主殿、噴泉、花園、浴場等多部分建築組成,原先的150個房間有32個開放參觀。
徜徉於斗獸場的斷壁殘垣間,遙想當年角鬥士的血腥廝殺,或是金殿的光華燦爛,仍是遊客的夢想。但在義大利,一些有識之士卻憂心忡忡:怕這堆依然雄偉的廢墟,和羅馬的其他歷史遺跡一樣,最終可能真正灰飛煙滅。
2005年12月13日,金殿地下遺址宣告暫時關閉,原因是當局發現一條被忽視的漏水裂紋已經對地基造成嚴重損害,以至於威脅整座地下建築的生存,並可能危及工作人員和遊客安全。
義大利文化部長羅科·布蒂廖內說,公眾至少要有兩年時間無法瞻仰金殿的面貌,緊急修補工程需要花500萬歐元,但文化部的考古專家們認為,要完成整座金殿及周邊地區建築的全面整修,需要花10年以上,耗資1.3億歐元。
布蒂廖內說忿忿直言:義大利政府的漠視,使許多歷史文物遺跡岌岌可危。
「羅馬是一個巨大的露天博物館,我們卻在用日益減少的人手和拮據的預算來經營它,」布蒂廖內說,「這不是技術問題,這屬於政治問題。義大利是時候做個決定了,究竟還要不要保存我們龐大的文化遺產?」
岌岌可危
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文物資源支撐著義大利旅遊業的興旺發達,花錢維護本不在話下。但在過去5年內,總理貝盧斯科尼領導的義大利政府卻不斷削減維護預算。政府2005年底提出的2006年預算案中,就准備把政府用於維護文物的經費削減35%,從原來的4.64億歐元(1歐元約合1.2美元)削減至3億歐元。
羅馬市考古總監安傑洛·博蒂尼說,金殿不是唯一因為疏於維護而出現問題的遺跡。11月,古羅馬廣場一處約10米寬的古牆體在夜間發生崩塌,沿著帕拉蒂諾山的滑坡摔成碎礫。崩塌的地方處於通往蒂圖斯大帝凱旋門和斗獸場兩個著名景點的走道上,羅馬官員說,幸好崩塌發生在夜間而非開放時間,否則恐怕會危及不少遊客的性命。而卡拉卡拉浴場遺址也有一部分建築面臨崩塌的危險。
博蒂尼說,金殿的緊急維修費用為500萬歐元,而據他估算,要完成其他文物遺跡亟待修繕的部分,還需追加2.6億歐元。「我們甚至不知道下一次會有什麼叫人吃驚的事發生。」
目前,由於政府經費補貼不足,羅馬許多歷史遺跡的養護費用要靠門票收入維持。羅馬最受歡迎旅遊景點中的斗獸場和帕拉蒂諾山遺址,門票是8歐元,每年平均接納350萬遊客參觀。但在2004年的2100萬歐元收入,幾乎全部用於支付人員工資和水電等基本設施費用,剩餘的維護資金少得可憐。
2004年,金殿是參觀人數排第三位的景點,共接待遊客15.5萬人次。但現在卻必須關閉兩年以上。卡拉卡拉浴場每年吸引21.1萬遊客,但也遭遇修繕經費不足而導致參觀安全問題,可能很快也不得不關閉。
面對這種困境苦無出路的博蒂尼已經開始呼籲文化部對那些免費參觀的景點收取門票,以便支持這些歷史遺跡的養護費用。比如古羅馬廣場,政府為了使低收入階層的群眾也能隨時透過遺跡瞻仰這座城市的歷史,在過去8年內一致採取免費參觀的政策。但博蒂尼說,如果不提高收費,「我們就拿不出錢來保護景點安全,沒別的辦法了。」
為填補經費缺口,義大利政府試圖讓國民自掏腰包,去年5月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民眾募捐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活動,呼籲道:「沒有你的幫助,義大利將失去這些國寶」。
資金不足
義大利政府在維護文化遺產方面的資金投入不足,不僅影響到那些有形的歷史建築遺跡,還殃及表演藝術。義大利的歌劇和斗獸場一樣舉世聞名,但政府撥給國內13座歌劇院的經費與其他國家相比顯得很「小氣」。位於米蘭的義大利最大歌劇院斯卡拉歌劇院工作人員斯特凡娜·利斯內說,以斯卡拉劇院為例,它在2005年總共獲得政府撥款4600萬歐元,而法國的巴黎歌劇院得到9400萬歐元,奧地利維也納的國家歌劇院也獲得5150萬歐元。
11月,包括斯卡拉歌劇院的芭芭拉·維格努德利、羅馬歌劇院的馬諾拉·科蘭傑利等歌劇明星在內的藝術家們發動了絕食抗議行動,表達對政府削減歌劇院經費的不滿,把演員們餓瘦了好幾斤,原來的演出服都不合身了。各歌劇院院長自己掏腰包,資助了演奏莫扎特和威爾第安魂曲作品的音樂會。
「義大利整個藝術圈岌岌可危,」利斯內警告道。
對藝術界的抗議,政府表示無可奈何,定好的預算不會再改變。為了把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中4.3%的赤字在2006年降低到3.8%,貝盧斯科尼必須總理削減160億歐元的政府開支,即使如此,這個數字也比歐盟定下的標准3%略高。
對此理由,一些關注藝術界的人士並不信服。他們指責政府削減開支用的不是地方:在保護藝術、文物遺產方面下狠心,真正不該浪費的地方卻仍然大手大腳花錢。例如,新預算案下,足球隊和國家電視台依然能夠得到豐厚的政府津貼,而眾所周知,總理貝盧斯科尼的家族在這兩項事業當中都有染指。
博蒂尼對此尤其憤怒,他威脅說,假如政府再不把保護藝術遺產作為優先考慮的事業悉心照看,他將辭職以「明志」。
貝盧斯科尼對這些抗議聲卻似乎不屑一顧。他曾斥之為「全然徒勞之舉——不過是用濫了的老一套手法,不會有任何作用」。
這讓人想起那個不少歷史學家認為可信的傳說:公元64年,羅馬大帝尼祿為了修建金殿,下令放火焚燒他選定場地上的建築,那場大火幾乎燒平了半座羅馬城。當民眾苦苦哀求他不要毀掉那些記錄歷史的城市寶藏,殘暴的尼祿置若罔聞,只是悠然撥弄著他的七弦琴,一邊看著熊熊大火吞沒「永恆之城」曾經輝煌的證據。
今天,誰又在撥弄琴弦?(完)(沈敏 新華社特稿)
相關鏈接:義大利首都——羅馬
羅馬位於亞平寧半島西部的台伯河畔,面積1507.6平方公里,因建在7座山丘之上並擁有悠久的歷史,故有「七丘城」和「永恆之城」之稱。
根據「母狼育嬰」的傳說,羅馬古城創建於公元前753年4月21日。每年這一天,全城市民都要慶祝狂歡。羅馬自建城以後,經歷了從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476年的羅馬歷史的輝煌階段。
羅馬城由於地勢高低差距較大,其建設依地勢呈放射狀發展,分為古城和新城。新羅馬建在古城以南5至7公里處,是一座現代化的花園城市。市內有雄偉的體育館和別具一格的蘑菇形飯店、伊曼紐廣場、莫第本頓查廣場、特爾美廣場等。
羅馬城素以其豐富燦爛的文化藝術,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羅馬被喻為巨型「露天歷史博物館」。而在這座獨特的「大博物館」中,古代和近代的「陳列」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在寬廣的帝國大道兩旁,集中了大部分羅馬帝國古都的遺跡,包括元老院、神殿、貞女祠和一些有名皇帝的宗廟,如凱撒廟等,還有紀念古羅馬歷代皇帝豐功偉績的凱旋門,如紀念君士坦丁大帝公元312年在密爾維橋上戰勝尼祿暴君而建立的凱旋門。帝國大道東邊的特拉亞諾市場,是古羅馬城的商業中心。
世界名勝科洛西姆圓形競技場,也稱斗獸場,建於公元1世紀。這座橢圓形的建築物佔地約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是羅馬帝國的象徵。
古城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長130米,寬75米,是市內幾條主要大街的匯集點。廣場左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建築威尼斯宮,右邊是與威尼斯宮式樣相仿的威尼斯保險公司建築。此外,輝煌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其它建築和藝術品也隨處可見,雄偉的司法宮、絢麗多姿的納沃納廣場、聖彼得大教堂無不體現了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風格。羅馬還有幾十個博物館和畫廊,收藏著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珍品。
羅馬集中了義大利獨立統一運動的大部分紀念物。在威尼斯廣場右邊的紀念碑中央高台上,矗立著艾馬努埃爾二世騎馬的鍍金大銅像。艾馬努埃爾是曾經領導人民趕走外國侵略者、統一義大利的國王。這座紀念碑被義大利人稱為「祖國祭壇」。在台伯河西岸的佳尼科洛嶺上,聳立著率軍解放羅馬的民族英雄加里波迪的紀念碑。
羅馬市噴泉眾多,千姿百態。最著名的特雷維噴泉,建於公元1762年。噴泉中央的海神像中,兩座海馬雕塑代表平靜的海洋與洶涌的海洋,四座神女像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Ⅱ 本刊特稿是什麼意思
特稿,《新聞學大辭典》的解釋是:「特稿就是運用解釋、分析、預測等方法,從歷史淵源、因果關系、矛盾演變、影響作用、發展趨勢等方面報道新聞的形式。」簡單的說就是通過文字深入揭示事物本質,把問題說透徹的報道。它是一種有深度的新聞報道,可分為解釋性報道、調查性報道、預測性報道、服務性報道、人物特寫等,按這種定義可知除消息以外,一切新聞報道皆為特稿,涵蓋太大。
而梅爾文·門徹在《新聞報道與寫作》中這樣定義特稿:「特稿旨在娛樂或以側重講故事來提供信息。」獲得首屆普利策特稿寫作獎的記者喬恩·富蘭克林在論文《為故事而寫作》中提出「特稿是一種非虛構的/短故事形式」的觀點。在甄別一篇報道是否為優秀特稿的時候,普利策評獎的條件是:「除了具有獨家新聞、調查性報道和現場報道的共有的獲獎特質外,特稿主要是考慮高度的文學品質和原創性。」
Ⅲ 媒體辛迪加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報業辛迪加是什麼? 所謂「報業辛迪加」,就是不同的報紙雜志,有償共享新聞報道、新聞圖片和專欄文章,從而打破各家媒體細分市場的格局,並形成規模,催生出優秀的新聞作品。
問題二:什麼是辛迪加稿件 15分 辛迪加稿件
辛迪加稿件在國外已經很發達,世界上最大的稿件辛迪加網站有iSyndicate、ScreamingMedia和YellowBrix等。稿件辛迪加是網路媒體資源共享最簡單的途徑和方式。新聞稿件、深度報道、專欄作家稿件供各網站的聯合刊登或購買。這種稿件可以是面向大眾市場的,也可以是面向小眾市場的(niche markets)。
比如,中青網就中國今年夏天高校招生做了一個非常詳盡的深度報道和信息庫,這種信息和稿件可以通過辛迪加形式提供給其他網站。稿件的辛迪加不僅可以豐富內容、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還可以通過點擊辛迪加稿件,增加點擊量。辛迪加標題比網站的標示更容易增加點擊量。
六、把傳統媒體內容變成網路媒體的財富來源
新聞媒體的負責人常常擔心把傳統媒體上太多的內容放到網上會對印刷媒體的經營產生負面影響,會影響傳統媒體最有商業價值的資源內容的保護。但是,如果過分限制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在網上發展,「會讓網民產生失望,因為網民們對網站的內容要求越來越挑剔,胃口越來越大。」 而事實上,大多數的新聞媒體網站的瀏覽者並不是該媒體印刷版的訂戶。反對把印刷版內容放到網上的人多半來自報社的出版發行等營銷部門,而不是來自報社的編輯部門。 讀者購買一份雜志或報紙,付的不是內容成本,而是印刷和發行成本。網路媒體把媒體的成本降到了零,而且把大門向新的受眾敞開,向那些過去沒有機會閱讀你的內容的讀者敞開了大門。這些新的受眾將會成為你財富的新的來源。
問題三:Syndicate 是什麼意思啊啊? syndicate
美 ['s?nd?k?t]
英 ['s?nd?k?t]
n.辛迪加;財團;企業聯合組織;私人聯合會
v.把(文章、圖片、電視節目等)出售給多個媒體
承銷團;集團;暴力辛迪加
例句篩選
1.
An international syndicate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building the dam.
該大壩將由某國際財團負責建造。
2.
Syndicate A group of banks authorized to be involved as the creditor of partof loan transaction.
辛迪加被授權作為債權人參與部分貸款事務的銀行聯合組織。
問題四:什麼是特稿辛迪加? 特稿辛迪加-大型特稿社:提供專稿、特稿的通訊社
新聞媒介的生產流程究竟應如何安排,也應依據知識管理進行標准化分類,以分眾傳播或小眾傳播為基本模式規范其生產組織。因此,就有必要重新思考主要依賴通稿方式向媒體用戶提供服務的模式。提供專稿、特稿是通訊社一種傳統的運行方式,也就是針對個性化需求提供專稿、特稿,成為一種稱為特稿辛迪加的組織形式和運作方式,是100多年來通訊社的基本組成方式和運行方式之一。這在發達國家是一種非常成熟的運作模式。未來,我們可以判斷,規模化、工業化的特稿、專稿提供,應當成為通訊社的標准產品提供樣式,應為通訊社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相比之下,通訊社現在的專稿、特稿提供方式還停留在小農經濟式的經營水平上。
要實現特稿辛迪加的運營方式,就應充分利用地域性媒體的錯位競爭、差別競爭的特點,進一步明確專稿的地域性概念,將之作為一種標準的營銷模式。紙介媒體主要是地域性的,傳統的電子媒介即廣播電視也主要是地域性媒介,在特定的地域有足夠的影響,在特定的地域要與競爭對手捉對「廝殺」。地域性就意味著處在不同地域的媒介基本不構成競爭。這對通訊社營銷而言,就是機會與切入點,就不能再只一般化地提供通稿,或一般化地提供專稿和特稿。通訊社將來的專稿提供方式,一定要改變。如果把一個城市只向某一家媒體提供某一篇專稿作為一種標准化營銷模式,通過網路實現征詢、商談、提供等程序完成交易過程,那麼,理論上說,一份專稿在全國至少應該賣出200份。這不已經等於「通稿」了嗎?哪怕賣出100份也等於「通稿」了。
媒介辛迪加應運而生
在國際媒介市場中,主流媒介在依靠自身采編隊伍的同時,大都需要藉助外部資源獲得更多的內容。這種媒介內容供應商主要分三種形式:一是新聞與圖片性質的通訊社,二是特稿專題性質的辛迪加,三是獨立供稿與特約供稿。這三種形式都是媒介以商業契約形式簽定的上流供應商。
所謂辛迪加,是美國經濟的一種形式,即同步發行。在電影、電視、廣播節目以及報刊的非新聞體裁領域,由版權的擁有者(往往是代理者),向各地不同媒介聯系授權出售使用權。尤其是漫畫、專欄,大都是辛迪加經營。獨家的固然好,但價錢貴得多,所以即使是大報,也往往選擇辛迪加,以減少成本且又不降低質量。1992年筆者曾與京城一些業務上頗前衛的同事探討在擴版之後辛迪加的市場機遇,當時幾乎沒有什麼人能夠聽懂。作為國內目前惟一對媒介辛迪加的運作與機制有專門研究的學者,也是出版過《怎樣當自由撰稿人》的筆者,如今我非常高興地看到這一媒介服務業在電視、廣播與報刊等領域已經遍地開花。
雖然目前我國沒有明確提出辛迪加這一說法,但是辛迪加的市場運作模式已經深入人心,因為這是現代化媒介市場經濟的規律所催生的必然結果。電視觀眾所熟悉的中國娛樂現場、光線公司,實際上就是典型的電視節目辛迪加。
以前在報界,同樣的市場行為卻被蒙上了一稿多投的惡名。其實,這種說法完全是由於沒有受過系統的新聞學教育導致的無知。當然,關鍵是要有約在先、按約行事。在這個基礎上,同一作品無論發多少家都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在國外,由於知識產權的保護非常健全有效,加之市場需求的普遍存在,所以專門為不同的媒介提供同一成品的媒介辛迪加,一直是個興旺的行業。
最近,北京甚至出現了一家專門面向各地電台出售節目的臨界公司,已經有44家電台購買了該公司開發製作的11檔節目,累計播出時間達上千小時。
問題五:十大媒體是哪些?具體到相關名稱.比如回答電視是CCTV 影響美國的十大媒體
1851年9月18日,亨利・J・雷蒙德和喬治・瓊斯在一個沒有窗戶的閣樓上,點著蠟燭印出了4個版的《 *** 》創刊號。該報在首刊中寫道:「今天我們發行紐約每日時報的首刊,我們打算在今後無限期內每天早晨(周日除外)發行一刊。」
辦報人的心態決定了《 *** 》生命的長久。
NO.1:《外交》雜志(Foreign Affairs)――「在離你最近的報攤上洞察世界」
今年是該雜志創刊83周年。《外交》雜志是美國重大對外和國際事務的權威觀點發源地。雜志由獨立研究機構――「外交關系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編輯出版,為雙月刊。該雜志寧可刊登對一些觀點的爭執,也從不刊登任何已取得公眾廣泛認同的觀點。
從1947年喬治・凱南向理查德・尼克松總統提議的《遏製法案》,到 1967年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的分析,在《外交》創辦至今的歷史上,它曾多次為美國的對外事務政策定下基調。
《外交》雜志還是美國很多大學專業的必讀刊物。該雜志在新世紀內也延續了它的傳統,從美國對伊拉克的政策到全球化、艾滋病和氣候變化,都是《外交》關注的內容。最近的由該雜志內容結集出版的暢銷書有斐里德・扎卡里亞的《自由的未來》、肯尼思・鮑勒克的《危險的風暴》、斯蒂芬・弗林的《易受攻擊的美國》。
2005年第一期,該雜志將推出對布希第二個任期內將面對的挑戰的特別調查,該選題共邀請了6位知名作者分別撰寫了重大政策、伊拉克問題、中東問題、亞洲問題、國際經濟的相關文章。
在這個美國影響力巨大的世界,當美國的選擇更具有影響力的時候,《外交》雜志具有比以往更加強大的力量。在主編詹姆士・F・霍格的領導下,即使面臨雜志報攤銷售普遍不景氣的情況,該雜志在過去十年的報攤銷售量仍上升了80%。雜志的總有效發行量近14萬份。
該雜志的發行口號是:在離你最近的報攤上找到世界大事。在該雜志的網頁上有專門的報攤搜索引擎,輸入居住區的郵政編碼,即可找到居住區內售賣《外交》雜志的報攤位置。
《外交》雜志網站:foreignaffairs
淡藍色封面,簡約設計的《外交》
NO.2:《國會(報道)周刊》(CQ Weekly:Congressional Quarterly Weekly)――「從A―Z,國會信息無遺漏」
《CQ》的兩個字母會根據每期封面圖片的需要變換字型大小。這在國內雜志中並不多見。
1945年,納爾遜・伯恩特與夫人亨瑞艾塔共同創辦了《國會(報道)周刊》(簡稱CQ)。納爾遜・伯恩特出生於一個新聞世家,從父親那裡繼承了《聖彼得斯堡時報》並把該報辦成美國最優秀的地方報紙之一。後來,伯恩特想要創辦一個報道國會新聞的私有出版物,《CQ》誕生了。夫婦倆打算把《CQ》辦成一份介於國會和地方報紙之間的出版物,以幫助人們理解 *** 行為。
「聯合 *** 永遠不會建立一個恰當的機構去檢視自身。所以這需要私人企業去做這件事。」伯恩特在1965年這樣說。
開始,雜志「名不副實」――每年發行4期。後來,伯恩特發現這遠遠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於是雜志發行得更加頻繁,現今已升級為周刊。
雜志刊登國會日常的計劃和新聞,對每周國會事務進行分析。編輯部已經積累了50年的「精確、綜合和無黨派成見」的報道聲譽。該......>>
問題六:誰那裡有全面的媒介專用術語 節目套餐(Package)
廣告主所能提供的一整套節目。
傳閱讀者(Pass Along Readers)
非經由購買或訂閱而看到雜志刊物的讀者。
普及率(Penetration)
擁有電視或收音機之家庭數所佔之百分比。
黃金時間(Prime Time)
電視之高峰收視時間,通常以晚上為多。
拉式推廣戰略(Pull Strategy)
推式推廣戰略(Push Strategy)
綜合瀏覽量(Page Views)
網站各網頁被瀏覽的總次數。一個訪客有可能創造十幾個甚至更多的Page Views。就是說假如有1000人次(User Sessions)訪問你的網站,而Page Views是1200的話,那就說明其中有一些人看了2次以上這個網頁。收費標準是Page Views而不是User Sessions,因為假如其中一個人看了2次以上這個廣告的話,這個廣告也就起到了相應的作用,就像電視廣告一個晚上放了3次,也是按3次收費,雖然可能是被同一個人看到。點擊廣告後連到的頁面(Portal Page)通常這個頁面不是商家網的首頁,而是針對廣告內容重新設計的頁面。
價格保障(Rate Protection)
廣告主與媒體簽約期間內,即使廣告費上漲,廣告主仍以原簽約價格支付。
收視(聽)率(Rating)
指收看(聽)某一電視節目(廣播節目)的人數或家庭戶數占擁有電視機(收錄機)的總人數或家庭戶數的百分比。
到達率(Reach)
媒體所涵蓋之閱聽者總數;視聽眾的總人數。到達率不考慮重復。
到達率的提高意味著載體的傳播廣度在增加,覆蓋范圍在擴大,廣告宣傳的產品的知名度會擴大。
閱讀率(Readership)
閱讀刊物或廣告之讀者人數或其所佔之百分比。
Number(%) of a target audience who claim to have 「read」 a publication(N.B.read after means looked into).
傳閱讀者(Pass-Along Readers)
閱讀自己沒有購買的刊物的讀者(Readers of magazine who are not purchases/subscribers)。
回扣(Rebate)
媒體支付給廣告主的退款,即支付款額與簽訂價格間的差額。
節目視聽眾佔有率(Share)
人們通常會問,在所有看電視的人中,有多少人在看我的節目?節目視聽眾佔有率是指某一節目,其收看者占開機者的百分比佔有率=收看某一頻道(節目)的觀眾人數÷所有正在看電視人數×100或佔有率=某一頻道(或節目)收視率÷所有頻道收視率×100
聲量份額(Share of Voice/Share of Spending)
某產品在其同類產品中的廣告活動份額,用投入的經費來衡量(SOS-share of spending)或用出現在媒介的比重來衡量(SOV-share of voice計算單位通常為GRP)。
廣告排期表(Schele)
廣告活動中所使用之媒體或廣告時間、版面之列表。
分刊法(Split Run)
報刊廣告中,將一位廣告主的兩種或多種不同的廣告分刊於同期的各版次上,以測定各廣告的效果。
節目提供者(Sponsor)
購買某一節目或節目片段廣告獨占權的廣告主。
插播廣告(Spot)
依地理分區或電台分區購買廣告時段插播;節目中插播。(Spot)可為播映廣告的時間或指廣告本身。
聯合播出辛迪加(Syndication)
聯合播出是基於以每個地域市場的聯合節目統籌播出安排方法,......>>
問題七:上海辛迪加影視有限公司的公司優勢 冠軍劇本專業的劇本團隊――辛迪加策劃編劇團隊,成熟的編劇作業體系,收視與網路雙料冠軍《夏家三千金》《愛情睡醒了》的黃金班底,積極選育出最優質的「愛情美劇」種子。精品製作擁有充足資金保障,整合相關領域最優秀導演、製片、演員加入,構成了冠軍級的製作團隊。只專注於製作「美情」、「美景」、「美人」於一身的精品劇。立體營銷擁有 「全程、全媒、全方位」的高規格營銷團隊。領先的項目全程營銷計劃,擁有數百家全方位媒體資源,以及網路,線下多渠道的「美麗營銷」體系,與播出媒體緊密配合,是播出平台綜合影響力提升的堅實後盾。專業服務具有業內領先的數據、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專注於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提供營銷、編播、競爭分析、播中數據分析、播後評估等專業化的增值服務,為合作夥伴提供成功保障。持續儲備長期儲備「愛情美劇」冠軍種子及最優秀合作資源,具有保障持續出品同類型劇目的綜合能力。
問題八:傳媒經濟學主要教授什麼內容?以後就業前景怎樣?可以干哪些工作? 30分 傳媒經濟學(Media Economics,又稱媒介經濟學),傳媒經濟學構建於不同的經濟學理論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於研究經濟和金融力量如何影響傳媒體系和傳媒組織。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最早開展於20世紀50年代,早期的學者主要致力於研究報業競爭和廣播電視結構及管制。相關圖書《傳媒經濟學》中,作者既著眼理論又觀照實踐,以嫻熟的筆端,扎實的學理和對業界精深的理解,為人們展現了一幅美國傳媒經濟的全景式理論畫卷。
過去的三十多年中,傳媒經濟學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廣泛開展並迅速發展,其研究領域和相關議題超出了許多對該學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像的深度和廣度。 從技術意義上講,並不存在特定的傳媒經濟學這一概念,因為這將意味著傳媒領域的經濟規律和理論有別於其他領域。然而,從實踐來看,將經濟規律和理論具體應用於傳媒產業和公司卻意義深遠。因為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有助於解析經濟影響力如何指導或限制傳媒活動,以及它如何對傳媒市場的具體動態產生宏觀影響。
傳媒產品和服務有著獨一無二的特徵和屬性,這與人們對其它產品和服務的理解迥然不同。一個基本的區別就是:傳媒產品和服務具有雙重性,它同時服務於受眾和廣告商。由於受眾市場和廣告市場對傳媒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同,因此經常會產生不均衡的經濟影響力。傳媒產品和服務有別於其他產品的另一個特徵是傳媒產品可以被多次重復利用,能夠產生比初次使用更高和更持久的價值。基於知識產權的保護,電影、錄音錄像節目以及信息等能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其經濟價值。還有必要認識到的是,對於傳媒企業和組織來說,傳媒產品的生產過程是藝術性的創造過程,這與一般性的工業化生產有著極大的區別。 經濟力量影響所有的媒體,而這種影響力也應因市場和社會體制而異。傳媒經濟學分析不僅適用於理解自由和開放的市場,它也為許多不同市場條件下的傳媒活動提供觀點和分析方法,包括在一些較為封閉或是具有很強管制及國家干預的市場,傳媒經濟學研究都能為其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路和建議。
傳媒經濟學的產生從根源上來說是以傳媒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傳媒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出現具有廣泛的基礎。 1.多種學科的融合是傳媒經濟學產生的學理基礎對傳媒經濟的研究最初是經濟學家依據傳媒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經濟問題而展開的,這期間的傳媒經濟學研究具有較強依附性,實證性和對策性研究居多,原創性研究缺乏。隨著傳媒經濟的社會影響力日益擴大,傳媒經濟現象引起了各個學科的重視,管理學、政治學、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紛紛把其納入自己的研究范圍,這為傳媒經濟學學科的獨立奠定了深厚的學理基礎。但這種孤立的學科研究的片面性導致了傳媒經濟學研究的停滯不前,迫切要求其走向獨立。 2.傳媒經濟對社會影響力的擴大是傳媒經濟學產生的社會基礎傳媒經濟的最初形態是一種隱形經濟,對社會發展的貢獻沒有明顯體現出來,直到大眾傳媒的出現,傳媒經濟的社會影響才逐步擴大,並正式成為一種主流經濟形態,這是傳媒經濟學產生的社會基礎。 3. *** 管理和控制傳媒經濟行為的需要是傳媒經濟學產生的政治基礎傳媒經濟活動的擴張,使其成為社會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但長期以來, *** 的管理行為一直停留在意識形態的管理之中,存在較大爭議。這一方面使得 *** 對傳媒經濟活動的管理存在許多盲點,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傳媒業的健康發展。傳媒業迫切需要 *** 制定相關的制度和法律對其進行管理和控制發展。這也為傳媒經濟學的產生提供了政治基礎。 4.傳媒經濟的規模化和規范化發展是傳媒經濟學產生的經濟基礎和實踐基礎傳媒經濟的規模化發展為傳媒經濟學的產生和地位提升奠定了經濟基礎,而傳媒經濟的規范化發展使得傳......>>
Ⅳ 據新華社電稿改寫和本報據新華社電稿綜合報道的區別
新華社是一個通訊社,它的本質其實是向各大媒體供稿。新華社發出的新聞稿件如果被報紙未作補充或修改即採用,應該註明「新華社電」和記者的名字,這是規定。如果稿件被修改,而消息來源又是新華社,則為「據新華社電」。說白了,新華社就是供稿的,賣信息的,新華社的信息報社采不採用、採用多少、修不修改都是自己決定的,所以會有區別。特稿不是特約稿件的意思,新聞學上,特稿是指通過文字深入揭示事物本質,把問題說透徹的報道,其實就是深度報道、分析性報道。新華社有專門的專特稿新聞專線,一般這類稿件都是單一的,而且是根據媒體需求來製作的。比如說你想要一篇關於某事的特稿,把需求和要求告知新華社,由他們進行采寫製作,你就可以說「新華社供本報特稿」。Ⅳ 特稿|全球呼吸機需求從緊缺到過剩 國產呼吸機遭退貨
導讀
新冠疫情造成的海外呼吸機恐慌性需求在數月內逆轉,英國、印度等國經歷擴產後均在尋求出口,而中國此前部分訂單因需求不再遭退訂
當地時間2020年6月24日,智利聖地亞哥,衛生技術人員在巴羅斯盧科醫院運送呼吸機。新冠疫情造成的海外呼吸機恐慌性需求在數月內逆轉,進入7月,一度馳援海外的國產呼吸機,收到了不少來自海外終端買家退貨的訴求。
文丨記者 何書靜 實習記者 劉沛林
進入7月,一度馳援海外的國產呼吸機,收到了不少來自海外終端買家退貨的訴求。一位經手呼吸機的北京外貿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6月以來海外需求下降之後,退貨訴求開始增加,「不好估算具體數量,但量挺大的,不同的國家都有。」
一位無創呼吸機廠商的市場部人士也告訴財新記者,退貨情況在最近一個月變多,「經常在朋友圈看到(中間商)說,買家不要了,賣不出去了,現在要甩賣呼吸機。」
此輪退貨訴求並非由質量問題主導,一位近期向東歐國家輸送了呼吸機的遼寧外貿商向財新表示,他出口的呼吸機都用上了,而且客戶還多次復購備件,即每位病人單獨使用的呼吸閥門和管路,「最多的已經反復訂了三次。」
疫情初期的恐慌性購買和訂單錯配是導致退貨的一個主要因素。同時,海外呼吸機實際需求不及早期測算,國外廠商快速增產,整體已經開始出現供過於求情況。
「之前那一波,一些沒有工業基礎的國家很著急,買超量了;還有一些客戶沒有搞清楚功能和指標,運過去之後發現需求不匹配,也不是說質量有問題,」上述北京外貿商解釋稱。呼吸機按使用場景可分為多種,在ICU、急診室、救護車中使用的均不相同,一些國家缺乏的是在ICU中使用的型號,但錯買成了適用於救護車場景的。
……
大流行手記|7月19日: 全球10%感染者為醫護 南非將自產呼吸機 [2020-07-20]
截至北京時間7月19日晚,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的數據,全球共確診1431.73萬例病例,累計死亡60.28萬例。
疫情在非洲、南美洲等地仍在加速蔓延。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8日數據顯示,非洲各國已累計報告新冠確診病例682743例,累計死亡14671例,治癒362071例。
美國封鎖下古巴如何抗疫 呼吸機訂單曾遭斷供 [2020-06-15]
受新冠疫情波及相對較晚的拉丁美洲,如今已成為全球疫情的新「震中」。
但就在巴西、秘魯、智利、墨西哥等國的病例仍在高速增長之際,過去一個多月以來,位於加勒比海、擁有1134萬人口的古巴,卻經歷了一波新增確診和活躍病例的持續下降。相較於其他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古巴的新冠疫情增速已明顯放緩。
據古巴公共衛生部統計,截至6月14日,古巴境內的新冠累計確診病例達2248例,累計死亡84例,累計治癒1948例,感染病死率約為3.74%。古巴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已從高峰時的逾60例,降至過去一周以來的不到20例,其活躍病例總數更是自4月下旬以來就已顯著下降。受新冠疫情波及相對較晚的拉丁美洲,如今已成為全球疫情的新「震中」。
義大利5月初全國解封 呼吸機數量已可滿足所有現存重症者[2020-04-22]
曾是歐洲新冠肺炎疫情「震中」的義大利,4月21日現存確診人數連續第二日下降。
義大利政府也宣布,將從5月4日開始全國性解封。
義大利民事保護部門4月21日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義大利現有新冠患者已降至107709人,比前一天減少528人,連續第二天下降。
義大利的累計確診病例則為18萬3957例,比前一天增加2729例。不過相對於義大利在疫情高峰期,單日新增病例數可達到近6000例,目前的該國單日新增病例量,已經比疫情高峰時下降了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