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青田人去義大利哪裡開超市

青田人去義大利哪裡開超市

發布時間:2023-02-22 15:29:39

『壹』 為什麼青田是內地的小香港

青田縣 位於中國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中下游,東接溫州,北接台州,西臨麗水,是麗水市下轄的一個縣,面積2484平方公里,人口約47萬,郵政編碼323900。縣人民政府駐鶴城鎮鶴城東路109號。

青田是中國著名的華僑之鄉、石雕之鄉、田魚之鄉,現有海外華僑華人達22萬之多,分布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浙江東南部,甌江中下游,有個小縣城叫「青田」。境內山峰連綿,峽谷深切,正所謂「九山半水半分田」。以往有人稱它是「浙江的『西藏』」,說的是它的交通劣勢,也道出了它的經濟水平。正是這個1997年才脫貧的縣,現在被人們喚作「小香港」,甚至「小歐洲」,不光生活方式歐化,經濟水平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這一變革過程中,早期走出國門、如今陸續返鄉投資的華僑華人無疑是這個僑鄉最大的「生產力」。在這個特殊的縣里,有許多有趣的現象,你能感受到最歐洲的生活方式,也能體會到最純朴的鄉間民俗;這里有些鄉村還沒有通路,有些地塊的房價卻貴過杭州;最難得的是,這里幾乎家家涉「僑」……

現象一:豪車接踵開,咖啡最正宗

由華僑投資的青田正達開元大酒店是這個縣里最高級的酒店之一,這個掛牌四星的酒店實際檔次與五星的不相上下。11月的一天,一位男士停好他的寶馬車,走進設在酒店的一個票務點,選定了幾張將由諸多明星獻演的晚會門票,付上了500歐元現金。

在這個縣城,寶馬、賓士、保時捷等豪車出現的密度與省會城市杭州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使用歐元消費,人人司空見慣。歐元還常常被用在咖啡館、酒吧這類休閑場所。

在僑鄉青田,臨江路是酒吧一條街,有著「小香港」的美譽。以前,臨江路的客人主要是歸國華僑。如今,大部分客人已經換成本地居民了。對此,「甌洲之星」咖啡吧的西班牙華僑老闆李煥軍感受最深:「先前,因為咖啡吧開得少,消費相對較高,來咖啡吧的大多是華僑。後來喝咖啡的習慣逐漸在青田本地居民中形成,普通市民漸漸成為了這里消費的主流。」

旅居世界各國的華僑華人將來自產地的咖啡豆、咖啡機,甚至咖啡壺帶到青田,所以「能喝到世界上最地道的濃咖」成為青田的一張金名片。

近年來,青田縣城涌現了120多家特色咖啡館、美食酒吧,構成了別處不可多見的風景。青田似乎濃縮成了「小歐洲」。

現象二:房價超2萬元/平方米

中外文化的融合在青田人的餐桌上也能窺見一斑。在高級宴席中,有歐式的薄片火腿色拉,也有口味正宗的「佛跳牆」,當然,也一定會上青田當地的特色——炒粉干、麵疙瘩,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用餐時,大家還愛評點哪家的牛排做法比較地道,某家的紅酒來自哪個酒庄。邊聊邊細細品嘗著來自歐洲的紅酒,熟練地晃杯、品聞著。

「在青田,15元人民幣可以喝到一杯正宗的咖啡,但也可能上趟高級的酒吧,最起碼得花個千把塊。這里的物價不比上海便宜。」來自麗水的媒體人小金告訴記者,「而且,青田的房價還是浙江全省各縣里最高的。在青田這個深山城鎮,房價竟然比杭州還貴,稍微好一點的地段都超過2萬元/平方米。難怪青田人要說,家裡如果沒有親人在海外,又不搞點副業,日子是難以維持下去的。」

小金的話也得到了在縣里事業單位工作的徐小姐的印證:「我家在上海浦東開了幾家超市,節假日我們會去看看經營情況。再不搞點副業,在青田的日子可不好過哦,這里的消費水平高著呢。」徐小姐既是開玩笑,也是真心話。這個縣雖然脫貧不過十幾年,但僑匯、僑資的注入使這個縣的經濟水平急速提升。

現象三:「不中不洋」的建築群

說到房地產,外人來到青田,多半都會好奇於那裡「奇形怪狀」的房屋造型。有人說那「不中不洋」,也有人說它「承載了青田人葉落歸根的純朴思想」。

浙江師范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主任郭劍波介紹說,19世紀末,在歐洲的青田華僑就有人回到家鄉買地建房。這為歐洲式的建築文化傳入中國提供了條件。他們把在歐洲看到而又喜歡的建築樣式引進,並與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建築群,成為僑鄉一道靚麗的風景。其中,青田阜山「花旗街」最為典型。這些建築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果實之一,亦是青田僑鄉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中國傳統的農村民居長期以來以平房為主,中西合璧的民居卻以多層樓房為主,還常常設有寬大的陽台和迴廊。這種結構完全與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朴生活形態形成對比。此外,受歐洲文化的影響,在阜山、方山等多個鄉鎮還修建了不少教堂建築,以其獨特的西方建築造型屹立於青田,成為西方文化跨區域的典型景觀。

現象四:農貿市場亦可用歐元

越來越多的華僑歸國回到青田,既帶來了外來文化,也改變了當地的消費方式。他們將血汗錢從國外匯回來,在當地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青田的農貿市場,曾經流通著各個國家的硬幣: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義大利里拉、英鎊、美元、比利時法郎、奧地利先令、荷蘭盾、芬蘭馬克、葡萄牙埃斯庫多、西班牙比塞塔等等,賣菜的農民都是認得的。一直到1992年,歐元確立,市場上眼花繚亂的硬幣才漸趨單一。

所以,當地人會打趣地說:「外地來人若要知道當天的歐元走勢,不妨看看中國銀行前的客流。」據說,歐元匯率好的時候,中國銀行櫃台前來兌換人民幣的人,隊伍要排出十多米,銀行工作人員一天連續上十二三個小時的班。而提及銀行存款,大多數青田人都會既神秘又自豪地跟你說,在銀行里存了上億元定期存款的華僑客戶就有好幾個。

青田縣城的新大街,全長不足300米,卻被人們稱作「僑鄉的華爾街」。因為全縣8家金融機構,有5家就在此設點。青田縣擁有雄厚的民間資金。今年9月末,青田人民幣存款余額215.29億元,同比增長43.64%,1至9月各項存款余額月均增速在23.87%以上。

雄厚的民間資金,使得青田縣委縣政府敢於用「金融」來作為強縣的戰略。青田縣的這一舉措,得到各大金融機構的響應。與此同時,青田縣各金融機構還立足僑鄉,探索金融創新,全力解決中小企業、居民融資難問題。

新聞鏈接

5年引僑資20億

青田有300多年華僑歷史,有23萬華僑分布於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60%以上集中在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1990年以後出國的華僑約15萬人,占青田華僑華人總人數的46%,且以青壯年為主。在國外出生的青田華裔近2萬人,1978年以前出國的老華僑約0.6萬人。目前約有3 萬多人從事國際貿易,年貿易額達30億美元。青田縣外匯儲量充裕, 2008年全縣外幣存款6.26億美元,外匯結匯量達32.77億美元。據統計,華僑每年捐贈家鄉公益事業資金約1000萬元,累計捐款(現時值)達3億多元。近3年來,華僑投入城市化建設項目的僑資超過10億元,近5年來全縣共引進僑資20多億元。

『貳』 浙江被稱為「小歐洲」的縣城,充滿異域風情,還能使用歐元買菜

現在人們的經濟水平變好了,隨著時代的進步交通也越來越發達,所以,人們都喜歡在假期去往國外去遊玩,歐洲就是國人 旅遊 最為火爆的地方了,你知道嗎, 其實可以不用出國就能游覽最為正宗的歐洲小鎮。

這就是浙江的青田,這里如今被人們稱之為「小歐洲」,在當地你將感受到最為正宗的歐洲建築和歐洲氛圍 ,在這里不用出國就能喝到最為正宗的意式咖啡,在這里不用找代購就能買到全國70多個國家的商品,在這里甚至可以用歐元去菜市場買菜,這里就是這么一個神奇的地方。

青田縣位於浙江省的東南部,甌江的中下游。「九山半水半分田」就是形容這里的, 這里 歷史 悠久,有著華僑之鄉、石雕之鄉等的美譽,還是中國外匯第一省 ,和我們印象中的浙江有著很大的差別。

在我們的印象里浙江是一個充滿著詩意的水鄉,但是在青田這里的大街上,你就會看到一路上都是歐式建築,好像自己來到了歐洲一樣, 這里還有著世界超市,70多個國家的商品,都能在這找道。

讓青田變成這個樣子的原因是當地的山實在是佔了太多的地方,導致這里非常的貧困,所以為了生活這里的人只能選擇走出去, 所以當時據說在義大利的青田人就是十萬人之多,到了現在青田成了我國著名的僑鄉之一。

隨著海外移民的增多, 如今在青田的55萬人的人口中華僑華人的人數就有33萬人,其中旅歐的僑胞佔了八成,青田的外部發展基金正在源源不斷的涌進來 ,現在青田已經有了人均存款第一縣的稱號,水平已經相當於一線的城市了。

青田還有著中國石都世界青田的稱號,青田的石雕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石和雕同樣出名,青田石是中國的四大名石之一 是雕刻藝術的上稱之選, 這里建設的青田石雕博物館是我國目前唯一以石雕為文化的主題博物館。

想去歐洲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但是又覺得太遠,那不如就來浙江的青田吧。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叄』 義大利怎麼開中國超市

關鍵是地理位置,你所開超市的地理位置華人多不多?華人超市多不多?

如果周圍有華人超市,市場有多大,同比有什麼優勢。

然後就是建立華人朋友圈了。

非洲這邊的華人超市,基本上豆包涵賓館,自己接送機服務。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肆』 浙江麗水青田人是什麼地方!為什麼那裡的人都可以到歐洲去

青田又是著名僑鄉。青田人僑居國外已有300多年歷史,有18萬華僑分布在世界70多個國家,且在逐年增加,2000年,全縣就有3萬人領取護照,1萬多人出國定居。近幾年來,國際貿易不斷擴大,年出口貿易額達30億美元。全縣私人外匯儲蓄高達3億美元,捐助家鄉建設累計人民幣1億多元,為兩個文明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獨具特色的華僑文化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絢麗繽紛的色彩。

『伍』 浙江青田縣人在海外做什麼生意

開飯館,做服裝,批發服裝,皮鞋,什麼都有

『陸』 為什麼溫州人喜歡開超市

我開的第一家店的房東就是浙江溫州老闆,老闆去建水電站發電,老闆娘就負責開超市。超市的名字叫聯華超市,反正溫州人開超市,就是聯華、華聯的叫。老闆娘每當有供應商去收貨款的時候,就用特有的溫州腔調說「鈔票、鈔票,一天到晚就知道鈔票」。守店的時候跟老闆娘也聊天的多,慢慢熟悉了,她也跟我聊了好多關於溫州人開超市的事情。我簡單的總結一下吧:

1、溫州人開超市有自己一個專門的圈子。比如溫州永嘉的超市商幫,其中永嘉縣花坦鄉,大約有8成的人在全國各地從事超市的創業和經營活動,這個地方的人就出去在全國各地開了8000多家大大小小的超市,估計佔了全國小城鎮60%超市的份額。另外,在當地他們還抱團經營,什麼「浙江商會」、「溫州商會」這種商會好多。

2、溫州離義務小商品集散地不遠,有采購優勢。比如並成立了中國溫州百家超市連銷公司聯合體,通過這一平台,對貨架、小家電等進行集中采購,有了成本優勢。

3、溫州人真的很能吃苦,我的房東老闆和老闆娘,住的的地方就在店裡,穿的也是店裡買的普通衣服,根本看不出是有錢人。而且,溫州人喜歡到處跑,不是「家鄉寶」。還有溫州人往往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一大群親戚朋友一起做。

最近,有一位網友提出,他發現他所住的那座城市裡,開超市的溫州人特別多,而且生意都很好。該網友就有兩個疑問:一是為什麼溫州人喜歡開超市?二是為什麼他們開的超市生意那麼會那麼好?

實際上,溫州人並不一定都喜歡開超市,但溫州人喜歡做生意卻是不爭的事實。其實,溫州真正傳統是讀書致仕。從隋朝科舉考試開始,到光緒三十五年最後一屆科舉結束,溫州一共走出近2000名進士。民國時期,江浙一帶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做生意靠寧波人,打官司告紹興人,讀書靠溫州人」。而新中國建立之後,溫州與福建一樣,都屬於前沿、前線。所以國家一直沒有特別大的項目投資,解放後溫州經濟也沒得到長足的發展,溫州人算是窮怕了。

溫州人真正開始商業發展的時候,主要是始於改革開放初期,當時溫州當地人很窮困,於是只能走上商業之路,成為第一批創業做生意的人。而隨著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建立後,義烏的小商品集散地由此擴散傳開,溫洲人發現將義烏小商品市場這種商業模式復制起來的機會。早期溫州人開的是小賣部,後來升級為超市。

其實,也並非溫州人喜歡開超市,包括福建的福清人、還有福建的詔安人,這些人也都愛開超市。特別是詔安人在廣東一帶,開了很多小超市。後來把這個模式復制到阿根廷、南非等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賺了不少錢。而溫州人都喜歡做生意,開超市有三個原因:

首先,溫州人喜歡抱團取暖,所以開超市再多的資金都不成問題。假設我要開一家2000平米的超市,要投資300萬,但自己只有180萬,那剩下的120萬就可以找同鄉來湊數,大部分溫州老鄉都會幫忙,那個出了10萬,這個出20萬入股,東拼西湊就能湊足開超市的錢`。

當然,如果開超市賺了錢,就大家一起分,虧了錢就算禮金以後有錢再還。這就有點類似於股權融資。所以,溫州人早期開超市,都是親戚朋友之間互幫互助。而且只要有一個溫州人開超市創業成功了,這種成功模式就遍地開花,據說全國現在有近萬家溫州人開的超市。

再者,開超市只要願意辛苦付出,就能賺到錢,入行門檻低,相對容易成功。溫州人開一個小超市,既不需要聘請高端人才,也不需要大量招收工人,一對夫妻就可以開一家店,他們早起晚睡,只要貨品到位,服務態度好,長期堅守店面,就能受到附近居民的歡迎。

最後,溫州人思維與別人不同。有一家溫州人開的400平米的超市,日營業額在4萬元以上,而每次盤點平均下來每月都要丟失商品近千元。但是老闆還是用著7個員工,並不願意再增加人手。因為在這位溫州老闆看來,自己每月只丟失了1000多元商品,再雇兩名員工卻要5000元多元,而且也不會有實質性的好處。

顯然,這個老闆對外人偷盜的事情放任不管,每月也只會丟失1000元的商品,而且貪小便宜的人還會再次光臨超市,他們不可能每次來都是偷竊東西,也總要來買點東西吧。只要超市的人氣上來了,口碑和生意都會逐步好起來。正是因為,溫州老闆們這樣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也使得他們在開超市過程中走得比較順利。

溫州人為什麼喜歡開超市?事實上,溫州人喜歡做生意起始於改革開放之初,溫州人什麼生意都做,只是相對於其他生意,開超市還相對容易一些。剛開始,溫州人開超市缺乏資金,就找親戚朋友來共籌,後來只要一個溫州人開超市成功,這種模式就可以在整個溫州人群中推廣開來。同時,溫州人開超市比較吃苦耐勞、做生意也比較大氣,所以成功概率也相對較高。長此以往,溫州人就被外界傳出是最喜歡開超市的群體了。

家族財富密碼評論員錢小帥:

溫州人喜歡開超市就像蒙古人能喝酒一樣,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一件事情了

在整個江浙滬廣東福建,開小超市的溫州人數不勝數

到底溫州人為什麼如此喜歡開超市呢?

溫州人和廣東人一樣,是出了名的喜歡做生意,極度不喜歡打工,他們認為只有做不了生意的人才去打工,去當公務員。

所以溫州人基本上家家都做生意,身邊的朋友,親戚都是做生意的

大家都知道,做生意做重要的就是人脈,需要有人帶領著,加上溫州人喜歡抱團的性格,溫州房團,賭團都是赫赫有名,當然也有溫州超市商團,也就是這一商會的人,多數都是開超市的。

也是因為溫州人有不少開超市發家的大老闆,加上低門檻,所以溫州商團就在這個行業內涌進了無數的溫州人。

溫州人的性格是能吃苦,敢闖敢幹,不守舊,精明,喜歡做生意

而恰好想開好一個小超市就需要這些性格,為節約成本,小超市不需要太多的人工,所以店主的工作量就是非常大的,要身兼數職,會計,收銀,整理搬運貨物,打點各方關系,設計促銷,宣傳等等,沒有能吃苦的性格,沒有極其精明的頭腦是根本做不來的

並且溫州當地超市開遍了,就需要到外地去開超市,溫州人敢闖,隻身闖到外地,打拚出一家超市,慢慢發展到自己的生意,溫州人鄉土觀念輕,適應能力強的性格就可以讓他們在全國各地開起超市

加上溫州商會的幫助,一些同鄉的,已經做起超市規模的人,可以幫忙介紹貨源,幫忙殺價,幫忙找店鋪,有老鄉帶領,超市的生意可以開的更加好。

說起這個事,我最有發言權,我之前的幾任老闆都是溫州人,不是說溫州人喜歡開超市,而是溫州人知道超市是所有現有行業里風險最低的,而且溫州人團結,以及一些優良的傳統導、前輩經驗導致他們在超市這行越做越大,越來越多。

要知道不管幹什麼都離不開經驗,雖然經驗多了不一定是好事,但在溫州人眼裡什麼經驗最多?那肯定是經商的經驗。在民國時期江浙滬一帶根就多商人,所以溫州人從骨子裡就比普通人多一些經商基因。

我的老闆之一,剛起步創業時只有一家400平的超市,火爆的那幾年,日營業能在4萬以上,每次盤點平均下來每月丟失的商品接近千元。超市加上自己家人,滿打滿算只有7個人,我問他為什麼不增派人手,僱傭兩個人,這樣不就不會丟失了么?當時是在上海,當地的超市工資是2000多元。我老闆說:「雇兩個人的費用是一個月4000元,又不會出現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如果我放任不管,每個月只會丟失1000元的商品,而這些貪小便宜的人會再次光顧我的超市,他不會每次都偷東西吧?所以計算總賬,他們給我帶來了利潤,帶來了人氣,甚至帶來了口碑和好生意,你說我還有必要抓小偷和雇傭人手么?」(有讀者提出異議,抱歉,筆誤打錯了,已修改!)

我當時一下子醒悟了,真的很受啟發。

先不說溫州人在每個省份有溫州幫、溫州商會的事,就單說他們投資的方式你就嘆為觀止。假設我們要開一家2000平的超市投資300萬,但是自己只有180萬,那剩下的120萬怎麼辦?他們會找到同鄉說:「我資金不夠了,大家湊點行么」?大部分溫州老鄉都會幫忙,那個出10萬,這個出20萬入股。賺了,就大家分,虧了就算禮金以後有錢了再還。其實這有點像股權融資,但在溫州人這里變成了投資理念,虧錢的店,大家都幫助承擔,註定賺錢的店,也同樣會讓大家都介入。我的老闆之一就這樣的方式放在發小那10萬元,年底分紅30幾萬。

說個真實的故事吧,我親切的稱她為大姐,大姐不算是個美女。但很巧的是她姓楊,老公也姓楊。她們兄妹5個,每個人現在都有一到兩家的超市,起初是老大開的第一家。趕上了好年代,再加上一點運氣,賺了錢。立馬再次幫老二開了一家,然後是老三、老四、老五。可能天妒人吧,楊大姐的店,被火燒過一次,被人盜過一次,損失很嚴重。這時候其餘的兄弟姐妹又湊錢給老大開了一間更好、更大的。這就是溫州人。

都說溫州人會做生意,可真的是他們會做生意么?只不過是受環境和後天影響比較嚴重。翻看近代史,江浙滬地區一直都還算富饒,民國時期更是兵家必爭之地,據說戰爭時期,光上海市一天的鴉片收入都夠養活一個精裝師一個月的開銷。再加上現代的發展,輕工業繁榮,使那裡的人更加懂得經商,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接觸最多的就是商人,他們懂如何像你介紹商品,他們懂如何通過商品賺你的錢。再加上有很多商品就是他們那裡的,他們知道你需要什麼,又知道去哪采購。長而久之,溫州人懂的東西早就已經甩開其它地域人幾條街了。

以上是我的個人經歷,盜版必究,感謝。

為什麼溫州人喜歡開超市?

其實,溫州人並不是喜歡開超市,而是喜歡做生意。不管是什麼樣的溫州人,都喜歡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生意空間。

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曾多次到溫州考察學習,了解溫州的民營經濟發展。所到之處,都是一派生意景象。有錢的,開辦了企業,建了大商場。沒錢的,在家門口放在兩條長凳子,上面擺上幾雙鞋子,或幾件小商品,也要讓自己成為生意人。更有溫州人,背井離鄉,到外地去建廠、辦商場、推銷東西等。

溫州人,就是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賺錢的機會。自然,對超市這種投資相對較少、回報還可以的行當,當然是不會庭的了。

事實也是,紐扣、打火機、領帶,等等,這些小物件,都是溫州人進軍大市場,進軍大世界,進軍各領域的敲門磚。最初,當人們看到溫州人只是生活和銷售一些紐扣和打火機時,還曾笑話過他們。也曾為溫州的假貨泛濫,組織了專門針對溫州的商品焚燒活動。然而,正是這些很不起眼、很讓人看不起的行當,讓溫州走出了貧窮,起家過日子富裕,實現了溫州人特有的創業夢、創新夢、發財夢,讓溫州有了越來越多的企業、越來越多的品牌、越來越多的產業、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和富豪。

開超市,只是溫州人經商的一種形式,也是溫州人嘗試經商的起步。一旦積累了經驗,溫州人是不會把開個小超市當作追求的目標的,他們的目標很遠大,只要自己能力能夠做到的,絕對不會放棄,也不會滿足。

這就是既精明,又永遠沒有滿足感的溫州人。

首先,溫州人向來都有一種敢為天下先、敢吃天下苦、敢闖天下難的創業精神。

做超市的人是比較辛苦的,一日三餐都是不定時的。每天應付著各式人群,等待是最熬人的,你無法預料到顧客什麼時候上來,所以只能時刻准備著。沒有一個持之以恆的信念,是很難耐得住寂寞的。

其次,擅於經商的溫州人,除了有著獨到的商業眼光,還有同鄉之間的相互幫助。溫州超市產業已遍及大江南北,甚至開到了國外,如果單打獨斗是很難形成規模的。

據了解,每年一屆的初八超市節就是在為廣大溫州超市人和供應商打造一個廠商合作交流的平台,以廣大溫州超市人回家過春節為契機,通過商超對接和論壇互動等活動來推動溫州超市產業更好地發展。

經營方面大致也差不多,並沒有太多獨特的地方,只是人家能堅持,人家能組團。

三個原因。

溫州的真正傳統,是讀書致仕。溫州從古至今是有著輸出文人的優秀傳統,從隋朝科舉開始至光緒三十五年最後一屆科舉為止,溫州一共走出了近2000名進士。這才是溫州真正的源遠流長的傳統。

在清末到民國年間,浙江省內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做生意靠寧波人,打官司靠紹興人,讀書靠溫州人。」

溫州人真正開始商業大發展,應該是始於改革開放初期。

新中國建立之後,溫州與福建一樣,也是屬於前沿、前線。而且溫州三面環山,一面環海被當時的國軍認為是最好的登陸地點之一,並且離蔣介石的老家奉化非常近,這是一個隨時可能演化為戰場的地方,所以沒有任何國家大項目投資。

這樣的狀況,讓溫州人很難受,窮得難受,走上商業之路。後來有人建議在義烏搞一個小商品市場,就在義烏搭起棚子,溫州人正式進入流通領域,義烏的小商品集散地由是傳開。

在流通領域得到發展之後,溫州人發現這個領域還是很有商業機會的。於是就有一波溫州人將義務小商品這種模式復制起來,開了超市。其實早期就是小賣部啦,後來升級成超市。

因為超市是滿足市民購物的最直接需求,所以還是很有利潤,行業不錯。這是溫州人開超市的來源。

然後是溫州人抱團。

一個溫州人開超市賺錢,身邊的親戚朋友很快知道,於是另一家超市在另一個地方馬上開起來。一位在改開之前,溫州人是窮怕了,窮就是沒本錢的意思,所以溫州人早期開超市,也都是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之間互幫互助,包括各種民間標會等金融形勢大為盛行。然後大家標幾個會,就有錢開超市。這玩意投資省,現金流大,非常適合溫州人創業。一個人有一種成功模式,親戚朋友馬上可以拷貝跟進,溫州超市就這樣遍地開花。據說全國有近萬家溫州人開的超市。

開一個小超市,既不需要聘請什麼高級人才,也不需要大量招收工人什麼的,這對於溫州人來說非常適合。一對夫妻就可以開一家店,他們早起晚睡,只要貨品到位、服務態度不太差,都能得到居民的歡迎。

其實,不僅是溫州人愛開超市,包括福建的福清人、還有福建詔安人,也都是在超市大縣。詔安人在廣東一帶,開了很多的小超市,福清人最早是在國內開超市,後來把這個模式復制帶阿根廷、南非等地,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賺不少錢。

做生意的溫州人遍布世界各地,而且溫州人善於做小生意,所以開超市的溫州人比較多就很正常了。不光是開超市,很多行業都有他們的身影。

在央視紀錄片《與全世界做生意》第二集中,《去遠方》就講述了溫州人的故事-開在義大利的溫州雜貨店

在紀錄片中出現的雜貨店老闆娘操著一口具有特色的溫州腔普通話。

「溫州人的小雜貨店裡應有盡有,就像回到了中國……」

在這個聚集了幾百家中國小商店的Dolo小鎮上,這家小店幾乎可以買到一切當地華人需要的日常用品,包括瓜果蔬菜。

操著一口具有特色的溫州普通話的女老闆一邊收拾商品一邊說,很多人來(這家超市)買東西,擺好點。當編導問及有什麼是買不到嗎,女老闆自信地回:「沒有,有錢都買得到。」

店鋪一角的牆壁上還貼滿了華人圈子的招工和出租廣告,寫著「招燒飯工,鞋包招手工、車工」等溫州街頭常見的招工小廣告,成為了當地中國人尋找新機會的中心。

溫州人喜歡說「掙錢是因為以前窮怕了」。 歷史 上溫州的天然環境遠遠不如寧波、杭嘉湖、上海、蘇南這些地區,去過溫州的人應該知道,那邊的隧道很多,溫州人為了和外界做生意,克服了很多地理位置上的劣勢。

有一首民謠這樣說:「十個溫州人九個商,還有一個會算賬。」溫州人是最早經商的一個群體,是最早致富的一個群體。在許多人眼裡,做什麼事首先是面子,有些生意盡管能掙錢,但有失體面,就寧可挨餓也不願意去做。而在溫州,做生意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關鍵是能不能掙錢。

溫州人走四方,占據了許多人不願意做的那些領域。他們從修鞋子、開發廊等小的生意開始,漸漸積累了財富。而他們的為人卻一直很低調,他們在成功後會經常說,我無非是個修鞋匠嘛!正是這種踏踏實實做事業的態度,讓他們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財富。

不嫌生意小,不嫌賺錢少

一般人通常思考的是:「做小生意沒多少利潤,有時候甚至不如替人打工呢,這樣做何時才能發財呀?」溫州人說:「做生意就是要掙錢,能掙一分是一分,小生意,大市場,只要市場做大了,幾厘的利潤照樣能致富。」

電視劇《溫州一家人》通過一家人的故事反應了溫州人愛拼愛闖的性格,男主角周萬順從拾荒做起,一步一步變身為成功商人;而遠在義大利的女兒周阿雨排除萬難從洗碗工做起,憑借出色的商業頭腦在義大利普拉托成功創業。這部電視劇是溫州人創業的一個縮影,可以看看。

溫人賣紐扣,每粒只賺1分錢,溫州人干;做標簽,每條只賺幾分錢,溫州人干;修鞋子,每雙只賺2毛錢,溫州人也干;賣服裝,每套只賺幾元錢,溫州人還干。有些人認為,做買賣就要做大買賣,小生意沒什麼賺頭,不屑一顧。事實上,生意不在大小,只在最終賺得的利潤。小生意盡管賺得少,但是,投資少,風險小,薄利多銷,積少成多,就能夠賺到許多錢。

超市是一個快消品,超市裡的東西,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溫州人開超市,比較早懂得懂得吃苦。初期,大部分都是用自行車帶貨。起早貪黑也很辛苦,積累了很多快消品市場的寶貴經驗。

溫州人不像別的地方人,自私自利,他們更願意分享信息,集中力量,把事業幹得更大,更強。

相較而言,南方人比北方人的性格好很多。北方人,遇見事情好沖動,而南方人做事情特別圓潤,任何情況下,會以利益為重。不會因小失大,意氣用事,忍別人不能忍,做事情有戰略眼光,所以才成就了今天的大局面。

由於他們超市做的好,所以好多供貨商都願意給他們壓單,形成先給貨,後付款的結賬方式。另外一些經銷商,也會在店面租賃好的位置,每個月給他們一定的管理費。因為他們團結,所以幾十個,幾百個的超市一起供貨,大大降低了他們的供貨成本。

當然,陳列優勢也是他們吸引消費者的一個主要原因,久而久之,為他們積攢下很多回頭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買東西都喜歡比較。他們的價錢便宜,每天都會有比市場價還低的促銷品,質量和外面的都是一樣的。所以得到了廣大客戶的支持與擁護。他們越做越大,越大越強。每一件商品,利潤很小,但是每天營業額很大,這個利潤是大家難以想像的。

當然,在其他領域,溫州人也取得了很多驕人的成績,這就是今天的溫州人。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天天上周看到了這個問題,就記在了心裡,昨天去眼鏡店配眼鏡,熟悉的老闆就是溫州人,在等待的時候我問了他這個問題,是不是溫州人特別喜歡開超市?

他說嗯,他老家人,開超市的確實不少,什麼規模的都有。

具體有以下幾個原因:

永嘉縣花坦鄉廊一村的朱清眾於1998年在瑞安梅頭開出的「上海華聯超市連鎖店」,成就了永嘉「中國超市第一縣」。

溫州人目前已經在外開了1萬多家超市,溫州永嘉商會等大型商會都是由超市老闆組成,並且溫州人有著極為團結,喜歡抱團的習慣,創業永遠是一群人在戰斗,在熟人,鄉親,親戚的影響下,在已成氣候的老鄉帶領幫助下,溫州人的超市越開越多,也越來越紅火,規模一經形成,越來越的人就加入了超市創業大軍之中

永嘉人經營的超市在二三線市場份額佔全國同行的80%以上,年銷售額超過500億元。

創業開超市的初期,在不具備大規模的時候,需要極為勤勞的去找供貨商,記賬,整理店鋪等等,小本生意還要承受許多 社會 壓力,溫州人能吃苦,早起晚睡,日復一日,精明細膩的性格極為適合做超市老闆,在超市的各個環節都可以把控的很好,其實很多時候應該把話反過來說,不是溫州人喜歡開超市,而是開超市最成功的,基本都是溫州人。

大量老鄉的抱團幫扶,極能吃苦的性格,細膩精明的生意頭腦,敢闖敢乾的膽量,靠近小商品產地的進貨優勢等等,共同成就了溫州人超市今天的「盛象」

閱讀全文

與青田人去義大利哪裡開超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感染新冠病毒有多少人 瀏覽:341
中國人的內衣是怎麼樣的 瀏覽:14
中國哪個橋被禁止拍照 瀏覽:894
比利時義大利哪個贏了 瀏覽:304
伊朗以什麼色的人口為主 瀏覽:348
怎麼能進中國遠洋集團 瀏覽:492
印度人結婚怎麼安排 瀏覽:26
伊朗核武怎麼來的 瀏覽:105
義大利買花怎麼樣 瀏覽:50
科促會與中國電子哪個好 瀏覽:319
現在印尼人對華人什麼態度 瀏覽:542
怎麼查印尼公司的企業代碼 瀏覽:443
印尼虎魚有多少種吃法 瀏覽:136
中國有哪些省有直轄市 瀏覽:977
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為什麼發生戰爭 瀏覽:726
岩板餐桌黑色和義大利灰哪個好看 瀏覽:430
英國一件代發運費多少 瀏覽:978
通心義大利面炒麵怎麼做 瀏覽:537
印度春卷皮怎麼做 瀏覽:17
哪個國家喝中國的白酒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