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蘭克王國或者叫帝國是當代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的三國始祖,那麼分界點到底在哪兒
法蘭克王國的奠基人克洛維在西羅馬帝國廢墟上建立的一系列"蠻族"國家中,以法蘭克王國最強大,對後來西歐各國的影響也最深。
法蘭克人最初居住在萊茵河下游(今比利時境內)。他們分為兩支,濱海各部落稱薩利克人,住在萊茵河兩岸的稱里普阿爾人。4世紀,在民族大遷徙的洪流中,法蘭克人趁機侵入高盧北部。到了克洛維時代(481~551年),法蘭克才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統一國家。
486年,克洛維聯合其他軍事首領,經蘇瓦松之戰,擊敗西阿格里烏斯,奪佔了羅馬人在高盧最後一塊領地。西阿格里烏斯逃往西哥特王國。克洛維遣使去見西哥特國王阿拉里克,叫他交出逃亡者。阿拉里克害怕激怒法蘭克人,終於交出西阿格里烏斯,克洛維秘密地把他處死了。
接著克洛維又東征西討,496年向東征服阿雷曼尼人,507年又南征西哥特王國。普瓦提埃之役,西哥特國王阿拉里克二世戰死,克洛維將亞奎丹地區並入法蘭克王國版圖。當克洛維凱旋迴都爾的時候,他接到東羅馬帝國皇帝阿納斯塔西烏斯(491~518年)的敕書,任命他為執政官。在都爾聖馬丁教堂里,他穿上紫色袍服,披上披肩,頭戴王冠,接受人們對他的歡呼,此後克洛維被公認為全法蘭克的國王。
克洛維執政期間做了四件大事:一,在征服羅馬帝國的過程中,他沒收了三分之二的土地,並把它分封給自己的親兵、廷臣和主教。但克洛維所沒收的土地,主要是羅馬皇室和國庫土地,因此高盧地區仍然保留了許多羅馬大土地所有者,他們在政治上與法蘭克貴族合流,形成新的地主階級,這對克洛維的統一是有利的。二,皈依基督教。羅馬帝國末期,教會已擁有龐大地產,形成一股特殊的政治勢力。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教會極力向"蠻族"統治者靠攏,而"蠻①參見龐茲:《中世紀歐洲經濟史》,第43頁。阿·魯·科爾松斯基認為:6世紀至7世紀時比利牛斯半島居民中,哥特人只佔5%,見《中世紀》,論文集,第10集,第29頁,莫斯科,1957。族"國王也需要教會的支持。最先採取行動的便是克洛維,496年他率領3000親兵在蘭斯地方,接受神聖的主教雷米吉烏斯的洗禮。從此克洛維在教會的支持下,不斷地取得勝利。507年,在征討西哥特人的戰役中,由於羅亞爾河沿岸城市主教的支持,克洛維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為了表彰教會的功勞,511年克洛維下令在奧爾良召開宗教會議,重申古代羅馬法所規定的神廟特權,凡犯殺人、盜竊、姦淫罪的,可到教堂避難,任何人無權進入教堂搜捕。教會及神職人員的財產免稅。教會法與國家法規具有同等的性質,這樣教會成為政權機構的一部分,新的封建的上層建築逐步建立和完善。三,剪除政敵。克洛維採用各種陰謀手段,消滅他的政敵,使法蘭克走向統一。其中最強大的對手是西吉貝爾特,他是里普阿爾法蘭克人的首領,占據萊茵河兩岸廣大地區,都於科倫。他曾參加征服阿雷曼尼人的戰斗,因膝部受傷而成了跛子。克洛維暗中唆使西吉貝爾特的兒子,說他父親已年邁,而且是跛腳,如果把他父親除掉,權力和財富都屬於他。於是西吉貝爾特的兒子派人刺殺他父親,企圖藉此奪取權力。西吉貝爾特被害之後,克洛維又借口將他的兒子克洛德里克處死,萊茵河兩岸土地都歸克洛維所有。接著,同族軍事首領卡拉里克和拉格納卡爾,也被克洛維陰謀殺害。他以這種方式將其統治擴展到高盧全境。四,編纂著名的薩利克法典。其目的是加強統治。在總共418條的法典中,其中有343條是禁止犯罪的。偷盜、殺人放火和侵犯地界,都要受到制裁。如法典第二十七章第十三條規定:"偷竊葡萄而被擒獲,應罰600銀幣,摺合15金幣"。法典還規定:"如果有人放火焚燒住宅及其附屬建築物,應罰2500銀幣,摺合63金幣"。(當時兩個金幣可買一頭牛)這都是維護封建秩序的措施。
從薩利克法典的一些條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法蘭克王國農村公社的分化,如耕地和草地已停止分配,而且可以繼承,但最初只限於男性直系親屬繼承。法典第十九章第四條最初規定:"土地遺產無論如何不得傳給婦女,而應把全部土地傳給男性,就是兄弟"。
克洛維還以高額罰金來維護新興的封建特權和封建等級,例如法典規定:"不遵守國家命令,拒絕到法庭去,罰款600銀幣,摺合15金幣"。"執國王敕令的移民,社員不得反對,否則罰款200金幣"。國王權力明顯增長。償命金的不同也反映出封建等級正在形成。法典規定:殺死自由法蘭克人是200金幣,殺死國王親兵是600金幣。殺死主教是900金幣,比自由人的身價高出許多倍。
6世紀至7世紀封建關系的發展公元511年克洛維死後,法蘭克王國陷於分裂,逐漸形成三個獨立的王國:東北部是奧斯特拉西亞,西北部是紐斯特里亞,東南部是勃艮第,他們彼此爭權,造成長期封建混戰,一切重擔都轉嫁到農奴頭上,從而加速了農村公社的瓦解與封建大地產的形成。這首先表現為農村公社土地所有制遭到進一步破壞。在希耳佩利克統治時期(561~584年),女子已獲得對不動產的繼承權。希耳佩利克的敕令中明確指出:"如果兒子都死了,而女兒尚存,可同兒子一樣得到這些土地。"①女子繼承權的確立是對土地公有制的進一步破壞,因為女子出嫁,便可將她所繼承的一份遺產,轉到別的家族手中,這實質是變相的割讓。從此,份地①《中世紀史料遜,1953年俄文版,第1卷,第121頁。
開始有所變化而進入新階段,即自由割讓和自由買賣的階段,而大土地的集中只是時間問題。
自由農民份地的喪失,除了自由買賣和轉讓外,封建暴力也起重要作用。恩格斯在談到地產集中的原因時指出:"一方面是由於內戰和沒收,另一方面多半是由於時勢的逼迫,為了求得安全而把土地轉讓給教會。"②7世紀,教會已成為大地主,它佔有將近總面積三分之一的土地。不少教會擁有7000~8000處庄園。擁有2000以下庄園的教會只算是小有產者。法蘭克國王為了取得教會支持,也大量冊封土地給教會。國王希耳佩利克曾驚呼:"看,我的國庫變得多麼空虛!看,我們所有的財物,全都送給教會了!"國王達哥伯特一世(692~739年)甚至把都爾的全部收入都贈給了聖馬丁教堂。613年紐斯特里亞國王洛塔爾二世在大貴族的支持下,一度統一整個法蘭克,因此他頒布了對教俗大貴族讓步的敕令,承認他祖先所賜給大貴族的一切封地和司法行政特權,國王只能從各伯爵轄區的大地主中委任伯爵,這就大大加強了地方貴族的勢力。7世紀中葉,實權已落到宮相手中。宮相原系主管王室田產的官吏,進而成為宮庭總管,主管國王財產和收支,後來逐漸成為掌握實權的人物。687年奧斯特拉西亞的宮相赫斯塔爾·丕平戰勝紐斯特里亞的宮相之後,成為全法蘭克的主宰者,而國王則成了傀儡,國王閑散不問政事的期間,被稱為"懶王"時期(639~751年)。
查理·馬特的改革714年赫斯塔爾·丕平去世,他的兒子查理·馬特繼任宮相,並於717年鎮壓了紐斯特里亞貴族的反叛和薩克森人的起義。
720年,阿拉伯人以西班牙為根據地,在亞奎丹公爵和勃艮第貴族的支持下,侵入了南高盧。查理·馬特與阿拉伯人進行了長期的斗爭,732年在普瓦提埃附近的戰役中,使阿拉伯人遭到決定性的失敗,從而制止了阿拉伯人繼續向歐洲推進。接著亞奎丹公爵和普羅旺斯地方的貴族也被查理所征服。從737年起,墨洛溫家族的國王死後,便不再立新王,而由查理獨自實行統治。查理·馬特任宮相期間(714~741年)曾對土地佔有形式作過重大的改革。由於墨洛溫王朝所實行的完全私有的賜地辦法,耗盡了國王的全部土地,不僅在經濟上削弱了王權,而且在政治上造成封建割據,因此查理·馬特便採取"采邑"分封制,受封者的領地在一般情況下不能世襲,而且以服兵役為條件,這就防止了領主勢力的坐大和加強自己的武力。由於自由農民的破產,騎兵已取代步兵而成為戰斗的主力,因此查理的分封主要以騎兵為對象,從而為後來騎士階層的出現奠定了基礎。采邑的分封導致土地所有權的相對鞏固和農民進一步農奴化,采邑所有者強迫其領地上的居民服徭役或交納代役租。廣大封臣是靠剝削依附農民來維持生存的。采邑制的建立加深了封主與封臣的從屬關系,促進了以土地為紐帶的封建等級制的形成和鞏固。查理·馬特的改革是法蘭克封建化的結果,而土地關系的變革又導致法蘭克封建制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查理·馬特沒收教會和反叛貴族土地,這在墨洛溫王朝初期已經有過,但從沒有像查理這樣大規模地進行。例如他曾將蘭斯和特里夫斯兩大主教區賜給侍從官邁羅;將巴黎、盧昂、巴榮納等地的大主教區和寺院賜給他的侄兒休,羅馬教皇曾提出抗議,但他置之不理。
查理·馬特在騎士、親兵的支持下,使中央政權暫時得到加強,為他的②恩格斯:《法蘭克時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9卷,第547頁。後繼者篡奪王位打下了基礎。
矮子丕平與教皇國741年查理·馬特病逝。他在世時曾將所轄領土分為兩部分,長子卡羅曼獲得奧斯特拉西亞和貝爾曼諸伯領,次子丕平獲得紐斯特里亞和勃艮第。747年卡羅曼削發為僧,矮子丕平統治整個法蘭克,但名義上依然是宮相。矮子丕平為了篡奪王位,極力尋求教會支持,調整和教會的緊張關系,追認所有被作為采邑的教會土地是教會的財產,封臣應向教會交納一定的費用。但封臣必須為國家服兵役,非得國王同意教會無權收回他們的土地,此種地產稱為"王賜恩地"。這一協議暫時緩和了教會和國家之間的矛盾,有利於丕平篡權。751年,他遣使問教皇扎迦利誰應做國王?這就開創了教皇有廢立君主的特權,為教權高於王權找到理論根據。同年,在蘇瓦松舉行的法蘭克貴族會議上,丕平被推選為法蘭克國王,這是加洛林王朝的開始。
丕平為了酬謝羅馬教皇的支持,他曾兩次遠征義大利(754年和757年),迫使倫巴德國王愛斯托夫把所侵佔的羅馬地區諸城市和拉文那總督區交給教皇統治,與此同時,教皇又引用偽造的"君士坦丁贈禮"說,亦即:早在4世紀時君士坦丁大帝已將"羅馬城、義大利以及西方各地的城市"贈予教皇,於是,在丕平的協助下,義大利中部出現了一個"教皇國"。
查理曼帝國的形成768年丕平死後,法蘭克王國由他的兩個兒子查理和卡羅曼分別繼承,771年卡羅曼去世,查理統一了整個法蘭克王國。在查理統治時期(768~814年),法蘭克王國處於極盛時代。他在位46年,曾參加53次戰役。他東征西討,把疆域幾乎擴大了一倍,其版圖包括今法、德、荷、比、奧、義大利和西班牙的一部分,因此在法蘭克的歷史上被稱為查理曼,即查理大帝之意。
他即位不久,便向義大利進軍,774年兼並倫巴德王國的領土,自稱法蘭克和倫巴德國王。接著與阿拉伯人展開斗爭,778年他越過比利牛斯山,佔領巴塞羅那,建立了西班牙馬克(801年)。在這次戰役中,查理的部將羅蘭所率領的後衛部隊,在比利牛斯山中遭到巴斯克人的襲擊,幾乎全軍覆沒,羅蘭本人也陣亡。中世紀著名史詩《羅蘭之歌》便是以此為題材而寫成的。
查理一生最重要的戰役是和薩克森人的斗爭,他用三十多年的時間(772~804年)經過18次重要戰役,才使薩克森臣服。其中782年凡爾登之役,查理在一天之內便處死4500名薩克森人質,後來又將1萬名薩克森青年分居各地,以防叛亂。780年前後,查理曾發布薩克森地區敕令,強迫薩克森人接受基督教,違抗者處以死刑。敕令第十一條還規定:"凡對國王表現不忠誠行為者,處死刑"。後來查理把所征服的薩克森人土地,劃分為若干伯爵領地,成為帝國的一部分。
785年薩克森貴族的代表人物,領導薩克森人起義的威都金也投降查理,並接受洗禮。
與此同時,788年查理又向南征服了巴伐利亞。在法蘭克貴族的支持下,他廢除了原巴伐利亞公爵的權力,由他任命的伯爵來治理。
法蘭克的勢力不斷地向東擴張,796年摧毀了多瑙河下游的阿瓦爾人。
查理一系列的征服戰爭,形成東自易北河和多瑙河,南至比利牛斯山和義大利,西起大西洋,北至北海的龐大帝國。
國王的稱號已無法使查理感到滿足,他等待著加冕稱帝的有利時機。799年羅馬貴族殘酷迫害羅馬教皇利奧三世,要把他的眼睛挖出,把他的舌頭割掉,逼得他倉皇逃出羅馬,查理親自帶兵護送他回去,而且整個冬天都住在那裡。為了報答國王的支助,800年聖誕節,利奧三世在羅馬聖彼得教堂為查理舉行加冕禮,並讓他接受皇帝和奧古斯都的稱號。這引起拜占廷皇帝的不滿,因拜占廷統治者自認為是古羅馬皇帝唯一繼承人。一直到814年,拜占廷皇帝邁克爾一世才不得不承認查理的皇帝稱號。
但查理曼帝國是靠武力維持的,它沒有鞏固的經濟基礎。就人種而論也極其復雜,除法蘭克人外,還包括勃艮第人、倫巴德人、薩克森人、羅馬人以及其他人種。這些部落或部族在經濟上彼此都沒有關系,說著不同的語言,並處於社會發展不同的階段。有的部族仍保存濃厚的原始公社制的殘余,有的部族已開始封建化,由於法蘭克人的征服和殘酷壓榨,他們經常起義,這也加深帝國內部矛盾。
查理為了加強統治,將全國分為98個州郡,由皇帝任命伯爵進行統治。
伯爵往往是當地最大的領主。他代表皇帝負責收稅、司法、徵兵、維持治安等事。國家三分之一的稅收歸伯爵支配。在邊區設馬克,由邊侯治理。為了檢查各地工作,防止伯爵勢力坐大,他建立巡按使制度,經常由中央派出巡按使團,巡行各地,進行調查。802年他頒布巡按使團敕令,規定巡按使團由教俗封建主組成,其中包括大主教、主教和修道院院長,還有忠誠於皇帝的世俗官吏。在敕令中還規定:凡年在12歲以上的人都應向皇帝宣誓效忠。查理還下令興辦學校,為統治階級培養人材。他邀請英國著名學者阿爾昆主持宮廷學校,訓練皇室和貴族子弟,並管理全國教會所辦的學校。阿爾昆十分領會查理的意圖,他在都爾興辦教會學校時,曾給查理致函:"我積極致力於許多工作,以便培養很多人,為教會神聖的上帝服務,並裝飾你的帝國政權"。
盡管查理採取許多加強政權的措施,但隨著封建特權階級的興起與自由農民農奴化,帝國的武力支柱瓦解了,起而代之的是割據一方的地方豪強,他們日益肢解了帝國。
封建制的確立與帝國的分裂查理大帝連年不斷地征伐,軍役和賦稅成為公社社員的沉重負擔。佔有三至五胡菲土地①的人,都有出征義務。完全沒有土地但佔有價值五個索里達②動產的自由人,也必須每六人出兵一人,其餘五人各出一索里達,以資助出征者。因為出征戰士要自備半年軍糧,為逃避軍役,社員成批地或整村地被迫向教會和世俗封建主請求庇護。據記載,約在820年,在紐弗勒特有14個自由人把他們的土地送給聖澤門寺院,而自己做了農奴。因為他們沒有能力來滿足國王要他們為戰爭服役的要求。所以恩格斯指出:"毫不奇怪,早在查理時代,在五個人中間,事實上連一個真正能服兵役的人也不大能找到了。"①811年,查理大帝《關於出征隊的詔令》中也透露:"窮人忿恨不平地說:他們從自己的土地上被逐出來,他們受主教和修道院長及其代理人的驅逐,也同樣受伯爵及其百夫長的驅逐,他們說:如果一個窮人不願交出他的①某些大小相等的農民份地,即"胡菲"。
②法蘭克國家所使用的羅馬貨幣。索里達即金幣。每一個索里達重1/72磅,每一個索里達為40個銀幣(得那裡)。
①恩格斯:《馬爾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62頁。
土地給主教、修道院長或伯爵,這些大人們就捏造出種種借口,把他送交法庭,或命他長期服軍役,直至這些人完全破產,不得不交出或出售土地。"農民從自由的土地所有者變成自由租佃者,他們失去了對土地的所有權,只保留佔有權和使用權,因此被迫將自己剩餘勞動和剩餘產品的一部分交給土地所有者--領主。數代之後,他們就逐漸喪失人身自由,變成依附於領主的農奴。
當查理大帝在世時,根據巴黎聖日耳曼修道院地產清冊,該寺院領地共住2788戶,其中2080戶是隸農,35戶是半自由民,220戶是奴隸,只有8戶是自由佃農,由此可以看出,隸農占絕大多數,而半自由人、奴隸和自由小農的人數在急劇減少,其中大部分已加入依附農民的隊伍中。
查理大帝為了維護神權政治,十分注意教會利益,他一生親自主持16次宗教會議。789年根據宗教會議決議,發布通令,共82章,對教會利益和僧侶應遵循的生活細則都作了詳細的規定。802年又頒布敕令,重申"任何人都不得將教產加以瓜分,據為己有。凡是已經捐獻給教會的財產,就成為教會的合法財產,不得索回。凡敢於破壞上述法令者,必須賠償損失,並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教產迅速膨脹。810年,在阿亨宗教會議上,把教會財產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擁有3000~8000處領地,第二等級擁有1000~3000處領地,第三等級擁有不到1000處領地。其中日耳曼著名的富爾達修道院竟擁有15,000處產業。查理大帝臨死前把他的全部財產分為三份,其中兩份又分為21份賞賜給由21個大主教所管轄的城市。①教會領主和世俗領主一樣在其管轄的范圍內享有種種特權,除征稅外,還擁有對居民的審判權,地方武裝也由主教和修道院長統轄。教會還利用宗教迷信對農民進行恐嚇、敲榨,以獲得巨大財富。以教皇為首的羅馬教會,佔有西歐將近三分之一的耕地,除徵收地租外,還有權向農奴徵收什一稅,它把整個西歐聯合成為一個巨大的政治體系。因此,後來任何反封建的斗爭,都會觸及教會的神經中樞。
814年,查理大帝死後,他的兒子誠篤者(又譯為虔誠者)路易(814~840年)繼位。他是一位不理朝政,沉溺於宗教,受教士愚弄的人,因此博得"誠篤者"的綽號。他以巨資辦各種"慈善"事業,每逢宗教節日都向朝臣贈送禮品。所以即位剛三年時間,便將國土分給他的三個兒子,長子羅退爾獲得帝國東部,次子丕平獲得亞奎丹,三子路易獲得日耳曼南部巴伐利亞及其附近地區。並宣稱長子羅退爾為帝位繼承人。829年誠篤者路易推翻817年的劃分,為他後妻所生的小兒子禿頭查理劃出一部分領土。他的三個兒子均反對這一決定,於是父子之間進行了近十年的內戰,840年誠篤者路易死,羅退爾繼位,直至843年才簽訂凡爾登條約。依據條約,日耳曼路易獲得法蘭克東部萊茵河與易北河之間地區;禿頭查理獲得法蘭克西部,即萊茵河以西地區;羅退爾獲得法蘭克中部地區包括義大利在內的狹長地帶,這就構成後來德、法、意三國的雛型。
由於帝國分裂,削弱了抵抗外族的力量。阿拉伯人由西班牙向法國、義大利進攻,他們控制整個地中海西部,佔領其中大小島嶼。馬扎爾人(匈牙利人)在多瑙河建立了自己的國家,而且不斷騷擾東法蘭克和斯拉夫人。最嚴重的是諾曼人對歐洲的侵襲。他們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9世紀時,諾①《查理大帝傳》,第34頁,商務印書館,1979。
曼人大批侵入法蘭克西部,853年攻佔法國南特城,將守城主教殺死,大肆劫掠而去。885年4萬諾曼人,乘700艘船,將巴黎圍困。皇帝胖子查理(884~887年)用重金賄賂,諾曼人才離去。911年法王不得不將法國西北部濱海之地割讓給諾曼人,這便是諾曼底名稱的來源。
封建內爭與外族入侵,加速了自由農民的農奴化。847年西法蘭克國王禿頭查理在墨爾森法令中明確規定:"任何自由人都必須選擇一個主人,或是國王,或是國王的臣屬。"877年禿頭查理又頒布克爾西敕令,使領地世襲合法化。敕令規定:"領主可以把自己的特權與榮譽(爵位)移交給自己的兒子或親屬。"自由農民農奴化與封建特權的興起,世襲領地制的確立,都表明法蘭克王國封建化的完成。但這一發展過程不是和平演變的過程,而是在奴役與反奴役的殘酷斗爭中進行的。查理大帝在805年的一份詔令中,曾禁止一切形式的秘密結社,並指出參加這種組織的既有自由人也有塞爾夫(農奴),對秘密結社的主謀要處以死刑,脅從者則施以各種酷刑:鞭笞、割鼻、斷肢等。這說明起義給統治者以巨大威脅。822年,誠篤者路易頒布敕令,禁止佛蘭德爾沿海地區的"塞爾夫陰謀"。此間最大的一次起義,是841~842年薩克森地區的"斯特林迦"(意為"古法之子")起義。編年史家尼塔爾德在談到這次起義時曾指出:起義分三個階層:貴族、自由人和半自由人,而第二、第三階層占絕大多數,是起義的主力軍。由於農民的不斷反抗,迫使統治階級把農奴的義務固定下來。在8世紀至9世紀,加洛林王朝時期,農奴義務已按慣例交納租稅和服勞役,並登記在特別的地籍冊上。三節9世紀至11世紀的西歐封建割據的法國9世紀至11世紀是西歐封建制度普遍確立的時期,其中以法國最為典型。根據9世紀初巴黎聖日耳曼修道院的地產清冊,典型的封建大地產已經在法國普遍地建立起來。聖日耳曼修道院就擁有36,500公頃的土地,其中大約有一半是領主自營地,一半是農奴份地。除勞役租外,還以實物形式徵收各種代役租,單以母雞一項,這個修道院每年就收到5,887隻,而得到的雞蛋則有30,865個。由於封建化的完成,奴隸、隸農與破產的自由農民已經合流成為廣大的依附農民階層。被稱為塞爾夫的農奴,大多數是奴隸的子孫,他們不僅被束縛在土地上,而且在人格上和法律上都依附於領主,可以隨同土地一起出售。農奴不經主人許可不能結婚。許可結婚的農奴須交納"結婚稅"。繼承遺產也須交稅,這就是所謂的"死手捐"。法國農民還有一部分稱為"維蘭"的依附農民,他們大多數是由公社破產農民演變而來的。他們的境遇比塞爾夫好一些。維蘭的人格是自由的,在一般情況下可以世襲佔有份地,所負擔的勞役也有一定的標准,在法國南部一年不超過80天。
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農業技術也有所改進。這時三圃制已廣泛流行,注意深耕細作,刈草、施肥,用幾對牛牽引的重犁也普遍使用,耕地面積擴大,糧食收成達到播種量的四倍到六倍。這一切變化都有利於領主勢力的加強,他們獨霸一方,稱雄割據。當時法國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分裂成許多大小公國與伯爵國。如諾曼底公國、勃艮第公國和亞奎丹公國;還有法蘭德斯伯國、香檳伯國、安茹伯國、土魯斯伯國和巴塞羅那伯國等。從887年加洛林王朝的國王胖子查理被廢以後,形成兩個王朝(加洛林王朝與羅伯特王朝)爭奪王位的斗爭。羅伯特王朝的創始人是強者羅伯特,因抗擊諾曼人入侵有功,被封為法蘭西島公爵。他的兒子巴黎伯爵埃德又因擊退諾曼人對巴黎的圍攻,所以在法王胖子查理被廢以後,被一部分封建主擁為國王。但有一部分領主仍堅持加洛林王朝世襲帝位,推選簡單查理為法國國王,這兩個王朝相互斗爭近一個世紀。後來羅伯特王朝勢力逐漸強大,而加洛林王朝的領地只剩下琅城及其附近一帶領土。987年,在教會和世俗領主代表大會上,羅伯特王朝出身的休·加佩被選為國王,他擁有五個伯爵領地,分散在塞納河和羅亞爾河之間的狹長地帶,全部面積不超過6816平方公里,境內只有巴黎和奧爾良兩個城市。加佩王朝統治初期,王權十分微弱。在名義上國王是最高宗主,大家都應向他行附庸臣服禮,並承認他們的官職和領地是國王授予的。國王即位時主教也為他塗聖油,成為神授政權的君王。但實際上各領主幾乎都是獨立的,他們在自己的領地內有權宣戰和講和,有權鑄造自己的貨幣、制定法律並對其臣民進行審判。在他們看來,國王只是同輩中的第一人。蒙勒利領主的堡壘把國王從巴黎到奧爾良的通路截斷了,因此,國王必須帶武裝侍從保護自己,才能從領地這一端走到那一端。加佩王朝初期的國王和普通領主差不多。他們沒有固定的駐節地,經常帶著隨從由一個庄園轉移到另一個庄園,消耗從農民身上搜刮來的糧食和其他物品。有時他們甚至攔路搶劫,來擴大自己的收入。例如腓力一世(1060~1108年)曾對過境的義大利商人進行搶劫。但在對外關繫上,加佩王朝極力顯示自己的尊嚴,先後與英國、德國和拜占廷的君主互換使節。國王亨利一世(1031~1060年)曾與基輔大公雅羅斯拉夫的女兒安娜結婚,其目的是提高國際威望。11世紀末,由於城市興起,在市民階級的支持下,不斷地戰勝封建割據勢力,使法國逐漸走向統一。
階級斗爭的激化,也促使一部分封建主依附於王權。10世紀末,正當年輕的查理二世繼位為諾曼底公爵時,所有伯爵轄區的農民紛紛舉行秘密集會,他們不顧各種禁令,決定製定新的有關使用森林和水源的法律。997年,參加起義的代表在田間集會,公爵聽到這一消息,立刻派副將拉烏爾伯爵帶領大隊騎士前往鎮壓。他假意允許農民代表申訴疾苦,將代表們誆騙在一起,砍掉他們的手足,起義遭到血腥的鎮壓。1024年布列塔尼又爆發了一次農民起義,一位編年史家在敘述這次農民起義時說:"他們既沒有領袖,也沒有武器",完全出於對領主的仇恨,自發地起義。法國封建主調集大批騎士,才把起義鎮壓下去。
農民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領主的貪婪,迫使封建地租按"慣例"交納,這是農民斗爭的勝利果實之一,從而稍許改善了農民的處境,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德國、義大利和教皇國9世紀至11世紀的德國、義大利和教皇國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德國對義大利的侵略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不僅對義大利的統一帶來不良的後果,而且加深了德國的政治分裂。教皇國是義大利國中之國,它既阻礙義大利的統一也有礙於德國的強大。主教授職權的斗爭,削弱了皇帝對教會領主的控制權,減少了帝國的經濟收入,教權高於皇權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至英諾森三世(1198~1216年),教權達到了極盛時代。
843年凡爾登條約之後,東法蘭克王國逐漸發展成為後來的德國。從9世紀到11世紀這段時間,德國也處於分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