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黎和會上各大國的意圖分別是什麼反映出巴黎和會的實質是什麼
英國想要維持世界霸權地位.法國要奪回歐洲霸權.美國總統威兒遜帶著他的"十四點和平計劃"想要奪取世界霸權.義大利想要土地.日本關注亞太事務,關注它在中國的利益,不插手歐洲事務,被稱為"沉默小夥伴".結果英國法國日本達成目的,義大利沒有達到目的,在和會結束前離開,美國失敗.巴黎和會策劃反蘇.巴黎和會的性質是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確立國際秩序,劃分勢力范圍,並且體現反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次會議.
『貳』 各國在巴黎和會上的要求各是什麼
美國: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和平計劃」,企圖獲取戰後世界領導權。
英國:實行「勢力均衡」政策,維護龐大的殖.民.帝.國
法國:最大限度削弱德國,重建歐洲大陸.霸.權,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
義大利:擴大領土
日本:企圖使它戰.時從德國手裡獲取的權益合法化。
『叄』 巴黎和會上五個條約的原文
1、德國應保證在15天內從比利時、法國、盧森堡等國境內的佔領區撤退,放棄阿爾薩斯、洛林和羅馬尼亞,撤離奧匈帝國和土耳其;
2、德國應向協約國交出5000門重炮和野戰炮,3萬挺機槍,2000架飛機,6艘主力艦,8艘重型巡洋艦,10艘巡洋艦,300艘潛艇,5000台機車和5000輛完好無損的汽車;
3、由協約國軍隊佔領萊茵河左岸,佔領軍的給養由德國負擔;
4、德國放棄布列斯特條約和布加勒斯特條約;
5、東非的德軍應當立即投降;
6、被德軍俘獲的人員應當遣返回國,但德軍戰俘要繼續拘留;
7、繼續保持對德國的封鎖。
(3)在巴黎和會上義大利的要求是什麼擴展閱讀
巴黎和會的本質 :
1、這個和會是勝利國舉行的和會,又是個大國操縱的和會,德國等戰敗國和蘇俄被排斥在會議之外。美、英、法三國最高領導人主導了和會的進行。
2、和會上簽訂了處置德國的《凡爾賽和約》,同時還分別同奧、匈、土等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
3、和會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一戰後由美、英、法等主要戰勝國主導的國際政治格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黎和會
『肆』 巴黎和會最主要的條約及影響是什麼
巴黎和會是一戰結束後的1919年,勝利的協約國集團為解決戰爭所造成的問題以及奠定戰後的和平而召開的會議。
這個和會是勝利國舉行的和會,又是個大國操縱的和會,德國等戰敗國和蘇俄被排斥在會議之外。美、英、法三國最高領導人主導了和會的進行。和會上簽訂了處置德國的《凡爾賽和約》,同時還分別同奧、匈、土等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它們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一戰後由美、英、法等主要戰勝國主導的國際政治格局。
在巴黎和會以後,各國列強暫時在歐洲等地區方面的矛盾得到了抑制。隨後,建立起了被稱為凡爾賽體系的國際地區「新秩序」,凡爾賽體系不但包括對德條約,還包括對奧地利的《聖日爾曼條約》,對保加利亞的《納伊條約》,對匈牙利的《特里亞農條約》,土耳其的《色佛爾條約》,但是對土條約遭到土耳其的資產階級的反對,後來聯軍被凱末爾打敗,最終簽定了《洛桑條約》,由上述幾個條約共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其實質是一戰後帝國主義重新安排的國際體系。
巴黎和會在協調一戰參戰戰勝國家之間的矛盾上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強權政治的霸道措施,未能從根本上協調好各國的爭議,比如對殖民地進行"委任統治"按照民族自決原則處理民族關系,實際上都是為了維護戰勝國的利益,無論戰勝國與戰敗國,還是在戰勝國之間,還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與帝國主義之間,他們之間的矛盾仍然未徹底解決,但是卻埋下了戰爭的種子,陸軍的福熙元帥在聽到和會簽訂的和約內容後,就這樣評價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休戰!」值得注意的是,元帥的預言驚人的准確,因為德國正式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是在20年後的1939年。
譬如,和會對德國進行的宰割性懲罰措施,嚴重傷害了德國人民的民族感情,被德國人普遍認為這是「強加的和平」。戰後,德國的民族主義高漲,也為後來納粹勢力在德國的登場和希特勒撕毀和約擴軍備戰提供了口實。英法也因此對德國感到有愧,使得後來綏靖主義盛行。以及戰後不久的國內經濟危機。
美國代表羅伯特·蘭辛
至於遠東方面的問題,和會上並沒有得到實際的解決,中國山東的歸屬問題就是代表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巴黎和會的這個問題上面,美國方面無論是總統威爾遜本人還是代表團成員們,都明確表示支持中國收回山東權益的主張。在中國的要求被無理拒絕以後,美方代表團成員曾經全體離場以示抗議。當時的中國,曾經因此一度對美國頗有好感,威爾遜總統也因此成為當時國人比較敬佩的「世界大人物」之一(在中國進步青年當中,地位僅次於列寧)。因此,為了協調各國在亞太地區的未解決矛盾,才又有了兩年後的華盛頓會議。包括中國的山東問題,都是在那次會議上得到處理的。
通過巴黎和會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國聯盟約》以及會後對其他戰敗國的和約,以條約法律形式,確立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的一般關系與制度,即所謂凡爾賽體系。其目的是想把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完成的重新瓜分世界的成果鞏固下來,組織對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的武裝干涉、經濟封鎖和顛覆破壞活動。由於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該體系危機四伏,至20世紀30年代終於徹底崩潰。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了以處置戰敗國德國為中心的巴黎和會,中國應邀參加。這次和會盡管充滿了帝國主義的大國強權政治,但對具有戰勝國身份的中國,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一)由於是戰勝國,中國便有了討價還價的資本,有了勝者的心理、勝者的口吻。中國外交官在和會上爭之急、辯之激,洋洋灑灑,有理有節,慷慨激昂,高聲揚眉,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的外交才能和水平,令人刮目相看,重塑了中國的國際形象。
二)由於是戰勝國,《凡爾賽和約》中規定了一些有利於中國的條款,如廢除德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取消中國向德國的辛丑賠款,歸還山東以外的租界地等;對奧和約,又使中國加入國聯並被選入國聯行政院。
三)由於是戰勝國,中國的合理要求便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理解和同情。
四)由於是戰勝國,中國的合理要求一經拒絕,便成為一種正常情感無法接受的現實,人民從希望的巔峰跌入失望的深谷,一種被出賣、被蔑視的民族憤怒於是爆發出來。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五)
就義大利而言,她在一戰時加入協約國是因為英,法,俄三國答應義大利在戰後給予阜母及達尓馬西亞,但在和會中沒有提及。令她大為不滿。令日後法西斯主義者墨索里尼興起提供了口實,主張對外擴張。此外,和會中戰勝國偏袒日本將中國山東給予日本,助長侵略野心,於1930年代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
『伍』 為什麼說弱國無外交
所謂弱國無外交,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政權,自身實力不足,國際地位低下,就無法獲得和世界列強對等的外交話語權。
我舉個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義大利參加協約坦態國集團,戰爭結束後自然是屬於戰勝國。義大利總理奧蘭多參加巴黎和會,倚仗戰勝國讓飢源身份想撈一把,讓義大利獲得奧匈帝國部分領土。然而對於實際操縱巴黎和會的英美法列強來說,他們認為義大利這種做法不僅是獅子張大口,而且還有在歐洲南部稱霸的野心,堅決不同意。奧蘭多費盡唇舌力爭,甚至說要是義大利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回國後會被義大利人民趕下台,義大利政府將要改組甚至國內產生暴力革命。這對於英美法的利益恐怕也大有損害。希望各位大佬仔細考慮。
可是不管奧蘭多怎樣辯解,英美法的頭頭們就是無動於衷,到了後來乾脆不理睬奧蘭多了,他要說就讓他說去。奧蘭多惱羞成怒,憤然離開會場。然而卻沒有一個人挽留他。一段時間過後奧蘭多又只好灰溜溜的回到會場。最終,義大利什麼也沒得到,戰爭中損耗的人命金錢都打了水漂。
義大利參戰本來就比較晚,而且因為國力較小,軍隊素質低下,人民厭戰,參戰後連敗幾仗,毫無建樹,對協約國方面沒有什麼大的幫助。這樣的情況下義大利還想在列強手裡撈一把,無異於痴人說夢。弱國無外交在參加巴黎和會的義大利總理奧蘭多身上得到了真實體現。
順便肢空說一下,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義大利做了賠本買賣,還被英美法列強看不起,於是義大利國內某些人走上了極端主義道路,煽動民眾,叫囂要從列強手裡討還公道,要建立新秩序,要在世界上稱王稱霸,重現當年古羅馬雄風。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以墨索里尼為首的法西斯獨裁政權上台。但是這個反動政權最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隨著義大利戰敗投降而覆滅。
『陸』 巴黎和會義大利獲得什麼好處了都
義大利原來有領土要求,但是巴黎和會沒有滿足義大利的慾望,所以奧蘭多中途退出了和會。
奧蘭多,維托里·埃馬努埃萊 (1860——1952) 義大利首相。生於巴勒莫,在該地任法律教授,1916年進入政府任司法部長。1917年10月,在卡波雷托戰役失敗而導致危機時任首相。他的政府提高了義大利的士氣,1年後,在維托里奧威尼托的最後勝利中結束。奧蘭多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是「四巨頭」之一,但不久就和伍德羅·威爾遜發生意見分歧,威爾遜拒絕奧蘭多的領土要求,認為這不合「民族自決」的原則,這樣使義大利失去了期望得到的賠償,加上沒有平息社會動亂的任何補救辦法,使奧蘭多在政治上黯然失色。由於他易激動的西西里人性格,無論在巴黎還是在羅馬都受到嘲弄。他在1919年6月20日辭職。
『柒』 能不能跟我說一下義大利在參加巴黎和會前的一些歷史事件。不用特別詳細。就只需要告訴我有沒有什麼戰役啊
首先,我們看一下義大利在一戰中的立場
一戰中,義大利是歐洲大國中最弱的一個,它必須與交戰各方討價還價,和其它帝國主義國家一樣,義大利也積極對外殖民擴張,但由於本身力量的薄弱,其擴張企圖只能利用大國爭霸來實現,這就註定了義大利外交政策的動搖不定,誰對它爭霸擴張有利,它就靠向誰。以便在捲入沖突時獲得可能的、最好的待遇。說白了它就是一個投機主義者。
實際中,它也確實在倒向同盟國還是倒向協約國的選擇中搖擺不定。一戰前義大利是三國同盟的一員,但它跟英、法、俄有更多的共同利益,比如,義大利漫長的海岸線經不起英國強大海軍的攻擊,跟英國開戰對它沒有好處,比如法國給義大利優惠條件的貸款,緩解了它的財政困難,局殲俄國則與默許義大利在北非的擴張,換來了義大利對俄國在黑海海峽擴張的理解。
第三,一戰爆發後,同盟國和協約國都拉攏義大利,都不想讓義大利倒向對方,協約國滿足了義大利的全部要求,特別是答應給義大利的土地比德國許諾給義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國還借給義大利一大筆債款,義大利也看到英法擋住德國最初的進攻後,認定德國與奧匈無法贏得戰爭,而義大利同奧匈又有邊界糾紛,於是,1915年5月,義大利向奧匈帝國宣戰,正式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
戰後,義大利作為戰勝國參加了巴黎和會,卻沒有想到,作為弱國,它的利益被最小化了,當初協約國許諾給它的土地,竟然成了一紙空文。他當時的地位遠不如土耳其,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等國。而從巴黎和會的分贓結果來看義大利得到的也是符合他當時的國力岩配地位的結果。塞爾維亞消滅了幾十萬奧匈軍隊才變成南斯拉夫。義大利?分你個南蒂羅爾就夠給面子了!
可是義大利自己不這么看,它認為協約國欺騙了它,正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粗臘指,但它沒有辦法,誰讓它實力弱小了,雖有不滿,但也只能打落門牙和血吞。而也正是由於對英法違反承諾心懷怨恨,這才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義大利倒向了德國一方.
『捌』 義大利參加巴黎和會的目的是什麼
義大利的打算是獨霸亞得里亞海,把過去屬於奧匈帝國的一部分領土和戰時英法意俄瓜分土耳其密約中所允諾給義大利的領土,並入自己的版圖,還要進占巴爾干,首先是阜姆港。它在和會上雖然也躋身於強國之列,畢竟實力不夠,力難從心,義大利派遣了以總是奧蘭多為首的代表團參加巴黎和會。
『玖』 顧維釣在巴黎和會提出什麼正義的要求,列強的態度如何
中國提出收回山東權益,英法與日本有密約,支持日本,美國一開始支持中國,後為維護利益決定改變態度,借口1918年9月在《關於處理山東省各問題換文》中自願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權益,當年段祺瑞為換取西原借款,不再支持中國立場,中國決定拒絕簽署在凡爾賽宮舉行的對戰敗國德國和約,也不會再補簽,單獨與德國媾和簽訂和平條約,從德國處使德國承認將山東權益交給中國,堵住日本之口,1915年為避免與協約國日本發生戰爭照顧美英法意俄等的立場,中國與日本簽訂的條約規定山東權益是德國的,自然要德國與日本協商,德國是否同意轉讓給日本,那時戰爭剛爆發一些時間,正打的激烈,日本自然不會去找德國談,德國也不會跟他談,就拖下來了,當時中國對世界大戰的態度是中立傾向協約國,等等看,先發展國內生產,增強力量,現在德國不同意轉讓給日本,而是願意把他交給中國,日本就失去道理了,之後曹錕以段祺瑞出賣國家利益發起戰爭把段祺瑞直接指揮的軍隊滅了,山東權益是大清國把漢地權益賣給德國的,中國則要收回山東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