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神聖羅馬帝國與奧地利、義大利有什麼關系
神聖羅馬帝國 其實是借用了羅馬帝國的威名。實際上和古羅馬沒啥關系。
神羅是日耳曼人的帝國,和今天的德國、奧地利都有直接聯系。
神聖羅馬在極盛時期統治森衡過小部分今天義大利北方的土地,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那個年代壓根就沒有義大利這個國家……所以也還是亂毀和古羅馬沒什麼聯系。
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 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此陪做更非帝國 的國家
B. 義大利和羅馬的關系是什麼
義大利是古羅馬的後裔,羅馬是現在義大利的首都。
古羅馬是創建於公元前8世紀的一個帝國,當時的古羅馬橫跨歐洲、非洲、亞洲三塊區域,是一個實力龐大的帝國。
但在公元4世紀的時候,古羅馬被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此時西羅馬帝國將首都設立在羅馬城,也就是現在義大利的首都羅馬,隨後在公元476年的時候,西羅馬帝國覆滅,而此後這里就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
在西羅馬帝國分裂以後,義大利長期處於分裂的狀態,這個狀態從中世紀一直維持到近代中前期,在1870年撒丁王國攻克教皇首都羅馬,至此義大利才正式完成統一。
准確的來說,義大利並不能算是羅馬帝國的後裔,說其是西羅馬帝國的後裔更為合適。
位置
義大利地處歐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在北緯36°28′~47°6′,東經6°38′~18°31′之間。其領土包括阿爾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區,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和其他的許多島嶼。亞平寧半島占其全部領土面積的80%。
義大利陸界北部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接壤,80%國界線為海界。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並且與突尼西亞、馬爾他和阿爾及利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
C. 羅馬共和國 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 以及義大利之間的關聯
羅馬一上來是共和國,後來從慎冊渥大維開寬皮宏始,成為羅馬帝國
然後日爾曼人入侵,成立法蘭克王國,後來王國分裂,其中一部分就是義大利前身,進入中世紀後,義大利半島處於分裂局面,直到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
神聖羅馬帝國,是大德意志范圍各公國奉奧地利皇帝為帝,然後吹自己實力多強,握桐地皮多大,和羅馬帝國一般,就吹自己是神聖羅馬帝國,其實和羅馬沒關系,就和俄國沙皇吹自己是凱撒一樣(沙皇的意思就是凱撒)
D. 神聖羅馬和義大利有什麼關系
962年之後,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便於德意志國王結合起來,當然這個帝國並不是羅馬人的,而是德意志人的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並不只是名稱上的變化,實際上是反映了這個國家的本質特徵。「神聖羅馬帝國」意味著古羅馬帝國的復興,德意志人則是塵虛這個帝國遺產的繼承者;同時,這個帝國將其存在的基礎置於基督教及教會關系的宗教使命之上,也就是向世人宣告這個帝國是奉的使命而建立的,它對基督教和教會負有使命,這樣,神聖羅馬帝國就負有統治世俗國家和宗教的雙重使命,即有統治包括或兄盯東正教在內的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權力。奧托一世通過和教會的結盟,加強衫和了王權,加強了中央集權。當時,在復興羅馬皇帝權力的名義下,奧托一世使教會以新方式服務於王國的統一。作為行政中心的國王禮拜堂以及主要從這個時候產生的帝國主教層,以後形成了覆蓋全帝國的一種有序的集中官僚組織。
E. 歷史···羅馬和義大利有什麼關系 現在還有羅馬么
羅馬的話有兩個,一個是古羅馬,是個國家。另一個是羅馬城,既是古羅馬首都又是現在義大利首都。古羅馬作為國家早已消失了,其版圖最大的時候包含了大半歐洲,和非洲亞洲的所有地中海沿岸地區,包含了現在義大利版圖,而現在義大利的地區既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早期其帝國的中心,後來其中心逐漸移向了東方。
還有一個叫做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家,主要包含了現在德國,奧地利等地,鼎盛時期曾經包括了義大利最北端一個叫做義大利王國的國家,是後來統一義大利的撒丁王國的前身。
羅馬城最初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並且早期一直是作為羅馬首都存在的,西羅馬滅亡後,逐漸成為了基督教的中心教皇國的所在地,一直到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再次作為了義大利的首都。
現在的義大利在地理上,人種上和古羅馬聯系密切,並且繼承了大量古跡。除此之外,個人感覺沒什麼太多聯系了。文化上更是千差萬別,古羅馬是個非常崇尚武力的農業國家,而在其滅亡後義大利地區由於各種原因逐漸向商業國家傾斜,可以說是歐洲金融業的發源地,至於武力....看看義大利軍隊在二戰的表現就知道了,在此不贅述。
F. 羅馬帝國和當代的義大利是啥關系
古羅馬帝國在分裂為東西兩個羅馬帝國之前是以現在的羅馬為政治中心也就是首都。
最初羅馬城建立以後經濟軍事等方面逐漸發展,越來越強,於是與周圍各城建立城邦,即以城為單位建立的聯邦,其中以羅馬城為首領。而該城邦在羅馬城的帶領下四處征戰,佔領並統制了大片土地。
羅馬帝國可以用來表示所有在羅馬統治之下的土地。羅馬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帝國。羅馬疆域的全盛時期是圖拉真統治時期,羅馬帝國此時總共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屋大維建立帝國後,創立元首制,稱奧古斯都。羅馬帝國一般被分為前期帝國(前27年—192年)和後期帝國(193年—476年兩個階段。前期帝國經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賢帝時代)達到鼎盛。
國家穩定、社會繁榮,被稱之為羅馬的黃金時期。後期帝國從三世紀危機起,經伊利里亞諸帝、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國,至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將帝國正式分為兩部分(395年)。西部在內憂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奧古斯都路斯,西羅馬帝國滅亡。
G. 義大利和羅馬帝國的關系
義大利基本上繼承了羅馬帝國,但現在的義大利確沒有羅馬帝國強大
但本人覺得沒有關系。只不過都是同一民族、一個國家不同階段的統治者不同。
就好像你說過去漢武帝劉徹時的漢朝和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什麼關系?是一樣的道理
自從德王奧托一世加冕稱帝之後,中古德國作為一個整體在政治上的存在是同神聖羅馬帝國這一政治體制密切相關的。到15世紀,這一帝國被人恰當地稱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但這個帝國只是一個空名,和中古早期的法國、英國一樣,德國並不是一個政治上統一的國家。而且在英法王權走向強大的時候,德國皇帝的地位反而變得虛弱,致使這一時期德國歷史的發展道路明顯呈現不同於英、法兩國的某些特點。
皇帝和諸侯 羅馬皇帝的名號,在中世紀西歐一直發生著影響,起初有查理曼的稱帝,後來又有奧托的稱帝。和英法國王一樣,德王原擁有君主的權力,並以封君身份同各地封建主結成封君封臣關系。稱帝雖使德王同時又成了皇帝,但並未授予他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實力,德國王權的發展反而因此增加了一個不利因素。為了實現從羅馬統治基督教世界的理想,德國皇帝經常入侵義大利,干涉羅馬教廷事務,同教皇正面沖突,從而分散統治德國的力量,最終受制於德國各大諸侯。這是歷史上政治理想影響現實政治的一個實例。
德國皇帝為虛構的帝國所承擔的義務終於導致在腓特烈二世(1211—1250年)統治時期確立了德國的割劇分裂狀態。從此,德國教會開始同諸侯攜起手來對抗皇帝,教俗大封建主領地實際上成為合法的獨立國家,德國的城市以後只好組織城市同盟來求生存、求發展。腓特烈二世和教皇展開長久斗爭,用很大力量經營西西里和義大利,取得一些成績,但在這里也逐漸被勢力日益強大的法王所排擠。
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被選為皇帝(1273—1291年)以後,為他的兒子們奪取了奧地利、斯提里亞和法國東部作為領地,所以他死後,對他不滿和猜忌的諸侯不再選他的兒子為皇帝。這時皇帝由選舉產生的原則已經牢固確立,並且形成了七個大選侯選舉皇帝的制度。七大選侯是德國最有勢力的大封建主,他們是萊茵地區三個大主教區美因斯、特里爾和科倫的大主教以及萊茵的宮廷伯爵、薩克森公爵、勃蘭登堡邊地侯和捷克國王。法王和教皇也不時干預德國皇帝的選舉,使覬覦皇位的德國封建主和七大選侯的關系更加復雜,王權的鞏固和強化更加困難重重。1273年以後,哈布斯堡家族和盧森堡家族的封建主長期是皇位的候選人,然而皇帝始終未能制伏諸侯。通過削弱皇帝,諸侯變得日益強大,甚至全德封建主的大會帝國議會皇帝也不出席(1338、1344年)。在1338年的大會上,七大選侯申明,他們所選舉的皇帝即使不經教皇認可也是合法的。德皇查理四世為了穩定德國政局,防止教皇干涉皇位選舉,於1356年發布「黃金詔書」,表示同意諸侯的意見
H. 神聖羅馬和意呆利是蝦米關系(黑塔利亞)
歷史上的神聖羅答余皮馬其實是偽的羅馬,就是跟羅馬沒什麼關系。並且其實是很多國的聯合體……於是就要吸收意呆……
嘛……匈牙利姐姐不算御清差姐啦……反正我是這么認為的……她只是腐女啊腐女……毀察
記得採納啊
I. 羅馬和義大利是什麼關系啊
義大利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
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存在時間長達一千年。
羅馬共和時代基本完成疆域擴張,帝國時期成為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14世紀的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15世紀末,法國和西班牙爭奪亞平寧半島斗爭激化,導致了持續數十年的義大利戰爭。
18世紀民族主義開始覺醒。19世紀義大利復興運動興起。 1861年撒丁王國改國號為義大利王國。並逐步統一南北,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完成義大利統一。二戰戰敗後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
網路網路
J. 神聖羅馬與義大利和奧地利的真實歷史
其實義大利和神聖羅馬沒有直接聯系。奧地利則是神聖羅馬的飢耐附屬國955年,德意志爛寬春國王奧托一世在勒赫菲爾德戰役中擊敗馬扎爾人,收復各邊區。962年,奧托加冕為皇帝,建立神聖羅馬巧清帝國。今奧地利地區自此歸屬神聖羅馬帝國,直到其於1806年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