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國,奧地利,德國,瑞士,義大利,文化風俗有什麼要注意的
(1)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2)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
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3)餐飲禮儀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4)習俗禁忌
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對於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
法國的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它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
法國的國石是珍珠。
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
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
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以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關系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在奧地利,綠色最令人喜愛,包括許多服飾品也都使用綠色。比如,有灰色的法蘭絨西裝,特意用綠色邊兒。狩獵裝多半使用綠色。
奧地利人熱情、和藹可親。在公共場所,奧地利人即使是和陌生人相見,也打招呼。和主人交談時,不要主動議論錢、宗教或政治之類的話題(除非主人先談起)。73%的奧地利公民信仰基督教,到奧地利旅遊及參加相關的節日活動請尊重當地的宗教習慣和風俗。奧地利人喜歡別國人知道自己民族的特性和談論自己的成就。
奧地利的商務禮俗,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奧地利商人相當正規、嚴肅,尤其是首都維也納,令人覺到一種莫扎特、貝多芬、斯特勞斯等世界著名的音樂家在此活動過的、王朝風格的氣氛。
奧地利人的姓名一般由兩個片語成,第一個是名,第二個是姓。姓名另有三個片語成,一般為雙名或雙姓。平輩之間稱呼時,一般相互稱姓,只有在家庭內部和好朋友之間才稱呼名字。
如果奧地利人的名片上印著好幾個頭銜,則務必問清楚那一個是最重要的,因為一旦稱呼有誤會洋相出。與奧地利人通信更是要小心,必須正確無誤地冠上他們的真正頭銜,有的人的姓名中夾有「VON」,表明他的家庭歷史上曾經有貴族。
奧地利婦女結婚後改姓夫姓,即使是離婚或改嫁後也保持著原來丈夫的姓氏,因而切莫以姓氏來推斷婦女的夫姓,枉加稱呼。奧地利人,不喜歡在新年期間食用蝦類。因為蝦會倒著行走,象徵不吉利,若吃了蝦,新的一年生意就難以進取。
守紀律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守時間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講)作為尊稱。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樓主,我好辛苦呢,採納吧啊~~
② 德國,義大利,法國三者之間的歷史淵源
從拿破崙時期,到普法戰爭,再到兩次世界大戰;一百多年來德國和他的前身普魯士與法國的關系基本一直是敵對。德國開國宰相俾斯麥曾用鯉魚和梭子魚比喻這種微妙的關系。而義大利在拿破崙時期實際被法國控制,一戰見風使舵從同盟國跳槽協約國成為法國的盟友,二戰時和德國、日本、羅馬尼亞等國組成軸心陣營發動法西斯侵略,和兩國的關系變化繁多。而現在,三個國家都是歐盟主要成員國,在科研、經濟、文化、軍事合作上上十分頻繁。
③ 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民族性格各有什麼特色
1盎格魯-撒克遜族。特點:溫!上榜理由:當年大英帝國殖民地那麼多,遍布全世界,日不落帝國確實溫暖了全世界,不是吹的。該國打了兩次世界大戰,都最終獲得勝利。考慮到該族人口之少,所以不得不佩服它當年統治印度等地時以柔克剛、以夷制夷的能力。該國作為常任理事國,其語言又是當今世界最流行的語言,考慮到該族善於以推銷莎士比亞等溫和手段贏得人心,所以該族當選第六是毫無愧色的。惟一不足的是,該族的宗主國日漸沒落,在國際社會上越來越失去獨立性。現在如同夕陽的余輝,只有一點暖意。真是其勃亦慢也,其亡亦溫也。 2德意志族。特點:紊!上榜理由:創造了世界第三經濟大國德國,該族統治的奧地利也曾經建立過奧匈帝國。德國挑起兩次世界大戰,雖然都失敗了。但是,有能力挑起世界級的戰事就說明它有過人之處。另外,該族復活的能力特別強,屢戰屢敗,人口卻還是不減少。如今的世界第三大勢力——歐盟又是以該國和法國為發動機。所以,理應進入前十。但是,該族雖然與出產哲學家、思想家著稱,卻是屢屢被狂人愚弄,全民思維紊亂,屠殺外族。所以也只能居在第九。 3法蘭西民族對沒有進入前十會有很大的意見。不過,法蘭西民族一直這么不溫不火的,歷史上也沒大紅過,現在也混得很一般,好多方面都不錯,但都不是最好,二戰時還當了奴才國家,對不起,最多也只能屈居第十一了。 4西班牙民族雖然自身成分復雜,卻征服了除巴西外的拉丁美洲(還有幾個別國的小殖民地),征服地域的人口也不算少,卻都是欠發達地區,當著美國的後院。另外,各個方面的指標都比較一般,雖然傳播了玉米、紅薯,但那都是人家印地安人的,也談不上有原創性的貢獻.5西班牙民族雖然自身成分復雜,卻征服了除巴西外的拉丁美洲(還有幾個別國的小殖民地),征服地域的人口也不算少,卻都是欠發達地區,當著美國的後院。另外,各個方面的指標都比較一般,雖然傳播了玉米、紅薯,但那都是人家印地安人的,也談不上有原創性的貢獻.6義大利人的性格
義大利國土狹長,象一隻長靴。北面與奧地利、瑞士、法國、克羅埃西亞相接壤,南面跨海遙望非洲大陸。在歷史上,義大利北部曾被奧地利、瑞士、法國等多次佔領,而義大利南部則深受西班牙和阿拉伯文化的影響,歷史背景迥然不同。1861年義大利實現了全土統一。在此之前,各地分裂為大小不一的獨立都市國家。
短短的100多年無法改變各個地方的文化特色。不僅南北之間差異懸殊,各個地區都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習慣、傳統、歷史、飲食文化、語言、及風土人情。因此當地人的性格與氣質也是五花八門。
同處一國之內,地方風情如此千差萬別,這樣的國家是很罕見的。而義大利人又特別以自己家鄉為榮。有一句話說∶「每一條街上的教會鍾聲都值得珍愛。」這句話里透出了對自己家鄉的深情,也表現了與他鄉之間展開的強烈的競爭意識。這從每次足球場上發出的喝倒彩,以及鬧出人命的斗毆中也能看出來。
「沒有愛情,生活則不可想像」——開朗的南方人
正像上面說的那樣,初次與一個義大利人見面,了解他是哪裡人,了解他的生活背景是相當重要的。不僅對於我們外國人來說是這樣,義大利人之間也認為知道對方是哪裡人,是交往時至關重要的因素。
首先從外表上來看,一般來講,身材高大、皮膚略呈金色、棕色頭發、藍眼睛的人大多是義大利北方人。越往南去人們的個子就越發矮小,肌膚、頭發、眼睛的顏色卻越來越深。我們心目中的豪爽、典型的義大利人其實是義大利南方人。--論壇上哪位能考證一下 托蒂
他們性格開朗、快樂乃至於喋喋不休;他們總是把工作放在其次,最熱衷於喝酒、聚餐、歌舞與戀愛……質朴而熱忱地歡度著人生。對這些南方人來說,如果沒有愛情,生活簡直就不可想像。
這些男人能說會道,常常洋洋自得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過反過來說,他們內心浪漫、一往情深。正因為如此,一旦他們移情別戀,結局令人難以預料,這一點可要多加註意。他們重視傳統風俗,如果你當了他的新娘,他們會在街心廣場邀上兩、三百人擺上兩天兩夜的婚宴。真是一個「教父」的國度。結婚竟然能成為盛大的節日。
南方義大利人表面上嘻嘻哈哈、不拘小節、令人容易墜入情網,可事實上他們也有深沉和細膩的一面。他們重視與家族之間的感情,即使雙方同是義大利人,也會因此感到困難重重。只談戀愛還沒有關系,如果想結良緣,沒有家族之間的充分交流與默契,結婚是難於上青天的。
與此相反,不少北方的義大利人追求上進、野心勃勃,工作勤奮而努力向上。他們不像南方人那樣盡情玩樂、沒有節制,待人也有分寸,比較城市化。北方的職業女性多數抱有男女平等的思想。
米蘭與上海一樣,象一個大熔爐,容納著為了工作而來自各地的義大利人。來自南方的移民到了第二代就變得「北方化」。在米蘭常常還能遇到一些父母親分別出生於南方和北方的「混血兒」。
同是義大利人,卻由於出生地區的不同而導致外表、氣質大相徑庭。這一點實在是既不可思議,又令人趣味盎然。
④ 德國和義大利
德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義大利就遜色多了,不過其文化底蘊也是很深厚的,尤其是在中世紀
⑤ 德國與義大利
德國:
一、風土人情
*守紀律 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守時間 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講)作為尊稱。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物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擇偶方式
今天,德國的男女青年有各種機會進行接觸,他們或經親友、同學、同事介紹,或在舞會、旅行等文娛活動中相識,然後經過一番交往的戀愛過程,最終決定結為夫婦。他們享有充分的戀愛自由,這一點同西方現代國家沒有什麼不同。 不過在擇偶方面,德國有一些有趣的風俗。
1.橡樹月老 在德國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羅姆有一棵遠近聞名的老橡樹,人們稱它"橡樹月老"。關於這棵老橡樹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在與敵人遭遇中遇險,被一位美麗的姑娘救起,王子與姑娘一見傾心,結成良緣。為報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種下了這棵橡樹。後人羨慕王子的奇遇,紛紛到此觀賞,並希望巧識意中人。還真有一些男女通過橡樹傳遞情波,並在樹下舉行了婚禮。久而久之,老橡樹充當起了"月老"的角色。每天都有收信地址為"D-2420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羅姆的橡樹"的情書被郵遞員投進老橡樹的樹洞中。這些信是公開的,人人都可以拆閱,守候在"月老"身旁的青年男女通過閱讀來信,尋找自己的意中人。如找到情投意合者,便可通信聯系,約期相會。據說通過橡樹月老已使五千多對青年男女玉成佳偶。現在老橡樹的故事越傳越遠,以致其他國家的年輕人為尋找配偶也把情書投寄給這位橡樹月老,這種情書每年有八百封之多。
2.棋藝定終身 在柏林西南有個小鎮叫希喬貝克,這里的入幾百年來都非常熱衷於國際象棋活動,並且到了痴迷的程度,連值勤民警的帽徽都被設計成棋盤圖案,教堂的塔尖上也安裝了一個棋盤來表示風向。人們一早起來,就可以看到用棋盤夾著公文去上班的地方官員。這里的人從小學習下象棋,學校里設有"棋課",以輔導孩子們從小學習下棋。正是由於這一棋俗的緣故,姑娘們在選擇配偶時,小夥子棋藝的高低成為一個主要條件,一個小夥子在向姑娘求婚之前必須先同姑娘的父親對奔一盤。如果小夥子贏了,會受到姑娘全家的熱情款待,至於婚事也就十拿九穩了;如果小夥子輸了,那麼對不起,婚事只有等到棋藝長進以後再說了。
3.白樺樹寄深情 在德國波恩,小夥子向心愛的姑娘表達愛慕之情,是通過贈送白撣樹這一富有詩意的形式來實現的。每逢春暖花開的季節,小夥子要砍伐一株嫩葉滿枝的小白樺樹在4月30日或5月1日這天半夜放置在姑娘家的陽台或庭院中,借翠綠的小樹來表達自己深深的愛意。每到這一季節,波恩的大街小巷、家家的庭院和陽台都可以看到綠油油的小白柳樹。有些漂亮姑娘家的庭院中會同時放著好幾棵白樺樹。遇此情況,姑娘自會喜不自禁,而送白樺樹的小夥子們則只能耐心等待姑娘的迴音,不能操之過急。一旦得到姑娘首肯的迴音,小夥子就可再贈送給姑娘一枚寶石戒指,姑娘以親吻表示謝意並接受這枚求愛戒指。過一段時間,當雙方深信彼此間情投意合時,便互贈銀戒指,表示訂婚。到結婚時再互贈金戒指,表示雙方的愛情像金子般純潔。
4.電影擇偶 在德國,婚姻管理部門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年輕人解決婚姻問題,其中有一種方法是以拍電影廣告的形式幫助一些"待字閨中"的姑娘解決婚姻大事。姑娘們可以在影片中充分展現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尤其是烹調、縫紉、清潔房間等家政方面的特長。一位十分平常的姑娘通過攝影師和導演技巧高超的處理,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往往是一位非常可愛、非常完美的姑娘。這些影片被拿到由孤男寡女組成的"寂寞的心協會"去放映,單身男子可從影片中選擇自己可心的配偶。美麗的電影往往能給人們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許多人在與真人相見後,會覺得並不像電影中的人物那麼理想。
二、景點
首都柏林:菩提樹大道(直達馬克思-恩格斯廣場),夏活騰堡宮(馬羅克式宮殿),歌劇院宮(普魯士公主的住所),德國歷史博物館,貝加蒙博物館(考古博物館),柏德博物館,近衛騎兵露天市集(巴羅克廣場),凱旋柱碑(紀念普魯士勝利),波茨坦廣場,柏林牆,嚴歷山大廣場,聖母瑪利亞教堂(歌特式建築),勃蘭登堡大門(柏林的標志),柏林國會大廈;
慕尼黑:聖彼得教堂(歌特式建築),寧芬堡(歷代王侯的夏宮);
科 隆:巧克力博物館,萊茵河畔(歐洲第三大河),科隆大教堂(德國最大的教堂),日耳曼博物館(有珍貴的狄奧尼西嵌磚);
法蘭克福:歌德博物館(作家歌德故居),羅馬廣場(法蘭克福的象徵),法蘭克福展覽中心(德國最重要的一個展覽館);
其 他:波恩文化藝術展覽館,羅滕堡,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海德堡古城堡,巴伐利亞新天鵝石宮,德累斯頓畫廊等。
三、美食
地方美味
如果你周遊德國,便可以有機會品嘗到豐富多彩,極具特色的地方美味。當你坐在具有傳統特色的古堡式餐館中,要上一份杜松子醬汁,外加填梨子、油炸馬鈴薯子,再配上菊苣核桃仁色拉,一杯葡萄,享受這樣一頓營養豐富、色香味美的晚餐,確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每一位薩克森人在飲食上都知道一條魚須游三次,即在水裡、黃油里、葡萄酒里游過後才能被端上餐桌。葡萄酒漬鯉魚是薩克森人喜愛的周日菜餚。巴伐利亞的正宗烤獵肉加酸菜、巴登人的斑鱒魚片等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佳餚。
香腸麵包
如果你想在德國吃香腸,那算找對了地方。估計德國香腸有1500多種,其中僅水煮小香就有780多種,最受歡迎的要算是潤口的肉腸,原腸類包括耐貯臘腸和調味濃厚的瘦肉香腸。此外,水煮腸中還包括60種不同的肝和風味特色腸,如著名的普法爾茨灌腸。吃香腸必有麵包與之相配,在麵包的生產方面德國也可稱得上是質量和數量的世界冠軍。 在德國,麵包有用精粉做的,也有用黑麥、燕麥、精粉與雜糧摻加和在一起的混合面做的。德國每天出爐的芳香撲鼻的小麵包、角形小麵包、"8"字形烘餅和長麵包就有1200多種,此外,還有300多種其他不同種類的麵包。
麵包是德國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主食。
據統計,1994年德國人每人平均吃麵包81.5公斤,居歐洲聯盟成員國之首。德國的有些麵包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如漢堡的黑色的、荷爾斯泰因的黑麥麵包、巴伐利亞的浸油撒鹽粒烘餅等。在德國,麵包認為是營養豐富、最利於健康的天然型食品,但德國人從不單獨食用麵包,而是要抹上一層厚厚的奶油,配上乾酪和果醬,加上香腸或火腿一起食用。德國人喜食乳酪,其品種多達600多種,乳酪是德國人早餐桌上必備之品。魚、糖果、糕點等也是德國人喜好的食品。無論是罐頭魚、凍魚、鮮魚、熏魚,還是魚色拉、蝦、鮮貝等都很受德國人的歡迎,德國人年人均食魚達15公斤。糖果、巧克力、糕點等的銷售量也十分可觀。
酒的國度
德國的啤酒、葡萄酒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德國是世界飲酒大國,酒類年消耗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啤酒的銷量居世界首位。啤酒、葡萄酒是德國家家必備的飲料,朋友相聚必有酒來助興。德國的氣候條件很適合葡萄的生長,全國有13個葡萄種植區、60個大型種植場、2600個小型種植地,主要集中在德國西南部和北部的阿爾河、萊茵河七峰嶺及摩澤河兩岸。這里山清水秀、氣候怡人。最大的葡萄種植區諾依施塔特擁有2000頃葡萄園,在這里綠油油的葡萄架一眼望不到頭,整個空氣中都彌漫著誘人的葡萄清香。一串串芳香撲鼻的葡萄,紅艷艷地閃著晶瑩的亮光,令人垂涎,摘一顆放在嘴裡蜜汁浸齒,香溢舌間。上等的葡萄釀造出優質的名酒。
義大利:
一、風土人情
義大利主要是義大利人,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
如果有人打噴嚏,旁邊的人馬上會說:「薩路德(SALUTE)!(祝你健康)」。另外,當著別人打噴嚏或咳嗽,被認為是不禮貌和討嫌的事,所以本人要馬上對旁邊的人表示「對不起」。據說是因為歐洲曾有過因重感流行而置死人命的先例,感冒在義大利人眼中也如洪水猛獸般恐怖,因為旁邊的人馬上會說:「薩路德(SALUTE)!(祝你健康)」。
義大利人熱情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在正式場合,穿著十分講究。見面禮是握手或招手示意;對長者、有地位和不太熟悉的人,要稱呼他的姓,加上「先生」、「太太」、「小姐」和榮譽職稱;在就餐、乘車、乘電梯等情況下,都會讓女士先行。和義大利人談話要注意分寸,一般談論工作、新聞、足球;不要談論政治和美國橄欖球。義大利人忌諱交叉握手,忌諱數字「17」。
在義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義大利人的守時和集體觀念相對就差一點,宴會遲到20分鍾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義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燴水果、喝酸牛奶的習慣。酒特別是葡萄酒是義大利人離不開的飲料,不論男女幾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時,也要摻上一些酒。
義大利人忌諱菊花。
義大利的婚喪嫁娶習俗,與歐洲其他國家相似,儀式多與宗教儀式相關。義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經過訂婚(交換訂婚戒指)、結婚(分為民政和教堂婚禮)兩道儀式,3月、4月是義大利青年選擇結婚高峰期。義大利人在1974年5月以前是不允許離婚的,在1974年5月16日全民公決後,義大利人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
義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內。
義大利人完全以家庭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還有一個「最酷奶奶」的評選(最近的優勝者因赤腳跳快速旋轉的塔蘭台拉舞而擊敗了其他競爭者,在比賽中勝出)。
二、義大利著名景點
科洛塞競技場(Piazza del Colosseo)
科洛塞競技場(又譯羅馬斗獸場)是羅馬時代最偉大的建築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圓形競技場。位於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斗獸場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也是羅馬帝國的象徵。 天使的聖瑪麗亞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天使的聖瑪麗亞教堂是1563年米開朗基羅利用迪奧克來齊亞諾浴場溫水大廳廢墟改建的,而到了十八世紀再由凡維特爾(Luigi Vanvitelli)改變為現在的模樣。入口彷萬神殿,天井高91公尺,是當時建築上的極限。
米蘭大教堂(Duomo del Milano)
雄踞在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亦稱聖母降生教堂,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威尼斯(Venezia)
有世上獨一無二的溫柔,又不乏歷史上地中海最強的高雅風景,東西方的橋梁。這座建於公元5世紀的世界著名城市位於義大利東北部,離大陸約4公里,坐落在威尼斯湖約11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150多條運河和400座橋梁縱橫交錯,把這118個島嶼聯成一個城市整體。威尼斯無可比擬的獨特外貌和豐富的藝術寶藏,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遊城市。威尼斯的美離不開碧綠碧綠的水和搖搖晃晃的小船,更離不開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物。站在聖馬可廣場向四周眺望,縱橫的街道在這里化身成蜿蜒的運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無阻的車輛,在這里變成了小船。這里的每一條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廣場都是風景,也記錄著水城燦爛的文化和歷史。
聖馬可廣場,(Piazza del san.marco)被譽為最浪漫的廣場,鴿子是這里最大的特色
嘆息橋,嘆息橋連接的兩座建築物分別是法院和監獄;一般來講,進入監獄的人都不會活著出去的,而嘆息橋就成為了他們最後唯一可以看見陽光的地方,因此,囚犯們經過這里的時候都會不自禁地發出一聲嘆息,久而久之,這些嘆息就嘆成了「嘆息橋」了……
總督宮,威尼斯共和國時期的最高權力機關;粉紅色的大理石外牆,連續的尖型拱門和四辨花型圓窗,屬於典型的哥特式風格。
聖馬可大教堂,強烈的拜占庭風格,相傳是用來供奉福音作者聖馬可的教堂;聖馬可是威尼斯的守護神,標志物是獅子,因此,獅子也是威尼斯的標志物。
聖馬可大教堂兩旁的新舊行政官邸,一樓現在大多用做咖啡館;最著名的是弗洛里安咖啡館,據說海明威、拜倫經常在這里流連;當然,這里的咖啡也是全義大利最昂貴的~~
貢多拉,相傳以前的船夫都是又年輕又帥氣的小夥子,邊劃船還邊唱著情歌;現在當然不是了~~ 另外,貢多拉是威尼斯最貴的交通工具,除非你的錢多的可以拿來燒,否則,象徵式地坐坐就可以了……
羅馬(Roma)
這是屬於上帝和天使們的永恆之城,它建在由台泊河之間的七座山岡,幾經毀滅又幾度復興,歷史遺跡處處可見:君士坦丁門古競技場,四河噴泉、西班牙階梯……還有坐落市區天主教宗教地:梵蒂岡,又為之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威尼斯廣場
萬神殿,由哈德良主持建造,這位極有才情且一生鍾情於希臘古文明的羅馬皇帝,將其所有的信仰都傾注在這座神殿上;同時萬神殿也是羅馬保存最好的古典建築,文藝復興畫家拉斐爾長眠於此……
佛羅倫薩(Firenze)
背負著文藝復興的碩果,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天堂,一個吸引大量國際遊客的旅遊城市。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給現代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重要歷史建築和歷史珍品。米開朗基羅廣場、維其奧古橋和附近的比薩斜塔等均是最重要的瀏覽景點。
1、學院美術館(Galleria dell\'Accademia) :藏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四座未完成的「奴隸像」、第二座「聖母哀子像」和其它佛羅倫斯藝術家的作品。對街有家不錯的書店和海報點,可順道一訪。
2、百花大教堂(The Duomo) :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斯的地標,外觀以粉紅色、綠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現著女性優雅高貴的氣質,故又稱為「花的聖母寺」(Santa Maria del Fiore)。百花大教堂是1296年由Arnorfo di Cambio負責建造的,中央巨大圓頂是由名建築家布魯內勒斯基 (Brunelleschi)所建造的第一座文藝復興式圓頂,共花了十四年的時間才完成,是文藝復興圓頂建築的楷模。米開朗基羅在計畫設計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時曾說過:「我可以蓋個比翡冷翠教堂圓頂更大的圓頂,但絕無法及上它的美。」 若想登上大教堂的屋頂,可從期右側內的禮拜堂左邊走廊進入,登上463級的階梯。教堂正面經兩次改建,教堂後博物館里收藏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品。
3、喬托鍾塔(Campanile di Giotto) :百花大教堂旁邊的82公尺高塔,由建築家喬托於1334年開始建造,外觀是一個四角形的柱狀塔樓,把粉紅、濃綠和奶油三種顏色,以幾何學的配色方式調合,和旁邊的百花教堂十分和諧,底部還有精緻的浮雕,內部有樓梯可達頂部,共有290階。
4、聖喬凡尼禮拜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 :面對百花大教堂的八角形教堂,建於5世紀~8世紀間,是托斯坎尼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禮拜堂最具觀光價值的就是三面青銅門浮雕:入口處南側的青銅門是由安德烈.比薩諾於1330年製作的,28張圖樣是關於約翰傳教的故事;東側禮拜門是由吉爾伯提(Ghiberti)自1425年起花27年時間所製作,十張圖樣描述亞當和夏娃及舊約聖經的題材,被米開朗基羅譽為「通往天堂之門」;北側青銅門也是吉爾伯提的作品,由28張圖樣組成,主題是表現基督的生涯及其12門徒的事跡。
5、米開朗基羅廣場(Piazzale Michelangelo) :廣場位於亞諾河對岸,是眺望佛羅倫斯的最佳據點,廣場中央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的復製品,而位於它後面的就是美得令人怦然心動的浪漫主義教堂San Miniato。
6、維琪奧王宮(Palazzo Vecchio) :這座防禦完整的宮殿內部曾是麥迪奇(Medici)家族的住所,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從1873年來一直守候在門口左側,不過現在所見是仿作。二樓大廳堂是共和國政府的大會議場,兩側的壁上有米開朗基羅的名作「勝利」。王宮前是佛羅倫斯最熱鬧的西紐利亞廣場(Plazza della Signoria),「祖國之父」柯西摩.麥迪奇的騎馬雕像睥睨全場。鄰近王宮的集會所(Loggia dei Lanzi)有許多古代及文藝復興式樣的大理石人物雕像。
7、維琪奧橋(Ponte Vecchio) :建於1345年,為翡冷翠最古老的橋梁。Vecchio這個字是古老的意思。維琪奧橋上有二層樓的建築,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碧提王宮的走廊。橋上兩邊都是特產品的專賣店,商店的背後伸展到河上,特產店以販賣寶石和貴重金屬為主。
比薩(Pisa)
為了紀念比薩城的守護神聖母瑪麗亞, 1063年比薩人開始在城區東北角的廣場上建築具有所謂羅馬-比薩風格(Romanesque - Pisa Style)的比薩大教堂(Duomo- the Cathedral)。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諾(Bonanno Pisano)主持設計,另外還有一個圓形的洗禮堂和一個鍾塔,構成一組建築群,這也是義大利仿羅馬建築之典型。正如照片上所看到的:在這組建築群中,洗禮堂位於主教堂前面,與教堂在同一中軸線上,鍾塔在教堂的東南角,這兩個圓形建築在空間上的大小、矮高、遠近搭配得當,顯得與主教堂非常和諧。
西西里島(Sicilia)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沒有到過義大利:因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義大利的美麗之源」這是格斯在1787年4月13日到達巴勒莫時寫下的句子,這是他為尋找西方文化的根源第一次來到義大利。的確如此,這個地中海上最大的島嶼,也是義大利面積最大的省份,的確是一塊巧妙的土地,這里迷人的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景非常的和諧地融合為一體,自然有從古至今曾經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為證:這里曾經居住過希臘人、古羅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諾曼人、施瓦本人、西班牙人等,他們的文化已然印證在這里了。
維羅納(Verona)
因一位名人的一部名著而提高了一座城市的知名度,這並不罕見,但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卻不同,它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維羅納的知名度,而且還奇跡般改變了這座城市在人們心目中的定位。這座列入了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的古城在我看來,它對世界的最大貢獻並非因為擁有世界上現存第三大的圓形競技場,既不是阿迪戈河畔的老橋、中世紀城堡和城牆,也不是12世紀羅馬風格建築的傑作——聖澤諾大教堂,而是一段虛構的愛情故事。我想在故事發生十幾個世紀以後的今天,帶著你的戀人來到羅密歐和朱麗葉曾經生活過、愛過的維羅納一起朝聖愛情,必定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
三、美食
義大利面,又稱之為意粉,是西餐品種中國人最容易接受的。作為義大利面的法定原料,杜蘭小麥是最硬質的小麥品種,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質、高筋度等特點,其製成的意義大利面大利面通體呈黃色,耐煮、口感好。所以,正宗的原料是義大利面具有上好口感的重要條件。除此之外,拌義大利面的醬也是比較重要的。一般情況下,義大利面醬分為紅醬(Tomato Sauce)、青醬(Pesto Sauce),白醬(Cream Sauce)和黑醬(Squid-Ink Sauce)。紅醬是主要以蕃茄為主製成的醬汁,目前是見得最多的;青醬以羅勒、松子粒、橄欖油等製成的醬汁,其口味較為特殊與濃郁;白醬以無鹽奶油為主製成的醬汁,主要用於焗面、千層面及海鮮類的義大利面;黑醬是以墨魚汁所製成的醬汁,其主要佐於墨魚等海鮮義大利面。 而義大利面用的麵粉和我們中國做面用的麵粉不同,它用的是一種「硬杜林小麥」,所以久煮不糊,這就是最大的區別。然後它的形狀也不同,除了普通的直身粉外還有螺絲型的、彎管型的、蝴蝶型的、貝殼型的林林總總數百種。
⑥ 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瑞士、挪威、希臘、西班牙、奧地利的特色是什麼
簡短還詳細?不知道我的淺見能不能達到你的要求.
你所提出的都是歐洲國家,所以首先說一下共同點:歐洲國家經濟平均水平較好,往往能將美麗的大自然和現代化建設完美地融合,歷史大多很悠久,但通常比較驕傲,民族主義很強,不像美國那麼開放,能承認贊賞並吸納別國文化.
相對而言,北歐比南歐經濟更好,但南歐歷史更豐富,人也普遍比北歐人熱情.
然後,分別的談一下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
英國:大城市和小城市有很大區別.保守與開放結合的產物.
法國:優雅浪漫,追求生活質量,懂得享受生活
德國:歐洲的心臟,經濟強國. 為人處世較為嚴謹,比較排斥外來文化.
義大利: 時尚與古典的結合. 生活節奏普遍較慢,人們個性極強,讓我覺得有些隨心所欲.
由於義大利地理位置的優勢(北接歐洲大陸,西臨浪漫的法國和西班牙,東面和南面分別與東歐和原始的非洲大陸隔海相望),和歷史的積淀(義大利統一之前的羅馬帝國,西西里,撒丁王國,威尼斯王國),義大利國內的各個部分文化差異很大.
荷蘭:很有歐洲風情的小國,環境很好.
瑞士:金融中心.有四種官方語言.
挪威:經濟強國,與德國有些類似的地方.與彌漫著整個歐洲的慵懶氣息相比,挪威人和德國人更有奮斗精神.與義大利相比,挪威國內的南北文化差異不大.
希臘:古典,神秘,熱情,坦率.
西班牙: 熱情,瘋狂,將拉美風情演繹的淋漓盡致
奧地利:有很濃的鄉土氣息,懂得享受生活.
以上是我對這些國家的整體評價,但如果你所問的 "特色"指的是物質方面,請往下看
英國、名牌大學
法國、時裝,美食,汽車,動聽的法語
德國、汽車
義大利、時裝,美食(比薩餅,義大利面,雪糕,紅酒.....)藝術(歌劇等),建築
荷蘭、風車
瑞士、金融業,手錶
挪威、魚和土豆
希臘、與歷史有關的一切
西班牙、鬥牛士
奧地利,音樂之都
(參考資料:個人經歷.在義大利生活一年,去歐洲其他國家旅遊過,由於參加國際文化交流組織,認識了世界各地的朋友,以亞洲,歐洲和美國居多.所以對各國文化都有一定了解.) 可能我說的有不全面的地方,而且由於在義大利生活一年,對義大利比較偏愛,希望我沒有因為這個而貶低了其他國家,呵呵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⑦ 求德國和義大利的風俗人情各3句
1不管是在飯店裡還是在家裡掌勺,德國人總愛來點苦味的開胃酒,所有客人認識後,大家先圍在一起站雀枝著聊聊天,講些無關緊要的和輕松愉快的事情,因為美酒 佳餚需要有良好的氣氛。
2入席時,在女主人和其他女客人就坐前,男的不能頃手敏先坐下,男的要幫助女的移動座椅 。
3等女主人拿起餐具時,方可用餐。
1義大利主要是義大利人,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
2感冒在義大利人眼中薯宏也如洪水猛獸般恐怖。
3義大利人忌諱交叉握手,忌諱數字「17」。
⑧ 二戰後義大利和德國設計風格的異同
二戰後義大利和德國設計風格的異同
義大利是歐洲藝術的搖籃,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也是現代藝術流派誕生的溫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設計的發展被稱為「現代文藝復興」,對全世界設計界產生了巨大沖擊。
在20世紀世界現代藝術設計發展史中,義大利是一個不斷創新的設計風格發源地,二占後迅速崛起與騰飛的義大利設計學派表現為一種整體性的設計文化,它融會於產品、服裝、汽車、辦公用品、傢具等諸多的設計領域之中。這種設計文化是根植於義大利悠久而豐富多彩的藝術傳統之中的,並反映了義大利民族的創造思維和藝術才能。義大利設計的世界性影響是通過20世紀50——60年代諸如尼佐里(Maecello Nizzolil)、龐蒂(Gio Ponti)和科隆博(Colombo)這樣的產品設計大師,以及奧利維蒂(Olivetti)和卡西納(Cassina)這類著名品牌公司,《多姆斯》(Domus)這樣的設計類雜清雀志,米蘭三年展和米蘭傢具博覽會這樣的國際性展覽會,以及各種藝術與設計出版物的傳播樹立起來的。總體來說,義大利現代設計學派的特點是由於形式上的創新而產生的特有的風格與個性。
二戰後,工業和社會的變革否定了義大利法西斯主義的浮華與荒謬,為設計的發展鋪平的道路。義大利結束了25年與外界隔絕的狀態,開始了解各國文化,研究德國包豪斯、北歐功能主義和美國商業設計。從世界設計史的角度來看,「義大利設計」作為一個代表特殊風格的專有名詞出現,並建立起世界性的聲譽是在1945年之後,即義大利人稱為「重建」的時期,20世紀50年代義大利傢具設計開始出現活躍氣氛,由於義大利有許多小型手工藝廠,一批又一批的建築師開始轉向傢具設計,許多設計師與特定的廠家結合,產生了工業與藝術富有生命力的聯姻。他們在傢具設計中主要體現了建築空間的整體美學風格和藝術造型,形成了具有義大利特色的傢具工業。20世紀50年代義大利設計的造型特徵是所謂當代「有機」雕塑設計風格,這種視覺特徵與新金屬和塑料生產技術相結合,創造 了一種獨特的美學。這種美學顯然受到英國雕塑家摩爾和美國「有機設計」的影響。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現代義大利設計風格就已經初步建立起來。1953年義大利《工業設計》雜志創刊,1956年工業設計師協會成立,這時的「米蘭三年展」也大獲成功,對義大利設計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從這以後,義大利設計就以一種激動人心的形式展現於世。1961年國際工業設計協會第一屆會議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行。從60年代開始,工業設計師越來越多地趨向消費品生產,建築師們也數伏轉向產品設計,並組成專業團體和協會。
這個過程到20世紀60年代取得了突出成果,被稱為「義大利設計奇跡」,標志著義大利作為一個主要的經濟力量重返歐洲和西方世界。斯堪的納維亞的功能主義設計風格和美國有機設計風格是二戰剛結束後當時世界設計潮流的主要領導者。義大利人借鑒他們的模式重建了自己的設計工業,確定了二戰後的工業設計政策。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塑料和先進的成型技術使義大利創造出了一種更富有個性和表現力的風格。1965年「義大利室內景觀」已成為著名的傢具與室內設計流派,一大批建築師和設計師開始探索研究現代家庭生活題。
義大利傢具設計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崛起,60年代開始成為活躍在世界設計舞台上的兩大設計學派之一,與北歐設計學派平分秋色。20世紀60——70年代的義大利傢具設計遙遙領先,著名設計大師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領導的「激進設計」在跨入80年代後,震驚了世界設計界,第四代、第五代義大利設計師又將義大利的設計統薯正攜治地位一直延續到21世紀。
⑨ 義大利人極其反感法國和德國,這背後有何淵源
文案策劃、監制:袁載譽;文案:立青
義大利、法國和德國都位於歐洲西部,其中義大利和法國甚至還是鄰居。不僅如此,這三個國家在歷史上同屬於法蘭克帝國。但是義大利人卻極其反感法國和德國。
但是在筆者看來,不管是過去這三國之間的歷史淵源也好,還是現在彼此的激烈競爭也罷,都是國際社會乃至歷史中十分正常的事。同處於一塊大陸,共享一個市場,有矛盾和爭斗都是正常的。就像生活在一個屋檐下的人們一樣,總有磕磕碰碰的時候。
在看到這些競爭乃至沖突的時候,我們也要看到彼此間的合作與進步。這個時代是和平開放的時代,是合作共贏的時代。我們要相信,整體的合作總是大於個體的單打獨斗的。只有攜起手來,才能創造最大的效益。
⑩ 德國,瑞典,挪威都是受什麼文化的影響法國,美國,英國,比利時,義大利呢
瑞冊鍵典和挪威,包括丹麥,是斯堪底那維亞半島的國家,屬維京文化,就是海盜。德國、法國、英國南部是日耳曼人,都屬法蘭克帝國的分支。比利時和蘇格蘭是凱爾特人的州旁巧後裔。美國是印第安人和英國人。義大利是羅馬啟知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