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義大利為何將重新大選
在義大利陷入新的政治混亂之際,義大利總統塞爾焦·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28日任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任執行理事卡洛·科塔雷利(Carlo Cottarelli)擔任臨時總理,負責組成新一屆政府。
同時,科塔雷利也試圖安撫大眾的不安情緒,新選舉的前景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民意調查顯示,極右聯盟可能會在選舉中獲得更多支持。
27日,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否決了極右翼政黨五星運動、聯盟黨提出的81歲的經濟學家薩弗那擔任經濟部長的提議,薩弗那被視為「疑歐派」,曾提出義大利應該退出歐元區。
五星運動、聯盟黨在3月大選分別成為第一及第二大黨,不過兩黨均未超過半數,雙方上周好不容易達成協議,提名佛羅倫斯大學法律孔特(Giuseppe Conte)教授出任新總理。在馬塔雷拉否決經濟部長提議後,孔特當天宣布放棄組閣。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2. 二戰過後義大利政治格局發生了什麼變化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的兒子翁貝托二世於1946年被迫退位,義大利在1946年6月2日舉行的公民投票後正式成為義大利共和國。於是這天後來成為國慶日義大利共和國日,這也是義大利女性第一次有權力參加投票。義大利憲法在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義大利在1947年巴黎和平條約生效後,東邊的領土歸屬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第里雅斯特的未定區域則被分配給兩個不同的國家。義大利在1950年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則幫助義大利經濟復甦直到1960年代,這段期間義大利持續的經濟成長也被稱為「經濟奇跡」。義大利在1957年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成員,然後在1993年進一步成為歐洲聯盟的成員。
從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之間,義大利經歷嚴重的經濟危機及社會動盪,恐怖活動也時有所聞。義大利天主教民主黨的領袖義大利總理阿爾多·莫羅在1978年被左翼恐怖組織所殺害,並導致基督教民主黨和義大利共產黨之間的歷史性和解隨之結束。在1980年代,義大利出現兩位非天主教民主黨的總理,分別是共和黨的喬瓦尼·斯帕多利尼(Giovanni Spadolini)與義大利社會黨的貝蒂諾·克拉克西(Bettino Craxi)來擔任,這是1945年來的第一次。雖然天主教民主黨仍然是政府的主要勢力。由貝蒂諾·克拉克西領導的社會黨對於蘇聯及共產黨人士的抨擊更加激烈,他也促使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在義大利境內部署MGM-31潘興彈道導彈。
從1992年至2009年,義大利面臨巨大的挑戰,人民對於過去政治的紛爭感到厭煩,國家則背負龐大的負債,貪污事件也時有所聞(在肅貪(Mani Pulite)行動後被統稱為Tangentopoli)。義大利人民則要求政治、經濟與道德的改革。這些政治丑聞涉及所有的主要政黨,尤其是政府人士。義大利天主教民主黨在1992年至1994年間遭遇嚴重的政治紛爭,並因此而分裂,而社會黨與其他較小的政黨也是如此。1994年的選舉讓媒體大亨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當選義大利總理,不過北方聯盟(Lega Nord)在當年12月結束對於貝盧斯科尼的支持讓他面臨危機。1996年4月舉行的國家選舉讓中間偏左羅馬諾普羅迪成為新的義大利領導人。他所任命的內閣也成為義大利史上第3長的內閣,直到1998年他在選舉中落敗為止。在貝魯斯柯尼卸任之後,馬西莫·達萊馬接任成為新總理直到2000年4月辭職為止。
政治立場中間偏右的貝盧斯科尼在2001年的選舉中再度獲勝,第2次當選義大利總理。他這次完成5年的總理任期,不過歷經兩次不同的政府。從2001年至2005年之間的政府是義大利歷史上第3長的政府,並曾派遣義大利士兵參加多國部隊。
2006年4月11日,義大利內政部公布了議會選舉結果。中左聯盟在眾議院630個議席中獲得348席。在參議院,中左聯盟獲得158席,中右聯盟獲得156席,另一個席位由上述兩大聯盟以外的小黨派獲得。5月10日,中左聯盟推出的候選人、前眾議院議長、終身參議員喬治·納波利塔諾當選新一屆總統。5月17日,以中左聯盟領導人普羅迪為總理的新一屆政府宣誓就職。
2008年,參議院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普羅迪辭職,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解散國會,在4月14日舉行國會大選。結果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聯盟贏得了選舉勝利,貝盧斯科尼第3次成為義大利總理。
2011年11月12日,貝盧斯科尼因義大利的債務危機,被迫向義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Giorgio Napolitano)遞交辭呈,正式辭職。
3. 義大利選舉誰獲勝了
據報道,義大利本屆大選五星運動黨作為單一黨派得股票率最高,為30%左右,成為了義大利第一大政黨;前總理倫齊所領導的中左聯盟得票率為23.42%敗北;中右聯盟以37%以上的選舉成績,成為了義大利最大的政黨聯盟。
盡管前總理倫齊所領導的民主黨在單一政黨支持率中位列第二,但其所在的中左聯盟總體得票率與中右聯盟具有較大差距。與此同時,中右聯盟在大區議會選舉中,獲得了10個大區的支持,也成為了此次大選的贏家。
4. 義大利選舉制度是什麼樣的
按照憲法,義大利議會實行兩院制,其中參議院議員315名、眾議院議員630名。這次議會選舉中,義大利境內選民將選舉產生參議員309名、眾議員618名,其餘6名參議員和12名眾議員由境外262萬義大利選民選舉產生。意境外選民投票已於6日結束。這是義大利境外選民首次參加全國大選投票。
事實上,自1946年6月義大利確立國家體制為議會共和制以來,義大利一直實施多黨比例分配製。由於義大利政黨林立,參選黨派眾多,通常在議會中獲得席位的政黨就有10個左右。根據黨派所得選票分配議席原則,議會選舉常常難以產生一個多數黨,地位薄弱的主要執政黨只有聯合其他小黨組閣。為了改變這種選舉方式給意政壇帶來的種種弊端,1993年,義大利修改選舉法,開始實行多數制與比例代表制相結合的選舉制度。
選民們在投票中選舉出自己支持的政黨,然後各政黨依據獲得選票比例來分配議席。各政黨可單獨參加選舉或加入政黨聯盟來角逐議會議員的席位。
為防止選票過於分散,選舉法還分別規定了取得參議院和眾議院議席應獲選票的最低數額,其中,進入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政黨聯盟至少須分別獲得10%和20%的選票,以聯盟形式參加競選的政黨要進入眾議院和參議院至少要分別獲2%和3%的選票,對於獨立競選的黨派只有在至少獲得4%或8%的選票才能分別在眾議院或參議院獲得議席。
5. 義大利的現任總統是誰
羅馬諾·普羅迪 (Romano Prodi) 1939年8月9日出生在義大利北部城市雷焦艾米利亞。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教師。在九個兄弟姐妹中,普羅迪排行第八。信奉天主教,中學時加入"天主教行動"組織。1957年高中畢業後進入米蘭天主教大學學習法律,獲法學博士學位,後赴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深造,獲經濟學碩士學位。普羅迪曾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和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擔任研究員和教授。
普羅迪1978年至1979年任義大利工業部長,1982年至1994年任義大利伊利集團董事長。他1996年至1998年任義大利總理。
1999年3月24日被歐盟15國首腦提名為歐盟委員會主席,9月出任歐盟委員會主席,任期5年。
2006年5月在大選中擊敗貝盧斯科尼贏得大選,同月17日就任義大利戰後第61屆總理。2007年2月21日晚因外交政策未獲認可率全體內閣閣員向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提出總辭。
普羅迪是西方國家普遍公認的經濟專家。他任義大利總理期間,實行財政緊縮政策,成功地使義大利進入首批歐元國之列,並為此贏得廣泛贊譽。他在歐盟委員會主席任期內,積極推動歐盟一體化建設,主張歐盟不僅在經濟上聯合,也應建立獨立的安全防務體系。成功地推動了實施歐洲貨幣-歐元的巨大工程,促成了歐盟吸收中、東歐國家入盟的第五次組織擴大,並全力支持推動歐盟憲法的起草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有《有力的競爭與市場的能力》、《義大利工業的廣泛改革》等。
普羅迪1969年與孩提時代的朋友弗拉維雅·弗蘭佐尼成婚,育有兩子。他喜歡欣賞西方古典音樂和義大利民間音樂;愛好閱讀各類書籍,最喜歡讀的是一本義大利農民必讀的周刊;酷愛騎自行車。
普羅迪致力於發展歐盟與中國的關系,他就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後,曾先後於1999年、2000年和2003年來華參加中歐領導人會晤。2004年4月,普羅迪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6. 國家法西斯黨是怎樣取得義大利大選的勝利的
1924年4月6日,義大利舉行大選。在選舉之前和選舉過程中,法西斯黨公然踐踏公民權利,破壞選舉規則,採用各種強暴行為和無恥的弄虛作假手段。大選那天,法西斯分子控制了所有投票站,以暴力阻止各反對黨的代表就位監督投票。一般選民,則3人一組集體投票。凡被發現未投法西斯候選人票者,次日即予制裁,或剝奪其工作,或進行人身迫害。
共產黨和各個社會黨的黨員以及基他黨派的著名反法西斯主義者及其支持者,一經發現,即強行阻止投票,沒收他們的選民證,由法西斯分子冒名投票。在廣大農村,凡文盲均由法西斯分子代替其填寫選票。在許多地方還偽造選舉結果。總之,國家法西斯黨靠暴力取得了這次大選的「勝利」,獲得了65%的選票。按照新選舉法的規定,在議會中占據2/3的席位,即374席。
7. 義大利歷史
義大利歷史
據古代神話,羅慕路斯(Romulus)——傳說他和孿生兄弟雷穆斯(Remus)是由母狼撫養和哺育的——於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羅馬。事實上,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義大利部落就居住於此。從公元前900年開始,伊特魯里亞文明開始發展,而在公元前3世紀末期,古羅馬人佔領了伊特魯里亞城。
新羅馬共和國延伸到義大利南部,在公元前241年的第二次迦太基戰爭(Second Punic War)後,將西西里納入自己的達·芬奇版圖。公元前202年,羅馬擊敗了迦太基,將西班牙和希臘納入版圖。在凱撒的統治下,羅馬征服了高盧和埃及。而在凱撒被刺殺以後,凱撒的養子屋大維(Octavius)擊敗了對手馬克·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於公元前27年建立了古羅馬帝國,並被尊為奧古斯都·凱撒(Augustus Caesar)。君士坦丁大帝(Emperor Constantine)宣布基督教為國教,並於公元330年遷都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但不久就被哥特人和汪達爾人滅亡。在隨後的幾個世紀里,匈奴人和阿拉伯人不斷從南邊侵入這塊土地。
義大利中世紀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北部強大城邦的崛起。15世紀,文藝復興造就了多那太羅(Donatello)、波提切利(Botticelli)、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拉斐爾(Raffello)和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等藝術天才。到了16世紀早期,義大利大部分領土處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之下。在拿破崙於1796年入侵之後,消失了幾個世紀的統一跡象又重新顯現。19世紀60年代,在愛國者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和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的努力下,統一運動(義大利復興運動)蓬勃開展。1861年,義大利王國宣布成立,國王埃馬努埃萊二世(Vittorio Emanuele)成為了統治者。
1921年,墨索里尼(Mossolini)的法西斯黨掌握了國家大權。墨索里尼在「二戰」中和德國結盟,後於1945年4月被義大利游擊隊擊斃。
義大利是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時的六個創始國之一。該國的經濟曾在一段時期有所增長,但在20世紀90年代遭遇了經濟和政治危機。巨大的賄賂丑聞震驚全國。為了加入歐洲貨幣聯盟(EMU),義大利不得不進行財政緊縮。另外,在1992年一些著名的反黑手黨法官被暗殺之後,義大利果斷地展開了打擊西西里黑手黨(Mafia)的斗爭。
從2001年起,媒體巨頭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usconi)一直擔任該國的總理,領導著右翼義大利力量黨(Forza Italia)。他在任期間引起了很多人的失望,不斷有人指責其腐敗。
2006年4月,羅馬諾·普羅迪領導的中左翼聯盟在義大利議會選舉中以微弱優勢戰勝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翼聯盟。普羅迪出任義大利總理。
2008年4月,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聯盟在義大利議會選舉中再次獲勝,貝盧斯科尼也成為義大利戰後第62屆政府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