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球四大建築師事務所為哪幾家
著名中外建築師事務所 網址
bauhaus(包豪斯) www.bauhaus.de
Le Corbusier(柯布基金會) www.fondationlecorbusier.asso.fr
walter-gropius(格羅彼烏斯) www.walter-gropius-schule.de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密斯基金會) www.miesbcn.com
Alvar Aalto(阿爾旦升托基金會) www.alvaraalto.fi
frank lloyd wright(萊余渣特} www.franklloydwright.org
Louis I. Kahn 康) 非官方
www.design.upenn.e/archives/archives/collection_a-z.htm
Peter Behrens(貝倫斯)
www.tu-harburg.de/b/kuehn/pb40.html
Antoni Gaudí (高迪) www.gaudiclub.com
Victor Horta(霍塔) www.hortamuseum.be
scarpa(斯卡帕)
www.studiocleo.com/gallerie/scarpa/scarpapage.html
lissitzky(里茨斯基)
www.getty.e/research/concting_research/digitized_collections/lissitzky/
Botta Mario(博塔) http://www.botta.ch
Piano Renzo(皮亞諾) http://194.185.232.
Ateliers Jean Nouvel (努韋爾) www.jeannouvel.com
Zaha M. Hadid (哈迪德) www.zaha-hadid.com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www.calatrava.com
mvrdv www.mvrdv.nl
Foster and Partners(福斯特) www.fosterandpartners.com
Steven Holl(霍爾) www.stevenholl.com libeskind(里伯斯金德) www.daniel-libeskind.com
Kisho Kurokawa (黑川) www.kisho.co.jp
Richard Meier & Partners, Architects (邁耶) www.richardmeier.com
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s (屈米) www.tschumi.com
OMA(豎遲悄庫哈斯) www.oma.nl
coop-himmelblau(藍天組) www.coop-himmelblau.at
vsba(文丘里) www.vsba.com
Arata Isozaki(磯崎新) http://www.c-channel.com/c00005/index_en.html
KPF www.kpf.com
SOM www.som.com
richard rogers(羅傑斯) www.richardrogers.co.uk
architecture-studio(法國工作室) www.architecture-studio.fr
michael graves(格雷夫斯) www.michaelgraves.com
gigon-guyer(古耶+吉貢) www.gigon-guyer.ch
future-systems(未來系統) www.future-systems.com
Cesar Pelli & Associates - Architects (佩里) www.cesar-pelli.com
Grimshaw Nicholas and Partner (格雷母.肖) www.grimshaw-architects.com
Morphosis(梅恩) www.morphosis.net
非常建築 www.fcjz.com
ta ando(安騰)非官方 www.taando.com
HOK www.hok.com
貝聿明 www.pcfandp.com
Philip Johnson(菲利浦 約翰遜) www.pjar.com
Antoine Predock(普雷多克) www.predock.com
Charles Correa(克里亞) www.charlescorrea.net
劉家琨 www.jiakun.com
eisenman (艾森曼) www.eisenmanarchitects.com
wiel arets (阿雷茲) www.wielarets.nl
沒有什麼四大的說法吧~~~~~
『貳』 米蘭工業設計學院的學術地位
Stefano Giovannoni
義大利著名設計師,工業、室內、建築設計師
Walter de Silva
奧迪汽車(Audi)設計總監
Chris Bangle
寶馬汽車(BMW)前任首席設計師
Andreas Zapatinas
阿爾法·羅密歐(Alfa·Romeo)、富士斯巴魯(Baruch)和寶馬(BMW)汽車前任首席設計師
Simone Micheli
Simone Micheli Architectural Hero設計公司創始人,建築師,設計師
Paolo Labichino
奧美廣告公司互動設計(OgilvyOne & Interactive)創意總監
Odoardo Fioravanti
Odoardo Fioravanti工作室創始人,設計師
Daniele Barbiero
李奧汪伍野·貝納廣告公司(Leo Burnett)蘇黎世公司藝術總監
Denis Santachiara
Santachiara工作室創始人,設計師
Diego Grandi
設計師
Piero Lissoni
Lissoni Associati的創始人
Paolo Tassinari
義大利建築與產品設計雜志《Casabella》和《Electa》建築叢書藝術總監
Paulo Bernini
BitMama創意總監
Bruce Fifield
Continuum設計公司創始人,設計師
Luciano Perondi
信橘陵息設計師 Ikea(宜家)
Poltrona Frau(義大利高級傢具公司)
Flos(義大利燈具公司)
Artemide(義大利燈具公司)
Artemide (燈飾設計公司)
EMI Music(百代唱片)
Filmaster(電影製片公司)
Automobili Lamborghini(蘭博基尼困喊)
Alfa Romeo(阿爾法·羅密歐)
Volkswagen(大眾)
Audi(奧迪)
Ermenegildo Zegna (傑尼亞)
Adidas(阿迪達斯)
Aspesi(時裝品牌)
Quiksilver(極速騎板,運動品牌)
Microsoft(微軟)
3M(多元化跨國企業)
Nivea,Beiersdorf (妮維雅)
Heineken(喜力,荷蘭啤酒品牌)
Triennale di Milano(米蘭三年展) Aldo Cibic
義大利著名設計師,Cibic and Partners(建築設計工作室)創始人
Enrico Dorizza(詳細點擊鏈接)
李奧貝納(Leo Burnett)廣告公司首席創意總監,智威湯遜(JWT)廣告公司首席創意總監和執行副總裁
Massimo Acanfora
朗濤國際(Landor Associates)品牌顧問與設計公司創意總監
Cedomir Pakusevskij
MTV藝術總監
Antonio Rosti
瑪莎拉蒂(Maserati)首席設計師
Alessandro Salvagnin(詳細點擊鏈接)
蘭博基尼設計師
Kamil Labanowicz
奧迪汽車設計師
Christoph Radl
義大利著名專業設計雜志《Interni》藝術總監
Lorenzo Damiani(詳細點擊鏈接)
自由工業設計師,與Acqua di Parma(LVMH集團旗下品牌)等眾多知名企業均有合作
Ferruccio Laviani(詳細點擊鏈接)
室內、展會、傢具設計師,Studio Laviani設計公司創始人,D&G等大牌御用室內設計大師,藝術總監
Cino Zucchi
建築師
Laura de Santillana
玻璃藝術家
Maurizio di Robilant
Robilant Associati品牌策劃公司創始人
Elio Carmi
Carmi e Ubertis 品牌策劃公司創始人
Marti Guixe
設計師,食品設計師
『叄』 上海外資建築設計公司都有哪些
上海外資建築設計公司有:
1、CallisonRTKL
CallisonRTKL是一家全球性建築、規劃和設計咨詢公司,擁有近2,000名設計師,成功為開發商、零售商、投資商、大型企業以及公共部門打造眾多享譽全球的經典項目,成為全球零售設計排名第一、綜合設計排名第五的公司。
2、Aedas
Aedas 是國際首屈一指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Aedas 一貫秉持的信念是: 傑出的設計只能來自對所服 務的當地社會與文化具有深 刻了解的建築師。這一信念是公司的立身之本。
Aedas 為優秀的設計創意提供全球性平台,使得世界上一些極具天賦的建築師可以獲得所需要的最新信息,並得到設計交付系統的支持,以此來實現真正的世界頂級設計解決方案。
3、ARUP
公司的宗旨是通過出色的技術、高效的組織以及優質的服務來協助業主實現其商業目標,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建築項目價值。宗旨是為客戶提供全面獨立的專業工程顧問服務。隨著公司發展日益龐大,奧雅納的業務趨向多元化,遍及歐洲、美國、中東、亞洲、澳大利亞及非洲。現時奧雅納擁有92多家分公司。
4、WoWA
沃瓦建築是一個美國建築師和設計師團隊,他們經驗豐富,富有創新精神,充滿活力,思想開放,充滿活力。WoWA由一群資深設計師和來自KPF紐約的團隊領導領導。WoWA鼓勵創新的高質量設計,以滿足客戶和項目的需要。
了解客戶的發展目標和市場是成功發展的關鍵,也是WoWA實踐的重點。為大型商業混合用途項目提供全面的領導和設計技巧,最先進的建築知識來領導項目設計。WoWA尊重並採納專業顧問的建議,以確保項目成功。
5、NBBJ
NBBJ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設計公司,它創建具有高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空間來幫助我們的客戶推動創新,讓人們在其中能自由生活、學習、工作和娛樂。
世界的領先組織都尋求我們的專家幫助他們設計在各個層面上打破現狀,實現真正意義深遠變革的環境。我們通過與那些被權威雜志《FastCompany》評為「最具創新力」的志同道合公司合作實現創新,這些公司包括亞馬遜、谷歌、微軟、三星和騰訊。
我們的客戶還包括公共機構領袖,如劍橋大學、克利夫蘭醫療中心、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和斯坦福大學。
6、Kokai Studio
Kokaistudios是一家涵蓋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在業界多次獲獎的設計事務所,由義大利建築師Filippo Gabbiani和Andrea Destefanis於2000年聯合創立於威尼斯。
從2002年起公司總部設於上海以來,Kokaistudios已發展成為由兩名創始人領導,六名合夥人監管,擁有60餘位傑出設計師,並成長為一家多元文化的設計公司,參與了全球范圍內涵蓋亞洲、中東、歐洲及北美洲的項目。
Kokaistudios與其客戶在不同設計領域合作開發了一系列創新且史無前例的的設計項目。
7、Gensler
Gensler是國際著名的建築設計、規劃與咨詢公司,共有專業員工約2,900名,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並在美國、英國、亞洲、中美洲等地區的30個城市設有辦事處。公司最為顯著的特點在於無比專注於通過其設計促進客戶業務的成功。
8、Aecom
AECOM(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ACM) 是全球基礎設施全方位綜合服務企業。從規劃、設計、工程到咨詢和施工管理,企業為客戶提供項目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的專業服務,幫助公共及私營客戶應對最復雜的挑戰,造福當代,惠及未來。
共同構築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是AECOM團隊在交通運輸、建築、水務、能源、環境和政府服務等每一個項目中一以貫之的目標。
9、Hassell
HASSELL是澳大利亞擁有多學科、多專業實踐經驗的國際設計咨詢公司。成立於1938年,距今已有超過70年的歷史,在澳洲、中國、英國、新加坡和泰國的13個主要城市設立了事務所,聘有員工已近1,000人,其中中國的事務所員工就占據了超過四分一。
『肆』 義大利,荷蘭,英國的著名設計師
荷蘭著名平面設計師Wim Crouwel.Crouwel 的一些最著名的設計作品,是在與埃因霍溫的博物館 Van Abbemuseum 的合作時產生的。這段合作關系從1955年開始,持續了十年。Van Abbemuseum 給予 Crouwel 非常大的創作空間,使得 Crouwel 這段時間的作品異常出彩。他使用現代主義建築的核心理念針對每一款展覽的特點,在海報設計時構建特別的標志字體,而極少展示展覽作品本身。1963年,Crouwel 與幾個設計師夥伴建立了 Total Design 工作室。隨後 Van Abbemuseum 帶著 Crouwel 建立了新博物館 Stedelijk Museum,繼續與 Crouwel 合作,並產生了海報 Vorm gevers 等經典作品。著迷於 Joseph Müller-Brockmann 的嚴謹風格,Crouwel 在 Stedelijk 期間,採用了網格設計——「Gridnik」。在隨後越來越專注於目錄冊的設計時,Crouwel 的風格也越來越有 Müller-Brockmann 的感覺。
荷蘭著名平面設計師登貝(Studio Dumbar),享譽國際的機構形象設計及推廣專家.登貝擅長為大型機構提供形象設計,為荷蘭政府機構和大型商業集團所做的設計對荷蘭社會有極大的影響,著名的比如荷蘭警察、荷蘭郵政等等。登貝的主要委託人有蘋果電腦、Aegon、殼牌石油、日本TNT電信集團、捷克電信、耐克、Dresdner銀行、丹麥郵政、Allianz、AT&T、Bayer、Crédit Lyonnais、歐洲中央銀行等。登貝在國際以及國內獲獎無數,包括D&AD的金獎、紅點設計大獎、國際平面設計師大獎、紐約藝術指導俱樂部大獎等。
荷蘭著名平面設計師伊瑪.布 Irma Boom,當代世界書籍形態設計發展的特別貢獻者。Jan van Eyck設計學院、Gerrit Rietveld設計學院、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獲得過幾乎所有的重要書籍設計大獎,如:德國埃森「紅點」、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莫斯科金蜜蜂等。在2001年被德國萊比錫市授予書籍設計的終身成就獎——古登堡獎。
英國著名建築設計師林純正(華裔哦,專門找的),英國著名建築事務所Studio 8 Architects 主創設計師。祖籍福建,出生於馬來西亞,1987年畢業於倫敦建築聯合學院(AA學院),1994年成立了Studio 8 Architects工作室,現為倫敦大學巴特利特建築和文化設計系教授。2004年,林純正獲選代表英國參加兩年一度的威尼斯建築節,並被英國《衛報》選為英國新銳天才建築師之一。
捷克出生的英國著名建築設計師揚.卡普利茨基,31歲就流亡國外,後來在英國成名。2007年3月,揚.卡普利茨基和他的「未來系統」建築設計所贏得新的捷克國家圖書館建築設計方案大賽。一個包括頂級建築設計專家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在內的國際評審小組在布拉格從全球400多個應征參賽的建築設計方案中幾乎毫無異議地將他們的作品評為一等獎。
英國著名皇家工業設計師Alan Tye,是英國Alan Tye設計公司總經理兼總設計師,現已有60歲。他不但是位資深的建築師,而且還是一位有著20多年工業(產品)設計經驗的工業設計師,曾擔任過英國工業設計師協會設計評選委員會委員、國際學術評審委員會工業設計特別顧問、英國工業設計師資格審查團成員。因其「特殊的創造性的設計達到高水平和高效率」,於1986年被授予英國工業設計師最高榮譽「皇家工業設計師」稱號。除英國外,德國、丹麥、日本、澳大利亞、義大利、美國、芬蘭,以及一些阿拉伯國家的46家報刊均曾發表過介紹和評論Alan Tye先生的設計作品的文章,他最先提出的「健康工業設計」(Healthy Instrial Design,其縮寫為HID)的概念在英國很有影響,HID已成為Alan Tye設計公司的業務標記。
義大利著名建築設計師luca trazzi,1962年出生在義大利北部的維羅納市。他年青時在威尼斯大學學習建築學,後來在這所大學做助教並且被授予carlo scarpa獎。1987年畢業後他搬到了米蘭,在那裡他和義大利著名的建築師aldo rossi一起工作,不久後aldo rossi成了他最密切的合作者並且參加了幾個工程的開發,例如米蘭的國會建築物,吉隆坡的新城中心建築,並且在aldo rossi死後接受掌管『『ca』 di cozzi』項目,那是在他自己家鄉維羅納的一個九層建築物的居民區。他同aldo rossi協作將近15年,隨後luca開創了他自己的設計建築職業,終於在1993年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的第一個設計作品是咖啡杯的收藏,接著就是francis、francis X系列的咖啡機器的設計等等。他為kreon設計過照明傢具、時鍾樣本,為viceversa、guzzini和WMF設計過家庭器具。現在他正在為illy設計一系列新的咖啡屋,同時也為超級市場和百貨公司而工作。在2000年,luca trazzi成為designboom的co-CEO。
設計師網站:http://www.lucatrazzi.com
義大利著名建築設計師特雷莎莎佩,1962年出生於義大利的科尼奧。她於1985年在都靈理工大學的建築學院獲得學士學位後,又在巴黎柏森思藝術學院完成了她的基礎理論研究的碩士學位學習。她專注於設計和工作空間的工效學研究。1989年她加入了日內瓦第一屆國際建築學術協會。1990年她前往馬德里並建立了莎佩建築設計室,專注於家居,商店,飯店,停車場,酒店等等的前衛設計,以及一些工業設計。她在馬德里Camilo Jose Cela大學擔任關於造型研究的課程。她是馬德里理工大學碩士室內設計專業的客座教授。她也在米蘭的多莫斯學院擔任一些碩士課程。她自1999年以來就是皇家建築師協會的會員。在國際雜志上可以經常看到她的工作室設計出來的作品。
義大利著名建築師和設計師龐蒂,出生於米蘭,是義大利著名建築師和設計師,1918-1921年在米蘭學習建築學。他廣泛參與了建築、室內、傢具、燈具、包裝、展示及玻璃等領域的設計。1928年起,龐蒂先後創辦過《多姆斯》和《風格》兩種設計刊物,大力宣傳現代設計思想,曾發表過依據功能結構重新塑造產品形態,摒棄傳統求得"真實形式"的見解。他還是義大利蒙扎設計雙年展和米蘭設計三年展積極的組織者,"金羅盤獎"的發起者、"設計工業協會"的共同創辦者。從1936年起,龐蒂擔任米蘭理工大學的建築學教授。他的晚期設計作品包括:為卡西那公司設計的"超輕型椅子" (1957年)、為帕瓦尼公司設計的咖啡機(1949)、為阿雷多盧西公司設計的公園燈(1957年)和為理想標准公司設計的衛生潔具(1954年)。龐蒂在戰後最重要的建築作品,是與著名工程師納爾維共同設計的皮瑞利大廈,該作品被公認為是具有國際水準的傑作。
『伍』 22位義大利設計師風采篇
「如果說別的國家有一種設計理論,義大利則有一套設計哲學,或者說一套設計思想體系。」———烏姆伯托·艾柯
義大利的設計既不同於美國設計,也不同於北歐設計。義大利的設計師在每一件設計品中,既注重緊隨潮流,重視民族特徵,也強調發揮個人才能,他們的設計是傳統工藝、現代思維、個人才能、自然材料、現代工藝、新材料等等的綜合體。
與 其它 國家的設計師相比,義大利的設計師更傾向於把現代設計作為一種藝術和文化來操作。義大利設計師不斷推陳出新,60年代即開始引導世界設計新潮流,從60年代的激進設計、反設計到80年代的後現代設計運動,義大利設計師一直走在世界設計的前沿,他們在設計領域展現的創造力,使別國的設計師眼花繚亂。
下面為你介紹了22位義大利設計師,希望你對義大利設計風格能更加了解。
1 Miriam Mirri
Miriam Mirri 的設計作品滿富創意與巧思,在童趣可愛的外型上用色也格外大膽。 1964年義大利波隆那出生的 Miriam Mirri,先後畢業於 Scuola Superiore di Disegno Anatomico 與 Università del Progetto 的傳播與設計系。
畢業後搬到了倫敦,並於 Nigel Coates 的建築事務所擔任設計師的職務,也擔任 Stefano Giovannoni 多年的設計助理。
1993年來到米蘭定居,於2000年開始了自己獨立的設計工作同不少品牌合作,部份設計作品也曾出現在國際設計年鑒之中,Miriam Mirri 也在母校 Università del Progetto 教授設計的課程。
設計師官網:http://www.miriammirri.it/
2 Elio Martinelli
畢業於美術系的 Elio Martinelli,對美學的要求與鑒賞能力極高。20年代出生的他,經過了二次大戰前世界性經濟蕭條與戰後紛亂殘破的時局,在如此有限的經濟與資源供給下,Elio Martinelli 仍然憑著自身的努力,在50年代初期創立了 Martinelli Luce,也正式他的燈具設計之路。
Elio Martinelli 熱愛他的設計工作,他一路帶領著 Martnelli Luce 從無到有,並走過許多艱難的時期。 他出色的設計才華與製造上的專業知識,使品牌穩定發展至今,簡約卻極富深度的作品,成功地將他與品牌推上國際舞台。 Elio Martinelli 的設計收藏於世界各大博物館,也為義大利的燈具設計歷史寫下最具代表性的一頁。
Martnelli Luce官網:www.martinelliluce.it
3 Bruno Rainaldi
Bruno Rainaldi 在設計的工作領域里闖盪了二十幾個年頭了,自稱為 「Street Designer" 的他,是透過具體的工作經驗和第一現場的學習來培養其豐富的設計涵養。生涯之初在 Maddalena De Padova 從事 傢具 銷售業務的工作,而後和 Enrico Baleri 成為合夥人,於 「Baleri & Associates" 負責市場行銷策略和設計傳播的工作。
Bruno Rainaldi 將對於市場和設計產品的深刻認識與良好的溝通能力加以結合,抱持著 開放的心態、清晰的遠見、不受拘束、富趣味性、甚至帶有煽動性的視界 ,成為了當代極具影響力的義大利設計師。
設計師官網:www.entratalibera.mi.it
4 Dodo Arslan
設計師 Dodo Arslan 是個3D構圖的高手,極簡與科技感都是他拿手的呈現風格。獲得多項大獎的 Dodo Arslan 合作廠商相當多且廣泛,包含 IKEA、Timberland、Bruni、Motorola、HP 及 Samsung 等,他出色的作品也廣被世界各地所收藏,包含義大利、紐約、上海、杜拜等博物館,同時也被收錄在許多具代表性的設計書籍,例如 Taschen 出版的 Design Now! 雜志。
Dodo Arslan 發現 人們在生活中,似乎總是不停尋求新的物品去取代那些舊的物品,在汰舊換新的過程中,自然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浪費,也往往遺失物件原可能因時間累積而散發的獨特意涵。
設計師官網:http://www.arslan.it/
5 Luca Trazzi
1962年義大利 Verona 出生的 Luca Trazzi,1987年於 University of Venice 取得建築學位後擔任大學助教的工作。獲得 Carlo Scarpa Award 之後搬到了米蘭於義大利知名建築師 Aldo Rossi 的門下工作。同 Aldo Rossi 密切合作長達近15年的協作關系,開發了許多知名的建築:米蘭國會、吉隆坡新城鎮中心…等等。在 Aldo Rossi 過世之後 Luca Trazzi 也接下了『ca』 di cozzi』的計劃案。
Luca Trazzi 於1993年開立了自己的設計和建築工作室,2000年成為了 designboom 的 co-CEO。Luca Trazzi 和許多製造商共同合作,如 Kreon、Swatch Suisse、Viceversa、Guzzini、WMF、Illy、Chicco 等等。 Luca Trazzi 的設計追求歷久不衰的經典與優雅,擺脫風尚的潮流捕捉具有永恆性的設計形式。
設計師官網:http://www.lucatrazzi.com/
6 Fabio Novembre
火速竄紅世界設計圈的義大利建築師 Fabio Novembre,深受巴洛克風格的刺激。Fabio Novembre 只為歡愉和美麗做設計,設計主題往往以愛的各種表現為對象。
1966年義大利南部的 Leece 出生,1984年移到了米蘭 Politecnico 學校修習四年的建築,而後到了紐約大學學習電影。2000-2003年接下了 Bisazza 的藝術總監一職,馬賽克磁磚製造商 Bisazza 背後的重要推手,大膽創新的室內空間設計,將 Bisazza 推向了國際,也重塑了該公司的國際品牌形象。
Fabio Novembre 自己形容作品為現代、當代的設計風格。 將屬於當代時空背景下的設計文化,充分的反應在其具有沖擊性的迷人設計之中,彰顯了他勇於創新且話題性十足的自我風格。
設計師官網:http://www.novembre.it/
7 Andrea Branzi
Andrea Branzi 為義大利建築師暨設計師,是 60 年代時 Alessandro Mendini 帶領的後現代主義支持者之一。他專長於建築、都市規劃、工業設計、與文化推廣,配合的客戶包括 Alessi、Cassina、Poltronova、Vitra、Zanotta 等國際知名品牌。
設計商品之外,他在各大國際展覽中極為活躍,曾為義大利設計博物館策展,也出版過數本討論米蘭建築設計的書,擔任雜志編輯等。1983 年他成為米蘭設計學院 Domus Academy 創辦人之一,設立當時第一個國際性的設計研究所。1987 年榮獲 Compasso D』oro,特別感謝他在設計與理論上的貢獻。
設計師官網:www.andreabranzi.it
8 Bruno Munari
Bruno Munari 對藝術設計的影響蜒綿好幾十年,從 30 年至 90 年代,包括繪畫、工業設計、視覺設計、教育等。但若稱他是位「大師」級的人物,低調的他可能會以貫有的諷刺與批判態度,要人先定義「大師」這個詞。
投身於未來主義,晚期開創「抽象主義運動」(Movimento Arte Concreta) 的 Bruno Munari,講求 純粹的創造,與簡單、明了、和諧的藝術作品,常帶有詩意與深奧的人生涵義 。例如 「無用的機器」(Useless Machines),用繩子吊掛好幾個幾何圖形在空中,唯一會的反應是隨風晃動,來反諷不是萬物皆須具備特定功能、提供極高工作效率。
設計師官網:www.brunomunari.it
9 Vico Magistretti
被譽為當代義大利的真正的設計大師,設計的領域從建築、傢具到日常用品都有。1920年米蘭出生,1945畢業於米蘭的 Polytechnico。 Vico Magistretti 對於現代主義的理想有著很深厚的期待,致力於創造簡單、功能性、理性、優雅、無名的新設計 。
「概念設計」的創作觀念,由功能而非造型出發的設計影響了幾世代的設計思維。Vico Magistretti 從一個精確的功能性概念開始發想,因著它簡易和直接的脈絡思考,自然而然的賦予物件獨具的個性。自傳式的設計作品,記錄了他私人世界裡的內在意識。Vico Magistretti 擁有豐富想像力的內在生活,創造了嶄新而原創的產品。
設計師官網:www.vicomagistretti.it
10 Stefano Giovannoni
國人熟知的 Alessi 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共同合作推出的「清宮系列」(一隻一隻的可愛清朝餐具小公仔),由 Magis 推出的一系列常見於大街小巷櫥窗里的 Bombo 高腳椅和餐桌椅;都來自於義大利設計師 Stefano Giovannoni 的巧思。
1954年出生於義大利 La Spezia,Stefano Giovannoni 1978年畢業於建築學系後,於佛羅倫斯當地的大學教書。1985年和Guido Venturini 共同創立了 King-Kong 工作室,從事建築、室內設計、產品設計、傢具的設計,於1989年成功的為Alessi設計出非常受歡迎的卡通人物 Girotondo 系列。
相較於幾何形式和冷冽理性的色調,Stefano Giovannoni 有著幽默風趣、色彩鮮艷的設計。然而, 他的作品絕不只是虛有其表的玩味外型,而是在趣味的外表裝飾下,巧妙的融入直覺好用的強大功能性本質。 多項作品獲得國際性大獎的肯定,並被國際知名的博物館永久珍藏。
設計師官網:www.stefanogiovannoni.it
11 Piero Lissoni
Piero Lissoni是當代義大利傢具設計的領先人物。他的作品中往往新舊並陳、自然與人文、科技與手工皆能達到完美接合,如同裁縫師一般,縫接了義大利設計的前身和今世。
Piero Lissoni 的傢具有著簡朴的線條、端莊的用料和灰色的陰影,偶而也會用點橘色提味。畢業於 Polytechnico of Milan 建築系,Piero Lissoni 和合夥人 Nicoletta Canesi 於1986年成立了 Studio Lissoni。
工作室官網:www.lissoniassociati.com
12 Paolo Lomazzi
1966年畢業於米蘭理工大學後,即於米蘭開始合作的設計三人組。Jonathan De Pas 與 Donato D』Urbino 和 Paolo Lomazzi 合組設計的工作室,從事建築、傢具、室內設計、產品設計。Paolo Lomazzi回憶道創建初期:「那時年輕的我們,充滿活力,嘗試從固有的傳統中解放。」
1967 年為 Zanotta 設計的扶手椅「Blow」,正如其名,一推出便一炮而紅。運用PVC材質、豐富鮮艷的色彩及實惠的價格,迅速成為流行指標。70 年代誇大的棒球手套「Joe」更是具有前瞻性的設計概念。
此後,他們也參與 其他 很大的傢具品牌設計,例如 ALESSI、Poltronova 等知名品牌。於 1979 年獲頒 「Compasso d』Oro」 貢獻獎。三人共創的設計工作室在Jonathan De Pas(1991年)離開人世後,依然實踐著設計的初衷 「create nice, happy and useful objects」 。
工作室官網:www.rbinolomazzi.it
13 Mario Bellini
Mario Bellini 是義大利建築師、傢具設計師,與工業設計師。1935 年出生,1959 年於米蘭工藝技術學校 (Milan Polytechinc) 獲得建築博士學位。1955 年至 1965 年間,他是義大利設計當紅於國際市場的第一把交椅,他以自己的機械設計語言從事創作,成為戰後設計的一股風潮。他負責包含電信終端設備、電列印機、與打字機等的設計。
他的設計特徵,在於創造融合建築的與擬人特質的產品,如他創造一個無接縫的、彈性的、橡皮按鍵的 Divisummal 計算機,備受市場歡迎。Bellini 的大量作品,起源於來自經典之作的啟發,經過市場性、大量製造之可能性評估,以及獲利率的多種考量而成。因此, 他的作品並未傾向於拘謹古板,企圖創造與技術及文化意義相等的良好義大利設計。
設計師官網:www.bellini.it
14 Marco Maran
1963年義大利山城 Siena 出生,於 Siena 和 Florence 修習藝術以及建築的 Marco Maran,打自一開始就成功地和許多設計大廠合作,並陸續於1994到1998年間屢以最佳年輕設計師之姿獲得許多設計大獎,特別是以辦公會議傢俱設計知名。
擅長塑料單椅的 Marco Maran,設計產品有著彈性多功能的用途和雀躍的設計精神。Marco 受義大利大廠 Parri 之邀出任其公司的藝術總監,成功打造出許多廣受歡迎的經典佳作!
設計師官網:www.marandesign.it
15 Lucidi Pevere
1974年出生的 Paolo Lucidi 和 1977年出生的 Luca Pevere 兩人在米蘭的工藝學校就讀時相識。
Paulo 曾短暫任職於 Piero Lissoni 的工作室,之後多年與 Marc Sadler 共事,案件的委託對象包含 American Standard Europe 以及 Salvatore Ferragamo 等。這段時間里他學到相當多設計新思維,並懂得如何將設計性與市場的銷售可能共同提升。
兩人於2006年一起離開米蘭,回到兩人的家鄉 Udine 開設 LucidiPevere 工作室,作品遍及歐洲各大品牌。所設計的商品總類包括傢具,燈具,餐具,浴室用品等等。
設計師官網:http://www.lucidipevere.com/
16 Luca Nichetto
1976年義大利威尼斯出生的設計師 Luca Nichetto。於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of Venice 修習工業設計,1999年為 Salviati 設計玻璃產品而開始了設計生涯,隨後也在義大利燈具大廠 Foscarini 擔任研發和設計顧問的工作。
2006年創立了自己的設計公司 Nichetto&Partners,從事工業設計和設計顧問的服務。曾獲許多設計大獎的 Luca Nichetto,如 EDIDA 年度設計師、IF等,也在大學擔任講師的教育職。
Luca Nichetto 對於形式和功能的拿捏有著獨特的風格。家鄉高超玻璃工藝技術的傳統,深植在 Luca Nichetto 的設計中。如同當地玻璃工作坊的製作精隨,在於研發、直覺、持續的嘗試。研究的發想和過程,在 Luca Nichetto 的設計中也佔有很重要的比例。 將完整獨具的設計概念,准確的透過材質和生產技術的研發和使用,演繹產品獨一的個性和文化內涵。
設計師官網:www.lucanichetto.com
17 Harry Bertoia
義大利藝術家與傢具設計師 Harry Bertoia,他在1952年正值37歲時,為 Knoll 設計了舉世著名且具有專利權的 Diamond 椅子。這是一張美麗至極的傢具典範,外表有力且優美,並在上市推出之時獲得極大的成功。因為這張椅子,Bertoia 在現代設計史寫下一個注腳,並將工業用的金屬絲線,引進傢具設計的世界。
Bertoia 所有的作品,皆有高度精巧工藝的特徵 ,身為一個具有想像力的雕塑家,與具有發明力的設計師,Bertoia 的作品將形式與空間的關系,成功地加以連結。
設計師官網:www.harrybertoia.org
18 Enzo Mari
1932 年出生的義大利設計師 Enzo Mari,是當今最受敬重的設計師之一,設計界的重要良知。
國立米蘭藝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e di Brera)文學和藝術系畢業的 Enzo Mari,沒有接受過設計傳統的專業訓練。二十四歲時,在米蘭開了一間工作室,繼續鑽研他對於心理學、各種感知系統和設計方法的研究。
Enzo Mari 的設計都來自他對藝術和生命的好奇,每一件事物都值得停下腳步反復思量。設計不為創新而創新,而是要滿足最根本的需求而去創造。
Enzo Mari 曾說道自己的每一件做品都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去醞釀,對於成功生產的結果也會不斷的以反思性的眼光去重新評估和批判(常常懷疑自己那些熱銷的產品,還是有許多改進之處)。Enzo Mari 實事求是的特質,設計要從問題的最本質開始思考,堅持要設計出可以大量生產的美麗實用產品。
19 Cini Boeri
才華洋溢的 Cini Boeri 自米蘭理工大學畢業後,就在聲望極高的建築暨設計師 Gio Ponti 身邊工作。簡潔明亮、大塊狀、極富現代感的設計風格,為她贏得許多國際設計大獎。
她擅長於運用心理學,找出人們最終的需求,並結合工業設計,讓生活更簡便滿足。 喜好實驗不同材質的她,所設計的傢俱與燈飾,皆嘗試利用各種不同的材料組合,例如不規則形狀的泡綿組合,呈現不同的感官經驗。除了設計,她也在世界各地知名學院任教,包括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柏克萊大學、巴西聖保羅理工學院、里約熱內盧建築學院等,可謂是義大利設計史上重要的女性設計師之一。
20 Carlo Alessi
義大利出生的 Carlo Alessi,就讀工業設計,並於畢業後加入父親的鐵工坊 Alessi,推出許多經典的廚具如 八角 形水壺 Ottagonale、 最暢銷的茶與咖啡組 Bombé 等。1980年,Carlo Alessi 掌管公司經營權,開始力邀外界知名設計師跨刀設計,Alessandro Mendini、Ettore Sottsass、Richard Sapper、Achille Castiglioni 等。
最出名的可謂是 Richard Sapper 所設計有兩種汽笛音調的熱水壺,與 Michael Graves 所設計壺口站著一隻可愛藍色小鳥的熱水壺。Carlo Alessi 掌管 Alessi 至 2009 年逝世為止。
Alessi官網:www.alessi.com
21 Angelo Mangiarotti
Angelo Mangiarotti :「 快樂來自於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
出生於義大利的他,對於建築學界有重要的影響力。在米蘭讀完建築科系後,Angelo Mangiarotti 在美國做研究訪問兩年,結識了當時的建築大師 Frank Lloyd Wright、Walter Gropius、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與 Konrad Wachsmann 等人,對他的沖擊與影響深遠。
回到義大利後,他相繼在米蘭與東京設立建築事務所,完成許多公家機關的基礎建設案、商業或私人住宅案件、及雕刻藝品。另外,對於傢具及工業設計也多產的他,喜歡嘗試各種不同的材質,例如玻璃、塑料、金屬、陶瓷、水晶來做設計,作品充滿義大利的浪漫與感性,例如雕刻品般的玻璃花瓶、有機型態的手吹玻璃燈罩等。
設計師官網:www.studiomangiarotti.com
22 Andries Van Onck
荷蘭出生的 Andries Van Onck 在德國主修工業設計,畢業後則定居義大利,設立工作室。他的設計作品涵蓋廣大的領域,包括通訊設備、電子設備、廚具、餐具、傢具、消費品、機械工具、街燈、汽機車等。
Andries Van Onck 所設計的東西偏重機能與實用性,例如可收納的梯子、裝滑輪的收納箱等,許多為各國設計博物館之收藏。Andries Van Onck 也致力於學術研究,多次出書以及經營網站討論工業設計的理論與應用。
設計師官網:www.andriesvanonck.com
其他國家設計師風採集(請點以下鏈接):
18位日本工業設計師風采篇
......
更多國家設計師風採集正在收集中
「設計瘋語」:義大利颳起的是一種大膽無畏、勇敢向前的設計風。
終わる↑
若谷設計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設計師介紹圖文來自於Design A-Z官網:http://www.daz.com.tw/)
微信公共平台搜索: RuoguDesign
主編微信號: liluli10
新浪微博搜索: 若谷設計
長按二維碼 一鍵關注
↓「往期精彩」
『陸』 著名建築師是誰
戴帆(DAI FAN)創立了先鋒室內與建築設計事務所——共振設計集團與DESTROY建築事務所⌄共振設計集團與DESTROY建築事務所也是當代亞洲和中國知名度最高的頂級設計集團。曾榮獲環球設計大獎、亞洲設計大獎,在學術界和公眾中享有廣泛聲譽。
『柒』 世界前10的建築公司有哪些
一:創新建築師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創新建築師之一,也是備受爭議的建築師。Santiago Calatrava以橋梁結構設計與藝術建築聞名於世,他設計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徹斯特以及巴塞羅那的橋梁,也設計了里昂、里斯本、蘇黎世的火車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奧運會主場館。
二 追求內外協調統一:貝聿銘
貝聿銘,美籍華人,世界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他為我國設計了北京香山飯店、中國銀行總部大廈,香港的中國銀行大廈等。與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合作,為中國培養、培訓建築設計師,為推進中國建築現代化作出重要貢獻。
他設計的許多大型建築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於華盛頓市的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法國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大廈等作品為世界建築史留下經典傑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國銀行總部大廈是貝聿銘建築設汁生涯中的最後一項大型建築設計項目,耗時七年,大樓的—磚一木,—水—石皆凝聚著他的心血。該大廈樓內有園,似北京四合院,園內水池中自雲南石林采來的黑石分布有致,兩側竹叢相映成趣,在空間組織上將中國傳統設計手法運用得十分精到
三 瘋子建築大師:安東尼奧·高迪
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西班牙建築師,塑性建築流派的代表人物,屬於現代主義建築風格。高迪曾就學於巴塞羅那省立建築學校,畢業後初期作品近似華麗的維多利亞式,後採用歷史風格,屬哥特復興的主流。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託項目是完成巴塞羅那的神聖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設中),這是一座極有個性和感染力的建築物(高迪去世時僅完成一個耳堂和四個塔樓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羅公寓(又稱巴特羅之家),吉埃爾禮拜堂和古埃爾公園。
四 解構主義大師:扎哈。 哈蒂德
哈迪德是建築界的一個傳奇。有人說她是瘋子,有人說她是異端人物,當然還有人說她是特立獨行的建築大師。無論如何,哈迪德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解構主義大師」。哈迪德曾帶領她的團隊獲得了世界多個最頂尖的建築設計競賽殊榮:義大利米蘭一幢外形扭曲的寫字樓,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大學和會議大樓建築,中國廣州的歌劇院,德國斯特拉斯堡電車站,丹麥哥本哈根藝術博物館,美國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倫敦2012年奧運會水上運動中心,土耳其港市伊斯坦布爾和新加坡的城市建設主持權……2004年,哈迪德獲得了「建築界的奧斯卡獎」普立茲克建築獎,成為第一個獲得這個世界最高榮譽建築獎項的女性。
五 集藝術和智慧的天賦於一身: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生活工作在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在53歲時獲得了第18屆普雷茲克建築桂冠提名:赫雅基金主席傑·A·普雷茲克在宣布這一事實時,引用評獎團的描述說:「安藤的建築是空間和形工藝的組合……即適用又富有靈感,……縱觀其建築生涯根本不能預測其未來。」
六 現代建築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20世紀最著名的建築大師、城市規劃家和作家。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他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Ludwig Michael)、賴特(Frank Lloyd Wright)並稱為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
七 藝術建築大師:約翰•伍重( Jorn Utzon)
伍重出生於1918年出生於丹麥,曾經是一名優秀的水手。直到18歲,他還考慮去當一名海軍的軍官。1942年畢業於一個高等藝術專科學校。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逃往瑞典,在那裡的建築工作室當小職員。後來去了芬蘭,與阿爾瓦"阿爾托一起工作。在緊接著的十年時間里,他游歷了很多地方,中國,日本,墨西哥,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等。他去的最後這個地方成為影響他一生的主要因素。)
悉尼歌劇院的傳奇開始於1957年,38歲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建築師,只在丹麥有過一次實踐。他加入了一場匿名的競賽:一塊小土地上的歌劇院。他的方案在來自30多個國家的230位參賽者中被大賽評委選中,當時的媒體稱之為「用白瓷片覆蓋的三組貝殼形的混凝土拱頂」。這座建築規模龐大,包括了音樂會大廳、歌劇大廳、劇場、排演廳和眾多的展覽場地設施。建築面積8000平米。這座建築直到1973年才建成,歷經14年之久,耗資1.2億美元。它的結構設計有著前所未有的難度,其間經過無數設計師的設計,最後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進行修改削減而成,傑作才得以誕生。
八 人情化建築理論的倡導者: 阿爾瓦·阿爾托
阿爾托於1898年2月3日生在芬蘭的庫奧爾塔內小鎮(Kuortane),1921年畢業於赫爾辛基工業專科學校建築學專業。1923年起,先後在芬蘭的於韋斯屈萊市和土爾庫市開設建築事務所。 大約在1924年,他為學校設計了幾家咖啡館和學生中心,並為學生設計成套的寢室傢具,主要運用「新古典主義」的設計風格。同年,他與設計師阿諾.瑪賽奧(Aino Marsio)結婚,共同進行長達5年的木材彎曲實驗,而這項研究導致了阿爾瓦.阿爾托20世紀30年代革命性設計的產生。
九 大膽創新勇於突破: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
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於1937年9月14日出生於義大利熱那亞(Genoa)一個建築商世家,1964年,皮亞諾從米蘭科技大學獲得建築學學位,開始了他永久性的建築師職業生涯。他先是受雇於費城的路易斯·康工作室、倫敦的馬考斯基工作室,其後在熱那亞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那裡,他開始了一系列試驗性的設計:煉油廠、展覽館的陳列廳、多功能醫院等等。盡管皮亞諾深受多位建築大師作品的影響,但自出道之日起,他就特立獨行,決不墨守成規、拾人牙慧,並且始終偏愛開放式設計與自然光的效果
1971年,一個工程商建議皮亞諾與羅傑斯合作參加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國際競賽,他們最終贏得了這個競賽。活潑靚麗、五彩繽紛的通道,加上晶瑩透明、蜿蜒曲折的電梯,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認的標志性建築之一。自蓬皮杜項目之後,皮亞諾以他層層疊疊的建築圖紙營造了世界性的聲譽,日本、德國、義大利和法國都有他大膽的商業性和公共建設項目,他設計的博物館更是讓人望塵莫及
十 "高技派"的代表人物: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諾曼·福斯特,當今國際上最傑出的建築大師之一,被譽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屆普利策建築大獎得主。諾曼.福斯特特別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觸,強調要從過去的文化形態中吸取教訓,提倡那些適合人類生活形態需要的建築方式。 他認為建築應該給人一種強調的感覺,一種戲劇性的效果,給人帶來寧靜。
他於1935年在曼徹斯特出生,1961年自曼徹斯特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畢業後,獲得耶魯大學亨利獎學金而就讀於Jonathan Edwards學院,取得建築學碩士學位。1967年福斯特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至今其工程遍及全球,並獲得190餘項評獎,贏得50個國內及國際設計競賽。諾曼·福斯特因其建築方面的傑出成就,於1983年獲得皇家金質獎章,1990年被冊封為騎士,1997年被女皇列入傑出人士名冊,1999年獲終身貴族榮譽,並成為泰晤士河岸的領主
http://bbs.rexian.net.cn/thread-95330-1-1.html
『捌』 義大利著名建築
問題一:義大利著名建築有哪些? 維蘇威火山大爆發的龐貝古城、聞名於世的比薩斜塔、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薩、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古羅馬競技場……龐貝古城遺址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世界遺產之一。
羅馬斗獸場是羅馬時代最偉大的建築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圓形競技場。位於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羅馬城中奧勒利安城牆內。古城結構保存良好,為世界典範。
斗獸場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也是羅馬帝國的象徵。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斗獸場的外觀像一座龐大的碉堡,佔地20000平方米,圍牆周長527米,直徑188米,牆高57米,相當於一座19層現代樓房的高度,場內可10.7萬觀眾。像所有羅馬的建築一樣,其基本結構是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這是當年用斗獸、英競技、賽馬、戲劇和歌舞表演的場地。這座雄揣的建築堪稱建築的楷模。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偉建築。尼祿時代,這一凹地是尼祿金殿花園里的一個人工湖。
米蘭大教堂
雄踞在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亦稱聖母降生教堂,多莫大教堂,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據說手已經被盜)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大廳內供奉著十五世紀時米蘭大主教的遺體,頭部是白銀築就,軀體是主教真身。教堂屋頂有一小孔,正午時分,陽光正射在地板南北向的金屬條上,古人以此計時,稱為太陽鍾。教堂前的廣場建於1862年。中央是義大利王國第一個國王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的騎馬銅像,廣場右側黃色建築是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王宮,1778年建成,現在已辟為當代藝術博物館。
在米蘭大教堂廣場左側有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長廊,建於1865 -1877年長廊呈十字形,長196米,寬47米,高47米廊頂呈拱圓形,頂上裝有彩色玻璃棚。地面是用大理石鋪成的馬賽克圖案。巨大的拱形建築富麗堂皇,長廊內有裝潢考究的金銀首飾、時裝、禮品店、餐館,咖啡廳和書店。這里是米蘭市民的休閑中心,到處是休息的市民及觀光客,常年很熱鬧。穿過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長廊來到的斯卡拉廣場上有萊昂納多・達・芬奇的雕像。
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被譽為最浪漫的廣場,鴿子是這里最大的特色;
嘆息橋,嘆息橋連接的兩座建築物分別是法院和監獄;一般來講,進入監獄的人都不會活著出去的,而嘆息橋就成為了他們最後唯一可以看見陽光的地方,因此,囚犯們經過這里的時候都會不自禁地發出一聲嘆息,久而久之,這些嘆息就嘆成了「嘆息橋」了……
比薩
?為了紀念比薩城的守護神聖母瑪麗亞,1063年比薩人開始在城區東北角的廣場上建築具有所謂羅馬-比薩風格(Lomanesque - Pisa Style)的比薩大教堂(Duomo - the Kaccedral)。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諾(Bonanno Pisano)主持設計,另外還有一個圓形的洗 比薩斜塔禮堂和一個鍾塔,構成一組建築群,這也是義大利仿羅馬建築之典型。正如照片上所看到的:在這組建築群中,洗禮堂位於主教堂前面,與教堂在同一中軸線上,鍾塔在教堂的東南角,這兩個圓形建築在空間上的大小、矮高、遠近搭配得當,顯得與主教堂非常和諧。
教堂的外牆是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砌成,色彩莊重和諧......>>
問題二:義大利代表性建築有那哪些? 古羅馬斗獸場: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斗獸場(Colosseum)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羅馬斗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長約為188米,短軸長約為156米,圓周長約527米,圍牆高約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米蘭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Milan Cathedral),義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稱「杜莫主教堂」、多魔大教堂、朵摸教堂,位於義大利米蘭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規模居世界第二。米蘭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奧隆那河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名城,是義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它 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卡塞塔王宮
卡塞塔王宮是義大利著名建築師盧吉・范維特利為波旁王朝的查理王子建造的。於1752 年開始動工,到1774年建成。皇宮長247米,寬184米,高41米;共有五層,分為一千二百個房間,平面成田字形。除樓房外,皇宮還包括四個七十二米長、五十二米寬的庭院,宮門前是種滿冬青樹的大廣場。宮內的一千二百個廳室,布置非常講究、豪華。室內擺設許多藝術品,有金銀器皿、鍍金銅器、陶器、瓷器、大理石雕刻、絲織品,牆上飾有各種壁畫、油畫和掛毯,裝潢華美無比。宮中除寶座廳、寢宮、御書房等著名廳室外,還建有禮拜廳和宮廷劇院。
佛羅倫薩聖瑪麗亞百花大教堂
百花大教堂(The Duomo):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薩的地標,外觀以粉紅色、綠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現著女性優雅高貴的氣質,故又稱為「花的聖母寺」(Santa Maria del Fiore)。
百花大教堂是1296年由Arnorfo di Cambio負責建造的,中央巨大圓頂是由名建築家布魯內勒斯基 (Brunelleschi)所建造的第一座文藝復興式圓頂,共花了十四年的時間才完成,是文藝復興圓頂建築的楷模。米開朗基羅在計劃設計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時曾說過:「我可以蓋個比翡冷翠教堂圓頂更大的圓頂,但絕無法及上它的美。」
若想登上大教堂的屋頂,可從其右側內的禮拜堂左邊走廊進入,登上463級的階梯。教堂正面經兩次改建,教堂後博物館里(Museo del\'Opera del Duomo)收藏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品。
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義大利語: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英語:Leaning Tower of Pisa)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鍾樓,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鍾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174年),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
比薩斜塔從地基到塔頂高......>>
問題三:義大利的標志性建築物有哪些? 1 聖彼德大教堂 2 萬神殿 3比薩大教堂 4 許願池 5聖馬可大教堂 6 聖母百花大教堂 7 比薩斜塔 8 龐貝古城 9 圓形競技場 10 米蘭大教堂
問題四:米蘭的標志性建築有哪些? 米蘭的標志性建築有:米蘭大教堂、米蘭大廣場、聖西羅球場、斯卡拉大劇院。
米蘭大教堂(Milan Cathedral),義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稱「杜莫主教堂」、多魔大教堂、朵摸教堂,位於義大利米蘭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規模居世界第二。米蘭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奧隆那河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名城,是義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它 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米蘭大廣場(Duomo's square),由米蘭的第一位公爵(GaleazzoViscontiⅢ)於1386年開始興建,整個教堂都是以哥特式的建築方法來興建,中央是義大利王國第一個國王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的騎馬銅像。1778年建成,現在已辟為當代藝術博物館。
聖西羅球場(San Siro),是坐落於義大利米蘭的一座足球場,距米蘭市中心僅6公里。聖西羅是意甲歷史三巨海中的兩支球隊AC米蘭和國際米蘭的主場,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場之一。盡管體育場為了紀念30年代和40年代的著名義大利球員朱塞佩・梅阿查(Giuseppe Meazza),已經於1980年被正式命名為梅阿查球場,但還是有很多人稱其為聖西羅。
斯卡拉歌劇院位於義大利北部倫巴策的首府米蘭市。它是義大利歌劇的標志,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歌劇院之一。 1778年在斯卡拉聖母堂的舊址上建成,1943年遭空襲被破壞,現在的建築是1946年重建的。 200 多年來,斯卡拉歌劇院為世界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里一年四季都要演出第一流的節目,包括歌劇、芭蕾舞、音樂會等等。許多義大利音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音樂家都與這座歌劇院的名字相關聯,因此它被西方許多音樂家和歌舞演員視為歌劇聖地,以能在此獻藝為榮,故斯卡拉歌劇院有「歌劇之麥加」的稱號。
問題五:義大利的主要建築 羅馬
斗獸場 義大利的象徵
羅馬內的 梵蒂岡,全世界最小的國家,但是裡面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是教皇居住的地方。
阿西西小鎮
聖方濟各教堂,san Francesco,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基督教聖人,美國舊金山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後來不知道為啥被翻譯成了舊金山,最早是翻譯成三番市的,也就是san francesco名字英語化之後的漢字音譯)
佛羅倫薩
uffizi博物館,義大利最著名的藝術品差不多都在裡面
聖母百花大教堂,世界上最有名的教堂之一
比薩
斜塔,義大利的另一象徵。
北方東部
威尼斯
聖馬可教堂、廣場
維羅納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鄉(人造景觀,歷史上並沒有這兩個人)有朱麗葉的故居(假的)和朱麗葉的墳墓(也是假的)但是依然充滿著浪漫的氣息。
維羅納大劇院,維羅納城除了羅密歐朱麗葉之外的另一大象徵
北方中部米蘭
米蘭主教堂(Duomo)
北方西部
都靈
埃及博物館,世界上第二大的關於埃及的博物館(第一大的在埃及,非洲)
電影博物館
熱那亞
我住在這個城市,並且學旅遊專業,所以對這個城市介紹稍微多一點,雖然並沒那麼出名
哥倫布故居,發現新大陸的那個哥倫布的故居
多利亞元帥的別墅,多利亞元帥,大航海時代中,全歐洲最強大的海軍的元帥,連歐洲低地五國、德國、西班牙、兩西西里、拿波里等國共同的君主――卡爾五世,都要請求他的支援一起對抗土耳其海盜巴巴羅薩
熱那亞歐洲第二大的水族館
公爵府
聖洛倫佐教堂
問題六:義大利有哪些著名建築 義大利著名建築 1.羅馬競技場。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這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偉建築。尼祿時代,這一凹地是尼祿金殿花園里的一個人工湖。競技場的工程由維斯帕西亞諾皇帝於公元72年至75年開工興建,由蒂托皇帝於公元80年完工。傳統說法是,建造這座建築物使用了四萬奴隸,這是蒂托皇帝在摧毀耶路撒冷後於公元70年帶回羅馬的十萬俘虜中的一部分。羅馬圓形競技場自從誕生的那天就是,到今天仍然是羅馬的象徵。即使今天,站在大圓形競技場的遺跡上,似乎仍然可以聽到兩千年前瘋狂的觀眾地動山搖般的吶喊。這座公元前80年建成的雄偉的競技場堪稱公共建築的楷模。在這里可以見到古羅馬建築最基本結構和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當時的建築就是依這種高水平的結構形式,使內部空間得以解放。競技場設計了寬敞的階梯和走廊,並設計了八十個拱門,在每一個拱門的入口處都有標有數字,方便讓觀眾很快的找到自己的座位,可以讓五萬人於十分鍾內進入劇場內坐定。這樣的設計即使在今天也算是很進步的。競技場的功能性設計也非常合理,角鬥士從何處出入,在哪裡休息,猛獸關在哪裡,死傷者從何處抬出,都有清晰的分布。直到公元608年,競技場一直用於角斗和斗獸,中世紀時改成一個城堡。此後部分被毀,成了挖取建築材料用以建造教堂和宮殿的場地。這樣破壞一直持續了好幾個世紀,到了十九世紀才被制止,並開始進行修復
問題七:義大利是什麼建築風格 羅馬 Roma
斗獸場 Colosseo
萬神殿 Pantheon
特萊維噴泉 Fontana di Trevi
君士坦丁拱門 Arco di Costantino
古羅馬廣場 Foro Romano
四河噴泉 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聖天使堡 Castello Sant『Angelo
佛羅倫薩 Firenze
聖母百花大教堂 S .Maria del Fiore
烏菲奇美術館 Galleria degli Uffizi(文藝復興時期很多大師的畫都在裡面)
皮提宮 Palazzo Pitti
但丁故居 Casa di Dante
威尼斯 Venezia
聖馬可廣場 Piazza San Marco
嘆息橋 Ponte dei Sospiri
大運河 C *** Grande
鍾樓 panile
總督宮 Palazzo Ducale
米蘭 Milano
米蘭大教堂 Duomo
聖母感恩大教堂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原畫在這里)
斯卡拉歌劇院 Teatro alla Scala
維羅納 Verona
朱麗葉故居 Casa di Giulietta
古城堡 Caste luecchio
那不勒斯 Napoli
王宮 Palazzo Reale
新城堡 Castel Nuovo
聖卡洛歌劇院 Teatro di san Carlo
龐貝古城 Pompei
比薩斜塔 Torre Pendente
應該差不多就這些~其實還有一些古建築很重要,但是不太著名~希望對你有幫助~Good luck~
問題八:義大利最有名的建築物有哪些? 南方以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為主,世界級著名的建築很少了,這里不做介紹。
中部
羅馬
斗獸場 義大利的象徵
羅馬內的 梵蒂岡,全世界最小的國家,但是裡面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是教皇居住的地方。
阿西西小鎮
聖方濟各教堂,san Francesco,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基督教聖人,美國舊金山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後來不知道為啥被翻譯成了舊金山,最早是翻譯成三番市的,也就是san francesco名字英語化之後的漢字音譯)
佛羅倫薩
uffizi博物館,義大利最著名的藝術品差不多都在裡面
聖母百花大教堂,世界上最有名的教堂之一
比薩
斜塔,義大利的另一象徵。
北方東部
威尼斯
聖馬可教堂、廣場
維羅納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鄉(人造景觀,歷史上並沒有這兩個人)有朱麗葉的故居(假的)和朱麗葉的墳墓(也是假的)但是依然充滿著浪漫的氣息。
維羅納大劇院,維羅納城除了羅密歐朱麗葉之外的另一大象徵
北方中部
米蘭
米蘭主教堂(Duomo)
北方西部
都靈
埃及博物館,世界上第二大的關於埃及的博物館(第一大的在埃及,非洲)
電影博物館
熱那亞
我住在這個城市,並且學旅遊專業,所以對這個城市介紹稍微多一點,雖然並沒那麼出名
哥倫布故居,發現新大陸的那個哥倫布的故居
多利亞元帥的別墅,多利亞元帥,大航海時代中,全歐洲最強大的海軍的元帥,連歐洲低地五國、德國、西班牙、兩西西里、拿波里等國共同的君主――卡爾五世,都要請求他的支援一起對抗土耳其海盜巴巴羅薩
熱那亞歐洲第二大的水族館
公爵府
聖洛倫佐教堂
問題九:歐洲中世紀著名建築有那些?? 1 羅馬尼亞德古拉堡
位於羅馬尼亞中西部,又叫布朗城堡。1377年始建,1382年建成。整個城堡儼然一個嚴密的戰斗堡壘。稱堡中最有特色的是他的四個角樓,這些角樓或儲存火葯或裝了活動地板,專門為想圍攻城堡的敵人潑熱水設計。4個角樓間有走廊相連,走廊外牆上有射擊孔。如今的德古拉堡已成為一座歷史,藝術博物館。
2 蘇格蘭格拉米斯古堡
蘇格蘭鬧鬼最凶的城堡,位於蘇格蘭的格拉米。1372年修建。兼容法國與蘇格蘭的建築風格,諾曼底式的角樓將古典的蘇格蘭塔樓合圍。城堡外有絢爛的義大利花園和荷蘭花園,治理精美。
3 愛丁古堡
愛丁堡城堡是愛丁堡甚至於蘇格蘭的精神象徵,於1571年修建。聳立在死火山岩頂上,居高俯視愛丁堡市區,每年八月在此舉辦的軍樂隊分列式(Military Tattoo),更將愛丁堡城堡庄嚴雄偉的氣氛表露無遺。
『玖』 丹尼爾·利伯斯金:世貿中心的建築師
丹尼爾利伯斯金德,一位精力充沛的美國建築師,在2月初被選為世界貿易中心遺址設計 *** 書的最終入圍者,直到1989年才在學術界為人所知。那一年,他被選中建造他現在最著名的作品柏林猶太博物館。他42歲,教了16年建築學,但利伯斯金德從未真正建造過一座建築。他甚至不確定能不能建造這個。為該項目提供資金的柏林參議院對其計劃非常不確定,一位緊張而悲觀的Libeskind將所有關於該項目的討論描述為「只是一個謠言」,
相關內容9/11造成的
經過多次拖延後,該建築終於在1999年竣工,但仍然沒有作為博物館開放。關於它的用途有爭論。它應該作為大屠殺紀念館、猶太藝術畫廊還是歷史目錄?當政客們爭論不休時,50萬遊客參觀了這座空曠的建築,有關丹尼爾·利伯斯金的奇妙創作的消息傳開了。2001年9月,猶太博物館開館時,這座5英尺4英寸的利伯斯金被認為是建築的巨人之一。當評論家對過去十年最令人興奮的建築創新進行排名時,他們把利伯斯金博物館和法蘭克蓋里位於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放在一起。現在,對當代建築的任何研究都離不開對利伯斯金和他將意義轉化為結構的驚人能力的論述。《紐約客》建築評論家保羅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最近寫道:「Libes kind最偉大的禮物,是將簡單的、記憶性的概念和抽象的建築理念交織在一起,沒有人能做得更好。」
代表所有的榮譽,Libeskind,現在56歲,沒有要顯示的建築物的長列表。除了柏林的猶太博物館外,他只褶皺了兩個:德國奧斯納布呂克(Osnabrück)的費利克斯努斯鮑姆博物館(Felixnus *** aumuseum)於1998年在猶太博物館之前完工,英國曼徹斯特(Manchester)的北方帝國博物館(ImperialWarMuseum)於去年7月開幕。但是他在柏林的辦公室里項目不斷增加,他現在有十幾件作品正在進行中,其中包括他在北美的第一棟建築:丹佛藝術博物館的一個壯觀的增建,舊金山的一個猶太人博物館將建在一個廢棄的發電站內,以及安大略皇家博物館連鎖棱鏡的擴建在多倫多。所有這些都將在未來五年內完成。
就像加州的蓋里一樣,Libeskind通常在建築書籍中被描述為「解構主義者」——一個建築師,他將建築的基本矩形,在繪圖板上分解,然後以不同的方式重新組裝。但利伯斯金德說,他從不太喜歡這個標簽。他說:「我的工作既涉及建築,也涉及前期建設。「這是關於建築之前的一切,關於遺址的所有歷史。」在一種建築煉金術中,利伯斯金德收集有關項目的社會和歷史背景的想法,融入自己的思想,並將其全部轉化為一個物理結構。他去年告訴我,建築「是一門文化學科。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這是一門根植於歷史和傳統的人文學科,這些歷史和傳統必須成為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他的建築似乎總是在講述一個故事。例如,他為費利克斯努斯鮑姆博物館(FelixNus *** aumMuseum)設計了異常狹窄的畫廊,以便參觀者看到這些畫作的方式與二戰期間遇害的德國猶太藝術家努斯鮑姆本人在狹小的地下室中繪畫時看到的方式相同,努斯鮑姆本人在地下室里躲避納粹。位於舊金山的Libeskind猶太博物館預計於2005年落成,其外形是以希伯來語單詞chai life的櫻肢兩個字母為基礎的。對於雙子塔項目,他提議碧寬在營救地點建一座紀念碑工人們聚集在一起共同應對這場災難。在柏林的猶太博物館里,每一個細節都訴說著猶太文化和德國文化之間的深層聯系:例如,在立面上劃出的窗戶,都遵循著猶太人和居住在遺址周圍的非猶太人家庭之間的想像線。1999年,蓋里在接受《大都會雜志》采訪時說:「利伯斯金德用一棟建築表達了一種情感,這是最難做到的事情。」
利伯斯金德的作品非常戲劇化,事實上,他的好朋友、大阪國立大學建築教授傑弗里·基普尼斯(Jeffrey Kipnis)擔心架構師可能會嘗試模仿Libeskind。基普尼斯說:「我不確定我是否希望所有的建築都如此戲劇化、歌劇化。」。「建築界只有一個丹尼爾。我很高興有丹尼爾,也很高興沒有其他人。
毫不奇怪,考慮到他建築中體現的復雜思想,Libeskind在許多主題中都讀得很深。在論文、講座和建築提案中,他引用了奧地利前衛的波瑟·阿諾德·勛伯脊慧世格、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愛爾蘭小說家詹姆斯·喬伊斯等。在世界貿易中心項目中,他閱讀了赫爾曼·梅爾維爾和沃爾特·惠特曼的著作,研究了《獨立宣言》。這些參考資料,以及他對讀者的熟悉程度,使利伯斯金的一些作品變得難以理解。
,但所有對恐嚇的恐懼在遇到這個像小學生一樣開朗友好的人時都消失了。當我們最近在紐約市一輛租來的汽車後面聊天時,他的黑色襯衫和毛衣以及灰白的短發使司機想起了某個演員。「他看起來像約翰·特拉沃爾塔,」司機在前排對利伯斯金的妻子尼娜說。「那可能是你說過的最好聽的話之一,」她回答說。利伯斯金靦腆地笑了笑,向司機表示感謝。
他的柏林工作室和他一樣朴實無華。這里住著大約40名建築師和學生,是一個擁擠而繁忙的作坊,作坊里貼滿了草圖,在19世紀的一座前工廠建築的二樓擺滿了建築模型。「自從我開始工作以來,」Libeskind說,「我就討厭傳統的、原始的建築辦公室。」
對Libeskind的采訪更像是一次談話,他的幽默和調皮的微笑很有感染力,以至於你忍不住喜歡他,想被他喜歡。他的話滔滔不絕,他熱切的神情與年輕的熱情相配。談到他的多語種孩子,25歲的列夫·雅各布,22歲的諾姆和13歲的瑞秋,利伯斯金用他慣常的滔滔不絕的話說:「他們一直用英語和我們說話。當兄弟倆談論生活和女孩時,他們會說義大利語。當他問起我的工作和背景,當他發現我的父親和他一樣,出生在波蘭東部時,他很興奮。「這是真的嗎?」他問。「太棒了!
丹尼爾·利伯斯金德1946年5月12日出生於波蘭洛茲。他的父母都是波蘭猶太人,1943年在蘇維埃亞洲相識並結婚。1939年紅軍入侵波蘭時,兩人都被蘇聯官員逮捕,並在蘇聯的監獄集中營中度過了部分戰爭時期。戰後,他們搬到了他父親的家鄉洛茲。他們在那裡得知,他們的家庭有85名成員,包括他們的大多數兄弟姐妹,死於納粹手中。利伯斯金德和他的家人,包括他的姐姐安妮特,在1957年移民到特拉維夫,然後在1959年移民到紐約市。
如果他的童年有點不同,利伯斯金德很可能是一個鋼琴家而不是一個建築師。「我的父母,」他說,「不敢帶鋼琴穿過我們在洛茲的公寓樓的院子。」. 我從沒想過我不做建築。但我並不是真的在建。
紐約建築師傑西·雷瑟回憶說,當他從庫珀聯盟畢業時,已故的建築系主任、利伯斯金的導師約翰·海杜克告訴他,他可以繼續上哈佛、耶魯或克蘭布魯克。在哈佛或耶魯,他肯定會獲得很高的學位。但如果他選擇了克蘭布魯克,他將面臨挑戰。「丹尼爾每天都會給你一個論點,」赫杜克告訴雷瑟,「但你會用一些不同的東西來解決這個問題。」
雷瑟被認為是當今最具冒險精神的年輕建築師之一,他與利伯斯金一起學習了三年。(Reiser是聯合建築師事務所(United Architects)團隊的一員,該團隊還提出了一個世界貿易中心(WorldTradeCenter)的選址方案, *** 稱之為「引人入勝、戲劇化和相當務實」。)Reiser說:「他太棒了。」。「他會在房間里開始一段獨白,然後我們會進行一次可以連續六個小時的討論。他只是一個網路全書式的人,「利伯斯金德並沒有試圖迫使他的學生按照他可能的方式設計建築。相反,Reiser說,「他最重要的教誨是灌輸一定的智力獨立感。」
在這些年裡,Libeskind繪制了一系列草圖,這些草圖模糊地與建築師創建的計劃相關。但利伯斯金德的畫不能用來建造任何東西;它們看起來更像是一堆木棍的草圖,以及被摧毀建築的平面圖。利伯斯金德說,除其他外,關於「探索空間」。其中一些作品,他稱之為「微美加」的鉛筆畫和他稱之為「室內作品」的水墨素描,非常珍貴,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在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藝術中心和紐約的現代藝術。
1985年,一個游盪的Libeskind離開了密歇根州的克蘭布魯克學院,在義大利米蘭建立了一所名為「Intermundium建築」的學校,他是一次12或15名學生的唯一導師。「我沒有學位,」他說。「該研究所是作為傳統學校或辦公室傳統工作方式的替代而成立的。這就是「intermundium」這個詞的意思,我在(19世紀詩人塞繆爾·泰勒的作品)科爾里奇(Coleridge)中發現了這個詞。該學派處於兩個世界之間,既不是實踐的世界,也不是學術的世界。1987年他在柏林的一次畫展促使市政官員派他去那裡設計一個住宅項目。這個項目很快就被放棄了,但是他在柏林的聯系鼓勵他在提交申請後進入更重要的猶太博物館
,利伯斯金德給他的朋友基普尼斯打電話說,他已經放棄了任何獲勝的希望,但相信他的提議「肯定會對陪審團產生影響」。42歲時,他贏得了他的第一個主要建築任務。「我真的認為他和任何人一樣驚訝,」基普尼斯說,「當時,利伯斯金剛剛接受了洛杉磯蓋蒂中心高級學者的任命。當建築師和他的妻子在德國領獎時,他們一家的財產被一艘貨輪從義大利運往加利福尼亞。兩人正穿過一條繁忙的柏林街道,這時他的妻子告誡他:「利伯斯金德,如果你想建造這座大樓,我們必須呆在這里。」一家人搬到了柏林。利伯斯金德曾經喜歡教書而不喜歡建築,後來用基普尼斯的話說,他成了「一個完美的 *** 建築師」。在大約15年的時間里,他為目前正在進行的十幾個項目贏得了任務。除了北美的作品,他們還包括不來梅的一個音樂廳,瓜達拉哈拉的一個大學建築,一個大學一塊彎曲的地球表面。這座建築包括內部的地板,從最高點向下彎曲6英尺,在利伯斯金的想像中,這就是北極。水碎片,一個凹形的塊體,暗示著波浪的低谷,裡面住著一家餐館,它凝視著曼徹斯特船運河。空氣碎片是一個184英尺高,傾斜,鋁覆蓋的結構,具有一個觀景平台。
博物館,倫敦帝國軍事博物館的一個分支,展示戰爭機器,如鷂式噴氣式飛機和T-34俄羅斯坦克,與視覺和聲音顯示,壓倒感官,同時敘述戰爭骯臟。但利伯斯金德的設計也講述了一個可怕的故事,從令人不安的碎片形狀,到穿過彎曲的地板造成的迷失方向。博物館熱情的館長吉姆·福雷斯特說:「博物館的全部信息都在建築本身。」。「原則是戰爭塑造生命。戰爭和沖突粉碎了世界;通常碎片可以再次聚集在一起,但以不同的方式。
Libeskind為倫敦著名的維多利亞和艾伯塔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增建的設計,以裝飾藝術聞名,但沒有受到熱烈歡迎。這個項目在1996年贏得了博物館理事們的一致同意,但卻引起了一些批評人士的憤怒 *** 。英國《泰晤士報》前編輯威廉·里斯·莫格(William Rees Mogg)譴責了這座被稱為「螺旋」的建築,作為「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尤其是整個文明的一場災難。」里斯·莫格和其他評論家堅持認為,利伯斯金的設計根本不符合目前構成博物館的維多利亞式建築。
實際上,利伯斯金所謂的螺旋形一點也不像螺旋形。相反,他設想了一系列上升的立方體,全部覆蓋著瓷磚和玻璃,它們結合在一起,通過六個通道通往相鄰博物館建築的所有樓層。螺旋線將作為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的第二個入口,並將收藏現在分散在舊建築中的當代裝飾藝術。
螺旋線的捍衛者和反對者一樣堅定,利伯斯金德的設計也獲得了倫敦所有規劃和藝術委員會的批准。但博物館必須拿出1.21億美元用於這個項目,利伯斯金希望這個項目能在2006年完成。博物館館長馬克·瓊斯似乎對籌集資金很有信心。「螺旋形建築是一座傑出天才的建築,」他說。「我仔細選擇這些詞。我認為不建造它將是一種恥辱。
Libeskind為世貿中心網站設計的作品迄今為止還沒有受到這樣的爭議。他的工作室是紐約下曼哈頓開發公司挑選的七個建築師團隊之一,他們將提交2001年9月11日恐怖襲擊現場的設計。當這些提議在12月公布時,Libeskind的評論如潮。
「如果你在尋找奇跡,」 *** 建築評論家Herbert Muschamp寫道,「這就是你能找到的地方。」 *** 建築評論家Benjamin Forgey,宣布Libes kind的設計是他最喜歡的:「他的每一個令人驚訝的視覺拼圖似乎都與網站的艱難含義有某種聯系。」紐約客的Paul Goldberger稱這個設計「聰明而強大。」
在2月4日,利伯斯金德的計劃與紐約建築師拉斐爾維尼奧爾和弗雷德里克施瓦茨領導的Think團隊一起被選為 *** 書的最終入圍者。《泰晤士報》的馬斯尚曾在一月份認可了智囊團的設計,稱之為「天才之作」。最終的決定將在二月底做出。
Libeskind說,他的設計試圖解決兩個矛盾的觀點。他說,他想把這個地方標記為「一個哀悼的地方,一個悲傷的地方,在那裡有那麼多人被謀殺和死亡。」同時,他覺得這個設計應該是「外向、前瞻、樂觀的東西,令人興奮的。
他的提議將使世貿中心和雙塔的基礎暴露出來,就像他所說的「聖地」。一條高架的走道將包圍70英尺深的洞。Libeskind還將創建兩個公共空間作為紀念:一個是「英雄公園」,紀念在那裡死去的2500多人,另一個是一個不尋常的戶外空間,叫做「光楔」。為了創建光楔,Libeskind將在綜合區東側配置建築,以便在每年的9月11日,沒有從早上8點46分,第一架飛機撞擊的那一刻到早上10點28分,第二座塔樓倒塌的那一刻,陰影會落在這片區域上。
利伯斯金創作的主要建築將是一座比雙塔更高的薄塔,事實上,它將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建築。「那是什麼意思?利伯斯金德說。「總有一天你會有最高的大樓,但下一天你會發現有人建了更高的。所以我選擇了一個有意義的高度。這座塔將有70層的辦公室、商店和咖啡館,但它的尖頂也許再高30層就可以建花園。塔樓將矗立在一棟70層的辦公樓旁邊,並通過走道與之相連。
Libeskind稱這座標志性建築為「世界花園」。「為什麼是花園?」?」他在提案中問道。「因為花園是對生命的永恆肯定。」對利伯斯金德來說,當他在飽受戰爭蹂躪的波蘭度過童年後乘船抵達時,紐約的天際線在他13歲的眼前升起,塔樓從世貿中心的恐怖中凱旋而起。他說,尖頂將是「對紐約天空的肯定,對危險面前活力的肯定,對悲劇後生命的肯定。」他說,尖頂將顯示「生命的勝利」
『拾』 世界十大建築設計事務所指哪十大
1、全球十大建築設計事務所之: DESTROY建築設計事務所(紐約·北京)
DESTROY建築事務所是一家全球性頂級設計、建築、工程和規劃建築設計集團。通過遍布全球的辦公室和頂級建築設計團隊,DESTROY建築事務所為世界各地客戶提供創新而卓越的引領時代潮流的設計方案,項目類型跨越了從大型城市公共空間、混合功能綜合體、超高層建築綜合體到度假居住、辦公展覽、教育科研等相關的規劃、建築、景觀設計。
作品
SOM的早期作品受密斯·凡-德·羅的影響很大,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情況有所改變,但其作品仍然保持干凈利索、簡潔新穎的特點,結構體系則更為多樣化,外部輪廓增加了變化。SOM在高層和超高層建築設計方面的成就得到了公認。SOM的著名建築師G.邦沙夫特設計的紐約利華公司辦公大廈(Lever House,195l~1952年建,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牆高層建築)是當時新型辦公樓的代表。
SOM在60年代設計的辦公樓大都是直上直下、不加裝飾的各式高層框架,如60層的紐約大通曼哈頓銀行、52層的休斯敦貝殼廣場大廈、紐約美國鋼鐵公司等;而晚些時候芝加哥的100層約翰·漢考克大廈(1970年)和110層西爾斯大廈(1974年)都是非常別致的超高層建築。
約翰·漢考克大廈上小下大,斜撐外露,屋頂豎有高106m的兩層電視塔;每平方米耗鋼量為145kg,相當於一般傳統框架結構40~50層塔式建築的用鋼量。SOM的其他著名作品很多,如比利時布魯塞爾朗伯特銀行、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新國際機場以及美國許多大學校園和一些工廠實驗室等。
SOM的體系包括了項目構思、規劃、設計、結構計算等一系列工作。項目類型從城市綜合功能、商業、酒店、住宅、政府及機構到文化、教育、醫療健康與科學以及交通、航空等各個領域。SOM因在美國設計並建造了諸多的知名摩天大樓而受到尊敬。自成立以來,SOM已經在世界上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完成1萬多個工程項目。
1961年,由美國建築師學會(AIA)頒發的公司獎是SOM歷史上首次獲獎,這是AIA頒發給設計事務所的最高獎項。而且,SOM是唯一一個兩次獲得該項殊榮的公司:1996年再次獲獎。
SOM始終致力於全球化的發展方向。公司已經在世界上包括亞洲、歐洲、南美洲、拉丁美洲和中東在內的幾乎所有區域內完成了諸多的工程。
近期,SOM~]MqNq在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智利、法國、義大利、英國、荷蘭、中國香港、中國台灣、中國大陸、韓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以色列、約旦、科威特、巴林、黎巴嫩和埃及等國家和地區完成了工程項目。目前,SOM在芝加哥、紐約、舊金山、華盛頓特區、洛杉磯、倫敦、香港和上海設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