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世紀的時候去哪個國家侵略義大利最嚴重.
威脅過以義大利為統治中心的政權先後有
位於今天保加利亞的色雷斯的斯巴達克斯
位於今天突尼西亞的迦太基帝國的漢尼拔
位於今天匈牙利的有部分血統存留於該國的匈奴王阿提拉,匈奴帝國
來自於德國境內的日耳曼人,東哥特人和倫巴第人,東哥特王國倫巴第王國
來自比利時境內的日耳曼法蘭克人,法蘭克-查理曼帝國
德國的多個皇帝都入侵義大利北部城市聯盟以及羅馬城,甚至南端
二戰後期德國軍事管制北半個亞平寧半島
啊啦啵帝國對義大利南部島嶼的入侵
來自北歐丹麥的諾曼人對半島南部的佔領和立國
法國入侵義大利15世紀的義大利戰爭,法國佔領薩伏依,尼斯等,拿破崙全占等
西班牙據有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島,撒丁島等
奧地利佔領威尼斯和托斯卡納佛羅倫薩等
瑞士侵佔義大利米蘭公國北方等
英美二戰晚期逐步軍事管制整個半島
日耳曼的入侵
和德國發生沖突的有
法國,在於兩國立國之初都想恢復前查理曼帝國的一統
義大利教皇國,在於教皇權力和皇帝權力的角逐,今天是梵蒂岡國
丹麥,德國希望使他稱臣並曾把它分為三部分,後來丹麥強大三十年戰爭入侵德國但最終被擊敗,宣布不再干涉德國內政
瑞典,1618-1648德國三十年戰爭入侵德國後據有德國的博美拉尼亞海岸
波蘭,經常遭到德國和德國的騎士團的入侵
捷克,因為幫助國德國皇帝征討米蘭公國爾成為王國後來發生兩次把皇帝特使扔出窗外事件爾遭到德國十字軍入侵
荷蘭,被哈布斯堡家族主導的德國攻伐
西班牙,德皇查理六世曾想身兼德國和西班牙兩國但被西人民及軍隊所拒
俄國,七年戰爭中普魯士的敗北
土耳其,兩次圍攻德國首都維也納
立陶宛,對抗德國的騎士團
以及一戰二戰等等
2. 曾經有哪個國家侵佔過義大利
這個問題比較龐大,從羅馬帝國算起,就和北方的蠻族和東方的國家發生沖突,主要是侵略,羅馬帝國後期遭到了哥特人的侵擾,和匈奴人發生過戰爭。羅馬帝國滅亡後,東羅馬帝國這里就不說了,隨後歐洲進入了中世紀,義大利分裂為許多小的王國,例如威尼斯、佛羅倫薩等,19世紀遭遇法國入侵,在拿破崙失敗後開始了統一的道路,知道墨索里尼掌權後,入侵過衣索比亞和希臘,43年盟軍登陸義大利,義大利退出戰爭
羅馬帝國分解的原因?是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的原因么?直接原因就是395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去世,把帝國分給了兩個兒子
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根本是因為羅馬的奴隸制度,在前期靠戰爭俘獲的大量奴隸維持的經濟生產,在後期無法通過戰爭大批獲得奴隸之後,生產力不足,而為奴隸分地,除保留一部分生活所需外全部上繳,使其組建家庭,提高生產積極性,這就從根本上瓦解了奴隸制的根基,而奴隸制度也無法提高奴隸的生產積極性,通過外力,即蠻族的不斷騷擾,國家需要大量的軍費開支,而貴族等不用納稅,而加緊剝削奴隸,使得奴隸起義經常發生,又不得不派兵鎮壓,形成了惡性循環,財政緊張,無法應付戰爭,軍事的失利導致了國家的滅亡
軍事上,在羅馬帝國後期,領土已經擴張到極限,以佔領土地俘虜奴隸並將其分給軍人這種能激勵人去戰斗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帝國領土穩定後,主要就是在邊境防止滿足侵略,這種沒有分得土地的好處的職業已經沒有吸引力了,長期奢華的生活使人們喪失鬥志,因此招攬了大批雇傭兵,這就導致了軍事實力的沒落
德國是從德意志王國開始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隨後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後期地方勢力強盛,形成割據,19世紀被拿破崙佔領,在拿破崙失敗後,其中兩個最大的王國普魯士和奧地利,都與丹麥發生過戰爭,隨後普魯士與奧地利,普魯士與法國,也發生過戰爭,在普魯士統一德國後,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協約國對抗,戰敗後成立魏瑪共和國,希特勒上台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同盟國對抗
3. 腓特烈一世為什麼被稱為六次征討義大利的「紅鬍子」
六次征討義大利的「紅鬍子」
腓特烈的父親是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士瓦本公爵康拉德三世,他的母親是韋爾夫家族的成員。在這個時代,德意志王侯中以霍亨斯陶芬和韋爾夫家族的勢力最為強大,融合了兩家血統的腓特烈於1152年3月,當選為德意志國王。
為了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於1153年以拯救者的身份進入羅馬城,幫助教皇鎮壓農民起義。新任教皇哈德良四世在為腓特烈加冕時,堅持要腓特烈按照慣例為教皇牽馬、扶鐙,這激怒了腓特烈,結果使慶典會場變成了戰場,近千人被殺。但不管過程如何殘忍,腓特烈已通過加冕獲得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此後,腓特烈開始致力於控制義大利各城邦。1154年,腓特烈曾召開隆卡利亞會議,重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對義大利擁有主權,包括任命官員、徵收稅收等權力。但腓特烈每年從義大利掠取了大量財富,引起了北義大利城邦的不滿,他們組織起以米蘭為首的反德皇的城邦集團。
於是,紅鬍子腓特烈於1158年和1160年兩次進軍義大利,迫使北義大利城邦同盟屈服,但後一次進行得異常艱苦,新任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加入到他的敵對陣營,宣布將他革出教門。經過兩年的圍攻,腓特烈拿下了米蘭,無情地摧毀了米蘭城,並宣布亞歷山大三世為偽教皇。
1167年,義大利各主要城邦組成「倫巴第同盟」反對腓特烈,並取得了教皇和拜占廷帝國的支持。同年,腓特烈發動第四次義大利戰役,他攻佔羅馬,第二次加冕為皇帝。但北義大利城邦市民奮起反抗,加上瘟疫流行,腓特烈在義大利第一次慘遭敗績。
心有不甘的腓特烈於1174年第五次入侵義大利,1176年,雙方會戰於米蘭附近的林加諾,這是中世紀有名的戰役之一。腓特烈大軍被予以毀滅性的打擊,本人也身受重傷,不得不投降。
1186年,腓特烈卷土重來,第六次南下義大利,取得了另一種形式的勝利。這一次,他到米蘭為他的兒子與西西里王國女繼承人康斯坦絲舉行婚禮,並讓新任教皇烏爾班三世為新婚夫婦加冕為義大利國王和王後,實際上為他的後繼者控制義大利埋下了伏筆。
在德意志內部,1174年,由於獅子亨利拒絕參加對義大利的軍事行動,腓特烈一世向亨利進攻並將之打敗。亨利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剝奪,並被迫流亡英國。
1189年,當穆斯林英雄薩拉丁攻陷基督徒手中的耶路撒冷時,他號召歐洲國家進行十字軍東征,並以67歲高齡親自率軍遠征,使他第一次成為全歐洲人眼中的英雄。但當他在征途中渡過一條叫薩勒夫的小河時溺水身亡。
腓特烈被稱作戰神,一生痴迷於戰爭,他的精神被德國軍國主義繼承發揚。
4. 神聖羅馬帝國的興起與衰落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德語: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 拉丁語: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帝國。早期為統一的國家,中世紀後演變為一些承薯螞認皇帝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聯合體。其歷史可追溯至羅馬帝國。
955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勒赫菲爾德數嫌埋戰役中擊敗馬扎爾人,收復各邊區。962年,奧托加冕為皇帝,建立神聖羅馬帝國。今奧者悉地利地區自此歸屬神聖羅馬帝國,直到其於1806年崩潰。
5. 義大利是否曾經遭遇過德意志皇帝的控制
義大利中世紀時期長期處於分裂,主要是受到西班牙、神羅諸國的侵略。到了十五世紀,義大利北部大部分邦國都處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南部諸國則受到西班牙的統治。
當然,哈布斯堡家族的奧地利大公曾經長期兼任神羅皇帝,因此能夠視為德意志皇帝控制義大利。
拿破崙時代義大利源冊皮雹差南部的宗主權基本上又由西班牙轉向了法國,北部也一度受到拿破崙保護。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義大利地區獨立邦國只有撒丁王國。
整個十九世紀上半,義大利都處於獨立斗爭時期。而且出現了興國三傑,即:加里波第、馬志尼、和加富爾。三個人代表了兩種姿困不同的斗爭方式,即武裝斗爭、反抗奧地利等帝國主義國家,和加富爾等新型貴族的自由派改革。
薩丁王國後來和法國聯合起來擊敗了奧地利,1861年成立了義大利王國。同時期加里波第率領遠征團南下,奪取了兩西西里王國,義大利大部分地區統一。後來在普奧、普法戰爭期間,義大利又分別趕出了奧地利、法國的勢力。至此義大利全部統一。
資料比較多,可以看看提到的人物、國度的網路。加里波第、馬志尼、加富爾、撒丁王國。
6. 德國與義大利(二戰時明知義大利不行)
兩次世界大戰當中,義大利都選擇與德國站在同一陣營,由於義大利軍事在歐洲乏善可陳,看起來是義大利對德國的攀附。德國與義大利之間隔著高聳的阿爾卑斯山脈,正常情況下雙方不會產生擴張的慾望,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德國志在西歐和東歐甚至北歐,而義大利一心稱霸地中海。由於不存在地緣上的利益沖突,德意之間的聯合早在雙方統一之前就已經初見雛形。
統一德意志的是普魯士王國,統一義大利的是撒丁王國,而法國和奧地利是它們共同的敵人。當時奧地利是德意志框架內與普魯士平分秋色的大國,同時奧地利還占據著本屬義大利的威尼斯,也就是說如果普魯士要統一德國就必須將奧地利踢出德意志;如果撒丁王國要統一義大利就必須趕走控制威尼斯的奧地利軍隊。在這種情況下,當普奧戰爭爆發時,撒丁王國義無反顧地選擇站隊普魯士,後來這便成為雙方走向合作的開端。
解決了奧地利之後,法國成為阻擋德國和義大利統一的最後一道障礙,只要法國不倒下,受法國影響的德意志西部諸邦就不會投向普魯士;同時只要法國不倒下,駐守教皇國的法國士兵就是撒丁軍隊進入羅馬的絆腳石。此時的法國充當的就是之前奧地利的角色,於是普魯士與撒丁王國再次走向聯合,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戰役中被俘,德意志第一帝國在凡爾賽宣布成立,而撒丁王國也順勢演變為義大利王國。
從工業實力上說,英法德意是歐洲當時屈指可數的四大強國,最終形成英法結盟對抗德意的局面,是源於地緣利益下的組合,不存在誰攀附誰的因素。地處亞平寧半島的義大利是典型的南歐思維,南歐的主要范圍在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干半島,如果再加上北非,恰好接近歷史上羅馬帝國的疆域范圍,這也是為什麼墨索里尼在二戰不斷向地中海用兵的原因。在這個方向上,義大利的敵人主要是英國,因為只有英國在地中海保持著強勢的海軍力量,反之義大利對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歐洲部分幾乎沒有興趣。
對於德國來說,它的主攻方向恰恰就在高緯度的地區,無論向西進攻法國,向東進攻俄國,還是向北同英國爭奪北海控制權,德國都沒有向南發展的慾望。所以盡管地處歐洲中部平原,但德國是典型的北歐式思維,自然與志在南歐的義大利不會產生利益沖突,這是雙方能夠走向聯合的地緣基礎。共同的敵人英國使得德意選擇抱團取暖,素以海軍見長的英國人同時在北海和地中海保持著強大的武裝力量,這讓德國和義大利從北南兩個方向上感受到壓力。
圖-德國人,好比開吉普車的
當德皇威廉二世建造龐大的艦隊同英國皇家海軍決戰時,義大利的艦隊是能夠對英國地中海艦隊造成威脅的海上力量。而在陸地上,法國成為德國和義大利共同的目標,盡管法國對義大利的地緣威脅由於阿爾卑斯山的阻隔而顯得更小一些。暢通無阻的平原地形成為德軍突入法國境內的保證,而當法國兵敗之後,義大利也試圖越過阿爾卑斯山侵略法國南部時,卻遭到了法國人的迎頭痛擊。從這一點上也能大致說明義大利這個傳統的南歐國家不適合介入阿爾卑斯以北的事務。
圖-義大利人,好比騎電動車的
時過境遷,二戰後德國領土大幅縮水,義大利的勢力范圍也縮小了。德國面積約35.76萬平方千米,人口約8315萬。義大利面積約30.1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6024萬。
7. 西歐481-1453筆記3
英王企圖奪得法王的繼承權,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英王愛德鄭塵答華三世想以外甥的身份繼承王位,遭到了法國貴族的反對,引起英王不滿,當時的阿奎丹地區還是英國領土,雙方為了爭奪此地一直相持不下,與此同時,位於今法國北部和比利時一帶的弗蘭德爾擁有發達的羊毛紡織業,原料來源於英國,經濟上同英國聯系密切,但是政治上,弗蘭德爾公爵是法國封臣,受法國節制,1328年弗蘭德爾爆發農民起義,法國派兵進入弗蘭德爾,但是當地人民擁護英王作為他們的領袖,1336年,法王在弗蘭德爾的代理人下令逮捕所有英國人,英國同時宣布禁止羊毛出口,戰爭爆發。
百年戰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以1337年開始,1360年為止,這段時間法軍屢戰屢敗,英國在海上擊敗了法國海軍,英軍順利通過海峽,進攻諾曼底,1346年春天的克雷西會戰中,法軍投入了多於英軍三倍的兵力,但還是被英軍打敗,1356年,從南部登陸的英王長子黑太子率領的軍隊,又在普瓦提埃大敗法軍,法王約翰二世(1350-1364)及大批貴族被俘,法國內部矛盾激化,發生了巴黎起義和扎克雷起義,其中巴黎北部博韋地區爆發的扎克雷起義影響十分重大,此時黑死病發生,法國封建主正在大肆吞並農民財產,加之貨幣經濟的發展,破產農民持續增加,扎克雷是法國貴族對農民的賤稱。起義軍搗毀封建貴族堡壘,殺死封建貴族,並且席捲法國北部地區,選舉約姆·卡爾為領袖。封建主假意邀請卡爾前來談判,但扣留他並對起義軍發起襲擊,起義失敗,但起義沉重打擊了法國封建主勢力,促成了法國的統一。
1369年,雙方簽訂《布勒丁尼和約》,愛德華三世放棄對法國王位的要求,法國則把加萊港和西南部地區割讓給英國,並許以重金贖回國王。
第二階段,1369-1380年,法軍收回大量失地,英軍只佔有少數沿海據點,查理五世繼位後,勵精圖治,整頓稅收,改善軍隊,組織了炮兵並改組海軍,陸地上,他任命德·蓋斯克林為統帥,實行據守要塞,避免和英軍正面決戰,以精銳不斷襲擾英軍,消滅其有生力量的戰術,因而使戰局改觀,1380年時,法軍幾乎收復全部失地。
第三階段,1415-1453年,英軍又佔領了北部半個法國,終被法國軍民驅逐出去,最後只控制加萊港一地,查理六世(1380-1422),王權衰落,內訌迭起,封建貴族分為奧爾良和勃艮第兩大集團,互相鬥爭,削弱了國家力量,亨利五世(1413-1422),利用法國內亂之機,聯合勃艮第作為內應,從1415年大舉進攻法國,在阿金庫爾戰役中,大敗法國,俘獲奧爾良伯爵,重新佔領諾曼底,法國王太子查理逃亡南方,勃艮第黨掌握國家政權。
1428年,英軍圍攻奧爾良,奧爾良是盧瓦爾河上的要沖,是通往南方的門戶,因此保護奧爾兄脊良是決定法國命運的決戰,1429年,貞德於1429年覲見國王,獲准率領軍隊解救奧爾良,喊慧五月,經過艱苦奮戰,大敗英軍,奧爾良解圍,貞德榮獲「奧爾良姑娘」稱號,1430年,貞德在康邊被勃艮第黨人俘虜,並以四萬法郎的價格賣給了英國人,1431年5月24日,貞德在魯昂被宗教法庭判以女巫罪被處以火刑,骨灰被扔進塞納河。
英國人的殘暴激起了法國軍民的憤怒,他們連續打擊英軍,收復北方失地,1453年,英軍在波爾多決戰中全軍覆沒,百年戰爭宣告結束,英國除了保留加萊港以外,其餘全部撤出法國領土,法王經過數十年的慘淡經營後,收回了一些獨立的封建主領地,包括勃艮第公爵領地,到十五世紀末,完成法國統一。
對於法國來說,百年戰爭給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巨大破壞,但是戰爭促進了法蘭西民族意識的形成,國家的中心地位得以確立,加速了法蘭西民族國家的形成,戰後法國人民在中央的領導下,逐漸恢復社會經濟發展,在法王路易十一的統治下,社會經濟大幅度發展,另外,封建主的勢力日漸衰弱,王權加強,中央集權制的國家機構得以確立,國內市場逐漸形成,共同文化不斷發展,一個強有力的法蘭西君主制國家出現在歐洲大陸。
對於英國來說,百年戰爭造成了大量軍隊和騎士的死亡,封建秩序鬆弛,農奴制逐漸解體,英國農名大多數成為了自耕農,從事小商品經濟生產,促進了城鄉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使英國成為十五世紀羊毛紡織業的中心,百年戰爭的失敗加劇了封建勢力內部爭奪,導致了三十年的紅白玫瑰戰爭,這次戰爭中,大封建主幾乎損失殆盡,封建割據勢力進一步削弱,從而為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創立提供了有利條件,可以說百年戰爭的終止,使歐洲各國從英法的主要矛盾中解脫出來,有利於各國經濟發展,特別是英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對歐洲和世界都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15世紀下半期,英國蘭開斯特和約克兩大封建貴族集團為爭奪王位進行了長達三十年的戰爭,蘭開斯特家族以紅玫瑰作為族徽,約克家以白玫瑰作為族徽,史稱紅白玫瑰戰爭(1455-1485)最後都鐸家的亨利戰勝,奪得英國國王,開始了都鐸王朝的統治,紅白玫瑰戰爭削弱了封建割據實力,為專制統治奠定了基礎。
奧托二世和約翰十二世簽訂了《奧托特權協定》,協定規定,教皇要忠於皇帝,教皇由皇帝任命,並通過聯姻取得了東羅馬帝國的承認,這一系列的舉動,使中世紀凌駕於王權之上的教權開始屈居於王權之下,就連神也不得不在權力之下被控制。然而這僅限於戰功赫赫的奧託大帝在位期間。奧托死後不到一個世紀,歐洲就發生了教俗之爭的浪潮。
11世紀,一批克呂尼派修士強調教皇的至高無上地位,向全西歐范圍內向世俗政權發起進攻,1075年,格里高利七世召開宗教會議,並發布了一個很重要的文件,即《教皇敕令》宣布唯有教皇有權任命主教,制定教會法規,決定教區劃分,並有權廢除皇帝,國王。1076年,教皇又下詔開除亨利教籍,煽動德意志大封建主反對皇帝。亨利迫於形勢不得不向教皇求免,於1077年,到義大利教皇居住的卡諾莎城堡前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才得以覲見,此即卡諾莎覲見事件,教皇表示同意恢復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統治權利,這時中世紀西歐王權屈從於教權的開始。
亨利四世回國後立即與反對派發生戰爭,獲勝後進軍義大利,教皇格里高利七世隨同前來救援的諾曼人離開羅馬,客死他鄉,1122年,教皇與皇帝暫時達成妥協,訂立有利於教皇的《沃爾姆斯宗教協定》,規定了德國主教一律按照教會法選舉,即由高級教士的會議選舉,選舉時須有皇帝或他的代表出席會議,新主教由皇帝授予象徵世俗權力的權節,由教皇授予象徵宗教權力的牧杖和指環,此協定造成了皇帝的神職授予權大幅削弱。
為了實現從羅馬統治基督教世界的理想,德意志皇帝經常入侵義大利,干涉羅馬教廷事務,同教皇發生正面沖突,從而分散了統治德意志的力量,最終受制於德意志各大諸侯。腓特烈二世(1211-1250)統治時期確立了德意志的分裂狀態,霍亨斯陶芬王朝在德意志的統治於1254年告終,其領地被諸侯瓜分,皇權衰落,此後二十年未能選出皇帝,出於大空位時代,隨後使哈布斯堡王朝和盧森堡王朝,皇帝政權也是有名無實。
哈布斯堡家族的主要分支在奧地利,祖系日耳曼人中的一支,最早居住在阿爾薩斯和瑞士的阿爾高,11世紀初,由於該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德維爾納建立哈布斯堡,其家族即用哈布斯堡命名,統治時期從1282年起一直持續到一戰結束,使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地域最廣的封建家族,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438年開始,皇帝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襲,一直到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結束。
1356年,盧森堡王朝查理四世(1347-1378)於1356年頒布帝國基本法,即黃金詔書,又名《金璽詔書》,規定:皇帝由七大選帝候選舉產生,皇位虛懸時由薩克森公爵和萊茵伯爵攝政,教皇不得兼任代理皇帝,同事確認了選帝候在領地內的政治經濟上的權利,金璽詔書從法律上確定了德意志侯國的分立體制,進一步削弱了皇權,加劇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公元419年,西哥特人在高盧南部和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王國,587年,西哥特王國正式皈依基督教,封建化進程開始,自由農民進一步分化,711年,阿拉伯人入侵伊比利亞半島,西哥特人退居到北部山區,先後建立了一些小國家,如那瓦爾王國,阿拉貢王國,卡斯蒂利亞等,同阿拉伯人展開了收復失地運動,到了13世紀中葉,半島大部分地區收復,1479年,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合並,建立了西班牙王國,1492年,西班牙人攻佔了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最後一個據點格拉納達,收復失地運動結束,西班牙完成統一。
聯姻對歐洲歷史影響重大,奧地利與富饒的尼德蘭聯合起來,使馬克西米利安比原先的德意志諸侯更加有權力,後來,馬克西米利安和瑪麗生下了腓力,他娶了西班牙的女繼承人為妻,他們的兒子查理五世繼承了一大片錯綜復雜的領土,包括西班牙,西西里,奧地利,尼德蘭。1477年,哈布斯堡家族與勃艮第家族的聯姻取得了歐洲政治的統治地位,但是由於隨後對分割勃艮第的征超,造成了奧地利和瓦盧瓦家族統治的馬克西米利安之間的敵對,進而貫穿了近代早期的歐洲外交史。
1469年,卡斯蒂利亞王位繼承人伊莎貝拉嫁給阿拉貢王子費迪南,1474年和1479年,伊莎貝拉和費迪南分別繼承王位,兩人於1479年合並,形成了中央集權的西班牙王國。
1385年波蘭權貴與立陶宛國王雅蓋洛,締結了《克列沃協定》使波蘭,立陶宛成為君合國,克列沃協定,規定波蘭女王雅德維佳嫁給雅蓋洛,雅蓋洛任波蘭國王,改稱弗拉迪斯拉夫二世,雅蓋洛改奉天主教,在立陶宛境內推廣天主教,兩國聯合是為了對付東方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國,共同對付德國兩個騎士團的接近,1410年,兩國聯軍在格倫瓦爾德戰役大敗條頓騎士團,波立兩國進入歷史的光輝期。
東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由於城市興起,貨幣經濟發展,西歐封建主對商品和貨幣的需求越來越高,僅僅依靠固定的封建地租的收入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奢侈生活需要,他們渴望獲得東方的財富。
同時由於世襲領地制的確立,為了防止領地分割,西歐實行長子繼承製,幼子成為了無地騎士,成為了十字軍東征的主要力量。
進入十一世紀後,西歐人口的增長,封建戰爭,災荒,瘟疫的流行,農奴和農民的處境越來越困難,他們希望通過東征來找到一條擺脫封建枷鎖和獲得財富的道路。
羅馬教廷和西歐教會渴望擴大教會勢力,並且奪得更多的教會財富,並將東正教控制在羅馬之下,從伊斯蘭教徒手中奪回失去的地盤,同時,西歐的商人,尤其是威尼斯,義大利,比薩等地的義大利商人急切希望奪得地中海東部地區的貿易港口和市場,壟斷地中海貿易,因此也積極支持十字軍東征擴張。
中世紀的西歐,基督教往往把朝聖作為贖罪的方式,每年開春,大批民眾走上朝聖的路途,其中耶路撒冷是最重要的朝聖地,因為那裡是傳說中耶穌生活,受難,埋葬的地方,但11世紀中葉以後,突厥人打敗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控制了地中海沿岸,前來朝聖的人受到阻撓,不斷有朝聖者被殺和被搶奪財物的消息傳回西歐,收回失地的呼聲越來越高。
1071年,突厥人佔領基督教的發源地耶路撒冷,1091年,一直突厥人准備進攻君士坦丁堡,帝國危在旦夕,走投無路的拜占庭皇帝阿歷克塞一世不得不向羅馬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求援,拜占庭的困境成為西歐各國發起侵略戰爭的借口,1095年,烏爾班二世在法國的克勒芒宗教大會上號召組織十字軍。
十字軍東征從1096年開始,1291年結束,先後八次,其中第一次和第四次影響最大
第一次東征於1099年結束,法國,德國,義大利的騎士,兵分四路,向君士坦丁堡金法,1099年7月攻克耶路撒冷,隨後在佔領區建立十字軍國家,即愛德薩伯國,的黎波里伯國,安條克公國和耶路撒冷王國,幾個伯國和公國名義上依附於耶路撒冷王國,實際上獨立。
第二次東征發生於1147-1148年,1144年,塞爾柱突厥人,摩蘇爾總督贊吉攻佔愛德薩,教皇組織東征,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德意志皇帝康拉德三世參加,兩國聯軍於1148年7月28日在大馬士革被贊吉的i繼承人努爾丁擊潰,東征失敗。
第三次東征於1189-1192年發生,埃及蘇丹薩拉丁奪取耶路撒冷,西歐震驚,於是組織大規模的十字軍東征,巴巴羅薩,獅心王理查,腓力二世都率軍參戰,但是腓特烈一世在小亞細亞渡河時溺死,德意志軍隊大多回國,英法君主因為領土爭端,明爭暗鬥,並不同心,在十字軍攻陷沿海要塞阿克後,腓力二世率軍回國,理查無法奪取耶路撒冷,在得到薩拉丁允許基督徒可前往耶路撒冷巡禮的諾言後,匆匆回師。
第四次東征發生於1202-1204年,十字軍在威尼斯商人和東羅馬總督丹多洛的唆使下不去進攻伊斯蘭教徒,改攻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被佔領後洗劫一空,丹多洛企圖奪取拜占庭帝國的統治權,戰後,威尼斯共和國在君士坦丁堡的基礎上建立了拉丁帝國,而十字軍在拉丁帝國附近建立了雅典公國和亞該亞候國,直到1261年,尼西亞皇帝米海爾·巴列奧略攻佔君堡,重新復國,這一次東征充分暴露了十字軍東征的侵略和掠奪性質。
第五次東征於1218年至1221年發生,主要參加者是法國人,1219年,達米艾塔被攻下,但1221年進軍開羅時,被尼羅河的洪水阻攔,被迫撤退,第六次東征於1228-1229年發生,腓特烈二世為耶路撒冷第二王國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恆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但1244年,花剌子模突厥人在埃及支持下,又佔領了耶路撒冷,第七次東征,1248-1254年發生,法王路易九世進攻埃及慘敗被俘,1250年大筆贖金贖回,路易帶著十字軍殘兵在阿克港駐扎了三年後回國,東征結束,最後一次東征發生於1270年,仍然是路易九世發動,進攻突尼西亞,路易九世在行軍過程中病亡,被迫結束。
1291年,穆斯林攻佔阿克港,耶路撒冷王國滅亡,十字軍東征結束。
8. 義大利戰爭是怎麼回事
義大利戰爭是中世紀歐洲強國法國和西班牙為爭奪對亞平寧半島的霸權而在義大利領土上進行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戰爭。它以法國對義大利的入侵開始,以西班牙獲得對意的控制權而告終。通過這場戰爭,法國向南擴張的美夢破滅了,但卻加強了法國的封建中央集權。義大利受到戰爭的嚴重創傷,加速了自身的衰落。
義大利地處歐洲大陸南端,三面為美麗、溫暖的地中海碧波所環繞。優越的地理位置,使義大利的商業和貿易十分興旺。十字軍東侵以後,義大利幾乎壟斷了東西方貿易,威尼斯、熱那亞和佛羅倫薩等城市最先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義大利的富饒和繁榮,美麗和文明,極大地吸引了歐洲強國的統治階級,特別是法國和西班牙作為義大利的近鄰,更是對義大利垂涎三尺。
義大利本身的發展極不平衡,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北部城市經濟比較發達,南部經濟落後,封建土地關系仍佔主導地位,還存在農奴剝削。各城市之間競爭激烈,政體形式多樣,政治上四分五裂。實力較強的有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那不勒斯和教皇國。它們各自為政,各有各的同盟關系,相互之間矛盾重重,時有沖突。這種一盤散沙的局面,是歐洲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的必然階段,它為法國的入侵和強國之間爭奪義大利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1494年1月,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一世去世,法國國王查理八世宣稱:自己作為安茹王朝(屬法蘭西王朝的旁系)的繼承人有權佔有斐迪南一世的領地。8月,查理八世率兵3.7萬人(其中包括瑞士雇傭兵),野炮136門,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向那不勒斯開進,標志著義大利戰爭的開始。從1494年到1559年,義大利戰爭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1494—1504年。這一時期的核心是法國爭奪那不勒斯王國。在義大利親法貴族的配合下,查理八世的軍隊穿越羅馬全境,經過米蘭公國和教皇國直逼那不勒斯。一路上沒有遇到各公國的認真抵抗。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羅馬教皇任命他為那不勒斯國王的授職書後,便於2月23日開進那不勒斯城,阿拉岡王朝國王弗蘭第諾驚慌出逃。查理八世自稱是「法蘭西、那不勒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國王」。
然而,法軍的掠奪和暴行以及增收新稅激起了義大利人民的憤慨。義大利各國首腦害怕法國勢力的加強和發生全民起義,於是在1495年3月建立「神聖同盟」(也稱「威尼斯同盟」)以圖驅逐法軍。參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蘭公爵和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同盟。查理八世急忙從那不勒斯北上,1495年7月6日在福爾諾沃遭「神聖同盟」軍隊包圍。法軍戰敗,查理八世直到10月才得以突向北方。1496年12月,法國撤出那不勒斯,但軍隊主力得以保存。查理八世的繼承者路易十二不甘心法國退出義大利,於1499年遠征米蘭公國。在1499—1500年幾次交戰中,法國先後獲勝,相繼佔領米蘭和倫巴第。1500年,法西兩國勾結佔領了那不勒斯,推翻了阿拉岡王朝。根據條約,法西兩國軍隊共同佔領那不勒斯。但1503年春,法西兩國因分贓不均爆發戰爭。1503年12月29日的加里利亞諾河畔一戰,西軍獲勝,法軍被迫放棄那不勒斯王國,使其淪為西班牙領地。
第二時期:1509—1515年。這一時期從「康布雷同盟」對威尼斯共和國發動戰爭開始。1508年12月,由於威尼斯共和國借驅逐法國之機大肆擴張領土,所有反威尼斯的勢力聯合起來建立了「康布雷同盟」(成員包括西班牙、法國、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共同對威尼斯作戰。佛羅倫薩、費拉拉、曼圖亞及其他義大利國家也先後加入該同盟。1509年4月,羅馬教皇禁止威尼斯做禮拜和舉行宗教儀式。同年春,法國出兵威尼斯,佔領它在倫巴第的領地,在5月14日米蘭附近的阿尼亞代洛一戰,擊敗威尼斯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然而法國勢力在義大利西北部的壯大引起力量的重新組合。1511年10月,威尼斯、羅馬教皇、西班牙、英國和瑞士組成「神聖同盟」,共同對法作戰。1512年,法軍以2.5萬人、火炮50門的兵力在拉韋納擊潰由1.6萬人、24門火炮組成的西班牙軍隊。但是,由於政治形勢的逆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法軍召回德國雇傭兵、瑞士雇傭兵投向威尼斯,法軍被迫退卻,並於1512年底放棄倫巴第。
法蘭西斯一世繼位後,又准備大舉侵略義大利。他於1515年9月在距米蘭17公里處的馬里尼亞諾擊潰米蘭公爵的瑞士僱傭軍,又奪走米蘭公國。1516年8月,法西兩國簽訂《努瓦永和約》,把米蘭和那不勒斯分別劃歸法國和西班牙。教皇也於1516年底同法蘭西斯一世簽訂教務專約,承認法對米蘭、帕爾馬、皮亞琴察的佔領。1517年,法、西和「神聖羅馬帝國」締結《康布雷條約》,肯定了法國在義大利的既得利益和優勢地位。然而,爭霸戰爭不會就此結束。
第三時期:1521—1559年。這一時期以1519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即查理五世)後,法、西瓜分義大利的戰爭為標志。這一時期共爆發6次戰爭,被捲入的有羅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國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圖把法軍趕出義大利,他得到英國、羅馬教皇、曼圖亞和佛羅倫薩等國的支持,威尼斯則是法國的同盟軍。1521年戰爭爆發,1522年法軍在比科卡戰中失利,德國僱傭軍打敗了擔任法軍突擊力量的瑞士僱傭軍。1525年2月的帕維亞一戰,法軍慘敗,法王被俘。1526年。法王法蘭西斯一世回國後立即加入羅馬教皇在英國支持下建立的旨在使義大利擺脫西班牙桎梏的「科尼亞克同盟」,參加同盟的還有威尼斯、米蘭和佛羅倫薩。1527年,戰爭再度爆發,雙方各有勝負。1529年,法國在不利形勢面前被迫與查理五世簽訂和約並放棄對義大利的主權要求。7年過後,法蘭西斯一世再次挑起戰爭,佔領了皮埃蒙特和薩伏依。1538年,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為期10年的停戰協定。法國使者在米蘭被殺一事引起了1542—1544年的戰爭。法國同丹麥、瑞典、奧斯曼帝國結盟,查理五世與英國結盟。法軍先後佔領威尼斯和馬里尼亞諾,但查理五世卻攻入法國境內。雙方於1544年簽訂《克雷普和約》。1551年再度爆發義大利戰爭。交戰雙方互有勝負,誰也不佔明顯優勢。1559年4月,法西締結《卡托·康布雷西和約》,正式結束了法國對義大利的爭奪,西班牙在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和撒丁的統治得以鞏固,義大利的分裂局面依然繼續。
義大利戰爭是一場法、西霸權爭奪戰,是中世紀歐洲封建王國領土擴張戰爭的繼續。它不是一場進步和正義性質的戰爭。它先後經歷了幾代國王,持續65年之久。它促進了法國中央集權制度的鞏固和經濟調整。鑄炮業、造船業、印刷業、采礦業等日益興旺,度量衡得到統一,稅收制度得以建立,最龐大而有效的官僚機構在法國形成。發端於路易十一時代的法國專制君主制經受住了長期戰爭的考驗,這從客觀上有利於法國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
與此相對應的是,長期的戰爭使義大利更加分裂,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破壞。在佛羅倫薩,呢絨年產量從15世紀末的2.5萬匹下降到1530—1540年間的幾百匹。到17世紀,義大利的經濟特別是手工工業進一步衰落。義大利的資本主義萌芽也隨之日趨枯萎。
義大利戰爭集中體現了中世紀歐洲封建王朝戰爭的特點:為領土和財富而隨時發動戰爭;戰爭各方利益關系復雜,敵友關系變幻莫測;只以對方軍隊為攻擊目標,只求征服對方,不打殲滅戰,等等。在戰爭期間,經過改進的火器(火槍和輪式炮架青銅火炮)首次得到廣泛使用,炮兵首次參加野戰和堡壘、設防城鎮的攻防戰斗;對要塞經常採用圍而不攻的戰術;野戰部隊用於為受敵圍困的據點解圍;攻擊要塞時首先構築圍攻線,圍攻線必須設在要塞防禦工事炮火射程之外,爾後構築土木工事,形成阻援線,此後才逐步展開攻擊。這場戰爭表明,僱傭軍是不可靠的,其戰鬥力取決於交戰國的政治和經濟狀況、取決於雇傭兵的民族特點和是否及時發放薪餉。政治形勢決定戰略形勢,而軍事行動不能對戰爭結局產生本質的影響。這就是義大利戰爭的軍事意義。
9. 義大利和羅馬帝國的關系
義大利基本上繼承了羅馬帝國,但現在的義大利確沒有羅馬帝國強大
但本人覺得沒有關系。只不過都是同一民族、一個國家不同階段的統治者不同。
就好像你說過去漢武帝劉徹時的漢朝和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什麼關系?是一樣的道理
自從德王奧托一世加冕稱帝之後,中古德國作為一個整體在政治上的存在是同神聖羅馬帝國這一政治體制密切相關的。到15世紀,這一帝國被人恰當地稱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但這個帝國只是一個空名,和中古早期的法國、英國一樣,德國並不是一個政治上統一的國家。而且在英法王權走向強大的時候,德國皇帝的地位反而變得虛弱,致使這一時期德國歷史的發展道路明顯呈現不同於英、法兩國的某些特點。
皇帝和諸侯 羅馬皇帝的名號,在中世紀西歐一直發生著影響,起初有查理曼的稱帝,後來又有奧托的稱帝。和英法國王一樣,德王原擁有君主的權力,並以封君身份同各地封建主結成封君封臣關系。稱帝雖使德王同時又成了皇帝,但並未授予他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實力,德國王權的發展反而因此增加了一個不利因素。為了實現從羅馬統治基督教世界的理想,德國皇帝經常入侵義大利,干涉羅馬教廷事務,同教皇正面沖突,從而分散統治德國的力量,最終受制於德國各大諸侯。這是歷史上政治理想影響現實政治的一個實例。
德國皇帝為虛構的帝國所承擔的義務終於導致在腓特烈二世(1211—1250年)統治時期確立了德國的割劇分裂狀態。從此,德國教會開始同諸侯攜起手來對抗皇帝,教俗大封建主領地實際上成為合法的獨立國家,德國的城市以後只好組織城市同盟來求生存、求發展。腓特烈二世和教皇展開長久斗爭,用很大力量經營西西里和義大利,取得一些成績,但在這里也逐漸被勢力日益強大的法王所排擠。
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被選為皇帝(1273—1291年)以後,為他的兒子們奪取了奧地利、斯提里亞和法國東部作為領地,所以他死後,對他不滿和猜忌的諸侯不再選他的兒子為皇帝。這時皇帝由選舉產生的原則已經牢固確立,並且形成了七個大選侯選舉皇帝的制度。七大選侯是德國最有勢力的大封建主,他們是萊茵地區三個大主教區美因斯、特里爾和科倫的大主教以及萊茵的宮廷伯爵、薩克森公爵、勃蘭登堡邊地侯和捷克國王。法王和教皇也不時干預德國皇帝的選舉,使覬覦皇位的德國封建主和七大選侯的關系更加復雜,王權的鞏固和強化更加困難重重。1273年以後,哈布斯堡家族和盧森堡家族的封建主長期是皇位的候選人,然而皇帝始終未能制伏諸侯。通過削弱皇帝,諸侯變得日益強大,甚至全德封建主的大會帝國議會皇帝也不出席(1338、1344年)。在1338年的大會上,七大選侯申明,他們所選舉的皇帝即使不經教皇認可也是合法的。德皇查理四世為了穩定德國政局,防止教皇干涉皇位選舉,於1356年發布「黃金詔書」,表示同意諸侯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