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帶披風的軍服是什麼軍種

義大利帶披風的軍服是什麼軍種

發布時間:2023-05-11 00:24:21

㈠ 軍服有幾種,有什麼區別

軍服有4種,區別如下:

1、軍轉禮服,禮服軍裝包括禮服大檐帽、禮服上衣、禮服褲、禮服襯衣、領帶等一共17個品種,適合大型慶典、集會等一些重要場合。

2、常服,常服共分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類,不同軍種的常服也大有不同。

3、訓練服,訓練服包括包括作訓帽、夏作訓服悔肆、冬作訓服、棉衣褲等,還可以根據不同的迷彩分類。

4、標志服飾,標志服飾包括領花、肩章、袖章、領章等,這也是軍裝的一部分。

設計標准

軍裝每次設計、更新時都要進行大量的測量、實驗工作。設計「84」式軍裝時,就曾經收集了27個國家的軍服樣品,對海陸空三軍的83個團、15000名不同體型戰士進行了實地測量。

「07」式軍服同樣也進行了大量的測量、實驗。據介紹,新軍裝是在駐港部隊軍裝基礎上改裝而來,「這主要是考慮到與國際接軌」。

據介紹,這次換裝最大的特點就是增加了禮服這一類別。據悉,解放軍曾在1955年第一次授銜時設有禮服裝,參照蘇聯樣式設計,主要是供校級以上軍官使用,後來被取消。返前手這是時隔40多年以後第一次增設禮服。這次換裝,該院將負責參與部分標准制定。

據該院軍需系負責人介紹,軍裝標準是指服裝顏色、圖案、樣式、用料、工藝、加工流程漏嫌等。

㈡ 什麼級別的軍官軍裝有披風

我軍是不配發披掘或風的。笑散源

按照題主的意思,應該指的是那種長風衣式的呢子大衣,那種大衣要校碰態官以上級別才會配發。

㈢ 白色軍裝是什麼兵種

白色軍裝是海軍

在我國軍隊中主要有三個兵種,分別為海軍、陸軍和空軍,事實上除了這三個兵種以外,還有其他的一塵橡如些兵種,比如火箭軍和武警。各個兵種的軍裝顏色和款式都是各不相同的,海軍軍裝有2種顏色,分別為藍色和白色。

而陸軍的軍裝則是綠色,空軍軍裝的顏色是空軍藍。另外,其他兵種的軍裝也有對應的顏色,有些兵種的軍裝顏色的區別可能不太明顯,但是會通過帽徽和肩章來做一個區別。

近現如蘆代海軍全白色軍裝的起源

為方便夏季執行作戰與勤務,英帝國海軍為赤道服役的海軍人員配發全白色軍服,白色海軍軍服隨著英國的海上霸權對全世界所施加的影響,成為了近現代海軍全白色軍裝的起源。

現代海軍雖然不像過去有那麼多的甲板活動,被太陽暴曬的機會也相對減少,但是依然延續了白色軍服的傳統。而白色因為其良好的視覺效果與不良的耐派啟臟污能力,也讓白色海軍軍服變成了更具禮儀性和標志性的常、禮服。

㈣ 軍服是如何分軍種的

如下:

1、海軍是藍色色系軍裝,白色是空軍,綠色是陸軍。

2、陸軍數字迷彩通用戰斗服(ACU)布料顏色由3種色系組成,包括:綠色、灰色及灰綠色以細小方形組成大小不一和不規則的重迭圖案,設計主要針對叢林、沙漠及城市地區和抗擾夜視器材。

3、解放軍陸軍軍服顏色調整為松枝綠。

4、海軍軍服由原來的藏青色調整為深藏青色,本白色調整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調整為全白色;空軍軍服顏色在現行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

5、空軍常服是藍色。海軍作訓服是藍色海洋迷彩。空軍作訓服是近似藍色的城市迷彩。

軍種,軍隊內按主要作戰領域、使命和裝備劃分的基本類別。現代軍隊,通常分為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有的國家還有防空軍。有的國家只有陸軍、海軍或陸軍、空軍兩顫拿個軍種,少數國家只有陸軍,個別國家不分軍種。各軍種以體現本軍種特徵的兵種為主體,由若干兵種、專業兵組成。

設有領導機關及院校、科研機構、後勤和裝備系統,有特定的服裝、標志,有各自的編制、訓練、作戰特點和戰略戰術,具有獨立作戰和聯合作戰的能力。軍種的劃分,受國家的政治經濟狀況、軍事戰略、地理環境、軍隊規模、歷史傳統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在軍隊發展史襲洞襪上,陸軍、海軍作為兩個古老軍種長期並存。進入20世紀,由於裝備的重大發展和戰爭領域的擴展,空軍、防空軍和戰略火箭軍(後降為戰略火箭兵)相繼出現。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有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五個軍種。隨著軍事技術兵器的不斷發展,戰爭空間的擴展、規模的增大,還將出現新的軍種,同時在軍拍激種的區分上還會產生新的組合。

㈤ 你認為哪種軍人的軍服最好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解放軍的軍服發生了幾次換裝最好的還是07式,總共644個品種與四個系列的禮服,常規制服,訓練制服。07式是解放軍最全面,最系統和最全面的軍服改革。這次改革建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07型軍服的最新版本。 07式的軍裝展現了中國士兵在全球的英勇自信和豪邁。這套服裝系列與新的軍服完美搭配,具有獨特的徽標,顯示了軍方的榮譽和身份。精心的工藝,系列的搭配和便捷的釘扎,與國際軍裝的潮流相吻合,同時注入了中華民族和軍隊的特色元素整潔典雅的軍事外觀。中國人苗條,所以中國軍裝主要是修身設計。而且由於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軍服上有許多裝飾物可以反映出軍事文化,色彩更加和諧,莊重,風格更現代,看起來也很好。

俄羅斯的軍服特色是軍服高大,筆直且精巧。它具有立領,寬邊帽和寬肩章。因為比較冷,所以軍裝是一件帶毛領的風衣。義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主要發源地,在美學和藝術方面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許多人的追捧。

㈥ 如何根據軍服顏色判斷海陸空軍種

陸軍是綠色 海軍是藏藍色 空軍是天藍色

㈦ 軍服有幾種,有什麼區別

1、五零式

按陸段旁圓、海、空三軍幹部、戰士區分。陸海空三軍幹部夏服均用棉平布製作,以服裝顏色、大檐帽帽徽圖飾區分軍種。全軍幹部、戰士夏季均戴大檐帽。陸軍幹部夏服有兩個上挖袋,褲子為西式褲,設有後槍袋。

2、55式軍銜服裝

分禮服和常服兩類,首次突破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單一制式軍服的歷史。禮服配發校以上軍官,在重大禮儀場合和出國訪問時著穿,同時還設有海軍艦艇尉官禮服和水兵禮服,以及軍樂團、儀仗隊、文工團、體工隊禮服。

3、六五式

1965年,我軍取消軍銜制,隨即廢止55式軍銜服裝,全軍幹部、戰士一律啟族戴解放帽,佩帶紅五星帽徽和全紅領章。

設計標准:

軍裝每次設計、更新時都要進行大量的測量、實驗工作。設計「握塌84」式軍裝時,就曾經收集了27個國家的軍服樣品,對海陸空三軍的83個團、15000名不同體型戰士進行了實地測量。「07」式軍服同樣也進行了大量的測量、實驗。據介紹,新軍裝是在駐港部隊軍裝基礎上改裝而來,「這主要是考慮到與國際接軌」。

㈧ 古代騎兵兵種,一共有那些

出現過的騎兵種類如下:
輕騎兵,重騎兵,胸甲騎兵,驃騎兵,獵騎兵,槍騎兵,龍騎兵,馬木留克,弓騎兵。

輕騎兵: 稱之為輕騎兵也只是相對於重裝騎兵而言,輕騎兵的裝甲覆蓋率也要遠高於輕步兵,腰部以上的大部分身體也都受到有效的裝甲保護。
在大陸戰爭中,輕騎兵的作用相對於其造價來說,要高於重裝騎兵。輕騎兵擁有卓越的換裝性,可以裝備長劍,圓盾,弓箭,弩箭,長斧等武器用以完成各種不同的任務。
輕騎兵的速度是所有常規兵種中最高的,所以他也經常用於斥候部隊、傳令兵、追擊作戰、偷襲行動、偵察兵等等。
像縱橫天下的蒙古騎兵就是以機動性強的輕騎兵為主的。

重騎兵: 該兵種屬於燒錢的兵種,而且還不好用,單只是身上的盔甲就不好想用什麼樣式的。板甲對刀的抵抗作用不錯,但對弓箭,槍矛的抵擋能力太差;而環甲又很容易被簇細如針的破甲箭所破;鱗甲又太貴,不能大規模裝備,只能裝備一下將領。(弓箭能不能射透重甲呢.法國用5000條重騎士的命為我們證明了.遠不如組合弓的英格蘭長弓都能射穿重甲)
重裝甲騎兵就是裝甲具有承受一定攻擊的能力,通過沖鋒產生的速度、動量對敵人陣地製造壓制性的突破,主要用途是沖毀敵人陣形,打擊敵人士氣的超級騎兵、人肉坦克--在冷兵器時代,穩固的陣形是確保勝利的基礎,高昂的士氣是取勝的關鍵,一旦破壞了敵人的心理平衡和組織基礎,就相當於獲得了勝利,所以,重裝甲騎兵曾經是一個最昂貴最重要也最榮耀的兵種。
一般來說裝甲材質的厚度、韌性、強度和覆蓋面積都要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保證騎士能夠承受一般的砍殺和弓箭殺傷。足夠的厚度和面積就造成了巨大的重量,也就犧牲了機動性。蒙古輕騎兵面對人數眾多以重裝甲騎兵為骨乾的西歐騎士團的時候所得到的勝利,就是依靠機動性獲得的。
西歐中世紀的重裝甲騎兵,裝甲堅固,全身完全覆蓋,甚至連眼睛也完全防護,這種裝備很顯然不利於近身搏鬥--眼睛視野很小,基本上限制在正前方。這種製造模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重裝甲騎兵在戰場上的使用方式--沖鋒,掉過頭來再沖鋒,但是絕對不能停下來肉搏!中國出現重騎兵的時間也是與西歐相仿的南北朝時期,人稱鐵浮屠。不僅人有人甲,連戰馬也全副披掛,一個騎兵就好像是一座高大的戰神鵰像,當他們推進的時候,就好像鋼鐵的城牆迎面壓來。
後來金人效仿製造了鎖子馬,幾個重裝甲騎兵用鐵索連成一個作戰單位,更增加了作戰單位的穩定性,但是由於進一步喪失了本來就不多的機動性,最終導致了失敗--甚至是敗給了南宋的輕裝步兵。(此段論點頗有爭議待考)
重裝甲騎兵的裝甲很重,西歐比較極端的時代,如果一個騎士從馬上摔下來,憑自己的力量根本是站不起來的。中國和中國周邊的國家,重裝甲騎兵的裝甲基本上還是普通披掛裝甲的延伸,倒還是可以憑自己勉強的站立。重裝甲騎兵的戰馬只用來戰斗,平常行軍以及負載其他戰斗和生活用具要靠扈從和其他馬匹。一個騎士如果沒有兩名以上的扈從就會感到生存的不便,連上下馬、換馬、穿盔甲都不能順利完成(不排除某些體力超人的勇士能夠自理,同時他們的馬也是體力超馬的怪種--很多民間傳說中的英雄就是單槍匹馬的重裝甲騎兵……)。
重裝甲騎兵的騎士本身也只用於戰斗。由於這個兵種極為昂貴,一個兵相當於十個以上的步兵或者三四個普通騎兵,很少有君主願意獨自負擔這個軍隊的建設及維持費用。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用貴族子弟組建騎士團,平時這些游手好閑的貴族子弟以及更加游手好閑的富裕流浪漢冒險家們在各種名目的騎士訓練營進行訓練和比賽,戰時按照階級組成各種名目的騎士團,所有費用自理、扈從自帶、裝備自備,國家只提供必要的糧食,但是酒肉之類一般也要自己准備。這些有錢的騎士們吃肉喝酒,有的是體力,當然戰鬥力也強。不過他們也絕對不是冤大頭,戰爭勝利之後的戰利品歸各自的騎士團所有,國王不會插手。比較極端的時候,就連攻下來的城堡都被視為私產,拒絕國王的重新分配。
中國的重裝甲騎兵和西歐不同,據說是皇帝養著的。但是養著這些騎兵的皇帝也是那種部落皇帝,他的財政和一般的封建皇帝不太一樣,並不是得自土地的收獲物,而是戰爭的掠奪,和弱小民族的進貢。這些騎士也不是普通人,而是皇帝本部落的,在當時,只要是和皇帝同一個氏族,那就百分之百是貴族。
重裝甲騎兵在行軍的時候一般不會裝甲,一方面是騎士自己受不了,另一方面是盡量的愛惜戰馬,以便能夠在沖鋒的時候獲得最好的效果,也是為了在沖鋒結束後能夠還有足夠的馬力逃回來。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重裝甲騎兵幾乎無法進行奔襲,對於突發的遭遇戰也缺乏反應時間。
用重裝甲騎兵進行奔襲,在距離和地形上面是有一定天然限制的--不能快跑,否則戰馬會完蛋;不能太遠,否則人和馬一起累死;時間不能太長,否則根本不可能多帶糧食的騎兵會很快飢渴失去戰鬥力;不能上山道、進濕地、進沙漠、進森林、攻堡壘……還能幹什麼?只有偷襲,就好像日本的源義經60 騎兵從後方突破平家上萬人陣地(不過這次戰役的源家騎兵也不是真正的重騎兵,他們至少可以下馬爬山和穿過叢林)。他們總是需要慢慢地披掛、慢慢地上馬、慢慢得排隊--注意,由於動量太大,難以及時的剎車,沒有良好隊形的重裝甲騎兵會發生嚴重的互相踐踏。如果在他們沒有著裝還處在行軍狀態的時候進行攻擊,他們只有和扈從們一起輕裝逃走,能起到的也就是沒什麼組織的輕騎兵的作用,而且比一般的輕騎兵更加混亂。
重裝甲騎兵根本是一個功能非常單一的兵種,除了沖鋒的輝煌之外,其他的時候都是脆弱的。所以,重裝甲騎兵除了自己帶有充當步兵和輕騎兵作用的扈從以外,還需要相當數量的其他兵種加以配合,基本不能獨立完成一項綜合的作戰任務--比如戰役。當一支貴族組成的重裝甲騎兵在輜重車隊的運載下,在重步兵(正規軍、僱傭軍、自由農、商人子弟、士族、軍戶等)、輕步兵(奴隸、學徒、農奴、家奴、弱小民族、協從國軍隊等)的保護下,在弓箭手(正規軍、工匠、自由農、獵人、受僱用的游牧民等)的掩護下,在輕騎兵(正規軍、僱傭軍、邊疆守備隊、貧窮貴族子弟、流浪漢、冒險家等)的遠距離偵察保障下,終於抵達戰場的時候,大家應該已經和他們一樣氣喘吁吁了。他們驅趕著其他兵種快速的建立長矛和盾牌(有的是那種用車運載的3米高的巨型盾牌)的外圈陣地、輜重車圍成一圈的內圈陣地,並用弓箭手射住陣腳,用長矛步兵(重步兵)頂住敵人的第一波騷擾進攻。然後,才開始慢慢的裝甲、上馬、排隊。這個時候,大量的輕騎兵必須不斷的對敵人進行接觸攻擊,或者至少是佯裝攻擊,否則敵人如果從容的布置好自己的防禦體系,比如絆馬索、連射的重型弩炮、鹿角刺和拒馬坑,那對於重裝甲騎兵來說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慘重損失。當一切准備齊全,偵察的將領要明確的判斷什麼樣的位置有利於沖鋒--並不是所有的敵人陣地都可以進攻,准備的森嚴的、士兵冷靜的、有足夠長矛和弩箭的、已經看起來動了土的、有牢固的木柵欄的、同樣有重裝甲騎兵的……最終,重裝甲騎兵要沖擊的是敵人的薄弱部分,整個陣地的一個薄弱部分被沖垮了,敵人的末日也就快了。重裝甲騎兵排列的隊形一般是橫隊,各個橫隊之間要保持數十個馬身,以保證後面的馬不會因為無法停住而發生「追尾」。這樣一來,要是想鋪開5000重裝甲騎兵,就需要很大的戰場面積。如果攻擊面也就是敵人的薄弱部分長度為500米,那麼就是200名騎士一個橫隊,一共25隊,這個方陣就要500m× 1200m的面積,這種沖鋒如果沒有足夠的重步兵和輕騎兵掩護,側翼就會變成敵人的重裝甲騎兵的進攻目標。重裝甲騎兵基本上是一擊必殺的,沖鋒一次之後,必須用很大的迴旋半徑才能反過來進行掉頭的沖鋒。在運動過程中,減慢速度就是自殺,保持速度就要有很大的轉彎半徑,如果遇到敵人陣地內的各種對付騎兵的障礙物,就會被沖散隊形。一旦有個別的重裝甲騎兵被步兵圍住,就會很容易的被宰殺或俘虜。重裝甲騎兵是不能用來追擊的,他們的戰馬只能用來沖刺,超過一定的距離就會失去體力,他們的動量大不能靈活的轉向,視野小容易遭到伏擊,不夠靈活不能適應肉搏和俘虜敵人。一般的弓箭是無法傷害重裝甲騎兵的,但是,「強弓」、弩箭、英國長弓使用重箭頭、炮弩、投矛器等等重型的發射武器還是能夠造成損害的,而且也很少有足夠堅固的精鋼裝甲可以在很近的距離(如果弓箭手拚命不躲開的話)抵擋普通的弓箭。一般臂力的砍殺不會對重裝甲造成大的破壞,但是裝甲接縫和連接部分會有一定的遭受攻擊破損的幾率;很大力量或者藉助重量迴旋攻擊的狼牙棒、鐵棒、鐵褡褳、鐵錘、重斧頭、重劍、鏜、槊、鞭、鐧等重量武器就可以比較有效的打擊重裝甲騎士的頭部和胸部--攻擊頭部使之暈眩、攻擊胸部使之窒息,其他部位基本無效。騎士的武器一般是很長的沖擊用的矛槍,以及很長很重的刀、斧。第一次沖鋒使用長矛,回來的時候使用刀、斧。
胸甲騎兵: 拿破崙時代的騎兵可以粗略的分為:輕騎兵和重騎兵兩大類。進一步細分則包括:胸甲騎兵(Cuirassier);火槍騎兵(Carabinier);龍騎兵(Dragoon);驃騎兵(Hussar);獵騎兵(Chasseur);槍騎兵(Lancer);俄國哥薩克(Cossack)等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胸甲騎兵屬於重騎兵的一種(重騎兵包括胸甲騎兵、火槍騎兵,以及英軍的龍騎兵),明顯特徵是騎手配有胸甲。胸甲由前後兩片甲板組成,主要材料是鐵,搭扣和鉚釘為黃銅(法軍),由皮帶連接,表面拋光。胸甲重量約為 8公斤。當時歐洲大陸各國都有胸甲騎兵的建制,只有英國直到滑鐵盧戰役之後才引入胸甲騎兵。關於是否使用胸甲,一直存在爭議。毫無疑問,胸甲的主要優點是對於步槍槍彈有一定的防護作用,提高了騎兵的生存能力。此外,拋光的胸甲可以起到一定的心裡震懾作用。缺點是厚重的胸甲對於人員和馬匹都有了較高的要求,因此供給胸甲騎兵的開銷也就遠大於其他類型的騎兵。而且一旦失去坐騎,笨重的胸甲騎兵就會變得寸步難行。除了胸甲,胸甲騎兵還配備頭盔。法軍頭盔也是鐵質,下部環繞毛皮,頂部配以黃銅的隆起頭飾,輔以馬的鬃毛。
胸甲騎兵的沿革:自從火器時代到來後,騎兵的鎧甲也在不斷改進,早期的嘗試是加厚,如三十年戰爭中的帝國胸甲騎兵(其實他們裝備的是四分之三甲,把脛甲換成了重靴,而且極度依賴火槍而不願進行沖鋒),為了有效抵擋早期火槍,其盔甲重量達到了有史以來騎兵的最高峰.隨著火槍技術和戰術的不斷改進,人們漸漸意識到盔甲的加厚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反而使得騎兵的沖鋒能力大打折扣,於是出現了只保留胸甲和頭盔的騎兵,他們在戰斗中更多地運用手中的劍或軍刀,體現了騎兵的戰術性能特點,於是取代了笨重的穿四分之三甲的騎兵,如三十年戰爭中的瑞典騎兵和英國內戰中的騎兵。此後騎兵胸甲的大體式樣確定了,但頭盔則經常被換成各式各樣的寬邊帽、三角帽。在與火器的較量中盔甲繼續處於下風,許多騎兵放棄了他們的盔甲,但在近戰中胸甲仍保留防護作用,而且「拋光的胸甲具有很大的威懾作用」(具體看雨果的《悲慘世界》),因此到拿破崙時代,除英國外,各國都保留有胸甲騎兵的建制。法軍胸甲騎兵的英姿,馬鬃盔飾 傳統的蘭色軍服是區別於其他各國的胸甲騎兵的特徵
胸甲的重量我看到的資料說在10-12KG左右,據說並不算重,但是如果不合身的話,隨著馬上的顛簸,簡直要把人的肩膀磨碎。所以一般胸甲騎兵只在閱兵和戰斗時穿上胸甲。
在戰斗中,胸甲騎兵永遠出現在最危險的戰場,向著最頑強的敵人發起最猛烈的沖鋒,他們是那個時代騎兵的象徵和靈魂。
龍騎兵: 這個兵種最早出現要追溯到1552-1559年的義大利戰爭,法國人佔領了皮特蒙德(Piedmont),為了對付隨時可能在後背出現的西班牙人,當時的法軍元帥de Brissac命令他的火槍手跨上馬背,於是就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機動步兵。
至於龍騎兵dragoon這個詞的來歷,則有兩種說法:較流行的一種認為,當時該兵種使用的隊旗上畫了一頭火龍,這是從加洛林王朝(或者更早拜占庭帝國就有)開始的傳統,龍騎兵由是得名;另一種認為,當時他們使用的短身管燧發槍(火槍的一種)被稱為火龍,龍騎兵來自這個典故。
驃騎兵: 驃騎兵,16-18世紀盛行於歐洲中部地區的騎兵軍種,以匈牙利最為有名,19世紀中葉後衰落。
最早的驃騎兵出現於匈牙利和波蘭,主要武器是馬刀,擅長利用速度突擊對方防線,也執行偵察或搜索等任務,性質上屬於輕騎兵。拿破崙戰爭時期,驃騎兵達於極盛,法國和俄羅斯的驃騎兵也很有名,作戰兇狠、勇猛,身著綉花制服、金色排扣的披風、威風八面,視死如歸。

獵騎兵:獵騎兵,屬輕騎兵之列,盛行於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是主要以火槍為裝備的騎兵部隊。
1779年,法軍中第一次有了獵騎兵的建制。拿破崙時期,獵騎兵成為法軍輕騎兵的主力。相比驃騎兵,獵騎兵的服飾較為簡單,價格便宜,所以也就利於擴編和補充。

槍騎兵: 槍騎兵(Gun Cavalry),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期一度流行的騎兵軍種。
最早出現於波蘭,被法軍認為是過時的騎兵類型,英國一直沒有槍騎兵的建制,而奧軍在1792年時保有6個團的槍騎兵,1805年時仍有3個團。普、俄兩國在整個拿破崙時代也都一直有槍騎兵存在。上述三個國家稱槍騎兵為Uhlan,而非Lancer。拿破崙在1807年波蘭戰役期間被波蘭槍騎兵的戰鬥力所吸引,遂招募4個中隊的波蘭自願人員編入近衛騎兵。1809年改編為近衛軍波蘭槍騎兵團(近衛第一槍騎兵團)。1810年又組建近衛軍荷蘭槍騎兵團(Dutch Lancer:近衛第二槍騎兵團)。因為其制服上衣顏色純紅,又名「紅色槍騎兵」(Red Lancer)。1811年,因槍騎兵的表現出色,又進一步將6個團的龍騎兵轉型為槍騎兵。
關於槍騎兵的作用也一直存在爭議。其最大的優點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抗步兵方陣。法軍槍騎兵所用長矛長2.7米,長於任何上刺刀的步槍,因此如果不被子彈擊中,槍騎兵能夠先攻擊到方陣內的步兵。缺點是:槍騎兵不適於樹林等復雜地形上的偵察、警戒任務,失去了部分輕騎兵應有的功能。而且,槍騎兵需要進行更多的訓練。由於與對方騎兵近戰時長矛過於笨拙,槍騎兵須換用馬刀,所以除了掌握長矛的使用技巧,槍騎兵還要熟練使用馬刀。曾有回憶錄記載槍騎兵要進行55種不同的訓練項目,22種對付騎兵,18種對付步兵,還有15種基本訓練!

馬木留克: 公元十三世紀五十年代前的埃及由阿尤布王朝統治。阿尤布王朝創建於1174年,是由大名鼎鼎的薩拉丁所創立,而阿尤布王朝的馬木留克軍隊也是當年由薩拉丁一手組建的一支勁旅。馬木留克是阿拉伯語「奴隸」的意思。從公元九世紀起,阿巴斯帝國的哈里發就開始從亞細亞和高加索地區購買奴隸,在加以嚴格訓練以後,組建成騎兵部隊,成為哈里發直接指揮的一支精銳部隊。後來這種做法被阿拉伯其它各國的蘇丹所效仿,紛紛組建自己的馬木留克部隊,使之成為國王直接指揮的精銳禁衛軍。馬木留克士兵雖然是奴隸身份,但由於深得主人的器重,不僅待遇優厚,收入頗豐;而且馬木留克將領還往往能夠進入政界的高層擔任職務。薩拉丁組建的馬木留克軍隊是當時阿拉伯世界中一支戰力頗強的雄師。但薩拉丁的子孫們卻一代不如一代,到十三世紀初埃及已淪為阿巴斯帝國的附庸。1250年,阿尤布王朝蘇丹薩利赫病逝,突厥籍馬木留克將領阿依巴克趁機殺掉了年幼的繼承人,並娶了薩利赫的遺孀為妻,在埃及創建了馬木留克政權。他不僅脫離了阿巴斯帝國的控制,還公開於之分庭抗禮。1258年蒙古西征大軍消滅了阿巴斯帝國後,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就成為了當時整個伊斯蘭世界的中心。
馬木留克軍隊的戰力頗強,原因在於兵源和訓練。每年阿拉伯人販子從高加索地區和中亞草原誘拐或綁架數以萬計的孩童,把他們送到巴格達、大馬士革、和開羅的奴隸市場販賣,而阿拉伯各國的蘇丹們要挑選素質最好的孩子,買下來編入軍事學校,使之成為未來的馬木留克戰士。最受歡迎的馬木留克"原材料」來自高加索的喬治亞和中亞突厥部落,據歷史文獻記載,這個時期喬治亞每年被拐走賣掉的孩童多達兩萬人。高加索山民和中亞突厥人具有粗壯強健的體魄,和好勇鬥狠的性格,是培養馬木留克的上佳材料。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從建立以後的五百年間,他的馬木留克戰士的來源幾乎全出自高加索地區。
馬木留克軍事學校有非常嚴格的訓練體制,學校先讓孩子們學習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義,並灌輸其對主人的忠誠;並接受系統化的身體和軍事技能訓練,包括熟練使用彎刀、長矛和弓箭等武器,以及基本騎術。箭法尤其受到高度重視,學員們先練習站在地上射箭,然後學習馬上射箭,最後掌握策馬飛馳時的射術。基本軍事技能精熟後,便開始接受戰術訓練,演練實戰中進退迂迴的各種隊形和互相策應的基本戰術。
馬木留克騎兵全部是重騎兵,頭戴精鋼打造的頭盔,身披鋼絲密織而成的鎖子甲。馬木留克騎兵的盔甲比歐洲騎士的全套行頭輕便很多,但防護效果並不差。武器裝備包括一張強弓,一支長矛,一柄鋒利的大馬士革彎刀和一面盾牌。馬木留克的強弓射程遠,穿透力強;而坐騎均是世界聞名的阿拉伯純種馬,身高腿長,沖刺速度極其驚人。
馬木留克軍隊的戰術很奇特,打仗時通常是採用先守後攻策略。騎兵們排成整齊的隊形,用強弓一波接一波地齊射進攻的敵軍(他們的箭術都很高超,能夠在相當遠的距離上准確射中敵人);待敵人被弓箭齊射大量消減陣形開始散亂後,馬木留克騎兵才發起攻擊。這時的馬木留克騎兵會以嚴整的隊形沖向敵陣,在接近敵人時再施放一撥弓箭,然後才沖入敵陣,以長矛或馬刀與敵人格鬥。馬木留克騎兵的刀法也極其出色,他們可以在策馬狂奔時揮刀劈中懸掛在空中的一枚沙果,而阿拉伯特有的彎刀更讓馬木留克騎兵在近戰中勇不可擋。
埃及的馬木留克軍隊在當時的確是一支勁旅。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在中世紀正是依靠了這支精銳的軍隊立於了不敗之地。但五百年後,在公元1798年,馬木留克騎兵被入侵的法國軍隊兩次重創後而覆沒,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也隨之滅亡了,而這支法國遠征軍的統帥就是拿破崙

弓騎兵:騎射的特點
因為馬匹的移動及地面的不平坦造成顛簸, 所以影響騎射的准確度。 騎弓手會趁坐騎四腳離地才放箭, 將影響減至最低。 另一方面, 由於箭有一定的重量, 箭飛行一段短距離後會向下。 因此騎弓手向天空射箭, 一般是箭與地面成四十五度, 讓箭飛行時呈拋物線, 再垂直地擊中目標。
大草原的騎弓手採用拇指拉弦法(蒙古式拉弦法)。 騎弓手拇指扣著弓弦去拉弦發射弓箭。 大草原的騎弓手通常將弦線拉至胸部才松開弦線, 蒙古的騎弓手更將弦線拉至耳朵發射弓箭。
精湛的騎術
就騎射而言, 騎術與箭術同樣重要。 當騎弓手拉弓射箭時, 雙手不能緊持韁繩控制坐騎, 有些武器也需要雙手使用, 例如蒙古人的套馬桿。 因此騎弓手精於騎術, 甚至懂得不使用韁繩及利用馬鬃駕馭坐騎。 此外,馬有跟隨其他馬匹的天性,即使是敵方馬匹,弓騎手具有兼顧作戰及控制馬匹的能力。
聞名四方的回馬箭(Parthian shot)
騎弓手具備速度與箭術,回馬箭是他們常用的戰術。他們首先詐逃,逃至特定地點後突然轉身放一記回馬箭。這對正在追趕「敗軍」而鬆懈下來的敵人非常有效。回馬箭戰術通常與伏兵互相配合, 威力很大, 能擊退數陪於己的敵人。使用回馬箭擊退敵人最著名的例子是在卡雷一役中的帕提亞弓騎手
弓騎手的戰術
弓騎手的機動力很高,戰術與機動力息息相關弓騎手善用詐逃、突襲、及箭術。他們通常發起遠距離攻擊,然後藉速度撤退得無影無蹤,直至確定己方可以戰勝敵軍才大規模攻擊對手。除此之外,由於馬的奔跑速度很快,弓騎手能夠在戰場上快速轉變陣形,包圍敵軍。

㈨ 求軍事高手來看看下面圖片里的軍裝是哪個軍種的

這個應該是陸軍學員的,但是這套軍服版本比較早,應該是87式或87式之前的軍服。在90年代初期,我軍就配發這樣的軍服。顏色為土黃色。從肩章可以分辨出軍種為陸軍,紅底黃邊。海軍為藏青黃邊,空軍為天藍黃邊。武警的是綠底紅邊。但是好多地方院校或者高職敏肢學鎮州校有時候也採用軍裝作為校服。但橋旅世一般情況還是軍校穿著較多。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帶披風的軍服是什麼軍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敘利亞女孩多久來中國 瀏覽:23
華西醫院支援義大利的怎麼樣了 瀏覽:784
二戰英國人口總數是多少 瀏覽:830
越南工廠老闆掙多少錢 瀏覽:579
印度航母損耗多少 瀏覽:368
印尼的100000摺合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690
英國一般上班族什麼時候休假 瀏覽:932
越南細中華多少一盒 瀏覽:418
伊朗民族是什麼旅 瀏覽:165
英國生物專業怎麼樣 瀏覽:57
印尼在了牆上怎麼搞掉 瀏覽:44
為什麼英格蘭征服印度 瀏覽:730
義大利在哪裡看牙 瀏覽:274
外國人如何得到中國的駕駛證 瀏覽:946
英國為什麼成為急先鋒 瀏覽:925
伊朗送禮送什麼 瀏覽:61
印度到杭州要多少個小時 瀏覽:268
怎麼取消英國國籍 瀏覽:97
印度口罩怎麼打造 瀏覽:993
日本和中國錢哪個貴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