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波蘭和義大利都是北約同盟國,為何波蘭卻拒絕開放俄羅斯援意的空域呢
不只是波蘭沒有給俄羅斯開放支援義大利的航空空域,北約組織的其他成員國也沒有給俄羅斯開通,最後俄羅斯只能是把他們給繞了過去才算是把物資送到了。
1、俄羅斯給義大利援助觸犯了北約整體的利益,不利於北約組織的團結穩定。俄羅斯給義大利援助的時候為什麼其他北約國家不願意給俄羅斯開放空域?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俄羅斯給義大利送援助物資侵犯了北約國家的整體利益,不利於北約這個組織的團結,想一下,不是北約組織成員國的俄羅斯給義大利援助了,但是其他北約成員國什麼都沒有給,還在那兒各種疏離,這讓義大利怎麼想?肯定會對這個組織產生質疑,最壞的結果就是義大利最後推出了北約這個組織。
綜上,荷蘭波蘭拒絕開放領空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後面由美國的壓力在哪兒,它也不敢隨便開放,不然肯定會被其他北約國家聯合找事情。
② 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指義大利對衣索比亞發動的殖民掠奪戰爭。1870年,義大利國家剛統一就對外發動殖民戰爭。80~90年代,義大利擴張的對象是東北非。1885年,義大利軍隊在英國支持下,在馬薩瓦至欠盧爾沿岸一帶站住腳後,遂向衣索比亞北部腹地推進,迫使衣索比亞於1889年5月2日簽訂了不平等的烏西亞利條約。條約規定,衣索比亞北部領土割讓給義大利。根據補充協定,衣索比亞從義大利得到200萬里拉的賠償。義大利隨心所欲地解釋條約的第17條,於條約簽訂的同年宣布將衣索比亞置於其保護之下,並佔領了衣索比亞的北部領土。
1890年,義大利把在紅海沿岸佔領的全部領土合並為它的厄利垂亞殖民地。衣索比亞拒絕接受義大利的這一要求,不承認它的佔領。1893年2月12日,埃皇曼涅里克二世向意政府宣布:從1894年5月2日起,衣索比亞將不再履行烏西亞利條約所規定的一切義務。為了進行武裝干涉,意政府組建了一個1.4萬人的軍團,由巴拉蒂埃里將軍指揮。1894年7月17日,意軍進入卡薩拉並對埃軍展開戰斗行動。據義大利人估計,埃軍為10萬人,其中有1萬名騎兵。衣索比亞的各大封建主同時也是他們所轄各省的司令官。曼涅里克二世的嫡系部隊是埃軍的核心力量。1895年1月,義大利遠征軍連續八次打敗衣索比亞的一些封建主。這是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的序幕。意軍的全面進攻在3月展開,他們很快就佔領了阿迪格臘特。義大利的侵略促進了衣索比亞各族人民的團結。到這年年底,曼涅里克二世已動員了一支12萬人的軍隊。1895年12月7日,在安巴——阿拉吉附近的戰斗中,衣索比亞的馬科涅諾公爵指揮的埃軍首次大敗意軍。1896年3月1日,在阿杜瓦附近的會戰中,1.8萬人的意軍被擊潰。戰前,埃軍很好地組織了偵察,獲得了敵人的作戰計劃。
因此,埃軍得以各個重創彼此相隔很遠的意軍縱隊。在一系列戰斗中,埃軍指揮部巧妙地把對敵的正面沖擊與翼側的縱深包圍結合起來。主要突擊目標是意軍阿利別爾通將軍的縱隊。盡管意軍炮兵進行了有效射擊,但這個縱隊仍被擊潰,險遭全殲。其餘意軍縱隊也被擊敗。在阿杜瓦附近的會戰中,盡管敵人的技術裝備占優勢。但是,當地武裝力量終於第一次戰勝了帝國主義國家的軍隊。1.7萬名侵略軍,死傷1.1萬人,被俘4000人。埃軍亡4000~5000人,傷6000~10000人。俄國站在衣索比亞一邊,竭力阻止英、法、意在東北非擴張勢力。為向埃軍士兵提供醫療救護,俄國於1896年在國內進行募捐。俄國紅十字會向衣索比亞派出了醫療隊。根據1896年10月26日在亞的斯亞貝巴簽訂的條約,義大利承認衣索比亞主權的完整。
③ 二戰中,義大利究竟是德國的包袱還是幫手為什麼
總體上來說,義大利在二戰期間對於德國是個不折不扣的包袱!
從戰略上講,墨索里尼的大局觀遠不如希特勒,而其對擴充領土的野心則一點不比希特勒差。即便能夠和平獲得的東西也要耀武揚威幹上一仗以顯示羅馬帝國之威嚴(舉例:1940年6月17日,新組成的法國貝當政府要求停戰,希特勒邀請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共商對法行動方略。在二人舉行會晤時,希特勒同意墨索里尼提出的把尼斯、科西嘉、突尼西亞、吉布地和法國南部劃歸義大利的要求。但是墨索里尼覺得這樣得來的勝利有失自己的尊嚴。於是在停戰協定簽訂前,突然向法軍駐守的阿爾卑斯山地區發動閃電戰。結果意軍遭到法軍的迎頭痛擊,損失慘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傷,626人失蹤。
齊亞諾曾經說:「墨索里尼並不是想要這要那。他想要的是戰爭,通過和平方式即使他能得到他所要求的兩倍他也不會要」。墨索里尼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話:「軍事成功遠比完全通過和平途徑去獲取領土更加吸引人」)。於是從1935年入侵衣索比亞到1941年入侵希臘,其軍隊羸弱的戰鬥力在面對弱小的對手時往往損失慘重。尤其是在得知德軍佔領羅馬尼亞後,貿然出兵希臘,結果希臘在英國皇家空軍的支援下接連擊潰義大利軍隊。為迅速穩定南部戰線,德軍不得不推遲巴巴羅薩計劃二個月而先出兵佔領巴爾干半島,以致於有了莫斯科城下遭遇那個慘淡的冬季!
中期在俄國戰場和非洲戰場上個別戰役(頓河防禦、阿拉曼攻防戰)的表現上來說,義大利還算得上是一個稱職的隊友,但是一旦陷入包圍或者戰場形勢不利,則最先投降的就是義大利軍隊。
後期因為國內政局不穩,義大利軍隊戰鬥力急劇下降,開小差時有發生。德軍還必須分兵監視這些不穩定的義大利人。在義大利投降後,德軍又抽調21個師組成C集團軍群防守被稱為希特勒的軟肋的亞平寧半島。
從戰爭潛力上來說,整個二戰期間,美國產煤37.6億噸,德國產煤34.5億噸,日本產煤46億噸,義大利產煤8千萬噸;美國產油14.6億噸,德國產油4.6億噸,日本產油2億噸,義大利產油6百萬噸;美國產剛2880萬噸,德國產鋼2265萬噸,日本產鋼647萬噸,義大利產鋼237萬噸。以致於德國在開戰後每個月還要倒貼義大利十萬噸石油,直到失去普洛耶什蒂油田為止。
從軍事准備上來說,義大利國防大臣吹噓可以動員1000萬人,但因武器裝備不足,到1940年6月10 日義大利參戰時,其陸軍總數僅為45萬人,編為74個二二制陸軍師,而參戰那天,74個二二制陸軍師中,只有19個師人員滿編,武器裝備齊全。海軍倒是擁有各類艦艇 257艘。其中3.5萬噸級戰列艦 4艘,萬噸級巡洋艦 7艘,輕型巡洋艦 15艘,驅逐艦 59艘,快艇 67艘。這支海軍足夠和英國的地中海艦隊抗衡,並且在保障北非補給線方面也立過不少戰功,可惜因為缺油,以及在塔蘭托被英國人端了老窩,中後期就只能充當固定炮台了。至於空軍,1939年12月官方數據擁有戰機2300架。但義大利空軍參謀長普里科洛稱:847架因過於陳舊將要被拆卸,約500架因技術性能落後還存放在機庫里。
綜上所述,我們其實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在二戰開戰前夜,義大利在墨索里尼的鼓動下覺得自己找回了昔日羅馬帝國的榮光,事實上根本沒有做好打一場世界大戰的准備,其軍事實力至多隻能支撐一場為期幾個月的局部戰爭而已。所以在二戰期間,義大利軍隊除了個別閃光點以外,基本都是碌碌無為的魚腩部隊。用一句丘吉爾的話做總結「幸虧義大利人是德國人的盟友,而不是我們的」!
④ 您好!請問俄國一戰的參戰原因是什麼啊謝謝
俄國參沖粗戰的原因歸納有三點:
俄國一直覬覦巴爾干半島的霸權地位,因此和奧匈帝國勢同水火,當1814年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時,俄國認為這是奧匈帝國在「先下手為強」,於是不甘示弱加碼判游入了對巴爾干半島的爭奪之中;
俄國忌憚迅速崛起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勢力,也尋求機會通過一次戰爭來解除西邊的威脅;
出於上面兩個原因,俄國加入了英國和法國的三國協約,當德國悍然向英法宣戰時,出於同盟的遲銷義務,俄國也不得不加入戰局了。
⑤ 義大利是歐洲有名的戰五渣,各國明知道它是個累贅,為何還爭相拉攏
沒辦法,多個盟友總比多個敵人勝算大,義大利就算戰鬥力再差,好歹也是個國家,在差不多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他倒向哪邊,哪邊勝算就大些。
一、一戰前,義大利站在“同盟國”一邊
在“一戰”前,義大利是同德國、奧匈帝國組成的共同防禦公約組織。但義大利和奧匈帝國還有領土糾紛,所以,這個同盟關系並不牢靠。德國對此也心知肚明,很擔心其加入協約國一方,從而改變戰局,使奧匈帝國遭受打擊。所以在“一戰”爆發前,德國為了讓義大利在奧匈帝國侵略塞爾維亞的戰爭中保持中立,還是征詢了這個盟國的態度。
義大利軍隊戰鬥力非常弱。不過,義大利加入協約國,對於“一戰”戰局的改變,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義大利參加協約國一方,對奧匈帝國的打擊很大,牽制了奧匈帝國的兵力,應該是義大利對協約國做的最大的貢獻了。所以說,雖然義大利的戰鬥力很渣,但有勝於無,更勝於負數。不是嗎?
⑥ 作為疫情期間第二個支援歐盟的國家,俄羅斯為其提供了哪些幫助
一向都和歐盟不對頭的俄羅斯,在歐盟這一次被疫情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卻主動提供了幫助。不僅向歐盟派遣了知名的學者還有病毒學家,並且還提供了醫療器具上的幫助。這個可謂是破天荒的,要知道之前的時候,歐盟可是和美國一起制約過俄羅斯呢。所以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大國利益方面,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夥伴,只有永恆的利益。
俄羅斯也盡自己的能力,為歐盟提供了幫助,還為義大利空運了許多的物資。而中國在有效的控制了疫情之後,也非常慷慨的為全世界的國家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並且在義大利求助無門的時候,歐盟國家也自身難保,只有中國第1個做出了回應。目前這個病毒已經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的病情,需要全世界的人民共同去戰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