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波洛米尼的介紹
波羅米尼Borromini(1599~1667年)是一位義大利著名的巴洛克建築家。他擾咐與自信開朗的貝尼尼相反,性格乖戾、沉鬱緩悔純,最後自殺身前缺死。
⑵ 你能說出幾個義大利的地名
Abano Terme/阿巴諾泰爾梅
Abruzzo - Teramo/阿布魯索-特拉莫
Agrigento/阿格里真托
Alberobello/阿貝羅貝洛
Alessandria & Monferrato/亞歷山大和蒙弗拉多
Amalfi Coast/阿瑪菲海岸
Ancona/安科納
Aosta - Courmayeur/奧斯塔-庫馬耶
Aosta / 奧斯塔
Arezzo Province/阿雷佐省
Arezzo/阿雷佐
Ascoli Piceno/阿斯科利皮切洛
Assisi/阿西斯
Avellino/艾維連奴
Bari/巴里
Bergamo/貝加莫
Bologna/博洛那
Brescia/布雷西亞
Brindisi/布林迪西
Calabria Seaside/卡拉布里亞海濱
Capri Island/卡普里島
Carpi/卡普里
Caserta/卡塞塔
Castiglioncello/切諾堡
Catania/卡塔尼亞
Cefalu/切法盧
Chianciano Terme/基安奇安諾泰爾梅
Cinque Terre/五塊地
Como/科摩
Cortina D'Ampezzo/柯提納安培佐
Cortona/科托納
Courmayeur/庫馬耶
Cuneo/庫內奧
Elba Island/厄爾巴島
Eolie Islands/埃奧利群島
Fabriano/法彼雅諾
Fano/范洛
Ferrara/菲拉拉
Florence Province/佛羅倫斯省
Florence/佛羅倫斯
Foligno/福利尼奧
Forli/弗利
Garda Lake/加爾達湖
Genova/熱那亞
Grosseto/格羅塞托
Gubbio/古比奧
Ischia Island/伊斯基亞島
Italian Riviera/義大利里維埃拉
La Spezia/拉斯佩濟亞
L'Aquila/拉奎拉
Lecco/萊可
Livorno/里窩那
Lucca/盧卡
Macerata/馬切拉塔
Maggiore and Orta Lakes/夢嬌蕾和奧它湖
Maratea/馬拉泰阿
Matera/馬泰拉
Melfi/梅爾菲
Messina/墨西拿
Milan Province/米蘭省
Milan/米蘭
Modena/摩地納
Modica/莫地卡
Montecatini Terme/蒙特卡蒂尼泰爾梅
Montepulciano/蒙特普齊亞諾
Naples/那不勒斯
Ostuni/奧斯圖尼
Padova/帕多瓦
Paestum/佩斯敦
Palermo/巴勒摩
Parma/帕爾馬
Perugia/佩魯賈
Pescasseroli/佩斯卡塞羅利
Piacenza/皮辰札
Pisa/比薩
Porto San Giorgio/聖佐治港
Portofino and Tigullio/芬諾港海岸
Positano/波西他諾
Prato/普拉托
Puglia Seaside/普利亞海濱
Ragusa/拉古薩
Ravenna/拉韋納.
Reggio Emilia/雷焦艾米利亞
Riccione/瑞吉歐
Rieti/列蒂
Rimini/里米尼
Rome Province/羅馬省
Salerno/薩勒諾
San Gimignano/聖吉米尼亞諾
San Giovanni Rotondo / 聖若望�6�4羅通多
Sardinia/薩丁尼亞
Sicily/西西里
Siena/西耶納
Siracusa/錫拉庫薩
Sorrento/索倫扥
Spoleto/斯波萊托
Taormina/陶爾米納
Terni/特爾尼
The Alps - Dolomiti /阿爾卑斯-度洛米堤
Tirrenian Sea Coast/蒂雷尼亞海岸
Torino/托里諾
Trapani/特拉帕尼
Trento/特倫托
Treviso/特雷維索
Trieste/的里雅斯特
Tropea/特羅匹
Turin/都靈
Tuscany - Chianti/托斯卡尼-奇楊第
Varese/瓦雷澤
Venice Province/威尼斯省
Venice/威尼斯
Verona/維羅那
Versilia/韋西里亞
Vicenza/維琴察
Wine Route/酒庄路線
羅馬
⑶ 義大利旅遊不可錯過的世界遺產
義大利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不僅有文藝復興的啟蒙,還有著眾多的世界遺產。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義大利的世界遺產,大家不要錯過噢。
啟孝鎮蒙特堡
蒙特堡(Castel del Monte,意為「山上的城堡」)位於普利亞大區的巴里(Bari),是一座八邊形的城堡,於1229年到1249年左右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建造。在義大利鑄造的一分錢歐元硬幣上,你就能看到蒙特堡。1996年蒙特堡被 UNESCO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阿格里真托神殿之谷
阿格里真托(Agrigento)是義大利西西里大區阿格里真托省的省會,世界文化遺產「神殿之谷」就坐落於阿格里真托。神殿之谷(Valle dei Templi)是一座擁有古希臘神殿遺跡的山丘,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希臘神廟群。1997年神殿之谷以「阿格里真托考古區」的名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自公元前6世紀被作為希臘的殖民地以來,阿克里真托便成為地中海地區的重要城市之一。阿克里真托的至高地位和無尚榮耀也體現在主宰這個古城的壯麗的陶立克式廟宇中。直到今天,古城的大部分還完好地躺在農田或果園的地下。對考古區域進行有選擇的發掘,有助於了解後來的古希臘和古羅
阿馬爾菲海岸
也許你們早就聽過阿馬爾菲海岸的大名,這是義大利最有名、風光最優美的海岸。從索倫托(Sorrento)半島開始,一直到到薩萊諾省(Salerno)的維耶特利蘇瑪雷(Vietri sul Mare),這一段海岸,就是阿馬爾菲海岸(La Costiera Amalfitana)。
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阿馬爾菲海岸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稱之為「絕美而典型的地中海風光」。
阿爾貝羅貝洛的石頂圓屋
Alberobello (阿爾貝羅貝洛,另譯作麗樹村),位於普里亞大區巴里省,於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是由「Trullo 特魯洛」石頂圓屋組成的小鎮,所在地區無論是地面上還是地下都受到雨水的嚴重侵蝕。石灰石岩石是這里和附近地區的主要建築材料。最早的居民是十五世紀時被當地地主找來幫助他打理地產的。當時的法律規定諸侯不得不經國王同意私自修建城鎮和村落。伯爵 Giangirolamo Acquaviva d』Aragona 無視了這項規定。按照慣例,每當過往的巡視者要來的時候,伯爵會下令一夜之間拆掉所有干石房屋,暫時驅趕走所有居民,巡視者剛走,這些干石房屋立刻以拆掉時同樣快的速度再次建立起來。
Alberobello 在1797年成為皇家城鎮,從此建築中開始使用灰泥。但慎啟是,因為擁有與地中海傳統一樣悠久的歷史,干石房屋並未失寵。在過去一個世紀的變遷中,城鎮沿著 Via della Chiesa 街(今天的 Corso Vittorio Emanuele)軸線擴張,保留了兩個完全由 Trulli 構成的「紀念區」,各有上千石頂圓屋。
巴魯米尼石堡
人類在撒丁島居住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遠古的石器時代(或稱鑿石時代)。考古學家在撒丁島上還發現了擊中大約出現於10萬年以前最原始的石製品工具。撒丁島最原始居民自新石器時代即在這里生息。這些先民建築了一種很特殊的石砌平頂圓錐形巨石城堡,外形像截去上部的圓柱體,稱為「努拉吉」(nuraghe,復數為 nuraghi)。這一名稱來自當地名稱「nurra」,意思是「堆」,也有「穴」的意思。正是這個字的雙重含義才最能合適地表示出這種建築物可能的原始用途:在有頂的房間內堆積石塊用以自衛。
奇倫托
奇倫托(Cilento)位於義大利南部坎帕尼亞大區(Campania)的薩萊諾省(Provincia di Salerno),是一處著名的文化名勝。在它三座東西向山脊上分布著引人注目的幾組聖殿和村莊,生動地展現了這一地區的歷史發展過程悄粗:在史前和中世紀期間,它不僅僅是當時主要的貿易通道,而且也是當時文化和政治交流的中心。奇倫托地區同時也是古希臘殖民地與本土的伊特拉斯坎人和盧卡尼亞人之間的邊界。古希臘時期的兩座主要城市帕埃斯圖姆和韋利亞的遺跡也在這里被發現。奇倫托和迪亞諾河谷國家公園,帕埃斯圖姆和韋利亞考古遺址在1998年被 UNESCO 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奇倫托風景對比強烈、讓人心醉,它擁有直落入大海的高聳懸崖,一塵不染的海灘,依附在山丘上的中世紀小村以及明亮的原始自然風光。奇倫托海岸從帕埃斯圖姆開始到薩普里結束,提供各種各樣的海灘活動:從寬廣、潔凈的海灘到洞穴和海灣勘探,或是深入到未受污染的海底。丘陵和靠海的懸崖峭壁之間坐落著許多迷人的村莊。奇倫托地區也以美味的傳統美食著名,使用當地食材,加上從母親到女兒代代傳承的食譜。
卡塞塔皇宮及園林
卡塞塔的18世紀皇宮以及園林(Caserta, la reggia e il parco),位於義大利南部坎帕尼亞大區卡塞塔省的首府卡塞塔。卡塞塔是座美麗的城市,這片地區的廣闊平原延伸至大海。像法國的凡爾賽一樣,它擁有舉世聞名的宏偉宮殿和幽雅的園林;同時卡塞塔又是一座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城市。
除了宮殿和園林,卡塞塔舊城——義大利保存最完好、最美麗的中世紀村莊之一,也令人難忘。村中心的維斯科多瓦廣場,面向聖米歇爾大教堂,是典型的阿拉伯-諾曼式宏偉建築。主教宮殿、神學院和教士住所形成一個封閉的矩形庭院。鵝卵石鋪就的街道,古老的教堂和貴族的宮殿,仍然能讓人感覺到昔日傳統的強烈存在。沿著中世紀的街道漫步,給人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伊奧利亞群島
伊奧利亞群島(Isole Eolie),又名利帕里群島(Isole Lipari)是位於西西里島北側第勒尼安海中的火山群島。伊奧利亞群島出色地記錄了火山活動對島嶼形成、島嶼毀壞過程的影響以及持續進行的火山現象。至少從18世紀起,人們就開始研究這里的火山活動。群島為火山學的研究提供了兩種類型火山噴發(活火山噴發和斯特隆布利式火山噴發)的鮮活例子,因此,200多年來,這里對地質教育起了極其顯著的作用。群島繼續為火山學領域的研究提供豐富的素材。2000年,伊奧利亞群島及火山被 UNESCO 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在伊奧利亞群島,海水清澈碧藍,岩石山崖壯美,植被茂盛多彩,海底蘊藏豐富的海綿和珊瑚,而火山風景亦是一大特色。
馬泰拉
馬泰拉(Matera)位於義大利南部的巴西利卡塔大區(Basilicata),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體驗的小鎮,迷宮似的古城有種讓人探索後還意猶未盡。
馬泰拉依山而建,居民們將許多天然洞穴改造成了住所,形成了極富特色的石窟民居景觀,窄巷、地道和階梯隨處可見。1993年,馬泰拉的石窟民居和石頭教堂花園(Matera, i Sassi e le Chiese Rupestri)被 UNESCO 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埃特納火山
埃特納火山(L』Etna)在西西里大區卡塔尼亞市的北面約20公里處,是歐洲最大最活躍的活火山。埃特納火山千百年來的頻繁噴發造就了如今瑰麗奇絕的景觀。
埃特納火山海拔3340米,呈圓錐形,底座周長約160多公里,佔地面約1300多平方公里。主要火山口海拔3323米,有200多個噴發口,最大的噴發口寬達4.8公里,深度在600到1200米之間。大大小小的圓錐形噴發口有的冒著濃艷,有的寂靜無聲,附近寸草不生,一片紅褐色岩漿灰,荒涼而陰森。這座火山有記載的較大噴發有130多次,次數之多世界之最。最近這些年,埃特納火山也常常噴發,噴發時火光沖天,濃煙滾滾,煙柱高達2公里。火山不噴發時,山上也常常冒著濃煙。
山上的植被分為3部分,海拔900米以下布滿果木園,村鎮散布其間,人煙比較稠密。這些小鎮擁有各種旅遊設施和體育設施,是火山旅遊的基地。山上900米到1980米為林木帶,人煙稀疏。1980米以上布滿砂礫、石塊、火山灰和火山渣,植物很難生長,只有少量藻類生長。經這些不同的植被帶登火山游覽很有意思,觀賞噴發口和岩漿流遺跡更加吸引人。山上至今留有紀念羅馬皇帝阿德里亞諾攀登這座火山的遺跡。
⑷ 義大利佛羅倫薩鄰近的小鎮有哪些
我跟你說幾個與佛羅倫薩同處在托斯卡納大區的小鎮吧。
錫耶納(Siena)、利沃諾(Livorno)、恩波利(Empoli)、阿雷佐(Arezzo)、比薩(Pisa)、普拉托(Prato)、皮斯托亞(Pistoia)、盧卡(Lucca)、維亞雷焦(Viareggio)、格羅塞托(Grosseto)、聖吉米尼亞諾(San Gimignano)
這些城市都離佛羅倫薩不遠,做火車都在一個小時以內。其中錫耶納、比薩等都是歷史名城。
⑸ 《現代海戰》米尼級戰艦介紹
《現代 海戰 》中大部分艦船都可以找到出處,不管對戰艦科普還是海戰的真實還原都有加成。每艘船都有自己的特點,下面就來看看游戲中戰艦——米尼級戰艦屬性介紹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米尼級戰艦介紹
背景:米尼級,歐洲多任務護衛艦FREMM的義大利版。是法國與義大利在地平線級驅逐艦之後再次聯合開展的新一代護衛艦建枯銷造計劃,以替換各自老舊的驅逐艦和護衛艦。該艦於2004年開始建造,義大利一共計劃建造10艘。
類型:護衛艦
定位:區域壓制,超強連擊
所屬戰術:聯合作戰戰術
初始星級:★★
普通技能:導彈支援——對敵方前排隨機目標發起1次攻擊,每次造成50%傷害。
專屬技能:聯侍櫻合作戰——對敵方發起4次攻擊,每次造成78%傷害,技能發動幾率額外提高20%。
超視距打擊:(進入常規射程之前)發現敵方後立即進行超視距打擊,發射3波遠程導彈對敵水面艦隊進行攻擊,每波造成50%傷害。沒談游
特性Ⅰ:連擊1——30%幾率觸發連擊。
特性Ⅱ:連擊2——50%幾率觸發連擊。
特性Ⅲ:先聲奪人——進入常規射程後第一次出手必定釋放技能。
被動:高級抑爆強化——抑爆能力提升20。
⑹ 義大利南部都有哪些世界遺產
出國旅遊的人是越來越多,對於資金預算不是很多的朋友,最好的選擇就是去義大利走一圈,風景尚佳且費用不高。那麼義大利南部都有哪些世界遺產呢?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義大利是目前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國家——總數高達53項。前幾期我們已經跟分享了南部的世界遺產,根據上一次的投票結果,大家似乎更希望先開啟義大利中部世界遺產之旅。請放慢腳步,一起走進如詩如畫的義大利南部。
一、蒙特堡
蒙特堡(Castel del Monte,意為「山上的城堡」)位於普利亞大區的巴里(Bari),是一座八邊形的城堡,於1229年到1249年左右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建造。在義大利鑄造的一分錢歐元硬歷搏察幣上,你就能看到蒙特堡。1996年蒙特堡被 UNESCO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國王腓特烈二世出生於1194年,死於1250年他的時代距今已有8個世紀,他賦予這座城堡重要的象徵意義。城堡具有世俗的寺廟外形,代表了皇權,代表著永垂不朽的願望。這些象徵意義反映在城堡的位置、建築規劃方面數學與天文學上的精準,以及完美的外形上。蒙特堡的構造中到處存在著數字「8」的身影——它是一座八邊形的城堡,有8座塔,每層有8個房間。作為中世紀一座具有獨特風格的軍事建築,蒙特堡無疑是古希臘羅馬風格、東方伊斯蘭風格和北歐西多會哥特式建築風格的完美結合。
二、阿格里真托神殿之谷
阿格里真托(Agrigento)是義大利西西里大區阿格里真托省的省會,世界文化遺產「神殿之谷」就坐落於阿格里真托。神殿之谷(Valle dei Templi)是一座擁有古希臘神殿遺跡的山丘,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希臘神廟群。1997年神殿之谷以「阿格里真托考古區」的名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神殿之谷的遺跡曾經是阿克拉加斯(Akragas)古城,公元前6世紀肢茄由傑拉人(Gelesi)建立,一百年後成為了「人類最漂亮的城市」(品達羅 Pindaro)。公元前406年被迦太基人(Gartaginesi)摧毀,公元前340年由提莫萊昂特(Timoleonte)重建,並又一次達到輝煌,後來隨著拜占庭人的到來終於走向衰落。被阿拉伯人佔領之後,這座古城於公元9世紀被遺棄,在上面的一座丘陵上形成了新的城區,取名叫傑爾珍特(Gergent)。諾曼人掌權後,改名為迪奧切西(Diocesi)並修建了很多教堂。從十四世紀至十五世紀,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這里大興土木,城市建設得到很大發展。1972年,這座城市改名為阿格里真托。
自公元前6世紀被作為希臘的殖民地以來,阿克里真托便成為地中海地區的重要城市之一。阿克里真托的至高地位和無尚榮耀也體現在主宰這個古城的壯麗的陶立克式廟宇中。直到今天,古城的大部分還完好地躺在農田或果園的地下。對考古區域進行有選擇的發掘,有助於了解後來的古希臘和古羅馬城市,還有助於了解古基督教居民的殯葬儀式。
三、阿馬爾菲海岸
也許你們早就聽過阿馬爾菲海岸的大名,這是義大利最有名、風光最優美的海岸。從索倫托(Sorrento)半島開始,一直到到薩萊諾省(Salerno)的維耶特利蘇瑪雷(Vietri sul Mare),這一段海岸,就是阿馬爾菲海岸(La Costiera Amalfitana)。
這片地區地區是一個由西西里、阿拉伯與諾曼底建築風格構成的完美混合體。風景如畫的小城鎮散落在海岸上(比如:普萊雅諾,波西塔諾),組成了一個典型的中世紀居民點的博物館。在半山懸崖的海岸公路上眺望大海,如琉璃一般湛藍透亮的海面向遠方延伸,浪花反射著點點陽光,曲折蜿蜒的山間公路串連起白牆紅瓦的民居,近處果園翠色慾滴,遠處群山綿延如黛。
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阿馬爾菲海岸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稱之為「絕美而典型的地中海風光」。
四、阿爾貝羅貝洛的石頂圓屋
Alberobello (阿爾貝羅貝洛,另譯作麗樹村),位於普里亞大區巴里省,於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是由「Trullo 特魯洛」石頂圓屋組成的小鎮銀灶,所在地區無論是地面上還是地下都受到雨水的嚴重侵蝕。石灰石岩石是這里和附近地區的主要建築材料。最早的居民是十五世紀時被當地地主找來幫助他打理地產的。當時的法律規定諸侯不得不經國王同意私自修建城鎮和村落。伯爵 Giangirolamo Acquaviva d』Aragona 無視了這項規定。按照慣例,每當過往的巡視者要來的時候,伯爵會下令一夜之間拆掉所有干石房屋,暫時驅趕走所有居民,巡視者剛走,這些干石房屋立刻以拆掉時同樣快的速度再次建立起來。
Alberobello 在1797年成為皇家城鎮,從此建築中開始使用灰泥。但是,因為擁有與地中海傳統一樣悠久的歷史,干石房屋並未失寵。在過去一個世紀的變遷中,城鎮沿著 Via della Chiesa 街(今天的 Corso Vittorio Emanuele)軸線擴張,保留了兩個完全由 Trulli 構成的「紀念區」,各有上千石頂圓屋。
石頂圓屋(Trullo)是歷史悠久的農場建築,代表 Puglia 普利亞大區一種典型的風格。這種建築在巴里 Bari,布林迪西 Brindisi 和塔蘭多 Taranto 最普遍,在 Alberobello 達到輝煌的頂峰。Trullo 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首先是中心圓形空間,蓋著所謂的「假」圓頂,在外面看來是圓錐形的屋頂。第二部分是附加的房間,與中心大廳相通,各有專門用途(例如廚房或者寢室)。從外面看,這些部分像是連載中心圓錐上的小突起。
五、巴魯米尼石堡
人類在撒丁島居住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遠古的石器時代(或稱鑿石時代)。考古學家在撒丁島上還發現了擊中大約出現於10萬年以前最原始的石製品工具。撒丁島最原始居民自新石器時代即在這里生息。這些先民建築了一種很特殊的石砌平頂圓錐形巨石城堡,外形像截去上部的圓柱體,稱為「努拉吉」(nuraghe,復數為 nuraghi)。這一名稱來自當地名稱「nurra」,意思是「堆」,也有「穴」的意思。正是這個字的雙重含義才最能合適地表示出這種建築物可能的原始用途:在有頂的房間內堆積石塊用以自衛。
有的「努拉吉」高達10米,內分三層,底層貯藏糧食等物,有的底層中央挖有水井,而且有走廊、武器庫等。對於這些建築的用途,至今仍沒有確切的定論,很可能是一種多用途的居住防衛系統的組成部分,也可能是氏族之間發生戰斗時非戰斗人員(例如婦女和兒童)藏身的地方。對於一個氏族的發展壯大來說,婦女和兒童無疑十分重要。因此,「努拉吉」可能是住宅,又可能是用於防禦的堅不可摧的堡壘,也可能是一種信仰性的建築。這種古建築群在撒丁島尚存7000多個,由於時間久遠,很多遭到破壞,原來的數量肯定大大高於這一數字。
「努拉吉」是西地中海地區最獨特、最重要的文物古跡,是撒丁島風光中最能給遊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古跡,也是這片土地上最神秘、最有資格成為這一島嶼象徵的古跡。1997年,UNESCO 將巴魯米尼的石堡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⑺ 關於古國的問題(埃及,羅馬。。。。。)
寫不下了!
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典型的水力帝國。受宗教影響極大,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對永恆觀念的一種崇拜產物,也是法老王的陵墓,目前埃及共有八十餘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除了金字塔以外,獅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徵。
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今中東地區),起初在尼羅河流域,直到國力強盛時候,才達到目前的埃及領土。它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南鄰努比亞(今衣索比亞和蘇丹),西接利比亞。從地理上看,埃及的東西兩面均為沙漠,南邊有幾個大險灘,同外界交往甚難,只有通過東北端的西奈半島與西亞來往較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較大的孤立性。
縱貫埃及全境的尼羅河,由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蘇丹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流經森林和草原地帶的尼羅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濫,浸灌了兩岸乾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質的泥沙隨流而下,也在兩岸逐漸沉積下來,成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稱自己的國家為「凱麥」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古代埃及人曾寫下這樣的詩篇:「啊,尼羅河,我贊美你,你從大地涌流出來,養活著埃及……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
埃及的地理位置使得埃及多雨。從古代埃及留下來的大量雕刻和繪畫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的特徵是:高身材,黑頭發,低額頭,密睫毛,黑眼珠,直鼻子,寬臉型,闊肩膀,黑皮膚,體魄健壯。他們的體形、外貌與古代的利比亞人和努比亞人不同,也與古代的亞細亞人不同,而具有自己獨特的特徵。
歷史年表
歷史
公元前三世紀的曼涅托,將從美尼斯開始至馬其頓亞歷山大征服止的埃及歷史分為三十個(旅純或三十一個)王朝,現在學者又在液如此基礎上將上古埃及史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前王朝時期(金石並用時期,約公元前4500—3100年)
2、早王朝時期(1—2王朝,約公元前3100—2680年)
3、古王國時期(3—6王朝,約公元前2686—2181年)
4、第一中間期(7—10王朝,約公元前2181—2040年)
5、中王國時期(11—12王朝,約公元前2040—1786年)
6、第二中間期(13—17王朝,約公元前1786—1567年)
7、新王國時期(18—20王朝,約公元前1567—1085年)
8、後王朝時期(21—31王朝,約公元前1085—332年)
9、馬其頓希臘人和羅馬人統治時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從第1到第4時期,是奴隸制國家形成和統一王朝出現的時期,第5至第7時期是統一王國重建和帝國時期,第8至第9時期是埃及奴隸制國家衰落和陷於外族統治下的時期。
前王朝時期
1.涅伽達文化Ⅰ時期:又稱阿姆拉特時期,約公元前4000—前3500年,埃及出現了私有制和階級關系的萌芽。在屬於這個時期的一些墓穴里發現的陶器上,刻有一些符號;各個墓中都有其自己的統一符號,這大概是其私有權的記號。在這個時期之末,涅伽達地方1610號墓中的一個黑頂陶罐上,發現了作為王權標志之一的紅冠形象(以眼鏡蛇作為其標志)。在屬於涅伽達文化I時期與涅伽達文化Ⅱ時期之交的一個墓中(涅伽達1540號墓)發現的一塊陶片上,畫著一個象徵王銜符號的荷魯斯鷹神的形象(這也是王權的標志之一)。這說明王權也已萌芽。在狄奧斯波里?帕爾弗,還發現一段城牆的模型,這表明了社會不安定因素的增長,甚至戰爭的存在。
2.涅伽達文化Ⅱ時期:又稱格爾塞時期,約公元前3500—前3100年,在埃及,私有制逐步確立,階級逐漸形成。從這時的墓葬情況可以看出,在一些地方,階級分化十分激烈。在涅伽達和希拉康波里兩地,發現了與普通人的十分簡陋的墓極不相同的畫墓。如希拉康波里的畫墓,用磚坯砌成,在墓牆上有繪畫,其內容是有關戰爭(水陸戰)的場面,可能反映了墓主人(學者們認為可能拆埋咐是國王)生前的某些活動。從格伯林發現的一塊紡織品殘片上的繪畫,也反映了階級分化的情況。這塊紡織品上畫了一些船,一些人在劃槳,還有一人端坐於其上,此人顯系貴族。在蠍王權標頭上,國王頭戴象徵王權的白冠(以鷹為其標志)、腰系牛尾,其形象比普通人高大得多。這時留下來的象牙板上有被捆著雙手的戰俘的形象,這些戰俘將淪為奴隸。在蠍王權標頭上,還有奴隸勞動的情景。此權標頭上的旗幟上吊著的田鳧,學者們認為是表示平民的表意符號。在涅伽達文化Ⅱ時期出現了文字,不過還很原始。
在涅伽達文化Ⅱ後期,隨著私有制的確立和階級的形成,在埃及出現了國家。這時的國家很小,人口也不多,埃及人稱這種小國家為斯帕特,其象形文字元號為 ,表示一塊灌溉渠道交織的土地。在當時的埃及,這樣的小國家有若干個。在這些小國家裡,有一個以政府機關、王宮、神廟為中心的城市,其象形文字元號為 。它表示城市建在交通要道上,由城牆圍護起來,成為一個要塞。反映這個時期存在戰爭的雕刻和繪畫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畫墓中的水陸戰圖外,還有阿拉克出土的象牙刀柄上的水陸戰圖、戰場調色板等。這時,王權已經形成,象蠍王權標頭上的蠍王,可能既是行政首腦,又是軍事首領,並兼任祭司長,主持祭祀,領導農業,興修水利。不過,這時埃及國家剛剛形成,貴族的勢力必定還很強大,國王的權力大概還要受到貴族的約束,國王還不是專制君主。
在希拉康波里,發現了前王朝末期兩個國王蠍王和卡王的文物。關於蠍王,在北方今開羅附近的圖拉也發現了有他名字的文物。結合蠍王權標頭上的圖刻內容,學者們推測,他可能對北方進行過征伐,甚至可能控制了這個地區,這是最早的有關埃及統一的證據。
早王朝時期
古埃及人以名為「米尼」(希臘語為米尼斯)的國王作為他們歷史的正式開始,他們認為是這位國王統一了上埃及和下埃及。 向統一王朝的過渡實際上比古代埃及作家讓我們認為的更加漸進。而且也沒有與米尼斯同時代的記錄。盡管如此,學者們現在認為,這位傳說中的米尼斯也許是那爾邁。在那爾邁調色板(Narmer Palette)上,描繪他在儀式上身著皇家盛裝,成為埃及統一的象徵。公元前3世紀埃及牧師曼涅托繪出了米尼斯之後埃及法老的世系表,將其分為30個王朝。這一體系沿用至今。
在早王國時期的約公元前3150年,第一位法老鞏固了他在下埃及的統治,定都孟斐斯。在那裡他們可以控制富庶的三角洲地區的農業和勞動力,以及利益豐厚的通往黎凡特的商路。法老們不斷膨脹的權力和財富反映在他們精心製作的石室墳墓和考究的埋葬儀式,這些用於歌頌死後被神化了的法老。法老們建立了強大的王權以使他們對國家土地、勞動力、資源的控制合法化,而這些對古代埃及文明的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
1.埃及第一王朝:公元前3200年~2850年。從美尼斯到卡,共有八位法老。
2.埃及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從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共有六位法老
古王國時期
http://ke..com/view/48522.htm 1.埃及第七王朝:只統治了七十天。
2.埃及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前2130年。共有八到二十七位法老,但名字無文獻可查。
3.埃及第九王朝:第九王朝由赫拉克利奧坡里斯的19王組成,統治了409年。
4.埃及第十王朝:北方公元前2130~前2040年。共有六位法老,有三位名叫凱蒂。
5.埃及第十一王朝:南方公元前2130~前2040年。共有三位法老。
中王國時期
中王國時期(公元前1991~前1786年),中王國的法老們恢復了國家的繁榮和穩定,刺激了藝術、文學和紀念性建築工程的復甦。第十一王朝的門圖荷太普二世和他的繼承者們從底比斯統治全國。約公元前1985年,維齊爾出生的第十二王朝建立者阿蒙涅姆赫特一世將首都遷往法尤姆綠洲的伊塔威(Itjtawy)。 在那裡,第十二王朝的法老們實行了富有遠見的墾荒和灌溉計劃以增加這一地區的農業產量。此外,對努比亞的再征服獲取的領土中富產石料和黃金,人民被驅使在三角洲東部修建防禦建築,稱為「大公牆」(Walls-of-the-Ruler),用於抵禦外族入侵。
擁有可靠的軍隊、政治穩定和豐富的農礦業財富,國家的人口、藝術和宗教繁榮起來。與大力推崇神靈的古王國形成鮮明對比,中王國時期經歷了一種被稱為「民主化」(Democratization)的「個人的虔誠」的增長,依據這種信仰據說所有人都能支配一個靈魂並能在死後陪伴神靈。
中王國文學的特點是詭辯的主題和自信而雄辯的人物風格。浮雕和肖像雕塑藝術精湛,細節上盡善盡美,達到了新的技術高度。
中王國的最後一位有為之主,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允許亞洲移民進入三角洲地區以為他的采礦業和水利工程提供充足的勞動力。但這些充滿雄心的水利工程和采礦活動,與他統治後期尼羅河泛濫不足聯系起來,透支了經濟,加速了國家衰落,最終在公元前14世紀和公元前13世紀進入「第二中間期」。這次衰落期間,外來的亞洲移民開始控制三角洲地區,甚至建立了希克索斯王朝
1.埃及第十一王朝末期:公元前2060~前2000年。三位蒙圖霍特普法老,第一位在公元前約2040年統一埃及。第十二王朝:公元前2000~前1786年。七位法老名阿門埃瑪特(Amenhemat)或塞索斯特里斯,最後一位統治者是女王塞貝克內菲盧雷(Sebekneferoure)。
如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穩定總是和動亂是互相交替。各省分權勢力和其他歷史上至今仍然不明的勢力,毀滅了從第十二王朝傳續下來的底比斯政權,埃及分裂成許多的諸侯國。
2.埃及第十二王朝:
3.埃及第十三王朝:公元前1786~前1674年。約有四十位法老,其中有幾位名叫塞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時在法老的北部、中部、南部統治。從公元前1730年開始,這些國王只不過是西克索法老的封臣。
4.埃及第十四王朝:
第二中間期和希克索斯王朝
(公元前1786~前1567年)
約公元前1650年,中王國衰落,居住於三角洲東部城市阿瓦瑞斯(Avaris)的亞洲移民隨之奪取了這一地區並逼迫中央政府遷往底比斯。在那裡,法老們成了附庸,稱臣納貢。希克索斯們(即「外來統治者」)效仿埃及統治模式,也將自己描繪為法老,把埃及要素融入到他們的青銅時代文明中。希克索斯人在侵略埃及的同時,帶來了西亞軍事技術,對埃及產生了重要影響。
南遷後,底比斯的國王們發現自己被夾在北方的希克索斯王朝和它的努比亞盟友-南方的古什之間,100多年在沉悶和不作為中度過。到公元前1555年,底比斯的軍隊終於強大到可以挑戰希克索斯王朝。沖突持續了30多年,法老陶二世和卡摩斯最終打敗了努比亞人。卡摩斯的繼任,雅赫摩斯一世成功地在一系列戰役中讓希克索斯王朝永久地退出埃及的歷史舞台。之後的新王國時期,軍隊成了優先考慮的核心問題,法老們籍此擴張埃及的疆界,維護他們在近東的優勢。
1.埃及第十五王朝:希克索斯人最初所建立的王朝。
2.埃及第十六王朝:公元前1674~前1567年。第十六王朝被稱為「小西索克」王朝,只存於三角洲東部。「大西索克」王朝有五位法老,包括一位基安(Khyan)和兩位阿拉比(Apopi)。
3.埃及第十七王朝:公元前1674~前1567年。十位法老統治底比斯及周圍地區。他們是西索克的封臣。最後三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Kamosis),開始和北方的西索克人斗爭。
新王國時期
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67~前1085年),新王國的法老們通過維護邊境安全和加強與鄰國的外交確立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圖特摩斯一世和他的孫子圖特摩斯三世時的軍事征服讓埃及的勢力擴張到敘利亞和努比亞,鞏固了人民的忠誠,打通了急需的銅和木材的進口通道。 新王國的法老們推崇太陽神阿蒙(Amun),開始大興土木,對它的崇拜的基點是卡納克神廟。法老們還修建了一些紀念碑為自己的(現實的或虛幻的)成就增色。兩位法老之間上台的是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她通過宣傳使自己的權力訴求合法化, 她統治時期的特點是停止對外戰爭,派遣商業探險隊聯絡龐特(Punt),開展與鄰國的貿易;以及修建了位於卡納克的典雅的停靈廟,一對巨型方尖石塔,一個小禮拜堂。盡管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在她死後,她的過繼外甥圖特摩斯三世大量毀掉刻有她名字和形象的塑像,希望抹去這位篡位的母後的統治痕跡。
約公元前1350年,阿蒙霍特普四世出人意料地登上王位,開始了一系列激進且無秩序的改革,威脅到新王國的穩定。他改名埃赫那頓(字面意思為「阿頓的僕人」或「阿頓光輝的靈魂」。),將以前不起眼的太陽神阿吞(Aten)吹捧為最高的神,禁止對其他神的崇拜,打擊了僧侶集團的權勢,還將首都遷往新城埃赫塔頓(Akhetaten,意為阿托恩的視線,即今天的阿馬爾那(Amarna))。他對外國事務置若罔聞,全神貫注於他的新型宗教和藝術風格。在他死後,對阿托恩的崇拜很快被禁止,首都遷回了底比斯。後來的法老圖坦卡蒙,伊特努特·阿伊,哈倫海布迅速抹去了阿孟和蒂四世的所有記載,這段短暫的時期被稱為阿馬爾那時代。
第十八王朝結束於最後三位法老 - 圖坦卡蒙、伊特努特·阿伊、哈倫海布,他們死後都沒有後裔。18歲的拉美西斯二世,或稱拉美西斯大帝,於公元前1279年繼承王位,他是埃及歷史上修建神廟、樹立方尖石塔、生育子女最多的法老。
大膽的軍事領袖,拉美西斯二世率軍抵抗赫梯的入侵,雙方在卡迭石戰役中死傷慘重,最終在約公元前1258年締結了有史以來第一份被記載的和約。埃及的財富讓它成為侵略者,尤其是利比亞人和「海洋民族」(Sea People)垂涎的目標。起初軍隊還能抵禦這些侵略,但埃及最終失去了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外患在腐敗、盜墓賊、動亂等內部問題輔助作用下急劇惡化。底比斯的阿蒙神殿(Precinct of Amun)大祭司們聚斂了大量土地和財富,他們勢力的膨脹在第三中間期分裂了國家。
1.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前1320年。從阿赫莫西斯(Ahmosis)到霍朗赫布,共有十四位君主,其中有四點陣圖特摩斯,四位阿門諾菲斯。王後阿謝普蘇特(Hatshepset)、阿肯納吞(Akhenaton)和圖坦卡蒙,都屬於本王朝。
2.埃及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前1200年。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包括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和塞蒂一世、二世。
3.埃及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00~前1085年。十位君主,除了第一位名叫賽特納克特(Sethnakht)之外,其餘都叫拉美西斯。(Ramesess)
第三中間期
第三中間期(公元前1085~前715年)。公元前1078年,拉美西斯十一世去世,斯蒙迪斯一世取得埃及北方的統治權。南方則在底比斯阿蒙神廟的大祭司的有效統治下,後者僅在名義上承認斯蒙迪斯的權威。這一時期,利比亞人已經在三角洲西部地區定居,移民的首領們開始逐步取得自治權。公元前945年,利比亞王子舍順克一世控制了三角洲地區,建立了所謂「利比亞王朝」或「布巴斯提斯王朝」(布巴斯提斯是首都),即第二十一王朝,持續200多年。舍順克也通過將自己的家族成員安置在重要僧侶位置上控制了埃及南方。利比亞統治腐朽的同時,它在三角洲地區的對手開始在利安托波力斯(Leontopolis)興起,庫施威脅於南。約公元前727年,庫施國王皮耶侵入北方,佔領了底比斯,並最終佔領了三角洲地區。
到第三中間期結束時,埃及原本深遠的影響力大打折扣。它的外國盟友淪為亞述的勢力范圍,到公元前700年兩國間的戰爭終於不可避免。公元前671年到公元前667年,亞述人開始攻擊埃及,遭遇塔哈爾卡和他的繼任坦沃塔瑪尼堅決抵抗,埃及贏得了幾次勝利。但最終,亞述人將庫施人趕回努比亞,佔領孟斐斯,洗劫了底比斯神廟。
1.埃及第二十一王朝:公元前1085~前945年。在塔尼斯統治的有斯門代斯(Smendes),普蘇賽奈斯一世和二世。在底比斯統治的有埃里霍斯(Herihor)和皮納傑姆。
2.埃及第二十二王朝:這時期經濟繁榮。
3.埃及第二十三王朝:統治了約300年。
4.埃及第二十四王朝:這時期文化繁盛,出現了埃及神話。
5.埃及第二十五王朝:統治了200年左右。
後王朝時期
亞述人沒有長期佔領埃及的打算,統治權落入二十六王朝一系列稱為「賽特王」(Saite kings)的諸侯手中。到公元前653年,賽特王普薩美提克一世藉助唯利是圖的希臘僱傭軍驅逐了亞述人,並在希臘人的幫助下建立了埃及的第一支海軍。希臘的在埃及影響急劇膨脹,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納奧克拉提斯(Naucratis)成了希臘人的家園。建都塞易斯的賽特王們見證了這次短暫而充滿生氣的經濟文化復興。然而好景不長,公元前525年,強大的波斯帝國在岡比西斯二世率領下開始了對埃及的征服,最終在貝魯西亞(Pelusium)之戰中抓獲了法老普薩美提克三世。岡比西斯二世於是採用法老稱號,但卻在遠在蘇薩的家中統治,將埃及劃為總督區。公元前5世紀有幾次較成功的反抗波斯的起義,但埃及從未能永久地驅逐波斯人。
在波斯的統治下,埃及與塞普勒斯、腓尼基被一同劃入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下的第六總督區。波斯第一次統治時期也被稱為第二十七王朝,結束於公元前402年。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43年,最後的本土王朝、第三十王朝統治埃及,結束於奈科坦尼布二世(Nectanebo II)。公元前343年,波斯人短暫地恢復了對埃及的統治,也被稱為第三十一王朝。但不久後,在公元前332年,波斯統治者Mazaces將埃及拱手讓給了亞歷山大大帝。
1.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有一百四十年的統治時期。
2.埃及第二十七王朝:有二百三十年統治時間。
3.埃及第二十八王朝:有一百一十年統治時間。
4.埃及第二十九王朝:有126年統治時期。
5.埃及第三十王朝:188年,這時期埃及達到鼎盛時期。
6.埃及第三十一王朝:共165年統治時期,經濟繁榮,但埃及人注重保守文化,所以開始衰落。
羅馬的三個時期
①王政時期:公元前8世紀中葉,古代羅馬人(羅莫路和勒莫)在義大利半島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台波河下遊河畔建立了羅馬城。
②共和時期:公元前509年,羅馬廢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開始了近500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
③帝國時期:公元前30年,繼凱撒之後崛起的軍事強人屋大維戰勝了政敵,結束了羅馬數十年的內戰,奪取了國家最高權力。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羅馬歷史也就以此為標志進入了帝國時代。
古羅馬介紹
公元前10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義大利半島處於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交織的時期。 「古義大利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族。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的銅器時代,他們穿越北部和東部的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到達義大利,並殘暴地迫使許多當地土著部落遷徙他鄉。他們起初過著游牧生活,但已經具有製作銅器、使用馬匹和帶輪子的大車的技能。抵達義大利之後,他們形成了以農耕為基礎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成為隨後幾個世紀其子孫後代的主要生活方式,直至羅馬文明的衰落。「古義大利人」是由幾個民族構成的,包括薩賓人、翁布里亞人和拉丁人。
起源
公元前9世紀和公元前8世紀,義大利半島上出現了兩個新民族:埃特魯斯坎人和希臘人。古人認為埃特魯斯坎人來自東方的安納托利亞,今天的一些考古發現也證實了這一點。從起源看,他們似乎不是古義大利人,正如他們的語言也並非印歐語系一樣,他們的文明混合了來自東西方的各種因素。著名的維朗諾瓦文明代表了埃特魯斯坎人的最初發展階段,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新領土上所取得的非凡的文化進步。這片新領土位於義大利東北部及亞平寧山區和第勒尼安海之間的沿海平原地區。埃特魯斯坎人居住在獨立的、強大的城邦中,城邦之間通常結成聯盟。這些城邦最初由一個君主統治,後來變成通過議會和選舉出的官員施行統治的寡頭政治。埃特魯斯坎人本來是農耕部族,擁有組織嚴密的軍隊,他們用這些軍隊來統治周邊民族,同時他們也喜歡經營商業和從事手工業。托斯卡納和北部的拉丁姆地區應該是埃特魯斯坎人最早的定居地。一小部分拉丁人在這片領土的南端生息繁衍,在那裡最終建立了羅馬城。因此,在埃特魯斯坎文明鼎盛時期還只是村民的羅馬人,與埃特魯斯坎人的語言、思想和宗教有著緊密的聯系:埃特魯斯坎人對羅馬文化向文明的轉化產生了獨一無二的最重要的影響。
另一方面,在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間的邁錫尼文明時期,希臘人在義大利南部和中部沿海地帶縱橫航行,隨後停滯不前的時期才使得他們的航行告一段落。迫於在西方貿易線路上與腓尼基人的競爭,他們建立了新的貿易基地,接著在公元前8世紀使殖民地得到全面發展。他們最初在義大利的匹茲庫薩 (在那不勒斯灣的伊斯基爾島)建立殖民地,之後又把勢力稍微地向北推進到西西里島的庫米大陸以及義大利南部沿海地區。隨著與希臘人的接觸,埃特魯斯坎人很快變得更加成熟起來,他們根據希臘文字創造了字母,形成了自己的雕塑及繪畫風格,發展了以希臘擬人神為基礎的宗教信仰,並精心制定了一套占卜未來的儀式。所有這些後來都被羅馬人繼承了下來。古代印度
(公元前600~公元800)
古代印度的歷史特徵在於瓦爾納制的確立及其向種姓制度的轉化,部落社會的同化及其向國家的轉化,授地制的興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轉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羅門教的興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轉化。古代印度
(公元前600~公元800)
古代印度的歷史特徵在於瓦爾納制的確立及其向種姓制度的轉化,部落社會的同化及其向國家的轉化,授地制的興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轉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羅門教的興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轉化。
佛陀時期
(前6~前2世紀) 從吠陀時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時期,是繼印
度河文化城市繁榮之後的第二次城市繁榮時期。在這時期里,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大雄創立了耆那教。據佛教文獻記載,公元前6世紀初,印度有16個國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屍、只薩羅、跋只、俱盧、般遮羅和犍陀羅等。
⑻ 義大利還有哪些小眾的旅遊目的地值得推薦
去義大利旅遊除了著名景點外還有哪些景點值得打卡?其實義大利除了那些著名景點以外,還有著很多的小眾景點也是非常值得打卡的。下面這篇文章內容就是義大利值得打卡的地方。
一、奧爾維耶托
奧爾維耶托距離羅馬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不管你是自由行還是跟團游,都會在開出羅馬120公里左右路過這里。這座城就是著名的世界第一慢城--奧爾維耶托。
這座城市不大,也鬧空只有長度也就是2公里左右,整個城市建在一個巨大的岩石上面,易守難攻,游覽這個城市需要把車停靠在一個大停車場,然後步行走進城市。
主要推薦景點:
1、奧爾維耶託大教堂。因為建築外觀為奢華的馬賽克裝飾,所以被稱為教堂中的金百合。
2、著名的聖帕托里茨渥井廳啟(PozzodiSan
Patrizio),據說這口井是1527年「羅馬浩劫」的時候,教皇克萊孟七世為了逃避查理五世的軍隊,在此地避難,教皇逃到了奧爾維耶托,為了確保水源而挖掘的,委託小安東尼奧·達·桑加羅於1527年設計了這口井。
水井從崖頂深入石灰岩層62米,可順著248級的螺旋梯走到井底,穿過井底水面上的小橋,可以沿著另一側的螺旋梯走出地面。這是一個雙螺旋結構水井,螺旋梯是打井時毛驢上下的通道,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口徑,是為了建造不是那麼陡,並有足夠高度的兩條螺旋通道。所以,也就不難理解這座岩石上小鎮固於防守,抵禦外侵的自給自足的特點的歷史原因。
看到這個城市,跟奧地利西部的一個小城市很像,庫夫施泰因,
兩座城市都有建在岩石上的城堡,也都有為了從岩石上向下挖掘很深的水井。
二、錫耶納
同周邊城市一樣,這個城市也建造久遠,在公元前29年開始建造。曾經是歷史上的貿易、經濟、藝術中心,著名的貝殼型田園廣場,更是所有遊客流連忘返之地。周邊狹窄的街道布滿了各種商鋪。各種石頭房子記載著這個城市的過往。
著名景點:田園廣場、錫耶納大教堂。
食物推薦:
周三早上7時至下午1時。沿著這座中世紀城市的城牆,布滿各式各樣的攤位,售賣著不同的衣服、鞋子和手提包等。此外,還有各種新鮮的水果、蔬菜、麵包、蛋糕、肉和魚等。逛完市場後,請勿錯過售賣肉卷(porchetta)的攤位;只需要4歐元就能買到一個大號的肉卷三明治(panino)。托斯卡納的肉卷加了迷迭香、鼠尾草、鹽和辣椒等調味(在翁布里亞,加的是野茴香)。在街道Via
deiBanchidiSotto中的PizzeriaPoppi(就在田野廣場的正後方),遊客能享受優質的披薩;當中最著名的是白披薩(Ciaccino
Ripieno),披薩里有著豐富的煎火腿和馬蘇里拉芝士,質感松軟酥脆。
三、盧卡
幾年前湯唯和廖凡主演的電影《命中註定》裡面就有一段發生在座小城市,還記得電影最後的場面,廖凡修的那所教堂么,就是這里了。
雖然她的名氣不如周邊的比薩、佛羅倫薩、西耶那那麼有名,但是這座城市在生後上卻絲毫不遜色於他們。這里誕生了義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
這里有16世紀建造的古老城牆,由著名的聖弗雷蒂亞諾聖殿和聖米歇爾教堂。
四、博洛尼扮彎如亞
提到博洛尼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博洛尼亞有一所在歐洲非常著名的大學,叫做博洛尼亞大學,這所大學跟巴黎大學、薩拉曼卡大學、牛津大學並稱為歐洲四大名校。這所大學建於1088年,被稱為歐洲的「大學之母」
如果你對這個城市還是不那麼了解的話,說一些汽車摩托車品牌,你肯定聽說過。那就是著名的杜卡迪、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都產生於這個地區。
著名的景點有:雙塔、內圖諾廣場、馬喬列廣場等。
博洛尼亞除了充滿文藝氣息,也被譽為美食之都,傳統肉醬意粉的醬汁(Bolognese
sauce),義大利餛飩(Tortellini),以及千層面(Lasagna)等均起源於博洛尼亞,還有義大利雪糕,芝士,風干火腿,薄餅,葡萄酒
五、維琴察
這個城市的廣場和威尼斯長相非常相似,都在廣場上有教堂、鍾樓、以及配樓都非常相似,如果夜晚的時候走在廣場上,真的有一種回到威尼斯的感覺。
城市不大,但是好的餐廳卻不少,在維琴察的廣場周圍的餐廳,都非常不錯。具體的餐廳和一些景點信息,在網上也都可以查到。
記得我上次在維琴察,點了一個義大利面,但是碰到了一種放了超級無敵辣椒油的義大利面,極其的適合中國人的口味,就在廣場旁邊,希望下次去的時候可以找到。
六、聖吉米尼亞諾
從幾公里外遠眺這個古城,遠遠的望去,就能看到幾座塔樓矗立在遠方,所以,這座城市又叫做塔城。千年的歷史,曾經的富庶之城,大家因為互相攀比開始在修建房子的時候建築塔樓。
推薦景點:水井廣場、聖吉米尼亞諾大教堂、全世界最佳雪糕店、13世紀八角形古井。
七、維羅納
很多人歐洲的年輕人到義大利旅行,都會選擇來這里,因為這是世界青年男女膜拜的愛情場所。
位於市中心卡佩羅路27號小院里的一幢小樓就是朱麗葉的故居。院內正面豎立著一尊真人高矮的朱麗葉青銅塑像亭亭玉立、深情而又略帶哀怨。由於傳說觸摸塑像的右胸能帶來美好的愛情,如今朱麗葉塑像的右胸顯得尤為鋥亮。
維羅納是在維琴察周邊的城市,但是名氣卻比維琴察大很多,每年的遊客眾多,相傳這是羅密歐與茱莉亞的故鄉,現在去參觀還能看到朱麗葉的故居。
除此之外,這座城市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古羅馬劇院,已經有2000年歷史,現在還在使用。每年也會有維羅納歌劇節在這里舉辦。
這里每年來的遊客都非常多,所有有很多家餐廳可以選擇,但是可以推薦一下當地方的一種特有的黃金麵包。一般為8角形,味道酥軟,是現在義大利人家中聖誕節必備的糕點之一,這個麵包源自於維羅納。
⑼ 米尼熱水袋質量怎麼樣、是哪裡生產的
每當睜明到寒冷的季節,熱水袋成為了大家一個比較常見的取暖工具。人們在購買暖水袋的同時也會考慮熱水袋的品牌和質量。一個好的熱水袋才能讓人更加的放心,那米尼作為一個熱水袋的品牌,質量會是怎樣的?米尼熱水袋是哪裡生產的呢?接下來就來解答這些問題吧。
米尼熱水袋質量怎麼樣?
米尼熱水袋這一款質量相對不錯的暖水袋。米尼是十大熱水袋品牌之一,有比較高的知名度,米尼熱水袋也比較有保障。米尼熱水袋中裝的液體與其他熱水袋不同,米尼熱水袋裡的液體是礦泉水。而且米尼熱水袋的充電設施比較安全,是一個較為不錯的選擇。
米尼熱水袋是哪裡生產的?
米尼,作為一個國產品牌,米尼熱水袋是在廣東省佛山市生產的。米尼熱水袋是一個比較知名的熱水袋品牌,其營激謹銷市場遍布全球1000多個城市和地區,可以讓每一個需要熱水袋明早基的用戶都可以比較安心購買。
總的來說,米尼熱水袋是一款不錯的選擇。作為一個知名品牌,米尼熱水袋的質量也有一定的保證。但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使用安全,注意正確的使用方式,防止燙傷等一系列影響使用者安全的事情發生。
⑽ 讓人想要留住的鎮子——聖吉米尼亞諾
聖吉米尼亞諾,義大利一個讓人感覺很舒服的小鎮,讓人去了一次就想住下的小鎮,也是這次歐洲之旅給我印象最深的小鎮。
聖吉米尼亞諾,屬於義大利中北部托斯卡納大區錫耶納省,一個被城牆環繞、人口只有8000的中世紀古城,也是一個以中世紀建築聞名世界的小城,一個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遺產的古城。
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聖吉米亞諾是前往羅馬朝聖之路上香客們的歇腳之處,只是古羅馬帝國的一個村落,其發展還得益於附近肥沃丘陵地帶的農產品貿易。1000多年前,小鎮形成規模,開始走向繁榮,城市以當地天主教「聖人」吉米尼亞諾而命名。19世紀開始,聖吉米尼亞諾成為了旅遊和藝術勝地。
進入古城,映入眼簾的就是豎直街道兩邊的中世紀古堡的建築:古老的磚牆、古老的雕花木門和鐵飾、尖肋拱頂的復合窗。這些建築如今大多是商店和餐廳,一些商店售賣當地有名的葡萄酒,大多品優價廉;還有一些商店售賣義大利著名的手工皮具,包包和鞋子;另外一些商店售賣錫耶納地區特有的一種彩色手繪陶瓷,上了彩色亮釉,栩栩如生躍然欲出,色彩艷麗紛呈嬌艷欲滴,也有的商店售賣當地的一些美食。如果說中國美食是世界之最,那麼義大利的美食則可以稱之為歐洲之最,尤其是義大利的披薩、冰淇淋和義大利面。
商店售賣的披薩都是薄皮披薩,皮特別薄,上面用了義大利特有的香料,咬上一口,香味在你味蕾上彌漫,肉嫩汁美。披薩是分塊賣的,一塊是整個披薩的四分之一,大約3歐元~4.5歐元,當時我和我對象先是買了一塊試嘗,嘗過以後發現真的好吃,接著又買了兩塊。
沿著古城的主道往裡走,就可以看到古城中一條條與主道交叉的小街道,就像中國村落里的胡同,幽深、彎曲,不知道通向何處,讓人很想一探究竟。我非常喜歡這樣的小巷子,當時執意拉著對象偏離了主街道,往這樣的街道走,好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感受這個古城的自然風光和歷史人文似的。記得有一條街道視野開非常闊,圍欄只到人的腰部,放眼望去托斯卡納地區的田園景象也就映入眼簾:漫山遍野的葡萄樹和橄欖樹,綿延起伏的綠色丘陵邊數棵義大利圓錐形的柏木,最遠處的山丘彷彿已經和天邊相接。傳說中托斯卡納的田園風光,美得無以復加,閉上雙眼,想將這一幅幅畫面烙入心底,永遠的記住它。
古城的中心是水井廣場州滲好,波代斯塔宮、格羅薩塔樓和聖吉米尼亞諾大教堂都聚集於此。水井廣場的由來就是廣場中有一口古井,古井本來是給城中的市民提供水源的,不過現在已經變成了祈福的地方,井裡扔滿了硬幣。波代斯宮是紅色的磚瓦建築,採用眾喊哪多的拱頂設計,拱頂里是殘破的依稀可辨的壁畫、磚頭堆砌而成的圓柱,布滿青苔的台階、迴旋的樓梯迴廊通往格羅薩塔樓,不過我們沒有上去。
水井廣場還有幾家冰淇淋店,值得一提的是一家名為Gelateria Dondoli的冰淇淋店,聽說這家店曾屢次在全世界的冰激凌大賽評選中獲得冠軍冊鉛。店面不大,冰淇淋的口味卻有50餘種,可以任意搭配口味且不用排隊。我選了我喜歡的香草+檸檬味,老公選了榛子+巧克力味,沒有添加任何香精,口感軟糯香濃。雖有世界冠軍的聲名,價格卻很低廉,大約2.5歐元~6歐元。
古城中還現有保留完好的14座(據說鼎盛時期74座)高約50的塔樓,修建於500多年前的已然成為小城聖吉米尼亞諾的「國際符號」。望著這座古城仍舊可以感受到濃郁的中世紀氣息,石牆、古井、高塔,以及曲曲折折不知通往何處的石板路,是構成這個古城質朴而別具一格的元素。
聖吉米亞諾的生活節奏緩慢,有著義大利人閑散性格下所特有的輕松和愉悅氣氛。陰天小雨,給這座古城更添加了一些靜謐感,望向遠方,霧氣使周邊的田園處於隱隱綽綽中,又給這座古城添加了一種朦朧美和神秘感。撐著雨傘漫步於這座古老的小城裡,感受著此刻它的質朴和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