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二戰義大利哪些城市被轟炸

二戰義大利哪些城市被轟炸

發布時間:2023-05-26 00:47:36

A. 二戰義大利都幹了什麼

1)發動侵俄戰爭的時間受到了延緩。
2)一部分的德軍(克萊斯特部)在巴爾干戰役後又立即加入侵俄的南線,來不及休整,作戰受到影響。

同樣在北非戰場上的失敗,使得希特勒將隆美爾派到北非,但相信失去了「沙漠之狐」雅號而在蘇德戰場上的隆美爾其價值應遠遠大於在沙漠中的作用。
反而義大利有對同盟國作了間接的貢獻:
1)破壞了希特勒用間接路線孤立英國的計劃。
2)使英國慘敗之後獲得重整士氣的機會。
3)北非戰役使聯軍有了用武之地並為未來奠定基礎。

為什麼意軍的表現如此糟糕,甚至有令人作嘔之感,凱塞林元帥在其回憶錄中有著詳細的解釋,概括如下:
1)義大利全國上下從來不對戰爭採取認真的態度,這與其民族性有關。
2)墨索里尼本人的政績都是虛有其表,經不起考驗。
3)義大利無意充分利用起戰爭潛力,造成許多浪費。
4)義大利軍官缺乏職業精神,不務正業。
綜上所述,義大利的參戰對德國來講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在二戰中它的作用是常「幫倒忙」,孫子曰「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敵戰」墨索里尼正相反,感情用事得狠,可國家大事的決定不可意氣用事,必須冷靜合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說的就是義大利吧!
希特勒曾說:義大利為什麼要加入法西斯?擊敗他,我需要兩個師的兵力,保護他,我要十個師的兵力。

附:
義大利二戰期間「軸心國」之一
軸心國(Axis),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結成的法西斯國家 聯盟,領導者是納粹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及與他們合作的一些國家和佔領國。名稱源於1936年11月1日義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在《德意同盟條約》簽定後不久對此評價的一次演說:「柏林和羅馬的垂直線不是壁壘,而是軸心」,因柏林和羅馬在同一經度線上,因此,後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稱為「軸心」,參加國稱為「軸心國」。

B. 的里雅斯特的歷史

的里雅斯特(義大利語:Trieste,斯洛維尼亞語:Trst,德語:Triest,匈牙利語:Trieszt)是義大利東北部邊境港口城市、工商業中心,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區和的里雅斯特省首府。位於亞得里亞海北岸,伊斯特拉半島西北側,斯洛維尼亞高原西緣丘陵平原上。城市位於義大利與斯洛維尼亞邊境與亞得里亞海之間一塊狹長的土地的末端,南面、東面與北面都是義大利與斯洛維尼亞的邊境,屬地中海氣候。的里雅斯特位於的里雅斯特灣的頂端,歷史上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一直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是日爾曼、拉丁、奧匈帝國和斯拉夫文化的交匯點,2009年統計的里雅斯特擁有205,000名居民。始建於公元前181年。公元前177年為古羅馬控制。的里雅斯特也是哈布斯堡王朝最古老的領地之一,從1382年到1918年一直處於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之下。它是歐洲列強之一的奧匈帝國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作為地中海地區的一個繁榮的港口,的里雅斯特成為了奧匈帝國第四大城市(僅次於維也納、布達佩斯和布拉格)。19世紀末,它也顯現出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學和音樂中心的地位,然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的崩潰以及的里雅斯特與義大利的聯合,導致了城市的中歐文化的衰退和商業重要性的降低,在20世紀30年代和整個冷戰時期,的里雅斯特的經濟得到了復甦,這里也成為東西方陣營搏奕的一個重要交點,1945年被南斯拉夫佔領。後規定建為自由港,由英美和南斯拉夫分甲乙兩區管轄。1954年甲區交義大利管轄。1975年,正式劃定意、南兩國的領土和領水界線。該港是亞得里亞海的重要貿易港,也是中南歐一些國家的貨物轉口港。輸出以船舶、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和紡織工業品為主;輸入以原油、多種金屬礦石和糧食為主。主要工業有造船、冶金、機械製造、石油加工、化學、紡織和食品等部門。古羅馬遺跡包括劇院和牌樓,在操德語的舊鎮有一座城堡,後為中世紀博物館。設有天文台。是illy咖啡公司以及忠利集團的發源地,是歐洲最大的罐裝咖啡基地所在地。如今,城市成為了義大利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同時也通過它的港口、造船和金融服務成為了亞得里亞海一個重要的航運中心。 最初一些伊利里亞人在這里定居,隨後這里被東阿爾卑斯部落卡爾尼人佔領,從公元前177年起 , Tergeste 處於羅馬人的統治之下,在儒略·凱撒的授意下,城市被給予了羅馬殖民地的地位,而公元前51年,儒略·凱撒在他的著作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當中將城市的名稱記為Tergeste。在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1年,城市發展成為一座軍事殖民地,而在那時,古希臘地理學家Artemidorus Daldianus和古希臘卡尼人地理學家斯特雷波將Tergeste定義為一座伊利里亞人的城市。
在羅馬帝國時代,「羅馬人的義大利」邊境從蒂馬沃河移到了福爾米奧內(今天的里薩諾),而羅馬人治下的Tergeste經歷了一個繁榮的時代,這是由於它作為阿奎萊亞的十字路口所處的地理位置,而阿奎萊亞是當時羅馬在這一地區和伊斯特里亞的主要城市,作為一個優良的港口,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它的遺跡。在公元前33年到公元前32年,奧古斯都圍繞城市修建了一條城牆,而圖拉真在公元2世紀在城市修建了一座劇院。
在基督時代早期,這里仍然是一個繁榮的中心城市,而在476年西羅馬帝國崩潰以後,的里雅斯特成為了東羅馬帝國的一個軍事前哨。567年,城市在倫巴第人入侵義大利北部時被他們破壞。788年,城市成為法蘭克王國的一部分,處於他們的的里雅斯特大主教的統治之下。從1081年起,城市就處在阿奎萊亞主教國的鬆散統治下。而在12世紀末,城市發展成為了一個自由城市。 在與鄰近的主要強國威尼斯共和國進行了長達兩個世紀的戰爭之後,1369-1372年威尼斯人曾短暫的佔領過這座城市。的里雅斯特的大多數市民向哈布斯堡王朝的利奧波德三世遞交了請願書,希望他前來主政的里雅斯特,而在當時,奧地利大公國也是利奧波德三世統治范圍的一部分,中斷的協議在1382年10月簽署,簽署的地點在位於現在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的希什卡村(德語:apud Sisciam)的聖巴托羅繆教堂。不過,市民們也繼續擁有一定的自治權力直到17世紀。
的里雅斯特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港口和貿易中心,1719年,在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六世的授權下,的里雅斯特成為了一個自由港,並一直保持自由港的地位到1891年7月1日。而在查理六世之後繼任的瑪麗婭·特蕾莎的統治下,城市的繁榮時代拉開了序幕。
1768年,德國美術歷史學家約翰·約阿希姆·溫克爾曼在的里雅斯特被一個搶劫者謀殺,當時他正在從維也納前往義大利的路上。在拿破崙戰爭時期,的里雅斯特被法軍分別於1797、1805和1809年三次佔領。在1809-1813年之間,城市被劃入拿破崙下屬義大利王國的伊利里亞省,中斷了城市的自由港地位,並奪走了城市的自治權。而在1813年城市被奧地利帝國重新佔領之後,城市的自治權並沒有得到歸還。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的里雅斯特繼續作為帝國的自由城市(德語:Stadt Triest)而經歷繁榮時期,並獲得了經濟自由的地位,但城市的政治自治依然受到限制,城市的角色是作為奧地利帝國一個主要的貿易港口和造船中心,而在1836年奧地利的洛伊德商船隊的成立進一步強調了這一點,商船隊的總部位於大廣場(義大利語:Piazza Grande )和薩尼塔的拐角處。截至1913年,洛伊德商船隊已經擁有了62艘船隻,船舶總噸位達到236,000 噸。隨著1860年奧地利帝國憲法的引進,城市的自治權得到了恢復,的里雅斯特也成為了奧地利帝國濱海地區(德語:Adriatisches Küstenland)的首府。
特定的弗留利方言,被稱為Tergestino,直到19世紀初仍在使用,不過逐漸的被威尼斯語的的里雅斯特方言和其他語言所替代,包括德語語法、斯洛維尼亞語和標准義大利語,而同時的里雅斯特語在城市被大部分市民所使用,德語則是奧地利市政部門使用的語言,而城市周圍的村莊,斯洛維尼亞語則占據了主導地位,從19世紀的最後十年起,斯洛維尼亞語使用者在穩步增長,在1911年已經達到了的里雅斯特全市總人口的25%(占的里雅斯特奧匈帝國居民總數的30%)。
根據1911年的人口普查,斯洛維尼亞語使用者的比例在城市中心大約為12,4%,在郊區為47,6%,而在城市周邊地區則達到了90,5%,的里雅斯特19個居民區中有9個居民區里斯洛維尼亞人都是最大的族群,並在其中的7個居民區占據了絕對多數。另一方面,義大利語使用者在城市中心約為60,1%,郊區佔38,1%,而在城市周邊則只佔 6,0%,在19個居民區中有10個居民區他們是最大的語言群體。在其中的7個占據絕大多數(包括市中心的全部6個居民區),城市范圍內所包括的11個村莊,在其中的10個都是斯洛維尼亞語使用者占據絕對優勢,而德語使用者只在米拉馬雷佔多數。
德語使用者大約占城市總人口的 5%,城市中心則佔有最高的比例。
少量的人口使用克羅埃西亞語(1911年的統計大約有1,3%的人),城市同樣也計入了其他幾個小的族群社區,如捷克人、伊斯特里亞羅馬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和希臘人,而且他們絕大多數要麼被義大利語社區要麼被斯洛維尼亞語社區同化。
現代的奧匈帝國海軍將的里雅斯特建設成為了一個造船工廠,並作為海軍基地使用,1857年帝國第一批主要的鐵路干線的建設完成,由維也納通往的里雅斯特的奧地利南部鐵路成為帝國煤炭供應和貿易的最有價值的一份財產。
在20世紀初,的里雅斯特是一個繁忙的國際化大都市,經常有藝術家和哲學家光顧,如詹姆斯·喬伊斯、伊塔洛·斯韋沃、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德拉戈汀·凱特、伊萬·參卡爾、西皮奧·斯拉塔佩爾和翁貝托·薩巴。城市也是奧地利里維埃拉的主要港口,南阿爾卑斯的中歐部分的唯一一塊飛地,直到今天,維也納風格的建築和咖啡館仍然在的里雅斯特的大街小巷佔主要地位。 與特蘭托一樣,的里雅斯特也是義大利民族統一運動的一個主要焦點之一,他們期望義大利吞並他們所聲稱的所有居住有義大利語人口的土地,許多當地義大利人志願參加了義大利皇家軍隊(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作家西皮奧·斯拉塔佩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奧匈帝國崩潰,許多原來帝國的邊境地區包括奧地利濱海地區,在帝國所分解出來的國家之間產生了爭議。1918年11月3日,義大利與奧匈帝國之間結束敵對狀態的維拉·朱斯蒂停戰協議簽署。在奧匈帝國軍隊被命令放下他們的武器之後,的里雅斯特被義大利軍隊佔領(受到當地義大利族人的熱烈歡迎),而一天前停戰協議才剛剛生效,這一切使得義大利人有效的宣布佔領這一地區在敵對狀態中斷之前(類似的形勢也發生在南蒂羅爾)。1920年僅僅通過《拉帕洛條約》,義大利王國正式吞並了的里雅斯特,這一地區被改組為一個新的行政單位,取名威尼斯朱利亞(義大利語:Venezia Giulia,克羅埃西亞語和斯洛維尼亞語:Julijska krajina,德語:Julisch Venetien,威尼斯語: Venesia Jułia,弗留利語:Vignesie Julie,拉丁語:Carsia Julia)。
雖然與義大利聯合了,但是,也讓城市的重要性少量降低,新的國家邊界剝奪了城市和城市從前的內陸地區。斯洛維尼亞族群(根據1910年的人口普查占總人口的 25%)遭到逐漸升級的義大利法西斯主義的迫害,1920年4月13日的暴亂開始了對斯洛維尼亞人的暴力迫害時期,暴動的組織是為了報復義大利佔領軍在斯普利特遭到當地克羅埃西亞人的攻擊,許多斯洛維尼亞人的商店和房屋被毀壞,而當由弗朗西斯科·久恩塔領導的一群義大利法西斯分子讓這次暴亂達到極點,他們放火燒了國民議會(義大利語:Narodni dom),也是的里雅斯特斯洛維尼亞人的社團大樓。
在1922年義大利法西斯政權上台後,一項義大利化的官方政策開始執行,公開使用斯洛維尼亞語被禁止,到了1927年,所有的斯洛維尼亞社團被解散,同時斯拉夫和日爾曼來源的名字和姓氏在1930年底之前要全部義大利化。
數千名來自於的里雅斯特的斯洛維尼亞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移民去了南斯拉夫王國和南美,在那裡許多人都成了他們各自領域的著名人物,在從的里雅斯特移民的著名斯洛維尼亞人中,有作家弗拉基米爾·巴爾托爾、約西普·里比契奇和法學家鮑里斯·富爾蘭以及建築師維克托·蘇爾契奇,同時幾千名來自於達爾馬提亞的義大利族人從新成立的南斯拉夫遷到的里雅斯特。
在20世紀20年代末,南斯拉夫民族統一主義開始出現,斯洛維尼亞激進反法西斯組織威尼斯朱利亞革命團(斯洛維尼亞語:Revolucionarna organizacija Julijske krajine T.I.G.R.)在城市中心發動了多起炸彈襲擊事件,在1930年和1941年,兩場對斯洛維尼亞極端分子的審判由法西斯的國家安全特別法庭在的里雅斯特舉行。
盡管的里雅斯特傳統的多種語言和多種文化特徵的終止,以及絕大多數德語人口和大量斯洛維尼亞人的遷移出境,城市的總人口仍然在繼續增長,以至於經濟在20世紀30年代末隨著工業產業的發展也有了重要的發展和進步。
法西斯政權修建了幾處新的基礎設施和公共建築,包括近70米高的勝利燈塔(義大利語:Faro della Vittoria),它也成為了城市的標志之一,的里雅斯特大學也在這一時期建立起來。
即使在法西斯政權的高壓統治下,藝術與知識的研究和發展也繼續吸引了大量的人前來學習。在20世紀20年代,城市是重要的視覺藝術流派先鋒派作家運動的大本營,以未來派藝術家圖利奧·克拉利和構成主義者阿夫古斯特·切爾尼戈伊為代表人物。同一時期,的里雅斯特穩固了它作為現代義大利文學中心之一的角色,諸如翁貝托·薩巴、比亞喬·馬林、賈尼·斯圖帕里奇和薩爾瓦托雷·薩塔這樣的作家都在這座城市生活。而在那些仍然居住在的里雅斯特的非義大利族作家和知識分子中,最著名的是奧地利人尤利烏斯·庫吉和斯洛維尼亞人鮑里斯·帕霍爾,知識分子們頻繁的與聖馬可咖啡館(義大利語:Caffè San Marco)相聯系,直到今天,的里雅斯特的這家咖啡館仍然在營業。
1938年頒布的反猶太種族法對城市的猶太社區(規模在義大利排第三位)是一個嚴重的打擊,法西斯的反猶主義運動導致了對猶太人財產和個人的一系列襲擊,1942年7月達到極點,當時的里雅斯特的猶太教堂遭到法西斯軍隊和暴徒的攻擊和毀壞。 隨著1941年4月納粹德軍入侵和佔領南斯拉夫,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接近了的里雅斯特,從1941年冬季開始,第一支南斯拉夫游擊隊分隊出現在的里雅斯特省,雖然直到1943年末抵抗運動才來到城市裡。
在1943年9月的義大利與盟軍之間的停戰協議生效後,城市被德軍佔領,的里雅斯特名義上成為新成立的義大利社會共和國的一部分,但實際上由納粹德國統治,納粹德國在原來義大利的東北部地區建立了亞得里亞濱海行動地帶(德語:Operationszone Adriatisches Küstenland,義大利語:Zona d'operazioni del Litorale adriatico,斯洛維尼亞語:Operacijska cona Jadransko primorje,克羅埃西亞語:Pothvatno područje Jadransko primorje),以的里雅斯特作為這一地帶的行政中心。這個新的行政實體由弗里德里希·萊納領導,在納粹的佔領下,義大利唯一的帶有火葬場的集中營在義大利的土地上建立起來,營址位於的里雅斯特郊區的Risiera di San Sabba(斯洛維尼亞語:Rižarna pri Sveti Soboti)。1944年4月4日,近3000名猶太人、南斯拉夫人和義大利反法西斯主義者在Risiera被害,同時數千名囚犯在被送往其他集中營之前被監禁起來。
的里雅斯特遭到了盟軍空軍的轟炸,義大利和南斯拉夫游擊隊的活動也變的強大起來,城市的猶太人被驅逐到滅絕營,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在那裡死去。
1945年4月30日,義大利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員會(義大利語:Comitato di Liberazione Nazionale - 縮寫為CLN)的唐·馬扎里和薩維奧·方達組織了近3500名志願者,舉行了反抗德軍佔領的起義,5月1日,盟軍中的南斯拉夫游擊隊第8達爾馬提亞師抵達並佔領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區,只剩下法院和聖朱斯托城堡,那裡的德軍守衛部隊表示拒絕向任何一方投降,除了盟軍的紐西蘭部隊外,紐西蘭第2師沿亞得里亞海北岸的14號公路繼續前進並於第二天抵達的里雅斯特,5月2日傍晚,德軍投降,但隨即被轉交給南斯拉夫游擊隊。
南斯拉夫軍隊控制了整個城市直到6月12日,這個時期在義大利的編年史中被稱作「的里雅斯特的四十天」,這一時期,數百名當地義大利人和反對共產主義的斯洛維尼亞人被南斯拉夫當局逮捕,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失蹤,這些人當中既包括前法西斯分子和納粹合作者,也包括義大利民族主義者和其他真實的或者潛在的對南斯拉夫共產主義政權造成威脅的反對者。其中一些人被關押在南斯拉夫的集中營里(特別是在斯洛維尼亞的博羅夫尼察),同時其他人則被處決,屍體被扔到喀斯特高原的山洞裡。
在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和英國元帥哈羅德·亞歷山大達成協議之後,南斯拉夫軍隊撤出了的里雅斯特,的里雅斯特隨即處於英美軍事管制之下。直到1947年9月,南斯拉夫軍事當局和美國人將威尼斯朱利亞地區按摩根線劃分,同時《巴黎和平條約》也使得的里雅斯特自由港建立起來。 1947年,的里雅斯特被公開宣布作為一個獨立的城市自治實體,受到聯合國保護,形成的里雅斯特自由港,城市的管區沿1945年劃定的摩根線分為A區和B區。
從1947年到1954年,A區由盟國軍事政府管理,這個政府一部分由的里雅斯特的美軍(縮寫為TRUST)組成 ,由布萊恩特·E·摩爾少將指揮,他同時也是美軍第88步兵師的師長,另一部分則是英軍駐的里雅斯特部隊(縮寫為BETFOR)組成,由特倫斯·艾雷中將指揮,他同時也是軍政府和部隊的首腦。A區幾乎覆蓋了今天義大利的里雅斯特省的全部地區,除了穆賈南部的四個小村莊在1954年自由港條約解除之後交給了南斯拉夫外。B區則仍然處於南斯拉夫人民軍的軍事管制下,由伊斯特里亞半島的最西部和北部組成,位於米爾納河和德貝利·日蒂奇角(斯洛維尼亞語:Debeli Rtič,義大利語:Punta Grossa)之間。
1954年,的里雅斯特自由港被取消,廣大A區的絕大部分,包括今天的里雅斯特,都被劃分給了義大利。B區成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同時南斯拉夫還得到了A區的四個村莊普拉夫耶、斯波德涅·什科菲耶、赫爾瓦蒂尼和耶拉爾季。B區最終被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劃分。1954年10月26日,義大利官方正式宣布吞並的里雅斯特,並得到了城市絕大多數市民的歡迎。1975年的《奧西莫條約》的簽署最終確定了義大利和南斯拉夫的邊界以及這一地區的少數民族的地位問題。這條邊界如今成為了義大利和斯洛維尼亞的邊界。

C. 二戰中的義大利幹了哪些壞事

只要是法西斯,就沒有不邪惡的.義大利在侵略衣索比亞的戰爭中曾經喪心病狂的使用了毒氣來攻擊埃塞的軍民,導致了巨大的傷亡,這些毒氣主要用於攻擊那些久攻不下的埃塞軍防禦陣地.此外,一位義大利將軍曾下令說:"一切能燒的都得給我燒了."

在這道命令下,義大利空軍對埃塞的城市和鄉村進行了瘋狂的空襲,造成大批平民死亡.而且義大利空軍時常違規轟炸國際紅十字會的車隊.曾經遭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不過,被記住更多的似乎是他們的笑料.誰讓他們是唯一一個在非洲吃敗仗的歐洲列強呢?

D. 二戰時義大利方面相關資料

二戰中的義大利號稱三大法西斯強國之一,可是他的戰史可以說是最富有幽默感的,偶的神啊…察春滲…怎麼義大利這樣的國家都能……無語咯……不過既然能號稱三強之一,義大利就應該有比其他小弟級的國家強的地方,以下來看看義大利當時的國家情況和戰略吧,看看義大利當時如何做會比較劃算一些.....

義大利與日本一樣,被定義為後起的工業國家,一戰當中義大利政府曾經拋棄與第二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同盟,轉而倒向英法一邊,從而獲得了一戰戰勝國的地位,但是,1919年的《凡爾賽和約》中,義大利並沒有像英、法、美一樣撈到什麼好處,甚至於還不如僅僅在青島打了一次小仗的日本得到的利益多。日本好歹從戰敗的德國手裡接收了其在中國的特權和德國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殖民地,還分了幾艘德國大洋艦隊的戰列艦,而且在之後的海軍談判中賺夠了砝碼,一躍成為與義大利、法國並立而僅次於英美的二等海權國家。而義大利卻連德國的一塊海外殖民地都沒分到!相比於戰爭對義大利帶來的創傷,這點點收獲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於是乎,義大利國內經濟開始倒退,政局變得不穩,新的思潮開始泛濫……政府無法控制局勢……1922年,莫索里尼的法西斯黨上台了,義大利成為了第一個獨裁集權的法西斯國家。然而,法西斯並沒有能夠救義大利,從1922年到1931年,義大利的經濟局勢仍然不斷惡化,失業人口也在不段增多,同時,義大利對外的侵略擴張形勢也不容樂觀。義大利的軍事力量並沒有因為法西斯的獨裁和窮兵黷武而有什麼大的進步。士氣低落內部腐敗的義大利軍隊很快在以後的戰爭中嘗到了苦頭……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933年,納粹在德國上台,希森喚特勒認為義大利和莫索里尼是納粹德國的榜樣而對他們推崇有加,畢竟,義大利也算是個「帝國主義國家」,類似宗旨的政黨在那樣的國家裡取得政權對整個法西斯主義是種鼓勵(這里希特勒與莫索里尼還鬧了很多笑話)。1935年,西班牙內戰爆發,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兩場戰爭中,義大利軍隊的表現都不怎麼樣,西班牙內戰還稍微好一些,起碼旁邊還有德國干涉軍的幫助,沒有出什麼大的丑。入侵衣索比亞就比較難看了,差那麼一點點就上演了1887到1896年衣索比亞戰爭的好戲,要不是英法的綏靖政策和對義大利的壓力不夠大,很難想像義大利能打下去……總之,戰前的義大利外交內困,形勢遠不如德日兩國好(人家好歹軍事上過硬,外交冒險也還比較成功,而義大利堂堂一個歐洲大陸國家,陸軍水平連欺負非洲土著都有問題,簡直就是搞笑……)。

義大利在處理二敗脊戰戰略的時候,總是處處想與德國日本看齊,想顯得自己非常重要,而實際上,他卻是拖累整個軸心陣營的罪魁禍首之一。看看希臘、巴爾干、北非哪個地方有義大利哪個地方就要其他歐洲軸心國部隊來填補。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分散了軍力,對義大利最重要的盟友德國而言,為幫助義大利在巴爾乾的野心,最最重大的失誤就是對南斯拉夫和希臘的入侵,直接分散了本來就很寶貴的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而且導致了入侵蘇聯計劃的推遲,換句話說,就是浪費了主要進攻方向上的突擊力量,而且在時間上人為的「提前」了寒冬的到來。而這一切,都是由於軟弱無能的義大利軍隊,本來50萬義大利軍隊入侵巴爾干半島是比較有勝算的,即使不順利,也不至於那麼快就一敗塗地。義大利屬於典型的癩蛤蟆打哈欠----嘴巴大肚子小……

對於義大利來說,二戰中比較明智的策略就是在北非採取守勢,拖住和打擊英國H艦隊和地中海分艦隊,盡最大可能的切斷埃及---蘇依士運河與英國本土在地中海的聯系。而從義大利的實力上來說,做到這些也是比較現實一點的。義大利靴子深入地中海,撒丁、西西里兩個島又扼守著地中海的要沖,義大利空軍和海軍的作戰思想如果能跟上二戰的水平的話,英國海軍在地中海的日子會非常難過的。可惜,義大利拿著當時世界前幾位的海軍、守著如此良好的地理優勢,竟然無法對抗英國一個分艦隊……實際上,義大利空軍戰斗機的性能是很不錯的,MC.200系列的水平與ME109屬於同級水平,但搞笑的是性能先進的飛機居然沒裝無線電……這樣還能指望義大利空軍發揮什麼呢?至於陸地戰場,不屬於義大利的擅長范圍,本來應該組織一些比較精銳的部隊與其他軸心國軍隊頂在最前線,而把大量當時屬於二流的部隊收縮,用於協助德軍對付游擊隊(義大利軍隊再不濟裝備也要比游擊對強吧)。想像一下,近百萬義大利部隊作為主力,配合少量德國軍隊對付游擊隊,如果指揮得當的話,對游擊隊的活動還是會有相當的遏制的,這里只說遏制,不說消滅,因為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游擊隊都是不可能被徹底消滅的,將其活動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即可,不要幻想去消滅。

義大利對德國最大的貢獻居然出現在他倒戈向同盟國一方後……比較搞笑---義大利大量戰爭物資儲備被德軍洗劫,導致1943年德國軍工生產達到二戰時期的峰值。

義大利最大問題在於莫索里尼的愚蠢自大和無能,如果莫索里尼不是那麼看重所謂的面子,而是與德國分工明細,優勢互補的話,也不至於產生那麼多失敗和笑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統帥的無能更加會誤國,個人覺得,莫索里尼是上個世紀僅次於戈爾巴喬夫的第二大敗家子......好歹莫索里尼敗的是自己的家,戈爾巴喬夫卻敗掉了70年的蘇聯......

E. 「二戰」期間世界上損失最為慘重的四城市

分別為斯大林格勒,莫斯科,長沙,柏林。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為首的法西斯軍國主義國家為軸心國一方,以三巨頭美國、英國、蘇聯為首的反法西斯國家同盟國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衡圓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源滾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
第二雹攔余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F. 義大利在二戰中都幹了些什麼

義大利在二戰中幹了些:

1、破壞了希特勒用間接路線孤立英國的計劃,使英國慘敗之後獲得重整士氣的機會,發動侵俄戰爭的時間受到了延緩。

2、一部分的德軍在巴爾干戰役後又立即加入侵俄的南線,來不及休整,作戰受到影響。

3、北非戰役使聯軍有了用武之地並為未來奠定基礎,同樣在北非戰場上的失敗,使得希特勒將隆美爾派到北非,但相信失去了「沙漠之狐」雅號而在蘇德戰場上的隆美爾其價值應遠遠大於在沙漠中的作用, 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反而對同盟國作了間接的貢獻。

(6)二戰義大利哪些城市被轟炸擴展閱讀:

意軍在二戰中的表現異常糟糕,原因如下:

1、因為國家意識太薄弱,人少的驅逐艦跟潛水艇比戰艦還活躍。

2、用大炮機關槍打不過用弓箭的土著人,能用鋼鐵船打輸木船的也只有義大利了。

3、對上義大利軍,敵軍的士氣就會上升,義大利負責的戰線就會被突破,連續打贏義大利兩次的將軍會被人嘲笑。

4、義大利全國上下從來不對戰爭採取認真的態度,這與其民族性有關。 墨索里尼本人的政績都是虛有其表,經不起考驗。 義大利無意充分利用起戰爭潛力,造成許多浪費, 義大利軍官缺乏職業精神,不務正業。

5、美軍登陸義大利,與義大利對峙的時候,美軍感覺到義大利人毫無戰爭意志,因此刻意減弱了攻擊力度。一次德軍偵察機飛過戰場偵查,義大利軍指揮官心想面子太掛不住,而下令裝作正在作戰的樣子攻擊,美軍也毫無干勁地反擊。

G. 二戰時後期德國有沒有破壞義大利名城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在之前的盟軍空襲中就已經損失慘重了

自1943年到1944年的空襲中,佛羅倫薩arno河上除了唯一一座最著名的老橋因為是通行需要被保留下來,其餘數座百年古橋全被炸毀,各種古建築損失嚴重

由於佛羅倫薩本市毫枝逗無重工業,也無險可守,交戰雙方在佛羅沒有什麼必要進行殊死搏鬥,無必要進行進行焦土戰略,因此櫻肆德國脊搭轎人沒有大規模破壞,而是主動撤離

H. 二戰1941年義大利有哪些戰役

二戰中義大利軍隊的十個趣聞

一、1943年盟軍在義大利登陸,有一個戰場,盟軍激戰一早晨,無一傷亡,惟一的損失是自己的飛機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當成了灘頭)。

二、薩拉落登陸戰中,盟軍在灘頭沒有遇到抵抗,隨軍記者報道,盟軍在灘頭遭遇的最強的抵抗來自於當地動物園因為轟炸流落出來的一隻美洲豹,咬傷了兩名美軍士兵。

三、美軍轟炸撒丁島前面兩個小島,上面駐扎了1萬多義大利人,但是最後盟軍轟炸總共炸死了40多名義大利人,義大利就接受了美軍飛行員的勸降。

四、北非戰爭前期,一個義大利要塞在英軍打了幾梭子子彈後就打了白旗,意軍指揮官一本正經地對英軍指揮官說:「我們已經打完了最後一發子彈。」這時要塞里他的身邊堆滿了義大利製造的軍火。

五、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擊隊俘虜的德軍軍官十分驚訝地問:「你們哪來的反坦克炮啊?」當游擊隊員告訴他是從他們的盟軍——義大利人手裡繳獲的後,他感慨不已:「唉!這些可愛的義大利人。」

六、北非戰役,英軍坦克向義大利的反坦克炮陣地沖鋒,數量不多,沖鋒開始的時候,義大利人開炮還擊,剛射擊了兩三分鍾,突然停止抵抗,舉了白旗,當英國人問及原因,義大利人理直氣壯地說道:「因為我們的彈葯箱沒有撬棍打開,所以我們被迫投降。」

七、 1940年6月30曰,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在托卜魯克上空被義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擊落。義大利人為了掩飾這一慘重的不幸事件,便宣布元帥是在同英國人進行空戰中遇難的。格拉齊亞尼元帥成了他的繼任者。這可能是義大利防空部隊在二戰中戰果最輝煌的一仗了,可與美軍獵殺山本五十六相媲美。順便說一句,巴爾博是二戰中被誤傷的軍人中軍銜最高的人。

八、在北非,5000人的義大利軍隊遇到一個連的英軍設下的路障後就地繳械了。

英軍長官通過電台詢問坦克手抓了多少個俘虜,得到的回答是1英畝軍官,9英畝士兵。

由於戰俘太多,英軍太不及造戰俘營了,只要讓軍需官發給義大利戰俘原材料,讓他們自己搭個戰俘營把自己關起來。

九、一個德軍軍官發現兩個英軍壓著差不多一個連的義大利戰俘,為了解救他們,向英軍射擊。結果義大利人終於跑起來了,不過是朝英軍陣地跑去。

十、拓撲路克之圍時,隆美爾一大早巡視陣地,發現一個精銳的義大利火槍營的防區里空空如野,只有一地雞毛。

I. 二戰中,千機大轟炸炸的是哪裡

有上千架規模的轟炸有很多次。
英美對德國的戰略轟炸
第二次世界游褲大戰中,英美空軍對德國本土及其佔領區進行了為期 5 年的 戰略轟炸。這是軍事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空中進攻。
1939 年 9 月德國侵佔波蘭,英國於 1940 年 1 月開始對德進行試探性戰 略轟炸,但規模很小。1942 年 8 月美國第 8 航空隊進駐英國後,開始了英美 聯合實施轟炸。英美對德戰略轟炸可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 1940 年 5 月至 1942 年底止,歷時 2 年零 7 個月。大部分 時間是英國單獨實施轟炸。
1940 年及 1941 年英國轟炸德國的主要目標是石油和航空工業,英國選 中 10 個飛機製造廠作為目標,但飛機只能到達其中的 3 個;想在 6 個月內使 德國失去 50 萬噸石油的生產能力,也遠未能做到。從 1941 年 7 月開始,英 國開始用主要力量轟炸位於鐵路樞紐的城市。曾對德國魯爾區的埃森、科隆、 杜伊斯堡、杜塞爾多夫等城市進行夜間照明轟炸,並組織了 3 次「千機轟炸」, 轟炸科隆、埃森和不來梅。使用的飛機除轟炸機外,還有殲擊航空兵的飛機 和陸軍的飛機。其中最大的一次使用的 1046 架飛機空襲科降,投彈 1455 噸。 美國第 8 航空隊於 1942 年 8 月 17 日開始參加對西歐的戰略轟炸。但未
轟炸德國本土,只到達德國佔領的法、比、荷地區。投彈枯磨橋量只有 1500 噸。 第一階段戰略轟炸,規模和強度都不夠大,所以戰果不顯著,對德國的工業生產和人民心理上的影響都很小。
第二階段,從 1943 年 1 月至 1944 年 1 月止。這一階段英美有了統一的 作戰目標,加強了對德的戰略轟炸的協調。
英美在 1943 年 1 月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確定了戰勝德國的作戰方針,決 定開辟第二戰場,要求兩國空軍「消滅和瓦解德國的軍事工業和經濟系統, 摧毀德國的民氣,使其武裝抵抗能力降到最低的程度」。規定轟炸的優先順 序為:潛艇工業、航空工業、交通運輸系統、石油工業、其他軍事工業。但 是英美雙方對如何執行這一決定,卻存在很大的分歧。英國人主張夜間面積 轟炸,美國人則認為應該選擇為數不多的重要工業目標,加以徹底摧毀,這 要比對許多工業目標給予低度破壞的效果好。美國為此制定了一個「直射」 行動計劃,包括 6 個目標系統的 76 個目標,預定從 1943 年 6 月至 1944 年 4 月間使德國的潛艇生產和飛機生產減少 2/3 以上。
在 1943 年中,英國空軍首先對德國比斯開灣沿岸的潛艇基地發動一次空 中戰役,以後又進行了魯爾戰役、漢堡戰役、柏林戰役三次摧毀城市的空中 戰役。
在此期間,美國第 8 航空隊還對德國航空工業、滾珠軸承工廠進行了轟 炸。
1943 年 9 月 27 日,盟軍佔領義大利福賈機場,11 月美國第 15 航空隊和 英空軍第 205 轟炸航空兵群進駐義大利。此時德國本土及其佔領區全在英美 飛機航程之內。美國又把新研製的 P—51 遠程殲擊機投入作戰,減少了轟炸 機的戰損率。1943 年,英美在空戰中擊落、擊傷德機共 10661 架。
第三階段,從 1944 年 2 月至 6 月止。這個階段,英美空軍為配合諾曼底 登陸(「霸王」行動)轟炸了德國航空工業和運輸系統,奪取了戰役和戰略 制空權。
2 月 20 日至 25 日,美空軍集中突擊德國航空工業,共投彈 4000 噸,德 各飛機工廠的廠房被毀面積達 75%。3—4 月繼續對飛機工廠和沒猛機場大規模轟 炸。對 V—1 飛彈發射陣地進行廣泛的突擊。2 月至 6 月對柏林、萊比錫、法 蘭克福、紐倫堡等地都進行了大規模空襲。
第四階段,從 1944 年 7 月至翌年 4 月 16 日止。為最後的戰略轟炸階段。 在此期間,集中轟炸了德國的石油工業,交通運輸系統和兵工廠。同時也對 大城市進行了猛烈轟炸。這個階段雖然只有 9 個半月,投彈量卻相當於前幾 年的總和,轟炸效果十分明顯。
隨著盟軍在西歐的挺進,1945 年 1 月起減少了對石油工業的轟炸,加強 了對交通線的攻擊,不但轟炸鐵路樞紐,行進中的列車及公路上的汽車也受 到襲擊。對大城市的轟炸也沒有停止。3 月 11 日,1078 架飛機對埃森投彈4000 噸。12 日,1118 架飛機對多特蒙德投彈 5000 噸。德國已經焦頭爛額, 前方後方均遭嚴重打擊,戰爭機器已無法運轉。1945 年 4 月 16 日,美國駐 歐戰略航空兵司令斯帕茨宣告對德國的空中進攻結束。
歷時 5 年的對德戰略轟炸中,英美聯合進行 44.4 萬次轟炸,出動轟炸機144 萬余架次,殲擊機 268 萬架次,投彈 270 萬噸。其中投在德國本土 136 萬噸。美國損失飛機 1.8 萬架,英國損失 2.2 萬架,死亡人數英美各 7.9 萬 人。德國損失飛機 57385 架。德國在轟炸中遭到的損失是嚴重的,僅就城市 被毀來看,據美國統計,從 1939 年 10 月至 1945 年 5 月,英美對 61 個 10 萬人以上的城市投彈 50 萬噸以上。這些城市人口共 2500 萬人,占總人口的 32%。炸死 30 萬人,傷 78 萬人,無家可歸者 750 萬人,毀房 360萬戶,占 全國住房的 20%。按照德國空軍部的記錄,德國人民死於轟炸者逾 25 萬人, 重傷者 30.5 萬人,但西德統計局 1956 年發表的數字為平民死亡 57 萬人,傷 88.5 萬人,還不包括警察、民防人員、外籍工人及戰俘在內。

閱讀全文

與二戰義大利哪些城市被轟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峴港酒吧消費是多少 瀏覽:863
印尼公證多少錢 瀏覽:902
印尼股市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604
印度海軍確診多少人 瀏覽:29
印度冰塊哪個牌子最好 瀏覽:297
印度花式抱頭是什麼意思 瀏覽:17
印度多少人佔40財富 瀏覽:536
200萬越南幣可以買什麼 瀏覽:582
越南車費多少錢一公里 瀏覽:522
印度大蔥價格多少 瀏覽:453
印度lak是多少 瀏覽:387
印尼哪裡海鮮便宜 瀏覽:499
中國移動貓怎麼改密碼 瀏覽:456
9月份北京到英國機票怎麼預定 瀏覽:529
中國駕照能駕車到多少歲 瀏覽:124
越南明星捐款多少 瀏覽:693
在義大利哪裡買mrmrs 瀏覽:144
五萬以上存款中國有多少人 瀏覽:186
怎麼打開英國省錢快報的鏈接 瀏覽:416
中國西南三省哪個省最富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