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與義大利兩國關系
中國跟義大利的關系還不錯,中國與歐洲國家關系最好的是俄羅斯,然後是法國,第三應該就是義大利了,往後是英國、西班牙、德國。。。
2. 6月30號男籃中國男籃對義大利隊為什麼落選了
隊員傷病問題。
這次上場的球員中,有好幾個有實力的隊員因為傷病問題沒有上場,導致了隊伍的實力下降。另外上場的隊員沒有太多大型球賽經驗,很多方面導致了這次比賽的失利。
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始建於1917年。1978年,中國隊首次躋身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1994年勇奪第八名。1996年、2004年、2008年奧運會男子籃球賽第八名。從1975年起參加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在所參加的21屆亞錦賽中16次奪冠,其中包括兩次五連冠和一次四連冠。中國男籃一共12次參加亞洲運動會男子籃球賽,其中8次奪金牌。
3. 中國醫隊為什麼從義大利撤回
是第一批醫療隊專家回來了,他們需要回國休整。第二批已經到了義大利。
4. 三門灣事件的經過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2月,義大利駐華公使馬迪訥(Renato de Martino)奉外交部部長卡瓦內羅(Callevaro)之命,向清政府總理衙門遞交照會,正式要求租借三門灣為其海軍基地。馬迪訥態度傲慢,聲稱此舉是奉意廷之命。並聲稱義大利是歐洲六大國之一,中國既然已經許權利於五國,也應以同等的權利許於義大利。因此義大利提出租借三門灣以及入灣處的三個小島,面積與德國在山東租借的膠州一樣大,其許可權利益也參照旅順、大連灣辦理。同時要求准其修築一條從三門灣通往鄱陽湖的鐵路,浙江省南部三分之二均為其勢力范圍,並聲稱浙江全省不得租賃給其它國家。
清政府早就清楚義大利在列強中實力最弱。 而當義大利遞交租借三門灣要求時,總理衙門因事先已得法國通氣,早有準備,不但沒有應允,甚至連照會都沒拆看,原封不動就退回給馬迪訥了。馬迪訥為此勃然大怒,以為此舉有違外交慣例,有損意使顏面,是開罪於義大利。英、德兩國也出面居中調解,清政府遂一面將照會索回拆閱,一面電令駐英公使向義大利外交部道歉。 馬迪訥認為清政府素來軟弱可欺,一經恫嚇,定會屈從。因此玩起「炮艦外交」,派三艘軍艦駛入三門灣獅子口海面游弋,進行勘測和示威活動。總理衙門聞訊後,對義大利的侵略行徑表示抗議,再次嚴辭拒絕了其無理要求。義大利政府自恃有武力為後盾,態度強硬,給馬迪訥發來電報,指令他向清政府遞交最後通牒,限令四日內答應其租借要求並遵照執行,否則其艦隊將攻取三門灣。但電報發出以後,國內民眾群起反對,政局因此動盪不安。義大利鑒於事實上並未作好戰爭准備,而且考慮到一旦開戰不一定能得到列強的支持,反而會開罪列強,引來列強干預,故以索租一事尚需斟酌,又立即給馬迪訥發來電報,要求他暫停最後通牒,一切從長計議。不想兩份電報到達時間上出現了差錯,要求暫緩行事的電報先到,而要求遞交最後通牒的電報後到。馬迪訥是個花花公子,根本無暇細看,就想當然地在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3月10日把晚到的最後通牒遞交給清政府。不料清政府在接到最後通牒後並未屈服,反而再次嚴辭拒絕。義大利政府聞知馬迪訥違背政府旨意,擅自遞交最後通牒,非常驚駭,立刻致電馬迪訥,令其按照使館章程具牘總理衙門,聲明義大利並無強索之意,收回最後通牒。同時趕緊向列強解釋,以求諒解,並於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3月12日將馬迪訥電召回國以備詰問,義大利強租三門灣風波告一段落。 義大利發出最後通牒又撤回亦成為歐洲媒體的笑料。
義大利試圖強行租借三門灣的嘗試失敗以後,義大利國會在1899年5月1日和2日的會議上討論了這個問題。政府的行動受到了嚴厲的批評,首相佩盧在5月14日改組了政府,撤換了外交部長卡瓦內羅,重新起用了前部長韋諾斯塔。 義大利政府被迫於5月底發表聲明,聲稱「無意在中國推行侵略政策,而只是要推行一種商業擴張的政策」。但此後義大利覬覦三門灣和謀奪在華權益的野心不死,仍決意繼續索取三門灣,即使不以力取,亦必請求各國公使勸說中國相讓。於是,將其駐華兵艦增加到六艘,以保護使館的名義派兵進駐北京,同時又常有滿載煤炭的兵艦出沒於三門灣附近海面。義大利新外相韋諾斯塔宣稱,若中國不予三門灣,則需別辟一地予義大利,同時保證以後不將三門灣租與他國。後來又提出修築從三門灣到杭州的鐵路,准其在寧波鎮海辦礦務等要求,以達到變相占據三門灣和控制浙江全省利權的目的。 清政府面對義大利的租借要求,一反常態,認為既然「釁自彼開」,則「與其動輒忍讓,不如力與爭執」 ,甚至不惜與之一戰。這種強硬態度在過去清政府與列強的交涉中是不曾有過的,特別是甲午戰敗以後。究其原因,首先是清廷了解義大利的底細,因此有必勝的信心,認為「一義大利不足慮也」。 同時,也有防止列強進一步瓜分的目的。此外,義大利突然提出租借三門灣的要求「使世人為之一驚」 ,中國朝野強烈反對,輿論壓力也使清廷不敢退讓。《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記載「在五月間,在兩廣和閩浙總督統轄區以內的五個省份的總督和巡撫奉命『因義大利和德國的恫嚇態度,應整軍備戰』,浙江省當局則奉命採取積極步驟以保衛三門灣;在六月間又頒下一道諭旨,命令南洋大臣劉坤一在他的轄區內用武力抵抗任何歐洲國家的武裝部隊的登岸。」
清政府採取的具體對策如下:首先命令各省督撫不得存媾和之心。「萬一強敵憑陵,脅我以萬不能允之事」,「必須同心協力,不分畛域,督飭將士,殺敵致果」。 其次,命令沿海各軍嚴加防範,相互援應。命令浙江巡撫劉樹堂「妥籌調度」、「密飭制敵」,並要劉樹堂密電閩浙總督許應騤「一體遵照」 ,必要時可分別商請閩浙總督和兩江總督增撥軍隊和給養。再次,授各省督撫以「便宜行事之權」,並命令劉樹堂,如果意軍竟敢登陸強占,「即當奮力合擊,毋得觀望游移」。 此外,在甲午戰爭遭重創的清朝海軍也重新出動,1899年10月,清政府命令北洋水軍統領葉祖珪率艦南下,如果義大利艦隊入侵,立即予以痛擊。水師上下士氣高昂,主力驅逐艦海天號管帶劉冠雄表示:「義(意)人遠涉重洋,主客異勢,勞逸殊形,況我有海天、海容、海籌、海琛等艦,尚堪一戰。」
浙江是三門灣事件的要沖之地,巡撫劉樹堂奉旨後,增兵布防,嚴陣以待。集重兵駐守「寧台一帶三門灣等處各要隘」,以及「敘浦、乍浦沿海各海岸」 ;命令部下對海岸進行測量,凡水深可以停泊兵船的地方,在岸邊一律「增築土堤」、「多掘地營」、「廣設疑台」;組織民團為「應敵之接濟」,嚴查保甲以「杜姦宄之潛蹤」。 劉樹堂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誘敵深入、制敵於陸的應敵策略。在三門灣游弋的義大利軍艦見清朝防備嚴密,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義大利慾強佔三門灣遭到了列強的反對。在19世紀末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列強之間既有妥協又有牽制。當時,義大利表面上與德奧結盟,但其與奧匈帝國在阿爾卑斯山區和巴爾乾地區矛盾重重,因此在遠東不可能得到德奧的真正支持;同時,義大利和法國在北非的野心發生沖突,因此其在遠東的擴張計劃遭到法國的反對,法國甚至把義大利打算佔領中國港口的情報送給清政府。俄國在遠東的立場和盟友法國保持協調。英國最開始是默認義大利的租借行動,其駐華公使竇訥樂還暗中相助;但英國又申明,對義大利只限於外交上的支持,並以避免使用武力為保證。這是因為此時義大利尚不具有可與英國交換之權益,而一旦開戰,則可能損及英國的既得利益。所以當義大利遞交最後通牒時英國態度曖昧,並未支持。美國在探明英國態度之後,也不支持義大利。日本出於將來獨霸中國的野心,不可能希望歐洲國家佔領港灣。 在列強的壓力下,義大利在租借三門灣的問題上不得不妥協。
1899年5月,義大利新任駐華公使薩爾瓦葛帶了4艘軍艦同行,到達上海,企圖讓清軍不戰而退,卻又不敢真的開戰。一個月後,他只得來到北京談判,卻在談判中把表示歐洲大國關系的「歐洲協調」一詞(Concert of Europe)翻譯成「歐洲劇場」,稱「義大利是歐洲劇場的重要成員」。然而,由於義大利軍艦看見清朝在三門灣及東南沿海增兵布防、嚴陣以待,義大利海軍當局又表示無力戰勝中國,還將主力巡洋艦「馬可·波羅」號撤出中國,義大利外交部遂嚴令薩爾瓦葛放棄任何武力行動。薩爾瓦葛被迫把要求降低到在中國沿海獲得一個加煤站,但此時慈禧太後已看穿了義大利的實力,在宮廷會議上表示,一把黃土都不給義大利人。義大利在租借問題上無力回天,不得不在1899年10月放棄了對中國沿海的任何要求。 至此清朝成功粉碎了義大利的侵略野心,捍衛了中國領土與主權,在三門灣事件中取得勝利。
5. 中國和義大利交戰過嗎如果有,結果如何如果沒有,那為什麼沒有
沒有,鉛搭八國聯軍那次如猛埋果算的話倒是可以算一次,首先義大利在一二戰的時候出了名的小渣渣,雖然枝激螞屬於法西斯,不過陸軍是渣到不能再渣,海軍還可以,至於為什麼不跟中國打,丫二戰被協約國揍到不能自理哪有空來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