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19世紀是怎麼樣的

義大利19世紀是怎麼樣的

發布時間:2023-06-28 02:17:38

❶ 義大利復興運動的歷史過程

義大利復興運動 Risorgimento 【拼音】yì dà lì fù xīng yùn dòng【解釋】19世紀義大利統一的運動。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意做亮槐大利恢復封建專制統治,國家四分五裂,受奧地利、法國、西班牙等外國勢力統治或控制,只有撒丁王國是獨立國家。燒炭黨和青年義大利黨多次發動起義,爭取國鍵殲家統一,均遭失敗。1848年,西西里島發生人民起義,掀純友起全國革命浪潮。以馬志尼為首的民主派先後建立威尼斯共和國和羅馬共和國,不久遭覆滅,革命失敗。此後復興運動的領導權轉入撒丁王國之手。在首相加富爾領導下,撒丁王國逐漸強大,依靠法國對抗奧地利。1859-1860年同奧地利作戰,但僅收復倫巴底。1860年,加里波第率紅衫軍在人民支持下,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撒丁王國乘機奪取勝利果實,1861年建立義大利王國。1866年和1870年又收復威尼斯和羅馬,完成義大利統一。
19世紀義大利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因C.B.加富爾的《復興報》而得名。根據維也納會議決議,義大利被肢解。倫巴第-威尼斯地區、帕爾馬公國、托斯卡納大公國、摩地那公國、盧加公國都直接或間接處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之下,西班牙波旁王朝恢復對兩西西里王國的統治。教皇則恢復了對羅馬及其領地的統治,只有皮埃蒙特王國(撒丁王國)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民族壓迫和封建割據嚴重阻礙了義大利社會的發展,義大利人迫切要求擺脫異族統治,消除封建割據,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早在反對拿破崙侵略戰爭期間,就出現了秘密組織燒炭黨。20~30年代,燒炭黨多次在義大利各地發動資產階級革命,但由於缺乏明確統一的綱領,均告失敗。因此,G.馬志尼於1831年建立青年義大利黨,提出通過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道路實現義大利統一和建立共和國的主張。到40年代,自由派形成。他們主張由教皇或撒丁王國領導,通過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實現義大利的統一,建立由各邦君主參加的義大利聯邦。1848年1月 ,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島首府巴勒摩首先爆發起義。11月羅馬爆發革命,建立世俗政權。1849年2月9日,建立了以馬志尼為首的羅馬共和國。7月,羅馬共和國被法國、奧地利、西班牙和西西里王國聯軍顛覆。

❷ 19世紀中期義大利境內唯一獨立的封建王國:薩丁尼亞王國

薩丁尼亞王國(拉丁文:Regno di Sardegna,英文:Sardinia,1720年-1861年)又譯作撒丁王國。19世紀中期義大利境內唯一獨立的封建王國,位於義大利西北部。在它的基礎上後來實現義大利統一。

1720年,薩伏依王朝根據1718年倫敦條約,被迫將義大利半島南部的西西里島讓與奧地利,換取了撒丁島,並在此基礎上於1743年建立了撒丁島-皮埃蒙特王國,轄義大利西北部地區的皮埃蒙特、薩伏伊和撒丁島,設首都於都靈。1796年拿破崙佔領了義大利北部的皮埃蒙特,國王卡洛·艾曼努爾四世逃往撒丁島避難。

1815年撒丁王國被恢復,熱那亞被並入撒丁王國。於1848年頒布憲法。1860年3月5日帕爾馬、托斯卡納、摩德納和艾米利亞-羅馬涅公投決定加入撒丁王國,之後王國又得到義大利南部。1861年3月17日改名為義大利王國。櫻告明

撒丁島上傳統的獨立部落地盤在薩丁尼亞王國建立以前不是受熱那亞就是受比薩的影響。

1297年教宗波尼法爵八世在調停安茹王朝和阿拉貢王朝的爭端時建立了一個"薩丁尼亞與科西嘉領地"(regnum Sarniae et Corsicae)。這個領地的領主是教宗本人。波尼法爵對阿拉貢國王海梅二世提出了一個建議:假如海梅同意接受這個領地而放棄他對西西里友遲島的爭奪的話教宗將支持他來征服當時附屬於比薩的薩丁島上的地區。

1323年海梅開始了他征服薩丁島的戰爭,經過一年多的戰火他終於佔領了附屬比薩的卡利亞里、加呂那和薩薩里。他將他的這個新領地稱為"薩丁尼亞與科西嘉王國"。

1353年阿拉貢再次對薩丁島用兵,試圖脊告征服剩下的獨立部落,但是一直到1410年全島才被完全征服。

雖然薩丁尼亞與科西嘉王國受阿拉貢國王的統治,但是從形式上它保持為獨立王國,而沒有被並入阿拉貢。為了削弱島上的反抗,佩德羅四世保障這個獨立王國的立法自 *** ,這個王國的立法傳統是當時歐洲最好的了。王國由一個國王的副王統治。

1409年馬丁一世終於完全征服薩丁島後卻沒有後裔,在卡利亞里逝於瘧疾後,薩丁島的王位隨同阿拉貢的王位被西班牙國王繼承,而始終未被征服的科西嘉則被排除出了這個王國。

國家建立

1720年薩伏依王朝根據1718年《倫敦條約》將西西里王國與薩丁尼亞王國交換成為薩丁尼亞王國的國王。但是實際上薩伏依王朝18世紀和19世紀的主要領地卻是薩伏依和首都是都靈的皮埃蒙特。

1743年皮埃蒙特被並入薩丁尼亞王國。

1796年拿破崙佔領了義大利北部的皮埃蒙特時其國王卡洛·艾曼努爾四世就逃往薩丁島避難去了。作為對拿破崙的反應當時的國王都是非常保守的:維托里奧·艾曼努爾一世和卡洛·腓力切。卡洛·腓力切親自率兵幫助保守的斐迪南七世奪取西班牙王位。

1831年比較開明的卡洛·阿爾貝托登基,從1830年開始薩丁尼亞王國開始工業化。

1848年在自由派的壓力下卡洛·阿爾貝托設立了一部憲法並對奧地利開戰。雖然一開始薩丁尼亞軍隊獲勝但是後來戰局轉換薩丁尼亞敗北。

如同義大利其它地區薩丁尼亞王國的政治也不穩定, *** 更變經常。卡洛·阿爾貝托再次與奧地利作戰大敗後宣布退位,他的兒子維托里奧·艾曼努爾二世登基。

1850年一個比較開明的 *** 組閣,薩丁尼亞王國成為義大利統一的核心。

1852年,加富爾出任王國的首相,推行了富國強兵政策:改革財稅制度,增加國家收入;資助鐵路、港口建設,發展工商業;降低關稅,實行自由貿易;等等。王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大為增強。加富爾深知,單靠王國的力量,無法趕走外國勢力,統一義大利。他決定先設法取得法國的支持,打擊主要敵人奧地利。

統一之路

加富爾先是在國際上痛陳奧地利對義大利的專橫統治,取得國際輿論的支持。1858年夏,加富爾與拿破崙三世秘密會晤,達成協議:法國參加對奧作戰,幫助薩丁尼亞王國收得倫巴底和威尼斯地區;義大利允諾把薩伏依和尼斯兩地割讓給法國作為酬謝。

1858年,對奧戰爭爆發。法、薩軍隊連戰連捷,義大利北部各地人民紛紛起來響應。拿破崙三世擔心義大利革命運動高漲會危及法國利益,單獨同奧地得議和,中止戰爭。但是,統一大勢不可逆轉,第二年,義大利北部基本完成了統一。

1860年3月5日帕爾馬、托斯卡納、摩德納和羅馬涅公投決定加入薩丁尼亞王國。

1860年,兩西西里人民受北方形勢的影響,紛紛起義。富有傳奇色彩的加里波第聞訊,率領一支千餘人的志願軍南下,遠征兩西西里,所向披靡很快佔領了兩西西里王國首府那不勒斯。不久,加里波第將政權移交給薩丁尼亞王國。

1861年3月17日義大利王國宣布成立,這樣薩丁尼亞王國就停止存在了。但是薩丁尼亞,尤其是皮埃蒙特成為義大利最重要和最富饒的地區。直到1946年義大利宣布成為共和國為止薩伏依王朝是義大利王國的王朝。

❸ 義大利為什麼直到19世紀後期才統一

義大利的歷史在歐洲歷史上還是比較特殊的,在古典時期,這里可以說是歐洲文明的中心,也是文化、經濟與政治的輸出地,「條條大路通羅馬」說的就是古羅馬時候這一地區的盛況。然而這一狀況隨著古羅馬帝國的衰敗也逐漸改變,當古羅馬帝國的中心隨著皇帝東移到君士坦丁堡的時候,義大利地區就逐漸成為了帝國的邊緣。

此外,教廷在義大利語歐洲君主的爭權也深刻地影響著這個地區的穩定與發展。義大利的南部地區又與北邊從文化政治上越來越疏遠,所以統一的基礎幾乎是不存在的。直到19世紀後期,啟蒙運動中的許多學者投身於民族主義的覺醒這件事上,並且發揮著重要的宣傳作用。在這個過程中,「義大利」這個統一的民族概念才逐漸產生萌芽發展。

❹ 論述19世紀義大利歌劇的發展

「19世紀的義大利歌劇出自於一個健康地紮根於義大利民族生活的原有傳統。」這種傳統是兩方面的。其一,傳統的民族意識。19世紀初的義大利正面臨著民族復興運動的高潮,世紀初的藝術活動中滲透著強烈的民族意識。其二,傳統的音樂優勢。這種傳統實際上是義大利的歌劇傳統,浪漫主義因素對義大利歌劇的影響是有限的,義大利人對新的音樂風格和新的器樂體裁並不熱心,這使得全國上下都醉心於歌劇的創作中。
羅西尼無疑是19世紀義大利歌劇創作中的旗手。他的近40部歌劇為義大利歌劇注入了新的活力,繼承和發揚了佩格萊西的喜歌劇以及原有的正歌劇。他的《威廉?退爾》是屬於法國大歌劇式的,甚至獲得了他的對手柏遼茲的贊許;他的正歌劇《唐克雷笛》被譽為「義大利第一布英雄性的歌劇」,但如同格勞特《西方音樂史》一書中所說「喜歌劇與羅西尼性情相近」,他的歌劇藝術成就主要還是在喜歌劇上。
喜歌劇《義大利少女在阿爾及爾》中愛情與輕松嬉笑間透漏的是深厚的民族情結;《塞維利亞的理發師》使人們領略了作曲家輕松,睿智和調皮的風格。他的歌劇重視觀眾欣賞口味以及劇院的不同,在此基礎上,還能創作出藝術氣質獨特的作品。他擅長發揮傳統的義大利抒情風格,對花腔以及旋律的華麗上也盡量滿足義大利的觀眾的需求,但又能在抒情和嬉笑中刻畫出人物的個性;雖然相比其後的威爾第,樂隊的效果仍顯得稍微單薄一些,但較以往義大利歌劇輕視樂隊的習氣,已經大有改善。對重唱的使用,「羅西尼式漸強」的樂段處理方式,潑辣的節奏,優美的旋律造型,干凈清晰的配器以及平易近人的氣質都使得羅西尼成為19世紀上半葉義大利歌劇的代表,這是一種鮮明的區別於法國和德國歌劇所不同的一種義大利風格。
羅西尼之後,繼承義大利歌劇創作的是唐尼采蒂和貝里尼。但這兩位歌劇作曲家的風格卻又是不盡相同的。唐尼采蒂的歌劇創作涉及正歌劇和喜歌劇兩個方面。如正歌劇《拉美莫爾的露西亞》、《寵姬》等等追求戲劇音樂與人物心理刻畫一致的效果,尤其是前者,在某種程度上說,已經超過了羅西尼正歌劇的高度,它直接為後來的威爾第提供了借鑒。相比正歌劇創作,喜歌劇是唐尼采蒂更為人們喜歡的一面。他的《軍中女郎》、《唐帕斯誇爾》以及《愛的甘醇》都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水準,以其粗獷的風格,有力的和聲以及歡快的節奏獲得了與眾不同的風格。而貝里尼的歌劇創作走的又是另一條路,他的歌劇代表作品中雖然有著很多的喜歌劇因素,但還是屬於正歌劇風格。他以深情憂郁的浪漫情調不僅區別於羅西尼,也區別於同時期的唐尼采蒂。其歌劇細膩而柔美,莊重而又典雅。對旋律的重視超過任何因素,與肖邦的抒情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無論是在《諾爾瑪》,《夢游女》還是在《清教徒》中,這種既有著義大利抒情傳統又有著自身柔美風格的氣質隨處可見。
雖然唐尼采蒂音樂風格的粗糙和貝里尼樂隊的蒼白仍為眾多人所詬病,但從羅西尼,到唐尼采蒂和貝里尼的義大利歌劇創作還是為威爾第帶來的義大利歌劇藝術高峰做好了最充分的鋪墊和准備。從某種角度說,威爾第的歌劇創作史等同於義大利19世紀下半葉的音樂發展史。威爾第與前輩們最顯著一個區別是,他的歌劇作品顯現著更為深刻的民族主義和愛國熱情。既區別與法國歌劇輝煌宏大的氣質,又不同於德國歌劇的重視理念和浪漫精神。他強調歌劇應該是體現人性的戲劇,哪怕這種人性是不以事實為依據的。他的創作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游吟詩人》、《茶花女》和《弄臣》為代表,第二階段以《阿依達》為高峰,在這兩個階段中,他的風格宏大,旋律靈活、創造出一種新的敘詠調風格,獨唱、合唱以及重唱使用更加自由,和聲大膽,樂隊聲部豐滿,作品中到處充滿了激情、感人的旋律以及深刻的人物心理刻畫。最後階段是以《奧塞羅》和喜歌劇《法爾斯塔夫》為代表。「《奧塞羅》是義大利悲劇性歌劇的最高造詣」。同樣最後一部喜歌劇《法爾斯塔夫》也以其藝術高度也站到喜歌劇的最前端。尤其是前者,這部作品中將人性的弱點的刻畫,自然界力量的描繪和整場劇情的過渡和配合發揮到了極至,既簡潔又富有動力和史詩英雄氣概。
威爾第作為一個義大利作曲家,始終遵循著義大利人創作歌劇的傳統。對美妙旋律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對他國音樂風格的接納與改造也是富於個性化的,無論是在詠嘆調與宣敘調的連接,作為整體設計場景和重視合唱和樂隊等細節問題上的處理,還是對劇本選擇所體現出來的戲劇觀念,都顯示出作曲家對19世紀義大利歌劇深刻的思索和探索精神,以及天才般的才能,當之無愧成為義大利歌劇創作之集大成者。
19世紀晚期,義大利的統一實際是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勢力相妥協的產物,這註定義大利人民會陷入更悲慘的社會現實中。動盪的社會引發了藝術中的「真實主義」,這種思潮以暴露社會的黑暗面為主。於是「真實主義歌劇」便再現了生活中普通人的貧窮,苦難和某些社會不安定因素,為了達到「真實」的效果,甚至不惜出現血腥和暴力的場面。其代表有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和列昂卡瓦羅《丑角》。同時期的歌劇作曲家還有普契尼,但實際上他的作品很難歸到這一類,哪怕其中有某些真實主義的因素,但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要高於他們。准確的說,他是一位折中主義的歌劇作曲家,既有晚期浪漫色彩的愛好傷感的《瑪儂?列斯科》,又有現實主義因素的《藝術家的生涯》以及追求異國情調的《蝴蝶夫人》和《圖蘭多》。他歌劇中的多樣色彩既有義大利歌劇的傳統影響,又有世紀之交對社會人物貼近生活的個性解讀,尤其是對被壓迫的女性人物的刻畫無人能出其右。是義大利歌劇創作在19世紀的又一個閃光點。

❺ 能簡述一下19世紀的義大利發生了什麼革命、事件、重要人物嗎

從那裡開始講呢,就從拿破崙統治後期說起吧,這個時候也是義大利民族Z義思潮開始出現的時候,由於受到當時法國大革M的影響,義大利各地要求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的呼聲也日益高漲起來。這個時候一個秘密的革M組織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起來,(時間大約是1810年)組織的名字叫做"燒炭黨",這個組織是為了驅趕當時的侵略者法國,JF義大利、推翻封建暴君專制為宗旨而建立起來的。也是義大利人民為反對外族壓迫而建立起的第一個民族Z義組織。從1812年開始的之後兩年不斷發展壯大,成員數量迅速增加,范圍遍及義大利全境而且囊括了社會各個階層。(當時義大利的一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中的愛國人士也都加入進來了)。組織幾次武裝起義,最後配合歐洲的反法聯盟一同作戰終於把法國人趕走了。拿破崙政權是結束了,但義大利領土又被歐洲列強重新畫分。(前面已經提到)。之後十幾年"燒炭黨"成員仍然不斷的起來反抗,但最後起義都被奧地利軍殘暴地Z壓了。雖然"燒炭黨"最終沒有取得成功,但在義大利統一的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之後義大利統一運動的領袖也大多來自是這個組織。
雖然"燒炭黨"最後失敗了,但義大利人的斗爭沒有停止,受到法國"七月革M"的鼓舞,1831年"燒炭黨"人馬志尼在法國馬賽創建了義大利復興運動的又一組織"青年義大利黨"。(馬志尼是因為在一次"燒炭黨"的起義失敗後被放逐到法國的)。該組織的目的是推翻奧地利的封建統治,把義大利建成一個自由、獨立、統一的資產階級民Z共和國。主張通過革M建立統一的共和國,實現自由、民Z和普選權。1833年"青年義大利黨"在熱那亞起義之後逐漸取代了"燒炭黨",在義大利民族統一、JF運動中開始扮演重要角色。第二年義大利最著名的民族英雄加里波第也加入到這個組織中來了。同年加里波第參加了義大利海軍的起義,起義失敗後,他被迫暫時流亡南美洲避難。(在南美的幾年時間里,(主要在巴西、烏拉圭和阿根廷)加里波第參加了當地的革M斗爭,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也為他日後重返義大利取得的成功奠定了基礎)。1848年1月,"青年義大利黨"在義大利西西里島首府巴勒摩首先爆發起義,拉開了1848年歐洲革M的序幕。1849年2月在倫巴底的起義,建立了以馬志尼為首的羅馬共和國。7月,羅馬共和國被法國、奧地利、西班牙和西西里王國聯軍顛覆。義大利人又一次失敗了,1848年的歐洲革M也沒有完成義大利的國家統一。雖然1848年革M失敗,但席捲義大利全境的民族JF戰爭即將來臨。
三、撒丁王國 
在義大利的統一過程中有一個邦國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撒丁王國,撒丁王國統治著皮埃蒙特和撒丁島兩個部分。前面說到了在義大利各個分裂的邦國中和區域中,只有它不受外國控制,不過以當時的形勢來看(19世紀30-40年代),義大利想要獨立還是困難重重的,(前面也提到了之前的革M都以失敗告終)。但就好像德國的普魯士一樣,撒丁王國讓義大利人看到了希望。
撒丁王國是在義大利薩伏依王朝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其政治上保留君主立憲制度,經濟上致力發展資本Z義,長期是義大利不受異族統治的地區。在"維也納會議"後,其實行外疏奧地利,內施改革,政治開明,積極倡導民族統一等一系列政策。能在1948年的歐洲革M中兩次對奧宣戰,說明它的經濟、軍事力量已經在義大利各邦中居首了,又是唯一一個義大利人控制的國家,因此撒丁王國成為統一的中心。
最後在法國和德國的幫助下撒丁王國最後達到了建立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的目的。
撒丁王國的強大是和撒丁王國首相加富爾分不開的,他被稱為義大利的俾斯麥,加富爾上任後厲行改革,主張通過軍事、外交活動,自上而下的方式統一義大利。在農業上、商業上以及軍事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為撒丁王國的強大奠定了基礎。
四、兩條道路 
義大利的統一過程實際上走的是兩條道路,這個和德國由普魯士為主,通過對外戰爭達到統一目的不同。(普魯士遠比撒丁強大)。所以義大利要靠多總途徑聯合外力來達到統一的目的。前面說的1848年歐洲革M為資本Z義在歐洲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雖然革M失敗了,義大利繼續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但後之後義大利的的資本Z義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不過國家分裂的局面仍然是最大的障礙。人民要求獨立和國家統一的運動又開始高漲起來。但是如何實現祖國統一是義大利人要面對首要的問題,不過義大利人已經找到了解決的問題的方法了。兩種方式來完成統一大業的目的想法已經產生了,那就是資產階級民Z派和資產階級自由派的觀點。
在義大利的統一戰爭中,資產階級民Z派和自由派之間一直有矛盾和斗爭。民Z派(以馬志尼、加里波弟為代表人物)。主張"自下而上"的統一道路,前面也提到了。他們代表了中、小資產階級的利益,通過武裝革M力圖建立民Z的義大利共和國。而自由派(以加富爾為代表人物)主張"自上而下"的統一道路。他們代表了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19世紀是怎麼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義大利面料還有桑蠶絲 瀏覽:508
越南卷皮鴨怎麼吃 瀏覽:420
印尼產地證有什麼特殊 瀏覽:507
印尼電話在中國怎麼打出去 瀏覽:160
中國大上印度多少 瀏覽:881
義大利什麼時間吃午餐 瀏覽:85
青島飛英國要多久 瀏覽:820
越南鞋基地在哪裡 瀏覽:603
am是義大利哪個品牌 瀏覽:935
義大利的四字城市有哪些 瀏覽:648
英國國寶英文怎麼讀 瀏覽:501
伊朗衛星到底有多少 瀏覽:808
義大利字什麼樣 瀏覽:521
印度玩蛇靠什麼 瀏覽:884
中國有哪些古畫 瀏覽:431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在北京哪個位置 瀏覽:846
印度有多少山城 瀏覽:880
印尼肥皂什麼牌子好用 瀏覽:212
寶寶印尼代表什麼時候 瀏覽:782
阿聯酋為什麼比伊朗有錢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