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哪個城市被稱為水上之城
水上之城威尼斯
威尼斯美得飄渺,戴著若隱若現的面紗,用一雙迷人的眼誘惑著四面八方的旅人,它是水神眷顧的城市,水是威尼斯城的靈魂。
有著千年歷史的威尼斯是亞得里亞海上的第二大口岸,由大大小小一百多座島嶼組成,在威尼斯本島上的運河就多達一百五十條。早在公元687年,逃避兵荒的人來到小島上建起了威尼斯城,到了十三世紀,威尼斯逐漸建立了它海上的霸主的地位。即使現在早已過了海上霸權的年代,威尼斯仍張揚地展現著它那華麗與迷離並存的獨特氣質。
貢多拉
威尼斯開門見水,除了建築物和廣場外,幾乎看不到陸地,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在這樣一個水城裡,船自然成為了必備的交通工具。
我們在威尼斯乘坐了水上公共汽車,這種船的體積大,能坐幾十人,是最實惠的交通工具;當然還見到了被稱為水上計程車的馬達船、摩托艇、售貨船、消防船、救護船、娛樂船、垃圾船等,最讓人心動的還是這里的特色「貢多拉」。
貢多拉(Gondolas)船形呈新月狀,細長的黑色船身,扁平的船底,首尾兩端尖尖翹起,很適合在狹窄的水巷穿行。它的歷史可追溯至十一世紀,是體驗水上風情最好的工具。雖然乘坐貢多拉價格不菲,但遠道而來豈能錯過,於是呼朋引伴,六個人一起租了一條貢多拉。
帥帥的威尼斯船夫站在船尾熟練地劃著漿,貢多拉不急不緩穿行在運河彎曲的水道里,漸漸地告別了岸上的喧鬧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自在地盪漾在水色幽綠、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抬起頭,天空湛藍到無以復加;閉上眼,能夠清晰地聽見劃漿聲、水聲、和隱約從遠處飄來的悠揚歌聲。陽光輕輕拍肩,暖暖柔柔的,於是心也變得平和輕鬆起來,再做一次深呼吸,空氣中的溫潤甜美沁入心田,讓人恍惚彷佛與世隔絕了一般,慵慵懶懶地享受著屬於威尼斯的悠閑歲月。
貢多拉帶著我們經過許多地方,有很多知名的或不知名的橋,有威嚴高貴的總督府,有馬可。波羅的故居,還有黃金宮、魚市場、歌劇院、佩薩羅宮、阿卡得米亞美術館、和許多精美絕倫的教堂。據說這里的建築都是十八、十九世紀的遺產,盡管有些房子看上去很陳舊,卻都保留得非常完整,風華依舊,映在粼粼晃動的河水中,如夢如幻,而我們小船則劃破一個又一個的倒影緩緩而過,感覺很威尼斯。
威尼斯的橋
威尼斯的船多橋也多,小橋一座接著一座,四百多座橋盡職盡責地聯系著各島的交通。威尼斯的橋大多是石頭砌成的橢圓型拱橋,石橋雕刻精細,與威尼斯的建築風格十分吻合。
最有名的橋當然是「嘆息橋」(Sospiri),此橋建於1600年,是一座全封閉的早期巴洛克風格的石橋,它架在總督府與監獄之間的小河上。據說,當犯人在總督府中被審判定罪後,就會經過嘆息橋進入地下牢房,當他們最後一次透過小小的窗戶看到親人與陽光時,一聲聲的嘆息久久地徘徊在橋上,那沉重的嘆息聲要比眼淚更令人心碎。時光流逝,嘆息橋依舊存在,而隨歲月消失的是那座橋上曾經走過的人和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另一座曾作為歐洲的商業中心長達四百年之久里亞爾托橋(Rialto)也很有名氣。里亞爾托橋又名商業橋,是在1580-1592年間建造的,原本是一座木橋,後來因為交通繁忙,難以負荷,遂在十六世紀改建成了石橋。橋長48米,寬22米,離水面有7米高,橋中央建有廳閣,兩側店鋪林立,遠望它的時候我依稀見到了它當年的繁華喧鬧的景象。其實到了今天這一帶依舊是威尼斯的商業和購物中心,有閑余的時間來這里逛逛街也不錯,很是賞心悅目的。
聖馬可廣場
自古以來,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一直就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它被拿破崙稱作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客廳」。如今它更是以地標的姿態成為威尼斯最繁華熱鬧的一方寶地。廣場呈等腰梯形,東西長170米,東邊寬80米,西邊寬55米,正面是聖馬可教堂和巴西尼加鍾樓,對面是科羅博物館,一邊還有杜卡雷宮殿和舊圖書館。廣場邊的碼頭被稱作是小廣場,這里豎立兩根高大的大理石圓柱,據說是從君士坦丁運來的,一個圓柱上的雕塑是威尼斯城徽飛獅,有著翅膀的獅子是威尼斯的守護神,是聖馬可的象徵,而另一個圓柱上的裝飾是拜占庭時期的保護神狄奧多爾。
聖馬可廣場雖然總是集聚著絡繹不絕的遊客,但卻讓人覺得很自在,你可以在這里做很多自己喜歡的事。
可以參觀金碧輝煌的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教堂不僅也是一座教堂而已,它是一座非常優秀的建築,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就它的建築風格而言,它原本是一座拜占庭式建築,到了十五世紀添加了如尖拱門之類的哥特式裝飾,然後在十七世紀的時候又融入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從外觀上來看,它的圓頂據說是來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正面的華麗裝飾是源自拜占庭的風格;而整座教堂的結構又呈現出希臘式的十字形設計,這些建築上的特色都非常值得參觀者細細品味。
喜歡逛街的人一定很快樂,因為廣場周邊一樓是各式各樣獨具風格的精品店,有專賣金飾、玻璃等手工藝製品的,也有專賣名牌服裝服飾的。就算不想購物,光是欣賞一流的櫥窗設計也很享受。逛街逛累了,還可以在廣場上找一家露天咖啡館坐下來,點一杯咖啡,聽聽現場小樂隊的演出,或者只是發個呆。
在聖馬可廣場上還有一件事是不容錯過的,那就是喂鴿子。總覺得威尼斯的鴿子跟別處的有些不同,可能是它們特別地不怕人,也難怪,他們才是這里的主人。我在一個攤販那裡買了一包飼料,是玉米之類的穀物,才倒了一些在手上,就被眼尖的鴿子看見了,紛紛飛了過來,咕咕咕地叫嚷著,不一會就圍過來一大群,有的甚至誇張地想要站停在你的頭上,直到它們發現了下一個目標才又嘩一下子飛走了。原來威尼斯的鴿子整天都在忙著吃,怪不得每一隻都肥肥壯壯的,不過還算是動作靈敏、頭腦清晰。一群鴿子不時地飛來飛去還真是有氣勢,想起出發前朋友對我說,到了威尼斯別錯過拍一張鴿子照,原來是這么一回事。
威尼斯的節日
早就聽說威尼斯的節慶活動很有特色,可惜我們的行程剛好錯過,只能藉助宣傳圖片和商店裡特別的布置來感受一下。
威尼斯最著名的嘉年華會大致在每年的二月至三月上旬舉辦,准確的時間要根據每年日期都不同的復活節往前推算出來,整個活動前後要持續三個星期。據說,威尼斯狂歡節起源於公元十一世紀,到十八世紀的時侯已經成為了歐洲最著名的狂歡節,當時因為有許多王孫貴族都來參加又不想暴露身份,所以就戴上面具喬裝改扮,從而可以充分展現激情,肆無忌憚地狂歡。逐漸喬裝打扮成為了傳統一直延續至今,這也是威尼斯狂歡節的最大特色。
威尼斯大大小小的水巷中,有數不清的面具店,和製作服裝、出租服裝的商店,每家都很有自己的特色。特別是面具,用紙漿、布料、瓷器、玻璃、塑料等各種材質製成有的面具都有,種類繁多,更有直接幫客人畫在臉上的。
嘉年華期間,人們穿上華麗誇張又極具戲劇化的奇裝異服、戴上色彩鮮艷的面具穿梭在廣場、水巷間,在音樂勁舞中營造出極度狂熱的節日氣氛。
另一項活動是威尼斯的傳統貢多拉劃船比賽,在每年九月的第一個星期天下午在大運河上舉行。那時的威尼斯擠滿了義大利本國的遊客和專程從外國趕來觀戰的遊客,他們同當地的威尼斯市民一起,在熱情激盪氣氛中,為激動人心的貢多拉劃船比賽而狂呼。除此以外,還有在七月的第三個星期天舉行的劃船比賽和在前一天晚上於聖馬可廣場舉行的隆重的水上焰火晚會。
威尼斯因為有了如此之多歡樂有趣的節日而變得豐富,他們為之驕傲。
威尼斯是亞得里亞海上最燦爛的一顆明珠,水為威尼斯帶來了無限的歡樂,但同時,潮水與波浪也給威尼斯造成了數不盡的煩惱和困惑。雖說威尼斯人不厭其煩地修補著一棟又一棟長久佇立在水中任著潮汐侵蝕的老房子,但每年冬季持續的降雨加上海水的倒灌,使得威尼斯城以每年5毫米的速度下沉卻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使我們為它擔心,若干年後威尼斯是否會成為一座沉睡於海底是城市。
科學家們正在為拯救威尼斯努力著,他們提出了一種阻止水城威尼斯遭大海侵吞的新方法,建議將海水或液態二氧化碳注入瀉湖以下600米至800米深處的沙層,以支撐下沉的地區,阻止威尼斯下沉的趨勢,更或者將威尼斯抬高。
與此同時,又聽說威尼斯的市長提出了修建地鐵的設想,他說:「世界都在改變,為什麼威尼斯就不能變得更現代一點呢?」威尼斯一定是會變的,或存在或消失,當然我們期待著它變得更好些。
② 關於威尼斯
威尼斯位於義大利東北部的亞得里亞海濱,四周被海洋環繞,僅有西北角的鐵路、公路橋與4公里外的陸地相連,縱橫交錯的177條水道將全市分割成118個島嶼,素有「水都」、「百島之城」的稱號,島與島之間有400多座造型各異的橋梁連接。威尼斯是一座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古城,亞得里亞海岸的重要港口,風光旖旎,古跡眾多,尤其是那獨特的水城風光充滿著迷人的魅力,一年四季,遊人如潮,每年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萬遊客,是舉世聞名的旅遊觀光勝地。威尼斯還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城市,具有寶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已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威尼斯地處一個長約51公里、寬8到14.5公里的新月形瀉湖的中央,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走向衰亡,倫巴第人侵入義大利北部,居民為逃避外族的征服,紛紛離開大陸到瀉湖中島嶼上定居,形成威尼斯城早期的雛形。公元10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到14世紀中葉進入全盛時期,成為義大利境內最強大、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國,其軍艦、商船威鎮地中海,那些富商大賈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到公元16世紀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歐洲商業轉向美洲大陸,威尼斯的經濟地位受到打擊而開始衰落,於1866年並入義大利王國。威尼斯是中世紀著名旅行家、中意人民的友好使者馬可.波羅的故鄉,其故居傳說在市中心阿託大橋附近的一幢3層樓房裡。1980年威尼斯同中國水鄉蘇州締結為友好城市。
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不見車輛的城市,雖然人口稠密,卻無車馬之喧,主要交通工具是舟楫,開門見水,出門乘船。全市有輪船、汽艇5000多艘,另有垃圾船、殯儀船、遠洋船、漁船、輪渡船、軍艦、拖船、領港船、救護艦、海關艇等。水道上的傳統行船稱為「貢多拉」,是一種黑色平底、首尾尖翹的狹長小木船,歷史上最多時有1萬多隻。現僅有一部分供遊客使用,以保持水域的獨特風貌。乘船漫遊市區,波光粼粼,建築物猶如漂浮在水面上,入夜,明月映滄海,燈火照碧波,宛如置身於水晶宮之中,真是妙不可言。
威尼斯的建築,吸收了義大利、拜占庭、阿拉伯、巴羅克、哥特式的建築風格,形成自己的鮮明特點。據統計,全市共有藝術、歷史名勝450多處,其中教堂120座、鍾樓120座、修道院64座以及眾多的宮殿、博物館、藝術宮、劇院等。位於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長175米,寬78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廣場之一,這座古老的廣場由教堂、鍾樓、宮殿、商店、咖啡店等建築物組成,這里終年遊人如織,還有成群的鴿子自由起落,在遊人中覓食。廣場上的鍾樓,高99米,挺拔秀麗,建於公元15世紀,由兩個機械人持槌自動敲鍾報點,是威尼斯一景。威尼斯也因橋多而被稱為「橋城」,這些橋千姿百態,風格各異,有的似飛虹,有的似游龍,許多橋都有其典故,稱威尼斯為世界上橋梁博物館是不過份的。
③ 水城威尼斯簡介
威尼斯(義大利文Venezia)是義大利東北部的城市,市區涵蓋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海邊的小島和鄰近一處半島。威尼斯有很多運河,有水鄉的美譽。威尼斯中心舊市區街道狹窄,是行人徒步區,禁止汽車進入,是歐洲最大的無汽車地區。2003年人口274000人。
歷史
威尼斯的成立可回溯到568年。當時,義大利北部遭受倫巴底人(Lombards)的侵略,許多難民逃到威尼斯島避難。在8世紀中,威尼斯人抵抗貝賓三世(Pepin III)的帝國擴展,而附屬於拜占庭帝國。過後,威尼斯逐漸發展強大。當拜占庭帝國沒落之時,威尼斯的自治權漸增,最後取得獨立,成立威尼斯共和國(9世紀至18世紀),由威尼斯公爵(Doge)統治。威尼斯共和國在當時擁有強大的海上軍事勢力,是十字軍東征的重要基地之一。除此之外,威尼斯也是文藝復興時代重要的商業(尤其是香料貿易)與藝術中心。
1797年5月12日,威尼斯被法國的拿破崙侵佔,失去了幾百年來的自治權。稍後,拿破崙在1797年10月12日依干波佛米奧條約(Treaty of Campo Formio)把威尼斯交於奧地利。奧地利當局在1789年1月18日正式接管威尼斯。1805年,拿破崙與奧地利簽署伯勒斯堡條約(Treaty of Pressburg),從奧地利人手中取回威尼斯,並把其納入自己的義大利王國內。1814年,隨著拿破崙的戰敗,威尼斯又再次歸奧地利統治。1866 年,威尼斯成為現代義大利的一部分。
1966年11月4日,大潮湧入潟鹵古城,聖馬可廣場陷入水深1.2米以下,大水造成5000多人無家可歸,並摧毀無數的藝術作品。且當年淹水次數高達100多次。
交通
19世紀之時,一條鐵路長堤把威尼斯主島西北部與義大利半島連接起來,為威尼斯帶來一座本身的火車站。20世紀時,又加建了公路長堤和停車場。威尼斯主島西北部因而成為使用鐵路和道路通往威尼斯的入口處。然而,威尼斯市內禁止車輛進入。
威尼斯市內道路狹窄,運河交錯。步行外,水上交通是主要的代步方法。其中,「剛朵拉」(gondola)是威尼斯最具代表性和傳統的水上代步小船。但現今威尼斯人通常會使用較為經濟的水上巴士(vaporetti)穿行市內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島。
威尼斯的國際機場,馬可波羅國際機場,建在威尼斯對岸的義大利半島大陸上。
旅遊景點
1987年,威尼斯及其潟湖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著名的旅遊景點包括: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公爵府(Palazzo Ducale)
里奧多橋(Ponte di Rialto)
著名人物
馬可波羅(1254-1324),旅行家
提香(1477-1576),畫家
安多尼奧·韋瓦第(1678-1741),音樂家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提起水城威尼斯,不禁令人想起莎翁筆下的威尼斯商人和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這座舉世聞名的小城位於義大利東北部、米蘭以東 160英里,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然而,絢爛如琉璃、脆弱如蟬翼的威尼斯卻在全世界人的目光中以驚人的速度不斷下沉。為了挽救城市不被海水淹沒,科學家們提出了兩種搶救方法:修建防洪水閘和把海水注入地下,抬高整座威尼斯城。
***不斷下沉的「海上明珠」 威尼斯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是由威尼斯瀉湖中央的117座島嶼組成的,瀉湖最終流入亞得里亞海。威尼斯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452年,當時,人們為了躲避匈奴王阿拉提的入侵而來到瀉湖的島嶼上。從此以後,水——這道天然的屏障,保護他們世代在島上安全地繁衍生息。
水曾是威尼斯的保護神,現在卻成了威尼斯最大的敵人。大陸板塊漂移、地球變暖海平面上升、人們大量開采地下水等諸多因素使得整個城市在過去的百年內下沉了23厘米。專家們預計,這種下沉速度還在不斷加劇,再下沉23厘米只需要短短50年時間。現在,威尼斯人生活的中心——聖馬可廣場只高於警戒水位30厘米。每年冬天,這里都要遭受大約60次洪水侵襲,洪災發生率是100年前的6倍。
***防洪水閘與海水注入地下
為了阻止這座華美古老的城市徹底沉入水中,威尼斯人在2003年啟動了代號為「摩西」的修建防洪水閘的計劃。他們將在瀉湖入口處修建79座浮動水閘。當水位正常時,300噸重的水閘內充滿水,靜止在水底。一旦水位超過警戒線1米,就向水閘內注入空氣,水被排出,水閘跟著上浮。整個工程預計2011 年完工。但是,就阻止威尼斯下沉來說,單靠這項措施遠遠不夠。
為此,來自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科學家甘博拉蒂又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利用石油工業中常使用的技術,把海水注入地下,抬高整座威尼斯城。據《泰晤士報》7月23日報道,甘博拉蒂預計此項工程將在未來十年內每年向地下注入1800萬立方米海水,從而將整座城市抬高大約30厘米。
根據甘博拉蒂的計劃,海水將被注入瀉湖以下600-800米的砂石層,將這一層增厚40-50米。由於砂石層上下都有不易滲水的粘土層保護,所以海水只會橫向流失,這也是為什麼甘博拉蒂堅持要連續注水10年之久。
目前,這一計劃已經獲得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威尼斯當局將在下周撥專款進行此項計劃的可行性研究。一位參與討論的工程師表示,如果這個計劃可行,那麼「它將在未來的數年裡大大減緩海平面上升給威尼斯城帶來的沖擊」。
④ 水城威尼斯簡介,急用!!!!!!!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期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350座橋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威尼斯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這個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卻被一百多條蛛網般密布的運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島,島與島之間只憑各式橋梁錯落連接,初來乍到很快便會迷失在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運河呈S形貫穿整個城市。沿著這條號稱「威尼斯最長的街道」,可以飽覽威尼斯的精華而不用擔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棟宮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於14至16世紀,有拜占庭風格、哥特風格、巴洛克風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築地基都淹沒在水中,看起來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藝術長廊。平日里大運河真的像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樣,各式船隻往來穿梭其上,最別致的當然還是貢多拉。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重鎮,產過歷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威尼斯畫派;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築延續到今天,她獨特的氣氛令遊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來過的威尼斯遊客都念念不舍,樂而忘返。
⑤ 為什麼義大利不允許喂鴿子
為了控制野生鴿子繁殖。義大利的野生鴿子數量較多,既擾民,且為了採取各種措施又傷財(其中有一項讓我挺無語,但聽說效果不錯的措施就是給鴿子喂避孕葯)。但因顧及動物保護法,又禁止任何形式的捕殺,所以只好禁止民眾任何可能助長其繁殖的行為。
⑥ 一個很大的教堂前,或是歐式建築前有一個廣場,廣場上有很多鴿子,那是什麼地方
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