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總結義大利文藝復興文學的基本傾向主要成就及主要作品
義大利文藝復興文學
文藝復興之前,義大利語並非是義大利的文學語言。只是在十三世紀,義大利作
家才剛開始用母語而不是拉丁語、法語或普羅旺斯語寫作。到十三世紀五十年代,意
大利詩歌文學上發生了一次大的變化。「溫柔的新體」(義大利語作Dolce Stil Novo
,英語作Sweet New Style,這種風格的詩歌贊美柏拉圖式的愛情而非貴族宮廷愛情
)開始興起,領銜人物主要是圭托內·達雷佐(Guittone d'Arezzo)和圭多·圭尼
采里(Guido Guinizelli)。義大利文學在文藝復興真正開始之前,在詩歌方面就有
很大的變化了。十三世紀義大利的文學革命確實為文藝復興布置了一個舞台。
越來越多用義大利俗語創作的作品得以面世。同時,這些作品的創作源泉,從宗
教轉變到羅馬帝國和古希臘的前基督教時期。當然,這並不是說這個時期沒有宗教作
品問世,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的《神曲》(The Divine Comedy)
就完全反映的是中世紀的世界觀。基督教對藝術家和文學作家的影響仍然是第一位的
,古典作品的影響只是第二位的。
文藝復興早期,特別是在義大利,人們把注意力大多放在翻譯和學習拉丁語或希
臘語的古典作品上。兩種語言的文化在文藝復興時期都被大大頌揚,因為文藝復興才
被人們定義為黑暗時代之後的一個新時代。不過,文藝復興的作家們並不滿足於依靠
古典作家的桂冠過日子。許多人還是試圖要去將偉大的古典方法和風格整合入他們自
己的作品之中。人們最努力仿效的羅馬作家是西塞羅、賀拉斯、薩魯斯特和維吉爾,
希臘作家是亞里士多德、荷馬、柏拉圖和蘇格拉底。
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和詩歌受到了發展中的科學和哲學的很大影響。被重新定義
了的科學與哲學(「學術」)中的關鍵人物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也是
一位卓有成就的詩人,出版了數本重要的詩歌作品。他用拉丁語寫的詩歌中較著名的
就是講述布匿戰爭的史詩《阿非利加》(Africa),但今天他流傳更廣的作品卻是用
義大利俗語寫成的《歌集》(Canzoniere);後者是獻給他單戀的勞拉的愛情十四行
詩的作品集。他是用義大利語寫十四行詩的先驅,而將他的作品翻譯為英語的托馬斯
·懷亞特(Thomas Wyatt)則在英格蘭創建了十四行詩的風格。莎士比亞和不計其數
的其他作家將其發揚光大。
薄伽丘(Giovanni Boccacio)是彼特拉克的弟子,他另立一派。他的主要作品
是《十日談》(Decameron),即十個人為了躲避黑死病,逃到了佛羅倫薩的郊區,
在那裡他們用一百個故事度過了十個晚上。《十日談》以及薄伽丘的其他作品是文藝
復興時期許多英格蘭作家的創作靈感和源泉,包括喬叟、莎士比亞等等。
除了基督教、古典文化和學術之外,對文藝復興文學的第四個影響力就是政治。
政治哲學家馬基雅維里(Niccolo Machiavelli)也是一位重要的義大利語作家。他
的最著名的作品是《君主論》(The Prince),此作品在西方社會中是如此廣為人知
,以至於「馬基雅維里主義」成了一個專門術語,指的是《君主論》一書中提到的追
求個人利益的態度。但是,許多學者認為馬基雅維里自己並不是完全信奉書中的謀略
,所以「馬基雅維里主義」在使用上有可能會不準確。但無論如何,《君主論》和其
他文藝復興作品一起,仍然是對今天的文學創作產生聯系和影響的作品。
㈡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風格電影作品是
偷自行車的人 德·西卡
羅馬,不設防城市 羅西里尼
粒粒皆辛苦
擦鞋童 維托里奧·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
米蘭奇跡 維托里奧·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
秘密炸彈 羅伯特·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
羅馬十一時 德·桑蒂斯
屋頂 德·西卡
沉淪 魯基諾·威斯康蒂
大地在波動 魯基諾·威斯康蒂
畫面與音響 魯基諾·威斯康蒂
德意志零年 羅西里尼
義大利式的結婚 德·西卡
芬齊·孔提尼家的花園 德·西卡
㈢ 義大利的代表作品有什麼
1.但丁——《神曲》:寫於1307年至1321年,這部作品作者通過與地獄、煉獄以及天堂中各種著名人物的對話,反映出中古文化領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問題,帶有「網路全書」性質,從中也可隱約窺見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
2.薄伽丘——《十日談》:該作講述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薩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里避難。他們終日遊玩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共住了10天講了百個故事,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會,嘲笑教會傳授黑暗和罪惡,贊美愛情是才華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譴責禁慾主義,無情暴露和鞭撻封建貴族的墮落和腐敗,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
3.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創作於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謹核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
4.莎士比亞——《奧賽羅》:作品講述奧賽羅是威尼斯公國一員勇將。他與元老的女兒苔絲狄夢娜相愛。因為兩人年紀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許。兩人只好私下成婚。奧賽羅手下有一個陰險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奧賽羅。
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卻促成了兩人的婚事。他又挑撥奧賽羅與苔絲狄夢娜的感情,說另一名副將凱西奧與苔絲狄夢娜關系不同尋常,並偽造了所謂定情信物等。奧賽羅信以為真,在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當他得知真相後,悔恨之餘拔劍自刎,倒在了苔絲狄夢娜身邊。
5.達芬奇的壁畫——《最後的晚餐》:《最後的晚餐》是義大利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以《聖經》中耶穌跟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為題材。畫面中人物的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納梁。
6.莎士比亞——《李爾王》:敘述了年事已高的李爾王意欲把國土分給3個女兒,口蜜腹劍的大女兒高納里爾和二女兒里根贏其寵信而瓜分國土,小女兒考狄利婭卻因不願阿諛奉承而一無所得。前來求婚的法蘭西國王慧眼識人,娶考狄利婭為皇後。李爾王離位,大女兒和二女兒居然不給其棲身之地,當年的國王只好到荒郊野外……考狄利婭率隊攻入,父女團圓。但戰事不利,考狄利婭被殺死,李爾王守著心愛的小女兒的屍體悲痛地死去。
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指發生在14世紀到17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7世紀時已被義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當時的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後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稱為「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最先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達到頂峰,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藝復興是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之一。
11世紀後,隨著經濟的復甦與發展、城市的興起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改變了以往對現實生活的悲觀絕望態度,開始追求世俗人生的樂趣,而這些傾向是與天主教的主張相違背的。在14世紀城市經濟繁榮的義大利,最先出現了對天主教文化的反抗。
當時義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識分子,一方面極度厭惡天主教的神權地位及其虛偽的禁慾主義,另一方面由於沒有成熟的文化體系取代天主教文化,於是他們藉助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文化主張。因此,文藝復興著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為師的一面,而並非單純的古典復興,實際上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
人文主義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認為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
先驅:但丁(意)。被譽為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所創作的長詩《神曲》(全詩為三部分:《地獄(Inferno)》、《煉獄(Purgatorio)》和《天堂(Paradise)》),明確表達了自己對天主教會的厭惡,率先對教會提出批評。
達·芬奇(意)。他把藝術創作和科學探索結合起來,創作了許多祥茄掘完美生動的人物形象,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代表作有《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
莎士比亞(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文學巨匠,一生創作了三十多部劇本和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這些作品深刻的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社會陋習,集中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代表作有悲劇《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喜劇《威尼斯商人》
㈣ 義大利有哪些優秀的文學作品
布魯內托·拉蒂尼(約1220~1294)的《
寶庫
》和馬可·
波羅的游記,但丁的《
神曲
》,
彼特拉克
《
歌集
》和
薄伽丘
《
十日談
》,
科洛迪
(1826~1890)的《
木偶奇遇記
》、
德·亞米契斯
的《
愛的教育
》……
㈤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及其作品分析
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作品義大利是人文主義文學的發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者,被稱為「文藝復興三顆巨星」,也稱為「文壇三傑」(文藝復興前三傑)。
但丁· 阿利吉耶利(義大利文: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留名後世。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生平
但丁出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生於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詩中的說法「生在雙子座下」,應該是 5月下旬或 6月上旬。5 歲時生母去世,父親續弦,後母為他生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但丁的生平記錄很少,但寫作的人很多,有許多並不可靠,他可能並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也有人說他在波隆那及巴黎等地念書),從許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師那裡學習不少東西,包括拉丁語、普羅旺斯語和音樂,年輕時可能做過騎士,參加過幾次戰爭,33歲時就已經結婚,他妻子為他生了6個孩子,只有4個(3男1女)存活。 但他真正愛的是一個 8歲的小女孩,姓名是貝蕾雅妮彩。 佛羅倫薩但丁博物館門外的但丁雕像..當時佛羅倫薩政界分為兩派,一派是效忠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齊伯林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蓋爾非派,1266年後,由於教皇勢力強盛,蓋爾非派取得勝利,將齊伯林派放逐。蓋爾非派掌權後1294年當選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想控制佛羅倫薩,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獨立,不願意受制於教皇,分化成「白黨」,另一部分沒落戶,希望藉助教皇的勢力翻身,成為「黑黨」。兩派重新爭斗,但丁的家族原來屬於蓋爾非派,但丁熱烈主張獨立自由,因此成為白黨的中堅,並被選為最高權利機關執行委員會的六位委員之一。 1301年教皇特派法國國王的兄弟瓦魯瓦的卡羅(Carlo di Valois)去佛羅倫薩「調節和平」,白黨懷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為團長的代表團去說服教皇收回成命,但沒有結果,果然卡羅到佛羅倫薩後立即組織黑黨屠殺反對派,控制佛羅倫薩,並宣布放逐但丁,一但他回城,任何佛羅倫薩士兵都可以處決燒死他,從此但丁再也沒有能回到家鄉。 1308年盧森堡的亨利七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預備入侵佛羅倫薩,但丁給他寫信,指點需要進攻的地點,因此白黨也開始痛恨但丁。1313年亨利去世,但丁的希望落空。 1315年,佛羅倫薩被軍人掌權,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罰金,並於頭上撒灰,頸下掛刀,遊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但丁回信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要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麼我決不再踏上佛羅倫薩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嗎?難道我不向佛羅倫薩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觸寶貴的真理嗎?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愁沒有麵包吃!」 但丁在被放逐時,曾在幾個義大利城市居住,有的記載他曾去過巴黎,他以著作排遣其鄉愁,並將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寫入他的名作《神曲》中,對教皇揶揄嘲笑,他將自己一生單相思的戀人,一個叫貝亞德的,25歲就去世的美女,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 但丁於1321年客死他鄉,在義大利東北部臘萬納去世。
軼事
1. 一次,但丁出席威尼斯執政官舉行的宴會。聽差捧給義大利各城邦使節的都是一條條肥大的煎魚,給但丁的卻是很小很小的魚。 但丁沒有表示抗議,也沒有吃魚。他用手把盤子里的小魚一條條拿起來,湊近自己的耳朵聽,好像聽見了什麼,然後再逐一放回盤子里。 執政官見狀,很奇怪,問他在做什麼。 但丁大聲說道:"幾年前,我的一位朋友逝世,舉行的是海葬,不知他的遺體是否已埋入海底,我就挨個問這些小魚,看它們知不知道情況。" 執政官問:"小魚說些什麼?"。 但丁說:"它們對我說,它們都還很幼小,不知道過去的事情,讓我向同桌的大魚們打聽一下。" 執政官聽後哈哈大笑起來,吩咐聽差馬上給但丁端一條最大的煎魚來。 2. 但丁年輕的時候,喜歡在他的家鄉翡冷翠(佛羅倫薩)的廣場上仰天枯坐。尤其是在仲夏之夜,他常常伴著滿天的星斗坐到天明。這個孤獨的青年詩人有著十分驚人的記憶力。一天晚上,有個陌生人徑直向但丁走去,躬下身說道:「久仰您的詩名,知道您是翡冷翠的驕傲。在下承諾回答一個問題,但苦於自己學識淺薄,無法解答,特請先生襄助。我要回答的問題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雞蛋。」但丁脫口而出說。那人點點頭走了。幾年之後的某一天,但丁仍然坐在那個廣場上仰望星空,還是那個陌生人走上前去,繼續數年前的對話:「那麼,如何烹調呢?」但丁看了來人一眼,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放一點鹽。」[1]
著名作品
愛情詩歌《新生》 哲學詩歌《宴會》 抒情詩《詩句集》 長詩《神曲》 拉丁文文章《俗語論》 政論文《王國論》 拉丁文詩歌《牧歌》 但丁的被收集的《書信集》 但丁的作品基本上是以義大利托斯卡納方言寫作的,對形成現代義大利語言以托斯卡納方言為基礎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因為除了拉丁語作品外,古代義大利作品只有但丁是最早使用活的語言寫作,他的作品對義大利文學語言的形成起了相當大作用,所以也是對文藝復興運動起了先行者的作用。
編輯本段彼特拉克
佩特拉克
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義大利文:Francesco Petrarch,1304年7月20日 - 1374年7月19日)是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詩人、學者,人文主義的奠基者,早期資產階級的藝術和道德觀的建立與他是分不開的。
生平
1304年7月20日生於阿雷佐城,1374年7月19日卒於阿爾誇。父親是佛羅倫薩的望族、律師。他自幼隨父親流亡法國,後攻讀法學。父親逝世後專心從事文學活動,並周遊歐洲各國。他還當過神甫,有機會出入教會、宮廷,觀察生活,追求知識,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彼特拉克的父親原是佛羅倫薩的一個律師,因與黑黨領袖不和,於1302年被逐出城,遷居到阿雷佐。1304年7月20日,彼特拉克就在這里出生。以後又經過幾次搬遷,在1312年他們家遷到法國南部的阿維農,當時的教廷就在那裡。因此彼特拉克與教皇等上層分子都有密切聯系。這種情況既關繫到他的成長,也有助於他以後的人文主義活動。 彼特拉克少年時就喜愛文學、修辭,對古典作品尤其感興趣,古羅馬維吉爾的詩歌、西塞羅的講演都強烈地吸引著他。但他父親卻要他成為一個法學家。因此,從1316年起,他先後在法國的蒙得玻利和義大利的波倫亞學習法律。1320年父親去世,他便放棄了法學,自由地發展自己的愛好。同年他回到阿維農,擔任一個次要的教職。1330—1347年,他一直在紅衣主教萬尼·科倫那手下任職。 在教會里的工作並不忙,這就使他一面參與教廷的一些政治、外交活動,一面不倦地學習文學、創作詩歌。作為詩人,彼特拉克的名聲很快傳開。1340年,巴黎和羅馬爭相邀請他去接受桂冠。結果他決定去羅馬。1341年4月8日,他在羅馬的卡匹托利山上接受了「桂冠詩人」的稱號。 1374年7月19日,彼特拉克在一個叫阿克瓦的小村裡去世。當人們發現他的遺體時,他的頭還埋在維吉爾的手稿中。
作品
彼特拉克是文藝復興時期用人文主義觀點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他廣泛搜集希臘、羅馬的古籍抄本,並且敢於突破中世紀的神學觀念,用新時代的眼光,把人和現實生活放在中心位置,詮釋古典著作。他對古典文化的研究,對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和本人的創作,都發生了影響。 彼特拉克用拉丁語寫了許多詩歌、散文。這些作品歌頌人的高貴和智慧,宣傳人可以追求塵世幸福,享受榮譽的權利,並向中世紀宣揚的神權說和禁慾主義提出挑戰。他還認為,人的高貴並不決定於出身,而是決定於人的行為。著名的敘事詩《阿非利加》(寫作始於1338年或1339年,但未完成)描寫古羅馬統帥西皮奧戰勝漢尼拔的英雄事跡,歌頌羅馬的偉大,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這部作品使他在1341年4月8日獲得桂冠詩人的稱號。 《秘密》 借聖奧古斯丁同詩人的對話,宣傳人文主義,詩人熱烈為愛情和榮譽辯護,認為愛情同熱愛上帝,追求人間的幸福同追求永恆的幸福,是一致的。 代表作《歌集》相傳為詩人於1327年見到美麗少女蘿拉後陸續寫下300多首十四行詩和1347年蘿拉死後為表達哀思的一些抒情詩的結集,用義大利語寫成,主要是愛情詩。彼特拉克跳出舊抒情詩的框框,以豐富多彩的色調,細致入微的筆觸,描繪蘿拉的形體之美,刻畫自己復雜的思想感情和內心活動。這些詩篇大膽歌頌愛情,表達對幸福的渴望,反映出人文主義者蔑視中世紀道德,熱愛生活的世界觀。彼特拉克的詩音韻優美,結構周密,常常藉助自然景物來歌頌蘿拉,傳達細微的感情。他使十四行詩這一新詩體藝術上臻於完美。他的抒情詩,特別是十四行詩,為歐洲抒情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後人為此把他尊稱為詩聖。《歌集》中的長詩《我的義大利》,是一首政治抒情詩。詩人譴責義大利的君主們利用外族僱傭軍進行內戰,讓「豺狼與綿羊同居」,善良的人民蒙受災難。他的其他政治抒情詩還對教會進行猛烈的抨擊。彼特拉克的一些詩篇,也反映了他內心的矛盾,反映了文藝復興初期的人文主義者的矛盾。 彼特拉克用拉丁文寫過一部歷史著作《名人列傳》。 彼特拉克的詩很豐富,其中《歌集》、《阿非利加》、《義大利頌》和《名人列傳》著稱於世。
十四行
彼特拉克通過長期的創作實踐,把十四行詩推到一個完美的境地,發展成為一種新詩體,即「彼特拉克詩體」。這種詩體被後來的喬叟、莎士比亞等著名文學家和詩人所模仿,為歐洲詩歌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因此,彼特拉克又被尊為「詩聖」。 《歌集》中還有少量的愛國主義詩篇和政治諷刺詩,其中《我的義大利》最有代表性。當時的義大利由於受到教皇的干涉、外敵的入侵以及各城邦國相互混戰,長期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目睹這種現實,詩人寫道: 看吧, 我的祖國, 你所喜愛的我的故鄉, 正在為無名原因引起的戰爭 和那不能抑制的糾紛, 受著多麼殘酷的 折磨和煎熬! 這血和淚凝成的詩句,飽含著詩人憂國憂民的深情,寄託著渴望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2]
編輯本段薄伽丘
喬萬尼 · 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家、詩人,以故事集《十日談 喬萬尼·薄伽丘
》留名後世。一譯卜伽丘,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傑出代表,人文主義者。代表作《十日談》批判宗教守舊思想,主張「幸福在人間」,被視為文藝復興的宣言。其與但丁、佩特拉克合稱「文學三傑」。
生平
薄伽丘是佛羅倫薩商人凱利諾・薄伽丘和一個法國女人的私生子。關於他的誕生地,缺少確切的資料予以論斷。據說他生於佛羅倫薩附近的契塔爾多,一說生於巴黎。幼年時生母去世,隨父親來到佛羅倫薩。不久,父親再婚,他在嚴父和後母的冷酷中度過了童年。 後來,他被父親送到那波利,在父親入股的一家商社不情願地學習經商,毫無收獲。父親又讓他改學法律和宗教法規,但無論是商業還是法律,都引不起他的興趣。他自幼喜愛文學,便開始自學詩學,閱讀經典作家的作品。這段生活使他親身體驗到市民和商人的生活以及思想情感,融入到他日後寫成的《十日談》中。 在那波利生活期間,薄伽丘有機會出入安傑奧的羅伯特國王的宮廷。在這里,他被壓抑的個性和才智得以充分地施展。他同許多人文主義詩人、學者、神學家、法學家廣泛交遊,並接觸到貴族騎士的生活。這豐富了他的生活閱歷,擴大了文化藝術視野,進一步煥發了他對古典文化和文學的興趣。他在宮廷里又認識了羅伯特的私生女瑪麗婭,對她產生了愛情。這一段富於浪漫情調的經歷,也在他的文學創作中留下了很深的印痕,他日後在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一些女性形象,可以見出瑪麗婭的影子。 1340年冬,薄伽丘父親的商業活動受到挫折,經濟狀況惡化,一蹶不振。薄伽丘無法維持原先悠閑自在的生活,便回到佛羅倫薩。在佛羅倫薩尖銳激烈的政治斗爭中,他始終堅定地站在共和政府一邊,反對封建貴族勢力。他參加了行會,曾擔任管理財務的職務,多次受共和政府的委託,作為特使去義大利其他城邦和教廷執行外交使命。 1350年,薄伽丘和詩人彼特拉克相識。翌年,他受委託去邀請被放逐的彼特拉克回佛羅倫薩主持學術討論。從此,這兩位卓越的人文主義者建立了親密無間的友誼。 薄伽丘潛心研究古典文學,成為博學的人文主義者。他翻譯了荷馬的作品,在搜集、翻譯和注釋古代典籍上作出了重要貢獻。晚年,他致力於《神曲》的詮釋和講解,曾主持佛羅倫薩大學《神曲》討論。 1373年10月23日,薄伽丘抱病在佛羅倫薩大學《神曲》討論會上作了最後一次演講。第二年,契友彼特拉克的逝世,給他精神上很大的打擊。1375年12月21日,薄伽丘在契塔爾多逝世。
作品
薄伽丘是位才華橫溢,勤勉多產的作家。他既以短篇小說、傳奇小說蜚聲文壇,又擅長寫作敘事詩、牧歌、十四行詩,在學術著述上也成就卓著。 傳奇小說《菲洛柯洛》是薄伽丘的第一部作品,大約寫於1336年左右。它以西班牙宮廷為背景,從中世紀傳說中汲取素材,敘述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少婦和一個青年異教徒的愛情故事。他們沖破種種阻撓,有情人終成眷屬。《十日談》中有兩則故事就取材於這部作品。《菲洛柯洛》是歐洲較早出現的長篇小說。 敘事長詩《菲洛斯特拉托》(約1338年)和《苔塞伊達》(1340—1341),分別從《特洛伊傳奇》和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中擷取題材,它們贊頌純潔的愛情、高尚的友誼,展示人世間生活的美和友情的歡樂,在古典的題材中注入了現代的情感。這兩部作品開了8行體詩的先河。 牧歌式傳奇《亞美托的女神們》(又稱《佛羅倫薩女神們的喜劇》,約1341),在形式上仿效但丁的《新生》,用散文連綴三韻句詩歌。薄伽丘借用神話題材,抒寫亞美托在愛情的陶冶下,由一個粗野的牧羊青年轉變為品格高尚的人,其間穿插了7位女神向亞美托講述自己的愛情經歷。 長詩《愛情的幻影》(1342—1343)受到但丁《神曲》的影響,用三韻句寫成,具有隱喻詩的特點。薄伽丘敘述自己一次寓意性的旅行,把歌頌德行和贊美純潔的愛情結合起來。 《菲埃索拉的女神》(1343—1354)是又一部8行體長詩,寫女神和牧羊人相愛,得罪了黛安娜女神,遭到懲罰,一對戀人化作兩條河流,但最後雙雙流入阿諾河,又匯集到一起。《菲洛美塔的哀歌》,是僅次於《十日談》的一部重要作品。它寫於薄伽丘從那波利返回佛羅倫薩之後的1343至1344年間。這部傳奇小說描寫被戀人拋棄的女子菲婭美塔的遭遇,細致地抒寫她的愛和怨、希望和痛苦,翹首盼望戀人歸來的心理,堪稱歐洲最早的心理小說。 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都是以愛情為主題,借鑒古希臘古羅馬詩歌、神話、傳奇,顯示了中世紀傳統和騎士文學的痕跡,但又擺脫了俗套,充滿對人世生活和對幸福的追求,譴責禁慾主義。晚年,薄伽丘一心鑽研古典文化,埋頭著述《異教諸神譜系》(1350—1375)和《但丁傳》是兩部最重要的作品。前者以豐富的史料敘述神和英雄的起源,展示神話的基礎,後者則是義大利研究但丁的最早學術著作之一。薄伽丘在他的理論著述中,批判教會對詩歌的詆毀,提出「詩歌即神學」的觀點;他闡述詩歌應當模仿自然,反映生活,強調文學的啟迪和教育的巨大作用;要求詩人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中汲取營養,並講求虛構、想像。薄伽丘雖然還沒有完全擺脫中世紀神學的觀念,但他的文藝理論為文藝復興時期詩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㈥ 30部義大利經典電影推薦
FILM
30部義大利經典電影推薦
義大利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早在1895年,義大利就攝制了最早的新聞紀錄片;1904年,在都靈建立了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05年,在羅馬創辦了電影製片廠,從1906年始定名為西納斯公司;其後的兩、三年間,很多小電影公司分別在都靈、米蘭、羅馬、那不勒斯和威尼斯等地紛紛建立起來。
義大利電影以浪漫和迷人而聞名,電影中的角色往往能夠反映義大利人豪爽不修邊幅的性格,又能看到當地的美麗景色與美食;做為一個義大利語的愛好者,通過電影了解當地文化,滲透語言學習,不失為一個寓教於樂的好方法。
電影名錄
(排名不分先後)
1
《教父》
2
《美麗人生》
《美麗人生》可以說是義大利電影中經典之作,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我拒絕任何形式的劇透,我只想說這是一部不得不看的經典電影。
3
《燦爛人生》
兩字之差,同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片,也翻譯為《最好的青春》、《緣來如此》等,影片長達6個小時,講述了一個義大利家庭兩兄弟的不同際遇和一個精神異常的女孩之間的故事,不但講述了人生的悲歡離合,也反映了世界的巨變。
4
《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也譯名為《傳奇1900》或《聲光伴我飛》等,講述了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主人公是一個出生在1900年的孤兒,一直生活在海上,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心愛的姑娘,他會不會因此而踏上陸地開始新的生活?他會怎樣譜寫他的非凡人生?
5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這部電影應該很多人看過的,也譯為《瑪琳娜》;瑪琳娜撩著波浪狀黑亮的秀發,穿著最時髦的短裙和絲襪,踏著充滿情慾誘惑的高跟鞋,來到了西西里島上寧靜的陽光小鎮。她的一舉一動都引人矚目、勾人遐想,她的一顰一笑都教男人心醉、女人羨妒,她像個女神一般,征服了這個小鎮;而瑪琳娜的處境卻一步步地走向沉淪,十三歲的雷納多能不能用自己的力量解救這個深陷泥沼的女人呢?
6
《完美陌生人》
國語電影《來電狂響》就是根據這部電影改編的,講述了三對不同婚姻階段的情侶和一個宅男,七個人一起共進晚餐,晚餐時提出交出各自的手機,如果來電就公放讓大家聽到……最終,無數的婚姻瘡痍在這場游戲中被揭開,婚姻感情中哪些事情是不可觸碰的底線?又有誰能在謊言中自圓其說?
7
《天堂電影院》
在義大利南部的一個小鎮,古靈精怪的小男孩多多非常喜歡電影,他與鎮上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員埃弗特成為了忘年交;兩人對電影有著深深的熱愛,埃弗特為了讓更多的人接觸電影,經常在鎮上組織小型的電影播放活動,在一次活動中,一團大火燒毀了設備,埃弗特也在事故中失明了,而多多就成為了鎮上唯一會放電影的人……30年後,埃弗特去世了,作為知名導演的多多回到了這個少時的小鎮……
8
《偷自行車的人》
這部電影1948年上映,講述了二戰過後,羅馬與很多城市一樣充斥著失業和貧困;里奇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海報張貼的工作,他用妻子的嫁妝換回了自己當掉的自行車,誰知工作第一天就被偷了,他尋遍大街小巷,最後決定以牙還牙,但是,他的運氣卻沒有其它小偷那麼好……
9
《豹》
1963年上映的電影《豹》,以西西里島為背景,通過薩里納親王這個中心人物的心路歷程,反映出面對風起雲涌嶄新時代的到來,身處翻天覆地的社會變革的浩盪潮流當中,原有權貴和貴族因此而沒落這一無奈而必然的命運。
10
《卡比利亞之夜》
妓女卡比利亞一直夢想和自己的愛人過上甜蜜安穩的日子;然而,單純善良的她在一開始就被男友騙光了錢,並被推入河中差點喪命;即使遭遇如此羞辱,她還是對愛情充滿希望。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讓卡比利亞幾乎絕望,影片最後,卡比利亞路過一群歌舞的青年,這時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這是對新生活的嚮往還是對不公的反擊?
11
《聽見天堂》
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時,他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義大利男孩米克從小就夢想成為一流的電影大師,然而上帝跟他開了一個最殘酷的玩笑,米克玩弄一支來復槍時不幸走火,從此他只能淹沒在巨大的黑暗當中。這一度令米克感到沮喪萬分,彷彿活著已沒有了動力;盲校的唐老師一番言辭,讓這個少年再次聽到天堂,看到天堂。
12
《微觀世界》
高樓大廈見識過了,導演用不凡的拍攝技巧引領我們進入了昆蟲的世界。微觀下的蟲子世界,帶給觀眾的除了視覺的震撼,還有自然界無法向人類訴說的道理。
13
《郵差》
馬里奧專門負責小島上信件的發送,當愛上島上的美麗姑娘後,馬里奧經常跟聶魯達傾訴心事,並最終用詩打動了姑娘的芳心,二人結成伉儷。直到聶魯達離開小島,馬里奧仍然堅持著對詩的熱愛。他繼續寫詩,正打算在工人集會上讀詩,卻遭致了意想不到的災難……
14
《愛在記憶消失前》
講述了一對患重病的老夫妻開著老舊的房車從馬塞諸塞州出發前往海明威的故居,在旅途中回顧人生的故事。
15
《拿破崙傳》
《拿破崙傳》分為四部曲,emmm……無非講述了拿破崙精彩的一生……
16
《羅密歐與朱麗葉》
1954年上映,電影以義大利維羅納為背景,講述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浪漫美麗卻悲慘痛苦的愛情故事。
17
《歡迎到南方》
Alberto是義大利北部布里安薩的一個小鎮上郵局的頭兒,他的家庭並不和睦,妻子總是給他很多壓力。為了那個調去大城市米蘭的工作,Alberto願意付出任何代價,為此他甚至假裝殘廢。不過他的計劃並沒有成功,作為懲罰,他被調到南部坎帕尼亞大區的一個小城鎮,這對於一個北方人來說是一個相當可怖的噩夢。
18
《幸運》
幸運是她的名字。盡管面對破裂的婚姻,獨立帶著八歲的女兒,她仍深信幸運就在自己的手裡……
19
《奇跡》
影片講述了一對夫妻帶著四個女兒,在靠近海邊的獨立小農莊裡,依靠養蜂過著自給自足的獨立生活。然而有一天,一個德國少年犯在重新融入社會的初衷下進入到她們的生活里……
20
《黑羊》
講述了一位生活居住在精神病院的病人的回憶和故事,像是一次瘋狂的想像力之旅又或是人們對令人厭惡的具象化的無法克服的恐懼。
21
《是的,我們行》
影片講述了精神病人奮發自強尋找個人價值的動人故事。一個米蘭商人丟掉工作後來到來到一家精神病醫院工作,在那裡他組織精神病人們成立一個合作社,並堅定地相信他們都有自尊和自身的價值。
22
《十字軍》
十一世紀末期,羅馬教皇組織了一支軍隊,命名為十字軍,目的為了對抗佔領聖城耶路撒冷的撒拉遜人……
23
《卡桑德拉大橋》
《卡桑德拉大橋》是一部義大利、英國和西德聯合拍攝的影片,該片的拍攝手法與內容成為此後災難片的經典模式。恐怖分子闖進了日內瓦的國際衛生組織總部,欲實施恐怖襲擊,受到了保安人員的阻擊。追捕過程中,警員不小心將實驗品鼠疫細菌打碎濺到罪犯身上,一名歹徒當場感染腐爛而死,之後……傳染年開始了……
24
《天倫之旅》
對於即將到來的旅程,斯庫羅充滿了興奮和期待,妻子去世多年,自己光榮退休,他終於要走出那一成不變的生活環境,去看望闊別已久的孩子們了。在重溫親情的路上領略異國他鄉的景緻,這樣的經歷想一想都覺得……特別好……
25
《義大利人在俄羅斯》
1974年上映,講述了幾個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上演了一場華麗的鬧劇……
26
《幸福的拉扎羅》
拉扎羅是一位內心單純的年輕農民,坦克雷迪則是一位驕橫的年輕貴族;在這兩個性格迥異的年輕人身上會發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呢?
27
《坎特伯雷故事集》
影片以赤裸露骨的敘事風格,反映了中世紀英國的社會百態。這部強調性愛作為反抗宗教束縛、爭取人性自由的電影,逼真的刻畫了一個個迥然不同的眾生相……
28
《金色大門》
西西里的一個小島上住著一家人,生活窘迫不堪,由於聽信傳道者的言辭全家偷渡到了美國。大兒子薩爾瓦多結識了多次赴美未果的年輕女子露西亞,薩爾瓦多對露西亞產生了好感,但是母親極力反對,所以兩人只得眉目傳情;後來露西亞突然找到了薩爾瓦多,提出了一個令他意想不到的建議……
29
《十日談》
影片取材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小說集《十日談》,導演從中挑選了8個發生在那不勒斯等義大利南部地區的故事進行改編,這些故事大多以揭露教會虛偽丑惡本質為宗旨,並鮮明地表現了對人性解放的肯定態度。
30
《八部半》
電影講述了一個電影導演在完成上一部電影拍攝後身心疲憊,到療養地休息,他讓情婦他一同療養,誰知情婦的言行不但沒有給他放鬆反而給他添加了更大的壓力,直到另一個女孩的出現……但導演最終不堪社會及眾多壓力,慢慢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說在後面:
emmm……真的很難取捨,30部義大利經典電影無法涵蓋義大利電影的全貌,在篩選的時候也刻意穿插了部分有年代感的老片;像《流浪漢》、《警察與小偷》、《黑色鬱金香》、《瑪戈王後》、《夢幻之光》、《擦鞋童》、《奧德賽》、《日以繼夜》、《羅馬十一點鍾》、《狂人皮埃羅》、《阿依達》等等經典電影作品數不勝數,在這里僅選出30部個人比較喜歡的作品推薦給大家,希望能為喜歡義大利語的朋友們提供另一種學習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