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式戰爭什麼意思

義大利式戰爭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7-14 13:01:41

『壹』 什麼是意土戰爭

1911~1912年的意土戰爭意土戰爭,又稱的黎波里塔尼亞戰爭或利比亞戰爭,是義大利為奪取奧斯曼帝國的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今利比亞)而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戰爭自1911年9月至1912年10月止,歷時一年,最終以土耳其政府的屈服與意簽訂割讓土地和約而告終。義大利在戰爭中,首次使用飛機完成軍事任務的做法引起各國矚目,從此,戰爭已開始從平面向立體發展。

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是北非的一片荒漠,經濟價值有限,但戰略地位重要,義大利對此窺視已久。它在1880年至1911年期間,不斷向兩地移民和派遣商人,購買土地,積極擴充勢力;派海軍軍官換上漁民的衣服,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亞沿海捕撈海綿為名,進行海岸測量;指使義大利天主教神甫以傳教為名、深入內地收集情報。當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事件發生後,義大利認為再不行動將可能失去機會,便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地區義大利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為借口,先發制人,搶在土耳其出兵北非之前,於1911年9月28日向其發出最後通牒,威脅入侵上述地區。土耳其呼籲各國制止義大利的侵略企圖,可是各大國卻都勸土耳其接受義大利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意土戰爭爆發了。

9月29日,意軍5萬多人,首先從海上向的黎波里、胡姆斯等城市進行炮擊。土耳其帝國在該地區防守兵力很弱,只有一個師約7000多人,而且士兵多來自土耳其內地,不願在異國作戰。10月4日夜,意軍登陸部隊1600多人,未遇激烈抵抗便佔領了的黎波里和胡姆斯。11日,義大利遠征軍3.5萬人開始在的黎波里登陸,擊退了為數不多的當地守軍,佔領了托卜魯克和德爾納。19日,意軍艦隊掩護一個步兵師在班加西登陸,經兩天激戰,佔領了該城。由於戰爭開始後,意軍封鎖了戰區海岸線,英國又不允許土軍通過埃及,使土軍無法向北非增援。至10月底,意軍已控制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的一些主要海濱城市。這次戰爭,意陸軍動員9架飛機、11名飛行員參戰。這些飛機裝箱於10月15日海運到的黎波裏海灣。23日6時19分至7時20分,隊長皮亞紮上尉駕駛一架布萊里奧XI飛機飛往的黎波里與阿齊齊亞之間土軍陣地上空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偵察,從此揭開了飛機參戰的序幕。25日,副隊長莫伊佐駕駛「紐波特」飛機偵察時,機翼被3顆來福槍子彈擊傷,這是飛機首次遭敵地面火力殺傷。11月1日,加沃蒂少尉駕駛「鴿」式飛機在北非塔吉拉綠洲和艾因扎拉地區向土軍陣地投下4顆重2公斤的「西佩利」式榴彈,成為歷史上的首次轟炸,結果土耳其指責義大利犯了轟炸醫院的罪行。

意軍雖然取得了初戰勝利。但戰爭的發展卻與義大利的願望相反,進入了僵持狀態,並使意軍花費了巨大的代價,這主要是遭到當地人民的強烈抵抗。1911年10月23日,的黎波里居民舉行武裝起義,義大利遠征軍增兵9萬人,對佔領區的人民進行殘酷鎮壓。到1912年春,才勉強守住了已佔領的沿海地帶,但始終未能深入到內地。這期間,意軍於1月10日使用飛機向當地投撒了數千張傳單,企圖勸阿拉伯群眾投降,使飛機又增加了一項進行空中宣傳的任務。2月23日,皮亞紮上尉又首次嘗試了利用固定在飛機上的照相機進行空中照相偵察。意軍入侵北非引起了阿拉伯國家的反對,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埃及等國家的游擊隊和志願軍與侵略者展開了英勇的斗爭,使意軍損失慘重。5月,意軍把步兵增至10萬,並調來35架飛機,部分飛艇和其他技術兵器,採取了更大的軍事行動。佔領了贊祖爾和萊卜達綠洲,艦隊炮擊了達達尼爾海峽和貝魯特防禦工事及土耳其的其他港口,迫使海峽關閉,並攻佔了羅得島、科斯島和多德卡尼斯群島。5月2日,意軍第二航空隊隊長馬連戈上尉首次進行了30分鍾的夜間偵察。6月11日黎明前,又憑借固定在飛行帽上的手電筒,對土耳其營地進行了首次夜間轟炸。由於巴爾干半島新的戰爭威脅和土耳其國內日益增長的危機,土耳其想盡快結束同義大利的戰爭,遂於10月15日,與義大利在瑞士洛桑附近的烏希簽訂和約,土耳其將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羅得島、多德卡尼斯群島割讓給義大利,意土戰爭降下帷幕。

意土戰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爆發的幾場局部戰爭之一。義大利借土耳其日趨衰敗和有利的國際環境,發動了這場侵略戰爭,佔領了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實現它多年來在北非建立殖民地的野心。這場戰爭歸根到底是由義大利殖民擴張野心惡性膨脹引起的,同時這也是一場所謂「先進」的國家運用人類文明製造出的最新式武器,對「落後」的阿拉伯人民進行的大殺戮。它既暴露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也顯示了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人民不畏強暴,敢於同擁有先進武器裝備的侵略者作殊死斗爭的反抗精神。在軍事學術史上,意軍把飛機用於實戰,開創了飛機參戰的首例,從而大大加快了軍事航空事業的發展,引起了現代戰爭戰略、戰術的深刻革命。從此,戰爭由平面向立體發展。

『貳』 義大利戰爭是怎麼回事

義大利戰爭是中世紀歐洲強國法國和西班牙為爭奪對亞平寧半島的霸權而在義大利領土上進行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戰爭。它以法國對義大利的入侵開始,以西班牙獲得對意的控制權而告終。通過這場戰爭,法國向南擴張的美夢破滅了,但卻加強了法國的封建中央集權。義大利受到戰爭的嚴重創傷,加速了自身的衰落。

義大利地處歐洲大陸南端,三面為美麗、溫暖的地中海碧波所環繞。優越的地理位置,使義大利的商業和貿易十分興旺。十字軍東侵以後,義大利幾乎壟斷了東西方貿易,威尼斯、熱那亞和佛羅倫薩等城市最先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義大利的富饒和繁榮,美麗和文明,極大地吸引了歐洲強國的統治階級,特別是法國和西班牙作為義大利的近鄰,更是對義大利垂涎三尺。

義大利本身的發展極不平衡,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北部城市經濟比較發達,南部經濟落後,封建土地關系仍佔主導地位,還存在農奴剝削。各城市之間競爭激烈,政體形式多樣,政治上四分五裂。實力較強的有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那不勒斯和教皇國。它們各自為政,各有各的同盟關系,相互之間矛盾重重,時有沖突。這種一盤散沙的局面,是歐洲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的必然階段,它為法國的入侵和強國之間爭奪義大利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1494年1月,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一世去世,法國國王查理八世宣稱:自己作為安茹王朝(屬法蘭西王朝的旁系)的繼承人有權佔有斐迪南一世的領地。8月,查理八世率兵3.7萬人(其中包括瑞士雇傭兵),野炮136門,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向那不勒斯開進,標志著義大利戰爭的開始。從1494年到1559年,義大利戰爭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1494—1504年。這一時期的核心是法國爭奪那不勒斯王國。在義大利親法貴族的配合下,查理八世的軍隊穿越羅馬全境,經過米蘭公國和教皇國直逼那不勒斯。一路上沒有遇到各公國的認真抵抗。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羅馬教皇任命他為那不勒斯國王的授職書後,便於2月23日開進那不勒斯城,阿拉岡王朝國王弗蘭第諾驚慌出逃。查理八世自稱是「法蘭西、那不勒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國王」。

然而,法軍的掠奪和暴行以及增收新稅激起了義大利人民的憤慨。義大利各國首腦害怕法國勢力的加強和發生全民起義,於是在1495年3月建立「神聖同盟」(也稱「威尼斯同盟」)以圖驅逐法軍。參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蘭公爵和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同盟。查理八世急忙從那不勒斯北上,1495年7月6日在福爾諾沃遭「神聖同盟」軍隊包圍。法軍戰敗,查理八世直到10月才得以突向北方。1496年12月,法國撤出那不勒斯,但軍隊主力得以保存。查理八世的繼承者路易十二不甘心法國退出義大利,於1499年遠征米蘭公國。在1499—1500年幾次交戰中,法國先後獲勝,相繼佔領米蘭和倫巴第。1500年,法西兩國勾結佔領了那不勒斯,推翻了阿拉岡王朝。根據條約,法西兩國軍隊共同佔領那不勒斯。但1503年春,法西兩國因分贓不均爆發戰爭。1503年12月29日的加里利亞諾河畔一戰,西軍獲勝,法軍被迫放棄那不勒斯王國,使其淪為西班牙領地。

第二時期:1509—1515年。這一時期從「康布雷同盟」對威尼斯共和國發動戰爭開始。1508年12月,由於威尼斯共和國借驅逐法國之機大肆擴張領土,所有反威尼斯的勢力聯合起來建立了「康布雷同盟」(成員包括西班牙、法國、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共同對威尼斯作戰。佛羅倫薩、費拉拉、曼圖亞及其他義大利國家也先後加入該同盟。1509年4月,羅馬教皇禁止威尼斯做禮拜和舉行宗教儀式。同年春,法國出兵威尼斯,佔領它在倫巴第的領地,在5月14日米蘭附近的阿尼亞代洛一戰,擊敗威尼斯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然而法國勢力在義大利西北部的壯大引起力量的重新組合。1511年10月,威尼斯、羅馬教皇、西班牙、英國和瑞士組成「神聖同盟」,共同對法作戰。1512年,法軍以2.5萬人、火炮50門的兵力在拉韋納擊潰由1.6萬人、24門火炮組成的西班牙軍隊。但是,由於政治形勢的逆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法軍召回德國雇傭兵、瑞士雇傭兵投向威尼斯,法軍被迫退卻,並於1512年底放棄倫巴第。

法蘭西斯一世繼位後,又准備大舉侵略義大利。他於1515年9月在距米蘭17公里處的馬里尼亞諾擊潰米蘭公爵的瑞士僱傭軍,又奪走米蘭公國。1516年8月,法西兩國簽訂《努瓦永和約》,把米蘭和那不勒斯分別劃歸法國和西班牙。教皇也於1516年底同法蘭西斯一世簽訂教務專約,承認法對米蘭、帕爾馬、皮亞琴察的佔領。1517年,法、西和「神聖羅馬帝國」締結《康布雷條約》,肯定了法國在義大利的既得利益和優勢地位。然而,爭霸戰爭不會就此結束。

第三時期:1521—1559年。這一時期以1519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即查理五世)後,法、西瓜分義大利的戰爭為標志。這一時期共爆發6次戰爭,被捲入的有羅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國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圖把法軍趕出義大利,他得到英國、羅馬教皇、曼圖亞和佛羅倫薩等國的支持,威尼斯則是法國的同盟軍。1521年戰爭爆發,1522年法軍在比科卡戰中失利,德國僱傭軍打敗了擔任法軍突擊力量的瑞士僱傭軍。1525年2月的帕維亞一戰,法軍慘敗,法王被俘。1526年。法王法蘭西斯一世回國後立即加入羅馬教皇在英國支持下建立的旨在使義大利擺脫西班牙桎梏的「科尼亞克同盟」,參加同盟的還有威尼斯、米蘭和佛羅倫薩。1527年,戰爭再度爆發,雙方各有勝負。1529年,法國在不利形勢面前被迫與查理五世簽訂和約並放棄對義大利的主權要求。7年過後,法蘭西斯一世再次挑起戰爭,佔領了皮埃蒙特和薩伏依。1538年,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為期10年的停戰協定。法國使者在米蘭被殺一事引起了1542—1544年的戰爭。法國同丹麥、瑞典、奧斯曼帝國結盟,查理五世與英國結盟。法軍先後佔領威尼斯和馬里尼亞諾,但查理五世卻攻入法國境內。雙方於1544年簽訂《克雷普和約》。1551年再度爆發義大利戰爭。交戰雙方互有勝負,誰也不佔明顯優勢。1559年4月,法西締結《卡托·康布雷西和約》,正式結束了法國對義大利的爭奪,西班牙在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和撒丁的統治得以鞏固,義大利的分裂局面依然繼續。

義大利戰爭是一場法、西霸權爭奪戰,是中世紀歐洲封建王國領土擴張戰爭的繼續。它不是一場進步和正義性質的戰爭。它先後經歷了幾代國王,持續65年之久。它促進了法國中央集權制度的鞏固和經濟調整。鑄炮業、造船業、印刷業、采礦業等日益興旺,度量衡得到統一,稅收制度得以建立,最龐大而有效的官僚機構在法國形成。發端於路易十一時代的法國專制君主制經受住了長期戰爭的考驗,這從客觀上有利於法國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

與此相對應的是,長期的戰爭使義大利更加分裂,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破壞。在佛羅倫薩,呢絨年產量從15世紀末的2.5萬匹下降到1530—1540年間的幾百匹。到17世紀,義大利的經濟特別是手工工業進一步衰落。義大利的資本主義萌芽也隨之日趨枯萎。

義大利戰爭集中體現了中世紀歐洲封建王朝戰爭的特點:為領土和財富而隨時發動戰爭;戰爭各方利益關系復雜,敵友關系變幻莫測;只以對方軍隊為攻擊目標,只求征服對方,不打殲滅戰,等等。在戰爭期間,經過改進的火器(火槍和輪式炮架青銅火炮)首次得到廣泛使用,炮兵首次參加野戰和堡壘、設防城鎮的攻防戰斗;對要塞經常採用圍而不攻的戰術;野戰部隊用於為受敵圍困的據點解圍;攻擊要塞時首先構築圍攻線,圍攻線必須設在要塞防禦工事炮火射程之外,爾後構築土木工事,形成阻援線,此後才逐步展開攻擊。這場戰爭表明,僱傭軍是不可靠的,其戰鬥力取決於交戰國的政治和經濟狀況、取決於雇傭兵的民族特點和是否及時發放薪餉。政治形勢決定戰略形勢,而軍事行動不能對戰爭結局產生本質的影響。這就是義大利戰爭的軍事意義。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式戰爭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英國丹麥瑞典不加入歐元區 瀏覽:818
伊朗為什麼向美軍基地發射導彈 瀏覽:670
madudan印尼民歌什麼意思 瀏覽:777
義大利語最高等級叫什麼 瀏覽:425
伊朗語言怎麼說伊朗加油怎麼寫 瀏覽:699
印度人娶中國媳婦怎麼樣 瀏覽:47
在印尼離境章是什麼樣的 瀏覽:216
義大利面與苦蕎面哪個升糖指數高 瀏覽:964
印度芋頭怎麼樣 瀏覽:786
印尼蘇門答臘島是哪裡 瀏覽:208
印尼燕窩怎麼賣的 瀏覽:362
真正的越南河內有多少人口 瀏覽:607
中國哪個地方有叫多倫的 瀏覽:601
義大利什麼保健品吃皮膚黃好 瀏覽:432
義大利跟韓國哪個發達 瀏覽:534
去印尼為什麼查徵信 瀏覽:995
越南付多少小費 瀏覽:50
越南戰爭中國犧牲了哪些人 瀏覽:51
中國收黃金的地方在哪裡 瀏覽:128
中國哪裡出鋼材 瀏覽: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