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舞曲的種類有哪些
舞曲是舞蹈的伴奏音樂,同時也具有欣賞價值。19世紀前歐洲流行的有:小步舞、加伏特、帕薩卡里亞、夏空、薩拉班德、阿勒曼得、庫朗、基格、波洛涅茲、帕凡等舞曲。19世紀後流行的有:圓舞曲、波卡以及義大利的塔蘭泰拉、西班牙的鮑萊羅、匈牙利的查爾達什、波蘭的瑪祖卡、俄羅斯的卡瑪林斯卡亞、戈帕克、拉丁美洲的探戈、倫巴、桑巴和我國的秧歌舞曲。
根據舞蹈節奏寫成的器樂曲或聲樂曲。由於時代、
民族特點和功能、用途的不一而有多種類型。一般舞曲
都具有特性鮮明的節奏。不少舞曲(特別是民間舞曲)
還要求由某些特殊的樂器或唱法演奏和演唱。在舞曲里,
某種典型的節奏型貫串始終。這種典型的節奏型,正是
區別各種舞曲的最重要的標志。
在原始社會中,舞蹈與音樂、詩歌是結為一體的,由
於物質生產條件和藝術水平的低下,音樂十分簡單(多
為原始的歌唱或打擊樂器的敲打)。在西方,舞蹈於古
希臘首先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中世紀早期,由於
教會的激烈反對,舞蹈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阻力。1300年
左右,在音樂理論家若阿內斯·德格羅謝奧所撰寫的論
文中,始有關於舞曲斯丹蒂佩斯(一種吟唱詩人所唱的
舞蹈歌曲)和杜克梯亞(一種只奏不唱的舞蹈樂曲)的
記載。在13世紀後期的經文歌中,又有舞曲旋律出現在
男高音聲部中的情況。
西方的舞蹈音樂於15世紀進入它的第1個繁榮期,這
是由於當時的歐洲宮廷熱衷於此的緣故。到16世紀,在
琉特和鍵盤合奏音樂中,出現了包括前舞、後舞兩首速
度不同的舞曲所組成的成對舞曲(如義大利的帕薩梅佐
-薩爾塔雷洛、英國的帕凡-加亞爾德等)。與此同時,
德國的阿勒芒德、法國的庫朗特、西班牙的薩拉班德和
義大利或英國的吉格開始躍升為重要的舞曲體裁,並在
17世紀中葉由前、後舞的對比原則,發展成為由4首舞曲
組合而成的「古典組曲」。這一時期,一批來自法國民
間的舞曲(佈雷、帕斯皮耶、里戈東等),在法國宮廷
里得到了藝術加工。其中最重要的為小步舞曲。
18 世紀是小步舞曲流行的時代,也是蘇格蘭舞曲、
連德勒舞曲等在維也納得到重要發展的時代。19世紀盛
極一時、雄踞社交舞曲主導地位的圓舞曲,就是從連德
勒舞曲發展演變而來的。19世紀30~50 年代,馬祖卡、
波爾卡、加洛普、波洛奈茲等舞曲在歐洲得到廣泛流傳。
民族樂派興起後,又有許多民族舞曲體裁被作曲家們所
發掘和重視。其中,西班牙的塞吉迪亞、霍塔、凡丹戈
等為人們所普遍矚目,並被專業音樂家所運用。進入20
世紀後,拉丁美洲和美國的不少民族舞曲和社交舞曲(探
戈、倫巴、桑巴、康加、狐步舞曲、一步舞曲、查爾斯
頓等),又在世界許多國家風行。
舞曲的種類繁多,有各種分類方法。現按古典舞曲、
民族舞曲和社交舞曲分類,主要體裁有:
古典舞曲 流行於16、17世紀的舞曲,到了17、18
世紀時,因舞蹈不再流行而成為純器樂曲。最常見的有:
阿勒芒德 意為「日耳曼的」。起源於德國。速度
適中地緩慢。4拍子,常起於第4拍的弱部。旋律流暢而
多裝飾,採取平均的節奏,織體傾向於主調化。常用作
古典組曲的第1樂章,近似前奏曲。
庫朗特 有法國式和義大利式兩種:法國式庫朗特
的速度適中地快,3拍子,常從第3拍的弱部開始,含有
一長一短的附點節奏,在每 1段落的結尾中,常把3/2拍
子和6/4拍子結合在一起,有時甚至6/7拍子在全曲中占優
勢,織體比較復調化;義大利式庫朗特速度較快,3拍子
(3/8或3/4),旋律流動,有如奔跑(「庫朗特」有「跑」的
意思)。兩種庫朗特都常用作古典組曲的第2樂章。
薩拉班德 16世紀初由東方傳入西班牙,原是一種
有色情動作的舞蹈。16世紀末傳入法國後逐漸變得莊重
緩慢。3拍子,第2拍常為長音符。旋律富於裝飾,用主
調織體寫成。常用於古典組曲的第 3樂章。17、18世紀
的聲樂曲亦常採用薩拉班德的體裁,G.F.亨德爾的歌劇
《里納爾多》中的《讓我痛哭吧》就是著名的曲例。
吉格 起源於義大利,一說起源於英國。速度很快。
3/8、6/8或12/8拍子。富有歡快活躍的情趣。常用模仿復調
❷ 求好聽的舞曲(冠軍舞曲)最好義大利的
義大利頂級嗨曲,義大利極品慢搖,義大利商業旋律極品慢搖,<dance now>,<geordie>,<La Danza Delle Streghe>,<figli delle tenebre>,<anima libra>,<lavit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