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奧地利統治義大利什麼時候

奧地利統治義大利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3-08-23 01:10:46

Ⅰ 義大利統一運動的歷史背景

19世紀上半期,義大利仍然處於分裂狀態,大多數地區被外國勢力控制。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義大利和地要求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的運動日益高漲。
當時,奧地利統治著義大利的中部和北部的大部分邦國;西班牙的波旁王室仍控制著南部的西西里王國;法國於1848年派兵幫助教皇國鎮壓革命後,軍隊賴在羅馬不走。
撒丁王國是義大利唯一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他位於義大利北部,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義大利力量最強、經濟最發達的邦國。撒丁王國政治比較開明,是義大利資產階級自由派的中心。同時,資產階級民主派發動的旨在自下而上完成統一的多次武裝起義連連受挫。越來越多的義大利人希望在撒丁王國來領導義大利的統一大業。

Ⅱ 奧地利,義大利有什麼關系

自從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被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後,富庶而分裂的義大利半島成了德意志各諸侯的刀俎上的魚肉。從962年到1500年義大利北部(從都靈和米蘭一直到威尼斯和的里雅斯特的廣大最富庶的地區)從法理上都屬於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後來帝國解體,法國奪取了義大利北部的西部,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世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1437年直到1806年戰敗後被拿破崙逼著取消該稱號)乾脆將義大利北部東部並入奧地利和後來的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匈帝國戰敗解體,最後被奧地利統治的義大利東北部才被割給義大利王國,義大利到1919年才算最後徹底完成統一。

Ⅲ 德國 義大利的 發展史

一般認為,德國歷史開始於公元919年。在這一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國。亨利一世的兒子奧托一世繼承王位後為了取得所謂上帝授予的皇權,於公元962年強迫教皇約翰十世在羅馬給他加冕,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一帝國」。19世紀初,當拿破崙佔領德意志時,取消了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有名無實的神聖羅馬帝國就不復存在了。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國在普魯士控制下的統一。1864年對丹麥戰爭後,普魯士和奧地利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在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爭中,奧地利敗北,於是奧地利不得不脫離德意志邦聯。德意志邦聯解體後,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內的、由普魯士主導的北德邦聯。普魯士在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翌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是為「德意志第二帝國」,這是德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和德意志帝國的瓦解而告終。戰爭也導致德國第一次建立了聯邦共和國,史稱「魏瑪共和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宣告了魏瑪共和國的終結。這個由希特勒統治的法西斯德國號稱「德意志第三帝國」。1939年3月法西斯德國軍隊開進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軍進軍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次世界大戰共有61個國家參與,死亡5000多萬人,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後,根據二戰時盟國的有關協定,柏林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東柏林為蘇聯佔領,西柏林為美英法共同佔領。1948年,東西柏林正式分裂。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蘇聯從水陸兩路封鎖西柏林,後解除封鎖。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東柏林成為民主德國的首都。但西柏林實際上依然為美英法三國共同控制,雖然聯邦德國基本法和西柏林憲法規定西柏林隸屬於聯邦德國的一個州,但是,西方三國認為該規定同柏林的現實地位不符,宣布該條款暫不生效,但認為西柏林與聯邦德國間有著「特殊關系」,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經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方面同聯邦德國一體化。1961年,為阻隔東德人遷往西德,東德政府在東柏林自己的一側修建了聞名的柏林牆,直至柏林牆倒塌,東德合並到西德。1990年10月3日,勃蘭登堡門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見證了國家命運,分裂了41年的德國再次統一。這一天,被確定為德國的國慶日。

據古代神話,羅慕路斯(Romulus)——傳說他和孿生兄弟雷穆斯(Remus)是由母狼撫養和哺育的——於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羅馬。事實上,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義大利部落就居住於此。從公元前900年開始,伊特魯里亞文明開始發展,而在公元前3世紀末期,古羅馬人佔領了伊特魯里亞城。
新羅馬共和國延伸到義大利南部,在公元前241年的第二次迦太基戰爭(Second Punic War)後,將西西里納入自己的達·芬奇版圖。公元前202年,羅馬擊敗了迦太基,將西班牙和希臘納入版圖。在凱撒的統治下,羅馬征服了高盧和埃及。而在凱撒被刺殺以後,凱撒的養子屋大維(Octavius)擊敗了對手馬克·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於公元前27年建立了古羅馬帝國,並被尊為奧古斯都·凱撒(Augustus Caesar)。君士坦丁大帝(Emperor Constantine)宣布基督教為國教,並於公元330年遷都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但不久就被哥特人和汪達爾人滅亡。在隨後的幾個世紀里,匈奴人和阿拉伯人不斷從南邊侵入這塊土地。
義大利中世紀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北部強大城邦的崛起。15世紀,文藝復興造就了多那太羅(Donatello)、波提切利(Botticelli)、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拉斐爾(Raffello)和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等藝術天才。到了16世紀早期,義大利大部分領土處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之下。在拿破崙於1796年入侵之後,消失了幾個世紀的統一跡象又重新顯現。19世紀60年代,在愛國者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和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的努力下,統一運動(義大利復興運動)蓬勃開展。1861年,義大利王國宣布成立,國王埃馬努埃萊二世(Vittorio Emanuele)成為了統治者。
1921年,墨索里尼(Mossolini)的法西斯黨掌握了國家大權。墨索里尼在「二戰」中和德國結盟,後於1945年4月被義大利游擊隊擊斃。
義大利是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時的六個創始國之一。該國的經濟曾在一段時期有所增長,但在20世紀90年代遭遇了經濟和政治危機。巨大的賄賂丑聞震驚全國。為了加入歐洲貨幣聯盟(EMU),義大利不得不進行財政緊縮。另外,在1992年一些著名的反黑手黨法官被暗殺之後,義大利果斷地展開了打擊西西里黑手黨(Mafia)的斗爭。
從2001年起,媒體巨頭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usconi)一直擔任該國的總理,領導著右翼義大利力量黨(Forza Italia)。他在任期間引起了很多人的失望,不斷有人指責其腐敗。
2006年4月,羅馬諾·普羅迪領導的中左翼聯盟在義大利議會選舉中以微弱優勢戰勝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翼聯盟。普羅迪出任義大利總理。
2008年4月,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聯盟在義大利議會選舉中再次獲勝,貝盧斯科尼也成為義大利戰後第62屆政府總理。

Ⅳ 義大利最終統一是在何時

現代義大利的統一一般被認為是發生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這個時期也被稱為義大利文藝復興。義大利王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法蘭克王國,當時的義大利王國只包括今天義大利北部的地區。855年,中法蘭西王國的國王洛泰爾一世去世,中法蘭西由洛泰爾一世的三個兒子繼承。

19世紀中後期,義大利半島西北部的薩丁尼亞王國。首先,法國打敗了奧地利,然後利用普魯士和普魯士戰爭的機會,將法國和奧地利的軍隊趕出了義大利半島。義大利的統一得以實現。1860年4月,撒丁島國王在征服了兩個西西里島後被加冕為義大利的國王。1861年3月,完成義大利統一的撒丁王國改名為義大利王國。1860年義大利人加里波第率領志願軍解放了西西里島和那不勒斯,並在義大利南部舉行了與撒丁島合並的公投。1861年3月,義大利王國宣布成立。此時,威尼斯由奧地利統治,羅馬由依賴法國的教皇統治。

Ⅳ 義大利歷史

義大利歷史

據古代神話,羅慕路斯(Romulus)——傳說他和孿生兄弟雷穆斯(Remus)是由母狼撫養和哺育的——於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羅馬。事實上,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義大利部落就居住於此。從公元前900年開始,伊特魯里亞文明開始發展,而在公元前3世紀末期,古羅馬人佔領了伊特魯里亞城。
新羅馬共和國延伸到義大利南部,在公元前241年的第二次迦太基戰爭(Second Punic War)後,將西西里納入自己的達·芬奇版圖。公元前202年,羅馬擊敗了迦太基,將西班牙和希臘納入版圖。在凱撒的統治下,羅馬征服了高盧和埃及。而在凱撒被刺殺以後,凱撒的養子屋大維(Octavius)擊敗了對手馬克·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於公元前27年建立了古羅馬帝國,並被尊為奧古斯都·凱撒(Augustus Caesar)。君士坦丁大帝(Emperor Constantine)宣布基督教為國教,並於公元330年遷都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但不久就被哥特人和汪達爾人滅亡。在隨後的幾個世紀里,匈奴人和阿拉伯人不斷從南邊侵入這塊土地。
義大利中世紀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北部強大城邦的崛起。15世紀,文藝復興造就了多那太羅(Donatello)、波提切利(Botticelli)、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拉斐爾(Raffello)和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等藝術天才。到了16世紀早期,義大利大部分領土處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之下。在拿破崙於1796年入侵之後,消失了幾個世紀的統一跡象又重新顯現。19世紀60年代,在愛國者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和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的努力下,統一運動(義大利復興運動)蓬勃開展。1861年,義大利王國宣布成立,國王埃馬努埃萊二世(Vittorio Emanuele)成為了統治者。
1921年,墨索里尼(Mossolini)的法西斯黨掌握了國家大權。墨索里尼在「二戰」中和德國結盟,後於1945年4月被義大利游擊隊擊斃。
義大利是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時的六個創始國之一。該國的經濟曾在一段時期有所增長,但在20世紀90年代遭遇了經濟和政治危機。巨大的賄賂丑聞震驚全國。為了加入歐洲貨幣聯盟(EMU),義大利不得不進行財政緊縮。另外,在1992年一些著名的反黑手黨法官被暗殺之後,義大利果斷地展開了打擊西西里黑手黨(Mafia)的斗爭。
從2001年起,媒體巨頭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usconi)一直擔任該國的總理,領導著右翼義大利力量黨(Forza Italia)。他在任期間引起了很多人的失望,不斷有人指責其腐敗。
2006年4月,羅馬諾·普羅迪領導的中左翼聯盟在義大利議會選舉中以微弱優勢戰勝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翼聯盟。普羅迪出任義大利總理。
2008年4月,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聯盟在義大利議會選舉中再次獲勝,貝盧斯科尼也成為義大利戰後第62屆政府總理。

Ⅵ 拿破崙時期法國與義大利、奧地利的關系是怎樣的

18世紀後期,資本主義在歐洲大陸獲得一定發展。但除荷蘭外,各國仍處於封建統治下,尤其是法國的封建專制統治達到頂峰。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歐洲各君主國驚恐不安,奧、普率先出兵干涉。1793年,奧、普、英、荷、西、撒丁、那不勒斯等國結成第一次反法聯盟,出兵進攻法國,遭法國軍民頑強抵抗。1797年,第一次反法聯盟解體。1798年12月,英、俄、奧、葡、土耳其、那不勒斯等國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俄軍進入義大利,打敗法軍。奧地利不僅奪回在義大利的領地,還企圖入侵法國。英軍對法各港口實施封鎖,並一度在荷蘭沿海地區登陸。雖然反法聯盟因內部分裂導致俄軍退出戰斗,但法國仍面臨大軍壓境、國內政局動盪的嚴峻局面(見法國革命戰爭)。在此形勢下,富有野心的拿破崙·波拿巴(1804年12月起稱拿破崙一世)於1799年11月上台執政。從此,法國進入一個新時期,即拿破崙時期。在該時期法國與反法聯盟進行的戰爭被稱為拿破崙戰爭。

1799年11月,拿破崙建立軍事獨裁以後,法國同第二次反法同盟(沙皇俄國、英國、奧地利、奧斯曼帝國和那不勒斯王國)處於戰爭狀態,處境十分困難:當時,拿破崙·波拿巴的法國遠征軍正在對埃及進行遠征,蘇沃洛夫對義大利和瑞士的遠征結束了法國在義大利的統治,在上萊茵河的奧軍大有入侵法國之勢;英國對法各港口實施封鎖。為了扭轉局勢,拿破崙決定擊敗在北義大利的15萬奧軍,迫使奧地利退出戰爭,從而使英國喪失在大陸上的立足點,並迫使同盟國和談。秘密集結在瑞士邊境上的倉促編成的法國後備軍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波河河谷,出現在奧軍後方。1800年6月14日,在馬倫哥戰役中,拿破崙擊敗奧軍。同年12月,莫羅將軍統率的法軍在德意志的霍恩林登戰勝奧軍。翌年2月,法奧簽訂呂內維爾和約。

1805年4月11日,俄英締結了彼得堡盟約,從而為第三次反法同盟奠定了基礎。參加同盟的有瑞典、丹麥、西西里王國和奧地利。同盟各國計劃派出一支50萬人的聯軍。

1807年,法軍經西班牙開進葡萄牙。但是,法國人在西班牙的恣肆妄為引起西班牙人民強烈憤懣。1808年,馬德里爆發起義。從此西班牙人民開始了反抗法國佔領軍的法西戰爭。1809年1月,拿破崙把內伊和蘇爾特兩元帥統率的相當龐大的兵力留在西班牙,自己返回法國,因為在中歐正孕育著一場新的戰爭。英國政府已將奧地利拉入第五次反法同盟。同年7月11日,奧地利被迫與法簽訂了申布倫和約。

拿破崙以俄國破壞「大陸封鎖」為由,集結「大軍」60餘萬人(其中第一梯隊44萬餘人),於1812年6月24日入侵俄國。戰爭初期,法軍擁有絕對優勢,俄軍被迫退卻。9月7日博羅季諾之戰後,法軍進入莫斯科。俄軍總司令M.I.庫圖佐夫率部轉移至莫斯科西南160公里的卡盧加,威脅法軍後方交通線。俄國軍民堅壁清野,開展游擊戰。拿破崙的處境每況愈下,被迫向沙皇求和,遭拒絕。10月,法軍冒著嚴寒撤退,俄軍跟蹤追擊。11月26~28日,法軍西渡別列津納河時遭重創,幾乎全軍覆沒(見法俄戰爭)。與此同時,法軍在西班牙屢遭失敗,被迫撤出馬德里。
拿破崙軍隊在俄國的失敗,成為歐洲爆發反拿破崙民族起義的信號。1813年2月,俄、普結盟。英、西、葡、瑞、奧相繼加入,結成第六次反法聯盟。
也就是說,當時奧地利攻打義大利兵佔領了義大利,而拿破崙攻打奧地利並佔得義大利,可以說義大利是法國的仆從國,而奧地利是敵對國。

Ⅶ 義大利十八世紀時是什麼狀態特別是1740左右的佛羅倫薩

一、18世紀-義大利

義大利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

16世紀早期,義大利大部分領土處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之下。在拿破崙於1796年入侵之後,消失了幾個世紀的統一跡象又重新顯現。


文藝復興之後:

文藝復興的實質:「文藝復興」一詞的原意是指「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再生」。義大利的人文主義者為擺脫教會對教育的控制,還在一些王公、貴族和地方統治者的支持下,建立了新的宮廷學校。其中最著名的是維多里諾主持,設在曼托瓦郊外的稱做「快樂之家」的宮廷學校和瓜里諾主持的費拉拉宮廷學校。這兩所學校對早期人文主義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些學校聘請有名學者,並招收歐洲各地來的學生,施以所謂通才教育。外國學生回去後,遂將義大利的人文主義廣為傳播。




米蘭大教堂

(Duomo del Milano)


米蘭大教堂

雄踞在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亦稱聖母降生教堂,多莫大教堂,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據說手已經被盜)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大廳內供奉著十五世紀時米蘭大主教的遺體,頭部是白銀築就,軀體是主教真身。教堂屋頂有一小孔,正午時分,陽光正射在地板南北向的金屬條上,古人以此計時,稱為"太陽鍾"。教堂前的廣場建於1862年。中央是義大利王國第一個國王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的騎馬銅像,廣場右側黃色建築是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王宮,1778年建成,已辟為當代藝術博物館。




奧地利後來在烏得勒支和約(1713年)的規范下取代西班牙來主宰義大利,取得米蘭王國和那不勒斯王國的控制權。由於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所接受啟蒙運動的思想,所以奧地利的統治比西班牙帝國較佳。義大利的北部直接控制由維也納來控制,獲得經濟成長動力並保持學術的蓬勃發展。義大利主要城市,例如米蘭、羅馬、都靈、威尼斯、佛羅倫薩及那不勒斯成為知識份子討論與思考的沃土,一些義大利哲學家和文學人物當時十分活躍,如切薩雷·貝加利亞、安東尼·傑諾韋西與利奧波德一世托斯卡納大公(或者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利奧波德二世,在托斯卡納大公國廢除了死刑和酷刑)。

義大利是18世紀盛行的修業旅行一個重要目的地,許多外國文學家及藝術家都曾造訪這里

1700年代的義大利是當時人們游歷歐洲一個重要的站點,這個時期有許多外國人,主要來自英國的貴族,他們造訪法國、義大利和希臘並欣賞他們的藝術、文化以及紀念物。而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遺址在1748年被發現,羅馬的古代遺跡也受到修復,許多著名人物例如歌德、雪萊、濟慈及拜倫都曾周遊全義大利。一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及羅馬也成為主要景點,那不勒斯、佛羅倫薩、都靈、西西里島吸引許多遊客,而米蘭在某些方面也受到觀迎。濟慈曾說過一句名言:「義大利是流亡者的天堂」。

1796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戰爭(1796年至1815年)將民主、主權、法律及國家等概念帶進義大利。鼠疫從14至17世紀之間多次出現,影響整個義大利。義大利的最後一個大規模的疫情是發生在1656年的那不勒斯。1767年的一份報告指出義大利北部在之前316年間有111年發生飢荒,其中只有16年得以豐收。而義大利的人口也在1700年至1800年之間成長1/3,達到1,800萬。


此時出現的藝術形形色色,所以必須按照這個時代的比較廣泛的各種文化傾向去探索它們的統一特性。就對藝術的影響來說,當時有三種文化傾向最為重要。第一種是反宗教改革運動的出現,這股勢力不論在地區方面還是思想方面都正日益擴大。巴洛克藝術中的許多不朽之作,特別是義大利繪畫和建築中的許多作品,可能同教會所採取的新的宣傳態度直接有關。第二種是君主專制政體的鞏固,隨之產生強大的中產階級,對藝術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從法國王朝建造凡爾賽的宮殿和花園以及中產階級發展繪畫市場,可以窺見當時某些政治和社會發展對藝術的影響。第三種是在科學發展和對地球進行探索的影響下,對大自然產生了新的興趣。這兩方面的活動促使人類對自身有了新的看法,一方面覺得自己微不足道(特別是受了哥白尼地球不是宇宙中心這一論點的影響),另一方面又感到自己神聖偉大,因為在知識方面有了重大突破。總之,這些文化傾向連同它們在藝術中的反映,形成了藝術史家斯特喬(Wolfgang Stechow)所謂的宗教勢力和非宗教勢力共同保持的一種基本上令人樂觀的新的均勢。

巴洛克時期風格的產生同反對「國際風格主義」的學院派抽象特點有關。羅馬的早期巴洛克畫家主要有卡拉齊(Annibale Carracci)和卡拉瓦喬(Caravaggio)。義大利的巴洛克雕塑家和建築師首推貝爾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路易十四風格,即「王室官方風格」,可以說是義大利巴洛克的一種古典化翻版,普桑(Nicolas Poussin)是法國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作品高雅、嚴肅、合乎邏輯、有條不紊,因而忠實體現了古代藝術風格,形成法國巴洛克的特點。研究法蘭德斯的巴洛克風格,最好從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繪畫著手,他創作了大型的祭壇畫和神話作品,並且設計了一系列構思周密的宮廷畫和寓言畫組畫。

義大利則成為主要的歐洲中心的巴洛克式,不同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紛紛出現,特別是在西西里島(參見西西里巴洛克風格)。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在18世紀和19世紀開始出現在羅馬、米蘭、都靈與義大利各地。



二、1740s-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是絲、羊毛、銀行及珠寶中心。佛羅倫薩以藝術、設計、手工藝聞名遐邇。


1737年由於和奧地利王室聯姻,佛羅倫薩劃歸奧地利帝國統治。


15世紀時,佛羅倫薩這朵玉簪花就被當地的巨商美第奇(Medici)家族這只獅子所守護,這一守護就是三百年,而美第奇家族的族徽也成了今天佛羅倫薩的市徽。15世紀至18世紀中期,長達三個世紀的佛羅倫薩歷史可以說是與美第奇家族的興衰緊緊聯系在一起。當時家族掌握了當地實際的政治和經濟權力。直到 1737年美第奇家族最後一個統治者去世後,佛羅倫薩重又陷於奧地利的統治。


1735年,法國洛林公爵弗朗茨·斯蒂芬與已經失去王位的波蘭國王斯坦尼斯拉夫二世·列辛斯基用洛林換得托斯卡納。1736年,他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繼承人瑪麗亞·特蕾西亞女大公結婚,1737年,美第奇王朝結束,弗朗茨·斯蒂芬成為托斯卡納大公弗朗切斯科二世。1740年,弗朗茨·斯蒂芬夫婦成為奧地利的共同統治者,托斯卡納於是成為奧地利帝國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領地。1859年,法國軍隊擊敗奧地利,1860年,托斯卡納被並入撒丁王國,1861年,托斯卡納成為義大利王國的一個省份。


Ⅷ 義大利在歷史上有那些朝代

義大利這個概念在中世紀根本就是地理概念,無所謂王朝什麼的。所以我只能給你列出在現在義大利國境范圍內存在過的王國。
東哥特王國493-555,被優士丁尼大帝給滅了,義大利基本上從此就陷於分裂:南方被拜占庭控制(但時間不長),北方是倫巴德王國(後來被查理曼在774年給征服了),羅馬附近則因為丕平獻土的原因屬於教皇的勢力范圍。而西西里地區則更是幾易其主,一度被阿拉伯人佔領。
後來,查理曼死後,根據凡爾登條約,他的三個孫子平分了他的領土,長孫羅退爾既得到了大概可視作「義大利」地區的土地,而且繼承了皇帝的稱號。羅退爾死後,他的土地又被瓜分,南方基本就可視作義大利的北部地區。
在整個的中世紀,義大利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共和國(這都算不上朝代吧),比如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等等。同時,這一時期的義大利也有一些小型的王國,公國割據一方:北方有薩伏依家族統治的薩伏依公國、米蘭公國,南方有那不勒斯王國以及後來的兩西西里王國。
近代之後,經過義大利復興運動,以撒丁王國為中心完成了義大利統一,這才基本上產生一個統一的王朝---薩伏依王朝。而義大利歷史上好像也只有這一個統一的王朝,它在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之後被推翻。

閱讀全文

與奧地利統治義大利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電子銀行口令卡怎麼用 瀏覽:427
印尼順豐快遞怎麼樣 瀏覽:871
英國的鋼鐵冶煉技術多久興起的 瀏覽:587
聖卡羅鋼琴國產和印尼產什麼區別 瀏覽:33
印尼的英文怎麼變中文 瀏覽:32
中國電信卡流量如何共享 瀏覽:198
山東南山集團印尼公司佔地多少公頃 瀏覽:552
義大利歐元怎麼用 瀏覽:31
中國國際直撥號是多少 瀏覽:732
中國快遞豐巢櫃外國人如何評論 瀏覽:726
印度酸乳酪怎麼吃 瀏覽:8
中國和歐洲怎麼坐火車 瀏覽:665
中國有什麼半島 瀏覽:597
越南買車靠什麼掙錢 瀏覽:817
印尼撈面怎麼放調味料好吃 瀏覽:561
越南是怎麼到中國的 瀏覽:897
印尼的國際字冠是什麼 瀏覽:675
義大利nf毛線怎麼樣 瀏覽:366
義大利進口廚櫃有哪些 瀏覽:154
怎麼進去越南股市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