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艾米莉亞屬於哪個地方

義大利艾米莉亞屬於哪個地方

發布時間:2023-09-04 23:01:36

『壹』 那義大利屬於希臘嗎

你問的是現在的情況,還是歷史上?
你說的「羅馬」是現在的義大利首都羅馬市?還是古代的羅馬帝國?還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城?
歐洲歷史挺復雜,簡單說,是這樣:
2500年前,歐洲大陸只有野人和野獸,沒有國家,也沒有羅馬這個概念。歐洲唯一的文明就是古希臘。
2000年前,古希臘和歐洲各地一樣,都是古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羅馬帝國基本上全部接收了古希臘的文化。古羅馬帝國的首都是羅馬城。
1000年前,義大利半島上四分五裂,半島中部是「教皇國」,羅馬城住著教皇。而希臘是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14世紀以後又成了土耳其帝國的一部分。
今天,義大利和希臘是兩個互不相乾的獨立國家。羅馬城是義大利共和國的首都。
-----------------------------------------------------
不管怎麼樣,還是從歷史講起吧。放心,不會講太長,我盡量簡潔一點。

地中海北岸,從西到東有四個半島,分別是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亞平寧半島(義大利)、巴爾干半島(希臘)、小亞細亞半島(土耳其)。

在中國的春秋時期,歐洲正是一片蠻荒,只有一些跟野人差不多的凱爾特人,散布在歐洲大陸上,住帳篷,打野鹿。根本沒有什麼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張三李四王麻子……那時的歐洲,只有野人和野獸。唯一的文明,就是古希臘(除希臘之外,其它三個半島當然也是一片蠻荒)。古希臘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是一些獨立的「城邦」,城邦裡面詩歌、藝術、哲學、法律、運動會……總之,非常文明,與地球另一邊的中國先秦諸子相映成趣。孔夫子在地球這一邊講學的時候,柏拉圖正在地球那一邊講課。

當中國進入漢朝的時候,亞平寧半島上崛起了羅馬帝國。羅馬一開始只是亞平寧半島中部的七個小村莊,位置就是今天的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七個村子裡的住著的是矮個子、黑頭發的農民——「羅馬人」,他們處於原始的農業社會,文明程度與古希臘沒法比。然而幾百年之後,這七個小村莊逐步擴張,變成了羅馬城,幾百年後,變成了一個以羅馬城為首都的大帝國,國名就叫羅馬,與東方的漢王朝並立,地盤包括整個西歐、整個中東、整個北非,當然也包括小小的古希臘。

矮個子的羅馬人本身文明程度不高,所以他們建立的羅馬帝國基本上全盤接受了古希臘的文化——哲學、神話、政治制度等等。這時的整個歐洲,只屬於一個國家——古羅馬帝國。

當這個帝國達到最強盛的時候,在他們的東部邊疆,發生了一件不起眼的事——中東一帶有一個少數民族叫猶太人,猶太人裡面出了個神漢叫耶穌,他發明了一個新宗教——基督教,並且不顧人們的嘲笑、侮辱、迫害,耶穌和他的弟子們開始在帝國東部傳播他的新宗教。當然,這件小事對於龐大、強盛、輝煌的羅馬帝國來說,完全不值一提。

羅馬帝國的頭等大事,是北方的野蠻人——日耳曼人。漢朝最大的麻煩是北方的匈奴人。但是從漢武帝開始,經過幾代皇帝的連續打擊,匈奴人一部分歸附,變成了中國人,大部分西遷,流向了中亞,而原本住在中亞的日爾曼人,被匈奴人趕到了歐洲。越來越多的日爾曼人開始威脅古羅馬帝國的北方。漢王朝輕鬆了,羅馬帝國倒霉了。
古代中國和古羅馬都是農業民族,匈奴人和日爾曼人都是游牧民族。農業民族的特點是——定居,人口越來越多,地盤越來越大,文化越來越統一。游牧民族正相反——流動,人口時多時少,地盤不固定,很容易分裂。所以,日爾曼人流向歐洲的過程中,分成幾支走向不同的地方,也就分化成了好幾個民族。分成了維京人(挪威瑞典人的祖先)、撒克森人(英國人的祖先)、斯拉夫人(俄國南斯拉夫人的祖先)、法蘭克人(法國人的祖先)、哥特人(西班牙人的祖先)、達汪爾人(北非白人的祖先)……,而定居在條頓森林的日爾曼人,則一直沒改名字,直到今天還叫日爾曼人,就是現在的德國人。
漢朝在公元200年左右崩潰,中國的統一時期結束,三國兩晉南北朝長達400年的亂世開始。與此同時,羅馬帝國終於被日爾曼人沖垮了。羅馬帝國分裂成了東西兩個帝國。西羅馬包括西歐和半個北非。東羅馬帝國包括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半島和中東。
這樣,亞平寧半島分給了西羅馬,希臘分給了東羅馬。
之後的歷史。
西羅馬帝國沒多久就被哥特人滅國了,首都羅馬城被哥特人反復洗劫,西羅馬徹底變成了一片廢墟。幾百年後,中國迎來了輝煌的大唐盛世,日爾曼人在西羅馬的廢墟上成立了法蘭克王國,而前文提過的那個不起眼的基督教,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已經成為整個歐洲唯一的宗教,並且擁有了一個遍布歐洲、組織嚴密的強大的教會,強大到教皇——基督教會的最高首腦——可以冊封國王。因為教皇的擁立之功,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把亞平寧半島送給了教皇,而這個「教皇國」的首都,就是羅馬城。這樣,「古羅馬人+希臘羅馬文化」的歐洲,變成了「日爾曼人+基督教文化」的歐洲——在文化上來說,這是一個大倒退。古希臘、古羅馬燦爛輝煌的藝術、哲學、律法、科學、戲劇被徹底掩埋,基督教會思想壓制下的黑暗中世紀開始。直到幾百年後的文藝復興。
亞平寧半島作為教皇領地的歷史一直持續了1000年,中間教皇領地越來越小,亞平寧半島四分五裂,除了羅馬城周圍的「教皇國」,還有一些共和國、王國、外國殖民地、未開發地。直到1861年,幾位政治家、軍事家聯手,統一了半島,驅逐了教皇(教皇被安置在了羅馬城外一座叫梵蒂岡的小山上),建立了統一的義大利,直到今天。
而東羅馬偏安於歐洲一角,一直存在了700年,最後被崛起於中亞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取代。土耳其帝國接管了中東、小亞細亞、巴爾干半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土耳其崩潰,巴爾干各國——包括希臘——先後獨立,中東各國也紛紛脫離帝國。土耳其領土縮小到只剩小亞細亞半島,直到今天。
-------------------------------------------------------------------

所以,總結一下就是,
2500年前,沒有羅馬這個概念,歐洲唯一的文明就是古希臘。
2000年前,希臘和歐洲各地一樣,都是古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羅馬帝國基本上全部接收了古希臘的文化。古羅馬帝國的首都也叫羅馬。
1000年前,沒有義大利,那塊地方是「教皇國」。而希臘是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後來又成了土耳其帝國的一部分。
今天,義大利和希臘是兩個互不相乾的獨立國家。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
---------------------------------------------------------
我想盡量簡單,可還是講多了。羅馬和希臘的關系就這樣。
您明白了嗎?

『貳』 義大利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已經破千,義大利的哪些地區是重災區

義大利累計確診新型冠狀肺炎病例已經破千,義大利的威尼託大區的沃鎮,倫巴第、威尼托、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皮埃爾蒙特這幾個地區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重災區。

對於義大利來說還有這幾個地方倫巴第、威尼托、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皮埃爾蒙特也是義大利的重災區。針對重災區義大利的相關人員也採取了相對的措施,所有的地區的人員都不能外出倘若外出還要被罰款,也要像中國一樣,只能待在一個地方,不能亂走動。

義大利政府對於重災區,還禁止人員聚集,暫停體育和其他競賽類的活動。基本上的餐飲行業也處於關門的狀態,所有的醫生都必須奔赴一線,並且沒有假期。義大利他之所以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那麼嚴重,和義大利本身的公民有關系,他們不戴口罩。想要打贏這一場戰爭,義大利的公民還應該配合義大利政府。

『叄』 義大利是哪個國家

義大利不屬於任何國家,義大利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義大利,全稱「義大利共和國」,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歐洲南部的亞平寧半島以及兩個位於地中海的島嶼「西西里島」和「薩丁島」所組成。義大利經濟發達,是歐洲著名的發達國家,還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可謂舉足輕重。

另外,義大利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擁有大量「世界遺產」,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一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義大利旅遊景點

1、羅馬地標景點——羅馬斗獸場及周邊歷史遺跡景點;

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也是義大利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它還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這里的景點既有悠久歷史的人文景觀,也有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傑作,還有眾多浪漫電影加持的景點。

2、浪漫羅馬電影景點——西班牙廣場和許願池;

西班牙廣場:是羅馬非常有名的一個廣場(因西班牙總督府遺址而得名),也因為這里聚集過雪萊等眾多的藝術家而聞名。台階、教堂、噴泉、周邊的咖啡店及繪畫小攤點,每一個地方都是值得打卡的地方;

許願池:位於西班牙廣場附近,也叫特萊維噴泉,是一個建於18世紀中後期、宏大精美的雕刻藝術噴泉(歷時30年才完工),雕塑中間是勝利歸來的海神尼普頓,左右兩邊是兩個女神,分別代表豐裕和健康,牽引馬車的是兩個不同表情的信使,分別代表著洶涌和寧靜,背景牆最上面則有四位象徵四季的女神。

3.羅馬的館類景點——羅馬歌劇院和羅馬國家博物館等;

羅馬國家博物館:它位於羅馬火車站附近,展品囊括了羅馬帝國和羅馬共和國時代的出土文物和各種珍貴的藝術雕塑,比如奧古斯都像,比如擲鐵餅者等等;此外還有卡比托納博物館等也是值得打卡的博物館;

羅馬歌劇院可以說是羅馬文藝復興之旅必打卡的地方之一。它開幕於1880年,可容納1600位觀眾,劇院布景富麗堂皇,很有意式風范,到這里一定要看一場震撼的歌劇演出。

4.義大利的「天空之城」——白露里治奧古城;

白露里治奧古城,距離羅馬城約2個多小時的路程,是一座有2千多年歷史的古城;

它坐落於火山岩頂上,寬200米,長約300米,有一條狹長的橋與外界相連,兩邊都是山谷,遠遠看去,就像一座天空中的城堡,所以也被叫作「天空之城」。

5.五彩斑斕的懸崖國家公園——五漁村國家公園;

它位於地中海沿岸的拉斯佩齊亞省,由馬納羅拉、馬焦雷等五個懸崖邊上的彩色村莊及三個島嶼組成,被認為是「人類不破壞自然風貌,塑造和改造環境的典範之作」,是世界自然遺產景點,也是到義大利必去打卡的景點之一,它的周圍還有有名的葡萄庄園。

6.義大利地標建築——比薩斜塔;

它位於比薩的奇跡廣場,從12世紀開始歷經近二百年才建設完成,外牆為乳白色大理石,它是聖瑪利亞大教堂的獨立鍾樓,也是義大利地標建築之一,還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是世界自然遺產景點;

比薩斜塔從地基到塔頂高58.36米,說它是斜塔,是因為它真的是有一個傾斜度,政府也採取了保護地基等措施,從建設之初到現在,比薩斜塔真可以說是傾斜了一千多年的一個地標建築。

7.文藝時尚之都——米蘭;

米蘭位於義大利西北部,是義大利乃至整個歐洲經濟數一數二的地方,是全球GDP很高的城市之一,還是世界文化藝術之都,是很多知名品牌的誕生地;

米蘭還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眾多的人文景點:比如米蘭的標志性建築米蘭大教堂、米蘭王宮、斯福爾扎城堡、布雷拉宮美術館等;此外,米蘭周邊還有科莫湖、聖薩爾瓦托雷山等有名的景點;米蘭也有很多知名的購物地,比如、米蘭黃金四角、文藝復興百貨等等。

『肆』 義大利位於哪一個國家

問題一:義大利屬於哪個國家 義大利本身是一個國家

問題二:義大利屬於哪國? 義大利屬於歐洲亞平寧半島的義大利國家

問題三:義大利是哪個國家的? 基本信息
[編輯本段]
中文國名:義大利共和國
義大利語國名:Italia - 全稱 La Repubblica Italiana
獨立日:3月17日(1861年)
國慶日:6月2日(1946年)
全國解放日:4月25日(1945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相連構成,從左至右依次為綠、白、紅三色。義大利原來國旗的顏色與法國國旗相同,1796年才把藍色改為綠色。據記載,1796年拿破崙的的義大利軍團在征戰中曾使用由拿破崙本人設計的綠、白、紅三色旗。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正式規定綠、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國旗。
國徽:呈圓形。中心圖案是一個帶紅邊的五角星,象徵義大利共和國;五角星背後是一個大齒輪,象徵勞動者;齒輪周圍由橄欖枝葉和橡樹葉環繞,象徵和平與強盛。底部的紅色綬帶上用義大利文寫著「義大利共和國」。
國歌:《馬梅利之歌》
國花:雛菊
國石:珊瑚
面積:301333平方公里
貨幣: 歐元
人口:5875.2萬(截止到2006年1月1日)。94%的居民為義大利人,少數民族有法蘭西人、拉丁人、羅馬人、弗留里人等。講義大利語,個別地區講法語和德語。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義大利境內還有兩個 *** 袖珍國:梵蒂岡和聖馬利諾。
首都:羅馬
語言:義大利語
國家政要: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 (Giorgio Napolitano) ,2006年5月當選;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 (Silvio Berlusconi),2008年5月任職;參議院和眾議院議長佛朗哥・馬里尼和福斯托・貝爾蒂諾蒂,2006年4月當選 。
國家概況
[編輯本段]
義大利全稱「義大利共和國」,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北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南斯拉夫接壤,東西南三面臨亞得里亞海和地中海。
義大利古時稱過「艾諾利亞」「艾斯佩利亞」「威大利亞」,後因語言變化「威」音變「意」,即稱「義大利亞」,意為「小牛生長的樂園」。又有人說,「義大利」名稱是由該國一個古代部落首領的名字演變而來的。義大利為羅馬帝國的發祥地。2至3世紀為古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版圖遍及整個地中海沿岸。14至15世紀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搖籃。此後幾經分裂和外族入侵。1861年成立王國。1870年實現統一,建成義大利王國。1946年6月2日正式命名為「義大利共和國」。
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義大利存在著資源貧乏、工業起步較晚的劣勢。但義大利注意適時調整經濟政策,重視研究和引進新技術,促進經濟發展。礦產資源僅有水力、地熱、天然氣、大理石、汞、硫磺等資源,還有少量鉛、鋁、鋅和鋁礬土等。工業主要以加工工業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賴外國進口,工業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國家參與制企業比較發達,義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為1億噸左右,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產量居歐洲第二;塑料工業、拖拉機製造業、電力工業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國營財團掌握著經濟命脈,在全國工業產值中約佔1/3,經營范圍涉及鋼鐵、造船、機械、石油、化工、軍火等部門。中小企業在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近70%的國內生產總值由這些企業創造,因此被世人稱為「中小企業王國」。在製革、製鞋、紡織、傢具、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采及電子工業等部門均占優勢,具有專業化程度高、適應能力強、勞動力安排富於伸縮性和產品出口的比例大等優點。以家庭式微型企業為主的「地下經濟」十分繁榮,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單耽廁甘丿仿搽濕......>>

問題四:義大利的國中國是指哪三個小國 應該是兩個,聖馬利諾和梵蒂岡都在義大利境內。
聖馬利諾共和國的國境四周被義大利的領土環抱,全國面積只有61平方公里,人口兩萬多人,但它卻是歐洲最古老的共和國之一(早在1263年就制定了共和國法規)。
面積最小的「國中國」是梵蒂岡的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還沒有北京故宮面積的三分之二大。因此,環繞該國一周步行也用不了一個小時。梵蒂岡全部人口約一千人左右。由於國土面積太小,因此,除東面以聖彼得大教堂的鐵門為入境的國門外,其餘三面均以國牆為界。

問題五:義大利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5分 1、義大利的治安得看地方,不是全國都是一個樣子,不能用一兩句話概括。一般說來,越大的城市越亂,城市裡黑人、半黑、吉普賽人聚居的地方比較亂,其他地方很安全。怎麼說呢,義大利很少有人家的一樓安防盜網的,大多數地區的治安其實很不錯的,個人感覺比在國內安全。稍大的城市小偷比較多,小城市小鎮子治安非常好。舉例說,我的一個朋友住在米蘭移民聚集的區域,一年的時間被搶過兩次,在自己家樓下。也有在米蘭的朋友,一個女孩,住在學校附近很安靜的地方,經常去朋友家做作業到晚上一兩點,自己回家,從來沒有碰到過危險。當然那些安全的片區租房價格也要貴不少。
2、文明程度,實事求是的說,比國內要強很多。義大利人雖然很多都懶散拖沓,缺乏時間概念,但是大多很懂禮貌,有秩序。在義大利生活,節奏很慢,很安靜悠閑,很少有人會大吵大鬧影響別人。但是義大利現在的移民非常多,其中不少人素質也確實不高。
3、義大利人喜好聚會聊天,對吃喝很講究,很會打扮,喜歡戶外運動。工作上遲到早退是很常見的事情。。。他們常見的社交活動,就是聚在一起,吃點東西,然後端一杯酒,圍成圈聊天,能天南海北的聊上幾個小時都不覺得累,這點也是很多中國朋友到這邊以後不適應的地方。。。
4、我覺得吧,對於一個國家幾千萬的人,用一句話作評論實在是不合適。。就好像別人問中國到底怎樣啊,怎麼回答?義大利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優缺點都有,適應的人會很喜歡這里,不適應的,自然想馬上離開。最好還是自己來感受一下。我剛來的兩年,兩任房東都是中國人,在義大利都有十幾年了,他們都說過一樣的話:在義大利呆久了,就很難再適應國內的環境了。

問題六:義大利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 就我接觸過的為數不多的義大利人來說:
1. 開嚴肅會議的時候喜歡打哈哈...不過因為長相不錯,所以倒也不招人討厭
2. 容易被德國人取笑,不知道這算不算義大利人的特點。在計算並購價格的時候,其他組的人都已經在課下算好答案了,但是義大利人多的那一組卻是等被問到才開始算,結果德國教授就問,「義大利人現在還不會用計算器嗎?」
3. 確實是太熱情了。在米蘭我要去聖西羅球場,問路用英語無法溝通。說著San Siro的同時做了個踢球的動作,光頭的老頭兒馬上說「Si!」然後帶著我追一輛快要開走的有軌電車。
4. 對女孩格外熱情。在維羅納的時候,無論是問路、等車、休息,還是試吃冰淇淋店的sample,女伴都比我要管用得多。
5. 太喜愛自己的國家了。問一個義大利同學,哪些城市是必須要去的,結果他給我羅列了一個由阿爾卑斯山到那不勒斯的名單,大概有10個城市。當然,我基本是照單去的,花了我一個月的時間。當然,確實必須去。
那不勒斯再往南,他就說「不不不,那邊太危險,不好。」
===========
既然你們都在問城市名單,那麼我就列一下...
威尼斯(水城,聖馬可廣場,歌劇院,Murano...)
維羅納(羅密歐朱麗葉傳說的誕生地,在此地遇到了一對兒德國夫婦,從慕尼黑騎自行車出發,翻越阿爾卑斯山,目的地是西西里...瘋狂的德國人)
布雷西亞(溫泉)
米蘭(除了Inter 和 AC,其他也沒啥可看的...)
熱那亞(前往五漁村的必經之地,地中海霸主故都)
佛羅倫薩(托斯卡納地區的中心,住幾個月都不覺得膩。比薩基本算是佛羅倫薩的輻射圈內)
錫耶納(退休了我就要去那裡定居,太美了...還有聖吉米尼亞諾)
博洛尼亞(學術之城)
羅馬(這就不用說啦,但是遊人太多了...)
仔細數數,好像只有9個...那不勒斯和龐貝我沒去,西西里是實在沒時間了...

問題七:義大利在歐洲的哪裡? 中文國名:義大利共和國
義大利語國名:Italia - 全稱 La Repubblica Italiana
獨立日:3月17日(1861年)
國慶日:6月2日(1946年)
全國解放日:4月25日(1945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相連構成,從左至右依次為綠、白、紅三色。義大利原來國旗的顏色與法國國旗相同,1796年才把藍色改為綠色。據記載,1796年拿破崙的的義大利軍團在征戰中曾使用由拿破崙本人設計的綠、白、紅三色旗。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正式規定綠、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國旗。
國徽:呈圓形。中心圖案是一個帶紅邊的五角星,象徵義大利共和國;五角星背後是一個大齒輪,象徵勞動者;齒輪周圍由橄欖枝葉和橡樹葉環繞,象徵和平與強盛。底部的紅色綬帶上用義大利文寫著「義大利共和國」。
國歌:《馬梅利之歌》
國花:雛菊
國石:珊瑚
面積:301333平方公里
貨幣: 歐元
人口:5875.2萬(截止到2006年1月1日)。94%的居民為義大利人,少數民族有法蘭西人、拉丁人、羅馬人、弗留里人等。講義大利語,個別地區講法語和德語。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義大利境內還有兩個 *** 袖珍國:梵蒂岡和聖馬利諾。
首都:羅馬
語言:義大利語
國家政要: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 (Giorgio Napolitano) ,2006年5月當選;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 (Silvio Berlusconi),2008年5月任職;參議院和眾議院議長佛朗哥・馬里尼和福斯托・貝爾蒂諾蒂,2006年4月當選
還有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

問題八:義大利和德國是一個國家嗎? 很久以前是,現在不是,以前德國,法國,義大利三個國家是合在一起的,叫查理曼帝國,後來查理曼死了之後,他的三個兒子平分了他的國家,就是今天的德意法三國。

問題九:義大利境內有哪兩個小國家?他們的特點是什麼? 義大利境內的兩個國中之國―梵蒂岡和聖馬利諾共和國
梵蒂岡地處羅馬城西北角,國土大致呈三角形,佔地面積0.44平方公里。由教皇行宮、博物館、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廣場、花園以及辦公樓等組成。此外,在羅馬以及義大利境內外擁有許多特殊的不動產的飛樓飛地。教皇在羅馬南面25公里處有一座夏宮-建於1605年的贛朵爾佛城堡。
梵蒂岡是義大利境內的獨立 *** 國家,是教皇的所在地,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在這個宗教王國中,有著一個龐大的宗教官僚機構。教皇是梵蒂岡的元首,集立法、行政、司法三權於一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通過教皇委員會行使立法、行政權,通過宗教法庭行使司法權。梵蒂岡國務秘書處,也是教皇秘書處,受理教皇委託的一切事務,並負責同主教、教廷代表、外國 *** 及其大使進行日常聯系。它的領導人是國務卿。梵蒂岡的外交部長稱為宗教公共事務委員會秘書,是國務卿的首要合作者。他負責教皇與外界的聯系,並同國務卿一起對外交人員的任命和其他人選的推薦等涉外事務向教皇提出建議。現在,外國共有105個駐梵蒂岡使團,一般設在羅馬城內。
梵蒂岡人口僅有684人,其中擁有梵蒂岡國藉的公民358人。只有在梵蒂岡工作的人,才是它的公民,一旦離開就自動失去公民權。它聲稱世界上有教徒7-8億人,傳教士、修士、修女等神職人員160多萬,傳教士的足跡遍及世界大部分地區。
梵蒂岡有自己的銀行、電話系統、郵政系統、廣播電視台和報紙。梵蒂岡廣播電台建於1931年,首次試播由無線電發明家馬可尼在場指導。戰後,梵蒂岡在羅馬城北制高點馬里奧上丘購地400公頃建立新電台,使用33種語言對外廣播。梵蒂岡印刷廠能將教會的文件譯成94種文字發行。梵蒂岡喉舌《羅馬觀察家報》創辦於1861年,從1930年起一直在梵蒂岡印刷。梵蒂岡發行有自己的郵票,印製優美,是集郵者收藏之寶。它的貨幣在義大利印製,也在義大利流通。義大利貨幣也可在梵蒂岡使用。
庄嚴的聖彼得廣場是貝爾尼尼的建築傑作,於1667年建成,整個工程耗時11年。兩側雄偉的半圓形石廊環抱廣場。石廊共由284根圓石柱和4排各8根方石柱組成。石廊上面有140個碩大的聖人的雕像。廣場中央的方尖碑是公元37年由卡利古拉大帝從古埃及運到羅馬,1585年立於聖彼得廣場上。廣場主要在重大節日舉行慶祝活動和教皇從前牆中央的陽台上向信徒祝福。在鍾樓下邊拱門處是瑞士衛兵穿著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傳統服裝。
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教堂本身就是一個藝術殿堂。教堂內部,第一眼看去實在無法領略其規模之宏偉,需要藉助於一些數據和對一些具體實物進行對比,方可認認識其實際規模。教堂內到處雕塑繪畫,四壁和天花板金碧輝煌,光彩奪目。據說這個地方是身為耶穌使徒之首的彼得殉教和埋葬的地方。舊的教堂是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在聖彼得的墳墓上修建的。現在的教堂始建於1506年,整個工程花了120年時間,許多大師參與了設計和建設,甚至花費了一身的精力和智慧。教堂,包括門廊廳,總長度為230米,從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為44米,圓拱頂處高度為119米,教堂內站著可容納6萬人。
每天都有成千上的朝聖者和遊客來梵蒂岡。進入梵蒂岡無需簽證和任何手續。
聖馬利諾共和國是義大利腹地的又一個獨立 *** 國家,面積只有61平方公里。居民講義大利語。聖馬利諾的歷史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1263年。1797年,拿......>>

問題十:義大利語在哪些國家通用? 義大利全境,包括梵蒂岡已經聖馬利諾共和國在內
南部的索馬里群島的大部分地區
已經德國、法國、瑞士、盧森堡等國與義大利接近的南部都有部分地區講義大利語

『伍』 義大利摩德納簡介

摩德納市位於義大利北部艾米利亞--羅馬涅慶高蔽大區北部,人口十八萬,是義大利傳統的工業、農業重鎮,也是義大利最安全的風景游覽勝地和最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擁有義大利“美食天堂”的美譽。摩德納市有許多名勝古跡,是歐洲著名花園城市,其中有著名的有摩德納大教堂、廣場、鍾樓,它們都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目錄。摩德納市也譽州被稱為“世界名車之都”,因為“瑪莎拉蒂”、“法拉利”、“蘭博基尼”、“德·托馬索”等多家世界頂級汽車公司總部以及著名高端摩托車公司“杜卡迪”總部都設在該摩德納市的郊區。下面為你介紹義大利摩德納市。

History inancient times

The territory around Modena was inhabited by the Villanovans in the Iron Age, and later by Ligurian tribes, Etruscans, and the Gaulish Boii. Although the exact date of its foundation is unknown, it is known that it was already in existence in the 3rd century BC, for in 218 BC, ring Hannibal's invasion of Italy, the Boii revolted and laid siege to the city. Livy described it as a fortified citadel where Roman magistrates took shelter. The outcome of the siege is not known, but the city was most likely abandoned after Hannibal's arrival. Mutina was refounded as a Roman colony in 183 BC, to be used as a military base by Marcus Aemilius Lepis, causing the Ligurians to sack it in 177 BC. Nonetheless, it was rebuilt, and quickly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centre in Cisalpine Gaul, both because of its strategic importance and because it was on an important crossroads between Via Aemilia and the road going to Verona.

古代歷史

摩德納地區在鐵器時代為Villanovan人所定居,然後是利古里亞部落,伊特魯里亞人,和高盧的波依族人。雖然城市建成的時間不確定,但是有資料表明它最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就已經存在。因為在公元前218年,在漢尼拔入侵義大利的時候,波依族人曾經叛亂並且包圍了這座城市。歷史學家李維將這座城市描述為羅馬當局堅守陣地的堡壘。這場保衛戰的結果不得而知,但是城市很可能在漢尼拔來之前放棄了。摩德納在公元前183年被羅馬人重建為殖民地,作為馬庫斯.艾米利烏斯.雷比得的軍團基地,結果在公元前177年遭到利古里亞人的洗劫。盡管如此,這座城市很快被重建並迅速成為山內高盧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因為它既是戰念圓略要地,又是兩條重要通道艾米利烏斯大道和通往維羅納的道路的交叉路口。

A view of Piazza Grande

大廣場一景(其中中間的建築是大教堂,右邊的建築是市政廳)

In the 1st century BC Mutina was besieged twice. The first siege was by Pompey in 78 BC, when Mutina was defended by Marcus Junius Brutus (a populist leader,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his son, Caesar's best known assassin). The city eventually surrendered out of hunger, and Brutus fled, only to be slain in Regium Lepidi. In the civil war following Caesar's assassination, the city was besieged again, this time by Mark Antony, in 44 BC, and defended by Decimus Junius Brutus. Octavian relieved the city with the help of the Senate.

在公元前1世紀摩德納兩次被圍困。第一次是公元前78年被龐培圍困,當時馬庫斯.尤尼烏斯.布魯圖守在摩德納(一位平民派領袖,不要和他那個刺殺了凱撒的兒子混淆)。城市最終因為飢餓投降,布魯圖逃跑,之後在Regium Lepidi兵敗身死。凱撒遇刺之後的內戰中,這座城市再一次被圍,這次是被安東尼於公元前44年所圍。守將是德奇姆斯.布魯圖。屋大維在元老院的支持下赦免了這座城市。

Cicero called it Mutina splendidissima ("most beautiful Mutina") in his Philippics (44 BC). Until the 3rd century AD, it kept its position as the most important city in the newly formed Aemilia province, but the fall of the Empire brought Mutina down with it, as it was used as a military base both against the barbarians and in the civil wars. It is said that Mutina was never sacked by Attila, for a dense fog hid it (a miracle said to be provided by Saint Geminianus, bishop and patron of Modena), but it was eventually buried by a great flood in the 7th century and abandoned.

西塞羅在他的文章Philippics中稱摩德納為最美麗的摩德納。直到公元3世紀,摩德納始終是新設的艾米莉亞行省最重要的城市,但是隨著羅馬帝國的崩潰,摩德納地位下降,因為它逐漸成為抗擊蠻族和軍閥混戰的軍事基地。據說摩德納從來沒有被阿提拉洗劫過,因為濃霧掩蔽(據說是Saint Geminianus,摩德納主教和保護人創造的奇跡)。但是它最終還是因為公元7世紀的大洪水被人們拋棄。

As of December 2008, Italian researchers have discovered the pottery center where the oil lamps that lit the ancient Roman empire were made. Evidence of the pottery workshops emerged in Modena, in central-northern Italy, ring construction work to build a residential complex near the ancient walls of the city. "We found a large ancient Roman mping filled with pottery scraps. There were vases, bottles, bricks, but most of all, hundreds of oil lamps, each bearing their maker's name", Donato Labate, the archaeologist in charge of the dig, stated.

2008年12月,研究人員在摩德納發現了陶罐中心,也就是羅馬人用來製造油燈的地方。關於義大利中北部存在陶罐作坊的證據因為靠近古代城牆的地方所在的居民區建築工程被找到。Labate博士,負責挖掘的考古學家說“我們找到了大量古代羅馬的陶罐碎片。這里有花瓶,瓶子,磚頭,但大部分都是成百上千的油燈,每一個都標注著製造者的名字”。

Main sights

主要景點

Town Hall

Facing the Piazza Grande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the Town Hall of Modena was put together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from several pre-existing edifices built from 1046 as municipal office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 Clock Tower (Torre dell'Orologio, late 15th century), once paired with another tower (Torre Civica) demolished after an earthquake in 1671. In the interior, noteworthy is the Sala del Fuoco ("Fire Hall"), with a painted frieze by Niccolò dell'Abbate (1546) portraying famous characters from Ancient Rome against a typical Emilia background. The Camerino dei Confirmati ("Chamber of the Confirmed") houses one of the symbols of the city, the Secchia Rapita, a bucket kept in memory of the victorious Battle of Zappolino (1325) against Bologna. This relic inspired the poem of the same title by Alessandro Tassoni. Another relic from the Middle Ages in Modena is the Preda Ringadora, a rectangular marble stone next to the palace porch, used as a speakers' platform, and the statue called La Bonissima ("The Very Good"): the latter, portraying a female figure, was erected in the square in 1268 and later installed over the porch.

市政大廳

面對大廣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之一),摩德納市政大廳由幾個17和18世紀的大型建築組成,這些建築從1046年開始就是地方政務辦公室的所在。確認會堂裡面保存著這座城市的象徵,一個紀念Zappolino戰役勝利的木桶。

市政大廳引人注目的是鍾樓,曾經有一對鍾樓,但是由於1671年的一場地震,另一座鍾樓毀掉了。在市政大廳裡面,火焰大廳值得關注,那裡有Niccolo dell Abbate繪制的艾米莉亞背景的羅馬人物肖像。這個紀念物激發了Alessandro Tassoni的靈感,創作了同名詩歌。另外宮殿走廊上的一個流傳自中世紀的紀念物是一個長方形大理石,那上面曾經是一座演講台,以及上面的雕像。雕像叫做La Bonissima,後來描繪了一個女性人物的肖像,1268年被磨損了,然後就保存在走廊上面。

The Cathedral and the Ghirlandina

The Cathedral of Modena and the annexed campanile are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Begun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Countess Matilda of Tuscany with its first stone laid June 6, 1099 and its crypt ready for the city's patron, Saint Geminianus, and consecrated only six years later, the Duomo of Modena was finished in 1184. The building of a great cathedral in this flood-prone ravaged former center of Arianism was an act of urban renewal in itself, and an expression of the flood of piety that motivated the contemporary First Crusade. Unusually, the master builder's name, Lanfranco, was celebrated in his own day: the city's chronicler expressed the popular confidence in the master-mason from Como, Lanfranco: by God's mercy the man was found (inventus est vir). The sculptor Wiligelmus who directed the mason's yard was praised in the plaque that commemorated the founding. The program of the sculpture is not lost in a welter of detail: the wild dangerous universe of the exterior is mediated by the Biblical figures of the portals leading to the Christian world of the interior. In Wiligelmus' sculpture at Modena, the human body takes on a renewed physicality it had lost in the schematic symbolic figures of previous centuries. At the east end, three apses reflect the division of the body of the cathedral into nave and wide aisles with their bold, solid masses. Modena's Duomo inspired campaigns of cathedral and abbey building in emulation through the valley of the Po.

大教堂和鍾樓

摩德納大教堂以及附屬的鍾樓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之一。1099年6月6日,在托斯卡納伯爵的指導下開始修建,旨在紀念這座城市的保護者Saint Geminianus。6年後摩德納大教堂開始供奉神明,1184年全部竣工。大教堂的建設是在破壞阿里烏斯教派的潮流中進行的,同時也促進城市本身的更新,表達了人們的宗教虔誠,並且激發了第一次十字軍運動。不同尋常的是,建築設計者的名字Lanfranco也會被人們在他生日的那天慶祝:城市的編年史上記載了他當時對這座傑作的自信:在上帝的憐憫下,人類發現了自己。雕刻家Wiligelmus指導了大教堂的內院建築,他在黑死病時期稱贊過這座建築的落成。雕塑的輪廓沒有在細節的混亂下丟失:狂亂危險的外部世界中,一個聖經中的人物沉思過後,一座通向基督世界的大門向內打開。在摩德納Wiligelmus的雕刻作品中,人體呈現出一種過去象徵人物沒有的全新的物質性。在東邊,三個拱室反映了大教堂的整體分割成中殿,和寬敞的過道。摩德納大教堂的設計激發了大教堂鍾樓和整個波河河谷庄園建設的靈感。

Museums

Museum Enzo Ferrari

Inaugurated on 10 March 2012, the museum complex includes Enzo Ferrari’s birthplace and a futuristic automotive design gallery, painted in the yellow that Enzo Ferrari chose as the background for the Prancing horse on his logo. The exhibition gallery was designed by the famous architect Jan Kaplický, who suddenly died in 2009, and carried on by his associate and loyal assistant Andrea Morgante.

The interior features a multimedia display of pictures, unpublished films and precious mementoes of Enzo Ferrari’s life as a man, driver and car-maker throughout the 20th century.

The Exhibition Gallery houses a flexible mounting representing story, figures, places and races of the Modenese sport motor racing.

博物館

恩佐法拉利博物館

成立於2012年3月10日,這個博物館包括恩佐法拉利的出生地和一座未來主義的自動設計畫廊,畫廊刷著黃色,這是恩佐法拉利為他的商標上駿馬騰空背景選的顏色。畫廊設計出自著名建築師 Jan Kaplický,他於2009年突然死去,但是畫廊繼續由他的助手Andrea Morgante完成。

畫廊內部是圖片的多媒體展示,未公開的影像資料,和之前恩佐法拉利作為20世紀個人,車手和汽車商人的祈禱文。

畫廊保存著不斷增加的代表性故事,人物,地點和摩德納賽車比賽的資料。

Teatro Comunale Modena

The Teatro Comunale Modena (Community Theatre of Modena, but renamed in October 2007 as "Teatro Comunale Luciano Pavarotti") is an opera house in Modena. The idea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present theatre dates from 1838, when it became apparent that the then-existing Teatro Comunale di via Emilia (in al private and public ownership) wa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staging opera. However, this house had been the venue for presentations of all of the works of Donizetti, Bellini and Rossini up to this time, and a flourishing operatic culture existed in Modena.

Under the Mayor of Modena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Conservatorio dell'Illustrissima Comunità (Conservatory of the Most Illustrious Community), architect Francesco Vandelli was engaged to design the Teatro dell'Illustrissima Comunità, as the theatre was first called, "for the dignity of the city an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scenic arts".[2] Paid for in the manner typical of the time - from the sale of boxes - in addition to a significant gift from Duke Friedrich IV, Vandelli created a design for the new theatre combining ideas from those in Piacenza, Mantua, and Milan, and it opened on 2 October 1841 with a performance of Gandini's Adelaide di Borgogna al Castello di Canossa, an opera specially commissioned for the occasion.

摩德納社區劇院

摩德納社區劇院(2007年10月改名Luciano Pavarotti社區劇院)是摩德納的一座歌劇院。

Cuisine

"Cotechino Modena", as served with polenta and lentils.

Modena has a rich and diversified cuisine, often including meats, hams and salam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Modenese dishes is "zampone" (the fatter and heartier version) or "cotechino modena" (cotechino is leaner and less fat than zampone). Cotechino dates back to around 1511 to Mirandola, where, whilst besieged, the people had to find a way to preserve meat and use the less tender cuts, so made the cotechino. By the 18th century it had become more popular than the yellowish sausage had been around at the time, and in the 19th century was in mass proction in and around the area.

Modena's contribution to the Italian pasta culture are tortellini and tortelloni which are squares of pasta shaped in the form of a ring and stuffed with meat or cheese.

"Cappello da prete" is also a popular meal, which is a very fatty pig's trotter. Other dishes include "Torta Barozzi" or "Torta Nera", which is a black tart (a dessert made with a coffee/cocoa and almond filling encased in a fine pastry dough), "Ciccioli", made by slowly cooking, compressing, drying, and aging fatty, leftover pieces of pork, and "Pesto modenese", which is cured pork back fat pounded with garlic, rosemary and Parmigiano-Reggiano used to fill borlenghi and crescentine.

Balsamic vinegar of Modena became a 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under EU law in 2000.[3] The vinegar is a condiment for salad, cheese, strawberries and many other dishes. The practice of cooking the must of grape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ancient Romans: the so-called sapum was used both as a medicinal proct and in the kitchen as a sweetener and condiment.

Modena contains Italy's most acclaimed restaurant, Osteria Francescana, which holds three stars in the Michelin Guide since 2013 and is currently ranked world number 1 in 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list.

食物

摩德納有豐富多樣的食物,通常包括肉類,火腿和薩拉米斯。摩德納最著名的一道菜叫做Zampone(肥而膩的一種)或者Cotechino modena(cotechino是精瘦的,沒有zampone那麼肥的)。Cotechino可以追溯到1511年的 Mirandola,當時這個城市被圍困,人們必須找一種辦法保存肉類並且盡量用軟刀切,所以發明了這道菜。18世紀以前,這道菜就比當時的黃香腸更有名,在19世紀這道菜大量生產,流行於整個地區。

摩德納對義大利麵食文化的貢獻在於Tortellini這道菜,這道菜做成環狀,塗有肉醬或乳酪。

Cappello da prete也是一道受歡迎的菜,是一種非常肥的豬蹄。其它的菜包括"Torta Barozzi"或者"Torta Nera",這是一種黑色的蛋撻(一種咖啡/可可做成的,裡麵包著面團的甜點);"CIcioli",一種經過慢煮,打壓,烘乾,老化而肥的豬肉;還有"Pesto modenese",一種伴著大蒜,迷迭香的腌豬肉。

摩德納香醋成為歐盟法律保護的地方特產。這種醋是為沙拉,乳酪,草莓和許多其它菜品准備的調味品。這種烹調未發酵的葡萄汁的做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 所謂的sapum經常用於葯物和食物進行調味。

摩德納擁有義大利最有名的飯店,Osteria Francescana飯店,它從2013年開始就一直在米其林指南中保持3星,目前在全球最棒的50家飯店中排名第一。

Automobile legacy

Modena is, along with Turin, one of Italy's main centres of the automotive instry, and has a long automobile legacy. The iconic Ferrari supercar was founded in Modena by Modenese car manufacturer Enzo Ferrari. Several Italian supercars such as Pagani, De Tomaso, and Maserati were either founded or are currently headquartered or built within a few kilometers from the city.

汽車遺產

摩德納,與都靈一樣,是義大利汽車工業的主要中心之一,有著漫長的汽車生產歷史。豪車巨頭法拉利公司,就是在摩德納成立,老闆就是摩德納人恩佐.法拉利。其他幾個義大利豪車生產商,比如蘭博基尼,德·托馬索,和瑪莎拉蒂,都是在摩德納成立的,或者是把總部設在了摩德納的。

Rail Transport

Modena railway station, opened in 1859, forms part of the Milan–Bologna railway, and is also a terminus of two secondary railways, linking Modena with Verona and Sassuolo, respectively.

鐵路交通

摩德納火車站,1859年開放,構成了米拉-博羅格納鐵路的一部分,並且它也是兩條連接維羅納和薩索羅支線的交通樞紐

『陸』 瑞吉歐幼兒教育體系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一、什麼是瑞吉歐教育

瑞吉歐·艾米莉亞是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小鎮,根據義大利特有的文化和政治背景,建立了一個公共的兒童保教體系,形成一套特殊的、創新的教育哲學和教學理念、學校的管理方法以及環境設計的想法,成為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以馬拉古茲為代表的瑞吉歐人嘗試運用和借鑒了許多領域的理論與思想,其中最核心、影響最大的是美國教育家布魯納(Jerome Bruner)和杜威(J.Dewey)、瑞士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皮亞傑(Jean Paul Piaget)、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Lev Vygostky)等的理論和思想:

教育是通向社會公平和改革的道路;父母、教師與市民共同合作教學;教師之間在教學上合作互助;著眼於兒童整體人格的教育和發展,實施"全人教育"。(布魯納)

以學生興趣為基礎設計課程方案;民主學校的理念。(杜威)

兒童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積極建構其知識體系,從而獲得智力的發展。(皮亞傑)

思維與語言不可分離;學習產生於最近發展區;社會關系即學習的內容。(維果茨基)

二、教育理念

1、走進兒童心靈的兒童觀

瑞吉歐課程視兒童為一個自己能認識、思考、發現、發明、幻想和表達世界的栩栩如生的孩子;一個是自我成長中主角的孩子;一個富有巨大潛能的孩子。

因此,該理論主張要以孩子的思維、兒童的立場來看待一切,且不能壓制孩子,應讓孩子充分表現其潛能。

2、採用彈性教學方法

教學主張以兒童為中心,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在幼兒園中,教師必須盡可能減少介入,更不可過度介入。

他們認為兒童的自我表達和相互交流特別重要,是兒童探索、研究、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基本活動。

把文字、動作、圖象、繪畫、建築構造、雕塑、皮影戲、戲劇、音樂等都作為兒童語言。鼓勵孩子通過表徵性(動作、表情、語言、體態等)、溝通性及認知性語言來探索環境和表達自我。

3、「個人—學校—社區」的理念

瑞吉歐理念認為幼兒與成人共存於社會文化和社會現實之中,並通過每日的文化參與發展自我。

因此,瑞吉歐將幼兒的成長與發展處於整個社會背景之下,使個人與社會兩者各自的作用以及兩者之間的本質有更深切的理解。所以瑞吉歐強調分享與合作。

4、強調「互動關系」和「合作參與」

瑞吉歐教育理念重視人與人(小朋友與小朋友、小朋友與老師、小朋友與家長等)之間,人與環境 (小朋友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與溝通。

鼓勵小朋友們通過互動與交流去自由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讓他們在快樂與輕松的氛圍中成長與學習。

小朋友、家長和老師是三方合作的關系,共同建構有價值有意義和快樂的學習空間與環境 。

5、環境是第三個老師

在環境方在,和Montessori 學校有些類似,和蒙式教室一樣重視美感,但是在瑞吉歐的教室里,環境通常被看作是「第三個老師」,非常強調環境的重要性。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艾米莉亞屬於哪個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人為什麼都吃蟲子 瀏覽:543
怎麼看待伊朗誤擊 瀏覽:415
中東和伊朗是什麼關系 瀏覽:416
中國到夏威夷直線多少公里 瀏覽:987
什麼是富時中國50指數 瀏覽:893
在印尼買公寓多少錢 瀏覽:548
英國早在多少年宣布同性合法 瀏覽:477
怎麼會是中國 瀏覽:149
義大利化妝品哪裡折扣最大 瀏覽:902
地市中國銀行的工資待遇怎麼樣 瀏覽:756
英國為什麼禁止燃油車 瀏覽:645
為什麼伊朗官員老被襲擊 瀏覽:517
印尼人在中國怎麼辦簽證 瀏覽:289
伊朗少將被美國襲擊怎麼回事 瀏覽:158
越南怎麼用電信流量 瀏覽:292
伊朗最近局勢怎麼樣了 瀏覽:766
義大利薺菜怎麼樣 瀏覽:600
蘇格蘭為什麼支持義大利 瀏覽:493
印尼買的中國什麼疫苗 瀏覽:836
您好的印尼語怎麼說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