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傳統文化有哪些特點

義大利傳統文化有哪些特點

發布時間:2023-09-07 07:41:24

1. 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傳統文化有何差異

1、中國文化重人性,西方文化則重理智。

中國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曰「愛人」,孟子曰:「仁也者,人也」。所謂人就是指人際關系,中國講究禮節,注重孝為仁之根本,注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不同等級秩序,要求臣忠於君,子孝於父母,弟尊敬兄長,等等,否則為「不仁」。

然而,西方的文化則偏重於理智、理性,認為理智應該而且能夠控制情感,人應該控制自我的慾望,用理智和道德去追求幸福,理智的份量大於人情的份量。「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這一哲理名言充分體現了西方對理智的偏重遠遠大於對人情的重視。

2、中國人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強調「天人合一」,西方人強調「人為萬物之靈」,自然不過是人的陪襯。

西方人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往往注重個人和物質利益,強調對自然的索取和征服,認為人有能力而且必須征服自然以獲取生存的條件。

而中國人從先秦時代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天、地、人一統於道」,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德自然」。

3、從語言角度看,漢語是非形態語,西方語言為形態語。

西方文字是由單個字母組成的流線性的文字,它以形統意,通過嚴密復雜的形態變化來表達意思。在句法上只要是主謂結構都是句子,也只有主謂結構才是句子。

而漢語是以象形文字為基礎的方塊字,方塊字本身就包含了豐富的語意意思,漢語言是以意統形的,句子的句法、組織結構和語義根據所要表達的意境和內容來安排,而且在漢語中沒有主語和謂語的句子是隨處可見的,所以漢語組織以達意為主,不滯於形而以意統形。

西方流線性的語言和文字相應於西方人單向性的思維模式,他們強於分析、邏輯。中國文字是以象形文字為基礎的,講究整體性與立體性,體現了中國人立體的思維模式。

4、西方重物質,中國重精神。

在西方人眼裡,物質的滿足是相當重要的,從西方的殖民史可以看出,西方人對於物質的追逐簡直不擇手段,對物質的追逐,對感官刺激的尋求,一度使西方人感覺迷茫。相反,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重精神,注重精神上的滿足。

5、西方重個人主義,中國文化重集體主義。

西方自從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以來,自由、人權、平等、博愛等思想深入人心,西方的精神強調個體的自由,注重個體的奮斗,個人的權利。私人的權利與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甚至會為個人的私利而不顧國家之利益。

而中國文化重集體主義。從古至今,家國思想貫穿人心,一個與眾人格格不入的人在中國是沒有出路的。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集體主義更是深入人心。

中國人的行為注重的是以大局為重,不以自我的私利而去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強調集體至上的原則,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必要時要犧牲個人利益而維護國家、集體的利益。

2. 風行歐洲一世紀的義大利歌劇是一種什麼樣的歌劇它在歐洲是如何傳播的

產生在義大利的這種歌劇習稱「正歌劇」,亦有人稱作「嚴肅歌劇」。正歌劇是貫穿17、18世紀的,以希臘神話或傳奇故事為題材的義大利歌劇的一種格式。它的特點是:選取崇高的題材,音樂精緻。氣氛庄嚴,並用當時的主要歌劇語言——義大利語演唱,重要的角色往往由閹人歌手擔任。含有滑稽因素的正歌劇,則被稱之為「半正歌劇」。

不久,這種藝術品種就被歐洲不少國家所採納,並使這種藝術品種表現出各個國家和民族的色彩,但這卻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才取得的。

17世紀20年代,義大利歌劇傳到德國,在慕尼黑、漢諾威、杜塞爾多夫等地,爭相上演義大利歌劇。當時德國各地的貴族,也以聘請義大利歌唱家出演歌劇為榮,甚至有人挖苦德國歌唱家的演唱還不如他的牲口圈中的驢叫,可見當時風尚之一斑。他們聘請義大利作曲家常住德國,按義大利歌劇的模式創作歌劇,連德國的作曲家也是按照義大利歌劇的模式來進行創作。德國大作曲家亨德爾,也跑到義大利學習義大利歌劇,他一生所寫的40餘部歌劇,也大都是義大利的風格。德國的歌劇創作,後來才在英國民謠歌劇的影響下,形成德國自己的「歌唱劇」。1678年,在漢堡建成德國第一座歌劇院。德國作曲家凱塞爾(1674~1739)曾為這座歌劇院創作了上百部歌劇,其中大多數始終未能擺脫義大利歌劇模式的束縛。

法國則稍晚一些引進義大利歌劇。大約是在17世紀中葉左右,那時正是「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專制統治時代,法國宮廷音樂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另一方面,由於與佛羅倫薩的梅契迪家族的數次聯姻,在音樂上也強烈地受到義大利音樂的影響。但法國固有的深厚的傳統文化,很快就使外來音樂文化帶上法國化的印記。1673年在皇家音樂劇院(即現在的巴黎歌劇院)上演了呂利(1632~1687)的抒情悲劇。可巧的是,呂利原籍也是義大利的佛羅倫薩,14歲來到巴黎,後成為路易十四宮廷作曲家。他的歌劇創作也未能擺脫當時歌劇創作的現狀,詠嘆調依然處於次要的地位,但在宣敘調的寫法上,卻在法國古典悲劇中以朗誦聲調為特點的影響下,創立了與法國詩歌韻律密切結合的、藝術化的宣敘調風格,體現了法國詩文的優美韻律,並加上樂隊伴奏,避免了義大利歌劇宣敘調的枯燥乏味感。呂利還首創與義大利歌劇序曲相反的法國式的歌劇序曲,它採用「慢——快——慢」的結構,與法國歌劇莊重華貴的整體風格相映照。法國序曲與義大利序曲的模式,對後來歐洲器樂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英國,帕塞爾(1659~1695)是17世紀後半葉最負盛名的作曲家。他也是在義大利威尼斯歌劇和法國呂利的歌劇影響下進行歌劇創作的,並在晚年創作了《狄多和埃涅阿斯》等頗富英國市民趣味和民族特色的歌劇,從而成為英國民族歌劇的奠基人。《狄多和埃涅阿斯》的音樂朴實而深沉,其中有一首運用固定低音寫作手法的、具有強烈的悲劇色彩的狄多所唱的詠嘆調,頗為有名。帕塞爾之後,義大利歌劇曾統治了英國的歌劇舞台很長的時間,連亨德爾到了英國之後,也不得不為了適應英國貴族的審美趣味,創作了大量的、高水平的義大利式的歌劇,但最後仍然由於不合歷史之潮流,而以失敗告終,迫使亨德爾不得不轉向清唱劇的創作,從而贏得了英國市民階層的熱烈歡迎,並將這個德國籍的作曲家尊奉為英國的偉大的民族作曲家。

3. 簡述國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

1、日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並將其寫入法律條文的國家,拓寬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范圍。課題組認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登錄的日本非物質文化遺產中,

除了耳熟能詳的能樂、人偶凈琉璃文樂、歌舞伎之外,2013年登錄的和食(日本傳統飲食文化)及其相應的保護政策特點鮮明,值得借鑒。

2、義大利非物咐臘悔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

注重與物質遺產和文化的關聯、義大利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第三產業完美結合,推廣非遺的旅遊亮點,是義大利非遺政策帶給中國非遺保護的重要啟示。

義大利擁有數量眾多的世界級遺產,包括風景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這些文化遺產的結合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命題,也是一個亮點。如宣傳製作小提琴技藝的克萊蒙納小提琴博物館,已經成為人們了解克萊蒙納歷史,甚至通過它去了解整個文藝復興歷史和義大利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3、英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

加強地方立法;把非遺與現代商業相結合,加強產權保護,注重實用性;通過現代化手段進行保護,加強傳播力度;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加強局攜國內外民間資金監管力度;培養全民參與意識,推衡正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長遠發展等。

(3)義大利傳統文化有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

1、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2、傳統美術、(梅花篆字)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

3、傳統技藝、醫葯和歷法。

4、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

5、傳統體育和游藝。

6、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四卷)》

網路—非物質文化遺產

4. 法國,奧地利,德國,瑞士,義大利,文化風俗有什麼要注意的

(1)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2)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
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3)餐飲禮儀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4)習俗禁忌
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對於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
法國的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它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
法國的國石是珍珠。
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
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
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以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關系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在奧地利,綠色最令人喜愛,包括許多服飾品也都使用綠色。比如,有灰色的法蘭絨西裝,特意用綠色邊兒。狩獵裝多半使用綠色。

奧地利人熱情、和藹可親。在公共場所,奧地利人即使是和陌生人相見,也打招呼。和主人交談時,不要主動議論錢、宗教或政治之類的話題(除非主人先談起)。73%的奧地利公民信仰基督教,到奧地利旅遊及參加相關的節日活動請尊重當地的宗教習慣和風俗。奧地利人喜歡別國人知道自己民族的特性和談論自己的成就。

奧地利的商務禮俗,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奧地利商人相當正規、嚴肅,尤其是首都維也納,令人覺到一種莫扎特、貝多芬、斯特勞斯等世界著名的音樂家在此活動過的、王朝風格的氣氛。

奧地利人的姓名一般由兩個片語成,第一個是名,第二個是姓。姓名另有三個片語成,一般為雙名或雙姓。平輩之間稱呼時,一般相互稱姓,只有在家庭內部和好朋友之間才稱呼名字。

如果奧地利人的名片上印著好幾個頭銜,則務必問清楚那一個是最重要的,因為一旦稱呼有誤會洋相出。與奧地利人通信更是要小心,必須正確無誤地冠上他們的真正頭銜,有的人的姓名中夾有「VON」,表明他的家庭歷史上曾經有貴族。

奧地利婦女結婚後改姓夫姓,即使是離婚或改嫁後也保持著原來丈夫的姓氏,因而切莫以姓氏來推斷婦女的夫姓,枉加稱呼。奧地利人,不喜歡在新年期間食用蝦類。因為蝦會倒著行走,象徵不吉利,若吃了蝦,新的一年生意就難以進取。

守紀律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守時間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講)作為尊稱。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樓主,我好辛苦呢,採納吧啊~~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傳統文化有哪些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裡有印尼虎魚賣 瀏覽:66
印尼咖啡日期怎麼看 瀏覽:553
有什麼標志能代表中國 瀏覽:192
印度舞屬於什麼類型的舞 瀏覽:381
越南互金企業如何出海 瀏覽:726
越南幣10萬5千元是多少錢 瀏覽:906
伊朗紅花什麼樣的好圖片 瀏覽:751
伊朗買了多少原油 瀏覽:93
中國的土豆都出口哪裡 瀏覽:883
cc是義大利哪個牌子 瀏覽:133
美國和中國哪個國家先進 瀏覽:652
中意航班取消了怎麼回義大利 瀏覽:212
英國留學專利有多少 瀏覽:644
英語作文用義大利斜體怎麼樣 瀏覽:762
英國布萊爾是什麼學歷 瀏覽:276
印尼流通語言是什麼 瀏覽:822
義大利為什麼華人少 瀏覽:151
義大利米爾藝術漆有哪些品牌 瀏覽:448
越南滴水咖啡怎麼喝 瀏覽:898
印度女孩為什麼鼻子掛環 瀏覽: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