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口罩的來歷是怎麼回事
2. 口罩的發明來源於誰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國。
古時候,宮廷里的人為了防止粉塵和口氣污染而開始用絲巾遮蓋口鼻。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衛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後來有人就用一塊絹布來蒙口鼻。馬可·波羅在他的《馬可·波羅游記》一書中,記述他生活在中國十七年的見聞。其中有一條:「在元朝宮殿里,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這樣蒙口鼻的絹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13世紀初,口罩只出現於中國宮廷。侍者為防止自己的氣息傳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種蠶絲與黃金線織成的巾做成口罩
19世紀末,口罩開始應用於醫護領域。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開始建議醫護人員使用紗布罩具以防止細菌感染
20世紀初,口罩首次成為大眾生活的必備品。席捲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奪走了大約五千萬人的性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禦病毒。
20世紀中後期,口罩的大規模使用次數明顯頻繁。載入史冊的歷次大流感中口罩在預防和阻斷病菌傳播方面數次扮演著重要角色。
1897年3月,德國人美得奇介紹給大家一種用紗布包口鼻以防止細菌侵入的方法。以後,又有人做了一種六層紗布的口罩,縫在衣領上,使用時翻過來罩住口鼻就可以了。但是,這種口罩一直要用手按住,極不方便。後來又有人想出用帶子系在耳朵上的方法,這就成了今天人們經常使用的口罩。
1910年,中國哈爾濱爆發東北鼠疫,時任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醫生發明了「伍氏口罩」。
2003年,口罩的使用和普及達到新高潮,一場「非典」幾乎令口罩一度脫銷,各大葯店門前排著長長的隊伍,人們爭相搶購口罩。
2009年,在繼2004年的「禽流感」之後,「甲型H1N1流感」讓口罩大軍再一次出現在全世界各大新聞媒體的鏡頭前。
2013年PM2.5空氣危害概念的出現,引發公眾對空氣污染問題的重視,使得口罩等防護用品在霧霾天氣期間甚為暢銷。
2020年2月7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毒供應中心,30餘名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利用醫用包裝無紡布、器械用吸水紙、N95熔噴過濾布等材料動手製作口罩。
2021年1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在出口的主要防疫物資中,中國口罩出口2242億只,相當於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每個人提供了近40隻口罩。
質量監管:
2021年2月11日消息。為保障人民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節,春節前夕,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和國家葯監局四部門聯合發文,對深入推進口罩質量監管進行了再部署、再加強,要求各地堅持監管和服務並重,強化生產源頭控制,注重流通領域監督檢查,對制售假冒偽劣口罩等違法行為露頭就打,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加強口罩質量幫扶,發揮品牌引領作用,促進口罩質量提升。
四部門要求各地高度重視,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採取有力措施,為人民群眾提供防疫用品安全保障,服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分類:
適合不同場景(2張)
N系列: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無時限
R系列: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及汗油性懸浮顆粒時限八小時
P系列:防護非油性懸浮顆粒及汗油性懸浮顆粒無時限
有些顆粒物的載體是有油性時,而這些物質附在靜電無紡布上會降低電性,使細小粉塵穿透,因此對於防含油氣溶膠的濾料要經過特殊的靜電處理,以達到防細小粉塵的目的。所以每系列又劃分出了3個水平:95%、99%、99.97%(即簡稱為95、99、100),所以共有9小類濾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口罩
3. 口罩是什麼製作的
常見的醫用口罩,主要由三層無紡布組成。內層是普通無紡布,主要用於吸收佩戴者釋放出的濕氣和水分;外層是做了防水處理的無紡布,主要用於隔絕患者噴出的液體;核心中間的過濾層用的是經過駐極處理的聚丙烯熔噴無紡布,作為屏障阻擋病菌。口罩誕生「七步走」石油經過蒸餾裂解得到丙烯,丙烯加聚反應形成的聚合物就是聚丙烯(PP)顆粒。聚丙烯顆粒經過融化塑形得到聚丙烯纖維熔噴無紡布的工作原理是用高速熱空氣對模頭噴絲孔擠出的聚合物熔體細流進行牽伸,由此形成超細纖維並凝聚在接收裝置上,依靠自身粘合成為非織造布。以此來增加靜電吸附性,在不改變呼吸阻力的前提下,實現95%的過濾性,有效防護病毒。口罩生產是自動化生產線,目前我國口罩生產可謂秒速,僅需0.5秒就能生產一隻口罩。環氧乙烷是一種廣譜滅菌劑,可在常溫下殺滅各種微生物。環氧乙烷易燃易爆,對人體有毒,因此殺毒後需要靜置7天用於解析,殘留量低於要求值,才能包裝出廠,供給醫護人員使用。
4. 蘭博基尼轉產口罩面罩,手工縫制+3D列印,壕得不接地氣!
目前全球受到了新冠病毒的嚴重影響,工廠停產、公司關閉,口罩和防護設備的緊缺,成為了普通民眾面對的最直接難題,而在所有的工廠中,汽車行業因為產業鏈最為復雜,設備轉產口罩、面罩的可能性最高,因此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很多汽車工廠開始生產防護口罩面罩,希望為全球抗擊疫情作出貢獻。
從目前來看,義大利的增長速度略微放緩,但整體局勢依然不容樂觀。而蘭博基尼口罩雖然看上去頗有「豪華氣息」,但對於新冠病毒的防護,或許提升數量更加重要,如果能夠換上全自動生產線,數量將得到大幅提升。要知道比亞迪在通過轉產調試後,目前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口罩製造商之一,每天已經能生產500萬個口罩和30萬瓶消毒液,數量相比起蘭博基尼的1000個每天,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由此也不得不佩服比亞迪強大的產業鏈。最後,祝願這場疫情早日結束,世界重回安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蘭博基尼單日生產1000個口罩上熱搜,揭秘低產量原因
近日,蘭博基尼每天生產1000個口罩的消息登上新浪微博熱搜,並出現在了知乎熱門問題中,許多網友問為何歐洲著名的汽車品牌生產口罩時產量如此低,其實原因不止手工製作,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分析。
同時高端跑車製造商會故意減小產量來保持車輛的稀有性,蘭博基尼汽車的年產量將被限制在9000台以下,口罩自然也不能大批量生產,這會降低品牌本身的稀有度。你對於蘭博基尼牌開始生產口罩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口罩是誰發明的
口罩的英文叫respirator,意思是人工呼吸器。它的歷史可追溯至1世紀。
這兩個造型酷似
它的工作原理是,用一個單向閥門做機關,控制呼吸氣流,呼入的空氣經由過濾器之後呼入人體口鼻,過濾器形式多樣,有濕羊毛,有木炭或石灰,也可以用棉纖維等,根據不同使用環境而定。
這種直接罩到口鼻上的口罩,因其便捷和高效而獲得世人稱贊,他因此獲得了空氣凈化器專利。哈斯萊特式口罩經久不衰,直到1970年代美國還在生產使用。
然而,輕便有輕便的好處,也有其缺點,那就是面對大量有毒氣體時,微薄的空氣過濾器不夠使。
20多年後,歐洲化學家又發明了能過濾大量有毒氣體的防毒呼吸器,不過它太過笨重,前後如背了一個葯桶,只能在極端條件下使用。
1909年的防毒口罩
口罩發展到這個階段,你就會發現,其實他的本質作用就是用來過濾、防毒的,早期的口罩基本是防毒面具的職能。
到了19世紀末,人們才將口罩用於醫療防護領域。1897年,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建議醫護人員使用紗布罩具以防止細菌感染。
後來人們用六層紗布縫在衣領上,用的時候一翻就罩住口鼻了。這就是現代醫用口罩的雛形。
再後來,人們把口罩直接掛在耳朵上,不用一隻手一直按著紗布了,這就是今天口罩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