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為什麼中世紀義大利是四分五裂

為什麼中世紀義大利是四分五裂

發布時間:2023-09-11 08:59:30

❶ 在世界文明史中,義大利這座城市擁有什麼地位

義大利是一個特別的國家,它統一較晚,從未躋身歐洲一流強國之列。但是,它在歐洲歷史上的地位卻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在古典時代,這里興起了恢弘的羅馬帝國;在中世紀,這里是天主教教皇所在。從中世紀向近代過渡中,義大利成為了先驅。要了解世界近代史,必就要先了解歐洲,了解歐洲近代史,就要先了解義大利。

一,近代政治制度起源地之一

義大利在中世紀只是一個地理概念,並非國家概念。在中世紀,義大利成為了德意志、法蘭西、阿拉伯爭奪的戰場,這里四分五裂,政治混亂。從9世紀開始,義大利北部的城邦國家開始興起,以威尼斯、佛羅倫薩、熱那亞、米蘭等為代表。它們因為商業而繁榮起來,成為了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

但丁

不過,隨著工商業的衰落,義大利的思想開始落後於其他西歐國家了。文藝復興傳入整個歐洲後,歐洲又出現了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等,而義大利卻鮮有成就。後來義大利的啟蒙思想還是由拿破崙從法國帶來。曾經歐洲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也被巴黎取代了。

結語

義大利是歐洲近代史的開端,這里是近代代議制的源頭之一,產生了最早的資本主義,最早的銀行,最早的大學,文藝復興等。但是義大利卻在大航海時代落伍了,它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從領先歐洲到落後於世界潮流。國家之間的競爭也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義大利只是多享受了一會舊商路的夕陽,結果卻被大西洋的新路線給甩開了。可見,居安思危,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❷ 義大利獨立戰爭是怎麼回事

義大利是古羅馬帝國的核心,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歐洲資本主義的搖籃。但是,自從中世紀以來,它曾長期陷入四分五裂、內亂不息的局面。從16世紀起,西班牙、奧地利和法國先後入侵義大利。義大利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經歷了幾個世紀的英勇斗爭。到19世紀中葉,席捲義大利全境的民族解放戰爭即將來臨。

第一次獨立戰爭(1848—1849)。這次戰爭是1848年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1848年1—8月,革命形勢不斷高漲,各邦國在人民運動推動下被迫對奧地利宣戰。但是各邦國君主作戰不堅決,甚至千方百計阻撓和破壞,導致對奧戰爭失敗。1848年1月,西西里島首府首先爆發人民起義,揭開義大利獨立戰爭序幕。3月,米蘭人民發動起義,解放米蘭;威尼斯人民起義,宣布建立獨立的威尼斯共和國。在各地人民起義浪潮沖擊下,各邦君主被迫對奧作戰。但是,戰至4月底,羅馬教皇呼籲停止反奧戰爭,並從前線撤回軍隊。5月,西西里起義被鎮壓,各邦君主的叛變使奧地利獲得了喘息之機。6月,奧軍得到增援後轉入反攻。7月,奧軍重占米蘭並圍攻威尼斯城。8月9日,撒丁王國同奧地利簽訂停戰協定,將倫巴底、威尼斯、帕爾馬和莫德納等地割讓給奧地利。反奧戰爭失敗,獨立戰爭進入資產階級民主派掌握領導權的新階段。

1848年8月—1849年8月,對奧戰爭的失敗激起義大利人民的憤怒,資產階級民主派掌握獨立運動領導權,將獨立戰爭推向高潮。威尼斯城人民堅守城池,托斯坎納人民發動起義,成立共和國。1849年初,羅馬共和國建立。1849年3月,撒丁王國國王決定重新對奧作戰,但奧軍7萬人重創撒丁軍隊,撒丁王國的對奧戰爭徹底失敗。奧軍乘勝長驅直入。羅馬教皇向歐洲天主教國家求援,法國、奧地利、西班牙等國聚會加埃塔,制定聯合干涉羅馬共和國計劃。4月,法軍1萬人向羅馬進逼,奧軍侵佔博洛尼亞,西軍逼近羅馬以南,對羅馬形成圍殲態勢。加里波第率共和國軍多次挫敗敵軍進攻,遲滯敵軍推進。羅馬共和國暫時轉危為安。6月,法軍得到增援後,雙方在羅馬城外激戰。6月23日,法軍發起總攻,共和國軍損失慘重,無力再戰。7月1日,議會決定停止戰斗,撤出羅馬;3日,法軍開進羅馬城。1849年8月22日,威尼斯城被奧軍攻陷。至此,第一次獨立戰爭結束。

第二次獨立戰爭(1859—1860年)。第一次獨立戰爭的失利,資產階級民主派受到沉重打擊。19世紀50年代,民主派不斷分化、瓦解,資產階級自由派應運而生。1859年4月初,撒丁軍隊開始動員,月底,奧軍開始出擊,戰爭爆發。5月底,雙方進行首次交戰,聯軍獲勝,加里波第率志願軍深入敵後,連戰皆捷,解放大片地區,廣大群眾揭竿而起,紛紛加入志願軍,加里波第力量不斷壯大,有力地牽制奧軍作戰行動。6月戰事,聯軍損失慘重,其中奧軍被逐出倫巴底。對奧戰爭的勝利,推動義大利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人民起義席捲義大利北部和中部。7月,加里波第解放西西里島全部,為進軍義大利本土做了准備。8月初,加里波第開始進軍那不勒斯;8月19日拂曉,在卡拉布里亞登陸;20日發起勒佐之戰;勒佐之戰後,加里波第揮師北上,直取那不勒斯;9月,進入那不勒斯城,王國守軍不戰而降;10月,加里波第與西西里島守軍展開激戰,由於敵軍兵力占絕對優勢,加里波第付出重大傷亡後重創守軍,守軍退卻,死守陣地;11月初,南部地區宣布並入撒丁省。戰至1861年3月,義大利基本實現統一。

第三次獨立戰爭(1866—1870年)。義大利王國成立後,企圖通過王朝戰爭,奪取威尼斯。1866年4月,時值普魯士和奧地利爭奪德意志統一的領導權而發生尖銳矛盾。1866年4月,普意結成反奧軍事同盟,6月,普奧戰爭爆發,義大利乘機對奧宣戰,第三次獨立戰爭爆發。6月24日,奧意兩軍在庫斯托扎進行大規模會戰,意軍遭重創,被迫撤至明喬河。同時,奧軍主力撤回本土,意軍免遭打擊。加里波第協助政府軍作戰,深入敵後,連戰皆捷。但義大利政府迫於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壓力,強令加里波第撤出奧軍戰略據點南提羅爾,致使該地重歸奧軍之手。同時,奧意海軍在亞得里亞海附近海域進行一場殊死海戰,意軍損失慘重,3艘裝甲艦沉沒,其餘艦只撤出戰斗。奧軍損失甚微。奧意戰爭結束後,加里波第為解放羅馬奔走呼號。1866年10月,加里波第率軍打敗一支教皇部隊,攻佔蒙特羅頓多要塞。法國拿破崙三世為阻止加里波第進攻羅馬,派遠征軍經海路在奇維塔維基亞登陸,於10月26日進駐羅馬。11月3日,加里波第率部進至門塔納,遭法軍和教皇軍隊阻擊。由於法軍裝備新式步槍,火力密集,加里波第部遭重創,進軍羅馬行動再次受阻。

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被迫撤回駐羅馬法軍。9月2日,法軍在色當之戰中大敗,拿破崙三世成為階下囚。義大利王國政府不再擔心法國的干涉,遂派6萬大軍日夜兼程,趕在加里波第部之前奪占羅馬。9月20日,政府軍和加里波第部同時開進羅馬城。羅馬教皇庇護九世下令停止抵抗,避居梵蒂岡。至此,義大利統一大業終於完成。1871年1月,義大利王國首都由佛羅倫薩遷至羅馬。

義大利的獨立和統一,經歷了長期、艱苦而又曲折的斗爭過程,喚起了義大利民族的覺醒。1848—1870年的獨立戰爭最終獲得了勝利,使義大利擺脫長期受外族壓迫和分裂割據的局面,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大大推動了歷史的進步。

在義大利獨立戰爭中,資產階級民主派和自由派之間始終存在著矛盾和斗爭。民主派主張「自下而上」的道路,自由派主張「自上而下」的道路。由於民主派勢單力薄,加之內部不團結,「自下而上」道路行不通。然而,自由派力量雄厚,政治上比較成熟,因而成為獨立戰爭的領導力量。

義大利獨立戰爭造就了傑出代表人物,其中首推加里波第。加里波第在戰前通過一系列軍事實踐活動,獲得了豐富的經驗。在三次獨立戰爭中,他指揮若定,多次打敗兵力上占優勢的敵軍,取得輝煌戰績。他善於發揚革命軍隊的政治優勢,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積小勝為大勝,為義大利統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人稱他為「現代游擊戰之父」是當之無愧的。他在軍事實踐中創立的一整套戰略戰術,是義大利乃至全世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❸ 文化與經濟十分輝煌的義大利,因為什麼阻礙了政治上的強大

發祥於義大利半島中部的羅馬,在歷經多次坎坷和逆襲之路到最後發展為環地中海的超級帝國。但是從羅馬帝國以後義大利就一蹶不振了嗎?並非如此,但是持此觀點的人並不在少數。那麼,究竟是什麼給人一種義大利在羅馬帝國後便一蹶不振呢?

這與義大利半島在中世紀以來長期飽受的滄桑與6世紀以來的四分五裂有關。

自從君士坦丁大帝將都城移到新建的城市君士坦丁堡以後,羅馬帝國的核心區域從義大利半島向居士坦丁堡過渡。進入395年羅馬帝國又徹底分為東西兩部分,而西羅馬帝國的核心區域依舊在義大利半島。但是在接下來的81年裡,西羅馬帝國卻像是一個體弱多病的人,陷入內憂外患之中,而義大利半島也屢屢遭受磨難。蠻族從帝國北部不斷向腹地湧入,以各種方式融入義大利半島。5世紀末到6世紀中葉義大利半島先後在東哥特王國和東羅馬帝國掌握。

這些也表明盡管他們沒有達到羅馬帝國那樣的強盛,但並不妨礙成為義大利輝煌歷史的一部分。

但是這些城邦國家都有著各自的局限性使其沒有形成統一義大利半島的國家。

進入19世紀,隨著民族國家在歐洲的興起和列強之間的博弈讓義大利在19世紀70年代走向一統,並發展為世界一流強國。而後來的義大利多次將復興羅馬帝國作為義大利的終極目標,但都走向失敗。

當然,羅馬發展的過於輝煌讓此後在義大利半島上誕生的國家都顯得黯然失色而已。但環遍整個歐洲史能和羅馬帝國相提並論的國家也只是屈指可數。

❹ 分析中世紀德意志與義大利政治分裂的原因

1、近代之前德意志的分裂,有多種原因,歸納起來,主要為五點:
地理位置和國際環境;民族構成;歷史上的遷移和戰爭;眾多邦國之間的矛盾;以及歐洲封建制度和天主教。
2、選帝侯制度嚴重削弱了皇權,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詳細論述德意志分裂的原因:
1、地理位置和國際環境
地理上德意志王國處於歐洲中部,位於波德平原上,其東西南邊都沒有天然的分界線,沒有明顯的標志。歐洲各國擔心德意志統一強大後會侵佔它們的領土和利益,所以都強烈反對德意志統一,從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阻止德意志統一的進程,並造成德意志各邦國之間的矛盾。
2、民族構成
在中世紀,直到俾斯麥統一之前,德意志民族實際上也是不完全統一的,民族之中的各種族都有自己的邦國,種族邦國之間也僅僅是鬆散的邦聯關系,各邦國與歐洲其他國家有著不同的關系,國際地位也不盡相同。民族成分的復雜,是德意志統一的一個重要阻礙。
3、歷史上的遷移和戰爭德國位於中歐,四戰之地,各民族不斷遷移,大小戰亂不斷。
4、眾多的邦國、城市以及之間的矛盾歐洲有一個特殊的政治體系-城市國家。城市在獲得自由後就建立了自己的政府,獨立行事。城市為了保護共同的商業利益結成了同盟,著名的有萊茵同盟,漢撒同盟。無論是獨立的邦國,城市,還是城市同盟,對德意志民族國家完全的統一都是不利的。
5、歐洲的封建制度和天主教
在分裂時期,傳統意義上的歐洲強國中,德意志的經濟是最不發達的。德意志人越過了奴隸制階段直接進入封建化的進程。可是德意志人的封建化,比西歐慢上好幾個世紀,直到11,12世紀才算完成。封建化的緩慢與德意志的分裂是相互作用的,由於分裂,國家無法推行統一的制度;另一方面,中央王權,封建的中央集權出現的晚,又進一步擴大了分裂。中世紀的歐洲,是置於天主教的控制之下的。德意志的土地擺脫不了這樣的命運,每一個區的主教都佔有土地,德意志的土地是支離破碎的。宗教團體為了自己的利益進行的這些活動,加劇了德意志的分裂。

❺ 古典時代第一強國,中世紀後陷入分裂,現在依然混跡二流

義大利算是混跡二流吧。義大利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風光,尤其是經過中世紀在政治上的分歧,早已經已經不合,很多人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想法,尤其是義大利的一些小城市直接影響了當時歐洲的貿易,改變了當時的政治格局。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輝煌的義大利衰弱不是沒有原因的,後來甚至幾乎在歐洲地區看不到義大利的文明發展。其衰敗主要有以下原因:

正是因為以上兩個原因,導致導致義大利後期的時候,出現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尤其是在近代體現得更加明顯,導致義大利從前的地理優勢沒有了,而且還沒有趕上瓜分世界的列車,就這樣義大利消失在我們的視線當中,現代更是完成了義大利三合一的局面,算是混跡成二流城市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中世紀義大利是四分五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怎麼沖流量 瀏覽:188
勃銳精義大利本土版和歐洲版哪個好 瀏覽:763
印尼帶回來的咖啡粉怎麼保存 瀏覽:338
伊朗屬什麼人種 瀏覽:696
印度怎麼這么猛 瀏覽:711
東京中國飯店在哪裡 瀏覽:1
英國人如何看中日韓 瀏覽:919
印度一個煤氣罐多少錢 瀏覽:972
印度葯為什麼很便宜 瀏覽:291
印度版微信怎麼打造 瀏覽:254
英國人看病怎麼樣了 瀏覽:480
英國赫爾有什麼特色 瀏覽:897
義大利泡沫塑料屬於什麼垃圾 瀏覽:784
英國有多少飛機起降 瀏覽:61
印度建築特點有哪些 瀏覽:769
印尼巴士怎麼改裝 瀏覽:707
義大利空心面是什麼 瀏覽:442
印度人喝臟水為什麼沒傳染病 瀏覽:351
伊朗人的頭巾是怎麼纏的 瀏覽:661
英國為什麼沒有新冠肺炎治癒 瀏覽: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