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義大利羅馬旅遊,請問羅馬有什麼值得買的特產或者紀念品
沒有什麼很特色的,有些東西就是建築的小掛件。
我們當時一起去的都是在羅馬大教堂旁邊買明信片,然後貼一張羅馬教皇圖案的郵票,郵寄回國內給自己的。這是個特色,好多人都這么做的,那還有專門的自動售的機器。
記著中英文地址最好都寫,前面寫PR.China, 不然可能會郵寄到台灣就沒了。
⑵ 羅馬斗獸場有多高
羅馬斗獸場有57米高,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長約為188米,短軸長約為156米。
羅馬斗獸場,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斗場、科洛西姆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建於72-80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建築特點
斗獸場的看台用三層混凝土製的筒形拱上,每層80個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環形券廊(即拱券支撐起來的走廊),最上層則是50米高的實牆。看台逐層向後退,形成階梯式坡度。每層的80個拱形成了80個開口,最上面兩層則有80個窗洞,觀眾們入場時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編號,首先找到自己應從哪個底層拱門入場,然後再沿著樓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區域,最後找到自己的位子。整個斗獸場最多可容納9萬人,卻因入場設計周到而不會出現擁堵混亂,這種入場的設計即使是今天的大型體育場依然沿用。
義大利
義大利共和國,簡稱義大利(義大利語:Italia),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80萬 。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羅馬
羅馬(Rome),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恆之城」。城市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
⑶ 羅馬旅遊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羅馬是一座歷史與時尚並存的城市,遍地都是令人贊嘆的歷史古跡,而每一個古跡都有它獨具魅力的來歷和傳說,近距離接觸能讓人重返到古羅馬時代,因此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羅馬旅遊,那去羅馬旅遊重點要去哪些景點呢?小編這就給大家說說下羅馬旅遊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羅馬旅遊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羅馬斗獸場
羅馬斗獸場可以說是義大利羅馬最具標志性的建築,也是世界知名的旅遊景點,可以說是去義大利旅遊的人必去的景點之一。這里曾是角鬥士們、死囚們與餓獅苦鬥的地方,不過現在斗獸場已經不會再舉行任何的表演了,已經向遊客開放。
特萊維噴泉
特萊維噴泉是全世界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也是羅馬很是著名的噴泉,因電影《羅馬假日》在此取景又風靡全球。來義大利度假,許願池可是必打卡的一站,而且傳說背對噴泉從肩以上拋一枚硬幣到水池裡,下次再來此地,情侶一起向池中投入硬幣,愛情就會永恆。
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位於著名水城威尼斯的中心,又被稱為威尼斯中心廣場,曾經是為紀念紀念耶酥十二聖徒和收藏戰利品而建,四周圍繞的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而現在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
萬神殿
萬神殿位於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保存得最好的古建築,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戈利巴建造,是用來供奉奧林匹亞山上諸神,被米開朗基羅贊嘆為「天使的設計」。其前面是羅通達廣場,還有一個高大的噴泉,方碑基座雕有古羅馬神話場景,散發古典韻味,是羅馬旅遊必打卡的景點之一哦。
以上就是羅馬旅遊必去的景點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答案啦,小編推薦的幾個景點都是去羅馬比較值得打卡的景點,絕對不會踩雷,計劃去羅馬旅遊的小夥伴可以參考看看哦。
⑷ 古羅馬斗獸場是什麼樣子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B9%C5%C2%DE%C2%ED%B6%B7%CA%DE%B3%A1這是圖片的網址
概述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斗獸場(Colosseum)
地理坐標41°53'25.38"N12°29'32.47"N
羅馬斗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成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大直徑為188米,小直徑為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57米,著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圍牆共分四層,前三層均有柱式裝飾,依次為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上周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種柱式。科洛西姆斗獸場以宏偉、獨特的造型聞名於世。
羅馬斗獸場(Colosseum),全名為:科洛西姆斗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Flavium),位於今天的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現僅存遺跡。斗獸場專為野蠻的奴隸主和流氓們看角斗而造。
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各方面來看,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施工速度之快也是一個奇跡。
斗獸場平面式長圓形的,相當於兩個古羅馬劇場的觀眾席相對合一。斗獸場長軸188m,短軸156m,中央的「表演區」長軸86m,短軸54m。觀眾席大約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為五區。前面一區是榮譽席,最後兩區是下層群眾的席位,中間是騎士等地位比較高的公民坐的。榮譽席比「表演區」高5m多,下層觀眾席位和騎士席位之間也有6m多的高差,社會上層的安全措施很嚴密。最上一層觀眾席背靠著外立面的牆。觀眾席總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觀覽條件很好。
羅馬斗獸場由弗拉維安王朝的三個皇帝建造,它正式的名字是弗拉維安競技場。它的建造是這個新王朝的家族為提高自身在公眾中的地位而發起的一系列運動的一部分。韋斯帕西恩(公元69—79年)是這個王朝的締造者,他的出身並不高貴;在尼祿自殺後的一年中,羅馬又經歷了三個短命皇帝的失敗的統治,韋斯帕西恩隨後坐上了皇位。那時尼祿並未被遺忘;他所吞噬的廣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經激起民憤。因此,當韋斯帕西恩決定填平那屬於尼祿的豪華金色宮殿的人工湖.將其變成公共娛樂場所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這個用石頭建起的羅馬斗獸場(長188米;寬156米;高57米),由石灰華(10萬立方米,采自提維里附近的採石場,通過一條特殊的馬路運至羅馬)構成,它是羅馬最大的環形競技場了。人們相信大約300噸的鐵被用來製造將石頭連接起來的抓鉤。
從外部看,這座羅馬斗獸場由一系列3層的環形拱廊組成,最高的第4層是頂閣。這3層拱廊中的石柱根據經典的標准分別設計(由地面開始,多利安式樣,愛奧尼亞式樣和科林斯式樣)。在第4層的房檐下面排列著240個中空的突出部分,它們是用來安插木棍以支撐「Velarium」的,Velarium是露天劇場的遮陽帆布,皇家艦隊的水兵們負責把它撐起以幫助觀眾避暑,避雨和防寒,這樣一來大斗獸場便成為一座1世紀的透明園頂競技場。
羅馬斗獸場能容納的觀眾大約5萬人。共有3層座位;下層,中層及上層,頂層還有一個只能站著的看台,這是給地位最低下的社會成員准備的:女人,奴隸和窮人。但即使在其他層,座位也是按照社會地位和職業狀況安排的:皇室成員和守望聖火的貞女們擁有的、特殊的包廂。身著白色紅邊長袍的元老們坐在同一層的「唱詩席」中;然後依此是武士和平民。不同職業的人也有特殊的席位,例如士兵、作家、學者和教師,以及國外的高僧等。觀眾們從第一層的80個拱門入口處進入羅馬斗獸場,另有160個出口遍布於每一層的各級座位,被稱為吐口,觀眾可以通過它們涌進和湧出,混亂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夠被快速的疏散(據說這里只需十分鍾就可以被清空)。
建造背景
斗獸場由維斯西巴安(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是古羅馬當時為取悅凱旋而歸的將領士兵和贊美偉大的古羅馬帝國而建造的。在其兒子圖密善在位期間建成,是古羅馬帝國標志性的建築物之一。斗獸場建在另一個羅馬皇帝尼祿的「金宮」(DomusAurea)原址之上,這個宮殿在公元64年發生的羅馬大火中被毀。斗獸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牲畜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也有人與人之間的搏鬥。根據羅馬史學家狄奧·卡西烏斯(DioCassius)的記載,斗獸場建成時羅馬人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活動,宰殺了9000隻牲畜。
斗獸場這種建築形態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劇場,當時的劇場都傍山而建,呈半圓形,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但是到了古羅馬時期,例如埃庇道努劇場(EpidaurosTheater,約公元前330年,設計師:皮力克雷托斯PolykleitostheYounger).人們開始利用拱券結構將觀眾席架起來,並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因此形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並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羅馬斗獸場就是羅馬帝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個橢圓形角斗場,它長軸187米,短軸155米,周長527米,中央為表演區,長軸86米,短軸54米,地面鋪上地板,外面圍著層層看台。看台約有60排,分為五個區,最下面前排是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區,第二層供貴族使用,第三區是給富人使用的,第四區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後一區則是給底層婦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觀眾席上還有用懸索吊掛的天篷,這是用來遮陽的;而且天篷向中間傾斜,便於通風。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層柱廊的水手們像控制風帆那樣操控。
建築特點
斗獸場的看台用三層混凝土製的筒形拱上,每層80個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環形券廊(即拱券支撐起來的走廊),最上層則是50米高的實牆。看台逐層向後退,形成階梯式坡度。每層的80個拱形成了80個開口,最上面兩層則有80個窗洞,觀眾們入場時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編號,首先找到自己應從哪個底層拱門入場,然後再沿著樓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區域,最後找到自己的位子。整個斗獸場最多可容納9萬人,卻因入場設計周到而不會出現擁堵混亂,這種入場的設計即使是今天的大型體育場依然沿用。
斗獸場表演區地底下隱藏著很多洞口和管道,這里可以儲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鬥士,表演開始時再將他們吊起到地面上。斗獸場甚至可以利用輸水道引水。公元248年在斗獸場就曾這樣將水引入表演區,形成一個湖,表演海戰的場面,來慶祝羅馬建成1000年。
維護
公元217年斗獸場遭雷擊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毀壞,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復,繼續舉行人與獸或人與人之間的搏鬥表演,這樣的活動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公元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斗獸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在中世紀時期該建築物並沒有受到任何保護,因此損壞進一步加劇,後來乾脆被用來當作碉堡。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竟然拆除了斗獸場的部分石料。1749年羅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難為由才宣布其為聖地,並對其進行保護。約翰·保羅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會在此舉行儀式紀念這些殉難的烈士,但是卻沒有歷史證據顯示確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
總體風格
位於羅羅馬斗獸場的內部結構馬中心的壯觀的斗獸場是古羅馬當時為取悅凱旋而歸的將領士兵和贊美偉大的古羅馬帝國而建造的。斗獸場的建築設計並不落後於現代的美學觀點,而事實上,大約2000年後的今天,每一個現代化的大型體育場都或多或少的烙上了一些古羅馬斗獸場的設計風格。如今,通過電影和歷史書籍等媒介,我們能更深切地感受到當時在這里發生的人與獸之間的殘酷格鬥和搏殺,而這一切,只是為了給作壁上觀的觀眾帶來一些原始而又野蠻的快感。
斗獸場在建築史上堪稱典範的傑作和奇跡,以龐大、雄偉、壯觀著稱於世。現在雖只剩下大半個骨架,但其雄偉之氣魄、磅礴之氣勢猶存。斗獸場平面呈橢圓形,佔地約2萬平方米,外圍牆高57米,相當於現代19層樓房的高度。該建築為4層結構,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層分別有80個圓拱,其柱形極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愛奧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標准順序排列,第4層則以小窗和壁柱裝飾。場中間為角斗台,長86米,寬63米,仍為橢圓形,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那麼大。角斗台下是地窖,關押猛獸和角鬥士。角斗台周圍的看台分為3個區。底層的第一區是皇帝和貴族的座席,第二層為羅馬高階層市民席,第三層則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陽台,一般觀眾只能在此處站著觀看錶演了。場內看台共可容納觀眾5萬多人,底層地面有80個出入口,可確保在15分鍾至30分鍾內把場內5萬觀眾全部疏散離場。斗獸場的建築師究為何人,現在還是個未知數。有人認為可能是後來建築多米斯亞諾宮的建築師拉比利奧,但已無從查考。
公元80年斗獸場工程竣工之時,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典禮。古羅馬統治者組織、驅使5000頭猛獸與3000名奴隸、戰俘、罪犯上場「表演」、毆斗,這種人與獸、人與人的血腥大廝殺居然持續了100天,直到這5000頭猛獸和3000條人命自相殘殺、同歸於盡。無怪乎有人說,只要你在角斗台上隨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跡。當年,古羅馬著名的奴隸起義首領斯巴達克就是一名角鬥士,他最初率領78個角鬥士起義,很快發展到10多萬人,在羅馬各地堅持戰斗達2年之久。這次奴隸起義給了羅馬奴隸制沉重的打擊,馬克思曾贊譽斯巴達克是「整個古代史中最輝煌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