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威尼斯什麼船

義大利威尼斯什麼船

發布時間:2023-10-11 12:14:19

Ⅰ 威尼斯的小艇資料

威尼斯

威尼斯(Venice)是一個別致地方。出了火車站,你立刻便會覺得;這里沒有汽車,要到那兒,不是搭小火輪,便是雇「剛朵拉」(Gondola)。大運河穿過威尼斯像反寫的S;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條,這些就是小胡同。輪船像公共汽車,在大街上走;「剛朵拉」是一種搖櫓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那兒都去。威尼斯並非沒有橋;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轉彎抹角,那兒都走得到,用不著下河去。可是輪船中人還是很多,「剛朵拉」的買賣也似乎並不壞。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義大利半島的東北角上,是一群小島,外面一道沙堤隔開亞得利亞海。在聖馬克方場的鍾樓上看,團花簇錦似的東一塊西一塊在綠波里盪漾著。遠處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這里沒有什麼煤煙,天空乾乾凈凈;在溫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中國人到此,彷彿在江南的水鄉;夏初從歐洲北部來的,在這兒還可看見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麼綠,那麼釅,會帶你到夢中去。

威尼斯不單是明媚,在聖馬克方場走走就知道。這個方場南面臨著一道運河;場中偏東南便是那可以望遠的鍾樓。威尼斯最熱鬧的地方是這兒,最華妙庄嚴的地方也是這兒。除了西邊,圍著的都是三百年以上的建築,東邊居中是聖馬克堂,卻有了八九百年——鍾樓便在它的右首。再向右是「新衙門」;教堂左首是「老衙門」。這兩溜兒樓房的下一層,現在滿開了鋪子。鋪子前面是長廊,一天到晚是來來去去的人。緊接著教堂,直伸向運河去的是公爺府;這個一半屬於小方場,另一半便屬於運河了。

聖馬克堂是方場的主人,建築在十一世紀,原是卑贊廷式,以直線為主。十四世紀加上戈昔式的裝飾,如尖拱門等;十七世紀又參入文藝復興期的裝飾,如欄乾等。所以庄嚴華妙,兼而有之;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勁兒。教堂裡屋頂與牆壁上滿是碎玻璃嵌成的畫,大概是真金色的地,藍色和紅色的聖靈像。這些像做得非常肅穆。教堂的地是用大理石鋪的,顏色花樣種種不同。在那種空闊陰暗的氛圍中,你覺得偉麗,也覺得森嚴。教堂左右那兩溜兒樓房,式樣各別,並不對稱;鍾樓高三百二十二英尺,也偏在一邊兒。但這兩溜房子都是三層,都有許多拱門,恰與教堂的門面與圓頂相稱;又都是白石造成,越襯出教堂的金碧輝煌來。教堂右邊是向運河去的路,是一個小方場,本來顯得空闊些,鍾樓恰好填了這個空子。好像我們戲里大將出場,後面一桿旗子總是偏著取勢;這方場中的建築,節奏其實是和諧不過的。十八世紀義大利卡那來陀(Canaletto)一派畫家專畫威尼斯的建築,取材於這方場的很多。德國德萊司敦畫院中有幾張,真好。公爺府里有好些名人的壁畫和屋頂畫,丁陶來陀(Tindtoretto,十六世紀)的大畫《樂園》最著名;但更重要的是它建築的價值。運河上有了這所房子,增加了不少顏色。這全然是戈昔式;動工在九世紀初,以後屢次遭火,屢次重修,現在的據說還是原來的式樣。最好看的是它的西南兩面;西面斜對著聖馬克方場,南面正在運河上。在運河裡看,真像在畫中。它也是三層:下兩層是尖拱門,一眼看去,無數的柱子。最下層的拱門簡單疏闊,是載重的樣子;上一層便繁密得多,為裝飾之用;最上層卻更簡單,一根柱子沒有,除了疏疏落落的窗和門之外,都是整塊的牆面。牆面上用白的與玫瑰紅的大理石砌成素樸的方紋,在日光里鮮明得像少女一般。威尼斯人真不愧著色的能手。這所房子從運河中看,好像在水裡。下兩層是玲瓏的架子,上一層才是屋子;這是很巧的結構,加上那艷而雅的顏色,令人有惝恍迷離之感。府後有太息橋;從前一邊是監獄,一邊是法院,獄囚提訊須過這里,所以得名。拜倫詩中曾詠此,因而便膾炙人口起來,其實也只是近世的東西。

威尼斯的夜曲是很著名的。夜曲本是一種抒情的曲子,夜晚在人家窗下隨便唱。可是運河裡也有:晚上在聖馬克方場的河邊上,看見河中有紅綠的紙球燈,便是唱夜曲的船。雇了「剛朵拉」搖過去,靠著那個船停下,船在水中間,兩邊挨次排著「剛朵拉」,在微波里盪著,像是兩只翅膀。唱曲的有男有女,圍著一張桌子坐,輪到了便站起來唱,旁邊有音樂和著。曲詞自然是義大利語,義大利的語音據說最純粹,最清朗。聽起來似乎的確斬截些,女人的尤其如此——義大利的歌女是出名的。音樂節奏繁密,聲情熱烈,想來是最流行的「爵士樂」。在微微搖擺地紅綠燈球底下,顫著釅釅的歌喉,運河上一片朦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紅的樣子。唱完幾曲之後,船上有人跨過來,反拿著帽子收錢,多少隨意。不願意聽了,還可搖到第二處去。這個略略像當年的秦淮河的光景,但秦淮河卻熱鬧得多。

從聖馬克方場向西北去,有兩個教堂在藝術上是很重要的。一個是聖羅珂堂,旁邊有一所屋子,牆上屋頂上滿是畫;樓上下大小三間屋,共六十二幅畫,是丁陶來陀的手筆。屋裡暗極,只有早晨看得清楚。丁陶來陀作畫時,因地制宜,大部分只粗粗鉤勒,利用陰影,教人看了覺得是幾經琢磨似的。《十字架》一幅在樓上小屋內,力量最雄厚。佛拉利堂在聖羅珂近旁,有大畫家鐵沁(Titian,十六世紀)和近代雕刻家卡奴窪(Canova)的紀念碑。卡奴窪的,靈巧,是自己打的樣子;鐵沁的,宏壯,是十九世紀中葉才完成的。他的《聖處女升天圖》掛在神壇後面,那朱紅與亮藍兩種顏色鮮明極了,全幅氣韻流動,如風行水上。倍里尼(Giovanni Bellini,十五世紀)的《聖母像》,也是他的精品。他們都還有別的畫在這個教堂里。

從聖馬克方場沿河直向東去,有一處公園;從一八九五年起,每兩年在此地開國際藝術展覽會一次。今年是第十八屆;加入展覽的有意,荷,比,西,丹,法,英,奧,蘇俄,美,匈,瑞士,波蘭等十三國,義大利的東西自然最多,種類繁極了;未來派立體派的圖畫雕刻,都可見到,還有別的許多新奇的作品,說不出路數。顏色大概鮮明,教人眼睛發亮;建築也是新式,簡截不啰嗦,痛快之至。蘇俄的作品不多,大概是工農生活的表現,兼有沉毅和高興的調子。他們也用鮮明的顏色,但顯然沒有很費心思在藝術上,作風老老實實,並不向牛犄角里尋找新奇的玩意兒。

威尼斯的玻璃器皿,刻花皮件,都是名產,以典麗風華勝,緙絲也不錯。大理石小雕像,是著名大品的縮本,出於名手的還有味。

威尼斯 義大利的一座古城,位於歐洲亞得里亞海濱,周圍被海洋環繞,由118個島嶼組成,只有西北角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有「水城」「百島城」之稱。全城有117條縱橫交錯的大小河道,靠四百多座橋梁把它們連結起來。威尼斯始建於公元451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威尼斯風光秀美,古跡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羅克式大教堂,120座鍾樓,64座修道院,40座宮殿,是馳名全球的旅遊勝地。每年前往的遊客達500萬人以上,旅遊業使這個僅有36萬人口的中等城市變得十分富有。威尼斯城熱鬧非凡,但城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不見紅綠交通燈,小艇就是「公共汽車」。威尼斯的小艇同樣聞名於世。威尼斯是中、意兩國人民的友好使者馬可·波羅的故鄉。為了使中意兩國人民長期建立起來的友誼長存,1980年3月,威尼斯和我國的蘇州市結為姊妹城市。

Ⅱ 威尼斯一種特有的小船叫什麼

威尼斯特色的小船,獨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有一個獨具特色的名字——「貢多拉」(義大利語"GONDOLA",又譯為「貢多拉」或「崗多拉」)。

Ⅲ 威尼斯的小船有一種特有的名字,叫什麼

威尼斯(Venice)是一個別致地方。出了火車站,你立刻便會覺得;這里沒有汽車,要到那兒,不是搭小火輪,便是雇「剛朵拉」(Gondola)。大運河穿過威尼斯像反寫的S;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條,這些就是小胡同。輪船像公共汽車,在大街上走;「剛朵拉」是一種搖櫓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那兒都去。威尼斯並非沒有橋;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轉彎抹角,那兒都走得到,用不著下河去。可是輪船中人還是很多,「剛朵拉」的買賣也似乎並不壞。

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義大利半島的東北角上,是一群小島,外面一道沙堤隔開亞得利亞海。在聖馬克方場的鍾樓上看,團花簇錦似的東一塊西一塊在綠波里盪漾著。遠處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這里沒有什麼煤煙,天空乾乾凈凈;在溫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中國人到此,彷彿在江南的水鄉;夏初從歐洲北部來的,在這兒還可看見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麼綠,那麼釅,會帶你到夢中去。

威尼斯不單是明媚,在聖馬克方場走走就知道。這個方場南面臨著一道運河;場中偏東南便是那可以望遠的鍾樓。威尼斯最熱鬧的地方是這兒,最華妙庄嚴的地方也是這兒。除了西邊,圍著的都是三百年以上的建築,東邊居中是聖馬克堂,卻有了八九百年——鍾樓便在它的右首。再向右是「新衙門」;教堂左首是「老衙門」。這兩溜兒樓房的下一層,現在滿開了鋪子。鋪子前面是長廊,一天到晚是來來去去的人。緊接著教堂,直伸向運河去的是公爺府;這個一半屬於小方場,另一半便屬於運河了。

Ⅳ 威尼斯里的小艇資料

威尼斯小艇還叫貢多拉(Gondola)
威尼斯有「水上公共汽車」,也叫水上巴士。這種船的體積大,能坐幾十人,是游覽威尼斯最實惠的交通工具。水上出租船即「水上計程車」,船型較小,乘坐方便舒適。威尼斯還有摩托艇、售貨船、救護船、消防船、垃圾船、娛樂船……最有特色的是一種小型劃船「貢多拉」。「貢多拉」船形呈新月狀,細長的黑色船身,扁平的船底,首尾兩端尖尖翹起,很適合在狹窄的水巷穿行。

Ⅳ 威尼斯的小艇的資料

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主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77條水道、401座橋梁聯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稱。公元452年興建。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十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新航路開通後,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並入義大利王國。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玻璃器皿、花皮革製品、花邊、刺綉等著稱。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馳名的旅遊中心,年有3百萬遊客。古老的聖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鍾樓等拜占庭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離岸2公里處的線狀沙洲-利多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梁綴接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這里建築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後就蓋房子,這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當年為建造威尼斯,義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這樣的房子,也不用擔心水下的木頭爛了,它不會爛的,而且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此前考古者挖掘馬可•波羅的故居,挖出的木頭堅硬如鐵,出水後見了氧才朽。
威尼斯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這個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卻被一百多條蛛網般密布的運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島,島與島之間只憑各式橋梁錯落連接,初來乍到很快便會迷失在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運河呈S形貫穿整個城市。沿著這條號稱「威尼斯最長的街道」,可以飽覽威尼斯的精華而不用擔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棟宮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於14至16世紀,有拜占庭風格、哥特風格、巴洛克風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築地基都淹沒在水中,看起來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藝術長廊。平日里大運河真的像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樣,各式船隻往來穿梭其上,最別致的當然還是貢多拉。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重鎮,產過歷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威尼斯畫派;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築延續到今天,她獨特的氣氛令遊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來過的威尼斯遊客都念念不舍,樂而忘返。
威尼斯及其瀉湖
英文全稱:Venice and its Lagoon
英文簡稱:Venice
編號:546-004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始建於5世紀、由118個小島構成的威尼斯,10世紀成為當時最主要的航運樞紐。總體上來說,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築傑作。
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的威尼斯(英文:venice 、義大利文:venezia) 四周環海,位於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濱的威納托省(Veneto)。從地圖上看,威尼斯彷彿一顆鑲嵌在美妙長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亞得里亞海的波濤中熠熠生輝。
[編輯本段]【威尼斯的歷史和地理】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這個面積只有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這個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紀開始發展,14世紀前後,這里已經發展成為義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譽為整個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業貿易旅遊於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紀為威尼斯全盛時期,成為義大利最強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國」、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16世紀始,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威尼斯逐漸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從於拿破崙的統治,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威尼斯共和國從此滅亡。1849年反奧地利的獨立戰爭取得勝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區和義大利才實現統一,從此成為義大利的一個地區。
[編輯本段]【威尼斯的交通】

西北角有一條四公里長的長堤與大陸相通,它不但是義大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藝術古城。威尼斯及其瀉湖,由118個島嶼組成。素有「水都」、「水城」、「橋城」或「百島之城」的美稱,是義大利威尼斯省的省會(另一資料:威內託大區的首府),也是義大利北部的主要港口。這座世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風光獨好,城內歷史古跡比比皆是,是一座風景如畫而又古韻十足的歷史名城,這里的所有景色都離不開水。威尼斯全市有117條大小河道(另一資料:177條大小運河)相通,靠401座各式橋梁把它們連接起來。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
[編輯本段]【鳳凰歌劇院】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重鎮,產生過歷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威尼斯畫派;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築延續到今天,她獨特的氣氛令遊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來過的威尼斯遊客都念念不舍,樂而忘返。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橋構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
威尼斯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風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還要狹窄,兩條船不能並開,只能單行。街道兩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層大多為居民的船庫。連接街道兩岸的是各種各樣的石橋或木橋。它們高高地橫跨街心,一點也不妨礙行船。威尼斯的橋梁和水街縱橫交錯,四面貫通,人們以舟代車,以橋代路,陸地、水面,遊人熙攘,鴿子與海鷗一齊飛,形成了這個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種特有的生活情趣。在威尼斯地眾多座橋梁中,以火車站為通往市中心的利亞德橋(Rialto)最為有名,又名商業橋,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築成,是威尼斯的象徵。大橋長48米,寬22米,離水面7米高,橋兩頭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樁支撐,橋上中部建有廳閣,橫跨在大運河上。大大小小的船隻從太陽型的橋洞中穿梭,里亞托橋建(Rialto)於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橋,後改為吊橋。在1444年的一次慶典中,因不堪重負,大橋折斷。1580~1592年,改建為現在的石橋。橋頂有一浮亭,橋兩側是20多首飾商店和賣紀念品的小攤。威尼斯城內古跡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等,另外,還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鍾樓、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宮殿,都隔河相臨,十分別致。威尼斯的房屋建築風格各異,房屋的門窗、走廊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和花紋。夜間泛舟威尼斯,獨有一番情趣。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義大利威尼斯,來感受她的美麗、溫馨和浪漫。
[編輯本段]【公朵拉】
獨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有一個獨具特色的名字——「公朵拉」。這種輕盈纖細、造形別致的小舟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它一直是居住在瀉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據說,7世紀時,第一任總督將這種船命名為「公朵拉」(1094年文獻首次提到)。
為什麼叫它「公朵拉」現已無從考證,可能源泉自希臘語的kondyle,意為輕快小舟;或者kondoura,一種船的名字;也或許來自拉丁語的cymbula,即小船。貢多拉是由威尼斯的工匠按照古老的口傳工藝製造的。這種小尖舟古時候並不完全象今天這個樣子。15世紀和16世紀的繪畫所描繪的那時的貢多拉比較扁平,船尾和船頭也不像現在那麼高。船旁邊沿繪著鮮艷的圖案,有的還裝點著昂貴的飾物。名門貴族則以此炫耀門第、互相攀比。
這種小舟有兩個部位可體現工匠們的想像力,一個是自然奔放的船頭,很象15和16世紀用的六齒鉞戟。(每一個齒代表威尼斯的一個區),另一個是依奧尼亞式船尾。到了18世紀,這種威尼斯尖舟的形狀和大小會慢慢地固定到我們今天這個樣子(從前的貢多拉也有大船,好幾位槳手同劃)。
今天這種小舟一般長為10.75米、寬為1.75米。小舟的平底呈不對稱型,這樣可以較好地保持只靠一側單槳劃的船的平衡。貢多拉船夫現在只穿著一件帶橫條的緊身針織上衣,戴著一項草帽。過去船夫們的制服是很奇特和考究的。劃船的時候,船夫站在船尾上,有擱在彎曲的槳架上長長的單槳劃。
1562年,威尼斯元老院頒布禁令:不準在尖舟上施以任何炫耀門第的裝飾,已經安裝的必須拆除,所有的貢多拉都漆成了黑色。唯一留下來供裝飾用的只有船頭的嵌板。結果,瀉湖一眼望去清一色黑色貢多拉與碧綠的湖水搭配得煞是好看。從前的貢多拉的中間船艙還有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主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77條水道、401座橋梁聯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稱。公元452年興建。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十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新航路開通後,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並入義大利王國。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玻璃器皿、花皮革製品、花邊、刺綉等著稱。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馳名的旅遊中心,年有3百萬遊客。古老的聖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鍾樓等拜占庭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離岸2公里處的線狀沙洲-利多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梁綴接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這里建築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後就蓋房子,這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當年為建造威尼斯,義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這樣的房子,也不用擔心水下的木頭爛了,它不會爛的,而且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此前考古者挖掘馬可•波羅的故居,挖出的木頭堅硬如鐵,出水後見了氧才朽。
威尼斯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這個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卻被一百多條蛛網般密布的運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島,島與島之間只憑各式橋梁錯落連接,初來乍到很快便會迷失在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運河呈S形貫穿整個城市。沿著這條號稱「威尼斯最長的街道」,可以飽覽威尼斯的精華而不用擔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棟宮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於14至16世紀,有拜占庭風格、哥特風格、巴洛克風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築地基都淹沒在水中,看起來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藝術長廊。平日里大運河真的像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樣,各式船隻往來穿梭其上,最別致的當然還是貢多拉。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重鎮,產過歷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威尼斯畫派;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築延續到今天,她獨特的氣氛令遊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來過的威尼斯遊客都念念不舍,樂而忘返。
威尼斯及其瀉湖
英文全稱:Venice and its Lagoon
英文簡稱:Venice
編號:546-004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始建於5世紀、由118個小島構成的威尼斯,10世紀成為當時最主要的航運樞紐。總體上來說,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築傑作。
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的威尼斯(英文:venice 、義大利文:venezia) 四周環海,位於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濱的威納托省(Veneto)。從地圖上看,威尼斯彷彿一顆鑲嵌在美妙長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亞得里亞海的波濤中熠熠生輝。
[編輯本段]【威尼斯的歷史和地理】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這個面積只有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這個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紀開始發展,14世紀前後,這里已經發展成為義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譽為整個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業貿易旅遊於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紀為威尼斯全盛時期,成為義大利最強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國」、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16世紀始,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威尼斯逐漸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從於拿破崙的統治,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威尼斯共和國從此滅亡。1849年反奧地利的獨立戰爭取得勝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區和義大利才實現統一,從此成為義大利的一個地區。
[編輯本段]【威尼斯的交通】

西北角有一條四公里長的長堤與大陸相通,它不但是義大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藝術古城。威尼斯及其瀉湖,由118個島嶼組成。素有「水都」、「水城」、「橋城」或「百島之城」的美稱,是義大利威尼斯省的省會(另一資料:威內託大區的首府),也是義大利北部的主要港口。這座世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風光獨好,城內歷史古跡比比皆是,是一座風景如畫而又古韻十足的歷史名城,這里的所有景色都離不開水。威尼斯全市有117條大小河道(另一資料:177條大小運河)相通,靠401座各式橋梁把它們連接起來。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
[編輯本段]【鳳凰歌劇院】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重鎮,產生過歷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威尼斯畫派;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築延續到今天,她獨特的氣氛令遊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來過的威尼斯遊客都念念不舍,樂而忘返。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橋構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沒有

Ⅵ 威尼斯的小艇資料

名稱:Gondola

狹長輕舟「貢多拉」,俗稱「鳳尾船」,又叫「剛多拉」,「剛朵拉」(Gondola),它的歷史可以上溯至11世紀,船身纖巧、船底扁平,使它十分適合在狹窄又淺平的水道中行駛。
貢多拉船身採用不對稱設計,所以在航行中,船會向一邊傾。船首銅刻的圖形代表總督的帽子與威尼斯的6個行政區,另一側邊的橫杠代表朱德卡島,貢多拉是威尼斯的象徵。早期的貢多拉被漆上各種五顏六色的色彩,威尼斯貴族們喜歡乘坐雕刻精美,裝飾著綾羅綢緞的貢多拉互相鬥富。當時威尼斯政府為了杜絕人們炫耀財富的行徑,以及漫無止境的提高貢多拉的價位,在1562年規定貢多拉統一漆上黑色的船身,成為現在旅客所看到貢多拉麵貌。現在唯一可以讓這些船主發揮的空間,就只剩下船尾及兩弦的金色海馬,以及船上的鮮花裝飾。
小船的載重量可達1200公斤,持續時速可達三海里,而且只需一個人劃槳即可。難怪威尼斯船運史博物館長魯賓•德•塞爾文認為,從能量投入與速度的比率看,這種小船是「世界上效益最高的船隻」。
貢多拉的起源:
同美國的快帆船和阿拉伯的三角帆船一樣,被稱為貢多拉(gondola)的威尼斯小船,不僅是一種獨特的船,而且具有著神奇的色彩。可謂是威尼斯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象徵。
威尼斯小船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094年。當時,維托•法利埃公爵頒布了一項特許令,准許部分村民有權製造小船。
威尼斯小船的形狀歷經幾百年變遷,隨著威尼斯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得到不斷改進。它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在航海領域,應用達爾文進化論的歷史,體現了小船與其所在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之間的辯證關系。
威尼斯在建城以前,還是一個由若干零星村落組成的鬆散聯邦式部落。隨著人口增加,村民們開挖了許多運河。後來,隨著運河網逐漸擴大,河道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迷宮般的水上交通網。20世紀的城市規劃師和建築師李•科巴西爾譽其為「完美無缺的心臟系統「。威尼斯城這種與眾不同的發展過程,在交通方面主要依靠畜力是不行的,必須有一種能夠在狹窄而又難以通過的運河上行駛的船,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在越來越遠的距離內,運載日益增多的居民。於是,威尼斯小船便應運而生。
貢多拉的船夫:
海邊有許多「貢多拉」 遊船,水手們穿著得很整齊,頗有特色的黑色服裝,戴著飄著帶子帽子,脖子上不知是為了美,還是為了分不同的幫派,都系著各色的領帶。系同一領帶的水手都聚在一起,等待遊客租船游運河。 「貢多拉」水手是黑發碧眼的義大利小夥子,風流灑脫、口若懸河,又是天生好歌喉,此時正是良辰美景之際,他忍不住引吭高歌一曲義大利歌劇。
船歌是起源於貢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廣泛流行於義大利。十九世紀成為一種人們所喜愛的浪漫抒情曲體裁。船歌的曲調淳樸流利,優游自在,通常為6/8拍子,強拍和弱拍有規則地交替和起伏,描寫船的搖曳晃動。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船歌,是一首典型的威尼斯貢多拉船歌。在月光明朗的夜裡,詩人霍夫曼的朋友尼克勞斯和詩人的情人朱麗葉塔坐著貢多拉,徜徉在威尼斯的運河上,唱著這首二重唱,象微波盪漾一般上下起伏的曲調,緊密配合著一搖一擺的伴奏音型。全曲分三段,從「吹吧,微風」開始是第二段。第三段的曲調和歌詞,都是重復第一段。最後,朱麗葉塔和尼克勞斯唱著「啊」字,互相呼應。歌聲漸漸消失在晚風中。船歌除聲樂曲外,還有器樂曲。器樂曲中的船歌,是一種抒情小品,和聲樂曲的船歌一樣,具有歌唱性的抒情旋律和搖晃動盪的伴奏音型,也常常用6/8拍子寫成。門德爾松的鋼琴曲《無詞歌》中,有三首《威尼斯貢多拉歌曲》,其中第一首《g小調無詞歌》是1830年在威尼斯寫的。音樂清新流利,優美生動;婉轉如歌的曲調和搖曳起伏的節奏貫穿全曲,塑造了水面上輕舟盪漾的音樂形象。
輕舟穿行於設計美妙的橋梁,岸上人群熙熙攘攘,夕陽西下,霞光滿天,聖瑪利教堂上大小兩個圓頂在夕陽殘照中更加雄偉壯美,遠處宮殿巍峨,屋宇氣象,水上泛舟,天上浮雲,水中光影,仰視兩岸富商豪宅、花樣翻新,風格迥異、陽台鮮花爭奇斗艷。
威尼斯的貢多拉大賽:
每年在9月的第一個禮拜天,威尼斯的大運河上就會舉辦一項這樣的大賽,平常在大運河上悠閑擺渡的貢多拉船夫,一下子都換上了中古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傳統服裝,在大運河上比個高低。
義大利的貢多拉對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據悉在極盛時期,威尼斯的貢多拉數量還曾高達1萬艘以上。與水為鄰的威尼斯,從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就一直流傳著各式的賽船游戲,但是最主要的還是9月的這一場盛大的歷史性船賽。這一場歷史性船賽,從威尼斯王國時代就已經開始,一年舉辦1次,而且數百年來從未中斷。最初的緣起據說與軍事演練有關,之後才逐漸演變為社區榮耀的競賽,如果你在九月的第一個禮拜天來到威尼斯,運河上船隻摩頂放踵,交通大擁塞的情況就是你可以預期的盛況。
船賽當天,大運河上執行了交通管制的通告,從下午2:30~20:00限時通行。對於以船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威尼斯人,這自然是一件影響民生的重要大事。對於想要先佔好位置的人,更是要事先就有所警覺。因為,還不到比賽時間,運河邊就已經萬頭鑽動的擠滿了興奮莫名的觀眾。
貢多拉船賽的跑道就在威尼斯的交通臍帶━大運河上舉行,大運河全長4公里,船賽的行程不但是從頭劃到尾,劃到了尾端還要折回去,一路廝殺到佛斯卡里宮。而佛斯卡里宮從有船賽的歷史以來,就一直是比賽的終點站,臨時搭建起來的評審台也是頒發獎旗的地方。
貢多拉競賽分為團體組、男子組與女子組,近年來還恢復了中斷多年的婦女船賽,這也是整整一年裡,女性唯一有機會在貢多拉上掌舵的機會。比賽路線從火車站附近出發,在兩岸人山人海的鼓掌吶喊下,槳手們前俯後仰槳轉如梭,浩盪的船隻陣容,在觀眾熱切的情緒與不斷的鼓掌聲中,勝利者以朝天舉槳作為致意。
這場貢多拉比賽最吸引人的地方,自然是技藝神妙的貢多拉船夫,除了正式的比賽,就是以娛樂助興的表演船隊,遊行的船隻大小不一,從古代的櫓船到綵船、金碧耀眼的貴族船,船上更有打扮成文藝復興時期的公爵貴族,在華蓋的蔽蔭下,由侍者操槳,在大運河上有模有樣的劃呀劃,將時光再劃回到過去。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威尼斯什麼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運會印度代表團有多少人 瀏覽:336
從印尼回國在哪裡隔離 瀏覽:678
印尼人喜歡什麼材質的頭巾 瀏覽:741
中國的熱帶地區有哪些特點 瀏覽:994
伊朗什麼時候反美 瀏覽:271
為什麼義大利醫療系統更健全 瀏覽:633
怎麼從中國開車到越南 瀏覽:114
印度一天多少人被雷擊死 瀏覽:944
中國什麼暴雨預警 瀏覽:680
印尼粘粉是什麼植物 瀏覽:247
中國電信綠鞋機制什麼時候到期 瀏覽:347
英國給世衛捐了多少錢 瀏覽:663
美國伊朗伊拉克到底是什麼關系 瀏覽:80
華盛頓之戰為什麼英國佔領了首都 瀏覽:714
中國人流手術後多久可以走路 瀏覽:847
印尼女兵怎麼報名 瀏覽:745
中國古代詩派有多少 瀏覽:148
中國古代8大詩人有哪些 瀏覽:971
坦克世界打英國車為什麼會有火花 瀏覽:305
如果印度發射洲際導彈會怎麼樣 瀏覽: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