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餐廳菜單
1、波爾多紅酒鵝肝批,鵝肝酒香味十足,切一塊入口,味道厚實且滑而不膩。配上剛烤出爐的白麵包,抹一條鵝肝油,油汁在舌中化開,香氣四溢。
2. 誰能跟我介紹下真實的義大利的風土人情
她的美是需要親身體驗的,這個暑假遊走在巴黎(在這里讀書),倫敦以及義大利5市,感受是分明的。
如果你去過義大利以及梵蒂岡,歸來不再看任何教堂(除了,西班牙的聖家堂)
如果你去過大英博物館以及V&A博物館,其它的一般的博物館也許興趣寥寥。
去過羅浮宮(louvre)以及奧塞(orsay)基本上別的畫作博物館也會感覺沒那麼精彩。
但是在義大利你能感受到更熱情的民風,在羅馬你會感受到,歷史與你同在。遍地都是雪糕店還有各式小店(賣設計的東西)。
很難一一說明,但是義大利不可以不去,因為它就是歐洲近代文化的母親。(文化復興開始)
PS,義大利的消費水平是比法國以及英國低的。
3. 義大利習俗等
義大利人熱情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在正式場合,穿著十分講究。見面禮是握手或招手示意;對長者、有地位和不太熟悉的人,要稱呼他的姓,加上「先生」、「太太」、「小姐」和榮譽職稱;在就餐、乘車、乘電梯等情況下,都會讓女士先行。和義大利人談話要注意分寸,一般談論工作、新聞、足球;不要談論政治和美國橄欖球。
在義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義大利人的守時和集體觀念相對就差一點,宴會遲到20分鍾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義大利人忌諱交叉握手,忌諱數字「17」,忌諱送菊花,當著眾人的面打噴嚏或咳嗽,在義大利人看來不僅是一件不禮貌的事情,而且還會令人討厭,據說是因為歐洲曾有過因重感流行而置死人命的先例,感冒在義大利人眼中也如洪水猛獸般恐怖。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義大利人也倡導女士優先,在就餐、乘車、乘電梯等情況下,都會讓女士先行。
義大利的婚喪嫁娶習俗,與歐洲其他國家相似,儀式多與宗教儀式相關。義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經過訂婚(交換訂婚戒指)、結婚(分為民政和教堂婚禮)兩道儀式,3月、4月是義大利青年選擇結婚高峰期。
義大利人不太喝熱水,所以他們的熱水是水龍頭一開熱水就來的自來水,也許我們會很不習慣,但是他們的自來水是可以生飲的,如果不能接受,就只好自己帶變電器和電湯匙了。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氣候宜人,景色秀麗,古羅馬帝國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宏偉建築、藝術珍品和歷史遺跡豐富多采,每年吸引大批的外國遊客,旅遊事業十分發達。居民絕大多數是義大利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98%,另有弗留利人、拉定人、奧地利人、法蘭西人等少數民族。羅馬天主教是義大利的主要宗教,另有少數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和猶太教。現代義大利民族是在古代羅馬人的基礎上,經過漫長的歷史歲月演化形成的,迄今仍股襲著許多古老的風俗禮儀。
義大利人性格豪放,感情豐富,待人熱情,彬彬有禮。義大利人的姓名多由兩節組成,前一節為名,後一節為姓,如安東尼奧"布朗卡喬,「安東尼奧」為名,「布朗卡喬」為姓。在文函、信件、請柬里要書寫姓名全稱;在社交場合,一般在姓的前面冠以先生、女士、小姐;相互關系親密的朋友見面,可以直呼對方的名。義大利人見到外來客人,總是熱情打招呼,握手致意,寒暄問候,有時也行舉手禮。親朋好友相見,除握手外,還要擁抱並相互貼對方的面頰。異性之間可以握手問好,也可以男性吻女性的手背。義大利人喜歡以頭銜相稱,並同名字或先生、女士、小姐連稱。
4. 義大利習俗
1、在義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義大利人的守時和集體觀念相對就差一點,宴會遲到20分鍾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義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燴水果、喝酸牛奶的習慣。酒特別是葡萄酒是義大利人離不開的飲料,不論男女幾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時,也要摻上一些酒。
2、義大利人忌諱菊花。義大利的婚喪嫁娶習俗,與歐洲其他國家相似,儀式多與宗教儀式相關。義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經過訂婚(交換訂婚戒指)、結婚(分為民政和教堂婚禮)兩道儀式,3月、4月是義大利青年選擇結婚高峰期。
義大利人在1974年5月以前是不允許離婚的,在1974年5月16日全民公決後,義大利人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
3、義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內。
4、義大利人完全以家庭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還有一個「最酷奶奶」的評選(最近的優勝者因赤腳跳快速旋轉的塔蘭台拉舞而擊敗了其他競爭者,在比賽中勝出)。
(4)義大利婚禮湯怎麼熬擴展閱讀:
義大利忌諱「十三」和「星期五」,認為「十三」這一數字象徵著「厄兆」,「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象徵。
現代人對「十三」和「星期五」的不祥預兆據說起源於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這一天羅馬教廷的教皇和法國國王聯合執行了一條對聖殿騎士團的秘密處決令。
聖殿騎士們因為被說成是異教徒而被判處死刑,失去了他們長期以來所擁有的權利。基督教大長老雅克德沐萊被捕,他死前受盡了折磨,最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也有傳說認為是起源於基督教徒的信仰,即「十三」是最後晚餐中聚會的人數,餐桌上第「十三」位弟子是叛徒猶大。
5. 義大利婚禮湯怎麼做好吃
材料
【肉丸】瘦碎牛肉1/2磅
【肉丸】蛋打散1個
【肉丸】麵包屑2大匙
【肉丸】粉狀起士1大匙
【肉丸】洋蔥粉1/2小匙
【肉丸】干九層塔1/2小匙
【其它】雞高湯53/4杯,切細的瑞士甜菜2杯,切碎的胡蘿卜1/3杯,乾的orzopasta1杯
做法
1、把【肉丸】材料混合在一起後,搓成小丸子,每個約重5gm。
2、湯鍋中雞肉高湯大火煮開後,加入蔬菜、pasta、肉丸並讓湯再次煮滾,轉成中火煮10分鍾。記得攪拌,預防pasta黏在一起。
6. 義大利餐廳:刪繁就簡三秋樹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是鄭板橋題書齋的對聯,表面上寫樹和花,其實是說做文章要言簡意賅,推陳出新。用這兩句話來分別形容義大利菜和法國菜,也很貼切。
要說義大利菜簡單,可能很多人不同意,畢竟義大利人一頓晚飯吃上四五個小時一點也不奇怪,怎麼能說簡單呢?這話有兩層意思。一來,雖然在北美隨處可見,但義大利菜到了北美已經失去了本土那種與「慢生活」融為一體的「時間的味道」。菜單大大簡化了,不再是四五道菜一樣樣吃下來,也不像在義大利那樣逢餐必酒,慢慢品味,的確可謂化繁為簡。
第二層意思是與法國菜比較而言的。義大利菜選用的食材最要緊是應季、新鮮、因地制宜,並不追求奢靡;做法上盡可能保存本味,不加過多修飾。一位深諳美食之道的義大利裔同事就曾對我說,如果一家義大利餐廳價格太過昂貴,那一定吃不到真正地道的義大利菜。事實上,在北美各地的「最佳義大利菜」榜單中也鮮少見到高檔餐廳而多的是家庭作坊式小店。從這個角度來說,相對於法國菜烹飪技法的考究和食材搭配的奢侈,義大利菜當得一個「簡」字。
1. 前菜和沙拉
北美的義大利餐廳,菜單上有時候把前菜寫成英文 Appetizer ,有時候寫成義大利文 Antipasti 。
特色的開胃菜離不開 Bruschetta 。這個詞的本意是指「炭烤」,在意餐中它是麵包加配料組成的經典小吃。麵包一般採用老面自然發酵而成,顏色偏深,斜著切成小片,加蒜蓉和橄欖油烤香,上面放上用切碎的番茄、芝士等配料調制的冷盤。
在北美,最流行的是用tomato(番茄)、basil(羅勒)、mozzarella芝士及onion(洋蔥)、garlic(蒜)等香料調制而成的。這種小冷盤名氣大得甚至喧賓奪主,單是它本身,不必墊上麵包,就可以在北美的超市裡裝成瓶貼上bruschetta的標簽出售。不過在正宗的義大利餐廳你還會發現搭配各種冷盤的bruschetta。
說到 mozzarella (馬蘇里拉乳酪),這是義大利美食的一大靈魂,許多菜式都少不了它。而前菜當中,mozzarella自己就可以頂起半壁江山,有的餐廳甚至以此為招牌,叫做mozzarella bar(馬蘇里拉乳酪吧)。
新鮮的mozzarella沒有經過擠壓,質地綿軟濕潤而有彈性。地道的mozzerella一定是當天食用,不能長期保存。作為一道前菜時,師傅把它搓成一個小球,搭配簡單的調料上桌。最能體現本味的吃法是不加配菜,僅僅佐以上等olive oil(橄欖油)、sea salt(海鹽)、balsamic vinegar(巴薩米克黑醋)等調料。復雜一點的,可以配以jam(果醬)、nuts(堅果),還可以搭配prosciutto(腌肉)、smoked salmon(煙熏三文魚)等重口味肉類冷食。
這種豪華版中所使用的 prosciutto 又與 salami (義大利風干香腸)共同組成了義大利開胃菜的另一個主力—— cold cut (冷切)。Prosciutto是一種乾式腌制而成的火腿,吃的時候切成透光的粉紅色薄片,生吃。所謂乾式腌制,類似於江南一帶腌制鹹肉,肉抹上鹽,風干。與之相對的濕式腌制則類似四川做香腸臘肉,肉浸泡在調料汁中幾天,入味後再掛起來風干。而salami是一種發酵風乾的香腸,也是生吃,不過切法不同——Prosciutto片成長條,而salami切成圓形。
同樣冷食的肉類前菜還有一道 carpaccio 也是源自義大利的美味——生肉。最傳統的carpaccio是用生牛肉製作的,用上好的牛裡脊肉切成很薄的片,以檸檬汁、橄欖油調味,與日餐中的生牛肉刺身有異曲同工之妙。現在,carpaccio也可以是魚生,就更像日式刺身了。
與美式餐廳一樣,義大利式的前菜也少不了油炸食品,最富有地中海風味的就是 calamari fritti (酥炸魷魚)。Fritti是義大利文,相當於英文的fried,就是炸的意思,菜單中還能看到各種fritti菜式。
沙拉在義大利文中叫 Insalate ,有的餐廳會單獨作為一類寫在菜單上,有的混在Antipasti裡面。北美的菜單上最有義大利特色的沙拉首推 Insalate Caprese (卡布里沙拉),以義大利南部小島Capri命名。講批薩時我曾經提到義大利人最愛的 Margherita (瑪格麗特批薩)餡料用番茄、mazzerella芝士和basil(羅勒)組成義大利國旗的紅、白、綠三色。Caprese沙拉也主要使用這三種原料,再配以用橄欖油等簡單調料配製的料汁。
你也許已經發現,在介紹前菜時我反復提到橄欖油,因為olive oil(橄欖油)在義大利美食中的作用實在舉足輕重。許多義大利餐廳餐前免費提供的麵包也不像普通餐廳那樣配上butter(黃油),而是跟橄欖油和balsamic vinegar(巴薩米克黑醋)。
2. 湯
多數時候,北美口語中的first course(頭盤)都是指開胃菜,但在義大利餐廳的菜單上, primo (頭盤)常常是跟在antipasti後面的。按照義大利傳統,primo可以是湯,也可以是義大利面等澱粉類菜式,但一般沒有大魚大肉,因為那是 secondo (第二道菜)。
北美多數義大利餐廳湯的選擇都不多,在菜單上不一定單列出來,往往放在primo裡面,甚至有的店也放在antipasti裡面。如果單獨寫出來,可能是義大利文 zuppa ,也可能是英文 soup 。
Italian wedding soup (義大利婚禮湯)是北美最常見的湯菜之一,主料有義大利肉丸,輔以蔬菜。不過,在標榜「正宗」的義大利餐廳中,這道湯反而不太出現在菜單上,倒是 minestra di pomodoro (番茄蔬菜湯)這類看似平淡無奇的家常湯菜頗值得一試。跟別的義大利菜式一樣,這道以pomodoro(番茄)為名的湯所使用的番茄一定是精心挑選的優質品種,自然生長而成,再經過老闆或主廚的獨門秘方熬制,絕不是超市出售的番茄可以拿來充數的。
菜單上的minestra或 minestrone (蔬菜湯),pomodoro的字樣不出現在菜名中,但大概率這道湯依然是用番茄打底的。另外,minstrone這種湯裡面多數會加入一點豆類或體型較小的義大利面。
Margherita(瑪格麗特批薩)和Insalate Caprese(卡布里沙拉)都少不了代表義大利國旗當中綠色的香草basil(羅勒),湯裡面也少不了。尤其是夏天常見的冷湯,以 Gazpacho 最為經典。這道湯源自西班牙,但義大利版有自己固有的搭配,一定少不了的是番茄,而basil也是其區別於西班牙原版的一個重要標志。
許多餐廳還提供「是日例湯」,義大利文寫作 Zuppa Del Giorno 。
3. 意麵和米飯
中文裡面常常把義大利面譯成空心粉,實際上許多pasta(意麵)都是實心的,甚至有的還是像餛飩餃子一樣有餡的,所以還是譯成意麵或意粉更能達意。
Pasta 是意麵的統稱,雖然也算是primo,但在北美的義大利餐廳中常常單列出來。
Pasta有各種不同形狀。就像中餐的刀工,切絲切片切塊,大小厚薄長短,不只是為了好看,在烹調技術上更是各有作用。Pasta也一樣,講究的義大利人,不同形狀的pasta一定搭配不同口味的醬料。
長形的pasta長得就像中國的面條,有很多種,長短粗細不一,各有不同的名字,有點像在蘭州吃拉麵,由粗到細有粗、二細、三細、細、毛細等不同的名稱,按形狀還有大寬、寬、韭葉、蕎麥楞等說法。
最常見的長條pasta就是 spaghetti ,細長,呈棍狀,通體黃色。一般來說spaghetti配tomato sauce(番茄醬)。義大利餐廳每家都會自己用新鮮番茄調制醬料,絕非用溫室番茄和化學成分做出來的美式ketchup可比。
番茄醬默認是素的,吃的是醬本身的鮮味。當然也可以加 meat sauce (肉醬),比如 Bolognese sauce 就是一種在番茄醬裡面加入豬肉或牛肉末炒制的醬料。喜歡吃肉的還可以加 Italian spicy sausage (義大利辣香腸),或者加 meat balls (肉丸)。做好的面條上桌以後,服務生會根據客人的要求灑一些現磨的 grated cheese (芝士屑)在上面。
Vermicelli 跟spaghetti差不多,略粗一點,按美國全國意麵協會制定的行業標准,vermicelli的直徑為2.08~2.14毫米,而spaghetti為1.92~2.00毫米。這兩種面的吃法也差不多。
另外一種常見的跟spaghetti很類似的面條是 linguine。 跟spaghetti的圓棍狀不同,linguine是扁平的。吃法也不同。Spaghetti多數是配用番茄醬做底的紅色醬料,而linguine則時常配以海鮮。 Linguine with clams (蛤蜊)就是比較清爽的一道意麵,一般不放很多cream(奶油)或butter(黃油),只以橄欖油加一些herbs(香草)調味,全靠新鮮蛤蜊出彩。
當然spaghetti也可以不用番茄醬。白色的醬汁有兩類,一類是濃稠的 cream sauce (奶油醬),一類是用酒來打底的 vodka sauce (伏特加醬汁)或 white wine sauce (白葡萄酒醬汁)。
Carbonara 就是一種白汁意麵,在spaghetti裡面加雞蛋、腌肉和芝士。Carbonara也可以用 fettuccine 來做,這是一種比較寬的扁平狀的面條。
其實北美餐廳裡面fettuccine最常見的做法是用 Alfredo 醬,也是一種白汁,以Parmesan cheese(帕爾馬乳酪)和butter(黃油)炒成,一般加入白肉,如chicken(雞)、shrimp(蝦)或者其他海鮮。
這幾種白色的醬汁也可以跟紅色的番茄醬按一半一半的比例混合,製成pink sauce(粉紅醬汁),口感層次更豐富。
吃這些長條的義大利面有點挑戰性。自己在家可以用叉子挑個頭放進嘴裡吸,但大庭廣眾之下就顯得吃相有點不雅。不難看的吃法是把面條繞在叉子上再送進嘴裡。有些餐廳上spaghetti的時候會給你個勺子,這時候就可以右手拿叉左手輔之以勺,操作起來略容易些。
空心的pasta最基本的是 penne ,圓筒狀,大小長短接近鋼筆帽。 Macaroni 是一個彎曲的管。這兩種面也是百搭,配什麼料都可以。 Rigatoni 是比較粗的管狀,像小號的天然氣橡皮管那麼粗,一般配重口味的番茄肉醬。
異形的意麵最常見的是bow tie,蝴蝶結,有兩種,較小的一種義大利文叫 fafalle ,較大的叫 farfalloni 。 Conchiglie 是海螺狀的,有時候面裡面加入番茄汁成為紅色,加墨魚汁成黑色,或者加菠菜汁成綠色。螺紋狀的是 rotini ,在北美的餐廳里有時候叫 corkscrews 。
還有幾種包餡的pasta,其實已經不是面條了,而是像餛飩。最常見的是 ravioli ,方形,扁平,中間包入芝士、蘑菇或肉末。像極了江南一帶菜肉餛飩形狀的那種叫 tortellini ,相比起ravioli的平坦,tortellini更具有三維效果。
還有一種包餡的意麵是 gnocchi ,裡麵包的是土豆泥。煮熟以後加入比較重的奶油炒。也可以煮好以後加芝士,放烤盤裡面烤。
Lasagne (千層面)也是烤出來的。很寬很寬的面片,一層面一層肉醬一層芝士地鋪疊起來,烤,香啊。北美的lasagne大都用番茄醬調味,極少有白汁的。
除了意麵,歸在primo裡面的還有 risotto 。這是米飯,中文有時候譯作義大利燉飯或燴飯,個人覺得兩種譯法都不準確,因為它採用的烹飪方法既不是燉也不是燴,而是中餐裡面沒有的一種方法。這道飯是生米加少量的水和牛奶下鍋煮,煮的過程中不斷加入各種芝士和牛奶、香料,用很小的火煮很長時間。
很多吃慣了中國飯的朋友吃rissoto覺得夾生,但其實煮rissoto非常耗時。有一次我們在一個同事家裡大家一起動手煮飯,這道risotto做了兩三個小時才出鍋——但按照中國人的標准還是夾生的。
有的餐廳以rissoto為招牌菜,他們會有一個巨大的汽車輪胎形狀的芝士。這種芝士叫Parmigiano-Reggiano,就是Parmesan(帕爾馬乳酪),是以產地命名的。在這種餐廳,rissoto上桌前把一個芝士車輪推到客人面前,中間用酒精點上火,把rissoto放進去翻炒一遍,使其再次吸收芝士的香味。不過個人認為,這種做法觀賞性多過對口味的影響。
4. 主菜
主菜在英文菜單中寫成Main,義大利餐廳也可能按照義大利習慣寫成 Secondo (第二道菜) , 一般來說是肉類,也可能是配以濃厚芝士的素食。
肉類當中除了常見的steak(牛扒)、lamb(羊肉)、chicken(雞肉)等,義大利餐廳還非常喜歡做 veal (小牛肉)。Veal是出生22周以內的小牛犢的肉,通常是公奶牛。公奶牛不能產奶,沒有經濟價值,故而veal在歐洲歷史上非常便宜,所以法國菜、義大利菜都有大量使用veal的傳統。當然,今天veal比普通beef(牛肉)要貴。
Veal肉質細嫩,但由於脂肪含量低,烤或煎都很容易老掉。因此,在製作veal時常常要事先用工具把肌肉敲打一遍,再裹上澱粉或麵包糠,以保證口感。義大利菜中著名的 veal parmigiana (帕爾馬小牛扒,也寫作 veal parmesan )就是其典型代表。這道菜把小牛肉裹上麵包糠過油煎,再放進烤盤,上面加上芝士、洋蔥、番茄和其他調料,烤制而成。
同樣的製作方法,還可以做 chicken parmigiana (帕爾馬雞扒),或用義大利文名字 pollo alla parmigiana 。如果菜名中既沒有雞也沒有小牛肉,單一個 parmigiana ,這就是一道烤茄子,同樣也是煎後加芝士和調料焗烤,味道絕不輸給同名的肉菜。在義大利餐廳,點這三種帕爾馬式焗烤菜品中的任意一道都不會錯。
除了帕爾馬系,小牛肉和雞肉還有米蘭菜系的做法,叫做 Veal Milanese (米蘭式小牛扒)或 Pollo Alla Milanese (米蘭式雞扒)。米蘭式同樣是裹麵包糠煎炸,但不再放進烤箱,也不加番茄調味,只在上桌時佐以檸檬供客人自己擠汁灑在上面增香解膩。
北美餐廳的主菜都跟有 side dish (配菜),一般是土豆、蔬菜之類。義大利餐廳的配菜叫 contorni 。
5. 甜品和咖啡
按義大利的吃法,正餐之後,菜撤下去,大家繼續喝酒。這時候佐酒的是 Formaggi e frutta (芝士水果拼盤)。北美的意式餐廳基本都省略掉這一個環節了。
但是甜點少不了,義大利文叫 Dolci 。意式甜點最出名的莫過於 Tiramisu (提拉米蘇),把形如手指的小餅干用rum(朗姆酒)和咖啡泡過,加上一層奶油、雞蛋、芝士混合打發的醬料,最後再灑上可可粉。在北美,許多提拉米蘇已經改用蛋糕取代手指餅干做底,為了能夠合法地銷售給未成年人也常常不再加入朗姆酒,不過我個人還是喜歡酒香濃郁的那種。
意式冰淇淋 gelato 有其獨到之處,最要緊是使用的水果等原料必須新鮮。義大利街頭常見專門出售gelato的小店,往往有幾十個品種。北美極少有這樣的店,但某些義大利餐廳會把幾種口味的gelato放在菜單上。
吃甜品和喝咖啡在真正的義大利人那裡是兩件不同的事情,餐廳里的咖啡是吃完甜品以後才上的。而在北美。咖啡往往跟甜品一起上。北美的義大利餐廳當然會供應一大杯的美式咖啡,桌上當然有奶和糖。但是真正的義大利人,餐後喝的一定是 espresso (特濃咖啡),而且一定是不加奶的。至於Cappuccino(卡布奇諾)和Caffe Latte(拿鐵),北美的義大利餐廳會提供,但義大利人卻只會在早上起來還沒吃過東西以前才喝。
7. 義大利人送禮禮儀
義大利人送禮禮儀
在新年這一天,人們去過教堂後開始互贈禮品。孩子們要向長輩們祝賀新年,作為回報孩子們可以收到年禮——錢。許多家人還互贈新年賀卡。主顯節(1月6日)也是主要送禮節日。將長統襪掛起來好孩子會收到貝發娜巫師贈送糖果和其它小禮物。壞孩子會發現自己長統襪里裝滿了煤。
聖瓦倫丁節(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對義大利人來說是相對較新節日,然而節日商業化使它們越來越普遍。人們通過互贈賀卡、鮮花和小件禮物來慶祝這些節日。
四旬齋前滴狂歡節來臨時,孩子們穿上了各種鮮艷服裝,人們互贈糖果等禮品。復活節時通常人們也互贈賀卡,禮品都做成雞蛋形或裝入彩蛋內。義大利人認為他們聖誕禮品來自聖嬰。家人之間互贈禮物要藏到12月24日晚12時以後,即聖嬰降生時才拿出來。聖誕節早上人們互致節日問候並紛紛打開禮品盒。
命名日慶祝活動比生日還要熱鬧。按傳統,親友們送來賀卡舉辦舞會以示慶祝。舞會和贈禮須在命名日前那個晚上進行。
上門拜訪時義大利人一般不帶禮品,他們往往在第二天甚至更晚一點才會送去。這顯示了對主人愛好滴尊重並給主人以挑選機會。花束、盆景、糖果和葡萄酒是受歡迎禮品。
婚禮和結婚周年紀念日送禮習俗跟其它西方國家差不多。祝賀新婚禮品通常送到新娘家。刀剪並不被視為不祥之兆,卻是品味不高禮品。
參加葬禮時,義大利送禮習俗一般是送菊花,隨後再寄去慰問卡。食品和其它禮品是完全不合適。
義大利的風俗民情
和人交談,要端莊和藹,彬彬有禮。雙方不可靠得太近,談話聲音不可太高,坐時忌蹺“二郎腿”,更不能抖腿部,談話要專注,忌在大庭廣眾面前耳語,更不能與對方說話時用手指著他人,會被認為沒教養,或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初次見面交談切忌打聽對方的收入、家產、年齡和婚姻,異性之間交談時眼睛不能老是盯著對方,在路上與婦女交談應當邊走邊談,不能停下站著說話,與婦女同座時不要吸煙,同相識的婦女打招呼,男方應起立,女的可以坐著回答。
姓名:義大利人的姓名,一般名在前,姓在後。親朋好友之間習慣上直呼其名,對長者、有地位的人或不熟悉的人,須稱呼他們的姓,而且要加“先生”、“太太”、“小姐”等稱謂。需要注意的是“太太”只用於稱呼已婚婦女,而對未婚婦女,無論年齡大小,一律要稱“小姐”。
吃飯:義大利人喜歡請客吃飯。這是朋友間聚會的一種方式;上餐館吃飯,有時會共同攤錢,除非對方聲明他請客。
怎樣吃西餐:喝湯不能發出聲音,用湯匙應從里往外舀著喝,千萬不要端起湯盤直接飲用。
義大利人也好客,如應邀到朋友家吃飯,一般是主人做東,客人應該帶點酒、甜食,或者帶些紀念品或鮮花送給主人;禮品包裝要講究一些,否則主人會感到不悅,作為主人接受禮物,應當面將禮品包裝打開,並加以贊美。
義大利人排座位是一男一女叉開,一般還要把丈夫與妻子分開。在主人家吃飯,傳統的方式是,席間由女主人給每位客人上菜,客人如喜歡哪個菜,可以再向女主人要,主人會非常高興,現在這個習俗也在變,客人可以自己取,但不要站起來取菜,夠不著時可請主人或其他客人把盤子遞過來;菜剛上來時,現在也有讓菜盤按順序轉,轉到誰面前誰取,男士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向自己身邊的女士獻殷勤,先徵求女士意見再給女士夾菜。
義大利人宴請客人時,通常飯前喝開胃酒,飯時改用白葡萄酒或紅葡萄酒,飯後要喝消化酒。白葡萄酒往往都是清淡的酒,吃魚或海味時喝白葡萄酒能使海味更覺可口;用白葡萄酒,賓主都非常注意白酒的產地和釀酒的年份,主人往往鄭重其事地把酒瓶給客人看,有的宴席菜單上還端正地印著席間用酒的名稱,當餐桌上進禽鳥牲畜等肉食品時,就改用醇香的紅酒;紅酒以越陳越醇厚越得好評;在義大利,揭開紅葡萄酒瓶塞後,要把瓶塞遞給客人看以示保管的程度、質量的好壞,並要把酒先傾注在主人杯里,主人應舉杯先沾唇,這是表示尊敬而去客疑的遺風;佐餐的酒都是酸酒,吃點心時喝甜酒,喝什麼酒用什麼酒杯,喝葡萄酒用中等的高腳杯,喝啤酒或礦泉水、汽水用大的高腳杯或玻璃杯,喝烈性酒用小高腳杯。
8. 為何義大利人生活得無憂無慮
不是所有人都能說走就走
作者:弗朗西絲梅斯,美國詩人、作家、舊金山州立大學教授。1990年,她來到義大利古鎮托斯卡納,
1996年,《托斯卡納艷陽下》出版,本文選自此書,閑適本真,不經意間,引領了一場跨越世紀的「慢活」風尚。1999年,《美麗的托斯卡納》延續「慢活」意味,透明而單純的日子,一過十年。
「如今,我們對它的周圍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越發深刻地意識到了,義大利人的血液里流淌著某種令我們這些外人忌妒的特質:他們深諳生活的藝術,真正懂得如何生活得無憂無慮,或許是遺傳自伊特魯里亞人吧??」
01
我們帶著對伊特魯里亞古跡的體味和滿腹美食的回味,收拾行囊,起身前往塔拉莫內,一個有著高聳城牆的海邊小鎮。
這里,水純凈而清洌。我們找了一家相當現代化的旅店落腳。
旅店四周沒有海灘,只有若干突兀的礁石,客人可以坐在混凝土陽台上的椅子里曬日光浴。
我們選擇塔拉莫內的一個理由是,它離馬萊瑪海灘保護區很近,是托斯卡納唯一一片未被經濟開發浪潮破壞的海灘。
義大利的海灘大都擺滿遮陽傘和長椅,只留下臨海細細一條沙灘供人散步。海灘上甚至有浴室、更衣室和小吃店,似乎義大利人之所以覺得待在海灘上很?芤猓?且蛭?飫鎘瀉芏噯絲梢粵奶臁?/p>
他們也常常攜家帶口或呼朋喚友一起來海邊。
我這個來自加州的老美,不喜歡擠在人堆里的感覺。從小在喬治亞海邊長大,也喜歡帶著沙味兒的涼涼海風,但舊大陸的海灘我一時難以適應。
埃迪和我女兒都很喜歡那些大陽傘,硬扯著我去了托斯卡納的維拉瑞吉、比薩海灘和皮亞特桑塔,堅持說那些地方與眾不同,一定得看看。
02
我喜歡聽著濤聲,躺在海灘上,或在周遭無人的地方散步,可托斯卡納的海灘擁擠得像繁華大街。
不過,我手上的旅遊指南說,馬萊瑪的海灘保護區大不相同,那裡甚至可能看到野馬、狐狸、野豬和小鹿。我很喜歡瑪基亞樹散發的味道。
瑪基亞是一種生長在海邊的野生灌木,據水手們說,大陸還遙不可及的時候,瑪基亞樹的清香就先來報道。
保護區的沙灘空空曠曠,只有野生迷迭香和海洋薰衣草稀疏地點綴其間。我們一整個早上都待在海灘上,時坐時走。
古老的大海似乎在講述古老的伊特魯里亞歷史。我們隨身帶著熏肉火腿腸三明治、一大塊帕爾瑪乾酪和冰紅茶。
除了沙灘那兒有三五個人,我幾乎體會了與自然合而為一的感覺。
水是什麼顏色?是鈷那種深藍色嗎?不對,應該是天青色,像許多油畫中聖母身上衣裳的顏色,只是天青色的四周綴上了銀光閃閃的浪花。
這些天來,我們一直開著車四處遊玩,現在能夠散散步,真是莫大的享受啊!我想在海邊看書,可是陽光太刺眼了,或許我也需要一把大陽傘。
03
早上,我們來到了被譽為「伊特魯里亞海岸"的里瓦。一到這里,我們就不想走了。
雖然這片海灘也有沙灘椅出租,但因距離海灘保護區很近,遊人並不多,所以我們在一間農家旅館睡了午覺後,去海邊散步很久很久。
這里離卡爾維諾、夏日避暑勝地聖維森佐不遠。鎮上的商店裡有膠皮沙灘球、橡皮船和沙桶出售。
到了傍晚,人們都來到街上,買明信片,吃冰淇淋。海濱小鎮畢竟是海濱小鎮,處處聞得到海洋的氣息。
我們找到一家露天餐廳,點了一道燉魚湯後,侍者推來一輛餐車,上面裝著好幾種不同的魚片。
他把魚片一一放進大白碗內,再倒入熱騰騰的肉湯;隨後,又在烤麵包上塗抹用奶油烤過的大蒜。
我們把麵包放在魚湯上,讓它吸收濃郁的魚香。碗中,兩只小龍蝦兇巴巴地瞪著我們。
侍者不時過來加湯,這樣麵包就不會沉入湯底。
送沙拉的時候,餐車上至少有二十種橄欖油,有的裝在透明瓶子里,有的裝在彩色陶罐中。
我們請侍者幫忙挑選一種,於是,他拿起一瓶淡綠色橄欖油,從半空中澆在紅紅綠綠的菊苣上。
04
前往馬里蒂瑪的途中,我們繞道去波普羅尼亞轉了轉。因為這兩個地方離得很近,留著這么古老的小鎮不去,豈不可惜!
每一次的走馬觀花,都激起我多待幾日的願望。我們在一家咖啡屋歇腳的時候,看見兩名漁夫提著整桶昨晚剛打的鮮魚,走入店中。
一個老婦走出廚房,在黑板上寫當日菜單。可惜現在不是午餐時間。稍作停留後,我們開
車來到鎮里,把車子停在一座巨大的城堡前。
好哇,又是一座收藏伊特魯里亞文物的博物館,我得進去好好瞧一瞧。埃迪如今對千年前的任何東西都已意興闌珊,獨自去買馬基亞蜜了。
在我們倆約好見面的那家商店中,有一件伊特魯里亞文物在出售,一隻陶制的腳。因為搞不清真假,我們決定先上街散步,待會兒再做打算。
可打道回府時,店門已關,我們只得悻悻離開。
路上途經一個路標,指向一處伊特魯里亞遺址,埃迪見了,非但沒有停車,反而踩足油門飛馳而去,好像剛從古墓中逃生出來似的。
我老是念不清這個古鎮的名字。現在才反應過來,馬里蒂瑪的重音應該在第二個音節,而不是第三個。
在義大利待了這么久,還老犯這種基本的語音錯誤,我能學會義大利語嗎?
05
馬里蒂瑪過去離海很近,後來海水漸漸退去,它被一大片淤泥包圍,最終成了一個內陸城鎮。
而現在,它卻建在一片高高的草原之上,讓人恍如置身一個備受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家眷顧的巴西偏遠小城。確切地說,馬里蒂瑪是兩個城鎮:一個新城、一個舊城。
但兩個城市同樣嚴峻肅穆,到處是建築物的深色投影和忽然出現的猛烈陽光。
我們有點累了,便找了家旅店休息,這是沿途中唯一一家配了電視的旅店。
我們入住的時候電視里正在播放一部二戰時的影片,片子有點褪色了,演員們都說著發音古里古怪的義大利語。
影片里,一個村莊被德國人佔領了,一個藏身市郊的美國士兵,想幫助村民逃離德軍魔掌。
村民們把所有用品都放在幾只驢背上,開始了逃生之旅,至於逃往何處,我就不知道了。
我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夢見有人在撬巴瑪蘇羅的窗戶,一驚而醒。電影還在播放,另一個士兵藏在谷倉的乾草堆里,周圍有什麼東西正在燃燒。
06
但我已無心看片,心裡掛念著巴瑪蘇羅:她還好嗎?過了一會兒,我才真正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是在馬里蒂瑪,而不是美國。
我們只用了兩個小時,就把馬里蒂瑪的每條街走了一遍。這里老是勾起我對美國西部的記憶。
譬如那些距離高速公路五十英里的偏遠小鎮,譬如那些喜歡透過窗戶眺望廣闊蒼穹的小店主。
當然,美國西部沒有這樣的廣場和宏偉的大教堂。這兩個地方只是神似:那份油然而生的孤獨感,以及當地人看外地人的眼神。
在回家途中,我們在聖迦加諾稍事逗留。這里有一處絕美的廢墟,一座優雅的法國哥特式教堂。
教堂地板和屋頂早在幾世紀之前就蹤影全無,唯留下面朝白雲碧草敞開的窗戶架。在這里舉行一場浪漫的婚禮,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原先的那些玫瑰花窗,如今得靠你豐富的想像力去填充鮮紅或碧藍的色彩;往日修士們點蠟燭的祭壇,此刻已成鳥兒的小巢。
有一條石樓梯,但已看不出要通往何處。另一個石祭壇還殘存,但它跟基督教教堂常見的祭壇不同,更像祭祀活人用的。
08
當年,一位修道院院長為了資助戰爭,把屋頂的薄鉛片拆下來賣錢,好端端的一座教堂從此變成廢墟一堆,成了十幾只野貓的棲身之所。
那隻白貓媽媽生了不少小貓,但每隻小貓的毛色各不相同:黑的、褐色的、虎皮樣的、軟毛的,想必小貓們的爸爸不同吧。
終於回家了!我們把成箱的葡萄酒拖進家門,打開所有的窗戶,匆忙跑去給無精打採的植物澆水。
忙完了這一茬兒,我們再把葡萄酒裝入板條箱,放進樓梯間里。這些葡萄酒早已飽熟,只等著喜慶的節日到來,好好表現一番。
埃迪關上樓梯間的櫥門,把馥郁的酒香留給了塵土和蠍子。我們不過離開一周而已,沒想到竟會如此想念它。
如今,我們對它的周圍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越發深刻地意識到了,義大利人的血液里流淌著某種令我們這些外人忌妒的特質:他們深諳生活的藝術,真正懂得如何生活得無憂無慮,或許是遺傳自伊特魯里亞人吧。
看來,每一座古墓的壁畫都蘊含一定的意義,只是我們暫時解讀不了罷了。
我闔上雙眼,彷彿又看到了那隻蜷伏的豹子、精巧的死者像、數不勝數的宴飲圖。
09
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也不時閃過我的腦海:冥王之妻珀耳塞福涅、青年獵人阿克特翁和他的獵犬、帕加索斯飛馬。
但直覺告訴我,無論是古墓中的形象,還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都應該有一個更古老的源頭,而這個更古老的源頭之上還有源頭。
最初的原型會在歷史中反復出現,我們也能或多或少感受到什麼,因為它們會同我們身體內最古老的神經元和神經腱交談。
我曾在紐約薩莫斯區的一棟十八世紀的房屋裡居住過,它的旁邊有一個種滿香草的大花園。
現在我還經常夢見那裡。我常在花園里挖到棕色或琥珀色的瓶子。有一次,我在花園邊鬆土打算種神聖亞麻,中世紀的教堂地板上常鋪這種亞麻枝條吸收人的汗味和體味。
沒想到挖到了一匹生了銹的小鐵馬,小鐵馬意態舒展、蓄勢待發。
我把它擺在書桌上,當作自己的圖騰。今年夏初,我在巴瑪蘇羅挖石頭的時候,無意中掘出了一個小玩意。我撿起一看,又是一匹奔馬。
是伊特魯里亞人的工藝品,還是一百年前的小玩具?
10
幾年前,讀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時,書中提到,一些流浪者挖到一件富有徵兆的信物,於是決定在那片土地上建立迦太基城。
一匹英勇神馬的頭顱,象徵著
我們的種族將在戰爭中無往不勝,
並將擁有多彩多姿的生活。
我對書中提到的戰爭並不感興趣,倒是「多彩多姿的生活"這幾個字對我觸動挺深。
英雄奧蘭多的駿馬踏出一眼溫泉,而那兩匹從塔奎尼亞的瓦礫和塵土中挖掘出來的飛馬,也時常躍然眼前。
我把印有飛馬照片的明信片擺在書桌上,與我挖到的兩匹馬做伴。
是呀,多姿多彩的生活,就像伊特魯里亞人的生活那樣,在某個時空中,我們也曾擁有過。
而此刻,即使不能飛翔,我們也要飛奔向「多彩多姿的生活"。
-推薦美景-
梅斯:托斯卡納的陽光,錯過會瘋
莫泊桑:上帝因為愛情,才造了月夜
汪曾祺:花一年時間,慢慢種葡萄
三毛:你拒絕我,傷害了我的驕傲
博德:埃斯特斯公園,一個不屬於人間的地方
-紙上寄語-
其實,旅遊也好,旅行也罷,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感觸他鄉的自然和人文風景,漲漲見識才是根本。
當你還沒有任性到說走就走的時候,不妨先閱讀那些旅行者留下的文字和照片,了解遠方究竟什麼樣。
在這里,有幾位在行走又在讀書的旅行者,如獵人一般,從書頁森林,把經典游記找出來,呈現給你。
看紙上風景,也是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