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為什麼被奧地利統治

義大利為什麼被奧地利統治

發布時間:2024-01-09 04:21:36

A. 義大利獨立戰爭是怎麼回事

義大利是古羅馬帝國的核心,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歐洲資本主義的搖籃。但是,自從中世紀以來,它曾長期陷入四分五裂、內亂不息的局面。從16世紀起,西班牙、奧地利和法國先後入侵義大利。義大利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經歷了幾個世紀的英勇斗爭。到19世紀中葉,席捲義大利全境的民族解放戰爭即將來臨。

第一次獨立戰爭(1848—1849)。這次戰爭是1848年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1848年1—8月,革命形勢不斷高漲,各邦國在人民運動推動下被迫對奧地利宣戰。但是各邦國君主作戰不堅決,甚至千方百計阻撓和破壞,導致對奧戰爭失敗。1848年1月,西西里島首府首先爆發人民起義,揭開義大利獨立戰爭序幕。3月,米蘭人民發動起義,解放米蘭;威尼斯人民起義,宣布建立獨立的威尼斯共和國。在各地人民起義浪潮沖擊下,各邦君主被迫對奧作戰。但是,戰至4月底,羅馬教皇呼籲停止反奧戰爭,並從前線撤回軍隊。5月,西西里起義被鎮壓,各邦君主的叛變使奧地利獲得了喘息之機。6月,奧軍得到增援後轉入反攻。7月,奧軍重占米蘭並圍攻威尼斯城。8月9日,撒丁王國同奧地利簽訂停戰協定,將倫巴底、威尼斯、帕爾馬和莫德納等地割讓給奧地利。反奧戰爭失敗,獨立戰爭進入資產階級民主派掌握領導權的新階段。

1848年8月—1849年8月,對奧戰爭的失敗激起義大利人民的憤怒,資產階級民主派掌握獨立運動領導權,將獨立戰爭推向高潮。威尼斯城人民堅守城池,托斯坎納人民發動起義,成立共和國。1849年初,羅馬共和國建立。1849年3月,撒丁王國國王決定重新對奧作戰,但奧軍7萬人重創撒丁軍隊,撒丁王國的對奧戰爭徹底失敗。奧軍乘勝長驅直入。羅馬教皇向歐洲天主教國家求援,法國、奧地利、西班牙等國聚會加埃塔,制定聯合干涉羅馬共和國計劃。4月,法軍1萬人向羅馬進逼,奧軍侵佔博洛尼亞,西軍逼近羅馬以南,對羅馬形成圍殲態勢。加里波第率共和國軍多次挫敗敵軍進攻,遲滯敵軍推進。羅馬共和國暫時轉危為安。6月,法軍得到增援後,雙方在羅馬城外激戰。6月23日,法軍發起總攻,共和國軍損失慘重,無力再戰。7月1日,議會決定停止戰斗,撤出羅馬;3日,法軍開進羅馬城。1849年8月22日,威尼斯城被奧軍攻陷。至此,第一次獨立戰爭結束。

第二次獨立戰爭(1859—1860年)。第一次獨立戰爭的失利,資產階級民主派受到沉重打擊。19世紀50年代,民主派不斷分化、瓦解,資產階級自由派應運而生。1859年4月初,撒丁軍隊開始動員,月底,奧軍開始出擊,戰爭爆發。5月底,雙方進行首次交戰,聯軍獲勝,加里波第率志願軍深入敵後,連戰皆捷,解放大片地區,廣大群眾揭竿而起,紛紛加入志願軍,加里波第力量不斷壯大,有力地牽制奧軍作戰行動。6月戰事,聯軍損失慘重,其中奧軍被逐出倫巴底。對奧戰爭的勝利,推動義大利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人民起義席捲義大利北部和中部。7月,加里波第解放西西里島全部,為進軍義大利本土做了准備。8月初,加里波第開始進軍那不勒斯;8月19日拂曉,在卡拉布里亞登陸;20日發起勒佐之戰;勒佐之戰後,加里波第揮師北上,直取那不勒斯;9月,進入那不勒斯城,王國守軍不戰而降;10月,加里波第與西西里島守軍展開激戰,由於敵軍兵力占絕對優勢,加里波第付出重大傷亡後重創守軍,守軍退卻,死守陣地;11月初,南部地區宣布並入撒丁省。戰至1861年3月,義大利基本實現統一。

第三次獨立戰爭(1866—1870年)。義大利王國成立後,企圖通過王朝戰爭,奪取威尼斯。1866年4月,時值普魯士和奧地利爭奪德意志統一的領導權而發生尖銳矛盾。1866年4月,普意結成反奧軍事同盟,6月,普奧戰爭爆發,義大利乘機對奧宣戰,第三次獨立戰爭爆發。6月24日,奧意兩軍在庫斯托扎進行大規模會戰,意軍遭重創,被迫撤至明喬河。同時,奧軍主力撤回本土,意軍免遭打擊。加里波第協助政府軍作戰,深入敵後,連戰皆捷。但義大利政府迫於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壓力,強令加里波第撤出奧軍戰略據點南提羅爾,致使該地重歸奧軍之手。同時,奧意海軍在亞得里亞海附近海域進行一場殊死海戰,意軍損失慘重,3艘裝甲艦沉沒,其餘艦只撤出戰斗。奧軍損失甚微。奧意戰爭結束後,加里波第為解放羅馬奔走呼號。1866年10月,加里波第率軍打敗一支教皇部隊,攻佔蒙特羅頓多要塞。法國拿破崙三世為阻止加里波第進攻羅馬,派遠征軍經海路在奇維塔維基亞登陸,於10月26日進駐羅馬。11月3日,加里波第率部進至門塔納,遭法軍和教皇軍隊阻擊。由於法軍裝備新式步槍,火力密集,加里波第部遭重創,進軍羅馬行動再次受阻。

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被迫撤回駐羅馬法軍。9月2日,法軍在色當之戰中大敗,拿破崙三世成為階下囚。義大利王國政府不再擔心法國的干涉,遂派6萬大軍日夜兼程,趕在加里波第部之前奪占羅馬。9月20日,政府軍和加里波第部同時開進羅馬城。羅馬教皇庇護九世下令停止抵抗,避居梵蒂岡。至此,義大利統一大業終於完成。1871年1月,義大利王國首都由佛羅倫薩遷至羅馬。

義大利的獨立和統一,經歷了長期、艱苦而又曲折的斗爭過程,喚起了義大利民族的覺醒。1848—1870年的獨立戰爭最終獲得了勝利,使義大利擺脫長期受外族壓迫和分裂割據的局面,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大大推動了歷史的進步。

在義大利獨立戰爭中,資產階級民主派和自由派之間始終存在著矛盾和斗爭。民主派主張「自下而上」的道路,自由派主張「自上而下」的道路。由於民主派勢單力薄,加之內部不團結,「自下而上」道路行不通。然而,自由派力量雄厚,政治上比較成熟,因而成為獨立戰爭的領導力量。

義大利獨立戰爭造就了傑出代表人物,其中首推加里波第。加里波第在戰前通過一系列軍事實踐活動,獲得了豐富的經驗。在三次獨立戰爭中,他指揮若定,多次打敗兵力上占優勢的敵軍,取得輝煌戰績。他善於發揚革命軍隊的政治優勢,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積小勝為大勝,為義大利統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人稱他為「現代游擊戰之父」是當之無愧的。他在軍事實踐中創立的一整套戰略戰術,是義大利乃至全世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B. 義大利兩次世界大戰都跟隨德國,為何到了後期都背叛德國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兩次都是核心國家,同時在這兩次大戰中,義大利都與德國結為同盟。然而雖然義大利和德國成為盟友,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義大利突然背叛了德國人,加入了敵方陣營,這也是德國戰敗的一大重要原因之一,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義大利再一次背叛了德國。第一次義大利背叛德國主要原因是義大利和奧地利的關系極其不穩定。而第二次義大利背叛德國主要原因是義大利一直兩邊倒,在這一次中義大利依然沒有堅定的向著某一方,而是看哪一方強就向著哪邊。

當時義大利與德國結為同盟,一同對他過宣戰,但是後來隨著局勢的發展,軸心國逐漸衰敗,連著幾次戰敗,此時義大利看情況不妙,於是選擇兩邊陣營都聯系,一邊與德國繼續聯系,而另一邊開始尋求與同盟國的聯系。後來,德國宣布戰敗,義大利宣布退出軸心國,並開始進軍德國,完全背叛了德國。

C. 義大利政權和軍隊,是如何度過維多利亞王朝的

義大利通過不斷地改革都鐸維多利亞王朝。對於義大利來說並沒有像英國一樣建立王朝進行不斷地軍事政變,但是義大利也是依靠著自己成為歐洲的強國,即使義大利沒有像英國一樣開展過工業革命,但是義大利也是依靠在自己國家進行的改革不斷地發展。


對於義大利來說就是一個典型的悶聲發大財的例子,在世界范圍內的國家義大利並不是非常強大的國家,義大利也沒有建立殖民帝國,但是義大利的領導人進行了改革,並在改革中不斷地發展,所以才成為了歐洲得強國。

D. 義大利是怎麼統一的(義大利是哪個國家統一的)

公元1848年1月,西西里島革命的爆發揭開了義大利革命的序幕;隨後米蘭人也通過革命解放了米蘭,威尼斯通過起義建立了威尼斯共和國。但是好景不長,義大利各個王國組成反奧軍隊,鎮壓了西西里起義,佔領了米蘭,並且攻克了威尼斯城。革命很快就被統治階級鎮壓下來,義大利重新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針對義大利民族統一運動,義大利內部有資產階級民主派和資產階級貴族自由派兩種不同的派別。其中資產階級民主派所代表的是中小資產階級,他們主張“自下而上”進行民族革命戰爭;資產階級貴族自由派以大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貴族聯盟為基礎,主張“自上而下”的統一道路。

民主派的代表人物是朱澤佩·馬志尼和加里波第,其中加里波第因英勇善戰、屢獲戰績而被被後人稱為“現代游物亮擊戰之父”。自由派的代表人物是卡米洛·加富爾,他呼籲義大利各小王國進行改革,由薩伏伊王朝自上而下統一義大利。這兩個派別一直為義大利的統一道路進行著激烈的爭論。

1852年,加富爾擔任撒丁王國的首相,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如改革財稅制度,增加國家收入;資助鐵路、港口建設,發展工商業;降低關稅,實行自由貿易等等。這些措施的實施大大增強了撒丁王國的經濟、軍事實力。但是加富爾深知,撒丁王國力量單薄,要想統一義大利,趕走外國勢力,必須先通過取得法國的支持罩巧寬,打擊主要敵人奧地利。

1858年加富爾秘密會晤拿破崙三世,共同組成反奧軍事聯盟。他們約定法國參加對奧作戰,幫助撒丁王國收得倫巴底和威尼斯地區;義大利允諾把薩伏依和尼斯兩地割讓給法國作為酬謝。1858年對奧戰爭爆發。法、撒軍隊聯合作戰,首戰告捷;隨後加里波第也加盟聯軍。在以後的戰役中,聯軍連戰連捷,解放大片地區。

義大利北部人民紛紛響應,揭竿而起,投入到反奧的隊伍中去,聯軍的力量不斷壯大,奧軍則是節節敗退,損失慘重。意法對奧戰爭的勝利,極大地推動了義大利的人民革命運動。中部的許多個小邦在其影響下,紛紛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資產階級統治。這些小邦與撒丁王國合並成立了義大利王國,定都佛羅倫薩,撒丁王國國王成為義大利王國的國王,加富爾為首相。

拿破崙三世之所以答應成立反奧軍事聯盟,並不是為了幫助義大利的統一,而是為了爭霸。當義大利王國成立後,拿破崙三世和奧地利國王簽訂了停戰協議。協議中規定奧地利放棄倫巴得,由法國轉交給撒丁王國,但是奧地利繼續保持對威尼斯的控制權。

義大利王國成立後,全國領土基本上得到了統一。但是由於法奧停戰協議,奧地利仍然統治威尼斯,羅馬教皇還依靠駐守在羅馬的法國軍隊而維持自己的統治。後來義大利借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之機,把奧地利和法國勢力趕出義大利。70年代初義大利最終完成了統一。

E. 分裂一千五百年的義大利,為何在19世紀下半頁突然完成統一

有幾個原因,義大利獨立的地緣格局與獨特的歷史。義大利由義大利半島和波河平原兩大次級板塊組成,三面環海,北面與波河平原相連。波河平原以北是阿爾卑斯山脈,將義大利與歐洲大陸隔離開來,使得義大利具有獨立的地緣格局。教權的衰落。直接建立政教合一的大一統國家,但依然在義大利半島中部擁有一個教皇國的直轄領地。

統一後的義大利王國,將覆蓋歐洲的技術革命成果用於本國的工業化生產及轉型,同時,也效仿了歐洲列強開啟了殖民擴張之路。不過,比起同一時期崛起的美國、德國、日本來說,義大利在殖民擴張之路並不順利,獲得的利益相較而言也處於末位。

F. 義大利最終統一是在何時

現代義大利的統一一般被認為是發生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這個時期也被稱為義大利文藝復興。義大利王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法蘭克王國,當時的義大利王國只包括今天義大利北部的地區。855年,中法蘭西王國的國王洛泰爾一世去世,中法蘭西由洛泰爾一世的三個兒子繼承。

19世紀中後期,義大利半島西北部的薩丁尼亞王國。首先,法國打敗了奧地利,然後利用普魯士和普魯士戰爭的機會,將法國和奧地利的軍隊趕出了義大利半島。義大利的統一得以實現。1860年4月,撒丁島國王在征服了兩個西西里島後被加冕為義大利的國王。1861年3月,完成義大利統一的撒丁王國改名為義大利王國。1860年義大利人加里波第率領志願軍解放了西西里島和那不勒斯,並在義大利南部舉行了與撒丁島合並的公投。1861年3月,義大利王國宣布成立。此時,威尼斯由奧地利統治,羅馬由依賴法國的教皇統治。

G. 義大利如何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內因

一、政治上的分裂、各邦紛爭使資本主義萌芽缺乏安定的政治環境,妨礙國內統一市場形成。

1.自近代開端以來,義大利一直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沒有形成像英法那樣的民族統一國家。與其說義大利是個國家,不如說它是一個地理概念。北部義大利長期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1254年霍亨斯陶芬王朝完結後,北義大利實際上脫離了帝國,那裡的一些城市趁機擴大統治區域,發展成巨大的城市共和國,最著名的是威尼斯和熱那亞。義大利的這些商業城市國家,都很富強,都不願意被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管轄。所以義大利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不利於資本主義萌芽進一步發展。

2.中部義大利主要是教皇領地,羅馬教皇害怕義大利統一會損害他的宗教權力,所以他竭力阻礙義大利統一於任何一個強有力的君主手中。教皇的神權及宗教理論顯然不利於義大利資本主義萌芽的繼續成長。

3.維也納會議後,義大利半島仍舊是國家林立,並且處於外國勢力的宰割下:北部、中部部分地區是奧地利的勢力范圍,南部的兩西西里王國則由西班牙的波旁王朝統治,中部有教皇國。只有以皮埃蒙特為中心的撒丁王國是獨立國家。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二、封建制度不利於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在義大利諸國,君主都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貴族及僧侶享有特權,貴族壟斷了國家機構、軍隊和法庭中的高級職位。資產階級及廣大人民處於無權地位。在義大利南部仍盛行封建剝削關系。封建制度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都不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三、在西歐國家紛紛開辟新航路和殖民擴張時,義大利由於自身條件的制約,沒能加入其中,因而資本原始積累相對滯後。與西歐國家相比,這更加延緩了義大利資本主義的發展。

外因

一、義大利既富裕又軟弱可欺,成為歐洲列強西班牙、法國、德國覬覦的對象,成為國際爭斗的戰場,大大妨礙了義大利資本主義萌芽的進一步發展。15世紀土耳其人興起,逐漸向歐洲擴張,與威尼斯發生沖突。在斗爭中威尼斯數次被土耳其擊敗,影響了它進一步的擴張。1494—1559年,法國和德國展開了長期爭奪義大利的戰爭。

二、由於美洲及新航路的發現,歐洲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義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等商業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維爾等城市。稍後,北海兩岸的港口更是後來居上,愈來愈佔有海上貿易中心的地位。而作為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地之一的尼德蘭(尤其是北部)具備率先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優越條件。

新航路開辟後,歐洲商路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尼德蘭深受其益。尼德蘭商業的進步加強了它向海外殖民擴張的力量。16世紀尼德蘭掌握了對西屬殖民地的全部貿易及西班牙大部分對外貿易和金融業務,是當時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尼德蘭北部與英國、波羅的海沿岸各國和俄國保持活躍的貿易關系,南方與西班牙保持密切關系,初步形成了南北統一的國內市場。從經濟因素即尼德蘭農民的土地被剝奪,商品經濟發展程度高以及城市商品經濟在社會經濟中起主導作用這三方面分析,尼德蘭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條件比義大利優越。從政治角度分析:第一,16世紀宗教改革後,加爾文教在尼德蘭盛行起來,成為尼德蘭反對西班牙封建專制統治的旗幟。第二,尼德蘭革命在北方的勝利推翻了西班牙在這一地區的專制統治,為荷蘭在17世紀成為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開辟了道路。荷蘭成為第一個由資本主義萌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國家。

綜上所述,義大利沒有率先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是由於內外因(或政治、經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新航路開辟後歐洲商路中心的轉移只是重要原因之一。

H. 義大利最終統一是在什麼時候

義大利最終統一是在1870年。

義大利統一前的局勢

15-16世紀的時候,義大利由於外國勢力的侵入,義大利各地的封建割據勢力相互爭戰,長期的分裂割斷了經濟、文化、政治上的往來,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正常發展。

到1830年時,幾乎沒有人會認為會有一個義大利國家的存在。

早期,燒炭黨人開展了反法、反奧斗爭,主張採取自下而上的道路來完成義大利的統一。為結束義大利四分五裂的狀態,燒炭黨成員不斷起來反抗,但最後都被奧地利殘暴地壓迫了。

加富爾出任撒丁王國首相後主張以撒丁王國為中心,力圖通過王朝外交活動,憑借外力實現國家統一。

不久加里波第交出了自己的全部權力,也就是說兩西西里王國的領土同撒丁王國的領土合並了,1861年建立義大利王國。

1866年和 1870年又收復威尼斯和羅馬,這樣終於完成了義大利的統一。

I. 奧地利,義大利有什麼關系

自從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被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後,富庶而分裂的義大利半島成了德意志各諸侯的刀俎上的魚肉。從962年到1500年義大利北部(從都靈和米蘭一直到威尼斯和的里雅斯特的廣大最富庶的地區)從法理上都屬於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後來帝國解體,法國奪取了義大利北部的西部,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世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1437年直到1806年戰敗後被拿破崙逼著取消該稱號)乾脆將義大利北部東部並入奧地利和後來的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匈帝國戰敗解體,最後被奧地利統治的義大利東北部才被割給義大利王國,義大利到1919年才算最後徹底完成統一。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為什麼被奧地利統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人娶印尼老婆有什麼要求 瀏覽:330
印度為什麼拿中國當假想敵 瀏覽:583
英國人冬天為什麼穿這么少 瀏覽:321
美國用什麼手段制裁伊朗 瀏覽:671
越南青菜怎麼做好吃 瀏覽:320
印度椰子汁怎麼取 瀏覽:624
美元和伊朗什麼關系 瀏覽:827
越南人回國後怎麼辦 瀏覽:779
中秋吃月餅英國傳統糕點吃什麼 瀏覽:471
美國人改中國籍要多久 瀏覽:148
義大利轉接頭怎麼接 瀏覽:208
醫護人員去伊朗多少人 瀏覽:842
中國留學生如何學習社交 瀏覽:156
中國人在越南有多少人數 瀏覽:122
英國協和高中留學有什麼條件 瀏覽:601
印尼娃哈哈瓶是什麼塑料 瀏覽:889
印尼空調多少錢 瀏覽:251
怎麼查印尼卡流量 瀏覽:845
在哪裡印尼換人民幣 瀏覽:123
怎麼樣可以下載和平精英國際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