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戰與二戰之間義大利的設計流派有哪些
1、菲利普·托馬佐·馬里內蒂(1876-1944):
出生於埃及一個富裕的義大利家庭,父親是著名律師,母親是抒情詩人。馬里內蒂自幼深受法國文化的影響,又曾留學巴黎,廣泛接觸法國現代派文學藝術,尤其是象徵主義作品,深受影響。1893年回到義大利後繼續學習,於1899年畢業於義大利熱那亞大學法學系。 1905年創辦《詩歌》雜志,發表和介紹頹廢派和法國象徵派詩歌,在國際文壇上產生較大影響。從1906年開始,他創立了未來主義,先後發表了許多宣言,提出一系列主張。 1913年創辦未來主義的刊物《萊采巴》,並去俄國旅行,宣傳未來主義。1914年,他發表《未來主義與法西斯主義》,公開與法西斯合作。從1919年開始,他積極參加法西斯黨的活動,成為墨索里尼的幫凶。在墨索里尼上台後,被任命為科學院院士、義大利作協主席。1942年,他還隨義大利侵略軍一起入侵蘇聯,1944年因病逝世。
馬里內蒂是無政府主義思想的歌者,宣布「要把義大利從教廷、王權、婚姻、議會的桎梏下解放出來」,徹底消滅一切國家機器。
馬里內蒂是機器和技術的歌者,他認為機器是創造未來的原動力,機器的美比女性的微笑更富有魅力。對物質文明的崇拜。
馬里內蒂是超人哲學的歌者,對「力量」、「勇敢」、「冒險」、「拳頭」、「戰爭」,都贊美有加,在他看來,暴力、戰爭和科學技術一樣,都是催毀舊傳統、建立新未來的最有效的手段。尼采哲學。
--迎合法西斯思想。
代表作:短劇《他們來了》。見《未來主義》第125頁。前所未有的怪劇,根據馬里內蒂的《未來主義戲劇宣言》,以往的戲劇都是迂腐、冗長、靜止的心理分析劇,早已失去生命力。應該代之以在極端有限的時間、空間和情節里,表現「從潛意識、捉摸不定的力量、純抽象和純想像中發掘出來的一切,不管它們是如何違背真實、離奇古怪和反戲劇。」而這個戲劇正充分體現了未來主義的革命性。
A超短,全劇只有四句台詞。沒有對話和沖突。
B強調動勢。
C利用了「幻象」的作用。
2、紀堯姆·阿波利奈爾(1880-1918):
私生子,母親是波蘭貴婦人,父親是義大利軍官。他出生於羅馬,隨母親在摩洛哥長大。1899年,開始定居巴黎。朋友總結說:私生子、波蘭女冒險家的骨血以及在法國的外國人這三種畸形的狀況不僅造成了阿波利奈爾奇特的性格和氣質,而且也造成了他的藝術的獨特性。中學時,他才華出眾,顯示出對文學的熱情和天才。但經濟情況使他失去了上高等學府的機會。沒有文憑、沒有錢,窮困潦倒,只好邊工作邊寫詩。他當過銀行里的小職員、家庭教師、小報編輯、炮兵、流浪漢,艱難的生活為成為一個急進的藝術家奠定了基礎。在巴黎,結識了著名的立體派畫家畢加索,成為至交。又與一些先鋒派作家過往甚密。不斷撰文宣傳現代派詩歌和立體派繪畫,接受了馬里內蒂的主張。他一生不斷追求愛情,為之寫下了大量的情詩,其熾烈,可以和龍薩、謬塞比美,可惜總是失戀,比如1901年,去德國當家庭教師,一度瘋狂愛上了英國籍的女教師,寫了許多情詩。1912-1914年間,他再度失去了女友,生活在孤獨之中,以十分新穎大膽的手法創作了許多詩歌,後來收入《醇酒集》。他結婚剛十個月,就去世了,年僅38歲。死後發表的《意識的圖像》是又一部代表作。
阿波利奈爾的主義成就是詩歌。他的抒情詩大多用比較自由的民歌體寫成,具有十分純朴、濃厚的抒情色彩和自然和諧的音樂性,激情、憂郁、哀傷、清新,發揚了法國的情詩傳統。如《蜜拉波橋》,《未來主義》P202。
阿波利奈爾在未來主義方面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對詩歌藝術的革新。比如:加強詩歌本身的節奏和頓挫來代替標點符號。寫作「談話體詩歌」,模擬雜亂的談話,強調聲音效果。寫象形詩,力圖把詩歌同繪畫結合起來。發展馬拉美的階梯式詩歌等。他的典型的「立體詩歌」,用詩繪成圖案,把詩歌與觀賞藝術結合成一體。
如:被殺的和平鴿。《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
3、符拉基米爾·符拉基米洛維奇·馬雅可夫斯基(Mayakovsky,1893-1930) 俄國立體未來主義的代表人物、蘇聯早期最優秀、最有才華的革命詩人。
出生在喬治亞一個低級的林務官家庭,1905年俄國第一次民主革命爆發,12歲的馬雅可夫斯基參加了學校的罷課遊行,「這就是革命,這就是詩,詩和革命不知怎的在我的腦子里結合起來了。」1906年父親因病逝世後,全家移居莫斯科,馬雅可夫斯基一邊上中學,一邊幫姐姐給手工藝店鋪「作畫和烙畫」。同時他接近了一些布爾什維克大學生,大量閱讀革命書籍,接觸社會主義者,並於1908年初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自此,他從事革命宣傳,曾三次被捕入獄,在監獄中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同時嘗試寫詩。1911年,他進入繪畫雕刻建築學校學習,結識了一批未來派的詩人和畫家。
㈡ 義大利藝術流派有哪些
義大利美術
--------------------------------------------------------------------------------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公元前後曾先後建立埃特魯
斯坎、羅馬等國,擁有豐富的古典美術遺產(見埃特魯
斯坎美術、羅馬美術)。中世紀時雖一度衰落,但仍然
是西歐各國接觸拜占庭文化和東方文化的前沿。到文藝
復興時代,義大利成為西方美術最發達地區,其領先地
位從14至17世紀歷數百年而不衰。18世紀後,法國才逐
漸取代義大利的地位。因此,不僅在美術史研究上,而
且在一般美術教育和博物館陳列中,義大利美術皆具有
重大意義,是人類美術遺產中十分珍貴的部分。但是,在
政治上,自羅馬帝國滅亡後,從中世紀直至19世紀中期,
義大利一直處於分裂割據局面,美術的發展也很不平衡,
地區性的流派各有特色,使義大利美術在其長期發展中
呈現復雜交錯的景象。
中世紀 羅馬帝國滅亡之時,基督教已經傳播於意
大利全境,早期基督教美術已在4~5世紀間以羅馬為中
心發展起來。但在哥特人及其他蠻族紛紛入侵、帝國政
權瓦解、形勢極為動盪的情況下,早期基督教美術也趨
衰微。6~8世紀的義大利美術實際上是拜占庭美術的附
庸,因為只有在拜占庭帝國佔領的義大利北部,較正規
的美術活動才能進行。當時以拉韋納為中心,拜占庭風
格的建築和鑲嵌畫曾達到很高水平,留下了聖維塔萊教
堂和聖阿波利納雷教堂等拜占庭美術的傑出作品。但在
義大利其他地區,文化和美術遭到破壞的情況則相當嚴
重,因而有「黑暗時代」之稱。從8世紀後期起,義大利
北部、中部歸加洛林王朝統治,與其聯合的羅馬教皇勢
力也日漸壯大,中世紀美術開始形成。由於政治上的附
屬地位和經濟恢復的緩慢,義大利從此時直到11世紀,美
術發展上仍無重大貢獻,除了一些地方特點外,不過是
加洛林美術(8~9世紀)和奧托美術(10~11世紀)的
延伸。同時,南部的西西里島長期受阿拉伯帝國統治,伊
斯蘭教美術傳於其間。東北部從威尼斯到拉韋納,拜占
庭美術影響還很強烈。因此義大利中世紀美術在風格傳
統上又較西歐其他地區更為復雜。
從11世紀起,義大利城市漸趨活躍,中世紀美術也顯
露生機。在北部的倫巴第地區形成的擅長磚石砌築技術
的匠師行會,為解決教堂的石造屋頂技術作出了貢獻,其
匠師不僅在義大利,也在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地活動。
倫巴第建築的傑出代表則是米蘭聖安布羅焦教堂(11世
紀末~1150),它的石造屋頂採取了十字架拱頂的結構,
在歐洲尚屬首創。隨著拱頂和拱門的廣泛運用,中世紀建
築中的羅馬式風格漸趨成熟,義大利從11世紀中葉到12
世紀之間,陸續產生了許多羅馬式建築的傑作,如中部著
名的商業城市比薩大教堂及其鍾樓——比薩斜塔(1053
~1272)、佛羅倫薩聖米尼亞托教堂(1018~12世紀)及
洗禮堂(1059)、威尼斯聖馬可教堂(1063~1094)以及西
西里蒙雷亞萊大教堂(1172~1189)。比薩大教堂及其馳
名世界的斜塔都建築在一個開闊的廣場上,外部飾以白
色大理石,間以黑色大理石的橫帶,拱門按層排列,統
一規劃中又富於變化,被譽為最美麗的中世紀建築之一。
佛羅倫薩聖米尼亞托教堂和洗禮堂風格基本上與比薩大
教堂相仿,但圖案更趨穩定,而且用古典式石柱,在精神
的莊重典雅方面頗接近古典藝術,因此受到文藝復興時
代的大師如米開朗琪羅等的重視。威尼斯聖馬可教堂則
具有較濃厚的拜占庭色彩,據說它是由來自希臘的拜占
庭匠師設計,並仿照君士坦丁堡的聖使徒教堂的形制,以
中央圓頂和周圍四個圓頂構成十字型廳堂,裝飾華麗,在
西歐的羅馬式建築中獨樹一幟。西西里島在10世紀後期
轉歸來自北歐的諾曼人統治,建立諾曼王朝。此地在12
世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西西里-諾曼建築,蒙雷亞萊大教
堂即以其完美而著稱。它熔諾曼人的雄偉氣魄和阿拉伯
藝術的瑰麗裝飾於一爐,在羅馬式建築中放出異彩。與
此同時,中世紀雕刻也有所發展,12世紀後期北部地區
產生了著名雕刻家B.安泰拉密,現存主要作品為裝飾於
帕爾馬大教堂(1178)和洗禮堂(1196)的浮雕,人物造形
雖有幼稚之處,但體態端莊,布局亦講究平穩對稱,說
明古典藝術的影響在義大利尚未絕跡。
12世紀後期,作為歐洲中世紀美術最典型代表的哥
特式美術首先在法國形成,13世紀傳入義大利。但這時
義大利社會發展已有新變化,哥特式美術雖在各地傳播,
卻始終未獲充分發展。從13世紀後期開始,佛羅倫薩這
樣的先進城市已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政治上也獨立為
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美術逐漸向文藝復興美術過渡,在
這方面,南部的美術發展起了特殊作用。當時西西里和
南部政權由諾曼王朝轉歸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腓特烈二世。
他在西西里發展經濟,提倡文化,全力建立中央集權制
度,和羅馬教皇發生很大矛盾。腓特烈二世由於反教皇
而扶持一些為教會排斥的文化,如古典文化、伊斯蘭教
文化等等,因此南部一帶在13世紀中期曾出現一批仿效
古典風格的美術作品,如腓特烈二世在阿普利亞建造的
蒙特堡,以及他本人和一些大臣的半身雕像等。這些仿
古之風,雖然由於這個王朝的迅速衰敗而只是曇花一現,
它卻促使阿普利亞產生了一個很有影響的雕刻家N.皮薩
諾,他後來移居比薩,以古典風格創作了第一批文藝復
興雕刻品,揭開了文藝復興美術的序幕。
N.皮薩諾:《天使和處女》
在皮薩諾活動之際,比薩、佛羅倫薩和羅馬也出現
了一些具有過渡傾向的藝術家。比薩畫家G.皮薩諾首先
在中世紀繪畫中表現激烈的感情。比薩領域盧卡的畫家
B.貝林吉耶里則在表現同時代的聖徒生平故事中嘗試描
寫現實生活情景。羅馬畫家P.卡瓦利尼更吸收了古典壁
畫的傳統,開始向寫實方面邁一大步。他的作品光暗顯
明,姿態自然,具有生活氣息。與他同時的佛羅倫薩畫
家奇馬布埃則是佛羅倫薩畫派的先驅,人物形象開始具
有立體感,空間則有深遠感,並注意線條的輕快優美。因
此,義大利的13世紀美術雖然是哥特式的中世紀傳統仍
占優勢,卻開始萌發了文藝復興的革新運動,終於引起
義大利美術以至整個西方美術的巨變。
14~15世紀 14世紀的義大利美術是文藝復興美術
發展的第一階段,亦稱初期文藝復興。但新美術主要在
佛羅倫薩及其周圍地區發展,全意各地仍保持中世紀傳
統,故有人把它稱之為「後期哥特式美術」,但這個提
法忽略了新美術已成主流的時代特點,也割斷了14世紀
與15世紀的直接聯系。
佛羅倫薩和它所在的托斯卡納地區的初期文藝復興
美術,可以上溯到13世紀後期的皮薩諾的雕刻與奇馬布
埃的繪畫,但其真正代表和取得最大成就的藝術家則是
佛羅倫薩的喬托。喬托以奇馬布埃為師,同時吸收了皮
薩諾父子和羅馬畫家卡瓦利尼的藝術成果,配合著佛羅
倫薩在14世紀初年經濟文化皆趨高漲的形勢,在藝術領
域內掀起了聲勢浩大的革新運動。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
現實主義傾向,在宗教題材中表現世俗生活,使繪畫從
中世紀程式中解放出來,開始注意空間深遠關系和人物
立體造形。喬托還赴阿西西、羅馬、那不勒斯、帕多瓦
等地作畫,大受人們歡迎,門生眾多,形成喬托畫派。現
存主要代表作是帕多瓦阿雷納禮拜堂壁畫(1305~1309),
以38幅組畫形式表現聖母和基督生平故事,被認為是14
世紀文藝復興美術最輝煌的成就。喬托晚年還負責佛羅
倫薩大教堂建築工程(1334~1337),設計了大教堂的鍾
樓,說明他在建築、雕刻方面也有很深造詣,顯示了文
藝復興美術大師普遍具有的多才多藝的特點。喬托之後,
其門生皆成為佛羅倫薩畫派主角,如B.達迪、T.加迪及
其子A.加迪等。但這些被稱為喬托畫派的藝術家多仿效
先師而怯於創新,成就遠不如喬托。
14世紀佛羅倫薩的建築與雕刻也有較大發展。雕刻
家和建築家阿諾爾福·迪坎比奧主持了該城兩大建築的
設計與建造。一為市政廳大廈(今稱舊宮),1298~1310
年建成。這是一座方形多層石砌大廈,並在頂層建有高
聳的鍾樓,氣魄雄偉,雖然門窗及雉堞形式仍具有中世
紀色彩,它作為城市共和政治的象徵卻開創了市政建築
的新體制。另一建築是佛羅倫薩大教堂,自1296年開工
後,整個14世紀期間工程持續不斷,直到15世紀中葉才
告完工。這座大教堂的建造已不歸教會主持,而屬於政
府管理的公共工程,政府有關決議要求它成為「全托斯
卡納地區最美麗高貴的教堂」,以作為城市繁榮昌盛的
象徵。阿諾爾福·迪坎比奧的設計在十字形地基、一主
廳兩側廳的結構等方面承襲了中世紀傳統,但其規模的
宏大與空間的開闊、裝修的明朗等則反映了有異於哥特
式宗教建築的傾向。喬托為這座大教堂設計的鍾樓(獨
立於教堂南側),在他死後於50年代由F.塔倫蒂完成,被
譽為佛羅倫薩最優美的建築之一。它繼承了托斯卡納地
區傳統的深淺石料交錯砌築的格式,層次分明,風格優
雅。裝飾於這座鍾樓底層的一系列浮雕,底稿可能出自
喬托,但完成刻制者則是14世紀的雕刻家A.皮薩諾。這
些浮雕以精於寫實著稱,其中表現世俗職業活動(包括
繪畫、雕刻、建築等)更富於情趣。A.皮薩諾的另一代
表作是佛羅倫薩洗禮堂青銅門浮雕(1336),它是該堂3個
大門中的第1座青銅門,以連環性的多幅浮雕表現聖經故
事,刻制相當精美,遂使日後其他兩座青銅門的雕刻也
成為佛羅倫薩公眾矚目的藝壇盛事。
A.皮薩諾:《基督受洗》
14世紀期間,在托斯卡納地區與佛羅倫薩畫派並立
的還有錫耶納畫派。錫耶納城為佛羅倫薩南鄰,銀行業
較發達,藝術上也自成一派。錫耶納畫派創始人是杜喬·
迪博寧塞納,他的作品秀麗多姿,用色精細,只在寫實
方面略遜於喬托。然而錫耶納畫派在杜喬之後卻名家輩
出,影響及於法國及西歐各地,代表大師有S.馬丁尼、洛
倫澤蒂兄弟等。馬丁尼富於抒情色彩,線條優美,色彩
絢麗;洛倫澤蒂兄弟則精於寫實,尤以A.洛倫澤蒂進展
巨大,他的傑作——錫耶納市政廳壁畫《好政府與壞政
府》(1338~1339),被譽為14世紀風俗畫的最大傑作。
與佛羅倫薩相仿,錫耶納城市政府也傾全力於建築,在
工程規模和質量精美方面互相競爭,因此錫耶納市政廳
(1297~1310)和錫耶納大教堂(1284~1366,G.皮薩諾
設計)也都是14世紀義大利建築的傑作。在托斯卡納地
區的另一大城比薩,雖未形成自己的畫派,卻產生了14
世紀最著名的一幅壁畫——比薩公墓廊廡中的《死的勝
利》(約14世紀中葉),它也像A.洛倫澤蒂的壁畫那樣
以鳥瞰全景的形式展開廣闊的畫面。左邊描繪 3位游獵
行樂的騎士突然遇到3具卧於棺木中的屍體,右邊表現仕
女於花園中奏樂歡聚,中間則有惡魔驅趕靈魂墜入地獄。
這類《死的勝利》的題材反映了市民群眾中認為死對一
切人皆無區別的宗教思想,其在當時的流行則可能和14
世紀中葉席捲西歐的大瘟疫有關。這幅壁畫在狀物傳情
和布局設色上皆有很高水平,經近人考證,一般認為它
的作者是當地畫家F.特拉伊尼。
佛羅倫薩和托斯卡納地區之外,義大利全境則基本
上保持著中世紀哥特式美術的傳統,尤以建築為甚。這
方面的一個典型代表是1386年動工的米蘭大教堂,曾聘
請法國和德國的哥特式專家參與設計,工程浩大,至16
世紀中期才基本完成。雖然細部雕刻在後期吸取了一些
文藝復興的因素,但米蘭大教堂卻是義大利哥特式建築
的最著名代表。在繪畫方面,由於喬托曾長期在北意的
帕多瓦工作,並留下了他最重要的作品阿雷納壁畫,因
此北意畫界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革新。米蘭和倫巴
第地區在14世紀後期產生了一批精於寫實的書籍插圖藝
術家,著名代表如喬瓦尼諾·德格拉西,所繪花草鳥獸,
栩栩如生。他們這一派的藝術對法國和尼德蘭繪畫很有
影響。北部的維羅納城畫家阿蒂基耶羅,在帕多瓦工作
時深受喬托影響,寫實方面大有提高,他作於帕多瓦的
一些壁畫被認為是北部畫壇最傑出的成就。
15世紀開啟了義大利文藝復興蓬勃發展的階段。佛
羅倫薩仍然是新美術的最大中心,但其他各地也出現了
許多重要流派。15世紀的義大利美術一般稱為早期文藝
復興美術(相對於16世紀的盛期而言),在建築、雕刻和
繪畫方面,其共同特點是較前一時期更為自覺和徹底地
學習古典藝術遺產,並開始運用空間透視、人體解剖等
科學技法,使其寫真傳神的成就不僅可以直追古典,而且
在風格和技法上具有了不同於東方藝術以及一切近代以
前藝術的特點。另一方面,15世紀藝術的現實主義表現
是和它的人文主義思想緊密結合的,人文主義歌頌人性
崇高和重視世俗生活的基本觀點,在當時的美術作品上
體現得最為鮮明,對市民群眾影響巨大。15世紀初年,佛
羅倫薩首先在建築和雕刻方面形成新美術的高潮。建築
家F.布魯內萊斯基首倡實地考察古典遺跡,在建築設計
中充分運用古典柱式,仿效古典建築的開朗和諧,拋棄哥
特式宗教建築的奇幻神秘。他繼續主持佛羅倫薩大教堂
的修建工程,完成了該工程最棘手的項目——大圓頂的
設計與建造(1420~1436),並建造了佛羅倫薩育嬰堂
(1419~1426)和聖克羅切教堂的帕齊禮拜堂 (1430~
1440)等一系列具有典型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物,成為新
建築界的楷模,影響極其深遠。他還是歷史上第1個研究
和發明透視畫法的藝術家,雖然他用透視法畫的街景圖
等已失傳,但卻把有關知識教給了雕刻家多納太羅和畫
家馬薩喬等人,引起了造型藝術的巨大革命。多納太羅
不僅運用透視於浮雕,還努力學習古典藝術的寫實手法,
他曾和布魯內萊斯基一道赴羅馬實地考察,又認真研究
人體結構,遂創作出一系列堪與古典傑作媲美的青銅和
大理石雕像。馬薩喬首次傑出地把透視和人體結構的科
學技法用於繪畫創作,他的作品氣魄宏偉,形象渾厚堅
實,充分體現了新時代的精神。代表作《納稅錢》,成
為日後所有文藝復興大師學習的楷模。
多納太羅:《加塔梅拉塔騎馬像》
在15世紀中期和後期,佛羅倫薩藝壇群星燦爛,產生
了許多世界美術史上的第一流大師。建築方面有L.B.阿
爾貝蒂,他作品中的古典色彩更為濃厚;他同時還是重要
的藝術理論家和人文主義學者,名著《繪畫論》(1435)、
《建築論》(1452)在奠定新美術理論方面功績尤著。建
築家米凱洛佐建築的美第奇宮(1444~1459),樹立了文
藝復興宮室建築的範例。雕刻方面有L.吉貝爾蒂,窮畢
生之力繼A.皮薩諾之後刻制了佛羅倫薩洗禮堂的兩座青
銅大門,尤以後一座東門技藝最精,有「天堂之門」的
美譽。羅比亞家族則石雕陶塑兼精,作品清雅秀美。多
納太羅的學生迪西德里奧也發展了新雕刻中的秀美風格,
所作婦女肖像雕刻尤為動人。但15世紀佛羅倫薩藝壇最
繁榮的仍是繪畫。繼馬薩喬之後,陸續出現了F.安傑利
科、P.烏切洛、F.利皮、A. del卡斯塔尼奧、A.波拉尤
奧洛、A.del韋羅基奧、S.博蒂切利、 D.吉蘭達約等名
家。他們都繼承並發揚了馬薩喬開倡的現實主義與人文
主義相結合的傳統,著重空間的透視表現和人物的堅實
造型,並善於運用線條。但在風格上則各有個人特色,如
安傑利科的秀婉虔誠、卡斯塔尼奧的粗朴雄強、博蒂切
利的精深博雅等,皆為後人稱道。
安傑利科:《受胎先知》
在佛羅倫薩影響下,中部也出現了藝術繁榮。雕刻
家有 J.della奎爾恰、畫家有皮耶羅·德拉弗蘭切斯卡、
L.西尼奧雷利、梅洛佐·達福爾利等。錫耶納畫派在15
世紀已趨衰落,繼之而起的是翁布里亞畫派,代表大師
有佩魯吉諾、平托里喬,風格以靜雅優美取勝。這個畫
派不僅很受時人歡迎,並且由於培養了盛期文藝復興大
師拉斐爾而影響深遠。另一著名畫家真蒂萊·德法布里
亞諾則是15世紀初期保守風格的代表,他雖未能吸收馬
薩喬的新技法,卻在細部寫實方面極其認真,色彩尤為
絢麗。繼承其傳統的有北部畫家皮薩內洛,亦以精於寫
生著稱。但是佛羅倫薩的影響終於使北部義大利也產生
了新美術大師,著名代表如A.曼泰尼亞和威尼斯畫派的
貝利尼家族,其成就亦可與佛羅倫薩大師相當。威尼斯
畫派的形成是15世紀北部藝壇上的另一重大事件,它配
合當時威尼斯這個國際商業中心與東方聯系密切的特點,
作畫首重色彩,與佛羅倫薩畫派首重線條有別,到16世
紀即發展為義大利最重要的一個畫派。此外,在北部還
形成了費拉拉畫派,主要服務於費拉拉公爵宮廷,代表有
C.圖拉、F.del科薩等,亦以華美見稱,但發展不如威尼
斯畫派,到16世紀即告衰微。在建築方面,來自佛羅倫
薩的建築家A.菲拉雷特約在米蘭奠定了新建築傳統,他
不僅傳播了布魯內萊斯基的建築風格,而且寫有重要的
理論著作。威尼斯則有新建築家P.隆巴爾多,他的作品
以華美的裝飾取勝,開創了具有特色的文藝復興建築風
格。
15世紀時,羅馬和義大利南部的美術活動也從長期
沉寂轉趨活躍。羅馬作為教皇駐地,開始了較大規模的
建築活動,並請佛羅倫薩和各地大師前往作畫。先後到
羅馬工作的有阿爾貝蒂、安傑利科、博蒂切利、佩魯吉
諾、梅洛佐·達福爾利、平托里喬等,逐漸使羅馬成為
一個新美術中心,到下一世紀發展尤快。南部首府那不
勒斯的城堡,於1452~1466年興建仿古典凱旋門式的大
門,上下數層雕飾精美,是當地文藝復興建築代表作。由
於那不勒斯王室與西班牙、尼德蘭關系密切,尼德蘭油
畫技法首先傳於其地,並由南部著名畫家安東內洛·達
梅西納介紹給威尼斯畫派,使其運用色彩的技巧有極大
提高。
博蒂切利:《帕拉斯和半人半馬怪》
16世紀 16世紀義大利美術達到繁榮的頂點,亦稱
盛期文藝復興。在15世紀美術已基本掌握現實主義表現
方法的基礎上,16世紀則更進一步,集中全力於藝術典型
的創造。3 位主要代表為L.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
斐爾。達·芬奇雖成長於佛羅倫薩,卻長期工作於米蘭,
晚年遠走法國。米開朗琪羅也是生於佛羅倫薩而主要工
作於羅馬。拉斐爾師出翁布里亞畫派,在佛羅倫薩學習
時深受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的影響,主要工作地點也
在羅馬。他們的藝術創作反映了更為廣闊的生活內容,
對古典文化的吸收也較前人更為深刻和豐富。當時意大
利的經濟和政治皆出現危機,外敵入侵,時局動盪,從
而對藝術家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時代要求,這些都促使他
們在比15世紀更為復雜的情況下提高和改進自己的藝術,
創造出不朽的傑作。達·芬奇的特點是熔藝術與科學於
一爐,他的繪畫既有巧妙的藝術加工又有深厚的科學探
討,既逼真精絕而又富於氣韻,在現實主義成就上較15世
紀又有極大提高。他生平完成的作品不多,但件件皆屬
不朽之作,尤以《最後晚餐》、《莫娜麗薩》最為著名,
被推為西方繪畫傑作之首。米開朗琪羅則在雕刻、繪畫
和建築三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盛期文藝復興水平的典
范作品,雕刻有 《哀悼基督》、《大衛》、 《夜》、
《摩西》等,繪畫有西斯廷禮拜堂的壁畫,建築則有聖
彼得大教堂的圓頂。他以雄偉壯健極富英雄氣概的人物
形象反映了新時代進步勢力的信心與力量,顯示了藝術
家在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並著重人體的強
力表現,為西方藝術奠定了最有特色的傳統。拉斐爾則
以秀美典雅的風格著稱,他的構圖和諧,人物情態自然,
最能體現人文主義的完美理想,代表作有梵蒂岡教皇宮
的一系列壁畫以及許多備受歡迎的聖母像,例如《帶金
鶯的聖母》、《西斯廷聖母》、《椅中聖母》等。拉斐
爾的聖母形象謙和靜雅,寓崇高於平凡,徹底擺脫了宗
教神秘氣息,被譽為善和美的化身,是義大利美術最成
功的典型。
G.貝利尼:《十字架的奇跡》
米開朗琪羅:《夜》
除了上述3位主要代表外,16世紀的義大利還產生了
許多著名大師,在建築、雕刻、繪畫方面為日後的西方
藝術樹立了典範,從而使義大利美術在西方美術中具有
舉足輕重的地位。16世紀的建築大師D.布拉曼特和A.帕
拉迪奧是西方當時建築中古典風格的主要代表。他們在
細部形式和整體風格上都更能吸取希臘羅馬古典建築的
精華,並能學古創新,所作皆以和諧勻稱、高雅清秀取
勝。布拉曼特努力探求中心型建築的理想結構,認為它
是最適於體現人文主義思想的形式,這也是達·芬奇和
米開朗琪羅等同代大師共同的追求。在主持梵蒂岡聖彼
得大教堂(梵蒂岡)新建工程時(1506~1514),布拉曼
特就把這座基督教世界的最大教堂設計為宏偉的中心型
建築,上以圓頂為蓋。但工程只進行到砌牆基時他便去
世了,以後持續達100餘年, 到巴洛克時代才告竣工,只
有米開朗琪羅設計的圓頂是這個工程在16世紀取得的最
大成就。但是布拉曼特的建築理想已體現於羅馬蒙多里
奧聖彼得教堂的小廟(1502~1514)上,這座帶有古典柱
廊的圓形建築規模雖小,卻氣象端莊,比例完美,予人
以極大啟迪。帕拉迪奧則在豐富的建築實踐之外,還寫
有《建築四書》(1570)這部極重要的理論著作,日後數
百年間一直是古典主義建築學派的基本教科書。他的代
表作有維琴察巴西利卡大廳(1549)、威尼斯聖喬治·馬
焦雷教堂(1566)及其近郊的圓廳別墅(1551~1554)等,
在西方建築界影響深遠。繪畫方面的古典風格大師則有
佛羅倫薩的巴爾托洛梅奧、A.da薩爾托、中部的科雷喬
等,但是能和達·芬奇等並駕齊驅的只是威尼斯畫派的
提香和喬爾喬涅。提香的創作生涯在所有文藝復興大師
中最為漫長,成果也最豐富。喬爾喬涅則是奠定威尼斯
繪畫盛期風格的先驅。喬爾喬涅精於描畫風景,境界高
雅。提香的風格則以健美豐盛取勝,以使用油畫色彩最
為成功,樹立了近代西方油畫藝術的楷模。在他們兩人
之後,威尼斯畫派還有丁托列托和P.韋羅內塞兩大名家,
前者的宏偉構思和後者的富麗豪華,也從新的角度豐富
了文藝復興美術的成果。
然而,在社會矛盾日趨嚴重的形勢下,16世紀的意
大利美術也出現了樣式主義(亦譯風格主義)。這一流
派首先萌發於佛羅倫薩,16世紀中後期遍及全國,只有
威尼斯畫派受其影響較少。樣式主義的藝術家都以崇拜
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盛期大師自許,有不少人還是他
倆的學生,但他們只追求大師的風格形式而不學其精神,
甚至由於標新立異而走向畸形怪誕,不惜違反新美術的
現實主義方向。樣式主義的代表者有J.da蓬托爾莫、F.
羅索、朱利奧羅馬諾、帕爾米賈尼諾、Il布龍齊諾、G.
瓦薩里和詹博洛尼亞等。就其消極傾向而言,樣式主義
的流行在一定意義上已標志著盛期文藝復興的結束。但
是,樣式主義藝術也保留了文藝復興的一些基本形式,它
在西歐各國仍被當作義大利文藝復興美術的新近支派而
受到重視,因而在傳播文藝復興影響方面仍有一定作用。
17~18世紀 17世紀是巴洛克美術佔主導地位之時,
故有巴洛克時代之稱。巴洛克原是古典主義批評家使用
的貶義詞,含有荒悖違理之義,以此形容17世紀那些不
合乎古典法度的藝術作品。但實際上巴洛克美術是繼文
藝復興美術之後的一個推陳出新的發展,它以熱情奔放、
運動強烈、華美絢麗補充了文藝復興的莊重典雅,也在
一定程度上發揮了現實主義傳統,克服了樣式主義的消
極傾向。另一方面,巴洛克美術比較能適應當時群眾的
宗教情感,並被羅馬天主教會利用為爭取信眾的宣傳工
具,因而不僅在義大利廣為流傳,也迅速擴展到歐洲各
地,為各國宮廷貴族所喜愛。17世紀巴洛克美術的最大
中心是羅馬,佛羅倫薩已退居次要的地位。一般認為,意
大利的巴洛克美術分為 3個階段:1600~1625年為初期,
1625~1685年為盛期,1685~1750年為後期。但18世紀
初年以後的巴洛克美術又另有羅可可美術之稱。與此同
時,在整個巴洛克美術發展期間也並行存在著古典主義
和現實主義等藝術流派,而且彼此互有影響,因此17世
紀義大利美術仍是相當豐富多采。
在巴洛克美術中,建築佔有很突出的地位,巴洛克
風格的一些要素首先在建築體現出來,繪畫、雕刻的發
展往往與之配合,形成綜合藝術。實際上,在16世紀美
術中,已孕育著巴洛克建築風格的一些萌芽。例如米開
朗琪羅宏偉大膽的建築設計、G.da維尼奧拉與G.da波爾
塔建造的羅馬耶穌教堂(1568~1584)等。但在16世紀後
期流行的樣式主義建築中,這些健康因素沒有得到充分
發展,至17世紀才形成為真正的巴洛克建築。早期巴洛
克建築的重要代表在羅馬有C.馬代爾諾,在北部有F.M.
里基諾。他們的作品強調中央主體效果,門面突出中央
大門,層次富於變化。馬代爾諾還繼米開朗琪羅和波爾
塔等人之後主持了羅馬聖彼得教堂的續建工程,加長了
主廳,完成了教堂門面(1603~1612),使這個天主教會
最大的教堂基本完工。後來,另一位巴洛克大師G.L.貝
尼尼又長期為教堂內部進行裝修,建造了巨型青銅華蓋
(1624~1633)和聖彼得法座的建築一雕刻綜合體(1556
~1666),並在教堂前面建造了一個完美的廣場和柱廊
(1556~1565),從而結束了這個教堂延續100餘年的創建
過程。
早期巴洛克繪畫的發展卻比較復雜,在克服樣式主
義的消�閬蛑校�跋熳鈐繾畲蟮牧轎換�銥ɡ�咔嗆?BR> A.卡拉奇,分別以現實主義和古典主義為其主要藝術傾
向。雖然卡拉瓦喬的強烈光暗對比和卡拉奇的堅實造形
也含有一些巴洛克特色,但巴洛克繪畫主要是在他倆的
弟子和追隨者手上形成。卡拉奇兄弟在博洛尼亞開設的
藝術學院培養了一代義大利畫家,其中佼佼者如G.雷尼、
圭爾奇諾、多梅尼
㈢ 義大利戰後的傢具設計具有哪些代表意義
從40年代後期開始,義大利的傢具業開始引進夾板模具成型的新技術,這個時期出現的義大利新一代傢具設計師包括有維加諾(VittorianoVigano)、弗拉丁諾(ChistianoFrattino)、扎努索(MarcoZanuso)、索特薩斯(EttoreSottsass)等人。他們與斯堪的納維亞或者英國的設計同行不同,並不拘泥於細節而醉心於新材料、新工藝的可能性,盡力發揮兩者的潛力來開發新形式。他們認為「美觀」甚於「實用」,因此傢具具有強烈的表現特徵,被世界各國的設計雜志廣泛介紹。40年代義大利傢具設計極端化的例子,是都靈的以卡羅莫里諾(CarloMollino)為中心的設計集團,設計出了一批流線型超現實主義傢具,採用極為特殊的有機外型,有的如同動物頭角般的形式,被稱為「都靈巴洛克風格」,它們也不具備真正的實用性。50年代中期,義大利傢具已經從「貴族化產品」轉化成「設計的產品」,成為一種現代生活方式的寫照,代表了都市的風格。與此相反,斯堪的納維亞的傢具代表的則是平民的、小康的、鄉村式的風格。義大利傢具設計的一個延伸是小型家庭用品,特別是當塑料成為主要的家庭用品材料以後,使設計師如魚得水。他們對材料的興奮和可塑性的愛好,造成相當一批新產品問世,如桔子榨汁器等。
.英國的現代設計為什麼會得到政府扶持?㈣ 什麼是孟菲斯設計運動其主要人物和代表作品有哪些如何評價它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在義大利發展形成的在設計界探索裝飾藝術的新的設計群體結成了「阿爾奇米亞」工作室,他們反對單調、冷峻的現代主義提倡裝飾,追求裝飾藝術與設計功能的和諧一致強調手工藝方法的作品創造。以現代藝術和民間藝術為參考,積極開展創作活動和評論宣傳活動。代表人物是義大利的門迪尼、索特薩斯等人。他們模索變更設計語言,創造了許多形式怪誕、頗具象徵意義的傢具裝飾品、藝術品和日用品,引起社會矚目並產生影響目標「阿爾奇米亞」工作室的目標是:對傳統提出挑戰,不相信設計計劃完整性的神秘;尋求『表現特性』為設計新意;將世界過去的流派再循環;恢復色彩和裝飾的生命力;把設計研究重點放在人與周圍事物的相關性上。
設計風格「阿爾奇米亞」的設計風格獨特,常常出人意料,具有戲劇性效果;造型豐富,獨縣匠心,大膽運用色彩和圖案裝飾。但是,他們的作品因、為都是手工製作,所以數量有限,未能得到發展。1981年以索特薩斯為首的這一批設計師們在米蘭結成了「孟菲斯集團。」孟菲斯的設計師們努力把設計變成大眾文化的一部分,他們從西方設計中獲得靈感,20世紀初的裝飾藝術,波普藝術、東方藝術、第三世界的藝術傳統、古代文明和國外文明中神聖的紀念碑式建築等,都給他們以起示和參考。孟菲斯的設計師的認為:他們的設計不僅要使人們生活得更舒適、快樂,而且具有反對等級制度的政治宣言和存在主義的思想內涵,以及對固有設計觀念的挑戰。設計特徵孟菲斯流派的室內設計特徵可歸納為:
(1)常用新型材料、響亮的色彩和富有新意的圖案(包括截取現代派繪畫的局部)來改造一些傳世的經典傢具,顯示了設計的雙重解碼,既是大眾的,又是歷史的;既是傳世之作,又是隨心所欲。
(2) 室內設計注重室內風景效果,常常對室內界面的表層進行塗飾,具有舞檯布景般的非恆久性特點。(3)在構圖上往往打破橫平豎直的線條,採用波型曲線,曲面與直線、平面的組合來取得室內意外效果(4)超越構件、界面的圖案、色彩塗飾。(5)(5)室內平面設計不拘一格、具有任意性和展示性。孟菲斯派的室內設計師們打破常規的設計作品都給人以強烈的印象,但是,他們把室內設計和傢具設計完全側重在藝術上的創意設計,卻忽略了室內及傢具的使用功能考慮。而且,孟菲斯流派的產品大多需要手工製作,因此,它不可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與流行。然而,孟菲斯派對世界范圍設計界的影響波及面是廣泛約,對現代工業產品設計、視覺傳遞設計。
㈤ 二戰後義大利設計發展
義大利的設計,真正的現代設計在二戰後開始,歷史不長,但二戰後尤其是五十年代後發展較快。並且形成了他們自己的發展思路,提出 「藝術的生產」的口號,並且提出「用設計引導生產」這樣的一些在設計領域里體現出的理念和思想,使義大利的設計一直在義大利的現代工業生產中佔有極其重要的確良作用。因此,通過這種方式也促進了義大利的確良設計的發展。另他們提出「藝術的生產」。因此,使義大利的設計具有很高的審美品味。另一點它提出「用藝術來引導生產」,使藝術家不斷地推陳出新,不斷創造出新的設計傷口出來。因此,五十年代後義大利的現代設計開始先在國內發展起來。慢慢地被國際設計界所認識,尤其到了七十年代,1972年,在美國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了一次義大利設計大展,在這資助大展上,義大利第一次把它的設計呈現在國際設計界,使世界第一次完全地認識到義大利的設計。因此,在七十年代,義大利的設計開始登上國際舞台,一舉成為國際設計界一個重要的設計國家,形成一種設計風格。而這種風格的形成跟義大利的發展過程是有關的。從五十年代開始發展現代設計後義大利的設計就成為國際上發展設計最具有活力的地區。從六十年代的波普設計到七十年代的反設計和激進設計運動,直到八十年代的後現代設計,義大利的設計一直走在國際設計的前沿。並且義大利的設計者在國際設計舞台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這是義大利現代設計的整個發展過程。義大利發展時間短,但藝術家不斷推出具有創意的新作品。在世界設計史上有重要的有重要的地位及獨特的風格及特點。有幾個事件對義大利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1928年義大利設計師龐迪創辦的一份雜志《多洛斯》(《建築與室內設計》)這份雜志一直在義大利設計領域中介紹、推動義大利的設計,為義大利設計師及時了解國外的設計情況,都起到了積極的確良推動作用。除了這份雜志外,義大利設計界的一個重要展覽對義大利設計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就是義大利《米蘭設計三聯展》。它早期主要是推動意本國設計,介紹人本國設計師的作品。並且推動義大利設計的發展的,成為義大利設計師反思自己傷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後來米蘭的三聯展已成為歐洲及世界范圍設計領域里重要的展覽。而這個展覽上所評選出的金圓規獎已成為國際設計領域里極為重要的獎項。所有獲獎人員會成為義大利設計領域中重要人物。作品也成為國際市場重要的作品。所以說,義大利設計通過雜志、展覽、評選,不斷推動意設計的發展,從這點說我國可借鑒。可以通過活動發現新設計師、新問題並且解決它,推出著名設計師及其作品,對一個國家早期發展來說設計師非常重要。義大利的發展和設計師有極重要的關系。和設計師的努力分不開。義大利早期的設計師大多畢業於米蘭理工學院、東林建築學院這樣一些學習建築的確良學校因為這種背景,使他們具有寬泛的教育背景,不拘限某一專業或某一待業中。因此,義大利設計師多才多藝,可以進行多元化的設計。由此可以看出不要把專業設計得太窄,要更多功能了解設計的知識,大的文化背景,要發揮創造性和啟發作用。,同時,義大利的設計除背景外,設計師在設計領域把設計人微言輕一種文化進行探討。因此,義大利著名的作家、藝術評論家烏貝托.艾科在談到義大利設計時不無自豪地說「如果說別的國家有一落千丈種設計理論,義大利則有一套設計哲學,或許是一套設計思想體系。」從他的話中可以看不起出義大利設計師是把設計當作一種文化來探討的。因此義大利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總是充滿創新精神、探索實驗的精神。他們不斷通過一些新材料、新技術、新觀念在設計領域里進行思考、探討。因此,使他們的作品呈現出與另的國家不一樣的面貌。設計師在每一個作品中既追逐潮流也重視民族特徵、地方特點、包括文化特點。也強調發揮個人才能。和其它國家一樣義大利也經歷過現代設計的各種運動,如功能主義,三十年代的包豪斯時期、五十年代的國際主義、波普設計和後現代設計思潮這樣的運動。但每一種風格他們都可以產生出許多具有自己特點的變體來,而後便勱了義大利式樣,因而便他們的設計顯得多姿多彩。義大利的設計既不同於商業味極濃的美國設計也不同於傳統味極重的北歐設計。也不象德國設計強調濃厚的功能特點。他們的設計是傳統工藝、現代思維、個人才能、自然材料、現代工藝、新材料和等等的綜合體。全部融合在一個設計中,使設計呈現出有義大利自己獨特的風格。義大利的設計至今被認為是具有創意的設計的代名詞。與其它國家的設計師相比,義大利的設計師更傾向於把現代設計人微言輕一種藝術和文化來操作。義大利設計師不斷推陳出新,在六十年代即開始成為引導世界設計新潮流的國家。從六十年代的激進設計、反設計到八十年代的後現代設計運動,義大利出現很多激進團體,尤其在米蘭成為義大利設計及活躍的地方。象反設計時期,阿克作姆超極工作室,八十年代孟菲斯等,都是在米蘭開始出現、創辦的。義大利設計所展現的創造力,即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已成為很多國家設計師所矚目關注的地方。和其它國家設計作品相比,可以明顯看出義大利作品中所蘊含的設計觀念和設計思想。如,義大利設計師經常象藝術家一樣為作品命名,把功能和觀念融匯在作品中,通過作品表達對生活對世界的看法。義大利著名設計師引導設計潮流,孟菲斯的創辦人埃托.索托薩斯說過:「設計對我而言是一種探討生活的方式,它是一咱探討社會、政治、愛情、食物,甚至設計本身的一種方式。歸根結底,它是一種象徵生活完美的烏托邦方式。」他認為可以通過設計達到自己的理想。他本人在設計中即把建築、美學、技術和對社會的興趣融為一體。他在談到燈具設計時曾經說,燈不只是簡單的照明,它可以告訴你一個故事。可以為現實生活提供一個隱喻,一種意義。因此一個設計師把他自己對生活的關系融入作品中,作品除具有功能外還會體現更多的東西。因此,義大利的現代設計包含著除實用外的設計師的思想、追求、理想、願望和幻想。義大利設計師提出「要為這個不斷增長壓力的世界,為人提供一個舒適的避難所。」因此提出在這個不斷增長壓力的世界上傢具不僅僅是一個提供休息和放置物品的窨,它意味著恢復失落的情緒,提供一個舒適的避難所,即當我們在忙碌的工作後回到家中,坐在傢具上,傢具要能提供一個避難所的效果或一種感覺。所以,義大利的設計用更多功夫來滿足人們的精神上的需求。如義大利年輕的設計師馬西默.尤薩.基尼把他設計的帶扶手的沙發稱為「媽媽,」意味著這一沙以能提供給人以保護感、溫暖感和舒適感。另外設計師把「為一個沒有時間做夢的世界提供夢想」作為他們的設計理想,希望通過設計為人們提供夢想。因此,義大利的設計在今天看來,在強調讀者論壇的文化品味,強調設計的文化含義、設計的創造性,強調設計更多地為人們提供精神的慰寄,提供一種精神的需要。義大利設計庄設計發展到今天,義大利設計對設計的認識和觀念為今天的設計帶來更多的認識和啟發。因此,現代設計發展至今一百多年的歷史,經過功能主義對現代設計的嘗試後,發展到波普設計的現代設計,在設計領域里已出現很多觀念和潮流。而義大利設計在今天設計領域里得到這么多的關注,正是因為他們的設計思想所體現出的思考及把設計當作一種藝術、一種文化來操作。這下是現代設計所關注的內容。因為,現代設計在滿足需要即功能外,人們對設計提出更高要求,要它不僅僅是一種功能的產品,還應對精神有一種慰寄,表達更多文化含義,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特點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