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青田縣為什麼有10萬人在義大利

青田縣為什麼有10萬人在義大利

發布時間:2024-06-15 09:06:13

⑴ 浙江青田最美人行橋,滿滿的歐洲風,為啥沒人知道它的名

青田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隸屬於麗水市,由於華僑眾多,有著“中國僑鄉”的美譽。據說,青田華僑主要分布於歐洲的義大利、西班牙等國,所以當你來到青田旅遊時,會發現整座縣城都充滿了濃郁的歐陸風情。


那麼,你有沒有來過浙江省青田縣旅遊?你知道青田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嗎?你覺得青田這座小縣城是不是很有歐洲風情呢?你在青田旅遊的時候,有沒有聽說過甌江上的這座“網紅橋”?你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⑵ 為什麼青田是內地的小香港

青田縣 位於中國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中下游,東接溫州,北接台州,西臨麗水,是麗水市下轄的一個縣,面積2484平方公里,人口約47萬,郵政編碼323900。縣人民政府駐鶴城鎮鶴城東路109號。

青田是中國著名的華僑之鄉、石雕之鄉、田魚之鄉,現有海外華僑華人達22萬之多,分布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浙江東南部,甌江中下游,有個小縣城叫「青田」。境內山峰連綿,峽谷深切,正所謂「九山半水半分田」。以往有人稱它是「浙江的『西藏』」,說的是它的交通劣勢,也道出了它的經濟水平。正是這個1997年才脫貧的縣,現在被人們喚作「小香港」,甚至「小歐洲」,不光生活方式歐化,經濟水平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這一變革過程中,早期走出國門、如今陸續返鄉投資的華僑華人無疑是這個僑鄉最大的「生產力」。在這個特殊的縣里,有許多有趣的現象,你能感受到最歐洲的生活方式,也能體會到最純朴的鄉間民俗;這里有些鄉村還沒有通路,有些地塊的房價卻貴過杭州;最難得的是,這里幾乎家家涉「僑」……

現象一:豪車接踵開,咖啡最正宗

由華僑投資的青田正達開元大酒店是這個縣里最高級的酒店之一,這個掛牌四星的酒店實際檔次與五星的不相上下。11月的一天,一位男士停好他的寶馬車,走進設在酒店的一個票務點,選定了幾張將由諸多明星獻演的晚會門票,付上了500歐元現金。

在這個縣城,寶馬、賓士、保時捷等豪車出現的密度與省會城市杭州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使用歐元消費,人人司空見慣。歐元還常常被用在咖啡館、酒吧這類休閑場所。

在僑鄉青田,臨江路是酒吧一條街,有著「小香港」的美譽。以前,臨江路的客人主要是歸國華僑。如今,大部分客人已經換成本地居民了。對此,「甌洲之星」咖啡吧的西班牙華僑老闆李煥軍感受最深:「先前,因為咖啡吧開得少,消費相對較高,來咖啡吧的大多是華僑。後來喝咖啡的習慣逐漸在青田本地居民中形成,普通市民漸漸成為了這里消費的主流。」

旅居世界各國的華僑華人將來自產地的咖啡豆、咖啡機,甚至咖啡壺帶到青田,所以「能喝到世界上最地道的濃咖」成為青田的一張金名片。

近年來,青田縣城涌現了120多家特色咖啡館、美食酒吧,構成了別處不可多見的風景。青田似乎濃縮成了「小歐洲」。

現象二:房價超2萬元/平方米

中外文化的融合在青田人的餐桌上也能窺見一斑。在高級宴席中,有歐式的薄片火腿色拉,也有口味正宗的「佛跳牆」,當然,也一定會上青田當地的特色——炒粉干、麵疙瘩,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用餐時,大家還愛評點哪家的牛排做法比較地道,某家的紅酒來自哪個酒庄。邊聊邊細細品嘗著來自歐洲的紅酒,熟練地晃杯、品聞著。

「在青田,15元人民幣可以喝到一杯正宗的咖啡,但也可能上趟高級的酒吧,最起碼得花個千把塊。這里的物價不比上海便宜。」來自麗水的媒體人小金告訴記者,「而且,青田的房價還是浙江全省各縣里最高的。在青田這個深山城鎮,房價竟然比杭州還貴,稍微好一點的地段都超過2萬元/平方米。難怪青田人要說,家裡如果沒有親人在海外,又不搞點副業,日子是難以維持下去的。」

小金的話也得到了在縣里事業單位工作的徐小姐的印證:「我家在上海浦東開了幾家超市,節假日我們會去看看經營情況。再不搞點副業,在青田的日子可不好過哦,這里的消費水平高著呢。」徐小姐既是開玩笑,也是真心話。這個縣雖然脫貧不過十幾年,但僑匯、僑資的注入使這個縣的經濟水平急速提升。

現象三:「不中不洋」的建築群

說到房地產,外人來到青田,多半都會好奇於那裡「奇形怪狀」的房屋造型。有人說那「不中不洋」,也有人說它「承載了青田人葉落歸根的純朴思想」。

浙江師范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主任郭劍波介紹說,19世紀末,在歐洲的青田華僑就有人回到家鄉買地建房。這為歐洲式的建築文化傳入中國提供了條件。他們把在歐洲看到而又喜歡的建築樣式引進,並與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建築群,成為僑鄉一道靚麗的風景。其中,青田阜山「花旗街」最為典型。這些建築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果實之一,亦是青田僑鄉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中國傳統的農村民居長期以來以平房為主,中西合璧的民居卻以多層樓房為主,還常常設有寬大的陽台和迴廊。這種結構完全與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朴生活形態形成對比。此外,受歐洲文化的影響,在阜山、方山等多個鄉鎮還修建了不少教堂建築,以其獨特的西方建築造型屹立於青田,成為西方文化跨區域的典型景觀。

現象四:農貿市場亦可用歐元

越來越多的華僑歸國回到青田,既帶來了外來文化,也改變了當地的消費方式。他們將血汗錢從國外匯回來,在當地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青田的農貿市場,曾經流通著各個國家的硬幣: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義大利里拉、英鎊、美元、比利時法郎、奧地利先令、荷蘭盾、芬蘭馬克、葡萄牙埃斯庫多、西班牙比塞塔等等,賣菜的農民都是認得的。一直到1992年,歐元確立,市場上眼花繚亂的硬幣才漸趨單一。

所以,當地人會打趣地說:「外地來人若要知道當天的歐元走勢,不妨看看中國銀行前的客流。」據說,歐元匯率好的時候,中國銀行櫃台前來兌換人民幣的人,隊伍要排出十多米,銀行工作人員一天連續上十二三個小時的班。而提及銀行存款,大多數青田人都會既神秘又自豪地跟你說,在銀行里存了上億元定期存款的華僑客戶就有好幾個。

青田縣城的新大街,全長不足300米,卻被人們稱作「僑鄉的華爾街」。因為全縣8家金融機構,有5家就在此設點。青田縣擁有雄厚的民間資金。今年9月末,青田人民幣存款余額215.29億元,同比增長43.64%,1至9月各項存款余額月均增速在23.87%以上。

雄厚的民間資金,使得青田縣委縣政府敢於用「金融」來作為強縣的戰略。青田縣的這一舉措,得到各大金融機構的響應。與此同時,青田縣各金融機構還立足僑鄉,探索金融創新,全力解決中小企業、居民融資難問題。

新聞鏈接

5年引僑資20億

青田有300多年華僑歷史,有23萬華僑分布於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60%以上集中在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1990年以後出國的華僑約15萬人,占青田華僑華人總人數的46%,且以青壯年為主。在國外出生的青田華裔近2萬人,1978年以前出國的老華僑約0.6萬人。目前約有3 萬多人從事國際貿易,年貿易額達30億美元。青田縣外匯儲量充裕, 2008年全縣外幣存款6.26億美元,外匯結匯量達32.77億美元。據統計,華僑每年捐贈家鄉公益事業資金約1000萬元,累計捐款(現時值)達3億多元。近3年來,華僑投入城市化建設項目的僑資超過10億元,近5年來全縣共引進僑資20多億元。

⑶ 抗戰時期的青田縣是哪

青田縣,地處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中下游。東接溫州,永嘉,南連瑞安、文成,西臨麗水、景寧畲族自治縣,北靠縉雲,全縣總面積2493平方公里,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青田縣建於唐各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青田」之名,始見於南朝宋鄭緝之《永嘉郡記》:「青縣有草,葉似竹,可染碧。名為竹青,此地所豐」,故名青田,別名「芝田」。青田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有「三鄉」(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之譽。
作為石雕之鄉的青田,青田石雕以其石質溫潤如玉、工藝精湛、歷史悠久而聞名於世。最早的青田石雕距今約有6000多年歷史。青田石的質地晶瑩溫潤,色感雅麗,硬度適中,品類繁多。因其產區、坑洞不同,各顯風貌性情。最早艷名於世的是燈光凍,另外,封門青、五彩凍、藍花凍、醬油凍、黃金耀等乃是石中極品。有詩贊青田封門凍石道:「閱盡封門億萬春,修成正果賽黃金。女媧遺石今猶在,玉潔冰清似佳人。」青田佳品的種類較多,主色調清淡脫俗,亦蒼亦翠,間赭間黛,或赤或紫,百面千態,和而不犯,同中有異,具雍容嫻靜之姿,無取寵獻媚之貌,自古有「石中俊傑」之謂。

有「石」而後有「石雕」。山口和方山是青田石雕的搖籃。青田石分布很廣,而以山口為中心。據《青田縣志》記載,元時「趙子昂始取吾鄉燈光石作印」,從明代中葉開始大彰於世,並登上文人雅士之室。篆刻大家文彭以青田石作為印材替代金屬、牙骨,從此,石材刻印應運而生。青田石為我國篆刻藝術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劃時代貢獻。當代著名篆刻家韓天衡在一篇序文中寫道:上品的青田石本身即是藝術品。無論質地凍或非凍,石性皆清純無滓,「堅剛清潤」,「柔潤脫砂」,最適於受刀和抒發刻家靈性,是古來一流印人最中意、最信賴的首選印材。

清代,青田石雕作為江南名產屢被選為貢品。其中,1790年,清乾隆八旬萬壽節,大臣敬獻的壽禮60枚青田石印章「寶典福書」至今仍珍藏在故宮博物院。民國初,隨著遠洋商貿開通,青田石雕遠銷英、美、法等國,並多次參加諸如巴黎賽會、巴拿馬賽會、美國聖路易博覽會等國際性賽會,而且在巴拿馬賽會上榮獲銀獎。新中國成立後,青田石雕曾多次被選作國家禮品贈送外國領導人,1956年4月,前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來訪,1956年10月,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來訪,1972年1月,美國總統尼克松來訪,1978年我國領導人訪問朝鮮,都選用青田石雕作為禮品。

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氣,細膩精巧,形神兼備。基調為寫實而尚意;手法有圓雕、鏤雕、浮雕及線刻;工序分相石,開坯,粗雕、細雕、封蠟、潤色等。石雕藝人們根據石材的特點展開構思,因材施藝,依色取俏,化「平庸為神奇」,使青田石雕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青田石雕是青田人的驕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自豪。更為重要的是,它改變了千百萬人的命運。青田縣處於浙南山區,甌江中下游。全縣總人口48.43萬人,總面積24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4萬畝,山地29.8萬畝,水域5.l萬畝。人均耕地僅0.38畝,人均林地6畝。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顯然,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難以自養生存。

300多年前,青田縣人開始出境販賣石雕。清末形成一固定路線,從上海乘船北上到旅順或營口,經陸路至東北邊陲滿洲出境,沿西伯利亞鐵路到莫斯科,再轉赴歐洲各國。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當時有位青田縣人季美楷賣田湊銀出國,攜帶兩書籠石雕,與兩位同鄉自上海至旅順,火車入俄境,歷21天到莫斯科。兜售石雕時,俄國人搖搖手說:「這東西早買過。」只好再乘火車到德國柏林,石雕賣完後,再從國內郵寄兩次石貨。民國時期,青田人大多從水路出國到歐洲,不必辦理護照和出境手續,只需交200銀圓。由上海十六鋪一些客棧里的秘密機構與遠洋貨輪的水手長聯系,伺機扮成「水」上船,躲藏在機房水手寢室或蔬菜間、煤倉等處。到港後,趁夜深入靜時被領上岸,到青團同胞客棧。另一種是辦理護照出國。當時青田人在上海設有公昌、公達利、同昌等錢庄,專門代辦出國護照。出國者交付300銀圓,就可包。若食宿費及出國費用不足,可由錢庄貸款。錢庄還為華僑辦理郵購業務。出國獲得護照後,從上海乘輪船經香港、新加坡,過馬六甲海峽,繞道好望角,抵達洲。蘇伊士運河通航後,則過運河人地中海,至義大利那不勒斯或法國馬賽上,分赴歐洲各國。

民國初期至抗日戰爭之前,青田石雕聲譽日盛。民國4年(1915),美國舊金山舉辦「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青團石雕參展,獲銀牌獎,由此名聲大振,引起美國人的濃厚興趣。方山龍現村吳乾奎,裘山村裘振珊,山口村周芝山、黃松軒,油竹雅番村金美齋等人,先後在美國開設石雕商店,營業頗盛。民國6年,在莫斯科與彼得格勒兩地共有青田華僑100多人,販賣花瓶、小型雕刻品等青田石雕,後因交通困難,貨源不繼改做皮製品(小皮包)生意。7年,吳岸黃山村王志南,由法國轉至荷蘭,與廣東人簡譚合股開設水手館,代荷蘭輪船公司招募中國海員,國內外鄉親往投者甚多。民國6年,北京國民政府宣布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英、法等國在中國招募大批勞工赴歐洲參加戰地服務。是年冬,縣政府開展招募工作,凡報名者均被錄取,共招募2000多人,每人發大洋5元,新棉衣1套。戰後大多定居歐洲,其中在法國1000多人。1918年12月27日,法國總統給他們頒發國民證、享受公民權利。

早期陸續赴歐行銷青田石雕的商販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赴歐參戰的華工,奠定了青田華僑在歐洲的基礎。由販賣青田石雕行商小販發展為經營餐館、皮革、服裝、百貨等業;部分進入科學文化界;少數躋身政界。繼而,旅歐華僑提攜國內親友到歐洲創業,20年代至30年代成為青田人出國的第一次旺盛時期。僅在西歐的青田僑胞,約1萬人,其中旅居法國3000多人,荷蘭、奧地利、義大利各1000多人,比利時300多人,西班牙300多人,葡萄牙200多人。民國8~17年,共有427人到日本,其中9~11年赴日158人。少數以販賣石雕為業,多數靠做苦工謀生。光緒二十七年至民國26年,共有120人到巴西、智利、阿根廷、厄瓜多等國,其中巴西最多。1982年對方山、油竹、阜山等15個重點僑鄉1816名歸國華僑進行調查,其中清末(1888~1911)出國61人,民初(1912~1918)出國130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至抗日戰爭前的18年間,出國1568人,占總數的86.3%。1937~1949年,出國僅57人。1987年,青田華僑達2萬餘人,遍及5大洲46個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其次為美洲和亞洲。2000年,青田華僑達到15萬餘人,遍及70多個國家。現今青田華僑達到23萬餘人,遍及120多個國家。現在青田縣每年約5000多人在增加,以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德國和荷蘭居多。

近年來,西歐的青田華僑迅速崛起,目前約有3萬多人從事國際貿易,年貿易額達30億美元。海外青田人發達之後前往溫州地區購置田產或定居,然後帶動了溫州地區的發展,並以外匯儲量為浙江省縣級第一而著名。青田縣中心城區的樓價已達到2萬元一平方。

⑷ 青田有多少華僑在國外

青田華僑共20030人,分布於5大洲46個國家。歐洲19個僑居國:法國、荷蘭、義大利、西班牙、聯邦德國、比利時、奧地利、葡萄牙、瑞典、丹麥、波蘭、民主德國、蘇聯、瑞士、挪威、盧森堡、英國、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17750人,占總數的88.6%;美洲10個僑居國(地區):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厄瓜多、哥倫比亞、牙買加、墨西哥、智利、法屬蓋亞那,1876人,占總數的9.4%;亞洲11個僑居國:日本、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以色列、印度、斯里蘭卡、沙烏地阿拉伯、緬甸、土耳其、印度尼西亞,350人;非洲5個僑居國:剛果、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維德角、加篷,47人;大洋洲:僑居國澳大利亞,7人。

⑸ 劉伯溫故居「青田」現指什麼地方

青田縣建於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因縣城北有青田山(又名太鶴山)而得名,並稱縣城為鶴城。她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歐江中下游,北與麗水市、縉雲縣相鄰,南跟瑞安市、文城縣接壤,西臨景寧畲族自治縣,東瀕溫州市、永嘉縣,面積2493平方公里,總人口48.6萬人。青田屬中熱帶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這里山清水秀,風光綺麗,是國家生態保護示範區,風景旅遊資源極為豐富。青田縣是全國著名的僑鄉,有15萬華僑分布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又是「中國石雕之鄉」,青田石雕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聞名於世;青田還是「名人之鄉」,明代劉基(劉伯溫)、近代章乃器、陳誠、陳慕華均為青田籍。

清初已有縣人僑居國外,民國24年《中國年鑒》(英文版)記載:「前在十七、十八世紀年間,就有少數國人循陸路經西伯利亞前往歐洲從商,初期前往者,以浙江青田籍人為多,販賣青田石製品。」民國6年北京國民政府宣布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英、法等國在中國招募大批勞工赴歐洲參加戰地服務。是年冬,縣政府開展招募工作,凡報名者均被錄取,共招募2000多人戰後大多定居歐洲,其中在法國1000多人。早期陸續赴歐行銷青田石雕的「圖書客」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赴歐參戰的華工,奠定了青田華僑在歐洲的基礎。

據1987年統計,青田華僑共20030人,分布於5大洲46個國家。歐洲19個僑居國:法國、荷蘭、義大利、西班牙、聯邦德國、比利時、奧地利、葡萄牙、瑞典、丹麥、波蘭、民主德國、蘇聯、瑞士、挪威、盧森堡、英國、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17750人,占總數的88.6%;美洲10個僑居國(地區):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厄瓜多、哥倫比亞、牙買加、墨西哥、智利、法屬蓋亞那,1876人,占總數的9.4%;亞洲11個僑居國:日本、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以色列、印度、斯里蘭卡、沙烏地阿拉伯、緬甸、土耳其、印度尼西亞,350人;非洲5個僑居國:剛果、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維德角、加篷,47人;大洋洲:僑居國澳大利亞,7人。

⑹ 世界華僑人口到底有多少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考慮移民,希望能去世界上其他國家體驗生活。中國社科院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移民已超過3500萬人,被認為是全球最大的移民群體。

海外華僑華人到底有多少

學者的研究表明,中國人走向海外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以前,當時有我國商人「住蕃」他國,有的時間長達十年之久。而中國人真正移居海外,主要還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從那時起到解放前,移居海外的中國人超過1000萬,平均每年在10萬人以上。

海外到底有多少華僑華人?由於缺乏權威的統計數字,比較公認的說法是3500多萬人,這裡面既包括華僑,也包括外籍華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外華人研究中心曾少聰教授說,解放前,分布在海外的華人主要來自三大地區。其中,東南亞的華人主要來自福建,包括閩南人、客家人;美國發現金礦以後,主要是廣府人去了那裡,這些人主來自廣州市及附近地區;歐洲的華人主要是民國時期移居的浙江人。現在的華僑華人已經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其中80%分布在東南亞。

改革開放造就新華僑

「在海外華僑華人中,有一批人是改革開放以後出去的。這些人一般稱為新華僑,他們的人數大約為500萬人」。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梁英明教授說。

梁教授還表示,也有人說這個數字為500萬到800萬。與老華僑出國的相同之處在於,他們出國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個人經濟狀況,能多掙一點錢。與老華僑的不同之處在於,這些新華僑中很多人受過教育,不少人還受過高等教育,在國外也容易立住足。這些人不僅來自沿海地區,也有來自東北、西北等邊遠地區。他們有的去東南亞、歐洲和美國,有的去了日本,還有的去了非洲。有人甚至說,現在凡是世界上有水源的地方,就會有華人。

中國人的移民經歷了一個從技術移民為主,投資移民增多的過程。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也為中國移民進入第二個階段———投資移民增多,打下了基礎。

現在無論是技術移民還是投資移民,他們的目標都比以前更明確。比如,在投資移民中,90%以上都是為了子女教育。在技術移民者中,更多的則是為了開闊眼界、讀書充電和開拓事業。

華人為中國文化而自豪

專家們估計,好幾千萬海外華人中,大約98%的人都已經加入了當地國籍。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些人已經不再是中國人了。但是這些人卻往往都會為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而自豪。

梁英明在國外調查時就發現海外華人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真是太強了。他說,中國過去實力比較弱,海外華人對中國文化、文明和歷史的自豪感,往往都深藏在心裡。現在,中國發展起來了,強大了,這種自豪感在不自覺之中就流露了出來。

曾少聰在東南亞就有不少華僑華人朋友。他說,這些人有時候的確會流露出一種文化上的自豪感,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優越感。這些人認為中華文明比當地原生文明要先進。做生意的時候很多華僑華人都賺了不少錢。

但是到了歐美,華僑華人文化上的自豪感就不像在東南亞那麼強了。

海外華僑華人為中華文化而自豪,其中還有一個經濟上的原因。專家們都表示,這些人到大陸來投資,只要一說是華人,往往會得到很多照顧,生意也都比較好做。同樣是外國國籍,但你是華人,你就容易受到照顧,但認同中國文化,為中國文化而驕傲,會讓大陸的中國人覺得都是一家人,跟海外華人華僑打交道時沒有必要那麼計較得失。

美國華人華僑問題專家令狐萍介紹了美國華人華僑的情況。早年中國人漂洋過海去美國,由於這些人大都沒什麼文化,在工業化程度很高的美國社會只能做苦力。她說,現在華人華僑在美國的形象已經發生了不少改變。

她說,早年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基本上是負面的。二戰時,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有了180度大轉變,認為中國人勤勞、勇敢、誠實。現在,華裔學生的成績大多數都非常好,美國人又認為中國人聰明、好學。如果一個華裔的數學不好,美國人會感到不可思議,把他當成一個另類。

閱讀全文

與青田縣為什麼有10萬人在義大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三頭嬰兒現在怎麼樣 瀏覽:400
越南農村冬天怎麼過 瀏覽:920
伊朗石斑魚多少錢一斤 瀏覽:708
印尼人家庭聚餐吃什麼 瀏覽:242
中國傳統節日干什麼 瀏覽:158
泰國和伊朗哪個好玩 瀏覽:937
印尼貨幣一條是多少 瀏覽:428
在中國銀行卡充話費怎麼充 瀏覽:770
為什麼南印度洋 瀏覽:930
英國有多少輔助艦艇 瀏覽:738
義大利壽司怎麼吃 瀏覽:227
什麼樣的越南女孩想嫁中國 瀏覽:752
印尼出新冠病毒還是什麼病毒 瀏覽:55
印度電視行業前景怎麼樣 瀏覽:856
以色列那麼小為什麼能打伊朗 瀏覽:101
中國有哪些好大學 瀏覽:944
充電話費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211
伊朗回中國帶多少美元是可以的 瀏覽:920
伊朗有什麼特產珠寶 瀏覽:878
越南女人為什麼願意外嫁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