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意、法、德歌劇的區別
意、法、德歌劇應該說是歐洲三大主流類型的歌劇了,三者差別比較大,但其中也有不小的聯系。
義大利歌劇興起的時間是最早的,像現存最早的歌劇《尤莉迪茜》就是義大利歌劇。義大利歌劇主要特點是演唱採用美聲唱法,旋律和演唱都非常優美柔和,全劇從頭到尾聽下來會感覺很舒服,極少有出現不和諧的情況(這一點上普契尼是例外的,因為他或多或少會受到瓦格納不和諧半音階和20世紀怪誕風格的影響),獨唱和重唱是主要部分;早期比較好的義大利歌劇當屬蒙特威爾第和亨德爾的作品,往後經過莫扎特、羅西尼,義大利歌劇一直發展到威爾第的時候達到巔峰;
法國歌劇的時間比義大利歌劇晚了很多,當時的法國人希望能像義大利那樣發展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歌劇,以此滿足大眾口味;法國歌劇是在義大利歌劇的基礎上進行革新的,和後者相比,它融入了更多的合唱、舞蹈(芭蕾)的大場面,顯得大氣一些(雖然,聽起來可能沒有意歌劇那麼好聽);法國歌劇的代表人物不多,比才算一個,再有就是梅耶貝爾,羅西尼也寫過一部(《威廉·退爾》,非常優秀的作品);
德國歌劇興起的時間最晚,莫扎特的《魔笛》可以說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出名的德國歌劇;特點主要是對白不採用宣敘調的形式而直接用德語對話,旋律上比較純朴(一定程度上採用德國民間音樂素材),沒有意歌劇那麼華麗,旋律往往也會出現一定的不和諧(樓主多關注一下瓦格納就知道了);莫扎特、韋伯都有不錯的德歌劇作品,到了瓦格納的時候德國歌劇達到全盛時期。至於瓦格納本人,不贅言了,寫下去就要比樓上那些摘抄的可能還多了。
Ⅱ 十九世紀義大利歌劇的創作與發展
19世紀下半葉的歌劇——法國喜歌劇
在梅耶貝爾以後的一個時期里,在意、德歌劇的沖擊下,法國大歌劇出現頹勢。可幸的是一直受法國人喜愛的喜歌劇仍保持著發展的勢頭,並從19世紀中葉開始,逐漸出現兩個分支,即以流行曲調為主的諷刺性輕歌劇和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為題材的抒情歌劇。喜歌劇成為19世紀下半葉法國歌劇的主流,這一時期的法國歌劇作曲家,大多是喜歌劇的作曲家。奧芬巴赫和托瑪便是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
奧芬巴赫
雅克·奧芬巴赫(1819-1880年),德裔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出生在德國,原姓埃伯斯特,後以原居住地奧芬巴赫為姓。他父親是科隆大教堂的合唱指揮,並成為奧芬巴赫的音樂啟蒙老師。1833年,父親送24歲的奧芬巴赫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此後他便定居於此。奧芬巴赫曾從阿萊維學習過作曲。他擔任過巴黎喜歌劇院的演奏員、法蘭西歌劇院指揮,創辦了巴黎人的輕歌劇院。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他移居到義大利和西班牙。1876年到美國參加世界博覽會,並作訪問演出。 1880年,奧芬巴赫在《霍夫曼的故事》排練期間去世。
奧芬巴赫最主要的成就是輕歌劇,直19世紀中葉,他在20多年裡創作了近100部輕歌劇,這些作品在巴黎盛極一時。奧芬巴赫於1853年寫成了第一部喜歌劇《佩皮托》。1858年10月21日,他創作的《奧菲歐在地獄》在巴黎喜歌劇院動上演,該劇取材於古希臘神話,奧芬巴赫將其改編得面目全非,當局指責這部作品褻瀆了古代文學,影射政府。但觀眾卻很買帳,票房直線上升,這使作為劇院經理的奧芬巴赫喜大於憂。
奧芬巴赫最著名的喜歌劇是《霍夫曼的故事》,1881年2月10日在巴黎喜歌劇院動上演後很受觀眾歡迎。這部喜歌劇有三個獨立的故事組合而成,講述了霍夫曼與三位女子的愛情遭遇,情節滑稽、怪誕。劇中的《木偶之歌》、船歌《美麗的夜》《啊,上帝,多幺迷人》等,都很優美動聽。
奧芬巴赫其它的喜歌劇還有《美麗的海倫》(1864年)、《巴黎人的生活》(1866年)、《蓋羅爾施泰因公爵夫人》(1867年)、《拉·佩麗肖爾》(1868年)等。
奧芬巴赫是法國輕歌劇的奠基人和傑出的代表。他面向大眾,把舞台劇的傳統,喜歌劇的形式,巴黎林蔭略的活報演出與城市民謠相結合。他的曲調貫穿著大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情調,廣泛採用生活舞蹈,如華爾茲,加洛普舞 、康康舞的節奏。他的輕歌劇充滿嘲笑與諷刺的內容:帝國的當權者在政治和道德上的腐敗。但也有迎合權貴口味的一面,娛樂性強,甚至有色情性的表現二重性也正是他的藝術所以能在第二帝國存在的原因。奧芬巴赫的音樂對奧地利的蘇佩、施特勞斯、沙利文匈牙利的、萊哈爾以及現代的美國音樂劇都有影響。
托瑪和他的喜歌劇
夏爾·路易·昂布魯瓦茨·托瑪(l811-1896年),托瑪出生於音樂家庭,托馬幼年隨其父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7歲進巴黎音樂學院,1832年21歲的托瑪獲羅馬大獎。從1837年開始創作了歌劇第一部喜歌劇《雙層梯》,曾獲柏遼茲的贊賞,很快獲得成功。1849年即以《總督》占上當時喜歌劇作曲家的榜首。但是此後連續出現一些敗筆之作,最後新創作的時期才來到。毫無疑問地,那是受古諾《浮土德》的刺激。從這樣的體驗而於1866年孕育出的,就是使托瑪之名留傳青史的《迷娘》,《迷娘》1866年11月17日在巴黎喜歌劇院首演,此劇則獲得空前的成功。隨後的半年間居然上演一百次之多。此劇的法語劇本,是由巴畢耶和卡雷共同執筆。這兩位當時頗負盛名的作家,《迷娘》一劇中最著名的《君知否南國》是直接從原作的詩翻譯的。它是根據歌德的小說(威廉·邁斯特的學習年代)改編,劇情梗概是:到處賣藝的吉普賽女藝人迷娘,與富有的大學生威廉相愛。而劇團的老演員洛塔里奧對迷娘也懷有好感,他為了阻撓這對年輕人的愛情,竟企圖燒死迷娘。威廉計劃把迷娘帶回自己的故鄉義大利,並為她賣一座豪華城堡。而這座城堡喚醒了洛塔里奧的回憶,他便是城堡原來的主人,而迷娘則是他的女兒。最後,父女相認,迷娘和威廉終成眷屬。它的音樂體現了托瑪旋律優美動聽,感情纏綿的風格。這部喜歌劇中有不少精彩的唱段,如迷娘的《你可知道那個地方》、菲利雅的《我是蒂塔妮婭》、迷娘和洛塔里奧的二重唱《輕盈的燕子》等。《迷娘》是一部深受觀眾歡迎的喜歌劇,在19世紀的後30年裡,它上演了1000多場,並始終保持了很好的上座率。
過了一年多後,也就是1868年3月9日首演於巴黎喜歌劇院的五幕歌劇《哈姆雷特》再獲佳評。這部作品除了音樂創作相當成功外,還是第一部把薩克斯管引進樂隊的歌劇。《迷娘》和《哈姆雷特》這兩部作品顯然都和古諾有關。也由於這兩劇的成功,他才得以替代古諾擔任巴黎音樂院長。托馬一生作有20部歌劇,他的作品旋律優美,抒情性與戲劇性有機結合,富有傳奇色彩,但在表現上缺乏應有的深度。
傑出抒情作曲家古諾
進入19世紀的後半期,法國歌劇的抒情性加強,大歌劇逐漸衰弱,而適合現實生活的喜歌劇形式--可以夾帶對白的、主要人物不多的簡潔的歌劇形式--與義大利風格結合,得到發展,它不僅用以表現喜劇性的內容,甚至可以表現悲劇性的內容。一批創作個性和美學觀念並不相同的作曲家們以自己的作品形成了法國的抒情歌劇流派。古諾即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夏爾·弗朗索瓦·古諾(1818-1893年),法國傑出的歌劇作曲家。古諾出生於巴黎,自幼隨母親學習音樂,向雷哈學習作曲。1836年進入巴黎音樂學院,他的老師有阿萊維、勒絮爾、齊默爾等當時最著名的作曲家。入學第二年,即獲得該院的音樂大獎--羅馬大獎的第二名,又過兩年,他以壓倒多數的選票榮膺羅馬大獎的第一名。1839年,獲獎後的古諾赴羅馬學習進修,並訪問了維也納、柏林、萊比錫等地,接觸到各國著名的音樂作品和音樂家。古諾於1852年出任巴黎最大的奧菲翁合唱協會的指揮。1858年任職於巴黎抒情劇院,在那裡創作出了第一批歌劇。古諾最著名的歌劇是《浮士德》。這部典型的抒情歌劇作於 1859年,在巴黎抒情劇院上演,但演出效果並不理想。於是,古諾用10年時間對其做了修改。1869年3月,《浮士德》在巴黎歌劇院再度公演,從此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歌劇之一。成為抒情歌劇的第一部典範。在以後的8年裡,僅巴黎歌劇院就上演了1000場,而在20世紀頭10年中,它在德國共演出了3000多場。《浮士德》取材於歌德的同名戲劇,但故事情節與原作相去甚遠,只是採用了其中浮士德和瑪格麗特愛情故事的框架。《浮士德》的音樂較多地吸取了城市通俗歌曲的曲調,對瑪格麗特內心情感的描繪十分成功。她的詠嘆調《珠寶之歌》是一首旋律優美華麗,能夠充分表現花腔女高音才華的優秀歌曲。在重演時,古諾將原來的對白改為宣敘調,增加了法國人最愛看的芭蕾舞場面,更使這部作品熠熠生輝。
古諾其它主要的歌劇作品還有《薩福》(1851年)、《薩巴女王》(1862年)、《米雷葉》 (1864年)、《鴿子》(1866年)、《羅密歐與朱麗葉》(1867年)等。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後,舉家遷往倫敦避難,由於他成功地創作了歌劇《浮士德》而成為英國王室的貴賓。1874年,古諾回到法國,創作了一批優秀作品。例如《波里厄特》(1878年)、《薩莫拉的貢品》(1881年)等。
古諾是傑出抒情作曲家,他共寫過12部歌劇,除《浮士德》獲得過輝煌成功之外,《羅密歐與朱麗葉》(1867)也十分出色。古諾缺乏劇場感覺和經驗,盡管旋律優美,由於缺乏發展的動力和新鮮感,因而影響了歌劇應有的魅力。
19世紀下半葉的歌劇
浪漫主義歌劇在19世紀下半葉發展到了頂峰,在歐洲三個音樂大國中,都出現了世界級的傑出作曲家。
在義大利,威爾第使歌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並因此成為最偉大的歌劇作曲家。最重要和最偉大的作曲家是德國的瓦格納。如果說他以前的浪漫主義作曲家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些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的話,那麼瓦格納是他們的集大成者。他對19世紀歌劇事業做出的貢獻,無論怎樣評價也不會過分。法國的古諾和比才雖然與瓦格納、威爾第不能相提並論,但他們的作品對世界產生的影響絕不能低估。特別是比才,由於在創作中表現出了自然主義的傾向,實際上成為浪漫主義終結和真實主義興起的接力者。
威爾第的浪漫主義歌劇
羅西尼跨越兩個時代,即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代。威爾第則是完全屬於19世紀的藝術家。他出生於1813年,卒於1901年。19世紀是一個在人類文明和文化方面都充滿決定性的世紀。威爾第從1839年至1893年為舞台而創作,在這期間,他走過了19世紀浪漫主義的全部領域。
威爾第的歌劇作品洋溢著熾熱的情感旋律,其成就代表了義大利浪漫主義歌劇的高峰。他的歌劇中的合唱被改編成愛國歌曲,在義大利國家統一運動中表達著自由與獨立精神。威爾第非常注重題材的選擇和舞台效果的處理,但有時也因其太過標新立異,導致不能通過當時的檢查。
朱塞佩·威爾第(1813-1901年),1813年10月10日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帕爾瑪公國布塞托市的小鎮隆科萊。父母經營著一家兼做雜貨鋪的小飯館。他們沉默寡言、憂郁孤僻的性格,遺傳給了威爾第,並成為他一生中的「種子」性格。威爾第出生時,帕爾馬正遭到奧地利人的大肆侵犯,他們想趕走拿破崙的軍隊(19世紀早期歐洲大陸的大部分時間不是遭受拿破崙的侵略,就是遭受那些想趕走拿破崙的人的侵略,總歸是脫不了拿破崙的干係)。由於當地條件和家庭經濟狀況所限,威爾第沒有學習音樂的良好環境。但這並沒有妨礙他對音樂的愛好。 1925年, 12歲的威爾第開始做管風琴師。威爾第的父母希望擴大孩子的音樂視野,於是把他送到附近的布塞托城,他在那裡住在另一個名叫安東尼奧·巴雷奇的食品雜貨商家中,安東尼奧·巴雷奇掌管著當地的音樂會社。年輕的威爾第很快就為該城的樂隊寫起進行曲和其它音樂,不過更多是寫為他自己和巴雷奇招人喜歡的女兒瑪格麗塔彈奏用的鋼琴二重奏。
1828年的威爾第從布塞托音樂學校畢業。他選擇音樂作為其終身職業,並嘗試創作了幾部協奏曲,他為在布塞托劇院上演的《塞維利亞的理發師》寫了一首序曲,引起了小城的轟動。此間,巴雷奇為威爾第的成名立業,甚至生活起居,都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支持和資助。這種支持和父愛般的關懷,一直持續到他逝世。
到1832年威爾第19歲
Ⅲ 莫扎特喜歌劇作品都有哪些
1、《費加羅的婚禮》
《費加羅的婚禮》是音樂天才莫扎特最傑出的歌劇作品之一,描寫了普通公民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與貴族進行斗爭的故事。
《費加羅的婚禮》是18世紀歐洲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這部歌劇也是歷史上第一部把平民作為第一主角的歌劇作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部作品是莫扎特22部歌劇中「最受歡迎的一部」,在英國權威歌劇網站Operabase中顯示,至今《費加羅的婚禮》仍名列「全世界上演頻率最多的歌劇」前十名。
國家大劇院此前製作了多部歌劇包括《漂泊的荷蘭人》、《托斯卡》、《奧賽羅》等,此次對羅西尼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重新編譯,邀請了對莫扎特作品有著豐富經驗的歌劇導演何塞·路易斯·卡斯特羅及其團隊的加入,
希望大劇院版《費加羅的婚禮》更加突出「愛」,通過劇中情節戲謔、爭風吃醋、哀怨、懷疑、挖苦 諷刺、醒悟都將緊密圍繞「愛」這一主題展開,為這部四幕劇營造一種純粹的喜劇風格。同時,舞美方面有別於以往,
設計師朱利亞諾·斯皮內利一反歌劇演出常規,增加了一套「當眾換景」的舞台呈現方式,觀眾可以看到所有故事都在一個大空間內進行,空間感、時間感將變得更緊湊。
2、《唐璜》
唐璜》出自於莫扎特創作的兩幕歌劇,初演於1787年。主人公唐·璜是中世紀西班牙的一個專愛尋花問柳的膽大妄為的典型人物,他既厚顏無恥,但又勇敢、機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欺騙了許多村女和小姐們,但他終於被鬼魂拉進了地獄。
劇中的主人公唐·璜是中世紀西班牙的一個專愛尋花問柳的膽大妄為的典型人物,他既有反面人物特點,也有正面的人物性格,既厚顏無恥,但又勇敢、機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欺騙了許多村女和小姐們,但他終於被鬼魂拉進了地獄;他本質上是反面人物,
但又具有一些正面的特點。所有劇情都是圍繞唐·璜和為了保護自己的女兒而被唐·璜殺死的司令官這個中心而發展的。 歌劇 《唐·璜》把生活和哲理的因素揉合在一起,著重於人物的心理刻劃,為十九世紀大為發展的音樂心理戲劇開創了先例。
歌劇的中心思想,在它的序曲中已經有了具體的反映。這首序曲用奏鳴曲的形式寫成,其中的主題主要描寫 唐·璜 那種玩世不恭的性格,充滿生命力和火熱的情緒,是樂觀和愉快的形象。 莫扎特把序曲同歌劇直接聯系在一起,這也是本劇的一大特色。
3、《女人心》
《女人心》是莫扎特後期創作的義大利喜歌劇(Opera Buffa)典範之一。1790年1月6日首演於維也納布爾格劇院。它是莫扎特作品中最完美和平衡的一部。在今天它也被認為是最富於人情味的最優秀的喜劇之一。
洛倫佐·達·龐蒂是個義大利籍的猶太人,一個冒險家和詩人,是當時別具一格的人物之一,莫扎特認為他是和自己的戲劇性氣質很相近的腳本作家。兩人合作了三部作品:《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和《女人心》。
這幾部歌劇是古典主義喜歌劇之冠,而《魔笛》則是浸透了共濟會象徵主義的巨型幻想作品。《後宮誘逃》和《魔笛》使德國歌劇達到了頂峰。這幾部傑作中有大量的反諷,超越了產生它們的如花似錦的世界。它們達到了達·龐蒂所宣稱的他和莫扎特的意圖:「忠實地用全部色彩描繪各種激情。」
莫扎特的歌劇《女人心》直譯應該是「女人都是如此」。原來歌劇的副標題是「戀人的學校」(La scuola degli amanti),但莫扎特不太喜歡這個副題,盡管劇作者Da Ponte更傾向於它,認為那更能說明劇作的意圖。
4、《蒂托的仁慈》
二幕正歌劇,梅塔斯塔西奧腳本,後經馬佐拉修訂,莫扎特譜曲。此劇在作曲順序上是莫扎特最後一部歌劇, 1791年9月6曰雷奧波二世加冕時在布拉格首演。是受此加冕典禮的委託而作,布景為古羅馬。
台上除了有飾演宮廷元老、使節、衛兵、官員及民眾的合唱團員外,主要有六個角色,但戲份大部份集中在男主角薩克圖斯及女主角維泰莉亞身上,而其中薩克圖斯的妹妹和她的戀人都由女中音反串。
莫扎特在本劇里為展現其音樂戲劇家的創作技巧,處處可見其神來之筆。例如第一幕的三重唱《我來了!等一等!》維泰莉亞在唆使薩克圖斯去焚宮及殺君之後,才獲悉蒂托王要娶她為妻,莫扎特以快板旋律戲劇性地描繪維泰莉亞的驚慌失措,安尼歐和普布里歐誤以為她在驚奇喜悅的不同情緒反應。
又如第一幕的尾曲,當皇宮燃燒起火時,謀殺者薩克圖斯的反悔自責和維泰莉亞的冷靜沉著,剛好和其它角色的束手無策及舞台後合唱團的喊叫聲形成對比,與諧歌劇的激動步調不同,本曲最後壯麗結構的重唱以庄嚴的緩慢速度,悲劇般地向前推到第一幕終了。
5、《後宮誘逃》
《後宮誘逃》是由斯泰法尼編劇、莫扎特譜曲的喜劇,1782年7月16日在維也納布爾格劇院首次公演。其取材於十六世紀的傳說,故事發生在土耳其。
故事發生在1600年左右的東方,西班牙貴族貝爾蒙特准備從土耳其國王帕夏的後宮救出愛人康斯坦絲。同樣淪為俘虜的前僕人布隆德以及布隆德的男友彼德利奧從旁協助。後宮守衛奧斯明識破他們的逃亡計劃,要求將他們處死,但國王帕夏反而釋放他們給了他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