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羅馬和義大利是什麼關系啊
義大利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
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存在時間長達一千年。
羅馬共和時代基本完成疆域擴張,帝國時期成為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14世紀的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15世紀末,法國和西班牙爭奪亞平寧半島斗爭激化,導致了持續數十年的義大利戰爭。
18世紀民族主義開始覺醒。19世紀義大利復興運動興起。 1861年撒丁王國改國號為義大利王國。並逐步統一南北,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完成義大利統一。二戰戰敗後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
網路網路
2. 義大利是什麼時候開始統一的
埃瑪努埃爾於1870年實現了義大利的完全統一,並於次年把國都從佛羅倫薩遷至羅馬。
第26課 德意志、義大利統一
一、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德意志、義大利統一的歷史條件。俾斯麥及其「鐵血政策」。德意志帝國的成立。加富爾。加里波第及其紅衫軍。義大利王國的成立。
〔能力目標〕
運用比較的手法,歸納德意志、義大利統一過程中的相似點,提高綜合比較的能力。
〔情感目標〕
(1)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是德意志、義大利實現統一的必要前提,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2)義大利人民的起義和革命斗爭在義大利的統一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知識點撥
〔知識引導〕
1.德意志的統一
(1)背景
①19世紀中期德意志處於嚴重分裂狀態。
②由於工業革命的擴展,資本主義經濟取得進展,要求把統一提上日程,又為統一創造了條件。
③日耳曼民族統一的旗幟,最終轉到普魯士手中,普魯士宰相俾斯麥主張依靠普魯士的經濟、軍事實力,實現統一。
(2)過程
①對丹麥作戰,普魯士取得石勒蘇益格,對奧地利作戰,取得荷爾斯泰因。
②對奧地利的戰爭,成立了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將奧地利排除於德意志之外。
③對法戰爭:南德四個邦加入北德意志同盟。
④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統一完成。
2.義大利的統一
(1)背景
①19世紀中期,義大利不僅處在分裂狀態,而且大部分地區和邦國受外國控制。
②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要求把統一提上日程,又為統一創造了客觀條件。
③撒丁王國擔負起了統一的任務,加富爾任撒丁王國宰相後,通過改革為統一奠定了物質基礎。
(2)過程
①對奧戰爭:1859聯合法國對奧作戰,1860年基本完成了北部義大利的統一。
②加里波第遠征:l860年加里波第組成「紅衫軍」,遠征南部兩西西里王國,成功後交出政權,兩西西里王國合並於撒丁王國。
③義大利王國成立:1861年義大利北部、南部基本統一,義大利王國宣告成立。
④1870年最終完成統一大業。
〔重點難點〕
1.德意志的統一由普魯士來完成的原因
資產階級雖渴望統一,但不敢發動群眾來完成這一任務,因此他們與封建貴族地主妥協,乞求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統治者來完成統一。而無產階級本身在政治上、組織上還不成熟,還不可能通過革命方式達到統一。在當時歷史情況下,只能依靠奧地利和普魯土這兩個強邦之一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完成統一。又由於普魯士是一個純粹由日耳曼人組成的國家,國內沒有民族問題,統一運動的領導權必然落到普魯士手中。正如恩格斯早已料及的,普魯士是決定德國未來命運的戰場。
2.俾斯麥的「鐵血政策」
(1)內容:使用武器和軍隊發動戰爭,達到排除奧地利、打敗法國,完成德意志統一的目標。
(2)影響:①使德意志完成了統一,有利於該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②德國統一強大後,逐漸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3.德意志、義大利統一的異同
三、能力·思維·滲透
能力素質
例 為德、意統一創造了客觀條件的是
A.奧地利與普魯士之間的爭斗
B. 1848年德、意革命的不徹底
C.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要求國家統一
D.工業革命的影響
分析:19世紀,德意資本主義經濟取得了顯著進展,而國家的分裂卻成為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礙,經濟的發展為實現國家的統一創造了條件,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故選C。
點擊思維
例 在以下國家中,資本主義制度不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方式確立的有①英國②俄國③日本④美國⑤德國⑥義大利
A.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分析:該題屬組合型單項選擇題,正確選項為B。判斷這一選擇題,首先要弄清: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三是統一戰爭。在此基礎上,對具體國家和四個選項進行分析,C、D項中分別有英國和美國,應排除,A項中的②③⑤符合題干要求,但不全面。答案為B。
學科滲透
例 以下幾組歷史人物中,對自己國家的統一都做出過重大貢獻的是
A.華盛頓、拿破崙、加富爾
B.彼得一世、俾斯麥、拿破崙
C.彼得一世、林肯、克倫威爾
D.林肯、俾斯麥、加富爾
分析:該題綜合性強,涉及的國家較多,林肯之所以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總統,就是由於在南北戰爭中,他積極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而俾斯麥、加富爾是德意志義大利統一過程中的主要領導人物,故該題選D。
模擬考場
例 德意志。義大利在統一前最大的不同點是
A.四分五裂 B.部分地區受外國控制
C.有統一中心 D. 資本主義經濟顯著發展
分析:德意志、義大利統一過程中有許多異同點,就統一前不同點而言,雖然雙方都處於四分五裂,但義大利還有一些地方處於外國控制下,這些地方義大利乘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時才收回,故選B。
四、自學階梯評估
知識掌握
1.領導德意志實現統一的領導王國是
A.普魯士 B.奧地利 C.西西里王國 D.撒丁王國
2.義大利最終統一的時間是在
A.1866年 B.1870年 C.1871年 D.1875年
3.德意志統一前,有30多個邦國和自由市,在統一過程中被排斥出德意志的邦國是
A.普魯士 B.不來梅 C.薩克森 D.奧地利
能力提高
1.下列國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以後,仍然保留大量封建殘余的是①法國②俄國③日本④德國⑤美國⑥義大利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2.閱讀下列材料:
德國所矚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它的威力……普魯士必須積聚自己的力量以等待有利時機。這樣的時機我們錯過了好幾次……當前的重大問題不是靠演說和靠多數通過決議所能解決的——這正是1848年和1849年的錯誤——而是要用「鐵和血」。
(1)以上文件出自哪一國的哪一位首相之口?
(2)該材料所反映的內容,為什麼政策?
(3)該政策的推行對德意志的統一與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延伸拓展
1.英國干涉法國資產階級革命與法國干涉德意志統一都出於
A.爭奪霸權需要 B.阻止革命和統一需要
C.擴張領土的需要 D.轉嫁矛盾的需要
2.被恩格斯譽為「一個為義大利統一和獨立事業而戰並取得輝煌勝利的人」是
A.加富爾 B.俾斯麥 C.加里波第 D.撒丁王國國王
3.發源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向德意志、義大利擴展,兩國經濟取得顯著進展是在
A.18世紀中期 B.18世紀晚期 C.l9世紀 D.20世紀
會考演練
19世紀六七十年代,歐洲兩個古老的民族國家完成統一,它們是德意志和義大利,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普魯士能夠完成德意志統一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加里波第在攻下那不勒斯以後交出政權,這一現象說明了什麼?
(3)比較德、意統一的異同點。
五、背景知識與課外閱讀
〔歷史人物〕
俾斯麥
奧托·馮·俾斯麥(1815-1898) 出身於普魯士大容克地主家庭,1832年起,在格廷根柏林大學學習。
1835年畢業後任候補文官,1847年擔任普魯士議會議員。1851-1858年任普駐法蘭克福邦聯議會代表。1859年、1861年先後出任駐俄公使、駐法大使,1862年任普魯士首相和外交大臣。他認為德意志的統一隻能在普魯士王朝的領導下完成。在當時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下,俾斯麥審時度勢,看到奧地利為了維護它在德意志的霸權地位,必然極力反對由普魯士來統一德意志,而德意志的東西強鄰沙皇俄國和法國也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強盛的德國出現。因此,他決心採用「鐵血政策」,通過戰爭掃清一切障礙。他不顧議會指責,撥出大批款項實行軍事改革,同時加緊完善戰備工作,很快建立起一支數量龐大、裝備精良的普魯士正規軍。1864-1871年7年間,俾斯麥通過發動一系列戰爭,終於打敗了他的對手。德國統一後,俾斯麥兼任德意志帝國宰相。他對內鎮壓工人運動,對外先後締結德、奧、俄同盟和德、意、奧同盟。1871年參與鎮壓法國的巴黎公社。80年代,德國開始在非洲、太平洋地區進行殖民擴張,1890年,俾斯麥因與德皇威廉二世意見不合被迫辭職。
〔資料下載〕
「愛姆斯密電」——普法戰爭的起端
1870年9月1日清晨,法國要塞色當,密集的炮火像雨點一樣傾瀉到城內,全城猶如一片火海,法軍官兵東躲西藏無處安身。下午三點,中央塔樓掛出了白旗。法國皇帝路易·波拿巴手捧佩劍率領39名將軍及10萬士兵向普魯士軍隊繳械。這就是普法戰爭的最後一幕——色當戰役的場面。這場戰爭以法國的慘敗而告終。但是,這場戰爭是怎樣打起來的呢?當時人們文知道是法國首先宣戰的,直到1898年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回憶錄第二卷出版,人們才頓悟:原來正是這位「鐵血宰相」把一份來自愛姆斯市的密電變成了一塊紅布,像鬥牛士一樣將路易·波拿巴這頭「高盧牛」激上了戰場。
路易·波拿巴是拿破崙一世的侄子。他借拿破崙的聲名,依靠金融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支持,玩弄欺騙手段,建立了第二帝國。他對內進行血腥統治,對外連年發動戰爭,一心想建立世界霸權。對靠近法國邊界的德國南部領土他更是垂涎已久,1867年他在國會叫囂:「德意志應劃為三塊,永遠不得統一」
為完成德意志統一,俾斯麥決心用戰爭掃除障礙,他還想通過打敗法國,奪取礦產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從而建立德國在歐洲的霸權。路易·波拿巴為了鞏固法國的霸權,轉移國內矛盾,也急於把德國打垮在統一之前。兩國爭霸之戰一觸即發。但這兩人為了欺騙本國人民和世界輿論,誰也不願搶先下手,都拚命地想讓對方先開第一槍。在這方面,老奸巨滑的鐵血宰相比狂妄自大的法國皇帝計高一籌。
1870年7月1日,歐洲報紙上出現了一條消息:西班牙政府擬請普魯士國王的堂兄利奧波德親王去當西班牙國王。路易·波拿巴憤怒了。他知道這是俾斯麥要在法國背後架刀子,他揚言要同背後指使國開戰。
當時普魯士國王正在德國西北部的濱海城市愛姆斯休養。他聞到了萊茵河兩岸的火葯味兒,很不放心。7月13日他接見法國大使,表示不支持其堂兄去當西班牙國王,利奧波德本人也聲明放棄西班牙王位。俾斯麥失望了——戰爭打不響了。然而,路易·波拿巴又送來了機會:他要法國大使再次去見普王,讓其保證永遠不讓本家族人當西班牙國王。但普王反應很平靜,他拒絕做出這種保證,卻表示此事可從長計議。按照慣例,他將情況用密電告訴了俾斯麥。
愛姆斯密電送到俾斯麥手裡時,他正在宴請陸軍部長羅恩和總參謀長毛奇,商議怎樣向國王施加壓力以早日對法開戰。俾斯麥讀了一遍電文,兩位好戰的將軍頓時沮喪地放開了酒杯,什麼也不想吃了。而俾斯麥卻眼珠兒一轉,拿起筆在電文上興致勃勃地搞起文字游戲來。他一字不改、一字不加,三塗兩抹把電文壓縮成:「在經由西班牙王國政府正式通知法蘭西帝國政府關於霍亨索倫親王(即指利奧波德親王——編者注)放棄繼承王位的要求後,法國大使在愛姆斯向國王陛下提出了補充要求:要求國王陛下授權他發這樣的電報到巴黎,說如果霍亨索倫族人再提出繼承西班牙王位,國王陛下保證在將來永遠不再給予同意。後來國王陛下拒絕接見法國大使,並吩咐值班副官轉告他:國王陛下不再有任何事情通知大使」。這樣,一封和平的電報變成了讓法國受辱的絕交宣言。兩位將軍聽罷興奮地喊道:「上帝猶在,它不會讓我們丟臉的。」遂即舉杯痛飲。
俾斯麥把塗抹過的電文在報紙上公開發表出來,果然,幾天後法國迫不及待地對普宣戰了。「高盧牛」被這塊「紅布」激怒了,但倉促上陣後很快就被嚴陣以待的普軍擊潰,走向了倒霉的「色當慘敗」。
人民教育出版社 素質教育新學案《世界歷史》第一冊
3. 簡述羅馬統一義大利的過程和統治政策
過程:
1、維愛戰爭,維愛城與羅馬隔第伯河相望,是羅馬宿敵,羅馬公元前366年攻克維愛,統一義大利北部
2、高盧之役,這場戰役中,羅馬慘敗於高盧,被圍困七個月之久,且被勒索黃金千磅,此戰役後羅馬改革了軍事組織和武器戰術,此後羅馬城再也沒有被外族攻克過,直到滅亡
3、薩摩奈戰爭,此次戰爭後羅馬統一了義大利中部地區
4、拉丁戰爭,羅馬本是拉丁的分支,隨著羅馬的崛起,與拉丁的同盟關系逐漸變為臣屬關系,拉丁由此與羅馬戰爭,後羅馬雖然將拉丁擊敗,但是依舊給與拉丁一定的自治權,和優厚的待遇
5皮洛士戰爭,羅馬在此次戰爭中一度失敗,後來在羅馬的頑強抵抗下,扭轉了戰局,公元前272年,羅馬統一南部,統一了除波河流域以外的整個義大利。
統治政策
王政時代的羅馬實行的是「軍事民主制」:
(1)勒克斯(王,rex),他是軍事首領、最高審判官和最高祭司,要注意的是王沒有行政方面的權力;
(2)庫里亞大會(民眾大會),由全體氏族成年男子參加,有權決定本氏族的一切重大問題。
(3)元老院(長老議事會),相當於庫里亞大會的預決機構;
羅馬帝國建立後,羅馬的政體從共和制轉變為軍事獨裁的君主制。羅馬的君主制分為兩種,帝國時代前期實行普林斯制,後期實行多米那特製。
"普林斯制"一般稱為元首制,它表面上依然保留共和時代的民眾大會和元老院,但這些國家機構的職能被大大削弱,而帝國元首集軍事、行政和宗教大權於一身,並且可以不斷連任,成為實質上的王。可以說,普林斯制是從共和制向君主的過渡階段,它以共和制之名,行君主制之實。
多米那特製意為君主制,從字面意思不難看出,後期的羅馬帝國政體終於除去了表面共和制的偽裝,實現了公開的君主專制。國王自稱為多米那斯,宣揚君權神授,其命令有法律效力,掌握民眾的生殺大權,並且採用東方的君臣之禮,所有官員都必須效忠國王。國王不但採用分封同姓王的方法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而且還利用基督教鞏固統治。
4. 義大利和羅馬的關系是什麼
義大利是古羅馬的後裔,羅馬是現在義大利的首都。
古羅馬是創建於公元前8世紀的一個帝國,當時的古羅馬橫跨歐洲、非洲、亞洲三塊區域,是一個實力龐大的帝國。
但在公元4世紀的時候,古羅馬被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此時西羅馬帝國將首都設立在羅馬城,也就是現在義大利的首都羅馬,隨後在公元476年的時候,西羅馬帝國覆滅,而此後這里就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
在西羅馬帝國分裂以後,義大利長期處於分裂的狀態,這個狀態從中世紀一直維持到近代中前期,在1870年撒丁王國攻克教皇首都羅馬,至此義大利才正式完成統一。
准確的來說,義大利並不能算是羅馬帝國的後裔,說其是西羅馬帝國的後裔更為合適。
位置
義大利地處歐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在北緯36°28′~47°6′,東經6°38′~18°31′之間。其領土包括阿爾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區,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和其他的許多島嶼。亞平寧半島占其全部領土面積的80%。
義大利陸界北部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接壤,80%國界線為海界。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並且與突尼西亞、馬爾他和阿爾及利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