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見風使舵說明了什麼

義大利見風使舵說明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4-10-28 03:59:00

❶ 一戰和二戰,為什麼義大利都是戰勝國

首先准確來說,一戰二戰義大利都不算戰勝國也不算戰敗國。

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一戰二戰義大利都參戰了,且前期都是同盟國陣營,打到一半不是退出就是投降,典型的“牆頭草”。

先來看看一戰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主要發生在歐洲大陸,最後波及到全世界。戰爭的主要參戰國是以德、意、奧(奧匈帝國)為主的同盟國陣營,和以英、法、俄為主的協約國陣營。但是等到戰爭爆發後,義大利先是保持中立,然後倒戈到協約國陣營,最後混成了“戰勝國”。那義大利為什麼臨陣倒戈呢?

新的義大利政府在1943年9月3日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投靠了同盟國一方。投靠了同盟國就意味著對德宣戰,而戰爭結束後,義大利反而從納粹的幫凶,一躍成為二戰的“准戰勝國”,不但沒有像德國那樣分裂,而且沒有損失任何領土,只是受到了部分的管制。

綜上所述,義大利可謂是“精明遠見”,看到哪一方好處大,就倒戈向哪一方。義大利本是兩次世界大戰挑起戰火的核心成員之一,最後關鍵時刻總是反敗為勝。可謂是真正的“牆頭草”,選擇這樣的盟友,失敗是註定的。但是一戰二戰結束後,義大利都沒有撈到實際好處,二戰後更是被聯軍部分管制。所以說義大利兩次世界大戰既不是戰敗國,也不算戰勝國。

❷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黑義大利軍隊戰鬥力極差

首先來說,不是別人黑義大利軍隊戰鬥力差,他們是確實差。

在兩次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是在讓人不敢恭維。要說你自己打了敗仗了,就別聲張了不行嗎,可是他卻偏偏不,還得把自己的老大德國叫來,給自己找找場子。這樣一來,就讓很多人瞧不上義大利軍隊了。有了這些事實擺在面前,想不招黑可有點太難了。

義大利政府搖擺不定,讓人有點看不起他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開始都是站在了邪惡的一方,主動挑起了戰爭。但是後來一看自己這邊不行了,他就馬上投降,投靠正義的一方。這種見風使舵的小人,誰能瞧得上他啊。

最後,一些學者在抹黑義大利軍隊。現在有一部分學者,把正兒八經的歷史進過一番解讀,用幽默的方式呈現給了讀者。在他們的書中,有貶低義大利取笑大眾的意圖,因此才會有一部分讀者在黑義大利軍隊。

❸ 義大利在二戰時裝備精良,為何在戰場上很慫

要知道義大利的士兵本身就是一個戰鬥力不太強的軍隊,這一點在一戰的時候就有所體現,比如說當時義大利作為德國的同盟國,德國給義大利分配的任務,義大利基本上就沒有按時完成過,所以即使當時義大利的裝備比英法裝備好,但是依然打不過英法,所以慫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此外也是因為自打羅馬帝國覆滅以後,義大利人已經完全的失去了他們的祖先羅馬人那種一往直前的士氣,再加上這么多年來一直龜縮在那一塊小小的地方,早就沒有那種心氣,雖說對征服世界是有野心的,但是以當時義大利的能力根本匹配不了這種野心,而且以當時義大利的軍隊的戰鬥力和意志力,他們只適合在這個地方當縮頭烏龜。

❹ 為什麼二戰過後義大利這個聯盟過會被大家忽略(很少戰爭記錄片提到它)·

義大利這個國家雖然位於歐洲,名義上也屬「西方列強」之一。但實際上,它無論在哪方面(比如生產力、經濟實力、綜合國力、軍力等等)都跟其他「真正意義」上的西方列強相差甚遠!就算是跟它隔海相望的巴爾干半島諸國相比,也強不到哪去!所以在外交上,義大利總是採取「見風使舵」的政策,即:誰強就跟著誰。
義大利的「見風使舵」在一戰時就已明顯的表露出來,它先是與德國結盟,共同對付協約國。之後又在關鍵時刻倒戈一擊,投靠了以英、法、俄為代表的協約國,對付德國和奧匈帝國。
到了二戰時期,雖然義大利再次與德、日結成「三國軸心」,可實際上,在軸心國集團內部,義大利所起的作用並不大。更多的時候,甚至還拖了德國的後腿。因此,很多德國人(尤其是德國高層)根本就看不起意昌鋒大利。甚至認為德、意之間的再次結盟是脆弱和危險的!
最後,借用前南斯拉夫電影《橋》當中,德軍上校霍夫曼博士和他的司機施密特之間的一段對話做個總結吧……
霍夫曼:你為什麼說他是自己人呢?
施密特:因為他是個義大利人啊!
霍夫曼:呵呵,你簡直就巧迅碰是個笨蛋!……你以為凡是義大利人,就都是我們的盟友嗎?你永遠不會懂的……他倒真是個孝談義大利人……但戰爭一開始,他就跑到敵人那邊去了。

❺ 義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原因

義大利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當初參加三國同盟是為了藉助德國來抗衡法國以爭奪北非。一戰爆發時為了坐收漁翁之利,故意先不表明態度,待戰局開始明了時見風使舵,背叛原先的盟友,轉投協約國陣營,以期得到奧匈帝國的領地。

❻ 國家間「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一戰期間,開始時參加三國同盟,而在大戰

:C

❼ 一戰問題

1914年,「一戰」爆發,交戰一方是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另一方是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國。然而,三國同盟之一的義大利卻於1915年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原因何在?
首先,這是由義大利的孱弱和對外擴張政策所決定的。1871年,長期四分五裂的義大利實現了統一,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統一是自上而下完成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這又嚴重阻礙了義大利經濟進一步發展,造成義大利的落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農業落後,糧食產量極低,每年三分之一的糧食靠進口。第二、重工業不發達,遠遠落後於其它帝國主義國家。第三、人民生活極端困難,大量貧民逃往外國謀生。因此,義大利有「貧窮的帝國主義」之稱。和其它帝國主義國家一樣,義大利也積極對外殖民擴張,但由於本身力量的薄弱,其擴張企圖只能利用大國爭霸來實現,這就註定了義大利外交政策的動搖不定,誰對它爭霸擴張有利,它就靠向誰。
其次,這也是由義大利的國家利益所決定的。義大利和英、法、俄三國有更多的共同利益,表現在:義大利對英國得罪不起,因為其漫長的海岸線經不起英國強大海軍的攻擊,所以一開始就表示不參加任何對抗英國的行動。義大利這個「貧窮的帝國主義」在財政上對「高利貸帝國主義」的法國有所依賴,特別是1887年和1895年兩次對衣索比亞的都以失敗而告終,被迫無條件承認其獨立,並賠款1000萬里拉,這使義大利財政經濟出現嚴重困難,這時,法國乘機以貸款為條件,並施展靈活的外交手腕,使義大利與法國簽定條約,雙方對各自在非洲擴張范圍和已取得的利益達成一致。義大利為了順利地在非洲擴張,也與俄國達成協議,雙方簽約表示,共同抵抗奧匈帝國在巴爾乾的擴張,意對俄在黑海海峽的擴張持「善意態度」,俄對意在北非的擴張表示理解。由以上事實可以看出,一戰爆發前,義大利由於利害關系,實際上已經從三國同盟中分化出來,靠向了協約國一方。
第三、一戰爆發後,協約國全部滿足了義大利領土方面的要求。一戰爆發後,義大利借口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沒有同義大利磋商,宣布「中立」,企圖以參戰為條件,與交戰雙方討價還價,以便獲得更多的好處。後來,協約國滿足了義大利的全部要求,特別是答應給義大利的土地比德國許諾給義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國還借給義大利一大筆債款,於是,1915年5月,義大利向奧匈帝國宣戰,正式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

與義大利見風使舵說明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為什麼打敗伊拉克 瀏覽:868
伊朗人的中秋節吃什麼 瀏覽:912
義大利歌劇誕生之初美在哪裡 瀏覽:31
越南平陽有哪些特產 瀏覽:558
中國海事綜合怎麼修改密碼 瀏覽:245
坐越南火車多少錢 瀏覽:271
博肖在義大利的哪個地區 瀏覽:498
瑞典和義大利哪個國家強 瀏覽:264
伊朗治癒怎麼高 瀏覽:661
如何理解英國人是混血兒 瀏覽:824
雷諾退出中國股票後怎麼辦 瀏覽:628
c羅對伊朗有什麼規定 瀏覽:898
中國出口什麼產品最多 瀏覽:709
印度什麼時候開始抗議 瀏覽:823
籃球伊朗哈達迪在cba哪個隊 瀏覽:834
日本戰爭中國有多少個連長團長 瀏覽:517
英國室內裝修工多少錢 瀏覽:244
元明為什麼不征服越南人 瀏覽:290
中國什麼茶最有名 瀏覽:199
加拿大蒙特利爾直郵到中國多久 瀏覽:248
© Arrange www.exoplanetwar.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