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拉丁語已消亡--但它仍然還活著
義大利語的進化史是語言演變的經典例子。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的散文被認為呈現了拉丁語的巔峰,不過西塞羅本人對此似乎有些自命高雅。他在公元前46年寫的大部頭書里抱怨幾乎很少人正確的使用這門語言了。如果他活在現代世界,他的牢騷恐怕會有加無已。如今教皇弗朗西斯在梵蒂岡舉行的各大活動中使用的拉丁語幾乎無瑕疵。但是仍然有明顯的不熟練,至少西塞羅聽了會費解這是什麼玩意兒。最奇妙的是,教皇的演講實時的被翻譯成其他的幾種糟糕的拉丁語。
這是因為教皇所使用的不熟練的拉丁語被稱為「義大利語」。弗朗西斯的母語是西班牙語,是另外一種畸形的拉丁語。而法語是已經有點陌生的變體。
就像家譜一樣,西班牙語、法語和義大利語共享一位母親--拉丁語。但這里似乎有一種誤導。沒有義大利語誕生這一回事兒,也沒有拉丁語的死亡之說。相反,只有延續幾個世紀的微量變化。一些意識到這些變化的人,會像西塞羅一樣把它當作誤用。但是多數人還是不會在意,這就是為什麼會有變異,並開始蔓延開來。日積月累,拉丁語沒有創造出義大利語和它的姊妹,而是成為了它們。
貫穿歐洲黑暗時代,文人幾乎不再用古典拉丁語書寫了。他們也試圖去嘗試過,不過隨著口頭言語的變化,書面語也有時做適當的改變。有一批4世紀出現的的錯誤的拼寫可以解釋這一點。比如, calida(熱)拼錯為calda:不重度母音「i」顯然消失了。(如今在義大利語為calda。)其他音也在改變。表示「冷」的單詞Frigida變成了fricda。方今又變成了fredda。
變更的不只是發音。今朝學生在學拉丁語的過程中,經常會被格語法弄得叫苦不迭, 其中名詞在句子中的含義因詞綴的改變而千變萬化。在黑暗時代這些後綴崩潰並形成更簡化的形式;在現代義大利語里更是沒有留下任何蹤跡。同時,拉丁語的三個詞性(陽、中、陰)合並成為兩個。很多詞也被代替掉了。人們不再使用拉丁語的loqui(說話),轉而用含義更狹窄的parabolare。日後這個詞變成了義大利語的parlare。
西塞羅的抱怨之後又一千多年過去了,歐洲人說的語言既不互通又和拉丁語相去甚遠。之後義大利諸語言的動向和政治的變化緊密相連著。另一種意義上它和北邊的鄰居有可比性。自法語向周圍的一系列的征服促成了統一的法國;征服者們攜帶的巴黎方言變成了「法語」。隨後強有力的國家力量竭盡全力去推廣這個語言,並根除了地方語言。
義大利的統一來的更晚一些,在19世紀。因此「義大利語」並不是用劍的力量創造的,而是依靠了筆。13-14世紀的大文豪們,猶如但丁、彼得拉克和薄伽丘的作品在亞平寧半島最受人們崇敬。因此到了16世紀時,彼得羅·本博為這個令人敬仰的語言編纂了一部語法書,其中他以托斯卡納方言(更古老的)為模板。雖然本博簡單的命名這本書為「俗語寫作論」,但是「義大利語」還是以這樣的方式誕生了。隨後便迅速傳播至其他地區的精英。
盡管如此,從米蘭到那不勒斯的廣大群眾還是繼續使用他們的當地方言,仍無法相互理解。這些方言並不是「義大利語」的劣質版本,而是直接從拉丁語傳承下來的,算作是義大利語的姊妹們。超過半數的義大利人會以能講其中的一個方言為驕傲(雖然他們也能講義大利語)。一個不會講西西里語的西西里人,不配擁有這個稱呼;那不勒斯人玩的更狠一些,需要熟知埃萊娜·費蘭特的著名作品裡的人物。
近來,義大利語在人口遷移和全球化中繼續發展。有些人很自然地擔心變化太迅速了;年輕人說話時總是遺棄許多語法規則,或者使用更多的外來詞。實際上,使拉丁語語從它的祖先(被稱為印歐語系)分離出來的那個力量,又使拉丁語進化成為義大利語,這樣的進化過程至今仍在延續著。唯一不變的語言是沒人使用的那一個。古典拉丁語或許死了—但是作為義大利語,它仍然繼續活下去。Long live the Latin!
2. 義大利語的特點及歷史
義大利語的特點及歷史
義大利語歷史
義大利語屬於印歐語系的羅曼語族。法語,羅馬尼亞語,西班牙語都屬於這一語族。世界上除了義大利本國(包括在義大利境內的聖馬利諾和梵蒂岡)使用義大利語外,還有瑞士部分地區(Canton Ticino) 以及個別非洲獨立國家。如索馬里,由於過去受義大利統治,也使用義大利語作為官方語言或通用語言。
義大利語由拉丁語演變而來,義大利境內各地區方言雖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都是來源於拉丁語(Latino volgare),即古代羅馬帝國的語言。最初有文字記載的書面通俗拉丁語是公元960年在蒙特卡西諾(Montecassino)發現的。
義大利語是在公元1200前後正式形成的。義大利語的詞彙,除了一部分是希臘語,日爾曼語和阿拉伯語演變而來,主要是來自拉丁語,其語法特點也與拉丁語接近。由於拉丁語一直在義大利被認為是唯一有嚴格規則的書面語言,所以從拉丁語到義大利語的過程是十分緩慢的。
羅馬帝國崩潰以後,通俗拉丁語在義大利結合各地區方言的特點有了較快的發展,最早產生的就是西西里(Sicilia )方言,後來是托斯卡納 (Toscana) 地區的方言也逐漸形成,並取得了較優勢的地位,成為義大利標准語的的主要基礎。
為什麼托斯卡納方言能成為義大利標准語的基礎呢?原因有三。一是當時托斯卡納的.地理位置優越,宗教盛行,商業發達文藝繁榮,政治地位重要;二是該方言本身十分接近拉丁語,三是十三,十四世紀一些義大利大文豪都用托斯卡納方言著書。如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的神曲 (La Divina Commedia ), 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的十日談 (Decamerone )等。
義大利語發音
一,義大利語中幾乎所有的詞都是以母音結尾(外來詞除外)。母音沒有弱化現象。即使是非重讀母音也是這樣。單詞再長,音節再多,最後一個母音也必須與所有母音同樣清晰而不含糊地發出來。絕對不能吞音。如 fortunatamente (幸運地),instrializzazione (工業化),considerrvole (重大的,巨大的),otorinolaringoiatria (耳鼻喉科)
二,義大利語發音時,發音器官肌肉緊張度較大,一般比發英語母音時緊張。因此會講英語的人,學義大利語往往有發音鬆懈的缺點。漢語母音相對也是比較鬆弛的。中國人學習義大利語語音時,往往有點松垮垮,不清晰。這是我們在學習義大利語時首先應該注意的一點。
三,義大利語母音發音時唇型變化很明顯,例如發o,u,的時候,唇呈圓形,發a,e的時候,唇自然張開,發i 的時候,唇做扁平狀。練習發音時,要嚴格按照發音部位和要求,做好唇部動作,不能隨便更改唇形。
四,義大利語輔音有清音和濁音。其中有幾對清音和濁音區別十分嚴格,要發得很清楚,不能摸稜兩可。中國北方地區的方言中沒有濁輔音B,D,G等,所以北方人容易發錯成混合音。義大利語中的清輔音p,t,c等的發音也不等於英語和漢語重點相應的輔音,而是要清脆利索。如ta,只能發成“大”,而不是“他”, ca 只能發嘎,不能發“卡”,pa, 不能發:趴,而要發 八。
五,義大利語有大舌顫音r ,而漢語沒有。
六,義大利語每個音都很平整流暢,沒有法語一樣的鼻母音。
七,義大利語的重音一般都落在每個詞的倒數第二個音節上。若sole (太陽),scaffale (腳手架),spettatore (觀眾)。 但也有一部分詞是落在倒數第三個音節上,如musica 音樂,titolo 題目,difficile 困難。另外還有落在最後一個音節上的,如 pero等。
除了語言工具書外,重音在任何報紙,雜志及各種書籍上都不標出的。除重音落在最後一個字母的以外。
義大利語拼寫
義大利語保存了羅曼語族的共有特性,即怎麼讀怎麼寫。由於每個音節都有特定的發音規則,所以在認真初學一個月之後,就基本上可以做到正確聽寫了。
義大利語語法
羅曼語族的另一個特點便是語法相對復雜。和英語相比,義大利語的語法更加變幻多端,特別是動詞的變位,尤其讓初學者頭疼不已。通常一個動詞原形在不同的時態、人稱等背景下有不同的變形方式,特別是不規則動詞的變位,有時甚至會讓人摸不著頭腦。
盡管義大利語看上去如此復雜,然而中國每年依然有兩三百名學生從義大利語本科畢業。雖然他們之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在繼續使用這門語言,但隨著中意交往的日益頻繁,國內對於義大利語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於是各類培訓班紛紛崛起,為義大利語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義大利語聽力
這是學習任何一門語言的基本能力。學習外語的目的在於和外國人交流,而交流的基礎首先就是得聽得懂別人說什麼。通過親身體會,我感覺“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義大利人說話語速較快,加之方言眾多,不同地區的人講話時,多少都會帶著一定的口音、方言以及當地的俗語,所以一時之間會覺得難以判斷其含義。在義大利,不少北方人說話帶有降調,且語調生硬而堅決;中部人說話普遍口齒模糊,會省略某些尾音,語調偏於平滑且帶有很明顯的抑揚頓挫感;南部人說話口音濃重,且口腔打得很開,很多時候用喉發音。所有這些特色都需要通過長時間的磨練才能加以領會的。當然,我們在與一個新朋友交流的時候,也不用過分害怕對方的口音,只要集中精神去適應對方的發音習慣,同時重點抓住他們說話中的動詞,從中便能理解其大概含義了。
;3. 但丁被稱為義大利語之父,他最主要的作品是什麼
說起但丁,相信大部分人都聽過他的名號,他是一名義大利的詩人,同時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但丁的成就有很多,其中他在現代義大利語的形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也被稱為義大利語之父。當然,這么偉大的人物留下的作品也很多,趁此機會,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但丁的幾部主要作品。
《饗宴》《饗宴》是但丁著寫的散文,該作品具有一定的網路全書性質,他不僅向大家介紹了各個方面的相關知識,並給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是一部具有很重要意義的作品。
除了以上三部作品之外,但丁的其他主要代表作品還有《詩集》、《論俗語》、《帝制論》等,這些作品都很有但丁的風格特點,大家如果有興趣也可去詳細了解。不過總的來說,《神曲》的文學高度還是最高的,也是但丁最重要的作品,我本人是很推薦大家去看看該作品的。
4. 但丁一生簡介
人物生平
但丁·阿利蓋利(即但丁·阿利基埃里)出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城市貴族家庭,生於1265年,按他自己在詩中的說法「生在雙子座下」,應該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5歲時生母去世,父親續弦,後母為他生了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其父因家道中落,長期經商。
但丁的生平記載很少,但寫作的人很多,有許多並不可靠,他可能並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也有人說他在波隆那及巴黎等地念書),從許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師那裡學習不少東西,包括拉丁語、普羅旺斯語和音樂,年輕時可能做過騎士,參加過幾次戰爭,20歲時結婚,他妻子為他生了6個孩子,有3子1女存活。
當時佛羅倫薩政界分為兩派,一派是效忠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齊柏林黨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蓋爾非黨派,1266年後,由於教皇勢力強盛,蓋爾非派取得勝利,將齊伯林派放逐。
蓋爾非派掌權後1294年當選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想控制佛羅倫薩,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獨立,不願意受制於教皇,分化成「白黨」,另一部分沒落戶,希望藉助教皇的勢力翻身,成為「黑黨」。
兩派重新爭斗,但丁的家族原來屬於蓋爾非派,但丁熱烈主張獨立自由,因此成為白黨的中堅,並被選為最高權力機關執行委員會的六位委員之一。他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1301年教皇特派法國國王的兄弟瓦魯瓦的卡羅(Carlo di Valois)去佛羅倫薩「調節和平」,白黨懷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為團長的代表團去說服教皇收回成命。
但沒有結果,果然卡羅到佛羅倫薩後立即組織黑黨屠殺反對派,控制佛羅倫薩,並宣布放逐但丁,一旦他回城,任何佛羅倫薩士兵都可以處決燒死他,從此但丁再也沒有能回到家鄉。
1308年盧森堡的亨利七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預備入侵佛羅倫薩,但丁給他寫信,指點需要進攻的地點,因此白黨也開始痛恨但丁。1313年亨利去世,但丁的希望落空。
1315年,佛羅倫薩被軍人掌權,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罰金,並於頭上撒灰,頸下掛刀,遊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
但丁回信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要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麼我決不再踏上佛羅倫薩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嗎?難道我不向佛羅倫薩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觸寶貴的真理嗎?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愁沒有麵包吃!」
但丁在被放逐時,曾在幾個義大利城市居住,有的記載他曾去過巴黎,他以著作排遣其鄉愁,並將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寫入他的名作《神曲》中,對教皇揶揄嘲笑,他將自己一生單相思的戀人,一個叫Beatrice的女子,25歲就去世的美女,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
但丁於1321年客死他鄉,在義大利東北部臘萬納去世。
簡介
但丁·阿利吉耶里(義大利語:Dante Alighieri,義大利語:[ˈdante aliˈɡjɛː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全名杜蘭提·第·阿利吉耶羅·戴爾·阿利吉耶里,也就是著名的義大利中世紀詩人但丁。
他是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他的史詩《神曲》留名後世。他在義大利被稱為至高詩人以及詩人,是義大利語之父。但丁是歐洲最偉大的詩人,也是全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被稱為「文藝復興三巨星」,也稱為「文壇三傑」。
(4)義大利語俗語什麼時候誕生的擴展閱讀:
一、作品
《神曲》(La Divina Commedia)描述但丁在地獄(Inferno)、煉獄 (Purgatorio)及天堂(Paradiso)游歷的經過。
一開始是由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引導,後來是由他的心上人貝緹麗彩·坡提納里引導(貝緹麗彩·坡提納里也是但丁的詩集《新生》的主題。)
天堂的描述對現代人而言相當的生動,而其他部分表露神學上的細微之處,需要讀者有相當的耐心及知識才能理解。其中煉獄篇是三篇中最抒情的,其中也穿插著大量的詩,天堂篇的神學性最強,也有最美麗及最欣喜若狂的內容。
其中有些是但丁承認他無法表達(例如,當但丁看到神的臉時「當時的情景是他無法敘說的。」天堂篇 XXXIII, 142)
由於嚴肅的目的,文學地位及其范圍,《神曲》成為義大利文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石。但丁比其他早期的義大利作家更了解義大利方言,也知道需要有創造一個統一的文字及語言,超過當時拉丁文的的限制。
在這個層面上,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在平民文學上可以和早期的古典作家相比。但丁對古羅馬的了解,以及他對古羅馬一些異教層面的欽佩,也影響了十五世紀。諷刺的是,在他死後的幾世紀後,《神曲》不再受到文人墨客的歡迎,太中古時期、太粗糙及悲慘,也不是文藝復興時期大家期待看到的文學。
但丁將他寫作《神曲》用的語言稱為「義大利文」,主要是以托斯卡尼的地區性方言為主,但也加上拉丁文和其他地區性的方言。他特意希望包括一般人、神職人員或是其他詩人都可以讀他的史詩。為了創造史詩的結構及復雜的目的,但丁創作了義大利文。
在法國,義大利文有時會戲稱為「但丁的語言」。但丁用平民語言出版《神曲》,和傑弗里·喬叟及喬萬尼·薄伽丘一起成為早期不使用拉丁文出版的先驅之一。這項突破使得更多文學作品可以針對許多的讀者出版。
不過和喬萬尼·薄伽丘、約翰·密爾頓或阿里奧斯托不同,但丁在浪漫時期前不是全歐洲著名的作者。在浪漫時期時,但丁和莎士比亞一樣,是標準的「原創天才」,設定自己的規則,創造有地位和深度的角色,超過以往的作家,也不是其他作家可以模仿的。
在十九世紀時但丁的名聲越加穩固,在1865年時.他已成為西方世界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但丁其他的作品包括《饗宴》(Convivio),是他最長的詩及寓意評論的選集,政論文《帝制論》(Monarchia)是以拉丁文寫作的政治哲學集。
在但丁死後被教廷大使Bertrando del Poggetto譴責及銷毀拉丁文論文《俗語論》(De Vulgari Eloquentia)是平民文學的研究。
《新生》(La Vita Nuova)則是訴說他對貝緹麗彩·坡提納里愛的故事,她也是神曲中最後的拯救。《新生》中包括許多但丁用托斯卡尼語寫的情詩,這是當時的第一個。
二、評價
英國作家安德魯·諾曼·威爾遜:「但丁是歐洲最偉大的詩人,還可以說他是中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但很多非義大利籍讀者避開他的作品,由此他們失去了獲得最偉大的美學、想像、情感和智力體驗的機會。」,「首先,你只需要知道,他有兩個志向,一是成為偉大的詩人,這一點他成功了。
其次,他有政治雄心。他12歲時按照13世紀的習俗,由父親做主,與傑瑪·竇那蒂訂婚,但他在作品中對妻子隻字未提。」
T·S·艾略特:"莎士比亞所展示的,是人類感情的至廣;但丁所展示的,是人類感情的至高和至深。"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三、人物影響
但丁一生著作甚豐,其中最有價值的無疑是《神曲》。這部作品通過作者與地獄、煉獄及天堂中各種著名人物的對話,反映出中古文化領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問題,帶有「網路全書」性質,從中也可隱約窺見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
在這部長達一萬四千餘行的史詩中,但丁堅決反對中世紀的蒙昧主義,抨擊了舊世紀人物的種種惡行,歌頌了靈魂的美好與光明的引導,表達了執著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對歐洲後世的詩歌創作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除《神曲》外,但丁還寫了詩集《新生》、語言詩學論著《論俗語》、哲學神學論著《饗宴》及政治學論著《帝制論》等著作。《新生》中包括三十一首抒情詩,主要抒發對貝雅特麗齊的眷戀之情,質朴清麗,優美動人,在「溫柔的新體」這一詩派的詩歌中,它達到了最高的成就。
但丁是世界上的大文豪,是一個時代的標志人物。
5. 試論《論俗語》的基本思想
《論俗語》 - 簡介 《論俗語》(1304-1308)但丁用拉丁文撰寫,目的在引起知識界對於民族語言的注意。這是最早一部關於義大利語及其文體和詩律的著作。 《論俗語》 - 簡評 書中闡明了俗語的優越性和形成標准義大利語的必要性,對於解決義大利的民族語言和文學用語問題起過重大的作用。從這本書可以看出但丁用義大利語寫作《神曲》的理論根據。 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的文藝理論主要見於兩部著作:給斯卡拉族的康·格朗德(Can Grande della Scala)呈獻《神曲》(La divina commedia)的《天堂》部分的一封信和《論俗語》(De vulgari eloquentia)。那封信中的主要觀點就是「詩為寓言說」。而但丁最重要的理論著作是《論俗語》。這里的「俗語」,其實就是當地口語。但丁為建立和規范統一的義大利民族語言作出了最卓越的貢獻,他是義大利語之父。在法語中,義大利語被稱為「但丁的語言」(la langue de Dante)。 前些日子,齊物兄建議我讀一下朱光潛《西方美學史》。我對西方哲學、美學等理論書籍,始終也沒能有深入讀下去的心思。大概瀏覽,對其中談論但丁的部分頗感興趣,摘錄如下,權作讀書筆記。2007年7月20日書齋舊主人識。 附: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之但丁論俗語 但丁的最重要的理論著作是《論俗語》。 他所謂「俗語」是指與教會所用的官方語言,即拉丁語相對立的各區域的地方語言。但丁以前的文人學者寫作品或論文,一律都用拉丁文,這當然只有壟斷文化的僧侶階級才能看懂,就連《論俗語》這部著作本身,因為是學術性論文,也還是用拉丁文寫的。從十一世紀以後,歐洲各地方近代語言逐漸興起來了,大部分民間文學如傳奇故事,抒情民歌,敘事民歌等都開始用各地方民間語言創作(多數還是口頭的)。至於用近代語言寫像《神曲》那樣的嚴肅的宏偉的詩篇,但丁還是一個首創者。《論俗語》不但是但丁對自己的創作實踐的辯護,也不但是要解決運用近代語寫詩所引起的問題,分析各地方近代語言的優點和缺點,作出理論性的總結,用以指導一般文藝創作的實踐;而且還應該看作他想實現統一義大利和建立義大利民族語言的政治理想中一個重要環節。但丁所面臨的問題頗類似我們在五四時代初用白話寫詩文時所面臨的問題:白話(相當於但丁的「俗語」)是否比文言(相當於教會流行的拉丁語)更適宜於表達思想情感呢?白話應如何提煉,才更適合於用來寫文學作品呢?這里第一個問題我們早就解決了,事實證明:只有用白話,才能使文學接近現實生活和接近群眾,至於第二個問題,我們還在摸索中,還不能說是解決了,特別是就詩歌來說。因此,但丁的《論俗語》還值得我們參考。 但丁首先指出「俗語」與「文言」的分別,並且肯定了「俗語」的優越性: 我們所說的俗語,就是嬰兒在開始能辨別字音時,從周圍的人們所聽慣了的語言,說得更簡單一點,也就是我們絲毫不通過規律,從保姆那裡所摹仿來的語言。此外我們還有第二種語言,就是羅馬人所稱的「文言」。這第二種語言希臘人有,其它一些民族也有,但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只有少數人才熟悉這第二種語言,因為要掌握它,就要花很多時間對它進行辛苦的學習。在這兩種語言之中,俗語更高尚,因為人類開始運用的就是它;因為全世界人都喜歡用它,盡管各地方的語言和詞彙各不相同:因為俗語對於我們是自然的,而文言卻應該看成是矯揉造作的。 這樣抬高「俗語」,就是要文學更接近自然和接近人民,作為義大利人,但丁最關心的當然是義大利的「俗語」。但是義大利在當時既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也沒有一種統一的民族語言,在義大利半島上各地區有各地區的「俗語」。在這許多種「俗語」之中用哪一種作為標准呢?但丁把理想中的標准語叫做「光輝的俗語」。他逐一檢查了義大利各地區的「俗語」,認為沒有哪一種(連最占優勢的中西部塔斯康語在內)夠上標准,但是每一種都或多或少地含有標准因素;「在實際上義大利的光輝的俗語屬於所有的義大利城市,但是在表面上卻不屬於任何一個城市」。這就是說,標准語畢竟是理想的,它要借綜合各地區俗語的優點才能形成。所以要形成這種理想的「光輝的俗語」,就要把各地區的俗語「放在篩子里去篩」,把不合標準的因素篩去,把合標準的留下。這里我們應該緊記在心,但丁所考慮的是詩的語言,而且他心目中的詩是像他自己的《神曲》那樣具有嚴肅內容和崇高風格的詩,所以他主張經過篩而留下來的應該是「宏偉的字」。「只有宏偉的字才配在崇高風格里運用」。在下面一段話里他說明了經過「篩」的過程,哪些應該去掉,哪些應該留下: 有些字是孩子氣的,有些字是女子氣的,有些字是男子氣的。在男子氣的字之中有些是鄉村性的,有些是城市性的,在城市性的字之中,有些是經過梳理的,有些是油滑的,有些是粗毛短發的,有些是亂發蓬鬆的。在這幾類的字之中,經過梳理的和粗毛短發的兩類就是我們所說的宏壯的字。……所以你應該小心謹慎地把字篩過,把最好的字收集在一起。如果你考慮到光輝的俗語——上文已經說過,這是用俗語寫崇高風格的詩時所必須採用的——你就必須只讓最高尚的字留在篩子里。……所以你得注意,只讓城市性的字之中經過梳理的和粗毛短發的兩種字留下,這兩種的字才是最高尚的,才是光輝的俗語中的組成部分。 這段話需要兩點說明,第一,依但丁自己的解釋,他「篩」字的標准完全看字的聲音,例如「經過梳理的字」是「三音節或三音節左右的字,不帶氣音,不帶銳音和昂低音,不帶雙z音或雙x音,不要兩個流音配搭在一起,不要在閉止音之後紊接上流音——這種字好像帶一種甜味脫出說話人的口唇,例如Amore,donne,Saluta等」;至於「粗毛短發的字」則是一般不可缺少的單音節字,如前置詞代名詞驚嘆詞之類,以及為配搭三音節字而造成和諧的片語的多音節字,但丁舉的例子之中有十一音節的長字。義大利語言的音樂性本來很強,而但丁作為詩人,更特別重視字的音樂性,他說,「詩不是別的,只是按照音樂的道理去安排成的詞章虛構」。因此,他認為詩是不可翻譯的,「人都知道,凡是按照音樂規律來調配成和諧體的作品都不能從一種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而不至完全破壞它的優美與和諧」。但丁這樣強調詩的語言的音樂性,是否有些形式主義呢?和近代純詩派不同,他認為音和義是不可分割的,因為詩要有最好的思想,所以也需要最好的語言。他說,「語言對於思想是一種工具,正如一匹馬對於一個軍人一樣,最好的馬才適合最好的軍人,最好的語言也才適合最好的思想」。 其次,但丁所要求的詩的語言是經過篩瀝的「光輝的俗語」。並不像英國浪漫派詩人華滋華斯(Wordsworth)在《抒情民歌序》里所要求的「村俗的語言」或「人們真正用來說話的語言」。他並不認為詩歌是「自然流露的語言」;相反地,他說,「詩和特宜於詩的語言是一種煞費匠心的辛苦的工作」,他主張詩歌應該以從保姆學來的語言為基礎,經過篩瀝,瀝去有「土俗氣」的因素,留下「最好的」,「高尚的」因素。他所採取的是城市性的語言,也就是有文化教養的語言。他用來形容他的理想的語言的字眼,除掉「光輝的」以外,還有「中心的」,「宮廷的」和「法庭的」三種。「光輝的」指語言的高尚優美;「中心的」指標准性,沒有方言土語的局限性;「宮廷的」指上層階級所通用的;「法庭的」指准確的,經過權衡斟酌的。但丁要求詩的語言具有這些特點,是否帶有封建思想的殘余,輕視人民大眾的語言,像十七八世紀新古典主義者所要求那種「高尚的語言」呢?從主張用從保姆學來的語言做基礎來看,從他放棄拉丁而用近代義大利語寫《神曲》來看,我們很難說但丁對於人民大眾的語言抱有輕視的態度。當時宮廷壟斷了文化教養,他要求詩的語言具有「宮廷的」性質,也不過是要求它是見出文化教養的語言,詩歌和一般文學不僅是運用語言,而且還要起提高語言的作用。每個民族語言的發展總是與文學的發展密切相聯系的。在當時義大利語言還在不成熟的草創階段,要求語言見出文化修養,對於提高語言和建立統一的民族語言,實在是十分必要的。至於十八世紀新古典主義者所要求的那種「高尚的語言」乃是堂皇典麗,矯揉造作的與人民語言有很大距離的「文言」,而這種「文言」正是但丁認為比不上「俗語」高尚的。這兩種「高尚的語言」稱呼雖同,實質卻迥不相同。 但丁在《論俗語》里所側重的是詞彙問題,但是也順帶地講到詩的題材,音律和風格的問題。他認為嚴肅的詩(他用「嚴肅的」這一詞和用「悲劇的」這一詞是同義的,都指題材重大與風格崇高)應有嚴肅的題材,而嚴肅的題材不外三類,他用三個拉丁字來標出這三類的性質,即salus(安全),這是有關國家安全,如戰爭,和平以及帶有愛國主義性質的題材;venus(愛情),這是西方詩歌中一種普遍的傳統的題材:以及virtus(優良品質,才德),這是有關認識和實踐的卓越的品質和能力的題材。這些「嚴肅的題材如果用相應的宏偉的韻律,崇高的文體和優美的詞彙表現出來,我們就顯得是在用悲劇的風格」。他把風格分為四種:(1)「平板無味的」,即枯燥的陳述;(2)「僅僅有味的」,即僅做到文法正確;(3)「有味而有風韻的」,即見出修詞手段;(4)「有味的,有風韻的而且是崇高的」,即偉大作家所特具的風格。這最後一種是但丁所認為最理想的。但丁討論詞彙和風格時,主要是從詩歌著眼,但是他認為「光輝的俗語」也適用於散文。因為散文總是要向詩學習,詩總是先於散文,所以他只討論詩。 語言的問題是中世紀末期和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各民族開始用近代地方語言寫文學作品時所面臨的一個普遍的重要的問題。當時創作家和理論家們都對這個問題特別關心。在《論俗語》出版(1529但丁死後)之後二十年(1549),法國近代文學奠基人之一,約瓦辛·杜·伯勒(Joachin Belly),也許在但丁的影響之下,寫成了他的《法蘭西語言的維護和光輝化》,也是為用近代法文寫詩辯護,並且討論如何使法文日趨完善。他所要解決的問題和所提出的解決的辦法與但丁的基本類似,只是杜·伯勒處在人文主義和古典主義影響較大的歷史階段,特別強調向希臘拉丁借鑒。這兩部辯護地方語言的書不但對於義大利語言和法蘭西語言的統一,而且對於歐洲其它各種民族語言的形成和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6. 但丁的《論俗語》的主要觀點
《論俗語》中但丁論證了義大利人民語言的優越,批判了那種只推崇拉丁文、輕視人民語言的偏見,對解決義大利民族語言和文學問題起了很大作用。
但丁不僅在理論上闡明「俗語」的重要性,而且身體力行用義大利語創作出劃時代名著《神曲》,對於促進義大利民族語言的統一和民族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開山祖師的作用。
也正由於《神曲》的問世,使義大利文學躍居當時歐洲文學的前列。
雖然《論俗語》仍用拉丁文寫的,但是它的目的恰恰是但丁用來為伸張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藝術創作實踐而進行的巧妙的辯護,這點不能不看清。
(6)義大利語俗語什麼時候誕生的擴展閱讀:
但丁是歐洲文學史上繼往開來的詩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他評價很高,還在著作中引用《神曲》中的詩句和人物形象。《神曲》已經譯成許多種文字,成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
但丁的寓意詩以歌頌「哲學」為主題,首先把「哲學」描寫為溫柔的女性,她在貝雅特里齊死後撫慰詩人悲哀的心靈;後來又把她描寫為冷若冰霜的女性,以象徵學習哲學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關。道德詩歌頌美德,把美德看作哲學本身之美的外在表現。這些詩開《神曲》哲理部分的先河。
7. 名人介紹 | 義大利文學之父但丁Padre della letteratura italiana – Dante Alighieri
義大利文學之父但丁,其對義大利文學的貢獻被後世尊為「至高詩人」,他的《神曲》是義大利文學的巔峰之作。生於1265年,逝於1321年,但丁在佛羅倫薩的教皇派家庭中誕生,後在流放中離世。《神曲》以三部分構成,分別描述地獄、煉獄與天堂,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但丁的文學作品不僅僅是詩歌,還有《新生》、《論世界帝國》、《俗語論》等,但最廣為人知的是《神曲》。《神曲》中,但丁在維吉爾的引導下,完成了一次通往天堂的旅程,這不僅是對個人靈魂的救贖,也是對社會與政治的反思。作品的結構與中世紀宇宙觀相吻合,天堂、煉獄與地獄的設定與托勒密宇宙學相關。但丁被尊為義大利語之父,因為佛羅倫薩俗語在十四世紀成為義大利方言的代表,並且在但丁的詩歌中得到發揚光大。佛羅倫薩的地理位置、經濟與文化的繁榮,以及但丁及其同時代文人的貢獻,使得佛羅倫薩俗語成為義大利語的基礎。通過《神曲》等作品,但丁不僅豐富了義大利語,也對義大利乃至世界的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