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震光是怎麼形成的 地震前的前兆
閃電似乎只是高空雲層才會出現的,但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一種地震前後的逆向閃電現象(從地表延伸向天空的閃電),它們可能是地質運動的結果。
神秘的發光現象
2009年4月6日清晨,義大利中部發生了6.3級地震,造成了至少294人死亡。在研究如何預防地震發生以減少災害的過程中,一件事情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
科學家們發現,在這次地震前後的一個月里,有幾十人聲稱自己看到了神秘的發光現象,從目擊者的描述和現場視頻圖片中看得出來,這些光從地底下冒出來,伴隨著閃電雲和球形閃電,還有些彩虹色的火焰從地底冒出,照亮了半邊天空。與常見的不明飛行物一樣,有的球形發光體在以很快的速度移動。
這是又一件ufo事件嗎?還是說這只是人們在地震的恐慌後產生的錯覺?
事實上,不只是現代人目睹過這種奇怪的發光體。幾個世紀以來,在地震前幾分鍾或者後幾分鍾,都總有目擊者報告令人費解的現象: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光圈會照亮天空,其中有橘紅色的灼熱光、藍白色的冷光、火球或閃光。
早在1755年,把遠在瑞典教堂里的鍾晃得叮當亂響的里斯本地震之後,哲學家康德就記載了這些警告性跡象:「在地震前8天,卡迪斯附近的地面上爬滿了大量從泥土中鑽出來的蚯蚓。地震來臨前,天空出現強烈的閃電。」
1966年蘇聯塔什干發生地震,一位工程師聽到左方傳來發動機般隆隆的響聲,同時閃現出耀眼的白光,晃得睜不開眼,持續了4.4秒鍾,接著地震來了,差點使他摔倒在地上。地震過後,光也就暗下來了。
1968年,在日本松代發生一系列地震期間,在垣岡地震觀察站的野水裕拍攝到第一批「地震光」照片。有些顯示天空出現紅色條紋,就像低懸的北極光;有些看上去像遠處低垂的藍色曙光。
1976年7月28日深夜,一位在中國唐山的加拿大地質學家突然看到窗外一團藍光沖破天際,還有一個火球從地下鑽出來,意識到情況危險,他迅速離開了自己的家。此後不久,毀滅性的唐山大地震發生了,造成24萬人死亡,而這位地質學家倖免於難。
對地震光的誤解
雖然目擊者見到的形狀不是一樣的,有的人看到了從地底下噴出的火焰和煙霧,有的人看到了發光雲,或者是從地表反向延伸到天空的雷電,但在地震前後看到詭異的發光體是相似的。
在現代歷史上,這些不明發光體的報告一度被認為是杜撰的。直到1965年地震期間,一系列的奇怪的發光物體照亮了日本長野,並留下了一組組清晰可見的「案發現場圖」,科學家們才開始承認這種現象的存在,並將這些在大地震前後用肉眼看到的沒法解釋的光學現象稱為地震光。
有些地震光常常被人們誤以為UFO,比如與UFO最為近似的是火球現象,這些橢圓狀發光物體會以很快的速度移動,與圓盤狀的UFO很像。一系列研究表明,實際上這些UFO出現時,往往也是這片區域發生了較大的地震前後,比如在義大利拉奎拉的地震前,UFO目擊事件徒然增加。這類不明飛行物只是人們在看到地震光產生後的一種誤認。
那麼,地震光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如果大地震前,自然界能用這種超自然的發光現象向我們預警,它能否成為我們預防地震的關鍵呢?
來自地底的運動
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意識到這些所謂的發光現象,只不過是像雷電一樣的放電現象,但沒人能解釋得清楚這些強大的電流來自哪裡。最初,科學家們將注意力集中到了天空,認為是大氣異常造成的,但除非有類似積雨雲的激烈運動產生大量電荷,否則晴空萬里的天空怎麼能夠產生足夠的電荷,又如何會產生那麼大的電流呢?
由於地震無法預測,實驗室里也沒法再現這些地震發生的條件,美國宇航局的首席科學家弗里德曼·弗羅恩德決定從歷史上記載的地震光現象去找答案。他搜集了1600年以來官方記載的可靠的65個地區的地震光,分析了這些地區的地質特徵,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幾百年來所記錄的65次地震光中,有63次是垂直斷層導致的地震,幾乎所有的地震光目擊事件發生的地區都有豐富的岩漿岩。地震光會不會是來自地下岩石大規模運動而產生的電流呢?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弗羅恩德研究在高溫和高壓下地殼運動時,就注意到了深處岩漿到達地面冷卻過程中,岩漿中的原子會產生電離運動,形成大量等離子體。當等離子體到達地表後,它會電離空氣而引起光的爆發,這就是人們常常看到地底下的五光十色的火焰的來源。這種放電現象也可能出現在空中,為其他粒子充電,造成雪崩式電離效應,在這個時候,會產生一些球狀閃電和閃電雲現象。
在一次實驗中,弗羅恩德在實驗室里用液壓機將數噸重的力量施加到一個四米高的岩石的一面時,他測量到了岩石的另一側的大量電荷,這也證實了他最初的想法。
在爭議中不斷被證實
然而,弗羅恩德的說法並不是沒有爭議,美國地質勘探局地球物理學家馬爾科姆·約翰斯頓就無法復制弗羅恩德在實驗室里的實驗。美國波士頓學院的地震學家約翰·埃貝爾則認為,地球地殼劇烈運動可產生電荷,但沒有研究表明這些電荷可以產生電流。
面對這些質疑,弗羅恩德一直在找證據做支撐。2008年5月初,就在汶川地震發生前的幾天,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從地球紅外監測圖像上發現,中國西南部地區出現異常的紅外線效應,研究人員斷定,這是從地下爆發出的等離子電離空氣後出現的。幾天後,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
現在,弗羅恩德的理論已經是解釋地震光的主流理論,也為地震光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科學基礎,雖然仍有爭議,但這個理論將會使得人們更關注地球的地磁運動過程,這些研究將有助於地震學家更好地預測地震。
2. 二戰時義大利最精銳的部隊是什麼
義大利第185傘兵師
「閃電」師(Folgore)緣起
義大利傘兵部隊的前身是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大力支持發展起來的利比YA空中部隊。1938年3月,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後,巴爾博在的黎波里附近的本尼托堡(CastelBenito)機場設立了一所跳傘學校。他的理念是建立一支由義大利人為骨乾的利比亞人空中部隊,這支營級規模的部隊由金質軍事勇敢獎章獲得者GoffredoTonini空軍中校指揮。
由於此時空降作戰對全世界的軍人來說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許多東西都要這些空降部隊的先驅者們從頭做起。除去克服訓練的重重困難外,他們還有一個問題——必須解決當地土著柏柏爾人對飛機的恐懼,甚至在後來還上演過用刺刀趕著柏柏爾人上飛機的鬧劇。
ProsperoFreri中尉來到了跳傘學校,在這里他使用自己發明的「薩爾瓦多」(Salvator)D/37型降落傘對義大利軍官進行傘降培訓——這些軍官即將成為這支新部隊的核心。所有的事情都在迅速開展進行中,而一旦那些Ascari(義大利語,指義大利殖民地的土著兵)克服了對飛機和傘降的恐懼後,他們表現得極為優異。但不幸的是,義大利人使用的S/81型飛機並不適合傘降,這也導致了這個營在訓練場上損失慘重:在訓練中共有15人死亡,72人受傷——對一個營級部隊來說,這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
義大利第185傘兵師-前期作戰
除去2個利國傘兵營外,所有的義大利傘兵都是在Tarquinia跳傘學校接受訓練的。1940年,大量來自義大利三軍的人員組成了第2傘兵營,由Benzi中校指揮。在1941年初又組建了第3傘兵營,指揮官是PignatellidiCerchiara少校。緊隨其後組建的是由BechiLuserna少校指揮的第4傘兵營。1941年4月1日,這些部隊一起組成了第1傘兵團,團長是RiccardoBignami上校。
1941年4月,在德軍奪取克里特島之前,第1傘兵團受領了奪取希臘凱法利尼亞(Cefalonia,與義大利隔奧特朗托海峽相望)島的任務。這個任務後層層下達到2營,最後確定由該營下屬的3個連中的2個連完成,由Zanninovish少校指揮。1940年4月30日,在加拉蒂那(Galatina)機場,2營乘坐SM-82型飛機起飛,在該島Argostoli平原上進行了成功的傘降,兵不血刃地解除了島上希臘駐軍1個營和約400名JC的武裝。第二天,傘兵乘坐徵用的希臘漁船在附近的Zante與Itaca登陸,從而避免了這兩個島被德軍佔領。
1941年5月5日,步兵部隊替換下了2營,意軍的第一次戰斗傘降以成功告終。此後,組建更多的傘兵營逐漸提上日程,在1941年夏和1942年春之間,共組建了7個傘兵營(其中1個營是傘降爆破營)。1941年8月10日,一個傘降炮兵營又宣告成立。現在組建一個空降師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1941年9月1日,傘兵師正式成立,下轄第1傘兵團(2、3、4營)和第2傘兵團(5、6、7營)、第8傘降爆破營(VIIIbattaglioneguastatori-paracatisti,guastatori是相當於攻擊工兵的部隊,使用炸葯、火焰噴射器等攻堅利器,為步兵打開進攻通道。這個屬於精銳部隊,二戰時所有的guastatori團/營全部由義大利人組成)和炮兵集群。很明顯,不是所有單位都可以立即投入作戰,但情況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次年3月,第3傘兵團(9、10、11營)正式加入該師,6月在師建制內又成立了炮兵團,下轄3個炮兵營(每營由2個各4門47炮的連組成,共24門)。
但這個傘兵師和一般的師差異很大:它的建制偏輕,支援問題較小,因此沒有繁瑣的後勤體系。炮兵團只裝備47
義大利第185傘兵師
毫米炮,用來執行反坦克任務,但不適合進行常規的曲射火力支援。而且機槍與迫擊炮裝備數量很少,在火力方面唯一的優勢是裝備了貝雷塔M38沖鋒槍作為一般個人武器(M38沖鋒槍做工精良,在43年8月義大利停戰前僅裝備義大利非洲**PAI、皇家憲兵Carabinieri和傘兵部隊等精銳部隊,一般陸軍部隊極少裝備)。但這樣的裝備情況也是與它的作戰任務相適應的:傘降並對一個關鍵目標進行奇襲、設立防禦陣地並在有限的時間段內進行防禦、最後與常規部隊會師。但這些美妙的理論「閃電」師一次也未能實踐,戰爭的旋渦無情地把它卷到了其它的方向。
傘兵師的師長最初是FrancescoSapienza將軍,隨後他被EnricoFrattini將軍接替。1942年5月之前,該師在托斯卡納和拉齊奧軍區進行基礎訓練,隨後前往南部的普里亞軍區接收進一步的訓練。這些訓練都是為了一個目標:代號為「C3」的奪取馬爾他島作戰。
弗格爾師參加的第一次戰斗是1942年8月的阿拉姆-哈勒法之戰。在六天的戰斗中軸心國損失了大量的坦克,脆弱的補給線也被沙漠空軍切斷。隆美爾只得轉入守勢,固守自己的陣地。
英國人驚訝地發現,他們所面對的這支義大利部隊作戰頑強,其戰術水平也遠非其它義大利部隊可比。弗格爾師在鞏固陣地的同時,還積極展開一些小規模的偷襲,滲透入英軍的防線,從敵人那裡獲取飲用水,食物和武器。該師的反坦克武器極少,他們就用繳獲的英軍反坦克炮武裝起來。在一次夜間防禦戰中,義大利傘兵甚至還俘獲了第6紐西蘭旅旅長Clifton准將和他的指揮部
。(Clifton准將曾試圖逃跑,但又被捕獲。在被送到義大利本土的戰俘營後,他終於逃跑成功,抵達了瑞士。)
在整部北非爭奪戰史中,弗格爾師在阿拉曼一役中寫下了史詩般的一頁。
9月30日,沙漠之鼠的皇家女王裝甲團的一個戰斗群向弗格爾師第9營發起進攻。義大利傘兵堅守陣地,用反坦克炮擊退了英軍的進攻。
10月23日,遠處地平線上沙塵滾滾,第七裝甲師的坦克大舉殺來,阿拉曼會戰開始。按照蒙哥馬利的「捷步」作戰計劃,沙漠之鼠企圖在此處一舉突破意軍陣地。弗格爾師約3000人的部隊將面對超過10000人的英軍部隊。弗格爾師在雷場後的陣地上深挖戰壕,他們能得到帕維亞步兵師(Pavia)和艾里特裝甲師(Ariete)炮兵的支援。
弗格爾師防守防線南端一段長達14公里的防線。在防線的北翼防區由第187團負責,該團把第4傘兵營布置在前沿。第2和第9傘兵營在主陣地。(第10營由於在九月間的戰斗中損失較大,已經合並給第9營。)第185炮兵團的三個47mm反坦克炮排負責支援。此外,他們還可以得到友鄰-德軍Hubner傘兵戰斗群(隸屬拉姆克傘兵旅)的支援。
3. 雷電是怎樣產生的
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放電現象。產生雷電的條件是雷雨雲中有積累並形成極性。
根據不同的地形及氣象條件,雷電一般可分為熱雷電、鋒雷電(熱鋒雷電與冷鋒雷電)、地形雷電3大類。
大氣中的水蒸氣是雷雲形成的內因;雷雲的形成也與自然界的地形以及氣象條件有關。
熱雷電是夏天經常在午後發生的一種雷電,經常伴有暴雨或冰雹。熱雷電形成很快、持續時間不長,1~2小時;雷區長度不超過200~300km,寬度不超過幾十千米。熱雷電形成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空氣非常潮濕,空氣中的水蒸氣已近飽和,這是形成熱雷電的必要因素。
晴朗的夏天、烈日當頭,地面受到持久暴曬,靠近地面的潮濕空氣的溫度迅速提高,人們感到悶熱,這是形成熱雷電的必要條件。
無風或小風,造成空氣濕度和溫度不均勻。無風或小風的原因可能是這里氣流變化不大,也可能是地形的緣故(如山中盆地)。